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安藤芳樹 Yoshiki Ando「七圖工作術」開發者、行銷顧問、OFFICE MICRAS代表。一九五七年出生於香川縣,立教大學畢業。在ADK Holdings股份有限公司擔任業務經理期間,遇見彼得.杜拉克的理論。即使試圖理解和實踐理論,還是遇到令人失望的挫折。就在此時,他把參加某場研討會學到的「一張表一個訊息」轉換成「一個框一句話」,嘗試用圖表把杜拉克的理論架構化,從而發現難懂的訊息也能順利理解了。為了自我學習,他圖表化了超過百本商業書。之後,他開始應用相同的方法輸出,得到了公司和客戶「容易理解」的高度評價,商務談判也變順利,負責部門的銷售額也提高成三倍。在這過程中好不容易得出的方法,就是「七圖工作術」。到目前為止,作者已經製作了兩萬張企劃書,並仍在增加中。此外,他也是掀起「讚岐烏龍麵」風潮的幕後推手,電影《我愛烏龍麵》(UDON)中松本敦出演的角色原型。官網:andoyoshiki.com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yoshiki.ando.9
譯者簡介
陳冠貴日文筆譯自由譯者,臺大日文系暨中文系雙學士,十餘年來譯作累計將近八十本書,涵蓋十三種不同領域。譯有《卒婚》、《冰箱常備菜》、《NHK中小學生反霸凌教室》、《數學女孩:隨機演算法》、《讓大眾小眾都買單的單一顧客分析法》等書。設有FB粉專【苦心孤譯-引玉翻譯學院】,願成為「引玉之磚」促進譯界的交流學習。 https://www.facebook.com/stellachen.onlinecourse/
作者自序
【前言】「某人」要提議「某件事。」不管哪種行業、哪種職業,上班族總會遇到幾次這樣的機會。這種時候,若有一份好的企劃書或提案書就幫了大忙。很多人應該都親身體會過吧,這些資料的成功與否,對結果有很大的影響。此外,有時候也可能遇到需要用企劃或提案一決勝負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無法利用企劃或提案把自己的意圖正確傳達給對方,很有可能就無法繼續前進。而現在,因為新冠疫情導致無法跟人面對面開會,在線上交流漸漸成為主流,所謂「資料」的重要性可說是越來越高了。那麼,「能讓對方說YES的資料」到底具備怎樣的條件呢?・ 有大量的視覺素材,例如照片・ 將數值視覺化,製成圖表之類・ 聚焦重點,並有影響效果・ 簡潔上述這些的確很重要。可是,我認為一份優秀的企劃書,歸根究底可以歸納成一句話:「傳達本意。」也就是說,製作資料的關鍵就是「確切地傳達想說的事」。例如,就算把資料做得再美、再簡潔,如果傳達了和意圖不同的訊息,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確切傳達想表達之事的資料」,主角既不是照片或數字,也不是圖表,而是「文字」。畢竟,在邏輯上說服對方的最有效方法還是文字(文章)。或許在過程中,也有人會因為圖像或情感因素而做出判斷,但由這種判斷得來的「YES」,也有再次因為圖像或情感而轉為「No」的風險。從這層意義上來說,代表只有在邏輯上說服對方之後,引導出的「YES」才是真正重要的。雖說如此,如果光是把想說的話用文字排列出來,絕對無法傳達你的本意。能說服對方的文章,無一例外都是有「邏輯」的。所謂的有邏輯,就是擁有「邏輯的架構」,例如「結論是什麼,而導致的原因是什麼」。可是,儘管是合乎邏輯的文章,也未必能讓對方信服。請見左頁兩種資料(資料內容來自參考網路上的文章製作而成),乍看之下,哪一個比較容易理解呢?以邏輯上來說,不管Ⓐ或Ⓑ都是及格的。儘管如此,乍看的瞬間,很明顯是Ⓑ比較容易理解。那麼兩者的差異是什麼呢?就是是否容易看出「邏輯的架構」。如果我們要理解Ⓐ資料的邏輯架構,就非得仔細閱讀文章不可,這就是感覺「難以理解」的主要原因;相反的,Ⓑ的文章經過「圖表化」重製後,讓「邏輯的架構」視覺化了。正因如此,讓人感覺更加淺顯易懂。我過去曾在大型廣告代理商工作過,在某次的研討會中學到,只要把數值的意義圖表化,就能讓別人一目瞭然。我個人親身體驗過圖表化的效果之後,忽然想到:「既然如此,把文章也圖表化,這樣也能更好懂了吧。」於是我以商業書為對象,嘗試研究並歸納,將大約兩百五至三百頁左右的文章結構重新整理,並使用自己發明的獨特方法,減量至大約一百張圖表。後來我把做好的「歸納表」給相熟的忙碌商務人士試用,獲得了許多好評,紛紛表示這些圖表讓他們得以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商業書的精華。他們的回饋讓我很滿意,之後又以歸納的名義拼命去做「商業書圖表化」,不知不覺我挑戰的商業書已經多達一百本,歸納出的圖表數量也超過了一萬張以上。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無論什麼文章,「邏輯的架構」的模式都是有限的。──具體來說,模式總共只有七種(更嚴格來說是五種)。我發現只要組合這七種圖表,無論多厚的商業書,都能把精華轉換為短時間內理解的形式,更有效率地應用。因此反過來說,只要能夠掌握這七種「邏輯的架構」如何圖表化展示的訣竅,我們就能把任何自己想傳達的事,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傳達給對方了。有了這個想法後,我就開始根據不同用途創造出七種圖表,也就是本書的主題「七圖」。有一次,在和重要客戶的開完會後,我立刻統整會議內容,大膽嘗試用圖表將會議記錄回饋給對方,得到了對方的盛讚:「你把模糊的想法用文字表達出來了!」而這也成為我贏得高度信任的契機。從此以後,「七圖」就是我擔任行銷顧問的本業,不可或缺的一項利器。在撰寫開發新業務的企劃書時,七圖當然派得上用場,還有製作會議紀錄(及行動方案)、開會後整理和部下腦力激盪的內容,以及為新進員工編寫培訓資料時,只要有了七圖,就能把所需的一切毫無遺漏且有效地視覺化。以結果來說,七圖讓企劃更容易通過,並使會議或開會、腦力激盪的結果,或是培訓的內容更容易付諸行動。換句話說,這代表能夠有效傳達訊息。此外,在推敲部下寫的企劃書,或是指導不擅長演講的人時,也可以活用七圖。每個人在接受過七圖的指導後,都很開心地回報說:「可以確切表達想說的話了」。「七圖」是非常簡單的架構,只要透過拆解文章和嵌入文字,任何人都能輕易把「邏輯的架構」視覺化。不知道要怎麼寫企劃書的人、不能順暢傳達自己想表達什麼的人、希望工作更有效率的人……等等,我會充滿自信地向所有上班族推薦這個方法。如果讀者能夠充分發揮「七張圖表思考法」,準確傳達本意的訣竅、提升製作資料或工作的效率、強化溝通能力,那是我身為開發者最開心的事了。那麼,讓我們快點開始吧。安藤芳樹
名人推薦
邱奕霖.圖解力教練胡雅茹.臺灣學習力訓練師、心智圖天后──實用推薦 AI聊天機器人已能幫我們做筆記或會議摘要了,那麼身為人,我們要將思考重心放在哪裡才能有別於機器人呢?我的答案之一是舉一反三,我常對學員說:「要先確定目的後,再動手製作心智圖、簡報,所以不是只有一個標準答案,而是有很多個標準答案。」答案之二是溝通時要簡化你的文字,最好是將文字視覺化、圖像化。以上兩個答案與作者不謀而合,《終生受用的七張圖表思考法》不是教你做出龐大架構的思考結果,而是將一個想法就化為一個簡單易懂的圖表,方便與人溝通或簡報。如果你是簡報初學者、溝通不良者,你只要把書中的這五種基本圖表依樣畫葫蘆寫出來,你的思路、簡報溝通力就能立刻提升一個等級。──胡雅茹.臺灣學習力訓練師、心智圖天后你不是沒有想法,而是不懂得整理的方法與技巧,過去我們學習許多思考工具,卻總是因為過於複雜、繁瑣而無法有效應用,這本《終生受用的七張圖表思考法》一書中,所分享的七圖工作法便有效解決以上問題,在以終為始、降低雜訊、簡單圖表的原則下,跟著作者的示範說明,我們也能創造高產出的思考表達成果。──邱奕霖.圖解力教練從基層、高階主管到領導者都好評推薦!多虧了「七張圖表思考法」,讓簡報的勝率從三成提升到六成,隨著新業務的增加,每天都能確實感受到自己的商務技能有所提升。──30多歲男性.傳播類業務根據七張圖表思考法的說明,讓我也重新反思內容,並創造出得以進一步展現獨特創意的作品。「順利說服」顧客,正是七張圖表思考法的真正價值所在。──30多歲男性.節目企劃編劇(自由工作者)作為開會時幫助客戶理解和說服的工具,比起使用流程圖或傳統圖表,「七張圖表思考法」更有效,也大大提高了企劃書傳遞資訊的效率和生產效率。──50多歲男性.資訊顧問公司經理
章節目錄
好評推薦前言第一章、七張圖表的基礎──終生受用的簡單思考法為什麼「七圖」很有效? 七張圖表的用途1 句子圖表2 定義圖表3 YES/NO圖表4 要素圖表5 VS圖表6 流程圖表7 組合圖表●專欄:使用「七圖」的時機①第二章、練習轉換七張圖表──把圖表轉換器安裝在腦內吧! 把邏輯架構「視覺化」的訓練法1 句子圖表2 定義圖表3 YES/NO圖表4 要素圖表5 VS圖表6 流程圖表7 組合圖表●練習題I第三章、把思考輸出!──你想得太複雜了為什麼要輸出?輸出訓練1 希望明確定義詞彙→定義圖表2 希望強調某些優點→YES/NO圖表3 希望整理要素→要素圖表4 希望比較討論兩種以上的項目→VS圖表5 希望表示時序或邏輯次序→流程圖表第四章、製作讓人說YES的資料──「你的提案書,為什麼這麼容易看懂?」把腦中的想法視覺化範例1 改善內部簽核流程的提案範例2 在公司引進自由時間的提案範例3 向上級提議新的經營策略●練習題II●專欄:使用「七圖」的時機②結語附錄:實際範例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