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雜誌 11月號/2023:失智症違法者的罪與罰(中文雜誌)

書名 科學人雜誌 11月號/2023:失智症違法者的罪與罰(中文雜誌)
出版社 台灣科學人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3-11-01
定價 280
特價 9折   252
特價期間:2025-04-18~2025-05-18
庫存

即時庫存>5
分類 中文雜誌>科學科技>自然科學

商品簡介

失智症違法者的罪與罰

當犯罪行為與退化性認知疾病交織時,司法系統該如何審理並量刑?

撰文/瓦普納(Jessica Wapner)
繪圖/史密斯(Mark Smith)
翻譯/謝伯讓


羅斯曼(David Rothman)於2003年接生了他的職業生涯中最後一名嬰兒,並在62歲時結束了他的產科職業。幾年後,他成為一家新設診所「醫療核心」(Medcore)的主任,該診所專門提供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IV)的感染照護。

這家診所位於美國邁阿密機場附近一棟不引人注目的辦公大樓內。克魯茲(Reyes Cruz)於1994年診斷出感染HIV,並於2005年夏天首次前來就診。他告訴羅斯曼自己有胃痙攣、牙齦出血和腹瀉的情況。羅斯曼為他檢查口腔、測量脈搏、按壓腹部,並進行抽血檢查。之後,一名幫克魯茲抽血的醫療人員請他簽署了一份確認就診的表格,然後交給他600美元現金。克魯茲幾乎每隔一年定期前往該診所就診,每次都會收到600美元的酬勞,有時是在診所的浴室內,有時則在停車場。

克魯茲後來作證說自己的病情是編造的。這家診所進行了詐騙活動。醫院負責人賄賂感染HIV的患者,要他們假冒在此看診的病人。羅斯曼簽署了HIV感染用藥的醫療保險索賠表格,但診所從未購買這些藥物,也未提供給患者。在大約兩年內,該診所向醫療保險申報了404萬895美元。銀行記錄顯示,羅斯曼透過該診所和其他類似的方式獲利60萬美元。

2008年10月,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人員逮捕了羅斯曼和其他七人。(當時羅斯曼已基於另一原因放棄了醫療執照:該州衛生部指控他僅憑藉網路問卷就為病人開立威而鋼藥物處方。)羅斯曼被指控犯有醫療保健詐欺罪和醫療保健欺圖謀罪,面臨最高20年的監禁。被起訴的四名被告承認罪行,而包括羅斯曼在內的另外四人則選擇受審。

就在陪審團準備開庭之前,羅斯曼的律師提出動議,聲稱他的客戶無法應訊受審。在遭逮捕前的五個月,羅斯曼診斷出罹患阿茲海默症。隨後的法律程序持續了11年,這件代價高昂的案例顯示出刑事司法系統在審理失智症患者時幾乎毫無準備......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科學人雜誌 11月號/2023:失智症違法者的罪與罰

作者簡介

一個充滿活力希望的科學社群一個數位多元的科學通識平台一份知識家庭必備的科普雜誌《科學人》雜誌中文版2002年創刊,將國際與台灣一流科學家的研究成果率先報導,提供您最即時、深入、全面的科學資訊。每月閱讀《科學人》雜誌可以讓您在最短時間就能精確掌握全球科學發展,科技產業趨勢及進步脈動,在閱讀的過程中與世界頂尖科學家同步思考,並且迅速與世界接軌。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科學人》雜誌是家庭、學校、個人的必備讀物。

特別收錄/編輯的話

oracle.sql.CLOB@59f3e84f

章節目錄

關於封面失智症年長者的記憶力隨時間逐漸退化,一張又一張的便利貼象徵著提醒自己記住這個世界。但當他們因疾病而失去分辨對錯的能力後犯下罪行,司法體系該如何確保他們公平受審的權利?本期封面故事深入探討神經退化疾病患者違法時,司法體系面臨的難題,也反思監禁的意義。                     專題報導 FEATURES                         認知科學 44 失智症違法者的罪與罰 文/瓦普納(Jessica Wapner)                      法律 54 當認知障礙遇上法律天平 文/李侑宸                      認知科學 58 詐盲?真盲?科學辦案來辨明 文/曾祥非                      環境科學 64 海底下有淡水!可以喝嗎? 文/伊文斯(Rob L. Evans)                      環境科學 72 海底地下水,可否解台灣的渴? 文/蘇志杰                      人工智慧 80 ChatGPT只是一隻學舌鳥? 文/馬瑟(George Musser)                      氣候變遷 86 平流層上的賭盤 文/福克斯(Douglas Fox)                      行家領路 GUIDES                         6 總編輯的話 我們的腦子怎麼這麼容易被騙文/孫維新                      8 科學人觀點 文/曾志朗                      10 我是企業家,也是科學人 創新要能落地——專訪大學光學董事長歐淑芳與總裁林丕容 採訪/林詠翔、整理/陳碩甫                      思想漫遊 COLUMNS                         34 形上集 我的物理老師們(一) 文/高涌泉                      36 教科書之外 喝奶的鴨子 文、圖/陳文盛                      37 機器思維 紐厄爾:人工智慧的奠基者(二) 文/林一平                      38 科學棋談 誰是歷史上的航海王? 文/張瑞棋                      40 一探本質 數學與自然的距離 文/葉李華                      42 媒事多科學 奧本海默與絕命毒師 文/黃俊儒                      科學人新聞 NEWS SCAN                         近觀超新星|羽毛上有毒!|移植冷凍器官成真?|飛行的秘密|菌類材料可防火|AI 能預測暢銷金曲?|野生動物動能追蹤器|科學剪影                       時事解析 COMMENTS                         95 專家看新聞 浩瀚宇宙讓人類學會謙卑 文/利維歐(Mario Livio)                      96 健康與科學 適度飲酒仍有風險 文/丹維斯(Lydia Denworth)                      97 攸關心智 活到老學到老,認知能力才不老 文/吳(Rachel Wu)、邱契(Jessica A. Church)                      98 宇宙奧妙 「適居帶」問題 文/彼萊特(Phil Plait)                      100 名家問答 當天文與藝術交織 採訪、整理/波以耳(Rebecca Boyle)                      102 科學焦點 諾貝爾獎該還給女性科學家一個公道 文/歐瑞斯克斯(Naomi Oreskes)                      103 科學佐以詩文 給我親愛手足的訊息 文/卡茲(Jonathan Katz)                      104 圖表會說話 看AI如何利用文字生成影像 文/布希維克(Sophie Bushwick)、圖表/湯伯利(Matthew Twombly)、研究/霍布斯(Amanda Hobbs)                      106 知識搖籃 線的故事:知識和藝術交織的布 文/黃貞祥                      108 科學人選書 地球的史官 整理/陳碩甫          "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