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順路捾豆油:高雄山、海、縱貫線的里鄰雜貨店(中文書)

書名 回家順路捾豆油:高雄山、海、縱貫線的里鄰雜貨店(中文書)
作者 撰文:妍音、儲玉玲、楊路得、林芷琪、江舟航、林佩穎、蘇福男、余嘉榮、曾愉芬 攝影:盧昱瑞、鍾舜文 插畫:林建志
出版社 裏路文化
出版日期 2022-12-07
ISBN 9786267171196
定價 450
特價 88折   396
庫存

即時庫存=1
分類 中文書>歷史地理>台灣研究

商品簡介


高雄的山、海、縱貫線×58家里鄰雜貨店×12位以畫筆、文字和相機誌店的人
在大寫的歷史與小寫的人之間,尋訪地方雜貨店的場所精神
不必遙想——有雜貨店一起的生活

初枝小姐販賣著涼水、雜貨,還有他們最愛的菸酒。當然也聆聽著他們的傳聞軼事。男人們春風飄丿,來來去去,騎著偉士牌機車瀟灑馳騁;小姐們或哭或笑,屢屢在這個雜貨店裡訴說身世遭遇時潸然淚下。——林園・忠義商店

雜貨店是最早類型的選物店,是人因生活所需而自然交會的場所,亦是產地到餐桌之間的風土中繼站;一家鎮守於街坊的雜貨店,無論時代流轉、世代接替,皆供應著尋常人的生活況味。

相較於都會區以連鎖商店為主的消費型態,統一性的設計識別、陳列手法與採購選品雖帶來安心感,但仍於地方屹立著的雜貨店,則特別有其形象鮮明的場所精神——其精神不止源於選品或店老闆的性格,亦是店裡來往的人參與形成——雙向交融而成的場所,凝練一個地方由日用買賣而積攢的人情。

全年無休的老雜貨店就像是土地公守護著新寮里,連媳婦蕭順美從龍肚嫁到新寮的那一天,一邊在院子裡辦桌宴客,一邊雜貨店還是開門營業。「沒辦法,就怕客人不方便。」順美笑著說。——六龜・新富商店

雜貨店持續著什貨買賣與人情積攢的日常,是場現在進行式的動態地誌學。下次不妨多留心街角仍亮著燈的店仔,回家時順路捾豆油、買散裝雞蛋,使我們也能成為鄰里雜貨店的風景之一。


在高雄,生活靠山、靠海或其間的縱貫線,都因座落不同地形、緊鄰不同城市而擁有相異的景貌。當故事走入山間,莫拉克風災是所有居民的共同記憶,而生活再如何辛苦人仍「要食、要用」的準則,使雜貨店亦成為誌地的場所。而沿海的店家因靠港與商業重鎮而能看時代變遷與家族興衰,縱貫線則隨交通發展不同、聚落建設起造的需求,轉換販售品項,是最具消費者洞察的零售業先行者。

「但7-11老闆娘也會來這裡買東西啊,像是關廟麵還是咖哩塊,他們都沒有賣啊!」許老闆自豪地說。——鳳山・新福安雜貨店

和一家雜貨店一起生活,是否仍是種超棒的可能?
在提倡環保的年代,雜貨店或許亦是方便的裸裝商品採購站之一?
散裝雞蛋、蒜頭、紅綠豆和白米,帶著自備容器前往採買,也不必擔心僅單身一口人的食量吃不完,理解在雜貨店採購的優點與準則,不浪費也是種當代生活的心意。

因此除了深入地方的踏查與採集,本書亦向當代潮人發出「在地方和雜貨店一起生活吧!」的邀請,以三個番外附錄買物指南單元:雜貨圖鑑、度量衡與明辨帖,一次掌握熱銷、獨門商品圖鑑,以及破除雜貨店新手第一難關「散裝商品單位換算」與難分辨的雙生子商品,使逛雜貨店成為一件有魅力且無壓力的日常活動。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回家順路捾豆油:高雄山、海、縱貫線的里鄰雜貨店

作者簡介

撰文/妍音大墩女,阿猴媳,港都婦。嗜閱讀,喜書寫,得過幾個小獎,出版了幾本書。另以筆名王力芹從事少兒文學創作。曾獲第32次、第42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現為高雄市讀寫堂兒童寫作指導老師,港都文藝學會監事。 儲玉玲繪本創作者。自2018年起參加「書店裡的手製繪本展」,每年創作並巡迴展出手製繪本。出版作品有林建志繪圖的《會呼吸的土團屋》,還有和妹妹儲嘉慧共同創作的兩本台文繪本:《熱天的時陣》、《咱的日子》。 楊路得港都女兒。在科技公司當上班族10多年,為孩子拾筆寫作,偶然間得了獎。乙級廚師、法務部監獄作文比賽評審、經濟部優良市集評審。寫了《戀食人生》(合著)、《新港都.舊食光》、《Bonjour,菜市場》、《台灣味菜市場》、《味蕾中的靈魂》等書。林芷琪高雄燕巢人,耕文織 ,對世界好奇,喜歡文字和聲音,用聽寫故事擺渡時空,有合著 作品:民俗植物繪本《飯甑波的滋味》、老照片故事《回望二十世紀的美濃》。江舟航六龜人,穿梭於產地、廚房、文化場域、書店及校園的跨域料理人,透過食農課程及菜 市場小旅行推廣在地飲食文化。2020 年起駐於左營建業新村,執行「舊城飲食的回溯 與創新計畫」。個人著有《土文青、洋菓子:書店頂樓的甜點師一書》。林佩穎有一隻貓,寫夢的日記,工作室在港邊。蘇福男高雄茄萣白砂崙人。非典型媒體記者/電台主持人/社造輔導老師。年少放棄賺大錢的熱門工業學科,立志當記者,人生精采際遇可寫成一本書。走跳新聞江湖逾33年,是自由時報最資深的地方記者,堅守老派新聞核心價值,擅長報導社區人情趣味故事。出版有《高雄,慢.漫遊》等10多本高雄書,持續不懈採訪書寫中。 余嘉榮高雄梓官赤崁人。曾參與921地震原鄉重建、三義舊山線環境教育、莫拉克風災文化培訓以及台南、高雄的社區營造工作。2011年與夥伴創辦《透南風》雜誌,開始專注田野調查、攝影寫作,期盼從最人性、最在地的觀點,努力書寫台灣的風土美好。曾愉芬高雄人,過去一段時間曾在異地求學生活,返鄉後因投入哈瑪星新濱老街保存運動,進而接觸到社區參與及文化保存領域的工作。攝影/鍾舜文來自美濃笠山山腳下,東海大學藝術學碩士,主修膠彩創作。愛攝影,斜槓出版了菸葉人文影像記事《那年.菸田裡》,並繪製《新版鍾理和全集》、《鍾鐵民全集》插圖。2015年春天,決定人生將往純藝術創作的路子走去。 盧昱瑞高雄人,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所,以捕捉影像為志業。2005年開始拍攝紀錄片,題材大多圍繞在海港生活的人,偶爾也關注老房子和文化資產等相關議題。 插畫/林建志藝術工作者,2011年因緣際會斜槓到書本插畫,這些年持續產出插畫和地圖。近期作品見《跟著俊賢去旅行》地圖繪製、《會呼吸的土團屋》繪本插畫、繪製《尋找曾文溪的1000個名字》展曾文溪流域地圖。現居台南市。

名人導讀

導讀:我們誌店,而店誌高雄的風土時光雜貨店是最早類型的選物店,是人因生活所需而自然交會的場所,亦是產地到餐桌之間的風土中繼站;一家鎮守於街坊的雜貨店,無論時代流轉、世代接替,皆供應著尋常人的生活況味。當地方形成聚落,巨觀是大寫的歷史、山川水文或產業變遷,卻也可從當中讀取到小寫的人的情感與日常。走出店外,鄭老闆望向甲仙大橋的方向,用一貫謙和誠懇的語氣說:「我們的招牌被莫拉克沒收了,一直還沒重做。」——甲仙・錦昌超市,林芷琪訪稿誌店者隨故事走入高雄山間,莫拉克風災是所有居民的共同記憶,然而生活再如何辛苦人仍「要食、要用」的準則,使雜貨店亦成為誌地的場所。沿海的店家因靠港成商業重鎮並見證戰事,而能看時代變遷與家族興衰;縱貫線隨交通發展與不同聚落建設起造的需求,轉換販售品項,是最具消費者洞察的零售業先行者。高雄雖以港都聞名,但細由山、海、縱貫線三種形貌的角度認識,仍能見到各地方因族群、時代政策、自然生態與災害等因素,催生出姿態各異的雜貨店——這是以時間為縱軸之外,另一能更細緻看見大高雄變遷的橫向視角。她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就對經營雜貨店有興趣,喜歡跟著阿公阿嬤,幫客人拿東西秤東西,收錢找錢,當起小小老闆。大學畢業後,因為阿公過世,回鄉接手了看顧她長大的雜貨店。——田寮・榮源雜貨店,林芷琪訪稿當雜貨店經營者也進入第三代、四代,上有8、90歲的老者攜帶歷史記憶傳承,下有2、30歲的年輕一輩珍守養大自己的空間並重新看見地方需求;第一代擺起雜貨攤多是討生活,第二代又或自然地傳承,又或曾遁走卻又因一股使命感而歸返。更難能可貴的,除了田寮榮源雜貨店,鹽埕浤裕商行與左營泰盛商號目前亦都將店務交由年輕的新世代接棒。島嶼歷經不同政權,曾經山區採樟、實施菸酒專賣與度量衡制度,菸酒專賣也使得多數最初還「沒有名字」的雜貨店,為申請菸酒零售商以及商業立案才為自己起名。一片懸掛的「菸酒」鐵牌是島嶼共同記憶,其中有歷史與產業發展的脈絡,亦有一戶人何以不懈地為地方點亮店招的故事。只要還有人持續踏入買物,有雜貨店的生活或許終不會遙遠,如此什貨買賣與人情積攢的日常,帶我們持續這場現在進行式的動態地誌學。

章節目錄

導讀——我們誌店,而店誌高雄的風土時光總地圖海報|走山線——旗山、美濃、六龜、桃源、茂林、內門、杉林、甲仙|店有魚塘,後院採香蕉:依山順河,拾一地精采旗山|元復行——開在香蕉園裡兼賣冰的柑仔店旗山|新發商行——「鐵皮會開花」的柑仔店,為村人遮擋風雨猶閣有|振商雜貨店美濃|合信興商號——玉蘭花、醃醬菜,開封鎮上交錯的香氣美濃|其双商店——學客語、剖鮮魚,嫁入美濃情味的生命力美濃|成功商店——裁縫車見證的戰亂時代,與荖濃溪石灘上的滇緬家鄉味猶閣有|廣德便利商店、新協裕商店、水圳雜貨店六龜|新富商店——進百貨、守百年,一切「就怕客人不方便。」六龜|永光行——照明六龜今昔的一盞光桃源|雙進便利商店——拉芙蘭天空下的山居歲月茂林|紫斑蝶工作室——紫蝶幽谷裡翩舞的新娘花冠茂林|招英商店——到深山林裡的多納部落,買把小米束做情書內門|芳生商行——金山伯的腳踏車與媳婦的生鮮冰櫃內門|天成商店——沒利潤也要開!風土黏住的人情與淑世情懷猶閣有|旺昌商號、觀亭購物中心、新富發商店杉林|榮期商店——「關店難交代。」務農為本業,顧店則是守家的使命杉林|永新雜貨店——依著時節飄散香氣,陪伴小份尾日常安穩地永恆如新甲仙|普門書局——素樸普門,返山走踏尋找湯姆生之路甲仙|錦昌超市——山城裡貨品最齊全的百年柑仔店|潛海線——鹽埕、左營、梓官、永安、茄萣、旗津、林園 |乾貨留住鮮味,港風吹拂年華:依偎大海的城鎮,流轉出百百種人客,百百款商店鹽埕|志裕珍食品行——匡留住上個世代原汁原味的童年記憶鹽埕|田利商行——亭仔腳一組桌、櫃台邊一尊神,愛河畔的人情味鹽埕|浤裕商行——見證港埠時光流轉的買貨三代人左營|錦常商號(阿嬤柑仔店)——迷走蓮池潭聚落找老紅瓦厝左營|泰盛商號——雲遊四海春風少年兄的返鄉接班路左營|永吉玩具行——尋味童年夢幻逸品,與生命中的鹹酸甜梓官|錦益豐商號——承載著廟埕市場裡流轉的舊時光猶閣有|王三福懷舊童玩店永安 猶閣有|德美號茄萣|新德號——緊鄰台南的漁港小鎮,舊時能讓討海人賒帳的店仔旗津|裕鴻商號——少了造船廠上工的人們,仍舊清晨準時開門猶閣有|福利社、行動雜貨車、海四廠雜貨店、旗津社會開創基地林園|珍良商行——市境之南,以阿公的豬肉攤為名的柑仔店林園|忠義商店——初枝小姐的嫁妝與輝煌年代|巡縱貫——楠梓、橋頭、岡山、路竹、湖內、阿蓮、田寮、仁武、鳥松、鳳山|鳳山通府城的時空任意門:一家店,濃縮地方樣貌與聚落發展的記憶楠梓|震興商號——風華不減的兩層洋樓,來自日本保正阿祖的雜貨店楠梓|利眾商號——百年菜市場裡,一間柑仔店飼13個人猶閣有|楠梓第一公有市場無名雜貨、美化堂、全味珍餅舖、義眾行橋頭|裕鴻商號——商品引新顧舊,賣著賣著,對面的廟也都建起牌樓岡山|梁記商行——偷偷放閃的台系豆瓣醬猶閣有|啟豐碾米廠、安心種子店路竹|安發號——三房兒媳婦的店:大戶人家的哀愁與奮起路竹|義成雜貨行——走出鴨母寮,供應小鎮市街地高品質鮮貨湖內|進榮雜貨——頭家守祖傳的魚塭仔,媳婦守糖柑仔店阿蓮|鴻達春商號——賣貨、送貨、代訂糕餅也兼顧小孩的「我家」超商田寮|榮源雜貨店——大崎頭的店仔,是孫女守住時空的渡口仁武|名湖街雜貨店——起家時栽下,土芒果樹下的綠意時光鳥松|來旺商號——開在「摸你大腳腿」的「夢裡」柑仔店鳳山|新福安雜貨店——藏匿市場裡,菜籃族的小確幸Tips——走進地方雜貨店的買物指南雜貨圖鑑|千萬要入手的雜貨店選品雜貨度量衡|治癒單位換算困難症明辨帖|破解雙生子的雜貨身世之謎日頭落山|閒談幾句、摸摸店狗,豆油買完就回家附錄|誌店的人——採訪、攝影、繪圖團隊群像
oracle.sql.CLOB@600515be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