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山崎啟支 一九七○年生於日本兵庫縣。曾經就職於經營管理顧問公司,二○○二年以能力開發訓練顧問的身分獨立創業。其間有將近二十年的時間獨立進行研究,研究範圍從心理學、腦部功能研究等科學領域,到瑜伽、密宗等傳統潛能開發體系等等。此外,也負責三千人以上的經營者及上班族的顧問工作,獨創一套簡單且兼具實用性的能力開發法。現於日本各地舉辦NLP(神經語言程式學)的資格認定課程,以及應用NLP達成溝通、培養領導能力、進行目標管理、壓力管理等各種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對於現代人所面對的各種問題總是能夠從獨特的觀點切入。舉辦的研討會普遍性高,除了職場上的領域之外,也在教育、自我實現等領域獲得廣大客戶的回響。著有《漫畫NLP溝通筆記:全力搶救說話模式,終結溝通不良的無限迴圈》、《漫畫NLP就業求職筆記:勇敢踏出第一步,改變態度通往錄取之路》(世茂)等。
譯者簡介
陳美瑛畢業於輔仁大學國際貿易學系、(輔系)日本語文學系,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中日筆譯組。現為專業譯者。譯有《圖解七大關鍵工作力》、《一定做得到的絕妙發想術》、《一定做的到的效率工作法》、《睡得好,讓你更健康》(皆為商周出版)等書。
名人推薦
推薦 一本人人都適合的NLP入門學習手冊 這是一本用職場背景導入的NLP簡易學習手冊,對不懂什麼是NLP的新手來說,是相當好的一本入門書;對一個職場新人來說,這更是一本必備的職場能力指南。研讀這本書可以幫助你重新拾回希望,也讓你懂得如何重新解構生活中的事物,並學到新的能力,且足以讓人懂得「如何」改寫自己的生命軌跡。NLP是從複製大師的卓越技能開始,所以,我們激勵你重新找到人生的目標與願景,如同「開場白 漫畫 Story 0」單元的探索:因為,沒有目標,一個人只能沉浮於社會之中,玩著別人制定的遊戲。只有目標跟願景,雖然能讓你充滿熱情,但那是激勵大師會做的事。而NLP則是教會你方法,因為「複製卓越」需要方法跟程序。所以,本書第一章的「修改程式 漫畫Story 1」就要告訴你,如何用NLP的眼光看待世界,同時也讓你知道,如何用NLP的技巧來管理你的恐懼與害怕。再來,作者更更進一步用「次感元」的方法,教你如何重新管理設定你的大腦程式。在管理好自己的大腦之後,我們就能進入第二章「建立信賴關係 漫畫Story 2」了。事實上,再也沒有任何學說比NLP更擅長教會我們「親和感」跟「影響力」。NLP不說理論,而是一個步驟又一個步驟地教會你「怎麼做」。最後,本書第三章則要教會你,怎麼安裝你的大腦新程式——透過複製卓越的方法,你將學會如何設定你的典範行為與思考反應模式。最後一章,作者將會帶領你去探討「價值觀」,因為複製卓越不只要行為像他、說話像他,還要想的像他,換言之,好的價值觀不只能讓你成功,最重要的是,讓你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保有心念與行動的一致性,而這正是生命品質跟快樂的來源。這真的是一本深入淺出的NLP好書,專業又極具親和感,我誠心誠意地向大家推薦本書。 德派催眠雞尾酒療法創始人、NLPU聯盟講師、作家唐道德
章節目錄
推薦 一本人人都適合的NLP入門學習手冊 唐道德前言 NLP可以改變窮極一生都無法克服的弱點 開場白 什麼是NLP? Story 0 新手店長小舞與NLP的相遇 01 NLP到底是什麼呀?02 程式是為了確保安全、安心而產生出來的03 意識、潛意識的特徵04 決定的是「意識」,行動的是「潛意識」05 程式只不過是你自己的「認定」而已06 NLP的「用途」專欄1 大腦的三項原則 第一章 修改程式 Story 1 從小箱子逃脫的魔法訣竅 01 我們無法體驗世界的本來樣貌02 產生價值觀的過濾器的真面目03 變化的本質就是身體感覺產生變化04 如何讓身體感覺產生變化?05 產生變化的兩種突破方式06 何謂重新建構?07 在非常痛苦的狀況下進行重新建構的方法08 練習融入與解離09 何謂次感元改變法(改變五感)?10 練習次感元改變法(改變五感)11 察覺「五感」的祕訣專欄2 「聚焦」與焦點的使用方法 第二章 建立信賴關係 Story 2 如何與店裡的員工縮短距離? 01 溝通的成果取決於對方接收到的訊息量02 每個人都會想建立親和感?03 人們會對與自己有許多共通點的人敞開心胸04 為了建立親和感而做的同步是什麼?05 看穿對方真心的「觀察度測法」(觀察力)06 何謂引導?專欄3 何謂「空白原則」? 第三章 安裝新程式 Story 3 成為能夠「暢所欲言」的人! 01 安裝充實人生的程式02 利用「重複觀察」安裝程式03 如何有效地安裝程式?04模仿與新行為產生器05 如何製作瞬間達到強力狀態的點火裝置(設心錨)專欄4 提問是產生「焦點」與「空白」的最佳工具 第四章 身為領導者最重要的事 Story 4 小舞真正想做出什麼風格的店? 01 領導者必須具備什麼條件?02 開心的管理、痛苦的管理03 真正的認同是什麼?04 因價值觀產生的光與影05 能夠自我認同的人才能夠認同他人06 如何培育真正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