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媽的女朋友︰彩虹熟女的多彩青春
cover
目錄

序:瞭解老拉如何活下來 〔同〕

老同小組介紹:讓我們一起為「老」做些事 〔鄭智偉〕

導讀:鑲嵌在歷史中的老拉故事:世代、階級與科技 〔莊蕙綺、王增勇、凃沛璇、胡哲瑋、吳雅雯〕

故事1 阿寶——大橋頭的飄丿歲月 〔喀飛〕

故事2 黃曉寧——帥氣女貓王 〔湯翊芃〕

故事3 阿松——不設限的人生,迎向彩虹未來 〔莊蕙綺〕

故事4 漫漫——期望寄託心靈的愛情 〔莊蕙綺〕

故事5 郭大姐——感情世界裡,做不了飄丿的性格浪子 〔林筱庭〕

故事6 途靜——一生路途,只求安穩平靜 〔陳怡茹(小嗨)〕

故事7 紀餘——在人生下半場開啟無限可能的篇章 〔黃靖雯〕

故事8 雲帆——唱出同志人生百態 〔陳婉寧〕

故事9 飛——期待飛向新的春天 〔佩紋〕

故事10 梧桐——雖然法律不允許,但這是我跟他一起維持的 〔同、魚玄〕

故事11 藍天——盡力演出最好的自己 〔魚玄〕

故事12 邑——家不是一只大櫃子:邑的認同之路 〔凱〕

故事13 老骨頭——走出帥T、美婆的迷思 〔韋樺、柚子〕

故事14 同——讓以後的人可以不用再這麼費力 〔喀飛〕

故事15 小月——異性戀婚姻裡的婆 〔小華〕

故事16 子蓉——開始養小孩之後,有了三人一體的感覺 〔林致君(喬伊)〕

故事17 寒天龍——嚮往自由想掙脫禁錮 〔湯翊芃〕

編輯後記:請問老拉在哪裡? 〔喀飛〕

試閱內容

故事1

阿寶——大橋頭的飄丿歲月

撰文╲喀飛

訪談╲喀飛、小小、莊蕙綺

訪談日期╲二○一三年一月十五日

短髮、全套白西裝,騎著孔明車,一群「穿褲仔」的「女生」,在延平北路穿梭而過。這場景發生在半世紀前,台北最熱鬧的大橋頭鬧市街頭。阿寶回顧,「當時我十七歲就和一群同款穿褲的結拜,我們有十三個人,我排行老七。」

當年可沒有「小版男裝」、「中性服飾」這樣適合的成衣,生理女性要穿西裝只能訂做,他們習慣去當時的西裝名店「猴標」量身訂做。如此大費周章、不惜花費,關乎這群「穿褲仔」的面子,是某種「兄弟相挺」、「江湖面子」的道理。

不同於現在常見生理男性「兄弟」出場的全身黑西裝、開黑頭車展現排場氣勢,當年這群現在被稱為、被喚作「穿褲仔」的一群人,卻是以全身白的裝扮,表達對友人長輩喪禮的厚重禮數。

從小就開始男裝打扮

阿寶出生於一九三八年的員林,上有二個哥哥,是女生排行的長女,下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

阿寶小時候穿的是哥哥長大留下的男生衣服,「阮老母把我穿成男孩子的樣子,穿習慣了。家裡做生意又種芭樂,要穿成這樣才不會被男人欺負。」

十三歲跟著姑姑到台北,和姑姑一起住在他工作的鐵路局(現在的台鐵)宿舍,開始在台北生活。做過各種工作,早餐店、豆漿店、在電影公司送片到各地戲院、百貨公司⋯⋯拿到薪水就寄回員林老家給父母。後來也曾經自己做過三年生意,跟果農包山(契作),荔枝、龍眼、蘆筍收成了,再交給公司做罐頭。

出生到少年時期,歷經了日本人發動太平洋戰爭、日本戰敗投降離開、國民政府接收、蔣介石政權來到台灣⋯⋯大時代的風雨和當時經濟的困頓,全不在他的回憶出現,因為他自己「風光」的一生比大時代故事還精彩。

剛見到阿寶的時候,他穿著短褲,短短的頭髮,就是一個鄰家大叔,或是一位親切爺爺模樣。

作為聽故事的人,心裡有些疑惑,「你小時候曾因為不像女孩被罵嗎?」「家族、鄰居、同學會嘲笑或以奇怪眼光看待嗎?」

這些問題來不及問,阿寶就像打開的水龍頭,嘩啦嘩啦地就自動沒停止地流出。二○一三年訪談時已經七十五歲,就像許多人家中的老爸爸、老爺爺,話起當年勇的那種、敘述帶點抑揚頓挫的霸氣,一股腦兒的重現他超過半世紀的風光勇事。作為晚輩,聽得津津有味、嘖嘖稱奇,也不想/不好打斷他的興致。

這群一樣「穿褲的」老,白天工作,晚上就混在一起。常在外面混到夜裡兩、三點才回到台北車站附近西站阿姑的宿舍,怕被罵,後來就搬出來在三條通租房子住。

他們這群台北掛的,到處玩到處交朋友,一個牽一個,也認識了同樣「穿褲的」台中掛、基隆掛、艋舺掛。在那個近半世紀前、社會還不瞭解同性戀,更談不上接受的古老年代,「同性戀」、「同志」、「」這些名詞還沒有成為當時這群人身分認同的時代,他們已經找到同類相聚,也跨越縣市往來互動。用現在的想法來看,這已經形成了「準同志社群」!

這群人見面少不了酒,喝起酒來不囉嗦,常常是整罐整罐地喝,早期是喝竹葉青和高粱酒,後來台灣開始有進口酒了,也喝威士忌。

酒量這麼好,現在還喝嗎?

「二十年前戒了!有次兩個人喝了三罐高粱,喝到燒肝,吐到連膽汁都吐出來。」後來去給員林一位九十歲老醫生看,才治療好。老醫生警告,他的醫術後輩沒人

傳承,以後如果再有下一次就沒得醫了。老醫生閱人無數,還丟了一句,「我看你兩個月後就又會再喝了。」果然被說中,身體好了過兩個月又開始想始喝了。喝了幾次之後,老醫生的話浮現,想想這樣不好,才慢慢戒掉,那時候戒得很辛苦。

江湖義氣鐵漢柔情

阿寶行走江湖有豪邁之氣,五湖四海就講個義氣,人生風景有繁華有蕭瑟,起落之間總是不強求的隨遇而安。

在意氣風發的歲月,少不了江湖張力。人馬雜沓的大橋頭各路人馬匯集,難免也有不長眼的傢伙,有次大夥聚集玩拾巴啦(骰子),有人賭到身上沒半毛錢了,嗆聲:「你們是查甫的還是查某?」(你們是男是女?)說完被換帖的拖到巷子裡打。

「阮沒事是不會去欺負人,但如果侵門踏戶,那就太過分。」在外走跳,被環境訓練自我保護的強悍,但是鐵漢也有柔情,遇到弱者,心腸軟的個性又藏不住。

以前常去的吉林路賣水果阿伯就曾笑他,「吼!那個人就是專門騙人的,你還被騙!」阿寶心中自有一把衡量人心的尺,「被他騙也只是騙吃飯錢而已!他就說他三天沒吃飯了,我只是煩惱人家沒吃飯。」

有次去台南下營玩,有個女人在賣芭樂,他說,剩下的三顆要賣完才能去買米買菜煮給小孩吃。阿寶聽到二話不說,丟一千元給他,芭樂也不要了。一群同行朋友笑他,芭樂沒拿還給人家一千元。阿寶說:「三個小孩等著吃飯,你聽到不會難過嗎?我叫他趕快回去煮飯給小孩吃。」

古早時的交友撇步

二十六歲開始交女朋友,前後曾有十八位。什麼?古早不是沒有同志社團、沒有同志社群也沒有網路嗎?竟然有十八位女友!「女友都是去哪裡認識的?」

「兩個女孩走在一起,我們一群就起鬨,來去撞他,撞了如果他不會罵我們,這才交得到。」

聽到阿寶說的,讓人睜大眼睛嚇了一跳。他講得直率誇張,其實是為了吸引路上女生,騎孔明車故意製造的假車禍。在那個沒有社群、沒有同志社團的年代,喜歡女生的女生,也只能挖空心思,想出這種「不打不相識」的妙招。

看起來是情場高手的阿寶感嘆,「現在的女孩比較沒定性,不像我們那時候交的女孩單純。」

形容自己「很壞」,女生看一個愛一個。不過他「花心」倒也不一定是我們心中想的那樣,「十八個女友交往時間沒有重疊,後來他們都去結婚了(異性戀婚姻)。只有住恩主公附近那個,等了我四年。四年跑給他追,他找不到我。」

這群從年輕「穿褲的」,從十幾歲開始混跡大橋頭。經常混夜店,換帖「兄弟」各行各業都有,有人來自延平北路的五金行,有人是知名冰淇淋老闆的養女,也有人家裡開金紙店。到現在還有「相找」(互相往來)的只有三個,其他的都散了。

那時候常混酒家,「有查某的那種」(陪酒小姊),出手闊綽,小費比男客人給得多,「我們叫的女人絕對沒有讓他轉枱的。」

這些換帖交往的都是「上班的」,也有人和歌仔戲班的當家花旦交往,阿寶喜歡的卻是鄰家女孩。「我不愛上班的。有的上班的女孩都會拿錢要給我用,我不要。」女友對他好,來就幫他洗衣服、燙衣服。有時阿寶玩到半夜才回家,女友還起來煮點心給他吃,非常照顧他。

「而且我交往的大都是獨生女!」他回憶著,「台中那個建築師的女兒、住杭州南路還有住汀州路的,也是獨生女。」有一個,只要看到他和其他女生在聊天,就覺得他看上人家,開始吃醋。「他很盧,吵到後來,他的父母還來拜託我要讓他。」

「女友父母不會反對你們交往嗎?」聽到這裡,訪談的我們忍不住問起。「不會反對才叫我讓他三分啊。」

女友們最後總是踏入婚姻

不過,當時社會仍普遍有「結婚才對」的價值觀,「有的要去結婚了,我也是說好,讓他去結婚。也有女友不去結婚,我硬叫他去結婚。捨不得的,變成我跑給他追。」

對我們來說,兩人相愛不是應該一起對抗逼婚嗎?「你支持他們去結婚?」

「人家父母來拜託我啊,算說是父母都已經放軟(身段)來跟我拜託。他們說,要不然你們(即使繼續在一起)最後也沒有辦法那個(結婚)啊。」

「你不會覺得難過嗎?」

「要說難過也沒什麼難過,不知道什麼叫做難過。那時候我的女人太多。」

他用一句聽起來很臭屁的炫耀話,看似輕描淡寫為當時的心情註解。這其中,究竟是陽剛慣了所以不讓人看到傷心柔弱的一面?還是,面對不可能撼動的、當時的社會壓力,只能被迫認清現實的無奈妥協?

十八位女友大部分是中部人或南部人。有一次,和結拜「兄弟」一起去北港玩,認識了當地的女孩,騎著孔明車在北港玩了一天。後來女孩和父親跑到台北,找上阿寶的姑丈要提親,姑丈哭笑不得就說,「他不會娶你啦!」對方以為是擔心聘金問題,還說:「我們不收聘金啦!」

阿寶一邊回憶早年的風流韻事,一邊自我解嘲:「我不說話,沒有人知道我是女生。以前在員林做生意時也有一個,去跟我老母說要提親。」儘管他當成趣事在講,還開玩笑說,這女生眼睛看不清楚,但是認真細想,這些被當笑話的情節,也就是只准生理性別一男一女結婚的婚姻制度下、對同性戀人的不公平。

自己也踏入異性婚姻

和邂逅的女孩無緣相伴,和豐富情史裡交往過的十八位女友也沒有機會結為連理,阿寶卻意外地進入異性戀婚姻。

「後來怎麼會結婚呢?」

「講起來你們會笑!」

本來還擔心,問一個老結婚的事,會不會太冒犯,阿寶倒是很大方地用這句話開啟故事。

「本來是我的女友和他交往,後來女方父母反對,雙方鬧得不可開交。我為了打賭跟男方嗆聲:『不然我敢嫁你,你敢娶嗎?』他就說:『娶就娶啊!』」

阿寶說,結婚前先生就知道他是「交女友的人」,兩人結婚後生了四個小孩,先生在婚後並沒有限制他,阿寶依然在外「走跳」。

彷彿是生命中意外的篇章,又似乎是和一個的生命格格不入的人生插曲,說故事的阿寶沒有太多描述,很快速地翻過這一頁,只是心有所感地說:

「阮頭家(丈夫)講起來本性不錯,他是湖北人,大我二十歲。憑良心說,他給我很大的自由。」

飄洋過海遠赴日本工作養家

四十二歲那年先生過世,沒有留下什麼財物,當時最大孩子十九歲,其他三個還在念書。面對龐大經濟壓力,阿寶毅然決定前往日本工作賺錢。

「要不然在台灣沒辦法賺錢,房租錢也不夠!」

這一去就是十一年,除了初期曾回台一次,後來幾年完全沒回來。「當時機票很貴,去日本工作是辦『黑的』(非法),如果一直回來也不知道能不能再出得去。乾脆(久待)賺夠一點。」

阿寶在酒店做吧台,十一年間換過六家店。剛去的時候也不懂日語,慢慢學,接待客人要說的日語一個一個用國語寫,貼牆上當小抄。日本薪水高,前期五年月入約(台幣)六萬,後來日文流利了,後期月入十多萬。

阿寶一邊回憶往事,一邊招呼我們吃麻油雞湯,知道我們要來,他煮了一大鍋,香氣撲鼻,這麼好的手藝原來是到日本工作時給逼出來的。

在台灣有人服侍,從來不進廚房,到日本為了生活,四十二歲才開始學煮飯做菜。當時日本習慣用瓦斯煮飯,完全不會煮,剛開始不是沒熟就是燒焦,煮的菜被住一起的人嫌不是太鹹就是沒味道。後來一位也是台灣去的、店內的紅牌慢慢教他,才漸漸學會。

四個小孩當時自己在台灣生活,靠當時已經出社會工作的老大「同」照顧其他的弟弟們。

在日本工作十一年,後來自己租了公寓,白天沒上班時去打柏青哥(小鋼珠),要去哪都沒人管。一個人自由自在很符合阿寶的生活習慣。「大兒子要娶某(老婆),拜託我回來。」

混跡天涯,看盡人生,雖然不曾和女兒面對面問過,阿寶很早就看出女兒也是喜歡女生。「我又不是看不懂,我早就看出來。我形形色色的人看太多了,他讀高中畢業以後就知道了。」

年紀大了,阿寶腳不若年輕時有力,不再如以往全台跑。偶爾腳痛,現在一起住的女兒會帶著他去看醫生。假日也常常在女兒接送下,到外面吃飯或是和老朋友聚聚。兩人一起生活,互相照顧著。

經歷過那個對不婚者總會給壓力的社會,問阿寶會不會煩惱以後女兒一個人?他說:「說不會想是騙人的,做人家父母的都會。我也是想過,如果未來有一天我眼睛閉上他怎麼辦。」

不習慣直接表達親情的阿寶,一如年輕以來的江湖來去的瀟灑,不曾去過問女兒的情感狀況。他向來不喜歡人家念,也一樣不去管別人。

「人生是人家的自由。要不要結婚是他的自由,不嫁以後比較清閒,有人結的不好也是煩惱。」以前兒子還說,不要姊姊嫁給醫生、警察,阿寶直接罵他,「你做人家弟弟的,管人家管那麼周到。」

(摘錄)

商品簡介

#華文世界第一本熟齡女同志生命故事通俗讀本。

#扭轉新世代認知的半世紀前女同志精彩生活告白。

#在封閉保守的年代,有著更加精彩豐富的人生。

Ciwang Teyra(台大社工系助理教授)

王增勇(政大社工所教授)

王蘋(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

但唐謨(影評人)

李屏瑤(作家)

林杏鴻(台灣國際酷兒影展創辦人及策展人)

紀大偉(政大台文所副教授)

陳雪(作家)

黃惠偵(紀錄片導演)

楊双子(作家)

趙彥寧(東海社會系教授)

鄧芝珊(香港嶺大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

瞿欣怡(作家)

精彩推薦

飄丿的美麗

台灣第一本熟齡女同志的生命故事

同志平權運動興起後,更多同志被社會看見,五十五歲以上年長資深同志身影卻仍罕見,上個世代的同志面對昔日更困難的處境,他們經歷過什麼?面對什麼難題?又如何在社會歧視下,找到各自的生命出路?

現代的年輕人對老年同志普遍存在一種刻板印象,覺得老年同志生不逢時,無福享受同志運動帶來的解放;或是,老年同志大多活在社會的保守氛圍下,過得孤單與蒼白,因此慶幸自己活在日益同志友善的社會中。但本書裡老拉的故事將讓人完全翻轉這樣的刻板印象,她們當年活得更恣意、更精彩!

一九五〇年代的台灣隨著全球分工逐漸變化,經濟逐漸發展起步,因為工業發展的勞動力需求,女性得以離開家事束縛進入職場,有經濟能力後開始有不一樣的可能。各種傳統束縛的解放與生命的可能,是一波波拉子集結運動所累積出來點點滴滴的改變,並非一夕之間完成的。她們的努力或許在她們有生之年無法享受到制度的改變,但她們的不放棄讓台灣社會得以轉化成一個更同志友善的社會。

本書廣義來說是社會正義轉型的一部分,讓以往被歧視被封閉的身影,透過訪談的方式呈現出來,了解前人走過的歲月,讓被壓迫的歷史不再發生,也能讓年輕一代及社會大眾了解,上一代甚至更早期的女同志她們的生命是如何活下來、經歷過什麼樣的歷程。透過親身訪談的口述故事,每一段生命真實呈現,而不只是理念與口號,更加令人感動。

二十六歲開始交女朋友,前後曾有十八位。什麼?古早不是沒有同志社團、沒有同志社群也沒有網路嗎?竟然有十八位女友!「女友都是去哪裡認識的?」「兩個女孩走在一起,我們一群就起鬨,騎孔明車來去撞他,撞了如果他不會罵我們,這才交得到。」

——〈故事1 阿寶——大橋頭的飄丿歲月〉

阿松應付相親場合有兩個方法。首先要求雙方家長不要出席,相親時,阿松會帶當時的女友一起去⋯⋯阿松帶著女友出席相親場合,沒有言語上的公開出櫃,卻已是不言自明的現身行動。飯局結束後,阿松不給對方結帳的機會,一定都拿得到帳單付帳,如此強勢作風,通常會成功的嚇跑相親對象。

——〈故事3 阿松——不設限的人生,迎向彩虹未來〉

T的省籍之分,台灣掛的多在北投、三重、延平北路與台北橋一帶。屬外省掛的途靜說當時在台北的家就像是最早的T bar,在忠孝東路四段二一六巷跟朋友租了一個大房子,三房一廳,二十幾歲下班後的年少輕狂,都在這裡發生。「那時候我們家客廳就是T bar,幾乎沒有人不知道說我們家就是T bar。」

——〈故事6 途靜——一生路途,只求安穩平靜〉

當時的老骨頭依著自己過往戀情與性格,將自己識別為T,按圖索驥地找到當年林森北路上有名的一家T吧,自己一個人單槍匹馬地踏了進去,卻得到「你一點都沒有T味」的回應。「T味是什麼啦⋯⋯」我們這一旁的聽眾都大笑起來,他笑著接續道:「那時追求一個婆也是這樣,對方拍拍我的女用皮包和飄飄裙,調侃說:『你追我?我們同一國欸!』」

——〈故事13 老骨頭——走出帥T、美婆的迷思〉

作者簡介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成立於一九九八年六月,關注台灣同志平權運動,致力改善LGBTQ+同志處境,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全國性同志機構。

現有工作小組:接線、愛滋、家庭、教育、老同、性權、親密關係、跨性別,以及南部辦公室。由十三位專職人員,帶領超過四百位義工推動各項同志議題倡議及社群服務工作。(熱線網址https://hotline.org.tw/)

採訪撰文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老年同志小組口述歷史訪談團隊

熱線老同小組於二〇〇五年開始運作,關注同志老年及同志生老病死議題,透過「光陰的故事講座(二〇〇七年起)、「老年同志口述歷史訪談及出版」(二〇〇六年起)、「年度主題網路問卷調查」(二〇一七年起)進行倡議及社群教育。舉辦「彩虹熟年巴士」出遊活動(二〇〇八年起)增進跨世代交流。舉辦「熟女聊天會」、「熟男聊天會」提供中年同志與社群連結機會。老同小組目前有義工約四十人,年齡從二十歲到五十六歲。

阿媽的女朋友︰彩虹熟女的多彩青春
作者: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9-30
ISBN:9789865549121
定價:350元
特價:88折  308
其他版本:二手書 14 折, 48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