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楊珮琪(77)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 韓國語文學系碩士班(在學中)
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學士
一個熱愛韓國的台灣女孩,在踏入韓文的世界後便深陷其中。大學後期開始自學韓文,並通過TOPIK6級。研讀與教授韓文,從此成為終身志業與人生目標。
為挑戰自我與追尋夢想,決定升學攻讀政大韓文所,以求提升自己的韓文能力與實力,希望將研究所的所學所思融合教育理念,將專業的韓文知識帶到教學現場。夢想是成為專業的斜槓韓文老師,除了教學,也能運用所學走出屬於自己的韓文道路。
2019年創立Instagram專頁「77的韓文筆記」,累積超過2萬名追蹤者,除了是名韓文老師,也是一個自媒體工作者。期望透過分享各種主題的韓文學習筆記,幫助韓文自學者建構系統式的學習基礎,提供較以往更多元的學習資源與管道,也期許未來運用「77的韓文筆記」專頁,創造更多價值。
曾開設「史上最強.初級相似語法班」線上課程,目前致力於韓語小班、社團及高中第二外語教學。
Instagram:77learnkorean
FB:77的韓文筆記
章節目錄
目錄 好評推薦
推薦文 從整理單字開始,征服學習的大山/李荷娜
推薦文 自學韓文的必備範本/陳冠超
作者序 透過寫筆記,建立你的學習系統
Chapter 1 學韓文,是了解自己的過程
1│學習的契機始於喜歡
2│韓文學習的必經階段
3│77獨家的韓檢準備心法
4│不僅僅是學一門語言
Chapter 2 為什麼要整理自己的韓文筆記?
5│寫筆記,打造學習儀式感
6│韓文單字記憶法
7│整理韓文筆記的事前工作
8│推薦筆記術和整理方向
Chapter 3 開始整理韓文筆記吧!
9 │筆記的工具
10│電子版筆記:iPad的韓文筆記整理方法
11│常用辭典及搜尋引擎
12│筆記主題的查詢方法
13│寫出賞心悅目的韓文筆記
Chapter 4 韓文筆記主題大公開
14│生活中,出現頻率高的單字
15│個人常用的單字
16│自己想了解的有趣單字
17│流行語或時事單字
18│社會文化
19│文法類筆記
Chapter 5 補充學習資源
20│資源與書籍的選擇方法
21│推薦學習網站與APP
致謝
參考文獻
2 韓文學習的必經階段
學習韓文的過程可以分成幾個必經階段,對於自學者來說,一開始常常不知道要從哪裡著手,便漫無目的地東學西學,時常求助無門,也就容易遇到瓶頸。或者也有些學習者,已經學到了一定的程度,卻不知道還可以更精進哪些部分,尤其在學習中期會遇到許多挫折,常常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無論是前者或後者,如果能先了解韓文到底有哪幾個主要的學習階段,以及自己現在的程度在哪裡,就比較不容易在學習時感到無所適從,甚至放棄。
以下將從我的經驗出發,分享在各個學習階段可能遭遇的苦與淚!
以韓檢TOPIK為目標的五大學習階段
階段1:學習基本40個子音和母音
這個階段的目標就是熟悉韓文子音和母音的發音與寫法,學習發音時尤其要注意舌頭位置、嘴形、氣流大小的變化。
很多人初學時可能會有子母音背不起來、發音搞混的問題,之所以會搞混,其實有很多原因,舉例來說,韓文的母音「ㅡ」(發音為[ɯ]),在中文裡面沒有能完全對應的發音。我們雖然能透過與其他子音的結合,來發出類似的音,但「ㅡ」若是與中文沒有的或不相似的子音結合使用的話,就容易發成其他音,像是我們可能常常會發成相似的[ㄜ]或[ə],其實都跟韓文母音「ㅡ」不太一樣。
在一開始學習子母音的階段,自學者最容易忽略的通常就是發音法則(발음 법칙) 、和一些發音的音韻現象(음운 현상),而之所以有這些發音的規則,通常是因為藉由發音的變化(音變),說話時嘴巴周圍的肌肉就可以更省力,這部分在每個語言的發展和演變上都差不多,也就是發音會遵循「說話方便」的模式演變。
不過,對於我們非母語學習者來說,韓語並不是母語,我們不會自然而然地習得母語者習慣的說話方式或是音韻現象,而且,也會因為自己的母語本來就有些習慣的口腔肌肉變化、舌頭擺放位置,造成我們習慣的發音方式和韓國人習慣的發音方式不一樣,就連一些聽起來相似的發音,舌頭擺放的位置也有高低之分。
非母語學習者在剛開始學習發音法則的階段,如果沒有弄懂,之後就會很難改正,或很容易搞混,建議在最初打基礎的階段,除了死記硬背,還可以參考一些有提供口腔發音位置圖片的書,或是有詳細說明音變原理及解釋音韻現象的書。理解概念後,對於記憶這些規則會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想要更快熟悉40個子音和母音,我以前時常用兩種方式來做練習:
1. 用「歌詞」來練習。我會在網路上找喜愛的韓文歌曲,一邊聽歌、一邊對歌詞,藉此熟悉字的發音。
2. 多看韓國綜藝節目的「字幕」。在韓國綜藝節目中,主持人或來賓講出來的重點單字或重點句,通常會以比較大或比較誇張的字幕形式出現。他們所說的重點單字或句子都是韓國人常用的慣用語,這時候就可以趁機聽他們的發音,同時還能熟悉寫法。
另外,也很推薦初學者可以去看看頒獎典禮的致詞影片,或得獎感言影片,這些片段通常都會是當紅團體或演員說話,除了賞心悅目之外,也能聽到一些正式場合常用的用語。同時,因為致詞、得獎感言通常都是一些慣用的句子,不會太困難複雜,頗適合初學者。
階段2:考TOPIK I前的初級階段
在這個階段會開始學習初級的單字、文法,因為初級有明確的範圍,通常可以參考市面上販售的文法書、單字書,也可以利用語學堂課本來輔助學習。聽力的部分,則可以多看韓綜、韓劇或偶像直播來練習。最後,再多寫歷屆試題,就可以準備得很充裕,邁向TOPIK I滿分。
階段3:考TOPIK II前,初級跨中級階段
階段3是自學者最容易放棄的階段,因為無論是單字或文法的數量、難度,中級實在比初級困難太多,可以說有非常大的鴻溝,很多人會在這時感到挫折,我之前開始準備TOPIK II的時候也不例外。
建議這時可以一步一腳印,慢慢讀,不一定要求快,先把中級文法弄懂,再用閱讀累積單字量。閱讀部分,可以開始多看一些網路報社的新聞,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一定會查字典弄懂。
另外,還可以訂閱新聞媒體的社群平臺,因為新聞社群會即時更新,只要有新文章發布就會跳出通知,平常使用手機時比較容易接觸到社群貼文,進而培養看到文章就讀完的習慣。還有一個方法是關注NAVER網站的新聞,快速瀏覽當天所有新聞時事的標題,訓練自己速讀標題的能力,在TOPIK II考試中,就有一大題是測驗判斷新聞標題的意思。如此長期累積下來,閱讀實力和速度都會提升很多。
階段4:從中級到高級,韓文能力躍升
中級到高級的階段,隨著學會的文法量越來越多、看得懂的單字越來越多,也能閱讀更長的文章,你會感覺自己的韓文能力在這個階段突飛猛進。但因為語言的學習沒有盡頭可言,TOPIK II也沒有限定範圍,比較有目標的方式是從歷屆試題著手,分析題目常出的各種題型,平常也盡量吸收不同領域常用的單字和文法,才能在考試時得心應手。
階段5:提升寫作能力的階段
由於新制TOPIK是中、高級程度一起測驗,題目融合成同一個級數(TOPIK II)的關係,階段4和階段5的界線非常模糊。舊制TOPIK的初、中、高級界線明確,難易度分明;新制TOPIK的中、高級沒有舊制的高級那麼難,但題目相對較靈活。因此,如果有認真準備和練習「寫作」,第一次考TOPIK II就考到5、6級的人也不在少數。
韓文學到越後面,會發現自己的閱讀和聽力都維持差不多的分數,該次測驗考得好不好,大部分原因都在於寫作有沒有寫好,或是有沒有粗心看錯題目,因此每次考試前的寫作練習就顯得特別重要。
如果將歷屆試題拿來分析,可以知道韓文寫作有固定的格式,只要按照固定格式去寫即可,也可以多背寫作常用的文法、連接詞(即句子副詞、接續副詞),技巧就跟考大學學測的英文寫作測驗很相似。另外,TOPIK II的長篇作文題常考的議題包含經濟、環保、教育、科技等,可以先將這幾個專業、特殊領域的常用單字背起來,就能在寫作部分取得高分。
除了這些精準針對考試的技巧之外,也建議平常就多多接觸各個領域的知識,因為韓檢的考題除了變得越來越靈活之外,也越來越接近我們的日常,有些可能是你我在生活中就能接觸到的常識、知識。如果考試時遇到你本來就已經了解的內容或普世價值,可能光看題目中幾個關鍵字,就可以選出答案,尤其是如果遇到題組,皆能迎刃而解。
8 推薦筆記術和整理方向
寫筆記有各式各樣的方法,如常見的子彈筆記術、塗鴉式筆記、心智圖等,但是如果要寫韓文筆記,哪些方法比較適合呢?我認為可以參考這些筆記法,融合成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筆記方式,或是在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筆記方式。像是「77的韓文筆記」專頁的筆記,主要的目的是整理出一篇篇各自獨立的筆記,因此使用的就是「主題式」筆記法;但在上課的時候,我會看內容與狀況,選擇聽寫的隨意式,或是經過自己腦中快速消化過的條列式筆記。
隨意式
看到、讀到或聽到一個知識內容,隨意地抄寫在筆記本上,通常沒有邏輯順序,單純將片段的資訊寫下來。這種筆記方式可以運用在看韓劇或韓綜,沒有時間思考整理的時候。
條列式
將讀過的文法和單字按照順序條列出來,通常僅會有大標題,例如:文法、單字、常用句型等,這種筆記方式適合在上課時,或是需要快速記錄知識的時候使用。因為在接收到知識、資訊的當下,只須經過大腦少量處理,便能將資訊保留在紙上,但也因為記錄的成分居多,寫完很容易忘記,不過比隨意式有邏輯許多。但條列式也有種狀況是,聽完老師的上課內容後,回家再經過自己消化分析,統整出一個架構。
主題式
顧名思義,就是將筆記整理成一個一個主題的形式,每個主題都會有一個大標,並且是整個內容的核心概念,意即主題下面的每則內容都與主題有一定的關聯性。
主題式的筆記模式有很多種,像是心智圖、樹狀圖、條列主題式(內容用條列的方式呈現)都可以算是主題式筆記術。
我在編寫「77的韓文筆記」專頁時,之所以會使用主題式的筆記術,除了因為這樣能以一篇篇貼文的形式呈現之外,最主要還是因為這樣具有「意義化」的功能,也就是閱讀這篇筆記的人能夠很明確地知道,這些內容具有同一個概念,是出於什麼意義所以被寫在一起,進而在腦中浮現概念圖像,將這些單字連結在一起,並且能更有效率地記憶。
如何篩選主題?
想要寫主題式的韓文筆記時,要怎麼知道哪些主題是重要的,並且是我們應該自己整理出來的呢?我以單字筆記的主題選擇為例,提供五個參考方向。
參考坊間單字書歸納的主題
如果是新手,可以參考本書,或從市面上的單字書所提供的主題來發想。
生活中,出現頻率高的單字
大部分人都經常使用,容易出現在每個人生活周遭的單字,包括隨處可見的人、事、時、地、物,像是動物、家具、家人、廚房用品、食物、飲料等,日常生活中時常看見、使用的單字。
個人常用的單字
這類單字是以你自己為核心,個人常常遇到或是使用,但他人不一定會經常使用的單字,舉凡你職場上的專業用語、特殊領域的專業用語等。
自己想了解的有趣單字
跟自己的興趣有關的單字,或是有一些不一定派得上用場,但就是會好奇、想要了解的單字,例如韓國的網路梗、或是KakaoTalk常用的回話單字等。
流行語或時事單字
這類單字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具有時效性,如果可以在筆記上留一區標示年分,以後回頭看就能知道「哦!原來這年流行這個」,或是「哇!原來這年有這個議題」。統整這些單字的同時,也能知道單字出現的時間線,筆記會變得更有價值,有種單字回憶錄的感覺。
12 「主動式韓文筆記」主題的分類方式
筆記主題要到哪裡查詢、從哪裡獲得呢?一開始你可能會有點茫然,不知道要從何下手,因為過去獲得韓文相關資訊,主要都是以市售的參考書、課本,或是老師上課提供的講義教材為主,沒有實際搜尋過資料,也不知道能從哪裡獲取。
這是大部分的韓語學習者都會經歷的階段,接下來,我會以各個主題的筆記內容,輔以這些資料的查詢方式,一一帶你了解我們可以怎麼搜尋並運用網路資源,讓你獲得韓文知識的管道不再只有參考書,而是可以憑著自己的能力,在網路上找到需要的資訊!
77的「主題韓文單字」查詢方法
方法1:統整各個單字參考書
市面上有很多單字參考書,但通常因為版面限制,僅會寫出日常、旅遊等大眾常用的單字,或是韓檢必考、常考的單字,因此內容會有較多限制。
如果我們想更全面地學習特定領域的單字,那勢必要有一些方法整理歸納出自己的單字筆記,其中一個最簡單、也最快速的方法,便是將市面上的單字書內容拿來比較整理,透過整理書上的內容,將專業老師們的教學精華變成自己的東西。
方法2:使用搜尋引擎,利用圖片比對
確定想要寫的主題後,先思考一下有哪些單字跟這個主題有關,接著,打開NAVER韓中辭典,輸入單字的中文,查詢的結果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
情況一,出現一個單字→可能就是我的目標答案。
情況二,出現好幾個單字→可能都是我要的答案。
如果無法確定這些單字是否就是我要的答案,這時候我會打開Google、NAVER搜尋引擎,把幾個單字分別丟去搜索,然後我會確認兩個部分:
1. 圖片,看那個單字搜尋出來的圖片結果,是不是跟我要的相符。
2. 搜尋出來的網頁標題是否包含那個單字,NAVER的知識iN(지식iN,類似知識問答平臺)是否有那個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