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情,古典音樂大師懂!巴哈、莫札特、貝多芬、蕭邦、德布西……100首陪你度過關鍵時刻的鉅作
cover
目錄

推薦序/故事,很重要 (焦元溥)

譯者序/楊馥如

導言:關於這本書

1 童年與少年

2 陸地、海洋與天空

3 活著與生生不息

4 轉變

5 愛與熱情

6 暫停

7 戰爭與抵抗

8 旅途與流亡

9 悲傷、憂鬱與慰藉

10 流逝的時光

11 未完成的作品

尾聲

終曲 推薦賞樂清單

致謝

試閱內容

1 童年與少年

在從未見過果園的孩子眼裡

初次綻放的花,是最美的一朵;

被威士忌引入歧途的少年

隔日清晨才算新生。

路易斯‧麥克尼斯(Louis Macneice),〈蘋果花〉(Apple Blossom)

培羅定(Pérotin)

〈讚頌誕生〉(Alleluia nativitas)(約1200)

既然這本書討論音樂對人生的重要性,用這首讚頌誕生的歌曲來揭開序幕,再好不過!大家對培羅定認識不深。他的生辰不詳,去世年代約莫是西元1226年。十二世紀末,巴黎西堤島上哥德式的聖母院正在興建;同一段時間,培羅定在花都也相當活躍。

在那遙遠的年代,藝術家──不管是畫家、作曲家、石匠還是建築師,雖然沒沒無名卻相當敬業,以信仰為支撐努力地工作,並將所有榮耀歸於上帝。西方音樂剛萌芽的初期,培羅定是這群無名藝術家中最早被認出的身影。這些線索來自十三世紀一位英國作家的著作,他很可能是當時來到巴黎大學研究的學者。這份著作通常被稱為「匿名第四號」(Anonymous IV,有時甚至連這位學者也被這麼稱呼),在英國薩福克郡的聖埃德蒙茲伯里主教堂(Cathedral of Bury, St Edmunds, Suffolk)出土,最後在十九世紀出版面世。

培羅定這首三聲部經文歌〈讚頌誕生〉,當時為了紀念聖母誕生所寫。歌曲中,三聲部男聲有各節奏,歌詞長度不一,但都循著固定的模式進行,交織成韻律十足的複音聖歌;歌曲行進間,各聲部時而和諧,時而互相衝擊,創造出充滿生命力與爆發力的聲響,也有迷離、超現實的感覺。

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以〈媽媽,請聽我說〉為主題的十二首變奏曲》(Twelve Variations on ‘Ah vous dirai-je, Maman)(1781–1782)

莫札特是音樂天才中的天才,從事實面來看如此,在傳說故事裡也是如此。莫札特幼年時期4到5歲的作品,多由父親李奧帕(Leopold)代為抄寫(套句現今用語,他應該被稱做「虎爸」)。相較之下,這組鋼琴變奏曲是年輕的莫札特在音樂造詣成熟時期所寫的,當年他25歲,充滿童趣的樂聲中展現十足玩興。

從曲子的安排可以明顯看出莫札特的頑皮和童心:他以自己喜歡的法國兒歌〈媽媽,請聽我說〉(Ah vous dirai-je, Maman)為基礎,開始的主題簡潔而單純,隨著音樂進展,旋律變得越來越複雜:從快速的八分音符,轉換到彈跳般輕快的三連音,接著登場的是燦爛華麗的十六分音符,前一刻是右手表現,下一刻換左手接棒,裝飾音豐富又精巧,所創造的愉悅情感如浪潮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這首童謠在十八世紀相當受歡迎,之後許多兒歌也用了同樣的主題旋律──「一閃一閃亮星星,滿天都是小星星」和「咩!咩!黑綿羊」──除了這兩首外,還有不少例子;李斯特(Liszt)、杜南伊(Dohnányi)和聖桑(Saint-Saëns)的《動物狂歡節》等作品中也出現這段旋律。柴可夫斯基在1887年創作了自己的版本,用《第四號莫札特風組曲》(Suite No. 4 ‘Mozartiana’)向天才致敬,也當作歌劇《唐喬望尼》的百年紀念。輕巧可愛的小品於是成為雋永閃亮的經典名曲。

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

《阿貝格變奏曲》(Abegg Variations)(1831)

作曲家怎麼確認自己準備好了,可以把處女作端上檯面和世人見面?羅伯特‧舒曼的妻子克拉拉也是作曲家,1831年,克拉拉年僅11歲卻相當早慧,用《四首波蘭舞曲》(Four Polonaises)初試啼聲,進入樂壇。相較之下,羅伯特‧舒曼慢了些,對自己踏上音樂之路的決心並不明確,剛開始選擇攻讀法律,之後轉而追求藝術,成為法律逃兵。

選了藝術後依然左右為難,當詩人還是音樂家好?最後終於在1831年和克拉拉一起出道:幾乎是巧合,因為克拉拉比舒曼小9歲,當時剛進到門下成為他的鋼琴學生。這一年舒曼21歲,終於下定決心用這首難度極高、相當炫技的《阿貝格變奏曲》當作自己的第一號作品。舒曼把這首曲子獻給阿貝格女伯爵寶琳(Pauline, Countess of Abegg),據猜測,女伯爵應該是他年輕時期的朋友。舒曼把「阿貝格」這個字的五個字母A-B-E-G-G轉換成音符,當作這首變奏曲的主題。

《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當時是這麼評論的:「這位作曲家應該很年輕,雖然初出茅廬,但肯定會成為這個時代稀有的現象:舒曼沒上過正規的音樂學校、原創性高卻十分低調,拒絕浮誇的名聲。在他創作的理想世界裡,有時特異獨行,但總能放手一搏,那樣義無反顧……」要是所有人在面對滿懷天分的新人時,都能有如此精準的眼光,不知有多好。

3 活著與生生不息

……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F大調第八號交響曲》(Symphony No.8 in F major)(1812)

若問貝多芬,他的第八號交響曲為什麼不及其他七首有名,他的答案一如往常那樣直白大膽:「因為第八號比其他曲更好。」貝多芬暱稱這首曲子為「F大調迷你交響曲」,是所有交響曲中他最愛的一首。第八號的光采總被較有名的其他幾首掩蓋,常被大家忽略,就算跟第一號、第二號和第四號相比也是如此。貝多芬的第八號交響曲精簡短小,輕鬆幽默(戲謔的第二樂章中,那滴答作響的固定節奏也許在模仿剛問世的節拍器)。

你可能會覺得我接下來說的純屬閒聊瞎扯,但有的是證據。我爸年輕時,在辦公室習慣邊工作邊吹口哨,旋律來自第八號交響曲的開頭幾個小節(我想工作時吹口哨現在應該已經被明文禁止了)。某天我爸吹著吹著,有人接下旋律。聲音從另一間辦公室傳來,不是吹口哨而是哼唱,接的人是我媽,當時兩人根本不認識。

我知道這聽起來很老套,但他們不久之後結婚了。所以嚴格說起來,我和我哥能來到世上,完全是貝多芬的功勞。

第八號交響曲開頭的幾個樂句可以算是我們的童年主題曲。直到後來聽到交響樂團正式演奏全曲(不是口哨和哼唱的版本),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搶先跑出來的兩個音符根本不是貝多芬寫的:我爸用口哨吹這首曲子的時候,總會加上自創的開頭。這大概是成長過程中最讓我困惑的發現。

……

意猶未盡安可曲

即便是悲傷的曲子也能帶來活著的感覺,但這裡要介紹的,主要是能帶來正能量的作品。

巴哈那六首《布蘭登堡協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每一首都有類似的功能。韓德爾也一樣──〈加冕頌歌〉(Coronation anthems)、《聖賽西莉亞紀念日頌歌》(Ode for Saint Cecilia’s Day)和《上主如是說》(Dixit Dominus)都在此列。

海頓除了最知名的《創世紀》(The Creation),還有其他的智慧之作,像是《「玩笑」弦樂四重奏》(‘Joke’ String Quartet)和《「驚愕」交響曲》(‘Surprise’ Symphony)也該收錄在清單內。

在長考中掙扎,貝多芬本人最愛的《第八號交響曲》(Symphony No.8)勝出,贏過歡樂有活力的《第一號交響曲》(Symphony No.1)。莫札特的C大調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 21, K.467)簡單明朗卻帶來至高的喜悅,沒有其他作品能及。

朋友提供意見,提到「若沒有夏布里耶(Chabrier)的《西班牙狂想曲》(España)、葛利格(Grieg)《特洛爾豪根的婚禮日》(Wedding Day At Troldhaugen),或馬斯奈(Massenet)的芭蕾組曲《領袖》(Le Cid),我會活不下去。」(其實對我不成問題,會活不下去的是出點子的朋友)。

柴可夫斯基的《佛羅倫斯的回憶》(Souvenir de Florence),連同雨果‧沃爾夫(Hugo Wolf)的《義大利小夜曲》(Italian Serenade)和孟德爾頌的《義大利交響曲》(Italian Symphony)也會被我放在這串清單裡。

史特拉汶斯基芭蕾舞劇《木偶的命運》(Petrushka)開頭的樂章〈嘉年華會的市場〉(Shrovetide Fair),是活力盎然中帶著陰影的作品。同樣來自史特拉汶斯基,風格愉快的小型創作《俄羅斯詼諧曲》( Scherzo à la russe)則是另一個選擇。

熱情滿溢難以壓抑的,還有德佛札克(Dvořák)的《狂歡節》序曲(Carnival Overture)和李奧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的輕歌劇《憨第德》序曲(Candide Overture)。史邁塔納(Smetana)《我的祖國》(Má Vlast)和包羅定(Borodin)《伊果王子》(Prince Igor)中的〈韃靼人舞曲〉(Polovtsian Dances),路線稍有不同,但同樣充滿活力。

康隆‧南卡羅(Conlon Nancarrow)滑稽的作品《自動演奏鋼琴練習曲第二十一號》(Study for Player Piano No.21)進入尾聲時,一手越來越慢而另一手卻瘋狂加快,肯定讓你發笑。不管用什麼角度欣賞,史提夫‧萊許《給十八個音樂家的音樂》都是退散憂鬱的解藥。菲利浦‧葛拉斯(Philip Glass)歌劇《法老王阿肯納頓》(Akhnaten)中的〈太陽讚美歌〉(Hymn to the Sun)適切地散發光與溫暖。若想用五分鐘充飽正能量,試試休伯特‧帕里(Hubert Parry) 的《我很高興》(I Was Glad)。

商品簡介

青春,愛與熱情,悲傷、憂鬱與慰藉,生命在流逝的時光中不斷轉變

殘酷戰爭與抵抗,旅行與流亡,在陸地、海洋與天空中滲透進人的情緒

音樂演奏人的情緒,情緒領悟音樂的真善美,他們陪你走過人生的關鍵時刻

不需具備背景知識也能閱讀和聆聽古典音樂大師的心情

《觀察家報》古典音樂專欄樂評、《BBC音樂雜誌》創始編輯 費歐娜•梅鐸(Fiona Maddocks)的私房音樂清單

簡潔切要地詮釋情感飽滿的100首音樂作品,陪你走過人生的關鍵時刻

本書音樂試聽連結網址,http://www.fionamaddocks.co.uk/music

某些時刻為什麼會想聽某種音樂?巴哈或蓋希文,萊許或蕭邦?我們為何聽音樂?我們又如何選音樂?音樂能反映生命的關鍵時刻嗎?為何某些音樂特別能激發想像、抒發情感、撫慰人心?

《觀察家報》樂評人費歐娜‧梅鐸從自己的口袋清單精選百首古典音樂作品,集結成這本獨一無二的珠玉之作。推薦的曲目也許你熟悉,也許陌生,古今皆有。

只要夠好奇、有熱情,不管是專家還是新手,這本書人人可讀。

書中每一首樂曲都是梅鐸生命的養分,她希望藉此與讀者們分享音樂巨人們嘔心瀝血的不朽創作。

《你的心情,古典音樂大師懂!巴哈、莫札特、貝多芬、蕭邦、德布西……100首陪你度過關鍵時刻的鉅作》包括十一個生命主題:童年與少年,陸地、海洋與天空,活著與生生不息,轉變,愛與熱情,暫停,戰爭與抵抗,旅途與流亡,悲傷、憂鬱與慰藉,流逝的時光,未完成的作品。篇篇精簡短小,看似輕描淡寫,但梅鐸的文字宛若水晶藝品精巧細膩的刻紋,下刀精準,毫無過與不及……巧克力盒一樣的小書,內容卻豐厚無比。

本書披露了不少作曲家、他們的情人還有故事,會在不同篇章中交錯出現。這些錯綜層疊的關係,沒多做說明,就讓讀者們依著自己的閱讀步調找尋線索。

每一單元結尾都附上〈意猶未盡安可曲〉,列出讀者們期望收錄但卻沒在清單上出現的曲子;還有那些被塞入暗角的作品。想要更深入了解的,可以依此繼續深究探尋。

讀者不需具備任何古典音樂的知識也能閱讀這本書。清單上的每一首曲子都能在網路上找到,讀者們可以邊讀邊聽,也可以分開享用,亦或讀完再聽音樂,想反向操作當然也可以。版本推薦可在書末的〈推薦賞樂清單〉找到。

延伸閱讀

《樂之本事》,焦元溥

《音樂大歷史》,霍華‧古鐸(Howard Goodall)

《遊藝黑白》,焦元溥

作者簡介

費歐娜•梅鐸(Fiona Maddocks)

《觀察家報》(The Observer)古典音樂專欄樂評、《BBC音樂雜誌》(BBC Music Magazine)創始編輯、《倫敦標準晚報》(London Evening Standard)藝術專題主筆。著作包括《時代的女性:來自賓根的賀德佳》(Hildegard of Bingen: The Woman of Her Age)、《叛道:哈里遜‧伯威索訪談筆記》(Harrison Birtwistle: Wild Tracks - A Conversation Diary)。

譯者簡介

楊馥如

大學雙修德國文學與英國文學,碩士轉戰英國牛津大學研究應用語言學,最後拿的卻是大腦與認知神經科學博士。博士班期間,順便在英國倫敦葡萄酒與烈酒教

育基金會取得專業認證。曾經是小學老師,現在是大學教授。

著有《真食義大利:土地、餐桌與人情的一瞬相遇》、《義大利音樂廚房》、《好麥給你好麵包》;翻譯作品包括《義大利紅蝦評鑑:葡萄酒觀光全書》、《義大利紅蝦:新世界酒大全》、《走進義大利修道院膳食祕密花園》、《白花之愛》。

目前臺灣和義大利兩地為家,喜歡的事情很多,吃喝玩樂尤其愛。寫作翻譯、策劃專題旅行、下廚、採訪、主持廣播節目,專注的都是「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這件事。

作者自序

關於這本書

緣起

列像這樣的清單,我只有一個原則:音樂優先。向來不覺得某些情緒上來時,得聽特定種類的音樂才能紓解,也不認同某些音樂會激起特別的情緒,所以我決定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層關係。某些時刻為什麼我會想聽某種音樂?其中的驅力

從何而來?貝多芬的《槌子鍵琴奏鳴曲》(Hammerklavier Sonata)──也就是第二十九號鋼琴奏鳴曲──是我在清單上寫下的第一首曲子。接下來一股腦地列出將近兩百首非放入清單不可的作品後,我開始有點慌張了。

單元該如何劃分是到後來才思考的,我用了不算拘謹也蠻有彈性的標準來為這些曲子分類。其中許多曲子就算分在其他單元裡也不會有違和感。這我是清楚的,猜想讀者們也可以理解。

為了縮小範圍,我為自己訂了幾項評選標準:歌劇作品首先刪除,因為它自成一體(不過我還是偷渡了一兩首序曲)。基於同樣的理由,也不該有聲樂套曲,但

它還是暗暗在書中某些角落出現。藝術歌曲豐富如珍寶,與其全數忽略,我在每個單元都安排了一首,讓閱讀步調和音樂篇幅稍有變化。

讀者不需具備任何古典音樂的知識也能閱讀這本書。想要更深入了解的,可以參考每個單元最後的〈意猶未盡安可曲〉。清單上的每一首曲子都能在網路上找到,

讀者們可以邊讀邊聽,也可以分開享用,亦或讀完再聽音樂,想反向操作當然也可以。版本推薦可在書末的〈推薦賞樂清單〉找到。

清單是按照個人私心喜好開的,所以我們就別談是否平衡兼顧這回事吧。清單上的曲子有些赫赫有名,有些則沒沒無聞。幾個例外情況下,所選的曲子規模較大,甚至把完整的作品放進來。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大多是宗教導向;簡單

來說,流傳到今天的,也只剩下這些教堂專用的音樂了。其實很想在清單上多放些這個時代的音樂,但遭到勸阻,因為不是每個讀者都能消化長長一串清單。面對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也有類似的窘境:如果我允許自己多放幾首巴哈的作品或韓德爾的歌劇在清單上,事情會容易許多(細節容後再述)。我有盡量克制自己對交響曲的癮──這也是值得另外深談的音樂類別──不過也沒成功。處理當代作曲家時,我訂了個標準:只收錄西元1940年之前出生的,唯一的例外是早逝的克勞德‧維維爾(Claude Vivier)。收錄40年代之後的作曲家也是不錯的主意,但會是另一張清單、另一本書。

書中不少作曲家、他們的情人還有故事,會在書中不同篇章交錯出現。若這本書編成線上版,字裡行間肯定充滿連結。這些錯綜層疊的關係,我沒多作說明,就讓讀者們依著自己的閱讀步調找尋線索。

關於取捨

以此標準選出的一百首曲子,絕對不可能「面面俱到」。即便在文中偶爾出現,一百首中沒有德佛札克(Dvořák)和普羅高菲夫(Prokofiev),菲力普‧葛拉斯(Philip Glass)也不在清單上,被捨掉的註定被大聲撻伐,另類的選擇也會被嚴

厲批評。如果讀者們心裡想的是那些名聲響亮的作品,類似的清單隨處可得;網路上也很容易找到適合各種情境、不同心情的音樂(助眠的、催淚的、做家事可聽的、促進胃口的曲目清單應有盡有)。

許多經典的偉大之作根本難以歸類。「阿爾卑斯山就是阿爾卑斯山,何須多言?」巴梭‧邦廷埃(Basil Bunting)點評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的《詩章》(Cantos)時如此說道。海頓、莫札特、貝多芬、布拉姆斯、舒曼、布魯克納、馬勒、西貝流士、蕭士塔高維奇等名家的交響曲,每個圖書館都應該收藏。這些只不過是開胃小點,後面還有上不完的菜;光巴哈一人的作品就是滿漢全席:鐵粉怎麼能忍受清單上沒有《B小調彌撒》(B minor Mass)、《馬太受難曲》(St. Matthew Passion)、

《約翰受難曲》(St. John Passion),還有他的清唱劇、經文歌、聖詠前奏曲、英國和法國鍵盤組曲、《郭德堡變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音樂的奉獻》(Musical Offering)、《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Sonatas and partitas for solo violin)、《無伴奏大提琴組曲》(Cello Suites),還有《布蘭登堡協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

若感覺書中收錄的室內樂和鋼琴曲份量特別多,其實反映出我個人的偏好;編入可以私下聆聽的小型作品也是一樣的理由。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上音樂廳,但要有機會,聆聽大型交響樂曲和欣賞首演最好的地方,還是非音樂廳莫屬。我花了

很長的時間和書中某些作品「搏感情」;要認識偉大的音樂作品不能透過懶人包(跟快速相親很難好好認識一個人是同樣的道理)。

每一單元結尾都附上〈意猶未盡安可曲〉,列出讀者們期望收錄但卻沒在清單上出現的曲子;還有那些在成書的自我答辯過程中,被塞入暗角的作品。這些單元的補充結語整理不光是我的免死金牌,也鼓勵大家繼續深究探尋。書中附圖目的在與文字呼應、對話,部分影像意義明顯,其他則激發想像。

獻給讀者們這本書,希望能分享上述音樂巨人們的創作;每一曲都是我生命的養份。這是一份完整的清單,也是一份開放的清單:你可以隨時增刪和更新。如果你仔細算,會發現整本書加起來超過一百首曲子。我的理由是,當你刪掉那些聽

起來無法產生共鳴的曲子,清單上至少還會留下一百首陪著你。如此成就眼前的清單。從前和未來的呢?那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特別收錄/編輯的話

譯者序

生命中難以言喻的,就交給音樂吧!(楊馥如)

到朋友家拜訪,他的女兒正在練鋼琴,不情願地彈著巴爾托克的《小宇宙》。看著小女孩,想到自己:幼時彈琴,很討厭翻開萊姆綠封皮的《貝爾格彌勒》。那二十五首練習曲怎麼都彈不好,著實惱人。「用《拜爾》打基礎,之後彈

《徹爾尼一百練習曲》,再來練《貝爾格彌勒》,最後我們會彈巴爾托克的《小宇宙》喔!」老師說得好像大成就,但這本一本都是看卡通的敵人,每次電視正要播好看的,媽媽就從廚房裡喊我練琴。連成年之後喜愛的莫札特《鋼琴奏鳴

曲》,當時也是嘟著嘴彈的,每首長度最少十分鐘,一首練完又接另一首。頁頁樂譜只不過是手指練習,旋律進不了心裡。

音樂,用生命來寫、演奏、聆聽

人生中途,32歲那年到英國求學,離家時帶的不過是只背包,原想著去去就回,不料生命大轉彎,最後離鄉遠嫁在陌生的義大利成家。這片土地終究是故鄉未滿,每每在遠方想家,才漸漸懂得巴爾托克的心情:1940年,巴爾托克離開納粹佔領的匈牙利,搭船航行至紐約,當年他59歲。從此鄉愁一生相隨。

幾年前旅行到布達佩斯,造訪巴爾托克故居,離開匈牙利前,他就住在這裡。故居展示了作曲家的日常,他的鋼琴與採集民謠所用的留聲機,放置著木雕桌椅的

起居室甚至留有他抽了一半的香菸。參觀之後回到市中心的漁人堡登高望遠,眼下的雙子城壯闊端麗,多瑙河蜿蜒流過,這是不是巴爾托克離世前心心念念的風景?

再怎樣,終究要回家:1945年,巴爾托克告別人世;好巧不巧,也在這個時點,美國正式承認他的公民權。來參加巴爾托克告別式的僅十多人,大多是他的匈牙利同鄉。遲遲等到1988年,在巴爾托克兒子要求下,作曲家的遺骨才被運回布達佩斯埋葬,終於落葉歸根。增了年歲、多了生命經驗,讀著書中介紹的這段故事,此時再彈、再聽巴爾托克,有著截然不同的心情:巴爾托克創作不少艱難晦澀的作品,但其中貫串的動機卻十分簡單,像他寫的《小宇宙》以及其他作品裡穿插的匈牙利民謠旋律。是鄉愁吧?最讓人心痛的故事,通常用最平淡的語氣說出。

原來,直到有了生命連結,音樂才會產生意義。

……

名人導讀

故事,很重要 (焦元溥)

即使對古典音樂不甚熟悉的人,大概也知道諸多蘇聯培育出來的音樂家在二十世紀可謂出盡風頭,以高超演奏、演唱技巧與深厚詮釋見解震撼世界。就技術訓練而言,蘇聯有足稱全球最頂尖的幼兒教育,按部就班讓孩子穩健學好各種演奏方法,掌握實現想法的工具。

隨著蘇聯瓦解、冷戰告終,昔日外人眼中「秘而不傳」的俄國學派練習方法,現在上網就能查到。不少志在古典音樂的國家或機構,也仿效蘇聯制度,甚至沿用蘇聯教材訓練幼兒。「畢竟,同樣作法在運動比賽上已經得到很好的成績,音樂大概也能比照辦理吧!」

我相信很多人心裡的潛台詞都是這樣,也期待如此操演二十年後,就能得到不輸前蘇聯音樂家的成績。不錯,就技術而言,確實能得到可觀的進步,程度大幅提升,但就音樂表現來看,結果卻仍然差強人意。

為什麼呢?難道蘇聯的音樂教育,還有外人無論如何也無法參透的秘中之秘?

「你小時候是怎麼學鋼琴的?老師怎麼教?」有一次我問俄國鋼琴名家紀新(Evgeny Kissin,1971-),他可是十二歲半就以現場精湛演奏蕭邦兩首鋼琴協奏曲而震驚世界的神童,總該有些秘密可說吧!

「我們的老師教技巧很有方法,但都會配合故事,讓我們知道學這些技巧要做什麼。」

「故事?難道說練個音階或者裝飾音,也會有故事?」

「當然囉!比方說,老師教如何演奏裝飾音之前,先問我們:各位小朋友,你們有沒有喜歡的小動物,是會跳的?看到大家紛紛舉手,有的說松鼠,有的說兔子,有的說麻雀……然後老師再說:那現在我來教大家一首曲子。它是一個會跳的小動物的故事喔!接著,老師為我們講解裝飾音的演奏方法,等到我們學會了,再要學生把想像帶入樂曲,用剛剛學會的技巧把這首充滿裝飾音、有小動物跳躍感覺的曲子,用自己編的故事彈出來。所以有人是松鼠在樹上跳,有人是兔子在草地上跳,有的是麻雀在廣場上跳……」

原來如此!要彈好裝飾音,當然有正確的方法,老師可以講解手指的輕重安排,在鍵盤上方便的施力位置等等。但蘇聯音樂教育不只讓孩子學會這些,更讓技巧與音樂表現,從開始就合而為一。學生不是機械性地連續演奏五、六十遍,好把裝飾音彈漂亮,而是為了實現心中的故事,一次次努力練習。如果從每一個基礎技巧都這樣做,都不把技術獨立於音樂,那也無怪乎那些偉大的蘇聯巨匠,詮釋會那麼深刻而有想像力。

音樂,當然可以只是音樂,不一定要有什麼故事。但這完全不妨礙,你可以為音樂設想故事,就如「會跳躍的小動物」,可以是松鼠,也可以是兔子或麻雀。如果是兩百五十年前的作品,在歐洲作曲家的想像中,不會有袋鼠這個動物,但這完全不妨礙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把那「會跳躍的小動物」設想成年幼的袋鼠。當你知道的資訊愈多,能運用的知識愈豐富,就愈能為音樂提出想像,自然也能

編出故事。這可以是完全個人主觀的心得,也可以是查考創作背景與史實而為的思考,但有了故事,無論是具象或抽象,藝術只會更豐富、更有啟發性──如果你不被故事綁住,還能想像自己的故事。

有真實史料,也有個人感想,《你的心情,古典音樂大師懂!》一百首樂曲,帶來何止一百個故事。希望你能從中讀出自己的心得,找到屬於你的故事。

名人推薦

國際媒體推薦

費歐娜‧梅鐸的文字雋永生香……恰到好處提醒讀者音樂的重要。

── 安娜‧皮卡特(Anna Picard),《BBC音樂雜誌》

情感脆弱時刻,大多數人會向音樂尋求慰藉。《觀察家報》樂評人費歐娜•梅鐸拿出她的私房音樂清單,簡潔切要地詮釋這些情感飽滿的音樂作品──有些很出名,有些則讓人驚奇──陪伴讀者走過人生的關鍵時刻;全書章節涵蓋甚多,關於歡樂,也關於傷懷。 雖然篇章精簡短小,敘述看似輕描淡寫,但梅鐸的文字

宛若水晶藝品那精巧細膩的刻紋,下刀精準,毫無過與不及……巧克力盒一樣的小書,內容卻豐厚無比。

── 潔西卡‧杜罕(Jessica Duchen),樂評人、作家

精彩之作……她的音樂清單多元萬象、極其觸動人心…… 是每個藥房都該備著的急救箱。不管大病小痛還是急性症狀,這本書都是速效靈丹。

── 諾曼‧勒布萊希特(Norman Lebrecht),《支點》雜誌(Standpoint)

國內名家推薦

音樂的生命,不在五線譜上。透過作者的巧思安排,還有譯者的感性文字,讀者和音樂之間,將會有全新的生命共鳴!

── 邢子青,「愛樂電台Philharmonic Radio」資深節目製作及主持人

我和許多喜愛古典音樂的朋友們一樣,在人生的路上,都曾從這些不朽的作品中,得到無數的慰藉。

── 孫家璁,《MUZIK古典樂刊》發行人

有真實史料,也有個人感想,《你的心情,古典音樂大師懂!》一百首樂曲,帶來何止一百個故事。希望你能從中讀出自己的心得,找到屬於你的故事。

── 焦元溥,《樂之本事》、《遊藝黑白》作者

帶著感情聆聽音樂,自然會有深刻領受,進而與音樂產生獨一無二、僅屬個人的親密關係。

── 楊馥如,《義大利音樂廚房》作者

《你的心情,古典音樂大師懂!》帶領讀者們重溫世間四百年來音樂大師們經歷的內心世界,探索古典音樂浩瀚宇宙中的朵朵瑰麗星雲,是人人藉以窺訪生命的一扇窗。

── 嚴俊傑,鋼琴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助理教授、「大師藝術」藝術總監

你的心情,古典音樂大師懂!巴哈、莫札特、貝多芬、蕭邦、德布西……100首陪你度過關鍵時刻的鉅作
Music for Life: 100 Works to Carry You Through
作者:費歐娜‧梅鐸(Fiona Maddocks)
譯者:楊馥如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5-11
ISBN:9789570851168
定價:390元
特價:88折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