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童童老師本名童雋哲,畢業於中山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台灣大學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現任幼思職能治療所負責人。專長為神經科學、感覺統合、兒童發展、職能治療與評估、教養諮詢、兒童情緒調節與訓練、亞斯伯格特質兒童人際訓練、過動與注意力不足之評估與治療。在協助過許多家庭後,開設臉書粉絲專頁「童童老師的孩子這樣說」,以簡易的圖文說明複雜的腦科學、心理學、神經科學等,讓更多父母能理解孩子的行為、情緒。提供確切有效的方式,讓父母能以適當的方式輔助,解決孩子的各種疑難雜症,因此廣受父母好評。現在更從父母的角度出發,不僅要照顧孩子,更要照顧自己。臉書專頁「童童老師的孩子這樣說」https://www.facebook.com/otbrainscience鍾宛玲兒童臨床心理師,政治大學心理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助理教授(兼任)。學術專長為心理諮詢與治療、大腦與心智、認知學習、因果知識、情緒調節、兒童與青少年發展、行為科學、測驗與評量、研究方法。曾任職於台大醫院家醫科、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台安醫院兒童專注力中心、安美診所。至今十二年的實務經驗,結合學理知識,應用在每一次與孩子、與家長的相遇,致力促進孩子的積極成長,發揮各面向的潛能,提供家長容易施行的適性教養方針及親職紓壓策略。
作者自序
阿嬤的痠痛藥膏童童老師小時候看過一篇散文,作者跟文章標題現在已經回想不起來了,但文章中的許多場景,卻仍時不時地躍然紙上,交織著我的人生片段。這篇文章之所以在我腦中殘留的原因,除了生活化的描述讓我極其有共鳴之外,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痠痛藥膏,貫穿著整篇文章的「味道」,不僅僅記錄在當時的文字中,也勾勒出那些微小、卻能累積成巨大傷害的想像。「味道」是這樣的。作者從小回到家中,迎接他的,不是飯菜香,而是阿嬤貼著痠痛藥膏的刺鼻味。這個單一卻複雜的味道,濃的時候是阿嬤的筋骨疼得厲害,淡的時候是阿嬤說貼著才睡得著。藥膏貼是貼在腰痠背疼的筋骨上,味道卻是飄在耕作的田埂裡,以及枕著入眠的床墊中。而這個為了緩解長時間姿勢不良,至少每日一貼的藥膏,痠痛有沒有真的因此消除不得而知,功效似安慰劑般,愈貼關節卻愈以肉眼看得出來的程度變形。味道的疊加,也愈發濃厚,直到阿嬤痛到下不了床。上面的段落是我對文章的記憶。這個故事在我腦中時不時地被憶起,片段地閃過。我開始在人生軌跡中,遇到了幾次被我歸類在「痠痛藥膏」的事件。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這樣的。大概因為是職能治療師的關係,親戚朋友們除了見面時會用揶揄的方式叫我「喔,這不是童童老師嗎?」也不乏有許多人向我「求助」。當然,只要是與兒童、與專業有關的,我都非常樂意討論。其中,也會有「誤會」,以為職能治療師類似諮商師或心理師的角色,而在心情不好或情緒發生狀況的時候想找我談談。在面對如是情況,我能做到的也只是最初步的陪伴,至於真的有需要協助的程度,我還是會建議到身心科找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協助。接下來要分享的故事,就是在如是的背景下,接到某位遠房親戚的聯絡。「童童老師!我快受不了我媽了。不只是我受不了,其他人也都快沒辦忍受她了。她非常的情緒化,動不動就說不然去死一死好了。說完讓大家很緊張,結果又像沒事的人一樣做自己的事情。很多明明是小事,她卻可以鬧得很大,然後很重要的事情又不在意⋯⋯」看著親戚的求救訊息,我實在無法跟我印象中待人總是溫和、講話十分客氣的阿姨聯想在一起。也由於描述有些令人擔心的情況,我也立即與親戚約了時間,到他們家與阿姨聊聊。到親戚家之前我確認著:「阿姨最近有發生什麼重大事件?或你們最近生活有什麼改變嗎?」「沒有啊!一切都跟往常一樣。不過我媽從以前就很容易鑽牛角尖倒是真的。發生過的事情也很容易放不下⋯⋯」親戚回覆。訊息往來了幾次,直到要見面聊聊的那天,開門迎接我的,以及與我聊著近況的,倒是和印象相近。客氣、措辭保守,但也不致於有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感覺。聊到一半,親戚把我拉進了他們家的廚房:「你看!」映入我眼簾的畫面,著實嚇了我一跳。廚房的牆壁上、窗戶上、櫃子上,貼滿了密密麻麻,寫著鼓勵自己的紙條。而阿姨也聽見我們的交談聲進了廚房。「我就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寫一張。然後貼在牆上提醒自己。」阿姨用不咸不淡的口氣說著。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了。剎那間,畫面與痠痛藥膏的故事重疊著,阿嬤是因為想緩解痠痛而貼藥膏;阿姨則是因為不想讓自己一直陷在負面情緒中而寫下正向字條,卻都在貼著貼著之後,堆疊出更大的苦楚。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看到滿是正向紙條時的衝擊感。後續的狀況,我就不再贅述了,我也在與阿姨聊過幾次建立信賴感後,介紹阿姨到心理治療所進行更進一步的治療。時至今日,我仍然思考著這些被我歸類在「痠痛藥膏類型」的事件—用了最急速地方式處理,好似緩解了某些開始萌芽的痛苦,卻也只是包覆著這些微小的傷口。傷口表面上像是結痂了,卻只是沒癒合,又加上另一個傷口。直至我們再也無法承受。針對筋骨痠痛,我們已經開始有了概念,知道不能只是貼痠痛藥膏,而是要去找復健科醫師、找物理治療師。至於心理上的微小傷口呢?我覺得,仍在努力的推廣中。畢竟,仍然有些人會覺得──「哎呀!這種事情。眼淚吞一吞就過了。」「放心吧!時間會沖淡一切。」「你就是想太多!放開一點吧!」但我想說的是,「心理」健康,就跟「生理」健康一樣,需要我們好好地去重視、好好地擁抱、好好地啟動療傷的過程。當然,許多情況或許不需要到心理治療的程度,但一定不止只是讀讀幾行正向文字、告訴自己「我很好」就夠了。而又該如何起頭呢?或許,我們可以一起從知道自己的情緒從何而來開始,也是這本書想跟大家分享的主要概念。有情緒,很正常。因為情緒正在告訴你,還有什麼,沒照顧到。延續著上述的初心,以及有幸在臨床上遇到值得信賴的好夥伴──宛玲老師後,我們將這幾年在臨床中,與許多家長們一同奮鬥的經驗集結成這本書。也希望藉由這本書跟大家分享──雖然每個家庭、每段親子關係都不一樣,但我們相信,照顧自己與照顧孩子會是條雙向的路。而我們想要看到孩子的成長,或許能從我們自己身上找到方向。
身為父母,有情緒很正常鍾宛玲人的一生,是成長的累積,一路上有時顛簸有時暢行無阻。自己往往看的是眼前的路好不好走,有沒有稱心如意,卻忘記停下來思考,或者回頭檢查,那些走過的痕跡,每一步每一腳印,它為下一步做了鋪陳,構築成整個航程的軌跡。擔任了父母的角色之後,每天有多少時間、有多少次,還記得自己是誰,而不是某某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在有自己的下一代之前,承襲的是原生家庭的規範,隨時間推進,逐步塑造了個人獨有的特質,以及價值觀、道德判斷,衍生想追求的安全、愉悅、滿足感,當自己有了下一代,這些深植的認知行為模式,不論可意識到的還是無法意識到的,皆一一展現於與孩子的互動之中,但天下沒有完全適配的親子,總是需要花時間磨合,而這個過程就可能出現隱隱的不暢快或者不安,倘若先認識自己的內在需求,找到不勉強自己也不強迫孩子的協商方法,最終將是收穫成長的雙贏局面。這本書是以父母角色為出發點,經驗式探索身為爸媽,在面對孩子的時候,自己會出現的心理狀態,書中內容借用對話範例來做開場,透過模擬的情境及選項,來幫助了解自我的各個面向,接著練習理性地檢視前因後果,釐清言行不一致或立場相互矛盾的自我內在衝突,還有自我和小孩之間差異或不協調的外在衝突,方能有效地領悟負面感受來源,並安撫自己的不穩定情緒,然後愈來愈懂得感性地照顧自己,為自己也為孩子帶來正性溝通互動的改變。
名人導讀
──推薦序──在教養小孩前,先學會照顧自己神老師|沈雅琪記得在很多年前,班上有一個孩子眼神總是小心翼翼,刻意的討好和謹慎,每次只要做錯事我找過來談話時,他總是露出恐懼的表情,我動一下,他都會有閃躲的反應,好像下一秒我就會賞他一巴掌。很明顯應該是常常被打,才會有這樣自我保護的機制。我告訴那孩子:「老師不會打你,不會生氣,我只是想要知道事情的經過。」但是他完全不信任大人,還是用同樣的方式戒慎恐懼地跟我相處,我常常要跟他鬥心機才能在他的謊話中找到真相。我跟媽媽聯絡,那媽媽不斷數落這孩子成績差、愛說謊、各項表現都很差,媽媽說:「他都不像姊姊一樣那麼優秀,人家姊姊都可以考班上第一名,他為什麼成績可以這麼差⋯⋯」我跟媽媽說孩子的美術天分很好,媽媽說:「怎麼可能?他都是亂畫,每次偷畫我都會打他,幹麼把時間用在沒有用的東西上面⋯⋯」我告訴媽媽:「這孩子很會畫畫,但是極度缺乏自信,深怕自己畫錯,美勞老師也說他很有天分,可惜不敢放手去畫。」媽媽就哭了,說她都會因為成績不好一直罵他、處罰他,因為先生是職業軍人都不在家,媽媽負責照顧兩個孩子,把孩子所有的成績、行為當作評價自己的唯一依據,當然要求孩子非常嚴格。媽媽的言談中也透露出對爸爸的擔憂,爸爸常常沒有回家,她也不確定是不是在軍中,顯露出極度的不安全感。媽媽哭著發抖問我:「該怎麼辦才好?我是不是害了他?」我沒有看到說謊的學生,而是看到一個極度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我沒有看到惡意虐待孩子的媽媽,而是看到一個也需要幫助的女人。最後找爸爸來聊天,讓爸爸看看孩子的畫作,也跟他描述孩子和媽媽的狀況,爸爸說:「我知道她會打孩子,一直勸她不要動手,我在家的時間少,沒想到她會這樣想。」幸好爸爸非常在意家庭,後來換了工作,常常看到他分享一家人出遊的照片,孩子的情況也漸漸穩定下來,朝著美術的方向發展。我們常常責怪孩子的錯誤行為、批判照顧者不適當的教養,但是如果深入探究,就能發現不管是孩子還是照顧者,一定有內在需求沒能被滿足而造成行為上的偏差而不自覺。如果我們能透過檢視情緒的方法來了解自己情緒發展的過程,就能減少很多衝突和不適當的對待。《接住孩子前,先接住自己》的這本書提供了很多教養孩子問題時可以選擇的方法,孩子不一樣,教養者不一樣,面對同一個問題或狀況時就會有不同的選擇。透過書上檢視的項目和過程,就能發現我們情緒中的盲點,卡住的原因,是不是能有更好的方法來面對孩子的問題呢?書上有一段話我覺得很重要:「發現內在需求是最重要的,但是不是在意識到內在需求本質後去降低這些需求,更不是去放大自己的需求,而是在正視以後,找到平衡的方法來滿足來照顧,還在心中沒有被照顧到的自己。」先把自己照顧好了,再來照顧我們深愛的家人,用平衡的方式去滿足自己的需求後,也用同樣的方式去滿足孩子的需求。
名人推薦
「我們常常責怪孩子的錯誤行為、批判照顧者不適當的教養,但是如果深入探究,就能發現不管是孩子還是照顧者,一定有內在需求沒能被滿足而造成行為上的偏差而不自覺。如果我們能透過檢視情緒的方法來了解自己情緒發展的過程,就能減少很多衝突和不適當的對待。」──神老師/沈雅琪
【專文推薦】神老師|沈雅琪
【暖心推薦】親職諮詢師、親子部落客|口羊太太國小資深教師|林怡辰諮商心理師|洪仲清臨床心理師|胡展誥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陳志恆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黃瑽寧閱讀人社群主編|鄭俊德親職教育講師|魏瑋志(澤爸)臨床心理師|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哇賽心理學執行編輯|蔡佳璇(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
章節目錄
推薦序──在教養小孩前,先學會照顧自己──沈雅琪 作者序──阿嬤的痠痛藥膏──童童老師作者序──身為父母,有情緒很正常──鍾宛玲──Part1照顧情緒,從察覺內在需求開始──01一位挫敗的母親 孩子是人生中最大的挫敗02情緒與內在需求的關係情緒,該如何照顧呢? 什麼是「基礎」心理需求?七大「基礎心理需求」的簡單介紹改變,從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開始03二十一題情境測驗,找出內在需求內在需求類型分析 04了解自我的內在需求了,然後呢?──Part2 調節情緒警報器,安撫內在需求──01家長與孩子的戰爭 解決問題前,要先解決情緒02打破情緒循環的三步驟 當內在需求和孩子產生衝突Step1停>>>設定事件的終止線 在事件中,「情緒」的終止線.適時、且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平時要試著練習抓自己情緒強度在事件中,「行為」的終止線.事件「前」──將事件終止線設定成「規則」.事件「後」──利用「協商」完成事件終止線Step2 緩>>>趨緩情緒反應用儀式行為,幫身體跟大腦重新開機.什麼是儀式行為.試著建立自己的儀式行為面對反芻思考.先試試儀式行為.察覺自己正在反芻.試著察覺自己是否「設定」不能有情緒的框架.想想反芻的事件中,有沒有下次一定能做到的事Step3破>>>打破情緒的循環.試著把孩子出現的狀況,視為「待解決的問題」 .比起規定孩子只能怎麼做,給方法更重要 .如果有很多狀況,試著一次解決一個.事情沒有一次解決,不用氣餒喔!問題本來就需要分段解決──Part3照顧自己的內在需求──01 進步最多的家長 其實成長的不只有孩子02照顧,需要資源內在的健康與成長,需要心理資源內在資源──「認知彈性」 .認知彈性練習範例.認知彈性練習1|認知彈性練習2|認知彈性練習3|認知彈性練習4|認知彈性練習5內在資源──「成就感」.成就感練習範例.成就感練習1|成就感練習2|成就感練習3|成就感練習4|成就感練習5外在資源──「教養路上的隊友」03照顧,需要關照為什麼內在需求的議題會出現在我身上呢?如果內在需求沒被滿足,我該如何關照依附需求的衡突|預期需求的衡突|控制需求的衡突|成效需求的衡突|自尊需求的衡突|道德需求的衡突|歸屬需求的衡突04照顧,需要方法如何照顧依附需求.明確的說出情緒、原因以及需求.試著將生氣的情緒,轉換成可以被同理的方式表達.平時就要與依附對象有「情緒共享」的經驗.增加自己情緒緩解的策略.提醒自己依附是雙向的如何照顧預期需求.對未知狀況有所準備.對未來不只有預期一種可能性如何照顧控制需求.面對孩子的失控,要控制的不是行為,是背後的原因.控制需求的滿足,可以從「控制權」著手如何照顧成效需求.將標準轉化成「可測量」的方式.溝通標準與形成共識.除了訂定明確標準,也要衡量能力 如何照顧自尊需求.平衡自我與社會回饋.建立自我價值的交集如何照顧道德需求的方法.區分羞愧與罪惡感.面對罪惡感的方式:彌補與行為修正.彌補是彌補破壞規範時對孩子造成的影響,而不是一味迎合孩子如何照顧歸屬需求.進入團體前可以先確定規則.協商技巧的討論.歸屬需要的不是互相比較,而是「被接納」──寫在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