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雜誌 10月號/2023 第260期:巨龍,震動地表的演化(中文雜誌)

書名 科學人雜誌 10月號/2023 第260期:巨龍,震動地表的演化(中文雜誌)
出版社 台灣科學人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3-10-01
定價 280
特價 9折   252
庫存

限量商品,即時庫存>5
分類 中文雜誌>科學科技>自然科學

商品簡介

巨龍,震動地表的演化

巨龍,震動地表的演化

蜥腳類恐龍是已知演化上最巨大的陸生動物,眾多證據顯示牠們不斷突破生物學的界限,又何以變得如此巨大。

撰文/戴米克(Michael D. DEmic)
繪圖/史東(Chase Stone)
翻譯/鄧子衿

所有曾經在陸地上漫遊的動物當中,這種具備標誌般長脖子和長尾巴的蜥腳類 ( sauropod )恐龍,在體型上沒有對手,甚至沒有其他陸生動物的大小稍微接近這類龐然巨龍。不論是鴨嘴型的鴨嘴龍、長角的角龍、身披重甲的甲龍或掠食為生的暴龍,這些恐龍全都相形見絀。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是猛獁象和一種類似犀牛的動物,其重量是現生最大大象的兩倍,但是和最大的蜥腳類相比,只屬於羽量級。

從演化角度來看,這種特異性讓蜥腳類恐龍顯得特別不尋常。趨同演化十分常見,也就是不同類群的生物各別演化出相同特徵。典型例子是飛行能力,鳥類、蝙蝠、翼手龍和昆蟲都演化出拍動空氣的翅膀,但是在不同類群上,翅膀的骨骼和其他結構都指出這些翅膀的演化起源不同。趨同演化的結果甚至常見於有些非常複雜的特徵,包括溫血、能夠轉動並聚焦的眼球、雙足步行、失去某些肢體、使用工具、胎生或卵胎生等,在不同類群中各自演化出來。

在植物界中,趨同演化也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食肉植物至少演化了十多次,植物的根演化了不只一次,甚至某些植物長成樹狀也是如此。由於自然界中常見到趨同演化現象,唯獨蜥腳類有很大的體型,卻顯得很特別。沒有其他動物的重量能夠達到最大型蜥腳類的 1/3。 不論是實際面和象徵面,蜥腳類的體型是怎麼變得無與倫比呢?

最近幾十年針對蜥腳類恐龍的許多發現,讓古生物學家開始拼湊這道問題的答案。分析目前累積得很快的化石記錄,他們發現那些巨龍是在什麼時候和什麼地點開始變大,並在生存的將近 1 億 5000 萬年內,有哪些因素使得牠們一再演化出極端的巨大體型。古生物學家也指出,現今已知最大的蜥腳類就大到讓人目瞪口呆,但是理應有更大的巨龍未被我們挖掘出來......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科學人雜誌 10月號/2023 第260期:巨龍,震動地表的演化

特別收錄/編輯的話

oracle.sql.CLOB@347c4c23

章節目錄

關於封面夙負盛名的卡內基梁龍屬於蜥腳類恐龍,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巨大的陸生動物之一。蜥腳類恐龍在一億年內有 36 個譜系演化出體重超過 25 公噸的物種,究竟有哪些天時地利的因素促使牠們突破生物學的界限,一再成為震動地表的龐然巨龍?行家領路 guides6 總編輯的話 巨龍的演化終究敵不過環境的變化 文/孫維新8 科學人觀點 OOOOO 文/曾志朗10 我是企業家,也是科學人實現醫學的真善美 ⸺專訪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採訪/林詠翔 整理/袁珮閎科學人新聞 NEWS SCAN12 萬物終將消失?|腦部電極裝置大展身手|看見數量|翻瓶大挑戰|海底深淵獅子魚|別浪費糧食!|不種草坪後|科學剪影 24 形上集 專家、意識形態、愛因斯坦 文/高涌泉26 教科書之外 鏡中像 文、圖/陳文盛28 機器思維紐厄爾:人工智慧的奠基者( 一 ) 文/林一平30 科學棋談為什麼各國搶著去月球? 文/張瑞棋32 媒事多科學新冠病毒溯源的科學溝通 文/陳璽尹104 知識搖籃熱帶叢林,有暗也有光 文/黃貞祥106 風馳電掣 強壯的心臟 整理/陳碩甫專題報導 FEATURES古生物學34 巨龍,震動地表的演化 文/戴米克( Michael D. D'Emic )43 每一件化石都有故事⸺專訪化石先生蕭語富 採訪、整理/洪志良心理學48 自戀是一種病? 文/權( Diana Kwon )56 空谷裡的回音:共自戀效應 文/海苔熊天文學60 異類恆星天知道? 文/涂希爾( Peter Tuthill )公共衛生70 新冠病毒起源追追追 文/路易斯( Tanya Lewis )醫學78 漫長的 RSV 疫苗研發路 文/海爾( Tara Haelle )科學與藝術84 吾心即宇宙 編選/科學人雜誌編輯部時事解析 comments91 專家看新聞量子力學融入基礎教育 文/蘭斯( Olivia Lanes )92 科學佐以詩文水黽/休耕中 文/列文( Lynn Levin )94 健康與科學 助聽器助你遠離失智症 文/丹維斯( Lydia Denworth )96 名家問答 數學可以預測並預防下一次大流行 採訪、整理/克勞威爾 ( Rachel Crowell )98 攸關心智 失智症可能釋放創造力 文/馬爾托尼( Robert Martone )100 宇宙奧妙 外星人會竊聽我們嗎? 文/彼萊特( Phil Plait )102 科學焦點 槍枝泛濫,群情激憤 文/歐瑞斯克斯( Naomi Oreskes )108 圖表會說話 腦與腸道間的悄悄話 文/費雪曼( Josh Fischman ) 圖表/現在醫療工作室 ( Now Medical Studios )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