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了:從人類服裝史發掘全球製衣體系背後的祕辛
cover
目錄

第一篇 亞麻

第一章 新罕布夏最後一件亞麻衫

第二章 女人內衣的祕密

第二篇 棉花

第三章 德州的棉花田

第四章 紡織革命

第五章 新疆的乾旱

第三篇 蠶絲

第六章 長江絲

第七章 路易十四的宮廷古裝戲

第八章 大眾時尚的興起

第四篇 合成纖維

第九章 嫘縈

第十章 尼龍絲襪

第十一章 加工出口區

第五篇 羊毛

第十二章 以小搏大

第十三章 坎布里亞羊毛節

第十四章 納瓦荷織造者

尾聲

致謝

參考書目

註釋

試閱內容

第一章 新罕布夏最後一件亞麻衫

二○一二年,我和我媽從麻州的伍茲霍爾(Woods Hole)開車出發,途經秋河市(Fall River)及新貝福市(New Bedford)這兩處早已落魄不堪的紡織重鎮,前往羅德島州的波塔基特(Pawtucket),參觀設於西爾瓦納斯布朗之家(Sylvanus Brown House)的博物館特展。西爾瓦納斯布朗之家是棟建於十八世紀中期新英格蘭地區的民宅,修復後成為歷史景點,旨在讓遊客認識美國早期的常民生活樣貌。我們此行目的是要去看現場展出的新英格蘭殖民時期紡織工具,了解先民在工廠生產時代來臨前是如何織布的。

顧名思義,亞麻布是用亞麻製成的布料。亞麻是種細長的植物,可以長到二至三呎高,開淡藍色小花。它的正式學名為Linum usitatissimum,又稱亞麻籽(linseed)或亞麻(flax),莖的外皮堅韌,內有柔細如絲的纖維。這些纖維看似脆弱易斷,但經過絞捻、集結成股後會變得強韌無比,能藉此接合成更長的繩索或麻線,這些線就是製作亞麻布的原料。

亞麻在田裡種得愈稠密,莖就愈細,連帶做出來的麻線也愈纖細。新英格蘭居民習慣在每年三月底或四月初種植亞麻。約翰.威利(John Wily)在《論綿羊繁殖、毛線製作及亞麻的栽植與製作》中寫道:「亞麻應該(像小麥或燕麥等)隨意撒種,但要密集一些……一英畝的土地得種上一個半蒲式耳的亞麻才足以製作麻布或紗線。」到了七月葉子變黃後,亞麻就能採收並曬乾。接著,將乾燥的亞麻用粗麻梳刷去種籽,浸在溪水或置於有露水的溼田裡,利用水分來軟化表皮的細胞組織,使其腐爛以便抽取纖維。威利寫道:「沒有任何人能明確說出要在溪水或田裡浸上幾天才能將亞麻泡爛。」他要農民自己決定。將浸至軟爛的亞麻順著莖桿碾壓,破壞表面韌皮,露出所謂的絲束或麻纖,然後進行打麻——用木刀敲打並刮除表皮,讓絲束掉到地上。最後以針梳拉整,汰除短細的纖維,梳理好的麻纖就能拿來紡線、織成布料。

西爾瓦納斯布朗之家的導覽員身穿十八世紀的古裝,一襲長裙,披著披肩,頭上戴著圓帽。她是個身材魁梧的女性,操著濃重的羅德島口音。她為我們介紹捶麻機,外型就像一架大型的木製裁紙機,並拿出一把乾亞麻親自示範:將亞麻置於中間,以一英吋左右為間隔,一邊往前送,一邊上下擺動木片,將表皮壓碎。她還向我們展示了鐵釘做的粗麻梳及梳毛刷,毛刷上綁著成排的起絨草,也就是川續斷屬開花植物的刺果,非常適合拿來梳整大量纖維,將之拉成平直的細線。

到了樓上,導覽員帶我們去看織布機,偌大的機器佔據整個房間。行程最後一站是參觀紡車以及旁邊木地板上的溝狀凹痕,那是紡線婦女長期來回走動所踩出的足跡,這種特殊的大型紡車稱為「走紡車」(walking wheel),必須邊操作邊走動,將纏在紡錘上的纖維拉長,同時轉動紡車將之絞捻成線。導覽員說紡車三不五時就得挪動位置,以免在木板上留下太深的凹痕。我跟我媽面面相覷,眼睛睜得老大。緊接著,她以新英格蘭人特有的直白坦率,毫不客套、不帶一絲歉疚地宣佈她的值班時間結束了。

我反覆思索「我的值班時間結束了」這句話苦樂參半的深意。一來對新英格蘭時代的農婦而言,紡織是永無止盡的工作,這一點從手紡車旁塌陷的凹槽就足以證明。二來,她所紡的線及所織的布——實際上包括家中所有衣物的原料——通通來自屋舍周遭的那幾畝地。美國自然作家、生態保育人士,同時也是農人的溫德爾.貝瑞(Wendell Berry)說過:「吃是一種農業行為。」穿衣亦然。布朗太太知道家裡吃的飯菜產自何處、製布原料是哪裡採收的。這是一項由來已久的傳統。工業革命前新英格蘭農村就在使用的這種亞麻製作技術,在人類歷史上已經延續了數千年之久。而在這片無人知曉、看似不存在的新英格蘭土地上,這項技術正逐漸被人淡忘,靜靜地度過它的遲暮之年。

人類大約在四百萬年前開始直立行走,並發展出現代手腳的特徵;口語及文字則分別在十五萬至十萬年前、三千五百年前形成。洛杉磯西方學院(Occidental College)語言學及考古學系榮譽教授伊莉莎白.韋蘭.巴伯(Elizabeth Wayland Barber)專門以語言及人類學的角度來研究古代織品,她表示繩子是在人類學會說話很久之後、學會書寫之前才出現 。

人類最早的衣服很可能是動物毛皮製成的。研究人員透過蝨子的DNA確定,人類很可能在十七萬年前就懂得用獸皮遮身蔽體。接著,在文字發明之前這段荒廢的悠長時光中,人類在某個關鍵時刻學會了用植物纖維來製作織品。由於布料在考古遺址鮮少被保存下來,我們很難斷定其最早的用途。二○○九年,一支由喬治亞、以色列及美國組成的跨國考古小隊在喬治亞共和國境內高加索山脈山麓的祖祖瓦那洞穴(Dzudzuana Cave)發現上千根亞麻纖維。這些微細纖維是在古老岩層裡找到的,經放射性碳定年法鑑定,該岩層年代可上溯至三萬六千年前。當中有少數纖維 呈現黑、灰、粉紅、土耳其藍等顏色,研究團隊認為是染色的結果。這些細碎的纖維粉末就是現今人類使用亞麻最早的證據。

布是由數百條經緯線交錯或以無數個結編織而成。在人類懂得織布之前,他們必須先學會編繩製線。製作繩子的歷史始於舊石器時代晚期,這時人類開始從非洲往外遷徙,足跡遍及地球上每個宜居的生態棲位(econiche)。據巴伯表示,這兩項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繩子的出現帶動人類居住場域的快速擴張。有了繩子,人類得以編製網罟、陷阱、繫繩、拴繩、釣線,並把物體綁在一起做成複雜的工具,創造出捕獵和採集食物的新方法。

在某些最早描繪人類穿著植物纖維(而非獸皮或動物肌腱)製成的衣物雕像中,可以看出他們穿的不是布,而是繩子。這些用獸骨及石頭雕成的女性形體,也就是所謂的史前「維納斯雕像」,出土於今日俄羅斯及東歐一帶,即考古學家口中格拉維特文化(Gravettian culture)的東緣。這些雕像大多為裸體女性,但其中有部份——最早可追溯至西元前二萬年——穿著用歪曲粗線製成的裙子,明顯有別於動物性的筋繩,因為製作者仔細刻劃出繩線末端磨損的痕跡。這些裙子的儀式意義大於實用目的,用意是象徵並提高生育力,同時作為女性在懷孕期間的護身符。加加里諾的維納斯(Venus of Gagarino)就是一例,它僅在正面的恥骨到胸部間披掛著一件繩裙,私處及雙乳則毫無遮蔽。

接下來的兩萬年內,這一帶始終存在著身穿繩裙的女性雕像。考古紀錄顯示,大約從西元前一千三百年開始有真正完整或局部的繩裙遺物被保存下來。最早發現的植物纖維繩索實體證據的年代更加久遠,可追溯至西元前一萬五千年,來自法國南部的拉斯科洞窟(Lascaux caves)。當時有位修道院長在臨摹洞穴內的遠古壁畫時,偶然「拾起一塊密實的黏土塊」,掰開後發現裡面竟然有「某種碳化的絲帶印痕,土塊有多長,這些曲折歪斜的線段就有多長。」考古紀錄中年份最早的繩子成份都是植物纖維,比如亞麻、大麻、黃麻、苧麻、絲蘭、榆、椴、柳等等。

考古史上第一塊完整無缺的布料跟上述在喬治亞祖祖瓦納洞穴發現的微細殘留物一樣,成份也是亞麻。一九八八年,考古學家在土耳其查耀努(Çayönü)遺址挖掘時,發現一小塊亞麻布包覆在某個鹿角材質的工具手柄上,由於它與骨頭中的鈣接觸,因而奇蹟似地保存至今。經過放射性碳測定,這塊布的年份可上溯至西元前七千年。當地植物種子的分析結果顯示,該片布料的亞麻與喬治亞洞穴布料纖維使用的野生亞麻不同,是經過馴化的品種。世界上最早的農民是在中東底格里斯河上游種植小麥及大麥的居民,他們也馴化了亞麻,跟糧食作物一樣種來當作製衣的原料。

巴伯認為,直到青銅器時代(於西元前三千年始於近東)之前,織品生產在幾乎所有人類社會中都是女性的工作。很大一部份的原因在於紡織這項活動不會妨礙育兒,也不像狩獵那麼危險,可以將小孩安全地帶在身邊。到了西元前一千二百年左右的青銅器時代晚期,貿易及專業分工日益興盛,男性也開始從事織造,但不是自家使用,而是為了謀利(若受人奴役,就是替主人賺錢)。大約在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古埃及的男性開始織造有圖案的裝飾性布匹,為此他們使用直立式的織布機——也就是現在的掛毯梭織機——來生產昂貴的圖紋織品,定出適當的排列方向,避免歪斜。當時埃及地區的女性用水平式織機製作素亞麻布的歷史已長達三千年之久。

或許就是因為這種與女性根深柢固的關係,織品在考古上往往不如其他種類的古文物受重視。此外織品腐爛分解的速度也相當快。然而實際上,若有幸保存下來,反而是這種低人一等的地位讓它們受到冷落,面臨在歷史上徹底「被消失」的危機,但若稍加注意,是可以輕易避免的。這幾乎就是考古史上年代最久遠的亞麻衫的命運寫照。這件衣服是在埃及塔爾汗(Tarkhan)的第一王朝陵墓出土的,年代在西元前三千年左右。一九一二至一九一三年間,英國考古學家威廉.馬修.弗林德斯.皮特里爵士(Sir William Matthew Flinders Petrie)在該遺址探掘時挖出許多亞麻布料,這件衣服也是其中之一。他將它與發現的文物放在一起。這件塔爾汗服後來被收藏在倫敦大學學院,裝在貼著「喪葬用布」的儲存容器內,無人聞問,任其崩壞。直到一九七七年,兩位女研究員將它挖了出來,才發現大有學問:那是一件精心製作的襯衣,有著繁複的褶皺設計,讓手臂可以舒適地移動伸展,同時貼合身形,展現輪廓。

栽種亞麻來製作布料是歐洲最古老的人類活動之一,尤其是在德國萊因河西岸的萊茵地區(Rhineland) 。考古學家在瑞士伯恩西部侏羅山脈(Jura Mountains)諾沙泰爾湖(Lake Neuchâtel)沿岸的新石器時代農業聚落中發現亞麻織品,其製作手法相當精良:這些住在瑞士湖濱的石器時代紡織者將果核穿洞,仔細縫在織著條紋的織物上。這種編織文化沿著萊因河一路傳到低地地區。

古羅馬作家普林尼(Pliny)在西元一世紀觀察到,日耳曼婦女都會織造亞麻布並做成衣服穿。到了九世紀,歐洲有許多地方種植亞麻,但從今日瑞士西部一路延伸到萊因河出海口的走廊地帶是最古老的大規模商業亞麻及亞麻布生產地。中世紀晚期,日耳曼地區生產的布料幾乎銷遍整個歐洲,產量在全世界無人能敵。

但就在這時候,亞麻織工成了社會上某種奇怪偏見的受害者。中世紀德語有句話是這麼暗諷的:「寧願去剝皮也不要當織布工。」另一項聽了讓人毛骨悚然的流行語則說,紡織工比那些「把梯子抬到絞刑架上的人」更可惡。歷史學家認為,織工之所以被惡意中傷,是因為他們在當時雖已專業化並組成行會,但仍無法阻止自製的亞麻布品進入市場。行會組織在十二至十五世紀之間大量興起,遍及歐洲各地,但許多製造用來交易的物品——比方說紡織品及肥皂——直到十九世紀為止也都能在家自行生產。行會針對入會資格、培訓方式、製造品項及商品交易的方式等制定繁雜的規則,目的主要是為了將專業生產與家庭自製區分開來。亞麻織造這項工作遲遲未與家庭脫鉤,人人皆可自行生產——也是一般行會常見的包袱——更是使該行會蒙上污點。

十七世紀,各行會面臨原始資本生產模式帶來的全新壓力。為了找尋更便宜的布料銷往外國市場,業者到中歐農村探察門路,以現金向農戶收購商品。農村家庭從此變成外銷布料的生產中心,成為行會的主要競爭對手。這些家庭業者能夠以低於都市織匠的價格出售,是因為他們可以不受規範,盡情使喚家裡的人力;加上本身從事農業生產,就算收入不足以打平生活成本,也不致於斷炊。

行會組織與農村生產體系之間緊張的關係最後演變成公開的敵視對立。一六二○年代,亞麻行會成員集結起來進軍農村,攻擊競爭對手,放火燒毀他們的織布機。一六二七年二月,德國齊陶(Zittau)行會的師傅襲擊奧德維茨(Oderwitz)、歐伯斯多夫(Olbersdorf)及黑維斯多夫(Herwigsdorf)等村莊,砸毀當地家庭織工的紡織機,並搶走紗線。

長久以來,工會一直排擠家製織品,不讓它進入市場。他們在垂死掙扎時找到一項強而有力的新武器:性別。在中世紀歐洲,儘管女性在家從事織造大多以自用為主,但也有不少人過去曾是工會的專業織匠。在最初的中世紀工會中,女性可以自由加入成為職人。以中歐西利西亞(Silesia)及上勞席茨(Oberlausitz)為例,當地工會的規章就明定婦女為紡織師傅。十三世紀的巴黎有八十個不限性別、十五個以女性為主的職業工會,後者包括金線、紡紗、絲綢、製衣等。工會瞧不起家戶生產的情形一直持續到十七世紀中葉,原因就在於家庭業者不受工會規範、缺乏專業,卻相當具有競爭力。當時紡織被視為女性專屬的工作,工會成員無法與廉價的家庭織工競爭,便想方設法將女性全面逐出市場。他們設下禁令,拒絕讓單身女性獨自入會。女性的職業角色被限縮到只剩女傭、農工、紡紗工、織工、攤販、奶媽等。到了十七世紀末,就連某些傳統上女性專屬的工作,比方說釀造啤酒、接生等,也沒有她們的立足之地。

這時期的女性在勞動市場被全面封殺,靠的不只是工會的操作,還有法律、文學及文化等各層面的手段。整個十六世紀到十七世紀,單身女性失去從事經濟活動的合法權利。在法國,她們在法律上被稱為「低能者」,無權跟人立約或代表自己在法院出庭;義大利愈來愈少見到婦女出現在法庭上為自己所受的虐待傷害發聲、加以譴責;在德國,中產階級婦女喪偶後,照慣例必須指派一名監護人來管理其日常事務。誠如專研中世紀歷史的史學家瑪莎.霍威爾(Martha Howell)所言:「這個時期的喜劇及諷刺文學……經常將市場婦女或開店的女性描繪成潑辣的悍婦,在描述時不僅對她們在市場生產中所扮演的角色多所嘲諷責難,甚至經常指控她們性侵別人。」這時期產生了許多斥責放蕩女性的文學作品,比方說莎士比亞的《馴悍記》、約翰.福特(John Ford)的《可惜她是個妓女》、約瑟夫.史威南(Joseph Swetnam)的《對淫穢、懶惰、冒失與無常之女人的指責》等。在宗教方面,新教改革者與反對改革的天主教派也在教義上確立了女性天生不如男性的論點。

在這段被稱為歐洲理性時代的時期,社會成功將女性逐出勞動市場,將她們改頭換面,塑造成維多利亞文學中常見的甜美可人、消極被動的人格形象。遭人指控潑婦罵街的女性會被套上一種名叫「口鉗」的鐵製刑具,壓住舌頭,使她無法張嘴講話。妓女則是被抓去浸水,施以鞭刑並關進籠子裡;通姦定罪的婦女會被判處死刑。

這種仇視女性的文化不僅是種消遣性的病態虐待,更成功塑造出一種意識形態,對經濟產生久遠的重大影響。政治哲學家席維亞.費德里奇(Silvia Federici)認為,這種對女性的全面驅逐是一項大規模的干涉,應該與圈地法案(Enclosure Acts)及帝國主義並列為促成資本主義崛起的三大暴力掠奪。

商品簡介

服裝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也改變世界看待我們的方式。~吳爾芙

《紐約客》雜誌年度最佳書籍

《魅力》雜誌 二○二二年第一季年度好書

《哈潑時尚》雜誌 二○二二最佳年度新書

本書不僅是一部人類服裝的社會史、深刻動人的報導文學,

更將澈底改變你對衣服的看法!

譚豪瑟以非凡的學術造詣及簡潔精煉的筆調,將服裝的歷史串連起來,讓讀者瞭解人類服裝的故事就是一部死亡、疾病、剝削及破壞土地的歷史……(以及)我們如何選擇所要譴責的危害。

在這部視野寬廣的社會史中,譚豪瑟以精彩的筆觸講述五種紡織原料——亞麻、棉花、絲綢、合成纖維和羊毛——的故事,闡述人類服裝的發展及起源,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啟發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本書不僅揭開時尚產業的黑幕,更加入氣候議題、深入探討近代歷史,並帶領讀者快速認識紡織業的勞權課題,集所有熱門議題於一身。她帶領讀者穿古跨今,從法王路易十四的華麗宮廷一路來到當代中國強佔下的新疆勞改營。我們看到古代織品曾以地衣、貝殼、樹皮、番紅花和甲蟲作為染料,展現出獨樹一格的地區編織及針織特色;以及現代西方成衣業如何在快時尚品牌的推波助瀾下,將我們的衣著重新打造成千篇一律、穿過即丟的單調制服。

譚豪瑟清楚點出服裝業如何淪為全球最嚴重的汙染源頭,以及長期藉由低薪剝削勞工來從事生產的業界黑幕;但她也讓我們看見當前世界各地,開始有些微型社群、紡織公司及服裝業者選擇回歸傳統,以古老且人性化的方式來製造衣物。

★各界讚語

作者耗費數年進行田調,走遍世界各地深入探訪,帶來許多精彩的故事。本書揭示了一個事實:我們身上所穿的衣服不僅僅是標籤上所標注的產地或工廠生產的成品,更是深入根植於歷史的產物。~《紐約客》(New Yorker)雜誌年度最佳書籍

精細入微,令人大開眼界。本書實際上主要關注的是勞動不平等的議題,並指出我們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無奇的物品,背後其實承載了沉重的歷史意義及生態影響。~《Grist》雜誌

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若能對衣服再多點好奇心,就能從中發現豐富、有趣且往往出人意料的事實,對人類歷史產生深刻的體悟及洞見。本書長時間深入探究人類衣服的起源,包括過去五百年出現過的服裝及其生產的物質條件與社會影響。這是一本不可錯過的精彩傑作,針對快時尚引發的恐懼與社會及環境災難,表達出擲地有聲、充滿說服力的批評之聲。~《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所有時尚愛好者的必讀好書。~《魅力》雜誌(Glamour),二○二二第一季年度好書

深度及廣度兼具的恢宏之作。譚豪瑟在書中不斷證明,布料的故事「充滿政治意涵」。本書不僅從歷史的角度來審視織品,更吹響號角,呼籲社會關注紡織業人權侵害的問題。作者以充沛的熱情,透過精彩文筆穿針引線,串起紡織的不同面向,織就出一幅美麗動人的傑作。~《獨立報》(Independent)

譚豪瑟強而有力地指出,穿衣本身就是一種政治行為。本書也不免俗地關注女性的家庭定位及勞動價值。這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報導文學,說明潮流時尚絕非無關緊要的日常小事,而是形塑人類歷史的重要因素。~《新政治家》雜誌(New Statesman)

這部縱覽大觀的歷史佳作記錄了人類服裝生產的演進,從充滿個人意義的手工製作轉變成大規模生產的行業……以流暢優雅的筆觸記錄了紡織生產何以被貼上勞工剝削、貶抑女性、環境破壞及殖民主義的負面標籤。~《紐約客》雜誌〈Briefly Noted〉專欄

光芒四射……譚豪瑟著重在利潤豐厚的全球紡織服裝產業的工作者——尤其是女性——的勞動經驗。本書深入淺出,展現豐富知識,教人欲罷不能……充滿細膩而生動的描述,彷彿身歷其境,真實感受作者的所見所聞。~《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

透過五種布料的故事,譚豪瑟以獨特視角揭開時尚產業的神祕面紗,或說是喪盡天良的業界黑幕。~《啟程》雜誌(Departures)

譚豪瑟在這本充滿魅力、引人入勝的傑作中,織造出一部人類服裝的社會史。~《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

譚豪瑟綜合既有文獻,加入實地田野調查所得的新穎洞見,以獨特視角呈現出服裝生產系統嚴重失靈的問題。她以充滿渲染力又不至於被正義之怒沖昏頭的敘事手法,客觀陳述第一手深入調查的結果……這無論在邏輯或道德上都是相當不容易的事。其剖析最可貴之處,在於她相當清楚要將這些網絡化為淺顯易讀的文字表述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衛報》(The Guardian)

身為書評,偶爾會遇見一本令人開心、讓自己以這份職業為傲的好書……(譚豪瑟)以非凡的學術造詣及簡潔精煉的筆調,將服裝的歷史串連起來,讓讀者瞭解人類服裝的故事就是一部死亡、疾病、剝削及破壞土地的歷史……(以及)我們如何選擇所要譴責的危害。~《The Oldie》雜誌

這本發人深省的著作所關注的,並非時尚及設計師品牌服飾。作為藝術家及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教授,譚豪瑟從衣服對環境、政治甚至是倫理等方面的影響出發,引領我們思考當代社會議題,研究透徹、精闢入裡,令人欽佩……(並且)喚起大眾關注。~《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譚豪瑟的服裝史講述的不僅僅是大眾布料及織品的身世,更深入探究相關人士及製造者的故事,這些人的生活不論好壞,皆深受服裝業影響。~《Veranda》雜誌

本書介紹我們身上衣物不為人知的幕後秘辛,故事精彩,引人入勝,是所有時尚愛好者不能錯過的必讀之選。還記得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中,時尚達人米蘭達向助理安德莉亞細述她所穿的廉價毛衣背後隱含的勞動價值的那一幕嗎?簡單來說,譚豪瑟在本書不僅揭開時尚產業的黑幕,更加入氣候議題、深入探討近代歷史,並帶領讀者快速認識紡織業的勞權課題,集所有熱門議題於一身。~《哈潑時尚》雜誌(Harper’s Bazaar),二○二二最佳年度新書

精彩描述了人類如何想方設法來掩飾集體犯下的錯誤。~《費城詢問報》(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以生動的筆觸,從史前時代一路推展到現代,介紹亞麻、棉花、蠶絲、合成纖維及羊毛的製造及貿易歷史。看完本書,保證會對衣服上的標籤大為改觀。~《新標準》雜誌(The New Criterion)

本書不僅是報導文學的傑作,同時也是一部引人入勝的紀實冒險,既宏觀又細膩。譚豪瑟是最佳的引路人,以充滿人性關懷的動人筆觸,訴說豐富的歷史軼事,並時刻展現關鍵細節。她向世人揭示時尚的代價遠遠超出任何零售標籤上的價格,而復興歷史悠久的傳統或許才是帶領我們邁向永續未來的解方。~潔若汀.布魯克絲(Geraldine Brooks),《紐約時報》 暢銷書《The Secret Chord》作者

索菲.譚豪瑟這本講述布料的歷史不只跟衣服有關,更談到倫理、勞權、女性進步及氣候正義等議題。藉由揭開服裝業背後的種種面向,從中探究我們身分認同的建構過程。正如書中所述,這絕對是一本引人入勝的佳作!~佩吉.奧倫斯坦(Peggy Orenstein),《紐約時報》暢銷書《女孩與性》(Girls & Sex)、《男孩與性》(Boys & Sex)作者

一本魅力十足的好書,闡述我們現今使用及丟棄衣物時日益隨便、欠缺深思熟慮的心態,使地球蒙受何等嚴重的傷害。譚豪瑟針對服裝及纖維原料進行了廣博的研究,以清晰且引人入勝的敘事風格將所有故事串接在一起,令人不忍釋卷,並開始改變既有的習慣和行為。~伊莉莎白.韋蘭.巴伯(Elizabeth Wayland Barber),《女人的工作:最初的兩萬年》(Women's Work: The First 20000 Years)作者

衣服的故事,就是講述人類歷史的故事。本書內容引人入勝,發人深省,令讀者耳目一新。想真正瞭解我們所處的現代世界,絕對不能錯過本書。~布萊恩.克里斯汀(Brian Christian),暢銷書《決斷的演算》(Algorithms to Live By )、《對準問題》(The Alignment Problem)作者

非讀不可……譚豪瑟在書中結合精彩的調查研究及真摯的人文情懷,貫穿古今,探究紡織品數百年來在不同文化中所展現的巧思、創意及人類所付出的代價。~克萊兒.杭特(Clare Hunter),《生命之線》(Threads of Life)作者

本書深入研究五種主要的製衣布料,內容精彩絕倫……譚豪瑟下筆精準,以高超的寫作技巧交織驚人的統計數據、身歷其境的描述及對歷史人物生動的描寫,揭開人類紡織品的身世祕密。本書將澈底改變你對衣服的看法。~《出版人週報》(Publishers Weekly),星級書評

譚豪瑟從歷史角度切入,探討服裝製造業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及環境破壞。她深入探討五種不同布料——亞麻、棉花、絲綢、合成纖維、羊毛——的起源、用途及全球行銷的模式,有效地結合嚴謹的研究、採訪、歷史事件、文學作品、流行文化、大量的軼聞故事及精彩獨到的評論,令讀者耳目一新,發人深省。~《書訊》(Booklist)

作者簡介

索菲.譚豪瑟 (Sofi Thanhauser)

索菲.譚豪瑟目前任教於普拉特藝術學院寫作系,曾獲傅爾布萊特計畫、麥克道威爾藝術村、優克羅斯基金會等獎助,作品散見於Vox、Essay Daily、The Establishment等網路媒體及其他刊物。

譯者簡介

林士棻

國立高雄第一科大口筆譯研究所畢業,現從事文字加工業。著/譯作包括《台南風格私旅》兩冊、《清潔女工手記》(合譯)、《江戶城裡的異鄉人》等十餘本。

作者自序

我喜歡衣服。

在我從小長大的瑪莎葡萄園島(Martha's Vineyard Island)上,離家不遠處有個被當地人戲稱為「垃圾堆」(Dumptique)的地方。因為《紐約時報》旅遊版已經爆料太多島上居民的私房景點,我無法再昧著良心寫出它的確切位置,但不妨試著想像:在一片低窪的田野中,周遭長滿枝節扭曲、飽受風霜而發育不良的低矮橡樹,距市立掩埋場幾百碼之外,有座獨立卻不遺世的簡陋木屋,裡頭堆滿鍋碗瓢盆、書刊、老燈、破舊的拼圖以及好幾箱二手衣,直逼鐵皮浪板屋頂。

「垃圾堆」的東西都是免費的,每年夏天來島上避暑的有錢人總會留下一些平常人穿不到的衣服,混埋在丟棄的手作材料包之中,等著被眼光獨到的有緣人發現。年少時期,每週六我都會去「垃圾堆」挖寶,這樣一來我就能擁有從來無緣接觸、更別說是擁有的衣服,比方說深橄欖綠的羅登厚呢大衣、英國Barbour外套、一九五○年代的鵝黃軟緞襯裡粉紅絲質小禮服、七○年代的芬蘭Marimekko Design Research 綠色連衣裙、綴著精美扇形邊的瑞士製襯衣、駝毛襯衫、Arche女靴等等。漸漸地,我無可避免地被這些二手珍寶養刁了胃口。本來除了「垃圾堆」,我還會去法爾茅斯(Falmouth)的TJMaxx百貨逛街,如今對那些平價服飾完全看不上眼,我對衣服的眼光變得相當挑剔,再也回不去了。

在「垃圾堆」,我開始注意到舊衣的作工幾乎總是比新衣來得好,也更耐穿,這一點我在老電影裡也有同樣的發現。不管是洛琳.白考兒(Lauren Bacall)的西裝套裝還是安娜.卡麗娜(Anna Karina)完美的針織上衣,即使透過電影膠卷呈現,也完整保留了衣物的質感與端莊細膩,這在珍妮佛.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身上穿的鬆垮人造絲襯衫是完全見不到的。

在我看來,美國衣物的品質與耐久度每況愈下,這一點從我媽年輕時的回憶就足以佐證。她成長於一九五○到六○年代麻塞諸塞州的謝菲爾德市(Sheffield)。她念高中時,大家常把「她的衣服都是自己做的嗎?」當作笑話來揶揄只會念書或不受歡迎的女孩子。我媽說,這其實是在暗諷對方很窮的意思。可見在六○年代的美國,除了高中生蠻橫無禮,自己做衣服仍然比在店裡買便宜。這也難怪,因為當時生產成衣是工會的工作,技術高超的衣匠在此付出勞力,賺取工資餬口並享受醫療保障。當時國際女裝服飾工會是美國最大的工會之一。

時至今日,自己做衣服不再比買現成的便宜。這項過去大家習以為常的普通家務如今成了一種深奧的小眾嗜好,所需的針線活是大多數美國人難以企及的技能,其花費甚至讓人望而卻步,因為做襯衫的布料往往比直接買件新的還貴,果真是風水輪流轉。

曾在北卡羅萊納州老牌丹寧布料大廠Cone Mills擔任設計工程師,也在一九七○年代負責替Levi’s 501系列牛仔褲生產布料的洛夫.塔普(Ralph Tharpe)這樣問過我:「從六○年代到現在,福特貨車的售價已經漲了十倍,為何吊帶褲的價錢始終數十年如一?」一九六○年代以降,不少大規模生產的流程開始自動化,唯獨縫紉例外,想到這一點,這個問題就變得更令人費解。縫紉機問世至今,並未對縫製衣服的流程帶來重大變革,布料是一種複雜而難以預測的材料,它與金屬片不同,仍須以細膩的張力來進行操作,而這只能仰賴真人手工來完成。

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呢?

若能穿越時空回到五百年前,見識當時人們身上親手縫製的衣物有多華美、繽紛多元,說不定我們會為之折服不已。你會看到用胭脂紅染手紡棉布剪裁而成的墨西哥惠皮爾(Huipil)、日本靛藍絞染絲綢和服、亞洲北方赫哲族(Hezhe)以鮭魚皮製成的傳統服飾、用某種熱帶樹木心材提煉的染料染紅,繡有繁複幾何紋樣的非洲庫巴族(Kuba)棕櫚葉纖維織品、亞麻材質的俄羅斯直筒連身裙,上面繡著以當地地衣染成的深藕紫色絲線。我們會看到上千種微環境底下的動植物搖身變成布料,比如生長在英格蘭北部坎布里亞(Cumbrian)高地的賀德威克(Herdwick)綿羊,其質地粗糙的羊毛在當地是製作粗花呢的首選。衣物的顏色來源五花八門,有地衣、貝殼、樹皮、木藍、番紅花、樹根還有甲蟲。布料結構及圖樣本身也令人驚豔,包括各地特殊的編織式樣及手法、隱含神秘魔力的數字、趨吉避凶的祝禱、氏族家紋、集體打造的圖騰、象徵個人的紋樣花飾等。這種地域色彩與貿易共生並存,世界各地的農業群體都存在著小規模的紡織製造業,且蓬勃發展。

在現代,無論去到英國、俄羅斯、中國、墨西哥、肯亞或是烏拉圭,我們所見的各種衣物,包括T恤、牛仔褲、外套和裙子,原料大多不出棉花及石油兩種。同時不論在哪裡,製造這些衣物的生產體系都變得更加消耗資源,且集中並掌控在少數大型企業手中。二○一九年,全球服飾及鞋類的零售額達到一兆九千億美元,是該年全球消費電子產品銷售額的兩倍多、全球軍武銷售額的四倍。此外耐吉(NIKE)運動用品的市值亦達福特汽車的四倍有餘。但曾經是世界上最普遍、分佈最廣泛的大眾藝術——織物製作——如今幾乎從織匠手中銷聲匿跡。

人類學家估算,在工業革命以前,人類投入織布的時間與勞力並不亞於糧食生產。但隨著紡織從日常生活中退場、改由工廠生產,我們的日常節奏出現了不容忽視的巨大轉變,前後兩種世界有如天壤之別,最起碼就像棉布跟聚酯纖維一樣南轅北轍。

現代成衣業的產值或許可觀,但所生產的衣服並沒那麼有價值。二○○○年至二○一四年間,全球衣物產量呈現翻倍成長。這不無可能,因為衣服幾乎已經完全變成穿過即丟的消耗品。這近十五年內,消費者的購衣量比過去平均多出六成,但每件衣物留存的時間只有從前的一半。到了二○一七年,平均每秒鐘就有滿滿一輛垃圾車的衣物(五千七百八十七磅,相當於二點六二五噸)被焚銷或運往掩埋場。

快時尚的警鐘已經敲響,大家開始注意到它帶來的惡果:化學毒劑的污染及勞力剝削。但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了,眼前最新的問題是該產業的規模。自從工業化以來,紡織及成衣生產的勞工始終暴露在危險之中,史上四起死傷最慘重的成衣工廠事故中,有三起發生在二○一○年代。幾百年來,紡織業不斷破壞環境,時至今日,該產業產生的工業廢水占全球總量的五分之一,碳排放量亦貢獻一成。

上世紀九○年代,「快時尚」一詞在短短十年內流傳開來,但它並非無中生有,也不是近三十年才出現的問題,而是某個好幾世紀以來的沈痾最新的徵兆。我希望刨挖出問題的根源,探索現代服裝體系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我寫這本書,不是為了介紹布料包羅萬象的歷史以及它在世界各地的生產概況與重要性。相反地,我想講述我所發現的故事,關於人類穿衣習慣的改變,如何從日常的自製衣物演變成複雜神秘的製造體系所生產的成衣,使我們不再動手發揮創意巧思、與土地失去連結,更被剝奪了身為消費者與勞動者應有的權益。

不事縫紉的人,可能無法直覺瞭解到衣服是人做的,而不只是機器。事實上,就連我自己也是等到親自動手做衣服時才真正認清這一點——當時我九歲,想自己做一件珍妮佛康納莉(Jennifer Connelly)在《魔王迷宮》(The Labyrinth)裡所穿的米白色罩衫。這聽來或許荒謬,但我記得看過某個在曼哈頓長大的年輕人學到一件事:種下蘋果籽,就能長出蘋果樹。在今日這樣一個農業與工業完全脫鉤的文化中,類似的事情或許也會發生。開始縫紉後,我發現衣服本身就是圓筒與平面的組合:將平面的布料鋪排在立體的人身上,打洞釘上亮晶晶的鈕扣、折疊收攏抓出褶皺、沿著下擺車縫摺邊。為了做一件衣服,我得仔細研究袖管與衣身的接合方式以及肩膀可活動的範圍。我瞭解到衣領開口必須夠大才能讓堅硬的腦袋瓜順利鑽出、扣上鈕扣,使襯衫貼合頸部。我體認到衣服是種非常獨特的雕塑品,既要呼應身形,又必須改變它:蓬蓬袖能讓手臂產生豐盈的視覺效果,有如鳥類鼓脹的翅膀;寬大的喇叭褲配上小腿腿型,使其化為一只欣喜若狂的鐘。自己動手縫紉,不只讓我學到如何欣賞服裝之美,也領會到當中的藝術價值與勞動之可貴。

當我試著不用布料做衣服,這才明白它有多重要。

十幾歲時,我相當搞怪,很愛唱反調。二○○二跨年前夕某日,我發表了一項謬論,認為人類對於衣料的選擇過於保守、食古不化,實在太可悲。自古以來,大家就認定只有布料才能拿來做衣服,但顯然還有許多合適的材料可以選擇。因此我向朋友提議用紙來做裙子,在跨年夜上穿。

我們約好在萊拉家集合,她家在提斯伯里大池(Tisbury Great Pond)畔,沿著長長的泥土路走到底,她家的綿羊就在一路延伸到池畔的牧場上吃草。我家在一九九五年從佛蒙特鄉下搬來麻州之前也養過羊。我們一群人從快中午開始,準備了一大堆報紙、雜誌跟包材,全部一字攤開。漢娜只選了《Vogue》雜誌封面和透明膠帶來做,任憑她男朋友柯林用剪刀裁剪裙擺,短到屁股蛋幾乎呼之欲出。路克用報紙給自己做了一套帥氣的西裝,萊拉則是用Stop & Shop超市的亮面廣告插頁做出一件百褶裙,還把「糖果樂園」(Candy Land)桌遊附贈的七彩紙板轉盤戴在太陽穴上當作頭飾;將白色列印紙剪成條狀,在後肩及窄扁的胸部上貼成紙環,有如放射的光線,整套服裝相當別出心裁。凱特用紙做了一串同心圓耳環,正面用細帶子綁在一起;我則是用報紙跟捲筒衛生紙分別做出洋裝和耳環。大家都捲了頭髮。

但在派對上,我們精心製作的服裝暴露出設計上的缺陷:它們一扯就破,不堪一擊。從我們一下車就開始掉,接著不管是跳舞、走路、坐著,甚至舉杯暢飲,無時無刻不在瓦解。最後回家時,所有人幾乎衣不蔽體。有了這次經驗,讓我對布料心生敬意。

衣服是用布做的,布的原料有植物性(棉花、亞麻)及動物性(羊毛、蠶絲)兩種來源;十九世紀以後,合成材料及加工技術問世,又多了將植物纖維素處理成液體後壓抽而成的人造絲(又稱嫘縈)以及各式各樣的石化合成纖維(尼龍、彈性纖維、聚酯纖維)等。

本書從亞麻的身世談起:從舊石器時代到十九世紀,北歐人的衣著主要是用某種除了少數權貴菁英以外,現已相當罕用的布料製成——亞麻布。考古紀錄中年代最久遠的織物就是用亞麻或相關的植物纖維製成,第一部份將著眼於織物的早期起源。在許多文化中,織布一直都是女性的工作,即使到了現代,女性在服裝業的勞動力比重依然高達三分之二以上。女性勞動的價值與工資高低取決於所生產的布匹,反之亦然。我也會探討女性勞力在布料邁入工業化生產的初期,具有何種重要性。

第二篇講的是棉花。棉花是一種非常耗水的作物 ,栽種過程中也密集使用化學藥劑,占全球農藥用量將近二成。我實地走訪那些因發展棉業而導致生態浩劫的地區,同時探究建立起這些現代生產體系的殖民骨架。棉業對勞工造成的殘酷剝削不亞於它對土地的傷害。古今中外的人道悲劇,舉凡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美國南方蓄奴以及現代中國新疆維吾爾族面臨的生態大屠殺,棉花都扮演不可或缺的核心要角。

第三篇介紹絲綢。絲綢幾乎是奢華的同義詞,在此我將追溯人類用絲綢製作華服的發展歷程,並探討它如何被用來表徵身份地位。人類慎重地用服飾來定義自己的尊卑貴賤;政治權力不僅以服裝形式作為宣傳手段,有時也能透過對個人穿著及跨國織品貿易的巧妙利用與操作來達成目的。本部份從古代中國談起,從法王路易十四再到現代的超大型時尚品牌,探究服裝與權力、階級之間相互滲透入裡、密不可分的關係。

第四篇的主題是合成纖維。我們從古代的絲綢之路轉入現代的貿易路線與生產體系,追溯合成纖維在二十世紀及本世紀初期興起的始末。西元二○○○年至二○○八年間,以石化原料為基底的石化纖維取代了棉花,成為地球上最多人穿的布料。上個世紀,服裝製造業一度短暫走出血汗工廠,但在政府的支持鼓勵下,又走回剝削基本勞權的倒退老路。時至今日,合成化纖加上低廉勞力,生產出便宜的平價服飾,就像速食一樣,戕害著土地以及製作這些衣服的勞工。

最後,在羊毛的故事中,我們發現過去被稱為平民布料的這種原料,此刻成了前衛紡織實驗的主角,顛覆傳統想像。這些實驗一方面試圖復興服飾工藝,同時又想設法利用紡織機械來滿足人類生活,而非對生存造成威脅。本部份介紹以小型生產模式為主的再生計畫,值得讚頌的是,在眾多參與者之中,有些人以自身行動訴說著衣物與人們、勞動、先人及土地之間的連結,開創全新的篇章。

無論是歷史或當前,衣服在人類的生命經驗中從未缺席。服裝的歷史同時也是人類尋求保暖的歷史,而人類的遷徙與這兩者脫不了關係。研究者相信,人類是在失去體毛很久後才開始懂得穿衣,而這可能是讓最早的遠古人類得以踏出非洲、適應酷寒冰河時期的關鍵技術。若說人類是因為有了衣物才開始遷徙,反過來說,正是基於對它的渴求才促成人類移動,亦同樣成立:十七世紀最早進入現今美國及加拿大內陸地區的歐洲人,就是為了與當地原住民進行毛皮交易而來。

衣服驅使政府制定政策並且界定環境的用途,服裝製造業的發達帶動經濟發展。同時,衣著及其所傳達的許多訊息也影響著我們日常的人際互動——無論是被警察開交通罰單、參加畢業典禮時或在判斷陌生人的社會地位時。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曾說,服裝「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也改變世界看待我們的方式。」作為社會符碼的交換場域,服裝是資源、勞動及財富具體交換過程下的產物。想精確理解這些相當特殊的物品,我們就必須接受自己在眾多階層結構中所處的位置。試著去解開全球製衣體系背後的祕密及形成始末,或許也能讓我們對這世界有所改觀。

本書結合採訪報導與歷史考證,雖然我為此走遍世界各國——中國、越南、宏都拉斯、印度、英國及美國各地,但書中介紹的歷史與報導內容其實更有助於我們瞭解美國在建立一個無所不及的全球服裝貿易體系的過程中究竟扮演著何種角色,進而質問美國在一手造成時尚產業的災難後,面對國際間紛紛開始檢討業界倫理的聲浪,為何始終默不作聲、置身事外?二○一三年,孟加拉達卡(Dhaka)發生成衣工廠倒塌意外,一天內奪走上千名工人性命。這樁慘劇促使歐洲消費者聯合起來向服裝品牌施壓,正視勞權與安全問題。在那之後,有些品牌採取了具體而有意義的行動來防止悲劇重演,但美國並沒有出現類似的反省力道與行動,諸如Gap及沃爾瑪(Walmart)等連鎖品牌亦未做出任何重大回應,依然如常營運,彷彿沒事發生。

我在投入研究寫作的這幾年裡挖掘出不少故事,有些教人鼻酸,但也不乏值得稱許的佳話。過程中我遇到許多人,他們不斷摸索,希望照自己的主張打造出心目中的布料,不讓別人專美於前,證明自己也能做出既實用又美觀的東西。我第一個採訪對象是五指湖羊毛廠的傑.阿爾戴(Jay Ardai),他發明了一種方法,將二十世紀初期的老機器重新改造,用來幫小型養羊戶梳理羊毛並紡成毛線,讓他們可以用自家生產的毛料製作織品。後來我在鳳凰城認識一群納瓦荷(Navajo)印第安原住民婦女,她們在一所老舊的高中學習傳統編織,希望能重新修補被種族同化政策切斷的文化傳承命脈。此外我還造訪了I-80州際公路上某家鄉間小店,那裡賣的羊毛皆用本地植物染色而成;我在英國坎布里亞認識當地的養羊戶,他們根據環境地質與地被植物選擇合適的綿羊品種,建立永續的生產系統。最後,我也認識了傳統織布工作者蕾比.古蒂(Rabbit Goody),她沿襲十九世紀的社會合作社模式,在紐約州北部經營一間小小的織布工坊。

布的意象經常被用來象徵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網絡,從生活中常見的「社會結構」(social fabric)、「社會被撕裂」、「組成聯盟」、「道德素質」(moral fiber)等說法可見一斑。人從出生到老死,始終跟布料與衣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幾乎可以說,我們透過衣服與布料,與那些這輩子永遠無緣得見的製作者產生了連結。製衣者與穿著者之間的種種關係或許複雜難解,但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引路的指南。

小時候我非常喜歡看羅傑斯的兒童電視節目《Mister Rogers》,尤其是介紹工廠的單元。每星期他們會帶著一群充滿好奇的孩子到處參觀,這週是牙膏工廠,下週就是蠟筆工廠。當我四周充斥著起源成謎的日常物品——比方說衣服——心裡突然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既奇怪又教人洩氣。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回應那股想探究事物根源的衝動,或說是渴望。畢竟,我們所穿的衣服不只是來自工廠或標籤產地的成衣製品,而是源自我們的歷史。

穿過了:從人類服裝史發掘全球製衣體系背後的祕辛
Worn: A People’s History of Clothing
作者:索菲.譚豪瑟(Sofi Thanhauser)
譯者:林士棻
編者:王育涵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10-03
ISBN:9786263743250
定價:650元
特價:79折  513
特價期間:2024-10-01 ~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