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清永奈穗(日本STEP綜合研究所所長、NPO法人體驗型安全教育支援機構代表理事) 博士(教育學)。2000年成立日本STEP綜合研究所,成員包括大學研究員、政府與自治團體委員等,研究重點為守護生命免於犯罪、虐待與天災等傷害,在各地自治團體、幼兒園、托兒所和小學,施行單獨一人的體驗型安全教育。著有《打擊犯罪,守護家園與孩子》和《打擊犯罪,孩童安全的科學研究》,以及監修《保護孩子免於學校、通學路、遊戲場所和家的危險》(以上暫譯)等。
譯者簡介
林劭貞兒童文學工作者,從事翻譯與教學研究。喜歡文字,貪戀圖像,人生目標是玩遍各種形式的圖文創作。翻譯作品有《每顆星星都有故事:看漫畫星座神話,學天文觀星祕技》、《小朋友的廚房:一起動手做家庭料理》、《你的一天,足以改變世界》等;插畫作品有《魔法二分之一》、《魔法湖畔》和《天鵝的翅膀:楊喚的寫作故事》(以上皆由小熊出版)
作者自序
本書於二○二一年三月在日本出版,新冠肺炎肆虐全世界,確診者除了生命受到威脅,還受到旁人的誹謗與中傷,整個社會充斥著詭異的氛圍,孩子的世界因此大受影響。 因著希望「孩子可以時時綻放笑顏,有著無窮無盡的快樂,永遠對明日懷抱信心的生活下去」等願景,身為大人能做的,就是在成長過程中好好守護他們,幫助他們培養「安全基礎能力」,讓他們成為「能夠保護自己並幫助他人的大人」,這是件責無旁貸的事。 本書的完成受到多方協助:書名中的「不要、不行、我不去!」,是與日本千葉縣警察總部的優秀女警官們共同創造出來的口號,並廣泛運用在書中;日本女子大學的田部俊充教授於博士課程後期給予諸多指導,並在散步地圖描繪的重要性與意義上賜予建議;石塚和布小姐為全書繪製簡明易懂的漫畫;還有編輯田邊三惠小姐、美術設計鈴木佳代子小姐、林先生、安蒜先生、木下先生,以及我的家人,在此向他們致上最深的謝意。 最後,還要感謝本書的基礎──全國的守護志願者,他們皆懷抱著「為孩子與地方設想的溫暖之心」。 「安全基礎能力」可以從孩子零歲起開始慢慢培養,這是無庸置疑的。此時此刻,我們面臨著犯罪、地震天災、社群網路等危機,能立即判斷「當前什麼最重要」並採取行動,是項十分重要的能力。 但願孩子每天都能綻放燦爛的笑顏,本書的出版希望能為此盡一份心力。 很開心這本書能在臺灣出版,期盼這樣的議題能在臺灣發酵並引起大家關注,一同為守護孩子的安全而努力。
名人推薦
學習保護自己是孩子練習獨立的第一步,本書以真實的生活情境為基礎,仔細分析危險場所或是可疑人物的特徵,並教導家長如何和孩子進行事前演練,以建立孩子的安全意識和判斷能力。誠心推薦親子共讀此書,讓孩子學會避開潛在危險,在遇到危險時知道如何逃脫,積極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免於危險!──林月琴(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這是一本適合親子共讀的好書,內含豐富具體的舉例與教戰守則。我最喜歡書中提供「散步地圖」這個實用的方法,由家長引導孩子觀察生活環境,認識每個場域和鄰居,從打招呼、分辨生熟開始,培養危險辨識及建立安全圈的能力,對於注意力也是很好的訓練喔!透過與孩子討論,更是一個能夠創造親子共同語言,讓親子關係增溫的好方法。──林欣儀(TACA兒少權心會理事長) 在犯罪學的研究中,有所謂的日常生活理論和機會理論等,這本書將其中所提到的相關理論與概念,用深入淺出的方式,應用「問題分析三角圖」,從場所(賊窩問題)、犯罪者(野狼問題)及被害者(活靶問題)三大面向進行分析,使家長可針對自家周遭分析高風險場所、辨識危險人物,並教導孩子如何避免成為被害標的。雖然社會上一直存在著潛在的犯罪者,但我們可以培養孩子的危機處理能力,教導他們遇到危險時,該如何抵抗及逃離現場。書中除了文字敘述外,也搭配生動活潑的漫畫插圖,將高深的理論用最淺顯易懂的實務操作來說明,是一本非常適合家長、教師,以及孩子閱讀的書籍。──葉碧翠(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助理教授) 閱讀後,特別與孩子安排了一趟社區小散步,完成專屬於我們家的「散步地圖」。原來看似安全的社區,仍有許多需要我們特別留心注意的小角落。──小安PAPA 這本書太重要了!身為一個即將升上小一生的家長,對於孩子上學、放學的安全,真的是感到憂心忡忡,深怕孩子遇到危險時不知道該如何應變。書中用淺白的文字搭配有趣的插圖,輕輕鬆鬆的就把重點讀進腦海,推薦給和我一樣焦慮的家長。──踢達馬麻 「不要、不行、我不去!」這句作者與日本警官們創造的口號十分琅琅上口,孩子覺得有趣,便能加深印象,遇到危險狀況時,就能勇敢的大聲喊出來。──永和小梅子 這是一本幫助孩子學習「如何保護自己」的書。當我還是一名小學生時,獨自一人的時間逐漸增加,「一個人上學時,哪些地方比較危險?」、「什麼樣的人很可疑?」、「如果接到陌生人的電話怎麼辦?」、「如果手臂突然被抓住怎麼辦?」這些當時讓我感到困惑的問題,在這本書裡都可以獲得解答。書中透過漫畫和文字,用簡明易懂的方式,協助家長解釋原本感到難以教導的知識。和孩子共讀後,沿著來回學校的通學路,知道哪裡可能有危險,的確讓人安心許多。為了守護孩子的安全,家長提前做好準備非常重要,知道具體該怎麼做,即便不小心出事,也能冷靜應對。──かぼす(日本讀者) 書中搭配許多插圖,很容易閱讀。對我來說,「安全教育傳授的前提,在於建立對他人的信賴」是有其道理的,我從中學到很多東西,也很同意「與社區居民建立信任和聯繫的關係」更優先於「辨識危險的人和地方」。和孩子一同閱讀這本書,當孩子未來在社群網路上遇到問題或麻煩時,將會非常有用。──なぎ咲(日本讀者) 家中若有即將升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非常推薦這本書!(但和小學五年級的孩子一起閱讀仍是挺有意思的。) 書中模擬了許多實際發生的狀況,對於幫助孩子建立安全的概念相當有益處。待孩子升上中學後,活動範圍隨之增加,我會和孩子再次針對書中的要點,討論危機處理的方法。──たまきら(日本讀者) 因應政府發布「暴力犯罪、侵害」等案件的說明,學校因而採取了相關行動,原本孩子的個性非常樂天,但當學校進一步解釋身邊的犯罪威脅時,他卻因為感到恐慌而哭了出來。這個反應讓我嚇壞了,直到無意間看到這本書,和孩子一起整理歸納可以事先預防的措施,才得以好好靜下心來。身為父母,照顧孩子直到他們長大,並成為能夠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大人,是我們共同的使命。──aiaimo`olelo(日本讀者)
章節目錄
前言 第1章:安全地圖 成為小學一年級生,孩子必須具備保護自己的「安全基礎能力」製作一份「散步地圖」 散步地圖MAP1第1章摘要 第2章:危險場所 安全又安心的通學之路,從打招呼開始從小培養打招呼的禮儀散步地圖MAP2 每一個地方都有可能是發生危險的地方實例1 危險場所的四個特徵 無論何時何地,哪怕只是一點點短暫的時間,都有可能發生危險的事散步地圖MAP3 問題1:找出「危險場所」的特徵問題2:怎麼做才安全?注意有間距的夜間照明問題3:夜間的道路,走哪一側比較安全?第2章摘要 實例2 第3章:危險人物 危險人物是什麼樣的人?世界上絕大多數都是良善且安全的人,危險的人只占了十萬分之一分辨危險人物的重點──與當下情況和時間「格格不入」的人問題4:有一輛車停在這裡,你能說出哪裡奇怪嗎?奇怪的人→可疑的人→危險的人之階段變化 可疑人物的六個特徵問題5:與公園格格不入的是誰?問題6:傍晚的公園,哪些孩子可能成為危險人物鎖定的目標?危險人物可能會說的話──當他這麼說的時候,你就這樣回答問題7:陌生人和我交談時,我該說什麼?問題8:被車子裡的陌生人叫住時,我該說什麼? 第3章摘要 實例3 第4章:危險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是危險的問題9:哪些孩子容易成為歹徒的目標?危險孩童的九種類型問題10:放學回家的路上,危險人物會盯上哪些孩子?到處探索閒晃也沒問題!安全教育從培養「安全基礎能力」開始第4章摘要 第5章:危險!這時該怎麼辦?遇到危險怎麼辦?熟記「逃脫七妙招」防止孩子遇害的三個行動危險人物會如何靠近犯案目標?二十公尺有多遠?六公尺有多遠?試著跑跑看二十公尺的距離具備逃離能力的十個練習,一起試試看!從小培養孩子的步行能力問題11:大聲喊叫時,怎麼做比較好? 問題12:被陌生人抓住手臂時怎麼辦? 問題13:被陌生人追趕的時候,跑進哪裡比較好?問題14:危險人物靠近時,距離多遠還來得及逃走?第5章摘要 第6章:如果孩子受到侵害平時就要營造「容易溝通對話」的家庭氣氛聆聽孩子說話第6章摘要 最後想對家長說的話關於社群網路 解答 「守護我的安全」檢查清單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