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中島將貴2008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系,進入野村綜合研究所上班。除了負責擬定行銷策略、規劃新事業、企業盡職調查等,還負責成立共享服務中心(SSC)等業務改革,提供廣泛的顧問諮商服務。近年來致力於D2C、資料科學、AI等與數位轉型有關的活動。2022年,轉任至野村綜合研究所旗下的Brierley+Partners Japan公司,從事與CX(顧客體驗)、CRM(顧客關係管理)、忠誠度行銷有關的顧問諮商活動。2019年,完成美國埃默里大學商學院的MBA課程,為國際商學榮譽學會會員、中小企業診斷士。對本書有什麼感想或批評指教,歡迎寫信給作者:masanakajima.biz@gmail.com
譯者簡介
賴惠鈴不知不覺,在全職日文翻譯這條路上踽踽獨行已十年,未能著作等身,但求無愧於心,不負有幸相遇的每一個文字。歡迎來【緋華璃的一期一會】坐坐www.facebook.com/tsukihikari0220
作者自序
前言經常出現在職場上的懊惱時刻懊惱的案例 ①部下:「部長,我把資料重新整理好了。您之前說的地方我也都改好了。」部長:「我看看,我說的地方確實都改好了,但好像還是不太對……」部下:「咦?那我再加強一下,做成更有說服力的資料吧。」部長:「不用了,不是這個問題。你要不要從頭看一下整體的架構。」部下:要從頭來過啊……」懊惱的案例 ②客戶: 「不好意思,關於上次拜託你的案子,可以再改一個地方嗎?」員工:「什麼?又要改?這是第5次了!」客戶: 「非常抱歉。可是上面交代,照這樣做下去的話可能不會有好結果……」員工: 「這樣啊。這是最後一次囉。再改就趕不上交期了。(哽咽)」懊惱的案例 ③顧問: 「……根據這些數據判斷,○○是很有機會的市場,貴公司應該加入戰局。」業主: 「(視線冷漠)這就是你花了這麼多時間得到的結果嗎?全世界都知道這個市場很有機會了,我想知道的是接下來該怎麼做。」顧問: 「(著急)不是,那個……只要採取△△策略,應該就能取得市場占有率。」業主: 「這對我們來說有點難度,你能給點比較有建設性的意見嗎?」顧問:「呃……(不知所措)」只要是有幾年工作經驗的上班族,我想任何人都看過以上的場景。儘管對每份工作都全力以赴,拚命想做出成果,但總是無法令顧客或主管等交辦工作的人滿意,為此傷透腦筋。要是客戶能提出具體的要求,明確地說明要怎麼改才會滿意,那倒還好,否則必然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怎麼滿足客戶的需求。當你還在抱頭苦思、手忙腳亂的時候,交期就到了,自己在顧客及主管心目中的評價也一落千丈……情況就是這麼悲慘。之所以如此,都是因為做事的人無法充分理解委託人腦子裡「想藉由成果來實現的目標」;或未能整理出為了實現目標,「需要完成哪些條件」(必須留意哪些觀點、應該加入哪些要素);又或者以上皆是。明明列出了餐廳的清單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主管為了招待大客戶,要你列出適合聚餐的餐廳清單。這件事的背情提要是,那位大客戶非常賞識你的主管,不只是滿意該主管的工作表現,連每次都招待他去非常好吃的餐廳這點,也令他對你的主管讚不絕口。這時,想藉由「餐廳清單」實現的目標,是從中選出一間餐廳,讓客戶這次也能覺得「真有你的!」。那麼,為了讓客戶這次也能覺得「真有你的!」,需要什麼樣的餐廳呢?就算是一般人都覺得美味可口的餐廳,但凡不合那位大客戶的口味,大概就無法贏得他的青睞。再者,如果菜色跟上次的餐廳同類型,大客戶可能已經吃膩了,所以必須事先調查上次去的是哪家餐廳。以上的內容就是「為了達成目標所需的條件」。倘若交代工作的委託人能明確地整理、仔細地指示上述的「目標」及「條件」,就不用傷腦筋了,遺憾的是,在日常職場中,交辦的工作通常不會這麼明確。因此,即使是這裡舉例的「餐廳清單」,倘若對委託人期待的目標和條件只有隱隱約約、模模糊糊的概念,最後可能也得不到委託人的正面評價(開頭介紹的3 個「懊惱的案例」都是這樣)。另一方面,看在不了解上述背景,仍全力以赴的執行者眼中,心裡也會想:「我都已經照你說的列出清單了,你到底還有什麼不滿意?」這個問題在於要讓交代工作的委託人滿意,重點並不是完成交辦的工作本身(即列出餐廳的清單),而是給予委託人想透過這個工作實現的目標、滿足實現目標的條件。說得極端一點,對於交辦工作的人而言,能不能實現目標,比有沒有依照委託進行要來得重要多了。試著以「結構化思維」來思考吧!本書將為各位說明如何讓上述的「目標」與「(為了實現目標的)條件」更具體、更明確,隨時都能站在交辦工作的委託人立場,交出成果的「結構化思維」。另外,光是理解思考方法,不見得能達到足以實踐目標的程度,因此本書準備了5 個實踐問題,好讓各位更能感同身受,體會「結構化思維」的技巧。「結構化思維」字面上可能會給人有點一板一眼的印象,其實概念及做法極為簡單。我寫這本書的用意,不外乎希望更多讀者都能從這本書得到啟發,從此職場上不再出現懊惱的案例。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Ada│筆記女王林長揚│簡報教練邱奕霖│圖解力學院院長品牌女子A娜│IG知識型創作者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想要職場上少走冤枉路嗎?祕訣都在這本書裡!讓我們一起用結構化思維解決各種問題,提升效率、減輕工作負擔。」──林長揚,簡報教練「一般人習慣憑直覺無中生有、抽象思考,而高手擅長運用框架,讓思考具象化,透過建立結構化思維,你也能成為職場高手!」──邱奕霖,圖解力學院院長「這不只是一本強調「效率」的商業書,透過16種圖表引導,幫助我們運用結構化思維確立工作目標,避免在同樣的環節重複犯錯,在職場面對各種挑戰時更加游刃有餘!」──品牌女子A娜,IG知識型創作者
章節目錄
好評推薦作者的話 MBA和一流顧問解決問題的祕訣前言 為什麼工作總發生反覆修改的狀況?第1章 沒找到關鍵問題,一切都是徒勞1. 走一步算一步的做法勞心勞力菜鳥很容易犯的錯誤問題不是「從頭來過」就能解決2. 如何才能避免問題一再重複?你的企劃打不到痛點的原因企業顧問最在意的事結構化思維與邏輯思考的差異3. 學會用「疑問句」找出關鍵問題為目標換個說法正確地設定目標4. 客戶最常提出疑問的4種狀況拆解關鍵問題4 種主要的「邏輯毛病」5. 不僅解決工作問題,也能釐清人生難題幫助你站在老闆的角度來思考可以運用於每天的會議中對日常生活也很有幫助第2章 結構化思維的3步驟6. 讓結構化思維變具體的「三角形」7. 步驟❶拆解問題:不重複,也不疏漏理解關鍵問題的背景不要以施行事項的方式來呈現盡可能做到MECE為文章分段善用架構用前提條件來拆解活用「通俗的概念」篩選出相關要素8. 步驟❷整理解法:提出各種設想,先不管對錯無論如何,先建立假說思考要以什麼方式呈現要用表格還是用圖形來呈現?9. 步驟❸理出答案:驗證假說,找出破綻一邊製作簡報,一邊補強邏輯站上同一個「腦內擂台」先揭示整件事的全貌讓資訊之間的關係變得更明確簡報的3大要素失敗案例① 塞了太多東西失敗案例② 弄得太精美,反而妨礙閱讀第3章 在工作中活用結構化思維實踐問題1|接到指派任務,該怎麼做?實踐問題2|市場有相同商品,如何競品分析?實踐問題3|被問到「會不會獲利」,怎麼回?實踐問題4|缺工問題,要不要調整營業時間?實踐問題5|如何找出客群,設定行銷策略?後記 活用結構化思維,你也能成為解決問題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