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盧燕俐理財專家,多家金控公司講師與地產顧問,現任華視《鈔錢部署》節目主持人。1970年生,從臺大社會系、政大新聞所畢業後,歷任《聯合報》記者、《Smart智富月刊》副總編輯、《今周刊》出版部副總編輯、《萬寶週刊》編輯總監,並主持過寶島新聲廣播節目,及中視股市節目。十五年媒體與投顧生涯,全省跑透透,拜訪過兩百多位上市、櫃企業負責人,看盡產業興衰;並結識許多傑出的基金經理人和投資高手,對股市、基金、ETF與地產等各投資領域,有融會貫通的獨特見解。近十年則廣受各大電視媒體邀約,分享獨特的投資理財心得,助一般民眾輕鬆學習理財。著有:《全世界的有錢人都在說「不」》FB粉絲專頁:理財專家盧燕俐https://www.facebook.com/442592372948047/
作者自序
作者序:兼顧獲利與生活品質,才是理財王道!距離寫作上一本理財書籍,已經整整超過十五年。這期間,不斷有出版社邀約,希望我再拚一本,可是,每當看到最新暢銷書的封面標題:「學會一條K線變股神」、「一年賺進一千萬」之類的,不免開始怯步。是啊,這種行銷方式不是我的風格。而且,以我在投資界所見所聞,要成為市場贏家,沒有快速的捷徑,也沒有神祕的武功,而是必須勤做功課,找到適合自己的商品與方法,不停練習與精進,才能提高獲勝率。直到2021年5月,台灣爆發了嚴重的新冠疫情,我和多數人一樣,關在家裡上班。偏偏,我不喜歡追劇,又想起了前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名言,「不要浪費一次好危機!」於是,我決定把多餘的時間拿來寫書。和預期一樣,寫書真的是一件吃力的事,尤其我又因視力惡化,臨時置換人工水晶體,不得不延誤寫作進度;但出乎意料的是,書寫本身就是思路的釐清、邏輯的辯證,讓我有機會又重新省思多年來的理財經驗,是否真的足夠與讀者分享,甚至助投資人一臂之力!就是以這種誠懇的心情,我一篇又一篇的慢慢寫著。不斷提醒自己:不要淪為說教,內容務求淺顯易懂、實務好用!讓理財小白讀完也能輕易上手。至於書的主題為何是鎖定台股基金,而非台股個股,主要是我認為,茫茫股海中,選股是一門大學問,即使選對股票,進出場時間不對,也有可能賠錢。記得以前在投顧公司服務,同事們彼此最愛開的一句玩笑是,「啊,這檔飆股我有,只可惜,買在最低點,賣在起漲點!」相較下,操作台股基金,致勝率高多了。先選基金公司,再選個別基金,定期定額搭配單筆方式,時間拉長,通常報酬都不錯。即使是相對高點才進場,花個兩到三年走完一次微笑曲線,獲利都讓人十分滿意。特別是這兩年,外資不捧場,連連賣超台股,內資卻十分火熱,投信操盤功力了得,2021年台股科技型基金平均績效高達46.7%,不僅超越大盤的25.5%,也完勝0050的21.72%,在全球基金市場裡勇奪冠軍。更別說,無論科技型、一般股票型、中小或店頭型各類型的冠軍,年度績效都在六到八成之間,讓受益人嘗到了超額利潤的甜頭。自此,許多從來不買台股基金的人,才驚覺:哇,原來台股基金獲利這麼驚人!與其天天在股市裡翻滾,甚至短線沖來沖去,還不如付一點管理費,讓專業的經理人去拚戰,輕輕鬆鬆兼顧獲利與生活品質,才是理財的王道。不過,基金的挑選和操作方法,也有一些訣竅,而非閉著眼睛亂買。相信透過這本書,無論新手或初學者,應都能有些收穫。尤其2022年,適逢美國聯準會即將展開升息,投資變數多,如何做好準備,迎接升息前後的行情變化,更是當務之急。最後,再次感謝方舟出版社的耐心等待。一本好書的呈現,最大功臣絕對是辛苦的後製團隊。從主題、封面到行銷,出版社的包容與協助,不在話下,也歡迎各位用實際行動支持,讓好書不寂寞。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序)周輝啟/復華投信總經理張 錫/國泰投信董事長梁永煌/《今周刊》發行人曾寶儀/知名主持人董永寬/統一投信總經理劉宗聖/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兼元大投信董事長---「台灣企業競爭力提升,帶動台股產生明顯的質變與量變,台股基金重回主場,透過最具代表性的台股ETF、台股基金,才能全面掌握台股投資機會。」──劉宗聖/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兼元大投信董事長
章節目錄
作者序 兼顧獲利與生活品質,才是理財王道!Chapter 1 【觀念篇】是的,0050最適合理財小白1 買0050最簡單,賺大盤循環財!2 0050比0056更具長期累積財富效果3 0050要單筆或定期定額買?4 除了0050,也可考慮0062085 只買0050還不夠,想要超額利潤,得靠主動型基金6 0050搭主題型ETF,如5G或半導體,難道不好嗎?Chapter 2 【迷思篇】台股基金獲利比你想的還要多1 績優台股基金五年獲利200%,賺贏大盤一倍2 台股已萬七,現在才進場買台股基金還來得及嗎?3 存台積電好,還是存台股基金好?4 台股基金交易成本太貴?錯,很多平台手續費都打一折Chapter 3 【入門篇】台股基金類型多,不能盲目買1 台股基金有六大類型,該如何下手?2 台股牛長熊短,更容易累積財富3 光看基金名稱易被誤導,先從月報開始做功課4 務必認識的三個專業名詞5 務必認識的三個指標6 不相信複利的人,因為他們多數理財失利Chapter 4 【方法篇】輕鬆三步驟,挑到超厲害的台股基金 1 想做短線波段,鎖定一到三個月績效2 想長線存台股基金,要看五到十年績效3 真不知如何挑,就選旗艦型基金Chapter 5 【實戰篇I】單筆操作心法 1 跟著國安基金進場,必是長線買點2 買在景氣藍燈,紅燈不一定要賣3 定期定額扣款人數創新低,就是台股反轉時!4 單筆停利點怎麼設?很難賣在最高點!5 台股創新高,極有可能你的台股基金還賠錢!Chapter 6 【實戰篇II】定期定額操作心法1 用微笑曲線克服股災,平均報酬都有兩成2 定期定額搭配單筆加碼賺更多3 旗艦型基金績效遇亂流,該怎麼辦?4 停利點怎麼設?停利後,錢又該往哪裡擺?5 台股基金該扣幾檔?一檔或二到三檔?Chapter 7 【股災篇】股災來了,我的0050跟基金賠錢該怎麼辦 1 股災來了,單筆買的0050可以不停損嗎?2 買台股高息基金可以抗股災嗎?3 預防股災,存「台50反一」可行嗎?4 債券基金可以永保平安?錯,還要看投資評級Chapter 8 【配置篇】用母子基金理財法提高勝率1 母子基金理財法正夯,讓你的錢生生不息!2 不同族群適合的母基金3 不同族群適合的子基金4 升息潮來了,我的母子基金要轉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