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 | 雙廈記:錦記茶行與周益記古宅的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中文書) |
作者 | : | 周宗武、王惠光 |
出版社 | : | 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23-02-22 |
ISBN | : | 9786267181539 |
定價 | : | 450元 |
特價 | : | 88折 396元 |
庫存 | : | |
分類 | : | 中文書>歷史地理>台灣研究 |
商品簡介
錦記茶行、周益記古宅,北臺灣最重要的「雙廈」家族史!
兩幢古蹟,一幢在臺北,一幢在新竹。
很多人經過,卻很少人聽過,
它們之間牽繫著臺灣1900年代的歷史,
與無數有滋有味的人情故事。
錦記茶行落成100週年
周益記古宅核定古蹟10週年
✦紀念出版✦
臺北市貴德街近大稻埕碼頭旁,靜靜坐落著錦記茶行。據說這是臺灣百年前第一間設置有抽水馬桶的民宅建築,仿巴洛克式的外型吸引著往來遊客的目光。往南一些,新竹市北大門街上鄰近市中心,周益記古宅霸居一方。氣派的山牆令人遙想當年風光,至今仍是北門大街上最醒目的第一豪宅。
當年陳天來創建錦記茶行,他的女兒陳寶釵是大稻埕出名的大美女。寶貝女兒嫁人的對象得滿足嚴苛的三大條件,而突破重重關卡終得紅顏青睞的,便是新竹周家名門一表人才的三子周敏益。陳、周兩家從此結下百年緣分,相隔兩地的雙廈也有了超越地域的緊密連結。
父親陳天來繼承了臺灣茶葉之父李春生的眼光開啟賣茶事業,丈夫周敏益是新竹首屈一指的大米商。弟弟陳清汾師承日本畫界泰斗有島生馬,是臺灣第一位留學巴黎的藝術家,參展及獲獎無數,更有數不盡的風流奇遇。堂侄陳守山是第一位臺籍上將、侄子是明仁天皇的同班同學、兒子是帶著國旗環遊世界的桌球國手……
圍繞在她身邊的人都有著精采的歷史,而撐起這些歷史的女強人,便是陳寶釵。她的智慧,讓兩大家族於動盪不安中仍能站穩腳步;她的付出,讓娘家宣布「寶釵在我們陳家永遠有雙筷子」。她的一生好比一部時代劇,見證了臺灣經濟與文化爭相輝煌的盛世。
本書以陳寶釵的出嫁為開端,細述臺灣兩個家族、前後三代的故事。讓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在飄散著茶香米香的雙廈,在茶餘飯後我們的記憶裡,永遠唇齒留香。
▍周家後代親述,當代臺灣的《雙城記》!
「從小,我就從母親、四舅、哥哥姊姊們那邊,
聽到很多發生在大稻埕錦記陳家及新竹北門街周家的故事。
今天我把這些故事寫了下來,也算是圓了另一個夢。」——周宗武
由周家後代周宗武與熟悉臺灣歷史與民俗的王惠光律師共同撰寫。橫跨日治時期到戰後臺灣,見證茶與米的興衰交替,交織兩個家族、前後三代的共同記憶——
▍這些人事物,原來都與「這家人」有關!
臺灣茶葉之父李春生來臺時指定的隨行廚師
《紫色大稻埕》男主角原型、臺陽美展創辦人之一的陳清汾
周陳聯姻轟動一時,嫁妝豐富到登上《臺灣日日新報》
日本畫界泰斗有島生馬的徒弟和留在臺灣的珍貴畫作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中受人矚目的〈巴黎的屋頂〉
開啟臺籍上將先例,臺灣第一位臺籍上將陳守山
受邀參加皇室婚禮,日本明仁天皇的臺灣摯友
經營之神王永慶口中的「猴囝仔」到最信任的供應商
冷戰時期世界各地桌球檯邊飄揚的中華民國國旗
「泰北中學」、「永樂座戲院」、「第一劇場」、「蓬萊閣酒家」……
▍圖文並茂,收錄逾百張珍貴老照片!
收錄錦記茶行及周益記古宅舊照片、陳寶釵與陳清汾各時期照片及作品、有島生馬未公開畫作、明仁天皇合照等逾百張獨具歷史意義、極其珍貴的私人照片,將這段歷史帶至讀者眼前。
▍各界學者、名人回甘好評!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張隆志
【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張純明
【中華民俗基金會.臺北愛樂管弦樂團基金會董事】邱弘茂
【政治大學臺灣文學所講座教授】陳芳明
【奧地利維也納針灸大師】曾乾一
【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
此書的首要特色,是超越過去以單一家族與個別人物為主的書寫傳統,從區域網絡及社會生活的動態視角,呈現性別史、貿易史、產業史、美術史及體育史,乃至跨國人流史的多重脈絡。另一重要特色,是結合家族後裔口述與文史研究考察的共筆作品,不但避免了偉人傳式的傳統格套,更有助於讀者理解各家族成員在歷史洪流中的多重面貌。《雙廈記》的出版不只是個人或家族的回憶集錦,更是「人人都是史家」精神的重要體現,一本屬於當代臺灣的新《雙城記》!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張隆志
宗武和惠光兩人合作完成《雙廈記》,寫下了宗武的父親和母親,兩個知名世家的家庭故事,分別代表臺灣早期兩個頗具規模的家族和家族事業的變遷。除了讓讀者得以略窺當時世家的家庭生活和事業規模,兩大家族的興衰歷程與後代子女的發展,都與臺灣的歷史背景和政治經濟發展密不可分。
——【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張純明
家人透過記憶或長輩傳聞書寫自己家族的過往,性質與歷史學術研究成果有所不同,卻也活生生地呈現家族生活史的紀錄。讀者透過本書,不僅可以瞭解兩個家族過去的發展,知悉名人軼事,也可以增加對臺灣歷史軌跡的認識,很高興可以先睹為快。
——【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