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大人學」共同創辦人‧Podcast節目《大人的SmallTalk》主持人‧企業顧問、講師、作家張國洋Joe擅長理解事物背後的「局」,並把抽象概念轉換成系統化做法。為了對抗雙魚座的感性,一直在努力強化理性思維與邏輯思考。相信邏輯發展能解構任何事物,並讓我們找到合宜的人生策略與方向。個人著作:《愛情市場學》、《為何會拿好人卡?》姚詩豪Bryan擁有美國西北大學專案管理與成大土木結構材料雙碩士,創作風格為運用獨立思考與邏輯分析來釐清人生的各種「局」,涵蓋職涯發展、個人成長、溝通表達、創業經營等議題。兩人合著:《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三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大人學選擇》、《大人學破局思考》。
作者自序
「做事」要出色、「做人」要得體,兩者兼顧才是職場最佳策略!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張國洋Joe這些年來,總有人問我們:「在職場上,到底是做人重要,還是做事重要?」大家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疑問,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職場上形形色色的人總是各有不同的做法,而你會看到某些人用了與你截然不同的方式,卻偏偏能獲得「超額報酬」。比如說,你總是循規蹈矩、乖乖聽話、遵守規則,對周圍的人笑臉相迎、禮貌周到,自認是一個認真「做人」的人。然而,公司裡卻有位技術大神,他不理人、我行我素、從不參加部門聚會、穿著隨便、說話沒禮貌,情緒管理也很差,但老闆對他畢恭畢敬,對他的行為百般容忍。你不禁納悶:「是不是我哪裡做錯了?」又或者,你默默做事、盡心盡力、不張揚、不自誇,對每件事情都有條不紊,交出去之前總是再三確認,生怕給別人帶來麻煩,自認是一個認真「做事」的人。但公司裡卻有另一位同事,能力平庸、做事不牢靠,說話還浮誇、擅長推卸責任,靠著能言善道和討好高層,似乎也混得不錯。這時,你難免會自我懷疑:「這樣的我,是不是哪裡做錯了?」但其實,我們一直認為,職場上的「做人」和「做事」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你不需要只能選擇其中一邊,而是應該兼顧兩者。我們不否認,有些人能專注於某一方面,獲得成功。確實,有些人因為技術精湛而我行我素;也有人僅靠八面玲瓏,不需有強大能力就混得不錯。然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一方面你未必能模仿他們,畢竟技術精湛或擅長交際都是難以複製的;另一方面,如果你能在「做事」與「做人」之間取得平衡,往往能使你的職場表現達到最大化。兼顧這兩者的概念其實不難理解,但難的是,許多人容易誤解「做人」與「做事」的真正意涵。由於身邊那些極端的例子過於顯眼,有些人會誤以為「做人」就是拍馬屁、討好別人。但如果你沒有合理的「做事」價值,單靠討好往往又會被人踩在腳下,在職場上依然得不到認可。同樣地,也有人會把「做事」理解為默默埋頭苦幹、不張揚。但職場並不是每份工作都是等價的,如果你沒有眼光選擇高價值的工作,埋頭苦幹的結果往往只是處理瑣事,最終付出時間卻依然無法被看見。因此,我們這本書,就是想和大家談談「做事」與「做人」。在我們看來,職場上的「做事」和「做人」都很重要。如果硬要排出一個先後順序,「做事」會稍微在前。畢竟職場的本質是完成任務,禮貌周到但沒有能力完成工作的人,最終仍是無法立足。這也是為何我們會以「做事做人」為書名的原因。但「做事」不能盲目,而是要聚焦於重點上;至於「做人」,如果你無法做到八面玲瓏、周到妥善,那至少也要避免做出白目並讓人反感的行為。我們了解,有些人對「做人」心存排斥,認為那意味著討好和拍馬屁。但事實並非如此,「做人」不是諂媚,「做事」也不是無止境地加班。許多人在職場上陷入瓶頸,往往是因為對「做事」和「做人」的理解出現偏差,結果把心力花在錯誤的地方,最後只能自怨自艾。也有人覺得自己不擅長拍馬屁,因此對「做人」心存抗拒;或者誤以為「做人」就是做各種瑣碎的雜事,結果重心完全錯位。我們曾在Podcast中分散地談論過這些概念。但為了讓大家能更系統地理解「如何在職場上同時做好事、做好人」,這次我們在三采文化編輯團隊的協助下,將二○一九年二月至今五百集Podcast中與「做事做人」有關的主題整理成書,並重新編排成有條理的文字呈現,期望能讓讀者以更清晰的框架掌握我們的這些職場體悟。在職場上,很多時候關鍵不在於你有多優秀,而在於不失分。「做事」做到八十分,或許無法讓你成為技術大神,但如果你不到八十分,常常出錯導致重大失敗,那就難以幫你累積戰功、能力以及正面評價;「做人」做到八十分,或許未必能讓每個人都喜歡你,但如果你不到八十分,則很容易因為白目或是失禮而招致怨恨,並讓你寸步難行;因此,對我們一般人而言,盡量兼顧「做事」與「做人」才是最佳策略。希望這本書,能為大家提供一些不同的視角與啟發。張國洋二○二四
結語在職場這個遊戲中,好好體驗人生、享受工作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姚詩豪Bryan這本書談了許多我們對職場裡「做人」、「做事」的觀點與建議,其中多半來自我們自己踩過的坑、覆過的盤以及回答過的提問。或許你在閱讀的時候,腦海裡就已經開始醞釀:「下次遇到這樣的狀況,我該怎麼選?我該怎麼做?才能在職場上更加成功,往成熟大人的路上更進一步。」但在這本書的最後,我想提醒你,千萬別忘了「體驗」與「享受」。因為我們的人生中,有好大一部分的青春都投入了職場,不管你的策略有多成功、思考有多縝密,如果不能好好地體驗職場裡「做人」的溫暖,享受「做事」的滿足,那麼站在一整個人生的角度,所謂成功的職涯也沒啥意義了。我們談了職場裡做人做事的「遊戲規則」,就像是遊戲攻略一樣,能幫助你過關斬將。但請別忘了,「遊戲」就是用來體驗與享受的,如果學會了所有的攻略,卻失去的玩遊戲的樂趣,那就本末倒置了。做人也好,做事也罷,我希望這本書真正的意義不光是讓你加薪、升官,而是讓你在職場這個遊戲中,更能好好地體驗人生、享受工作。常聽到年輕人忿忿不平地說,上班不過是為了賺錢,其他的一切都是假的。我只能說,有這樣的想法真的是可惜了,在職場裡一樣可以享受成就感、享受人際交流的樂趣,只要你能掌握遊戲規則,「上班」這件占據人生三分之一時光的活動,也能為你帶來精采豐富的體驗。在此,我們想要對所有「大人學」的學員以及「大人的SmallTalk」的聽眾表達感謝。謝謝你們的信任,願意分享生活的一部分給我們,讓我們有幾乎無限的素材可供創作。當然也要感謝三采團隊的付出,如果沒有他們,這本書根本不會出現。最後也要感謝「大人學」團隊的努力,讓這塊小小的招牌能夠持續發光,照亮更多職涯路上的旅人。相信思考,勇於改變,聰明做事,誠懇待人,祝你從工作中體驗人生,在人生中享受工作!姚詩豪二○二四
章節目錄
作者序「做事」要出色、「做人」要得體,兩者兼顧才是職場最佳策略!/大人學共同創辦人張國洋JoePart1、[破]重建人際的底層邏輯拋開善惡對立的二元思維──在職場上老遇到壞人,是我倒楣嗎?職場沒有好人壞人,只有自私的人──別人成天使喚我,是覺得我好欺負嗎?破解NPC攻略,升級職場力──話都說不清楚,讓人心好累?達到基本就給一百分,其餘都是加分──就算不喜歡還是要相處,職場的人際關係怎麼解?理解對方是建立人際的第一步──對牛彈琴好辛苦,要講幾遍才能聽懂我的意思?互惠,才是大人合作的根本──我都這麼客氣表達了,為什麼對方還是說「不」?有效的溝通,是未來還想聯繫──帶著明確目的溝通,難道有錯嗎?專業夠強,同事自然與你交好──雜事做多了,就可以獲得好人緣嗎?工作的本質是做事──吃苦真的能當吃補嗎?為何不見苦盡甘來?Part2、[立]了解自己,建立互動起點按表操課的人生,未必無憂無慮──我好像錯過了進度,還來得及嗎?「社會期待」不會為你的人生負責──為什麼我總是在意別人的眼光,做錯了怎麼辦?不被自尊心左右人生決定──為何別人一激我,我就亂了人生方向?恐懼改變是最大的束縛──晚上想了千條路,早上醒來走原路?風險意識是一種優勢──是我愛操心嗎?個性謹慎也是問題嗎?「嫉妒心」是衡量人生的指標──好不容易升遷了,同事卻對我酸言酸語?發展優點,啟動自身價值──我每天都反省自己,這樣是好事嗎?善用「25%法則」找出個人優勢──平凡的我,要如何找到自己的專長?真正的自信,才能提升自我──大家講的自信,到底是什麼?六個練習讓你長出自信──天生沒自信的我,可以靠後天培養嗎?Part3、[知]讀懂人心的邊際換位思考,拓展視野──職場不再有正解,怎麼辦?看懂角色邏輯,掌控全局──沒錢沒資源,怎麼說服老闆做研發?釐清預期,專注做對的事──老闆說:「這個不用做太好。」到底是什麼意思?找到關鍵,拒當多頭馬車──每個人意見都不同,我該聽誰的?不選邊,只選對公司有利──主管互為死對頭,只想好好上班的我們該怎麼辦?分析立場,判讀情勢──大老闆挺我,就能跳過直屬主管?證明價值,自然升職──擋我升官?「年資不夠」是真的假的?保持沉著,立於不敗之地──面對陰險小人,我只能忍氣吞聲?懂人性、有謀略、夠柔軟,自然達成目標──為什麼滿腔熱血,卻常常換得滿腹委屈?因材施教,激發彼此潛能──要給明確的指示,還是讓屬下自由發揮?Part4、[行]溝通,讓事動起來聽得懂,才是真溝通──我的專業,為何不受老闆或客戶的尊重?敘事力,影響全局的關鍵能力──努力想把事情說清楚,卻總是卡住難以順暢表達?職場大人必備的說話基本功──總是被人說講話沒重點?三個指標,看出你的人際高度──怎麼會講出這種話?白目的人都是怎麼養成的?不傷人,大人溝通的安全氣囊──是為人直接,還是講話傷到人了?人際矛盾,來自對人的干涉──為什麼總愛對我管東管西了?職場必修,向上溝通──跟老闆講話好緊張,如何平等地向老闆表達個人意見?融入人群的社交守則──內向的我,在職場是不是注定吃虧?增加自身亮點的方法──大家聊得很開心,只有自己格格不入,這樣的我能怎麼辦?掌握人性,資源滿手──沒有資源的我,如何和別人溝通、談判?結語在職場這個遊戲中,好好體驗人生、享受工作/大人學共同創辦人姚詩豪Br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