序
01・蒲燒鰻魚風物詩
02・九十未見稀
03・孟子的他鄉
04・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05・漱石和漱石的周邊風景
06・全唐詩的全
07・圈裡的風景,圈外的風景
08・汗顏於祖宗的墳前
09・他人眼中的天堂
10・感時書濺淚
11・江戶走得有多遠
12・遛孫
13・沒有的豐足
14・鳩居
15・小河邊上的家
16・在那之後的楊貴妃
17・如果語言是威士忌
18・篤篤篤
19・九相之後僅一想
20・電話費
21・人間賣鬼
22・不倒翁配小和尚,外帶一個大和尚
23・與米米的約定
24・妻子的遺產
25・螢火蟲的季節
26・綠葉.鳥聲.清風
27・能倒過來讀的才是書
28・卻望并州是故鄉
29・並非童話的童話故事
30・潤滑油
31・咖啡.咖啡.咖啡
32・四季皆富士
33・你好!雅志
34・羅生門裡說遺老
35・搖錢樹
36・那邊烏鴉半般黑
37・紙幣上的貝多芬
38・太平那點事
39・身邊的螞蟻小朋友
40・柿餅
41・木野狐
42・科班與野路子
43・貼在漢語邊上
44・唐詩那蛋
45・線上閱讀
46・家嫁有本難讀的經
47・橫看豎看斜著看
48・江戶漸現花香時
49・人,生來自然?
50・楚雲悠悠小江戶
51・青木正兒的饞嘴
52・不帶問號的牛舌
53・眾裡尋他千百度
54・蹭讀
跋
〈柿餅〉
一年兩次,學漢語的老太太總會寄點禮品來給老師意思意思。
去年夏天,借中元節之名,寄來的是德島名產素麵。入口爽,有嚼頭,適合於食慾不振的大熱天;年末寄來的是自製的柿餅。不但她本人喜食,更屬兩個孫女愛吃的點心,所以每年做,這次也分享給老師一份獻醜,她說。
嘴饞的老師正中下懷。
柿餅,扁平、表面一層白粉,拿在手上有些硬邦,但是,撕開放進嘴裡,那香,那甜,那糯,大概能取代的東西甚少。小時候,家裡只要有,哪怕半夜醒來,也不忘順手撈上一個放進嘴裡。與妻子談朋友的那陣子,也嗜好這貨的她外婆知道我喜歡,市上一有,總記著給我帶一包來。
來到日本後,市場上也有,不過貴得令人下手畏畏縮縮。所以常常看在眼裡,唾沫咽在肚裡。
如今,吃完老太太寄來的,說些感謝之語的同時,也誇了她的手藝。
不料,她竟回答;不過雕蟲小技。誰都會,明年教你。
頓時興奮不已。
日本人愛做柿餅,放眼我家周圍有柿樹的院子特多。有句俗話可證:桃栗三年柿八年。意思是說,雖比桃樹栗樹栽培時間長,而比梨樹蘋果樹短得多。一到秋冬之際,屋簷下、陽台上掛著的串串乾柿子便是一大風物詩的存在。
卻說入冬前,老太太向與她家有長久來往的老店鋪預定柿子之前來詢問,試探我去年的熱情是否還在燃燒。得知還沒熄火之後,也把我拉進預定名單裡。
盼星星盼月亮,等到十二月初,奈良鄉下的柿子到了。
一箱,五公斤裝。打開看,個頭比較小,數了數有五十多個。
細心之處是,箱裡不僅放著此後吊曬用的繩子,而且為便於吊起來曬時柿子不掉落,果實與枝莖連結的臍帶部分都剪成了T字型,整齊一律。
之外,還附有製法說明:怎麼削皮、怎麼把削了皮的柿子串在繩子上、放在什麼地方、花多少時間風乾、怎麼才好吃等注意事項,滴水不漏。
當晚,就和妻子動手幹了起來。
該用的工具準備齊全後,削皮,成堆後再放在開水裡一個個燙一下(為什麼要燙,不明,按說明書的指示),之後在陽台的晾桿上繫上繩子,一串接一串把柿子小心地串在繩子上。
第二天一早往外張望,窗外似乎新掛上了一張大大的橙色珠簾。
此後,要幾度風吹霜打,幾度日曬光照,老太太關照。
第一、二天不見動靜,第三天顏色有點變暗,外表開始硬起來。說明書和老太太都說,此時要用手在柿子表面輕輕揉捏,為的是吃時柔軟、甜味均勻,核容易脫落而不黏著。
照搬、照辦。
接下來每天的功課是戴上乾淨的手套把曬著的柿子揉捏一遍。揉捏中發現,與人一樣,柿子看上去都差不多。柿子就是柿子,而非桔子。其實,一揉捏才發覺,有的捏後變軟,有的卻始終硬挺,捏上幾次才稍顯變化。
曬柿子的日子裡,內心總記掛著柿子。
「君子遠庖廚」是孟子老先生的教誨,這懶惰鬼的種子撒在別人身上,興許不會發芽,偏偏撒到了我的土壤上,不僅發芽開花還結果。所以平時飯來張口,覺來伸腿,凡事不用躬身時絕不會動手。但是,柿餅是自己的最愛,又仗著老太太的厚意,不拿出點好成績給她看看,貼在臉上的金粉一定會剝落不少。
就這樣,捏著、揉著一星期,漸漸呈現出小時候見過的模樣。
剛削完皮的柿子,就好像記憶裡吃過的寶塔糖盒上那張剛出生又嫩又紅的小臉,一戳即破。一星期過後,水分漸漸消失,表面微微皺起、變硬,顏色有如步入晚境的老人臉,呈現出羅中立油畫《父親》的那銅紅。
兩個星期快到的時候,老太太來信關照,澀味應該消失了,可以收下來了,此時吃最嫩。多餘的分組包好,放進冰箱的冷藏室隨吃隨拿。
日本人吃柿子的習慣與中原不同。新鮮柿子上市時,喜歡硬硬的,不太甜。而中原人喜歡吃的那種軟軟也很甜的,說是不新鮮,賣不出高價。要是皮有些破了會更慘,在攤子上只能賣到十分之一的價。
與此相反,柿餅卻愛吃嫩的,嚼在嘴裡不覺得那麼有韌勁、那麼撕不開即可。
對!說到形狀也不一樣。中原的柿餅也許一般是平放在竹篾子上晾乾的,所以,確實如餅,而日本都掛在屋簷下、陽台上晾曬,形狀如錘。
收穫的午後,與妻子兩人坐在陽光底下喝下午茶:一杯綠茶、一碟柿餅,不,柿錘。邊吃邊品。
從奈良來的柿子應該都帶核。但是,揉捏中怎麼也沒感覺出來,與無核相似。現在剝開一看,有核,但是,又小又薄,不能稱作核,猶如燈籠辣椒籽那樣。
與妻子這樣吃著聊著比較著。
曾經有過的大的夢、小的夢不少,而到了這把年紀早已夢醒,一句話:凡事將就。但是,自製了柿餅後發現,身邊的這些小小的驚喜,或者不足掛齒的小慾望卻能讓人換一個角度看眼前,看明天。
〈江戶漸現花香時〉
年初的一、二月,該上的課都上完,該考的試都結束,該打的學分也都糾結清了,留下最後一道假期作業:該與拍拍屁股開溜的昔日同事揮手言別了。他們要去新的開墾,闖新的路途,找新的天地了。
於是,寒假便是歡送會開得挺歡挺歡的季節。
與其默默祝願,還不如聚上一次,喝上一杯。作為下酒菜,可以把以前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已經丟在腦後的過去再拾起來,重新啃一次、嚼一遍,聊個天南地北雙飛客。然後,醉眼朦朧中,雙手緊握雙手,有緣的此後還會再聚再敘,無緣的,道聲珍重也是理。
「江國正寒春信穩,嶺頭枝上雪飄飄」, 唐朝詩人對這個季節寫過如此評語。暖上幾天,又驟冷幾宿的如今,正有一枝紅杏出牆來的徵兆,雖然還是微微,雖然依然惡寒。
所以,也是個出門容易穿衣難的時候。穿冬裝還是著春服,是要費一番腦筋的作業。不是嗎?這季節就連天氣預報,也常把當日氣溫報得支支吾吾。穿厚點的吧,坐上地鐵,或者走進房間就覺得暖得要出汗,外套拿在手上當擺設;穿薄點的吧,晚歸時,抖得一路小跑往家趕,一個不下心還會著涼感冒傷風,鼻子拉風箱拉得周圍避嫌三舍。為難到最後,還是穿上大衣出門。
今天的聚會在新宿,一個大家都來去方便的地方。餐廳預定的也是能感受這個季節的菜餚——天婦羅。
都說和食的精髓是生魚片、是壽司,其實還有天婦羅,外加咖哩飯。
在東京吃生魚片,就如零食堆裡順手揀塊巧克力往嘴裡塞似地不費力,連極不顯眼的餐廳都能有較全的菜單供你挑選,而想吃壽司或者天婦羅的話,最好還是去專門店,相對能品嚐到正宗或說是像模像樣的味道。
所謂天婦羅,說得通俗點吧,就是類似於上海人家的麵拖油炸魚蝦、蔬菜之類。阿拉上海人,都是聰明人,憑空也能想出這樣的菜,就不用多講啦。不過,天婦羅據說最初自葡萄牙傳來,而吃時邊上一碟專為蘸天婦羅用的醬汁和蘿蔔泥是日本人的專利,有如生魚片一般是要蘸上芥末吃一樣。
在新宿就有那麼一家快百年的老字號值得推薦。
門面極一般,說它有點像破落戶興許更接近原生態。坐落在這領導新潮流的新宿街上,讓你有穿過時間隧道去追尋三四百年前老江戶的錯覺。
入席坐正。點上幾樣時鮮的蔬菜,時鮮的魚,然後,要一壺燙熱的清酒。和你眼前這些如今還是同事,轉身就成朋友的人悠悠地吃、悠悠地喝、悠悠地談,氛圍便漸漸四起。
先上桌的是海之味。
那剛從油鍋裡炸出來的鯵魚和條蝦,滾熱的,上了桌還在吱吱作響,微黃不焦。油是上等油,蝦是活蝦。而鰺魚呢,形狀有如比目魚的微型版,東京灣周邊的海裡有。雖是油炸的,但是,不膩。撒點細鹽在上,然後,送進嘴裡,只聽到悶聲地「喀嚓」一響,隨之便是香、酥、脆、嫩的共同體。此時,你一定不想說話,任由嘴的蠕動,去享受,去感覺,去品嚐。
接著,小竹籃送上桌來的是早春的氣息。幾片青葉,幾根嫩莖,一小朵略帶羞澀的菜花,乳色的嫩頭,經微微一炸,更顯綠的綠,黃的黃。
不知是什麼蔬菜,便問正在油鍋旁忙著炸天婦羅的廚師。他咕噥了一聲,但沒聽懂,於是,又見他找了一枝筆寫在紙上,見是「款冬」二字。
噢,知道,知道。張籍的詩〈逢賈島〉裡不是有:「僧房逢著款冬花,出寺吟行日已斜」嗎?
是那款冬花?吃那做什麼?苦苦的。
就是要那苦味,他答。
越了冬,耐過寒,終於⋯⋯春,就在這款冬花的苦味裡呢。
當然,不可多吃,只嚐嚐,他關照。
吃時,或蘸點醬汁,或撒點細鹽,送進嘴,感受初春的菜花香,從舌尖上尋找還遙遠的春信。
喝上一口淡淡的清酒,朦朦朧朧環顧四周。
門口掛著的那塊舊舊的藍布暖簾時不時在飄動,並不摩登的木製桌椅,桌上鋪著的是印有淺淺的、細細的,花紋似有似無的和紙。還有那菜單上用毛筆字寫就的菜名、價錢:字體樸素、端正、優雅。牆上貼著的是一幅紅富士,好像老江戶、浮世繪師葛飾北齋的拿手把戲。但是,千萬別誤會真是出自他之手,否則,請二十四小時貼身保鏢為這畫站崗都不一定保得住,這破店怎請得起?
整個店堂就是印象中的古裝戲——歌舞伎裡那遙遠時代的一線縮影。
一個窗外還有點點殘雪散見的夜晚。
文化是流動的,不固有、不固定,在流動中又會孕育出新的生命。
中文研究者移居日本三十年的生活絮語——
關於飲食、風俗、藝術、自然與生活習慣,喚起文化價值與傳承的思索。
○ 在東京販售紙品的老店舖——鳩居堂,繁盛了百餘年,店主卻說僅是「借住」
○ 關於日本的三個奶媽:森永、雪印和明治,一個並非童話的童話故事
○ 我孫子、朽木村、勿來、楊貴妃,異鄉人看日本沿途漢字地名的新鮮與驚奇
○ 唐詩比作雞蛋、讀本比作菜色,一詩不掛的煮蛋、醬油茶葉蛋、酸鹹中和的番茄炒蛋
○ 越過《徒然草》、越過夏目漱石,為什麼「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效應只見多未見少
○ 從舌尖上尋找還遙遠的春信、在木炭上悠燻慢烤季節的風物詩,品玩酒食後時隱時現的中華文化
|探索、細味、流連|
● 以旁觀者自居,用「第三者」的獨特視線觀照中日文化
● 浸古典蘸料的日常採集,用新視角討論傳統經典,收錄當地人才知道的地方秘辛
● 五十四篇白描散文,進入文化穿堂的奇妙尋蹤
透過敘寫與提問,揭示時局影響生活、覺察思潮、感知社會實態。本書關注中日兩地人文樣貌之比較,風格流動多變,溫潤詞彙裹著深刻寓意,筆調偶有直爽和無厘頭,看似生澀的題材卻能帶來意外之趣。站在「他山之石」的鏡前,借鑑他人,回望未曾體察的本土意識。
——「接著,小竹籃送上桌來的是早春的氣息。幾片青葉,幾根嫩莖,一小朵略帶羞澀的菜花,乳色的嫩頭,經微微一炸,更顯綠的綠,黃的黃。」
——「書上有些用小字號、有殘缺、模糊不清的地方也不要漏讀,或許換個姿勢,倒過來讀它一遍又一遍,歷史會更清晰一些。」
——「虛像美好,真相太酷。曾在唐詩宋詞裡浸染過度的芥川在北京、上海等地採訪了四個月,所著述的遊記詳實記錄了他從優雅的古詩堆裡,回到髒亂差現實中的心路歷程。」
——「都說韭菜味臭,而中原人感覺有增進食慾的芳香,進餐時不可或缺,其藝術之優也在此。韭菜一筷子入口,其味妙不可言,美感、快感,大概門外漢難以感受。」
——「不是詩集嗎?既然論詩,理當詩人領先,好詩在前,而《全唐詩》非也。一翻就會讓這塊土地上的弊病像破棉襖裡透出的棉絮那樣,一團接著一團地冒出來。」
——「在如今這欺軟怕硬的世界,總有人要打、有人挨打。挨打容易記住,因為傷疤是一塊閃閃發光的記憶,分外耀眼;不過,因為挨打不光彩,有人就會盡其所能不透一點風聲摀嚴摀實,甚至眼裡還會冒出受了害的無數金星。」
吳守鋼
大學教師。翻譯、寫作。
譯有黑澤和子《爸爸黑澤明》、松長有慶《密教:東方智慧的崛起》等書,個人散文作品見刊於〈馬祖日報〉、〈人間福報〉、〈中華副刊〉、〈中時新聞網〉等。
1960 生於上海
1982 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
1982 任教於上海第六師範學校至1989年
1989 留學日本並定居至今
1995 畢業於大東文化大學文學部日本文學學科
2006 任教於東京國際短期大學至2022年
——教授漢語、中日文化比較、中國商務、日語(留學生為對象)
2008 任教於東京芝浦工業大學至今
——教授漢語
已經不年輕。然而,不知怎麼時常夢回三十歲以前。
那時候,與如今相比,猶如在鐵桶一樣的封閉世界裡,悶得慌,所以,只想去外面的世界親眼看看精彩。最初僅僅是想看看,既沒有美國夢,也沒有日本夢,更不敢有什麼屬於一個人的夢。
不過,一個不期而遇的偶然,讓夢幻朝現實推前了一步。
一位在日本的友人來信問,有沒有想去東京看看的意願?有如天上掉下一個皮夾子的吃驚,怎麼會不想去?許多大學同窗,畢業之前就走了一批,接著畢業以後又陸陸續續地走了一批。內心也想出去,但是,無力,也有羈絆。與妻子商量,爽快地答應了,條件是最多兩年。與家父商量,怎麼也不肯點頭,還被罵:你真沒出息,怎麼去那樣水深火熱的地方?父與子之間對外面世界的認知全然不同。不過,最後還是成行了。
一九八九年,在而立之年快要臨近時,手持簽證來到了異國他鄉的東京。此時小女出生三個月,剛剛能抱在手上。但是,沒有猶豫,外面的世界太精彩,太誘惑。
從此,曾經很閒適的教師生活不再。混在留學生的行列裡,白天上學,晚上打工,週末更是白天連著黑夜。為了生活費,為了學費,學校、打工、睡覺,三點一線的每一天。但是,活得很實在,很舒心也很情願。於是,在寫家信時,順便試探了一下妻子,是否也想出來看看?一年後,妻子把一歲多的女兒託付給雙親,來到了東京。借住的地方很破舊,但便宜。天天走在從車站到住宿的路上,那有一公里長的商店街,總讓妻子流連忘返得幾乎把異國他鄉這幾個字也忘了。然後,兩人決定,以前只待兩年的協定作廢,爭取留下來。然後考大學、求職……生活安定以後,把已滿五歲的女兒也接來了。
從此一家團聚。
就職以後,與周圍的世界漸漸有了接近、進入、融洽的實感,貼心貼肚的交流多了起來。視野也相應開闊了不少以後,便想把所見所聞傳達往另一個世界。於是,在翻譯上下了一點功夫。先是翻譯了在中原幾乎看不到的佛教資料,比如密教;此後,翻譯了有著無數粉絲的黑澤明的故事;又覺得這裡的學者研究中原文化、思想、哲學,有遠遠超出中原學者的視野、境界之處,於是,大師白川靜先生的《孔子傳》經過多次磨難後問世。
同時,有幸走進課堂,教的是一半熟悉,一半陌生的專業。所以,也逼著自己去啃那難啃的骨頭。總是抱著不可誤人子弟的惶恐,常常扮成旁觀者,以第三者的視線觀照中日兩種文化,相對冷靜地比較其中的異同。有了些許的發現:
比如,很多中原祖先曾經有過,而現在已經消失,竟相對完整地保存在大和民族的土壤上了的精神、文化和文明的種種元素。
比如,雖然同在使用筷子,同在書寫漢字,容易讓人產生一種中原與日本是同文同宗的錯覺,然而,似乎很近(地理上),其實很遠(心理上)。
比如,感覺在日本的土壤上,有繼承也有反思,更有對新文化、新文明的追求、發展與滋生,那些有別於中原文化而誕生的枯山水、俳句、短歌、浮世繪、漫畫、動畫片等等。
鑑於此,逼迫自己站在鏡子面前,看別人,也反省自己。令人汗顏的現狀是,深覺在文化認同上既有燕歸來,也有燕飛去之感。由此,常常想自問:「中原文明的淵源究竟是誰繼承下來了,或者在何處失去了?或者正在走向何方?」
於是乎,在教學之餘,斷斷續續地寫下了點點滴滴的感觸。
就這麼渾渾噩噩地在異國他鄉混了這麼多年而衣帶漸寬。
定價:420元 特價:9折 378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