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學習法:12個改變你如何思考、學習與記憶的核心關鍵
cover
目錄

引言 20

1 文本和口語 27

2 圖像和口語 51

3 空間 79

4 情境/狀態 105

5 多工能力 135

6 交錯 161

7 錯誤 189

8 回想 217

9 促發 253

10 故事 277

11 壓力 309

12 分散 339

後記 361

試閱內容

文本和口語

閱讀即是靜默的對談,除此無他。—查爾斯.蘭姆(Charles Lamb)

想像現在是星期五晚上,你跟朋友坐在擁擠的酒吧,兩人各自點了杯貴森森的精釀啤酒。周遭的人扯著嗓門暢談過去這一星期的大小事,環境嘈雜不休。不過,儘管整個酒吧鬧哄哄,你們卻還能維持脈絡清晰的對談。沒錯,身邊幾十個人同時在說話,你們可能得大聲嚷嚷,對方才聽得見,可是你輕易就能鎖定目標,聽懂你朋友的話。

接著想像現在是星期三下午,你與同事圍坐在大型會議桌旁,在你的人體工學滑輪辦公椅上輕輕搖呀晃的。有個人在前面做簡報,PowerPoint投影片上滿是標題、要點和參考文獻。簡報的人肯定知識豐富幽默風趣,可是不管你怎麼努力,卻好像始終沒辦法專心,很難理解簡報內容。

表面上看來,以上兩種假想情境可說天差地別,但如果我告訴你,你在熱鬧的酒吧之所以還能跟人順暢談天,原因就跟你記不住簡報大多數內容相同,你會怎麼想?要了解這兩種情境之間的相關性,你只需要把注意力轉移到你此時此刻正在做的事:閱讀。

閱讀的祕史

我們傾向認為閱讀主要是一種無聲活動。除了偶爾的輕聲咳嗽或尷尬竊笑,圖書館給人的印象向來不是喧譁場所。

因此,當你知道無聲閱讀並非自古皆然,可能會覺得詫異。事實上,在第七世紀末以前,大聲朗讀是最普遍的閱讀方式。古代的圖書館並不是寧靜安詳的避風港,反倒可能充滿喋喋不休的話語,因為就連個別讀者也會對自己念念有詞。過去的時代無聲閱讀太稀有,聖‧奧古斯丁因此認為值得在他影響深遠的著作《懺悔錄》裡一提。「安波羅斯讀書的時候,他的眼睛掃視一行行文字,他的心靈搜尋那些文字的意義,他的嗓子和舌頭都靜止不動。經常……我看著他默默地閱讀—其實從沒見過他閱讀時發出聲音—不禁自問:他為什麼用這種方式閱讀?」

古代文字的書寫方式有助於有聲閱讀的發展說得更明確點古代文本單字與單字之間沒有空格沒有標點符號也沒有大寫字母事實上如果你走一趟住家附近的圖書館或博物館可能會找到很多以這種方式書寫的古希臘與拉丁文手稿

這種書寫方式名為「連書」(scriptura continua),它證明閱讀主要是一種口頭活動。如果文本是拿來大聲朗誦的,那又何必使用空格、標點符號或大寫?要了解這話的意思,只要回頭大聲念出上一段文字:你可能會發現,即使你只有一丁點或完全不刻意,語言裡的很多面向,比如速度、抑揚頓挫或意圖,都自然而然在你的話聲中流露出來。

閱讀是一種有聲活動,如果你覺得這個概念怪異或古老,只要看看四周:現代文明裡到處都看得到這種概念的傳承。大學課程(lecture)的基本型態就是某個人對一群聆聽者大聲讀出重要資訊(事實上,法文的lecture字面意思正是「閱讀」)。教會的儀式通常是某個人大聲對會眾閱讀。科學研討會、政治演說,甚至每週進度會報,都是根據古代個人在公共場合對群眾朗讀的模式演變而來。

到了第八世紀初,愛爾蘭修道士開始在字與字之間留出空格。後來這個潮流傳播到歐洲各地,無聲閱讀也隨之興起。所以,多虧一群古代修道士,你可以放心品讀這本書接下來的內容,不需要大聲念出來……

……真是這樣嗎?

只要稍加思索,就知道「無聲」閱讀這個概念不完全正確。你讀這個句子的時候,如果把注意力收回來,留意你大腦裡的狀態,很可能會立刻發現你聽見某個聲音。或者,更準確地說,聽見某個人的聲音。

有個聲音發自你大腦深處,隨著你的視線讀出每個字。你聽見的十之八九是你自己的聲音,但未必總是如此:

「我吃掉他的肝,配點蠶豆和上等奇揚地葡萄酒。」

「我沒有跟那位女士發生性行為。」

「那是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假使你熟悉這幾句話,那麼你讀的時候很可能會聽見霍普金斯令人背脊發涼的清晰口吻、柯林頓慢條斯理的自信語氣,以及阿姆斯壯伴隨雜訊的聲音。原來,我們讀的文字如果跟某個特定的人有強烈連結,我們就會聽見他或她的聲音(當然,這種現象只限於我們對寫那些文字的人夠熟悉。我在想,此時此刻聽見我聲音的人,大概只有我母親。嗨,媽!)

很顯然,無聲閱讀原來並非無聲。可是,對於本章主題,這有什麼重要的嗎?為了弄明白我為什麼帶著你旋風似的回顧閱讀歷史,我們需要暫時換個檔,探討另一個看似無關的話題。

事倍,功半

實驗一

做這個實驗你需要兩種口語的聲音來源(我發現最便利的組合是一台電視加一台收音機)。

1、打開電視,找個「人頭在說話」的節目。

內容不重要,可以是新聞報導,可以是運動論壇,可以是天氣預報,只要找個有人說話的頻道就行。

2、打開收音機,轉到某個調幅電台的「談話」節目。同樣地,有人說話就好,內容無所謂。

3、你的目標是同時聽懂電視和收音機裡的人各自在說什麼。試試吧……

你可能會發現你辦不到(而且覺得煩躁)。或許你也發現你能夠聽懂電視裡的人說的話,但你必須忽略收音機的聲音才能辦得到。或許你還發現你能察覺得到你的注意力在兩種聲源之間「跳接」的時刻,幾乎就像你腦子裡有個實體開關。

科學家稱這種實驗為雙耳分聽(dichotic listening),它證明我們雖然可以同時聆聽很多人說話,同一時間卻只能真正理解一個人的說話內容。重點來了:我們想要同時聽懂兩串不同的口語(如上述實驗),結果卻是什麼都聽不懂!那有點像同時觀看兩集你最喜歡的電視劇:雖然兩集內容彼此相關(同樣的人物、同樣的音樂、同樣的劇情),你的注意力可能會被迫快速來回移轉。你這麼做的時候,很容易就會錯過兩集的重要訊息。一段時間以後,你看過的內容變得支離破碎、沒有意義,你只覺得不確定又困惑(剛才說這個人是誰來著?她為什麼突然發脾氣?等等,艾德.史塔克上哪兒去了?)

要了解雙耳分聽為什麼行不通,我們需要快速參觀一下我們的大腦。

我們的大腦有三個主要區域幫助我們理解口說語言。第一個是聽覺皮質區(auditory cortex)。這個部分負責處理聲音的基本特性,比如音調與音量。重點在於,你的大腦兩邊都有這個區域。這就是為什麼剛才的實驗裡你能同時聽見電視和收音機的聲音:你的大腦有足夠的神經資產,可以輕而易舉處理來自左右耳的聲音。當然,實驗的目標不只是聽見兩種聲源,而是理解那兩串聲音訊息。

下一個幫助我們理解口語的區域是布洛卡╲威尼克網絡(Broca/Wernicke network)。這個區域處理並理解口說語言。重點在於,這個網絡只存在你大腦的單側(大多數人在左側)。意思是,雖然口說語言的基本聲音一開始是在大腦的左右兩側處理,最後還是得匯集到這個單一腦部網絡。相信你已經猜到了,這很容易形成瓶頸。

負責控制這個瓶頸的,是大腦協助我們理解口說語言的第三個區域:左額下迴(left inferior frontal gyrus)。我們同時聽兩個人說話時,一般認為這個區域有效攔阻其中一個聲音,允許另一個聲音通過布洛卡╲威尼克瓶頸。這就是你在實驗裡可能感受到的那個「開關」。基本上,當你的注意力在電視與收音機之間來回跳動,你的左額下迴也忙著輪流攔阻兩道聲音訊息。

我經常把這個瓶頸想像成幾十個趕路的旅客爭相擠進機場的安檢隊伍。這個比喻有個地方不恰當,因為只要時間足夠,所有旅客最後都能順利通關,搭上各自的飛機。然而,布洛卡╲威尼克網絡卻不是這樣。當下沒能通過瓶頸的資訊徹底消失,沒有備份、也沒有等待區。事實上,被左額下迴擋駕的口說語言永遠消失了,你再也無法取得或處理那些訊息。

好了,我們來整理一下。

給領導人、教學者與教練的提示

1、投影片不使用(或只用極少)文字

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如今的會議室、教室或球員休息室是投影片當道。遺憾的是,很多人只是把這些工具當成小抄卡的懶人替代品,在每一張投影片裡填滿大量文字(「如果我忘了提到某個重要話題,聽講的人可以在我背後的投影片裡讀到。」)

現在你應該已經明白這種做法為什麼沒用。正如你沒辦法邊讀這本書邊聽電視,台下的人也沒辦法邊讀投影片邊聽你說話:某些東西一定會在布洛卡╲威尼克瓶頸被阻擋、消除。結果會怎樣?聽講者的注意力通常會在你與投影片之間轉換,因此錯過兩邊的重要訊息。事實上,不少研究證實,以單一方式(口頭或書面)接收訊息的人,在理解與記憶方面的表現,總是優於同時以兩種方式(口頭及書面)接收訊息的人。

因此,下回你做簡報的時候,別在PowerPoint投影片裡放太多文字(假如你擔心記不住簡報過程中想討論的所有重點,不妨製作一系列方便拿在手上讀的小抄卡)。

等一等,如果在投影片裡置入文字會妨礙學習,那麼我們該在投影片放些什麼來增進學習效果?這個我們下一章再討論。

緊迫問題一:關鍵字

「如果投影片裡有一些字,但不多呢?比如說,我能不能在投影片裡放些關鍵字?」

有趣的是,我們只有在連續閱讀大量文字,比如完整的句子、段落或塞滿文字的投影片,才需要在腦海裡把書面文字轉換為口說語言。

如果讀的是少量非常熟悉的文字,我們不需要在心裡默念,可以直接理解它們的意思。

基於這個理由,在每張投影片裡放進極少量的關鍵字(通常不超過七個字),也許不至於干擾聽講者聽你說話。

然而,就像上面說的,下一章我們會探討哪些附加教材可以幫助聽講者理解簡報內容。

多工能力

一個人能一面安穩地開車、一面接吻,只是因為接吻不夠認真。—無名氏

這章開始先來個小遊戲。玩這個遊戲你需要紙、筆和計時器。 第一回合

這個回合你的目標是在十秒內完成兩項不同任務。

1、將紙張分為左右兩欄。

2、計時器設定十秒。

3、計時器開始後,在左邊那欄由上而下依序寫出從A到L十二個英文字母。用最快的速度完成。

4、字母完成後,在右邊那欄由上而下依序寫出1到12的阿拉伯數字。同樣地,用最快的速度完成。

看看你能不能在十秒內寫出共二十四個字母與數字。

預備……開始!

我猜時間結束前你順利完成,或者接近尾聲。接下來我們再玩一次,不過這回我們做個小小改變......

第二回合

這個回合你的目標是完成跟上面一樣的兩項任務,只是這次你要在兩項任務之間快速輪動。

1、紙張分成左右兩欄。

2、計時器設定十秒。

3、計時器開始後,在左邊欄位寫第一個英文字母(A),接著在右邊寫第一個數字(1),接著左邊寫第二個字母(B),右邊寫第二個數字(2),以此類推。

同樣地,看看你能不能在十秒內寫出全部二十四個字母與數字。

預備……開始!

如果你跟大多數人一樣,這回可能兩邊各完成大約三分之二。更重要的是,雖然這項任務不算特別困難,你卻可能發現自己愈來愈慌,出了幾個錯,也許重複同一個數字,或需要在心裡默念英文字母,才能想起下一個字母。

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第二回合難度比第一回合高?

注意力過濾器

這個世界混亂無序。

我寫這些字的時候,坐在擁擠的咖啡館裡,幾十個顧客川流不息從我桌子旁走過,義式濃縮咖啡機在我耳畔嘶嘶作響,兩個女孩嘰嘰喳喳爭論某個名叫查德的男孩的課外活動。

周遭這麼多喧囂,能夠完成任何事都算奇蹟。然而,我們不知怎的竟能穿越那片喧鬧,專注在那些當時對我們有意義的景象、聲音、滋味、氣味和感受。

這就是注意力的力量。

要了解注意力如何運作,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它想像成過濾器。

注意力很像我們小時候戴的那種只允許特定波長的光線通過的3D眼鏡,它只容許相關資訊進入有意識的覺知(conscious awareness),阻擋不相關的資訊。

我們在上一章學過,被判定為不相關的資訊同樣會進入我們的記憶(情境與狀態依賴),卻不會被有意識地處理。

這就引出一個重要問題:什麼東西判定某筆資訊有相關性?答案取決於我們從事的特定任務。

正如桌遊,我們從事的所有任務(不管是寫電子郵件、統計帳單,或只是出門遛狗)都伴隨一組獨特的規則,限定需要哪些行動才算「達成」。

比方說,為了順利讀完目前這些文字,你的閱讀規則集(ruleset)限定你的視線必須沿著每一行由上而下移動、在句子結束前記住每一個字、用手指翻頁等等。

我們從事某項任務時,相關規則集必須先載入腦部一個名為側前額葉皮質(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我們簡稱LatPFC)的小區域。

載入LatPFC的特定規則集會決定哪些資訊相關、哪些又不相關。

比方說,此刻你的閱讀規則集載入你的LatPFC,調整你的注意力過濾器,允許這些橫橫豎豎的黑色筆畫進入有意識的覺知,在此同時阻擋紙頁在你指尖的觸感、本頁底部的章名,以及你周遭的任何聲響等等。

我經常以一九八○年代的舊式電視遊樂器系統比喻這整個過程。在這種情況下,每一款遊戲(任務)有一組獨特的角色、控制鈕和目標(規則集)。

任何時候你想玩某一款遊戲,就把相關的卡匣插入遊戲機(LatPFC)。遊戲載入後,電視螢幕就會顯示那款遊戲的主角、壞蛋、武器等等(注意力過濾器)。

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了解這兩套網絡如何運作,那就是想像汽車駕訓班那種有兩套方向盤的教練車。

大多數時候汽車由學員駕駛(背側網絡),有意識地專心以某種特定方式行駛、轉彎。

然而,默默坐在旁邊的教練(腹側網絡)始終提高警覺,隨時覺察周遭世界,萬一發生危險,可以立刻接手。

緊迫問題一:邊走邊說

「如果不可能一心多用,那麼我為什麼可以邊走路邊嚼口香糖?」

說得對!

真相是,我們每天都一心多用。我們邊吃東西邊聊天;邊淋浴邊唱歌;邊慢跑邊思考工作計畫。

有趣的來了。如果你細看這些例子,每個都包含紋狀體操控的慣性動作。

很可能你已經精通吃東西、淋浴和慢跑這些事,也就是可以不假思索地執行這些技能。

這代表我們可以同時執行兩項任務,只要其中一項出於習慣,不需要太多思考。

話說回來,你是否曾吃飯時跟人聊天,聊著聊著忘了吃?或者唱歌唱得太投入、心不在焉地倒了兩次洗髮精?或者太擔心某個計畫,慢跑時意外絆跤?

即使其中一項任務是慣性動作,仍然不能確保一心多用的效率。規則集、過濾器和目標還是可能混淆,以至於影響反應速度、表現與記憶。

甚至,超過某個年齡之後,就連邊走路邊說話這種慣性任務都可能互相干擾(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會站在原地聊天)。

所以說,邊走路邊嚼口香糖當然辦得到,但這不代表我們能一心多用。

緊迫問題三:記憶抹除

「有時候我走進某個房間,會突然忘記進去做什麼。這是怎麼回事?」

正如我們稍早學到,腹側注意力網絡一旦察覺威脅,就會自動卸除我們當下的規則集。這種狀況發生時,所有來不及送進海馬迴的資訊都會被有效抹除。這就像你每次翻到這本書的下一頁,就會忘記前一頁的最後一句。學者稱這種機制為事件模式清除(event-model purge),不過更通用的說法是記憶抹除(mind wipe)。

如果有隻飢餓的熊走近你,啟動這個機制還有點道理(畢竟小命不保,誰還在乎剛才在想什麼?)但我們只是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為什麼也會發生呢?

原來我們的腹側網絡有時候會把門口判定為威脅。雖然沒有人確定這是怎麼回事,但一般認為,當門框快速閃過我們的視野,大腦就會意識到危險,我們的規則集會重新設定,前一刻思考的任何資訊因此被抹除,這叫門口效應(doorway effect)。也是基於這個原因,我們打開冰箱,冰箱門快速在我們眼前晃過,我們突然忘記要拿什麼。

幸好,如果我們回到原本在的地方(或關上冰箱門),就能利用空間、情境和狀態三種引導提示,重建原有的思路,想起原本想做的事。

商品簡介

腦內革命新一波

遠離事倍功半的冤枉路

在擁擠吵雜的酒吧要如何做出有效的PowerPoint簡報?

常常馬拉松追劇,你記得多少劇情?還是追一齣忘一齣?

上台準備演講,你滿懷希望台下的人覺得你準備充分、專業,愛上你的演講……

你是不是在工作場所以外巧遇同事卻認不出來?

K書的時候聽音樂究竟幫助還是妨礙學習?

我們常常在「習慣」之中一直錯用我們的大腦。

本書作者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同時也是一位精通於腦神經科學的專家。

他直接宣告:「我們每個人都是老師。」為什麼?

因為我們必須透過如何「教」,才會知道如何「學」;透過如何「記」,才會明白如何「讀」;

透過如何「聽」,才能夠練習如何「思考」。

如果你成天對同事和客戶說同樣的話、厭倦到想吐;

如果你反覆不斷訓練你的運動員或學生,卻始終看不到一點進步,幾乎心灰意冷;

如果你在台上挖空心思做簡報、底下聽講的人卻轉頭就忘……

現在就讓本書來啟動你的學習力,教學力!

一本從腦神經科學,有憑有據的實驗證明,逐步解析有關「學習」的過程、技巧與盲點,

進而根據這些原理提供教的方式與應用指南,激化你的大腦,打破習慣思維。

如果你在創意、行銷、品牌經營、銷售等領域工作,如果你正想突破自己的成長,這本書非讀不可。

大力推薦給學生、老師、運動健身教練、演說家、家長……

在創意、行銷、品牌經營、銷售等工作的人必讀之書

【你想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嗎?趕快翻開本書。】

★我真的能增加記憶力又變得超級聰明嗎?

★讀紙本書或電子書的學習效果比較好?

★一個人想「學會」某種新概念,必須接觸多少次?

★聽莫札特會讓我變聰明嗎?

★女人的多工能力比男人強……對吧?

★如果不能一心多用,那麼我為什麼可以邊走邊嚼口香糖?

★有時候我走進某個房間,會突然忘記進去做什麼。這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有些錯誤修正後我能記住,其它的卻很快忘記?

★我聽說最好不要讚美別人,因為會妨礙他們的學習。真的是這樣嗎?

1.書中有憑有據的互動實驗,讀者親自體驗,打破大腦的慣性思考。

2.全書章節有搭配清晰易懂的圖解,不僅能輕鬆了解腦內運作原理,更加深閱讀記憶。

3.每章循序漸進引導,提供關於原理的超級「實際應用指南」,讓教學者和學習者能馬上跟著做做看。

4.章節末條列出整章重點整理,增加學習印象與記憶。

作者簡介

傑里德.庫尼.霍維斯 (Jared Cooney Horvath)

教育神經科學領域的專家,著重於人類學習、記憶和腦部刺激的相關研究。

他曾於哈佛大學、哈佛醫學院、墨爾本大學等全球超過150多間學校任教和進行研究,著作也見於眾多暢銷刊物,包括雜誌《紐約客》《科學人》《經濟學人》。他也是LME Global的共同創辦人,致力為教師、學生和家長介紹最新的大腦和行為研究。

譯者簡介

陳錦慧

自由譯者。加拿大Simon Fraser University教育碩士,曾任媒體記者。

從事翻譯十年有餘,譯作包括《湯姆.瓊斯全譯本》《幽靈帝國拜占庭》《殺戒全系列》等三十餘冊。

賜教信箱:c.jinhui@hotmail.com

作者自序

我們都是教學者。

如果你曾經帶領同事或客戶執行新方案或計畫,你就是教學者。

如果你曾經指導新手揮高爾夫球桿、打棒球或踢足球,你就是教學者。

如果你曾經對一群聽講者簡報新點子或新觀念,你就是教學者。

如果你養育過孩子……意思夠明白了。

問題來了:我們很多人每天都在向別人傳授知識,卻很少人真正學過如何以最有效率的方法傳授,好讓別人聽懂、記住,還能活用這個知識。

簡單說,沒有人教過我們該怎麼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很多人求助於書本(類似這本),希望藉由書中提供的無數訣竅與技巧,提升我們的教學效果。想當然耳,我們只要依據書本上的「怎麼做」指南按表操課,肯定能跟那些大人物一樣,帶給身邊的人啟發與影響。

很不幸,那些指南幾乎都沒用。要想了解原因,請看圖(1)。

其中一匹馬出自西班牙大畫家畢卡索手筆,另一張是我六歲的姪女畫的。兩幅畫看起來都非常簡單,但我相信一點也不難分出高下。為什麼?

畢卡索以他塊狀、稚氣的畫風聞名,很多人卻不知道他是技法大師。事實上,幾乎所有主流畫派畢卡索都學習過,而且都能精通活用。

我姪女畫底下那匹馬時,對繪畫只有粗淺理解,一筆一畫都欠缺深度與內涵,輕易就看出她的技巧純粹簡單。然而,畢卡索畫上面那匹馬的時候,對繪畫技巧有深刻又細膩的掌握:每個彎弧都展現出抉擇、理解與目的性,在在顯示這幅看似簡單的圖像其實一點都不簡單。

這就是為什麼自學指南沒多大用處。在某些情況下,書本裡的訣竅與技巧或許有點功效,但如果不能深入了解人們如何學習與記憶,就只能盲目地照著書本上的步驟如法炮製,永遠弄不懂那些辦法為什麼有效或無效。正因如此,我們付出的努力通常就像我姪女畫的馬:只能模仿表面的簡單線條,沒有能力根據當下情境的演進與變遷,適度調整、改編或內化習得的技巧。

我經常拿烹飪做比喻。如果我給你一份內容詳盡的逐步食譜,讓你烤一塊蛋糕,我相信你輕而易舉就能做到。打三顆雞蛋,倒入奶油混合,加點全脂牛奶,再拌一點麵粉進去……相當簡單。可是萬一你家裡沒有雞蛋呢?或者你對牛奶過敏?假使你不能深入了解每一種食材的作用,也不知道各種食材之間如何相互影響,你很容易就卡關,不知道該怎麼針對家裡廚房的現有條件、個人的口味或需求修改食譜做出成品。

想提升教學效果,我們就不能滿足於簡單的方法,而要進一步理解方法為什麼有用,背後隱藏什麼樣的原理。換句話說,我們必須變成教學的畢卡索。

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我會探索腦科學研究,深入分析各種心理現象,再運用一些有趣的實驗,向你說明十二個關於人類如何思考、學習與記憶的核心觀念。我的目的除了幫助你運用這些觀念,也要你深刻了解它們,確保不管在什麼樣的狀況或環境裡,你想傳達的知識都能真的被理解、記住,也能發揮效用。

在我們開始以前,有兩件事你可能得先知道。

首先,我們探討的觀念是學習的基本原理,它們本身都有雄厚的腦科學與行為科學研究做後盾。我這裡說的「研究」,指的不是某個一九七○年在西伯利亞荒野以老鼠為對象的無名實驗,而是幾十年來科學界辛苦研究、明確定義、反覆驗證的實驗成果。基於這個理由,我不希望你只聽我的一面之詞。本書末尾附有一個連結,方便你上網找到豐富的參考資料。不管你想深入探索哪個主題,都可以在那裡找到充足資訊。

其次,不管我在課堂、小組或工作團隊教學,我都秉持一個原則:如果我無法讓學習的人體驗我在討論的觀念,代表我自己還沒透澈理解那個觀念。我也在這本書裡運用這個原則。因此,你會發現我在版面與格式上做了某些看似隨興的安排。那些東西雖然顯得怪異,難以理解,我向你保證,每個安排背後都暗藏特定的學習目標。我安插的圖像、詞語或遊戲乍看之下也許讓人一頭霧水,等你讀完整本書,所有的疑惑都會豁然開朗。

好啦,如果你成天對同事和客戶說同樣的話,厭倦到想吐;如果你反覆不斷訓練你的運動員或學生,卻始終看不到一點進步,幾乎心灰意冷;如果你在台上挖空心思做簡報,底下聽講的人卻轉頭就忘,害得你懷疑人生,那就吃顆定心丸。

別光是說,展現你的教學力吧!

名人推薦

溝通心理學家 裘凱宇

閱部客創辦人 水丰刀

【專文推薦】

整個閱讀過程可以說是一趟非常愉悅且妙趣橫生的腦科學之旅。__國立交通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中央廣播電台主持人 李律鋒

【國內按讚聲不斷】

溝通是份禮物,是教與學,是透過聆聽理解和表達,建立與自己、與他人更深刻的連結。

然而到底如何溝通?如何教?如何學?

作者透過圖片、比喻、實驗等深入淺出地解答,不只提供實用建議,更帶領讀者剖析原理,立即體驗效果,徹底感受學習樂趣!

__知識型YouTuber Why學生

我經常在社群上分享上台演講教學、甚至是錄說書影片的心得,所以也常常會有人問我,該怎麼學習才會更有效率。

本書談的是有關大腦與學習之間的關係,如果你有學習上的困擾,相信所有問題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__千萬人氣部落客、空姐報報EmilyPost版主 Emily

一本將腦科學與認知心理學活用於生活與工作的好書!

__台大心理系副教授、《大腦簡史》作者 謝伯讓

也許,我們都在浪費彼此的生命。

當在溝通、簡報、教學的時刻,如果不理解大腦的學習模式,不但無效,還得花更多時間,也就是彼此的生命。

還好,這本書透過腦科學結合生活情境,讓我們能有效傳遞。不只說給他聽,更幫助對方更好的理解。

__溝通表達培訓師 張忘形

這本書印證了我過去部分的思維,但也改變了很多我對訊息傳遞的認識,內容對社群訊息設計觀念合用,非常推薦行銷人閱讀。

__電商人妻 Audrey

在當今追求速成、短期績效的加速社會中,自我成長的學習書籍不斷推陳出新,但多數都只是對成功人士或作者自己有效的學習方法,而未考慮用同樣學習方法卻失敗的多數人,即所謂「倖存者偏誤」。

本書作者從神經科學反覆驗證過的研究成果出發,用有趣的實驗介紹學習與記憶的腦科學,非常適合領導者、教學者與任何想要深化學習力的讀者!

__知識型YouTuber 超級歪

本書內容太吸引人,讀來欲罷不能,絕妙的實用點子俯拾即是。只要你曾經教導過任何人任何東西,都該讀一讀!

__Helen Street—The Positive Schools Initiative創辦人兼主席;西澳大學名譽研究員

本書不但詳盡介紹精采簡報如何做,更說明為什麼。這些卓越的洞見能讓你要傳達的訊息擲地有聲。

__Barbara Oakley—《學習如何學習》(Learning How to Learn)與《大腦喜歡這樣學》(A Mind for Numbers)作者

本書妙不可言,趣味、實用,而且好看極了。我大力推薦給教師、運動教練、健身教練、演說家、家長……曾經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別人的所有人。

__Todd Rose—哈佛教育研究院「思維、腦科學與教育研究」負責人

如果你在找一本探討大腦與學習的書,內容要有趣、吸引人、有憑有據,那麼這本就是了。神經科學專家現身說法,告訴我們大腦科學可以教給我們多少東西。霍維斯知道如何激勵大腦,如何餵養它,讓它樂在其中,過程中每一頁都喚起讀者的興奮情緒。

__John Hattie—墨爾本教育研究院榮譽退休教授

像這樣的書我已經等了很多年(幾十年)!終於出現嚴密精確、易於理解、真正能運用在工作與生活上的腦科學研究。本書對企業的所有面向都非常重要,比如行銷、品牌經營、銷售、訓練、文化乃至變革管理等。這是實用的科學,我喜歡。

__Sérgio Brodsky—Initiative Global Media Agency策略主管

如果你在創意、行銷、品牌經營、銷售、內容等領域任職,這本書非讀不可。

__Gemma Hunter—MediaCom全球執行創意總監

我入行將近二十年,第一次接觸到書中的某些概念。這本書不只新穎、重要、別開生面,讀來更是妙趣橫生。

__Brandon Exline—CCMC Management副總經理

在我們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要能適應得健全又有意義,終身學習有絕對的必要。關於本書的主題,我認為沒有誰比霍維斯博士更能深入淺出帶領你。

__Patrycja Slawuta—SelfHackathon創辦人兼總裁

本書結合腦科學研究與難以抗拒的敘事手法,佐以真實世界的應用,只要你想要發揮影響力,都該一讀。

__Sarah M. McKay—Neuroscience Academy創辦人

劃時代的作品。

霍維斯博士巧妙地闡釋學習背後的神經科學,提供效果強大又容易上手的實用技巧,協助改善教學、會議室與運動場上的學習。

不可錯過的讀物。

__Cathy Brandon—傑納札諾(Genazzano)學習與腦科學研究院院長

終於!霍維斯告訴我們教學策略為什麼成功或失敗,讓我們真正擁有變成教學畢卡索的能力。讀、學、教!

__Elisabeth Lenders—金斯伍德(Kingswood)學院校長

霍維斯博士做了這個追求速成與捷徑的世界迫切需要的事:整合學習的科學的真實面。如果你嚴肅看待教學與學習,就需要讀這本書。

__Vincent Walsh—倫敦大學學院人腦研究教授

最高學習法:12個改變你如何思考、學習與記憶的核心關鍵
Stop talking start influencing:12 insights from brain science to make your message stick
作者:傑里德.庫尼.霍維斯
譯者:陳錦慧
出版社:大田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8-01
ISBN:9789861795973
定價:399元
特價:88折  351
其他版本:二手書 53 折, 210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