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真正歷練過的投資理財書王志剛<推薦序2>平穩安定的理財之道楊智淵<推薦序3>理財規劃顧問樂當CFP®傳教士周吳添<自序>投資專業平民化人人得享財務自由第1章三錢過四關:一場理財和時間的競賽第2章投資的益友與宿敵:複利和風險第3章三錢佈局三部曲第4章用對戰術,編出資產「好籃子」第5章三錢的特色與操作方法第6章聚焦尋找「三年賺30%」的投資標的第7章用「投資錢」過關法第8章三大處方克服投資天敵第9章順利過關五步驟<附錄1>最低稅負制對高資產富翁投資的影響<附錄2>善用「77-7生生不息投資法」NPO錢途放光明<附錄3>理財規劃的頂級專家證照CFP®簡介
三錢過四關:一場理財和時間的競賽
你知道你有機會活到一百四十歲嗎?你想過你一生需要經歷幾大錢關嗎?那麼,你需要多少錢才足敷過關所需?
從供需的角度來看,一生理財最大關鍵在於財務供需的時間表能否對應,換句話說,是否「要用錢的時候就有錢用」;而「三錢過四關」正是要達成這個目標的基本架構。但是,怎麼做才能賺到錢而且存下來?
一個原則:要用錢的時候就有錢用
2006年初,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美國《時代》週刊上刊登一篇署名廣告,標題為「八代同堂不是夢」,預言2035年時,人類的平均壽命可望達到一百四十歲!同年11月,CNN在一篇名為「一百四十歲?長壽大論辯」的專題中,報導一個未來學作家詹姆斯坎頓(James Canton)在其新書《超限未來十大趨勢》(The Extreme Future)中論述人類活到一百四十歲的可能性。
回顧人類壽命的歷史,確實不斷延長中。美國人的平均壽命,在兩百年前的十九世紀初為二十三歲,一百年前的二十世紀初為四十七歲,而在剛結束的二十世紀末則為七十八歲,大約是每一百年延長一倍的壽命。
在台灣,2006年國人平均壽命為七十七‧五歲,較1966年(四十年前)的平均壽命六十七‧五歲延長了十歲。
由於高速電腦的出現,再加上網際網路可以快速有效地連結大量知識,當今科學發達的速度比起兩百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語,因此CNN的預言——未來三十年人類平均壽命將延長到一百四十歲,不無成真的可能。
那麼,如果你本來想在六十歲退休,以為準備個幾百萬元,花到八十歲、九十歲一定足夠,卻出乎意料活到一百二十歲,那可怎麼辦?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想:那就趁現在多賺點錢囉!
賺愈多愈好嗎?
問題是:要賺多少才夠?愈多愈好嗎?
「大錯特錯!」
為什麼?因為你一旦抱持這個想要「賺愈多愈好」的心態,反而會落入「追高殺低」的陷阱。下面這個真實的股市投資案例(見圖1-1)就是一個令人唏噓的教訓。
2001年美國「九一一事件」發生時,台股最低跌到3,411點,當時一天的成交值只有新台幣100億元左右,大家都嚇壞了,只有少數人敢買股票。其後股市回到4,000點時,我認識一位任職於高科技公司的主管黃先生,很勇敢地進場小買10萬元;經過一個月到11月,反彈到4,700點時他想:「漲勢剛開始還不穩,還是先出場落袋為安,等回跌再買吧。」
誰知才出場,股市竟又續漲到接近5,000點,於是又買50萬元。一個月後的2002年1月,6,000點輕鬆過關。唯一遺憾的是,當初為什麼買那麼少?所有的報章雜誌都說漲破6,000點就是回升的大行情,仰攻萬點不是夢!看來要退休就靠這一波了,一定要狠狠地海撈一票,黃先生索性把房子拿去抵押,借了500萬元快速投入台股。
果然大盤一路往上衝,4月衝上6,484點,黃先生心想:「十年線快突破了,好耶!」
5月跌回6,000點,黃先生安慰自己:「沒關係,這是先蹲後跳,加碼!」6月跌回5,000點,有點擔心,不過6,000點都沒賣了,現在小套更不能賣,專家說股市要長期投資才會賺錢。
7月4,700點、8月4,500點、9月4,082點,信心隨著指數一路下滑的黃先生心想:「完了,已經虧了一半,不過聽說還會跌到3,000點,不如先賣一趟,等低點時再撿回來。」10月3,845點,「還好在4,000點之上就先賣了。」
11月4,600點,仍對市場有期待的黃先生判斷:「假反彈,一定會再跌回來的。」12月4,400點,「真的跌了吧,沒關係,一定要等到3,000點再大舉買進,反敗為勝!」
隔年1月反彈到5,000點,然後一路上漲,「怎麼會這樣呢?打死我再也不碰股票了!」本想要賺愈多愈好的黃先生終難逃「追高殺低」的結局。
「低買高賣」是每個投資人都知道的道理,但是為什麼到頭來往往變成「追高殺低」呢?這是由於人性的貪跟怕,想要賺愈多愈好的人,高檔因貪而不賣、低檔因怕而不買,最後反而落得「愈做賺愈少」的下場。
所以,人生理財的第一步:摒除「賺愈多愈好」的念頭,追求「要用錢的時候就有錢用」才是最佳的理想境界。
四個需求:人生的四大錢關
說到「要用錢的時候就有錢用」,首先必須知道「什麼時候要用多少錢」。
就像棒球比賽的全壘打必須越過四個壘包一樣,多數人的一生也有四大用錢關卡:三十歲左右結婚、四十歲左右買房子、五十歲左右送子女受高等教育、六十歲左右退休。
人生四大關卡關關都要用錢,儘管過關金額因人而異,但是有一件事卻是共通的——財務需求是有「時間表」的,時候到了,就要用錢。譬如,當孩子興奮地說他已經申請到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入學許可時,身為父母的你總不能回應:「我先出機票錢,其他的錢要等過兩年股票市場回升後再匯過去」吧?
那麼,人生的四大錢關每一關大概需要多少錢呢?
第一關、三十歲左右結婚。一個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從二十三歲到三十歲存50萬到100萬元當結婚準備金,應該是做得到的。
第二關、四十歲左右購屋。購屋頭期款至少須準備300萬元吧!
第三關、五十歲左右讓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以2007年國人赴歐美攻讀碩、博士水準計算,每人每年學費加生活費至少要新台幣100萬元,若選讀名校花費更是倍增;所以出國留學念兩年碩士,平均一人就得準備200萬到400萬元,若家中子女不只一人,教育準備金更要倍數計算。
第四關、六十歲左右退休。多數人的一生都有結婚、購屋、子女高等教育和退休四大錢關要過,即使你打定主意不結婚、不生小孩、不買房子,財務負擔或許可以大幅減輕,但退休這關你可是怎樣也逃不掉,而且退休還是用錢最多的一關!
要過享受的退休生活:如果希望退休後每個月有20萬元的生活費,又不想動用到本金,那至少要準備1億2,000萬元的退休金(1.2億元×定存年利率2%÷12個月=20萬元/月)。每個月20萬元可以讓你過著錦衣玉食的退休生活,打高爾夫、做SPA、出國旅遊、住五星級旅館、搭郵輪、甚至環遊世界。如果進一步考慮通貨膨脹會侵蝕定存年利率的話,做定存的實質購買力1就會小於2%,則你可能還須準備更多的本金才夠。
實質購買力=投資報酬率-通貨膨脹率
只要求起碼的退休生活:如果打算每個月可以有3萬元花用,又不想動用到本金,那至少要準備1,800萬元的本金(1,800萬元×定存年利率2%÷12個月=3萬元/月)。這是假設人生的前三大錢關都已經過了,這時的你既有自住的房子,且子女已長大成年,不再需要你花錢支應,那麼一個月3萬元應足以維持起碼的生活水準。同樣的,如果再把通貨膨脹的因素納進來的話,要準備的本金就得更多。
不論你是「想要」四十歲退休,或是「必須」工作到六十五歲才能退休,總有一天你會離開職場,想過怎樣的退休生活水準,各人要求或有不同,但相同的是,你我都必須靠先前累積下來的財富安度餘生。
Box
退休,你需要準備多少錢?
在籌措退休金時,愈是投資好手,需要準備的本金就愈少。從表1-1來看,假如你退休後的投資非常保守,只追求每年2%的實質報酬率(已扣除通貨膨脹率),就必須先準備1,800萬元本金,以維持退休後每月3萬元的生活水準;但假如你的投資可以獲得6%的實質年化報酬率,則只要準備600萬元本金即可。同樣的,原本要先準備1億2,000萬元本金才足以支應退休後每月20萬元享受生活者,也可以大幅減少為4,000萬元。
表1-16不動用本金,靠投資報酬過退休生活者,
退休時需準備的本金(單位:新台幣萬元)
投資的長期平均實質年化報酬率
2%
4%
6%
8%
10%
12%
每月20萬元花費需備的本金
12,000
6
000
4,000
3,000
2,400
2,000
每月3萬元花費需備的本金
1,800
900
600
450
360
300
註:表列之平均實質年化報酬率為已扣除通貨膨脹率2%。
如果你打算把退休金花到一毛不剩,然後「破產上天堂」,那要準備多少本金呢?請參考表1-2。
若你跟一般人的想法一樣,覺得自己退休後可以再活二十年(六十歲退休、活到八十歲),打算退休後每月花1萬元的話,只要準備292萬元即可;若每月花5萬元,需準備1,458萬元;如果每月花10萬元,則要準備2,916萬元。
不過,以現在的醫學水準,活到一百歲是可以期待的,也就是退休後可以再活四十年,如此一來,退休後每月1萬元開銷所需準備的本金將增為725萬元;若每月花5萬元,要準備3,624萬元;如果每月花10萬元,要準備的本金則高達7,248萬元。
表1-26準備花光本金後「破產上天堂」者,
退休時需準備的本金 (單位:新台幣萬元)
每月花費現值
再活20年
再活30年
再活40年
再活50年
再活60年
再活70年
再活80年
1
292
487
725
1,015
1,369
1,800
2,325
3
875
1,460
,174
3,045
4,106
5,399
6,976
5
1,458
2,434
3,624
5,075
6,843
8,999
11,626
7
2,041
3,408
5,074
7,105
9,580
12,598
16,277
10
2,916
4,868
7,248
10,150
13,686
17,997
23,253
註:表列退休需準備的金額是假設每年通貨膨脹率2%的條件下所試算出的。
比較表1-1和表1-2之後,也許你會認為採用表1-2花本金方式就不用準備這麼多退休金了,但是,萬一你多活超過十年、二十年,該怎麼辦?再者,一旦開始花本金,你每個月所能花的金額將愈來愈少,也就是說,活得愈老保障愈少。
而且,年紀愈大醫療保健費用開銷也愈大,甚至很多醫療項目現行健保都不給付。像剛開始你可能會花幾千元購買營養品補補身子、花幾萬元做做鐳射美容,甚至花數十萬元參加抗老化醫療,但等你更老之後,各種病痛開始上身,醫藥支出將直線上升。因此,退休後還是以不花本金過生活比較保險,活多久就保障多久;等到百年之後,本金要捐贈或當遺產留給子孫,也可以另外處理。此外,如果你認同本書第七章「77-7生生不息投資法」,那你要準備的本金將可大幅降低。
Box
三筆供給:保命錢、投資錢、投機錢
對一般上班族來說,若平常沒有存錢投資,等事到臨頭,要在三、五年內應付人生錢關的龐大開銷,是很大的挑戰,所以一定要及早預做準備。不過,大多數人的投資理財方式卻很極端,不是把錢放在一般以為最安全的存款或貨幣基金,而不敢冒險;不然就是投資高風險的股票或股票基金,甚至期貨、選擇權,想多賺點錢。
但是,存款看似安全卻「長不大」,搞不好還會被通貨膨脹吃掉。而股票就算能賺到錢,也無法預期何時能賺到足夠的錢,因此很容易掉入想要「賺愈多愈好」卻變成「追高殺低」的陷阱。
從理財的角度來看,存款與股票都是必備的投資工具,但光靠所謂最安全的存款和也許最賺錢的股票,並無法幫你達到「要用錢就有錢用」的境界。這裡最大的問題在於「財務需求有時間表,財務供給卻付之闕如」,也就是說,人生要用錢的四大關是有時間表的,但多數人卻都沒有準備好相對應的金錢,才會發生「要用錢的時候沒錢可用」的窘境。
到底該如何籌足人生四大錢關所需的金錢呢?建議你把可投資的資金分成保命錢、投資錢及投機錢三筆錢來配置。
後衛防守的「保命錢」
保命錢至少須支應六個月的家庭生活費;如果可能的話,還要有一些準備金,以便在投資或投機失利的時候,拿出來彌平損失。這跟足球比賽中「守門員與後衛」的角色類似,主要責任在盡力防止失分;但萬一前鋒受傷或嚴重犯規被迫離場時,甚至還必須偶爾發動攻擊以填補攻擊的空缺。
這筆錢因為首重安全性與變現性,獲利能力相對會比較差,例如銀行定存,若一年只有2%報酬率的話,根據「72法則」,要存三十六年才能讓本金增加一倍(見表1-3)。這筆錢的投資方式實在緩不濟急,因此沒有辦法建立人生財務供給的時間表。
表1-36不同年報酬率下,財富倍增所需的時間
72法則:72÷年報酬率=本金增加一倍所需年數
年報酬率
2%
4%
6%
7.2%
8%
10%
12%
本金增加一倍所需年數
36年
18年
12年
10年
9年
7.2年
6年
中場控局的「投資錢」
投資錢是在可承受的風險之下,兼顧獲利性與變現性,追求「長期平均每三年賺30%」的穩健投資,通常績優股或是穩健的共同基金可以有這樣的報酬表現,採用正確定時定額投資方式的成功機會也很高(詳見第六章)。這筆錢相當於足球比賽場上,掌控全局、進可攻退可守的「中場」大將,建立一生財務供給時間表的重責大任,就落在這筆錢身上。
假如它能長期平均每三年賺30%,則100元的投資約每八年可變成200元,再過八年又可再翻一倍變成400元,這樣就有機會建立一生財務供給的時間表。
不過,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尋找長期平均三年賺30%的投資標的,這將在第六章做進一步說明。
前鋒攻擊的「投機錢」
這筆錢就像是足球比賽中的「前鋒」,拚命想射門得分,卻也常因此掛彩被抬出場。例如大起大落的股票、積極型股票基金、期貨或選擇權等,賺錢的時候,獲利可以幾十個百分點、甚至幾十倍計算;虧錢的時候,不是腰斬,就是血本無歸。這部分的錢是「賺到了提早享受人生,虧損了就只當丟到水裡」,因為投機錢來去如風,完全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賺多少錢(如果有賺的話),當然也無法靠它建立財務供給的時間表。
面對人生四大錢關的財務「需求」時間表,你必須建立三筆錢的財務「供給」架構。這三筆錢之間的關係是:用後衛的「保命錢」防守,甚至救援;用前鋒的「投機錢」買一個提早實現夢想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要用大多數人都忽略的中場「投資錢」去建立財務「供給」的時間表。
換句話說,要用「投資錢」過關、用「投機錢」加速、用「保命錢」救援。這在本書第三章至第七章將有詳盡說明。
但是,有些人會質疑,每個月的薪水光付帳單都不夠了,哪裡還有錢可以分成三筆投資?怎樣才能存錢去做投資呢?
Box
投資與投機大不同
投資=較高的獲勝機會×合理的利潤
投機=很低的獲勝機會×很高的利潤
在投資的世界中,若要長期穩健理財,需要的是投資而非投機的做法,因為投機贏錢的機率太低,不是可以「複製」的技術,所以很難拿來規劃。相對地,一個有方法、有步驟的投資行為,得到預期結果的機率會比較高;雖然每次贏的較少,但積少成多,長期的複利效果仍相當驚人。
box
兩個方法:存下投資的第一桶金
如果你常覺得錢不知不覺就花掉了,理財專家通常會建議你先記帳,經過一段時間後再詳細檢視每一筆花費的去向,甚至歸類統計一下,看看哪裡多浪費了、哪裡可以少花點。
這是正統的做法,但多數人都覺得記流水帳實在很麻煩,到底有沒有簡單又不麻煩的方法,可以讓自己有錢投資呢?
方法1:先付錢給自己
這裡不打算檢討你的花費項目,只是建議你改變一下付款順序。請想一想,你每個月領到薪水後都先付什麼款項?
先付錢給別人:收入-支出=儲蓄
房屋貸款一定會付,不然被查封拍賣就慘了;汽車貸款也要付,否則就要回去坐公車了;再來是水電費、電話費,還有其他各種的應付帳款;最後是信用卡帳單,如果真的沒錢了,至少信用卡可以只付最低應繳金額,雖然要負擔不算低的循環利息,不過手頭這麼緊,暫時先周轉一次,下個月再還清。但是,該付的都付完了,最後當然就沒辦法付錢給自己。幾乎是毫不自知地,你居然把自己擺在付款的最後一位,而且多數時候你都不會向自己催討,日復一日的結果,你也就存不了錢!
先付錢給自己:收入-儲蓄=支出
要改變前述無錢可存的現象非常簡單——請不要虧待自己,以後只要領到薪水就「先付錢給自己」。也就是說,你只要一領到薪水或獎金,請立刻提一筆錢「付給自己」。例如5日發薪,6日就扣款定時定額投資共同基金;農曆年前領到年終獎金,春節假期前就先單筆投資共同基金,或即使只做銀行定存都比放在隨時可以用金融卡領到錢的活存帳戶好。總之,先把一部分錢放到不太會動用的戶頭裡存著,剩下的才去支付帳單。
手頭緊了,你自然會每天少喝一杯咖啡、每週少逛一次街、每月少看一場電影,或是少搭計程車、多坐公車等。或許你會說:「那我會沒錢,」這也沒什麼好緊張的,因為根據你原本的花費習慣,你本來就是每個月都花到沒錢,結果都是一樣的「月光族」。但重點是,當你「先付錢給自己」時,你是先存下一筆錢後才口袋空空,這樣就可順利達到存錢的目的了。
方法2:花紙鈔,存下銅板
還記得小時候,爸媽多半都會鼓勵我們把銅板丟到存錢筒裡存起來。這個簡單且立即可行的方法,其實也可以幫大人很快存下錢來。
例如,早上要買杯60元的咖啡,拿一張100元紙鈔給店家,找回的40元零錢就丟進存錢筒存起來;中午吃碗120元的牛肉麵,拿一張500元紙鈔付錢,找回380元,那三張百元紙鈔留著繼續使用,但把那80元銅板存進存錢筒。試試看,你會發現很快就可以存下不少錢,等累積到一定金額後,再將它整筆拿來投資。
曾經有人質疑:「光存銅板能存幾個錢?」我的回答是:「那你不妨試試只花千圓鈔,我保證你存的比花的還多。關鍵是你有沒有決心。」而且,若要提高這個方法的成功機率,最好不要使用信用卡。
還要提醒一點,年輕人初入社會身無恆產,儘量不要太早買車,更要避免貸款買車。因為車子是消費財,從交車那一天起只會每天折價,若買車是為了假日與另一半或全家出遊,不如改採租車,一天只要2,000至3,000元就綽綽有餘,遠比買車、養車要節省許多。除非買車是用來生財,不然省下每月繳付的汽車貸款去做定時定額投資,可以讓你更快累積人生第一桶金。
只要你下定決心,一定可以存到足夠的錢,建立保命錢、投資錢和投機錢三筆財務供給,但真要利用投資來度過人生四大錢關,還需要有正確的操作方法,本書第七章會提供一套完整的規劃說明。
認清你的「投資者」角色
在投資的領域中,許多投資人最常犯的錯誤是搞不清自己的角色,到底是投資人、投資理財顧問,還是操盤人?這可以用到餐廳吃飯和球隊打球的例子說明。
從事投資時,毫無疑問,你一定是出錢的人,就像是到餐廳吃飯的客人,或是球隊背後出錢的老闆。
但是,不少人習慣自己蒐集資料分析總體經濟、個股基本面、技術線形,甚至各種政治事件,然後自己跳進來進行操盤買賣。
這跟你到了餐廳後,還自己跑到廚房裡去做菜給自己吃;或是出錢買了球隊後,卻還自己上場打球的道理是一樣的。這並不是說你不可以自己買賣股票,而是要強調,如果你不是投資高手卻堅持親自操盤,虧損的機會可能很高。
尤其是身為小散戶的你,從報章媒體得到的市場訊息,或是從親朋好友聽到的「明牌」,其實都是最後一棒,往往你自以為是高明的買賣,結果都只是幫別人抬轎而已。即使賺到錢,那也是別人吃肉你喝湯,在刀口上舔血,一不小心就會傷痕累累。
像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的個人投資者,絕大多數都是透過購買共同基金,將投資工作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人與投資研究團隊操盤,參與國內外股市或債市的投資,只有少數人選擇自己操盤。
就像上館子吃飯,得找到一個了解你口味的服務生幫你點菜,或是身為球隊出錢的老闆,得找一個對球員瞭若指掌的教練帶隊參加比賽;如果你不是投資高手,跟大多數人一樣只是出錢投資的人,就應該找一個稱職的「投資理財顧問」合作。
在投資的世界裡,投資理財顧問必須先了解你的投資需求,跟你充分溝通你的「過關目標」和「投資目標」,有能力從琳瑯滿目的產品中挑出適合你的產品,配成一個恰當的投資組合,幫你「用投資錢過關、用投機錢加速、用保命錢救援」,順利度過人生四大錢關。在本書第八章將會談到如何與投資理財顧問合作,第九章則會告訴你到哪裡找及如何挑選合適的顧問。
下場投資前,你得先認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千萬不要吃菜的跑去做菜(除非你本來就是好廚師),或球隊老闆下場親自打球(除非你本來就是好球員);如果你要自己操盤投資,除非你本來就以投資為業,不然還是交給專家吧!
《一生3錢過四關:善用保命錢、投資錢、投機錢富足一生》
你知道你有機會活到一百四十歲嗎?你想過你一生要經歷幾大錢關嗎?那麼,你算過過關時需要多少錢嗎?最重要的是,怎麼填缺口!
其實,只要掌握三錢的特性——「投機錢」的攻、「投資錢」的穩、「保命錢」的守,妥善配置資產,追尋「三年賺30%」的投資標的,善用賺到錢且留下錢的「複利」戰略,避開人性的貪與怕,本書的「三錢過關術」就如同一張人生投資理財的地圖,能助你順利過關、愜意退休。
本書從觀念建立到實務規劃一次詳盡闡述「三錢過四關」的技巧,讓你投資佈局更有效率,理財操作更有方向,有效遏阻「做錯事」的風險,確保投資人一輩子的投資理財走得安安穩穩、長長久久,達成「要用錢的時候就有錢用」的理財最佳境界,富足過一生。
宋炎本 著
台大化工系學士、台大商學研究所碩士(MBA)。在長達二十五年的職場生涯中,產業及金融業資歷各半。歷任中國信託儲備幹部、寶僑家品(P&G)品牌經理、潤泰建設協理、潤泰大樓綜合維護公司總經理、復華投信協理。現任「全球復華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專精個人及企業之投資理財規劃顧問,為國內少數具有全球頂尖金融證照CFP®(認證理財規劃顧問)資格者之一。
定價:280元 特價:88折 246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