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沃爾特.特維斯 Walter Tevis美國知名小說家,1928年生於舊金山。10歲時曾被父母安置在史丹佛兒童療養院一年,後自行搭火車橫越美國到肯塔基州與家人團聚。高中時學會打撞球,並開始閱讀科幻小說。17歲時從軍,在駐紮於沖繩的漢密爾號軍艦上擔任海軍木匠的助手。退伍後就讀於肯塔基大學,獲得英國文學學士和碩士學位。畢業後在肯塔基小鎮高中擔任教職,並開始短篇小說創作。1959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說《江湖浪子》,這個以撞球騙子為題材的故事讓他一鳴驚人,不但在美國掀起了一股撞球熱,改編電影更入圍9項奧斯卡金像獎,並入選美國電影協會百年百大電影。1963年推出的第二部小說《掉到地球上的人》,透過科幻外衣探討異文化的衝突,再次引起熱烈迴響,改編拍成電影《天外來客》,由搖滾巨星大衛.鮑伊主演,也已成為科幻電影的經典之一。特維斯一生的作品不多,但本本皆精品,不僅已被翻譯成18種語言,更有超過一半的作品均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其中《江湖浪子》的續集《金錢本色》由導演大師馬丁.史柯西斯拍成電影,也為飾演主角「快槍手艾迪」的保羅.紐曼贏得了從影生涯唯一一座奧斯卡獎。而《后翼棄兵》則於2020年被NETFLIX改編為影集,扣人心弦的劇情,細膩精緻的製作品質,在「爛番茄」網站上獲得新鮮度97%的壓倒性好評,上線28天即締造6200萬播放量,在全球63個國家高踞收視冠軍寶座,並榮獲金球獎最佳迷你影集、最佳女主角兩項大獎,以及艾美獎最佳迷你影集等九項大獎,成為NETFLIX有史以來最熱門的迷你影集。1984年,特維斯因肺癌逝世,安葬於肯塔基州的里士滿,而這裡同時也是《后翼棄兵》故事的發生地。
譯者簡介
呂玉嬋專事筆譯,譯有《雙生石》、《偷書賊》、《洪荒年代》、《第十三個故事》等書。歡迎來信指教:yuchan.lu@gmail.com
名人導讀
孑然孤獨的隱喻──讀《掉到地球上的人》作家/詹宏志暗夜裡你抬頭看見億萬顆閃爍群星,其中有一顆是你遙遠的家鄉,但你卻身處在完全陌生的種族與國度裡,你極可能再也回不去了,這是什麼樣的孤獨呢?美國小說家沃爾特.特維斯(Walter Tevis, 1928-1984)在大約六十年前寫了一本名叫《掉到地球上的人》(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 1963)的小說,某個意義上顛覆了科幻小說的常見寫法,成了一部經典作品,很值得注意,可惜中文世界一直沒有譯本,也變得鮮少討論,它的獨特性也許我等一下再說。《掉到地球上的人》書名聳動,但恐怕也得附加一些說明,第一,這個「掉到」地球上的人並不是真的意外墜落,他是有目的而來,地球就是他的目的地;而且他是有備而來,事先做了各種對地球的研究,學習了人類的語言,甚至他選擇的「降落」地點(在美國肯塔基州的一個人口僅1400人的小鎮郊外),都有特殊的用意,但他乘坐的是一艘一次性使用的救生艇,他是沒有交通工具可以回去了,救生艇以「緊急墜落」的方式降落,說他fell to earth,好像也無不可;第二,這位掉到地球上的「人」並不是人,而是長得跟人很像的「類人」,或者用英語來說,是個humanoid,也就是所謂的「人形之物」,他又高又瘦,皮膚蒼白近乎透明,他真正的身分是從安西亞(Anthea)星球來的「外星人」……這位智慧高於人類的外星人是負有任務而潛入地球的,他的遠方家鄉星球已經因為水資源匱乏耗盡(這又緣於星球上自相殘殺的愚蠢戰爭)而瀕於毀滅,他們看上了水草豐美、資源充沛的藍色星球,訓練了一位「末世救難」隊員,通過截取來的人類電視節目,他學習人類的語言、舉止,帶了一些人類認識的貴金屬(以便在地球換取通行的金錢),他乘著僅剩的救生艇前來(正式的飛行器都在打仗時打光了),他的任務是要混入地球人當中,賺取足夠的財富,在地球上打造大型太空船,像挪亞方舟一樣,回去把星球上倖存的「人」帶來地球,這樣他們的族群生命才能存續,他們的文明也才有機會保存。我這樣說會「劇透」太多,影響各位讀者的閱讀樂趣嗎?請放心,上述只是我為各位整理出來的故事背景,小說真正的情節重點根本不在這裡。小說開場時,這位長得跟人類差異很小的外星人已經降落到地球,正按照計畫準備一步步潛入人類社會當中,雖然他已經學了若干語言與習俗,但實際上與人類接觸還是很驚心動魄的,隨時可能會被懷疑、被揭穿。地球的環境雖然與他的家鄉星球安西亞很相似,但重力、溫度還是略有差異,所以地球對他來說是太熱了,重力也太重了,使他每走一步路都感覺到骨骼酸痛,搭乘電梯就要暈眩發作了;地球的食物與水,對他都是困難,而他的身體構造與人類不同,任何藥物和醫療,對他都是危險至極。但最危險的並不是異星的環境,而是住在這個星球的人類本身,從外星人來看,地球上這個物種粗魯無知,科技落後,智慧低下,而且正在重覆他的星球曾經發生的愚行,人類毫無節制地污染環境,建造足以自毀的核子武器,並放任彼此的仇恨蔓延滋長,地球,在當下或是在未來,對這位異星來的陌生人而言,是非常危險的。外星人在地球上成功化身為名叫湯瑪士.傑羅姆.牛頓(Thomas Jerome Newton)的地球人,利用他家鄉更先進的科技,取得人類社會的專利權,再把這些包括光學、化學、電磁學的各種專利授權給最領先的大企業(一位為他申請專利權的律師看到資料時驚呼:「如果你是對的,RCA是你的,柯達是你的,天啊,杜邦也是你的。」小說寫在60年代初,這些企業名字都是當時的世界頂尖企業,如果故事發生在今天,他就要說:「天啊,蘋果是你的,輝瑞是你的,台積電也是你的。」),然後外星人牛頓藉此迅速累積財富,隱身在肯塔基鄉間建立一個龐大的研發基地(這讓人想到醉心航空科技的美國神秘富豪霍華德.休斯),雇用大量的工程師與研究人員,預備開發一種能夠長程飛行的先進太空船。這些工程與研究曠日費時,雖然外星人牛頓內心著急(他的家鄉還在嗎?他的家人無恙嗎?),但受限於地球人的技術條件,這些計畫急也急不來;而牛頓與人類的接觸日多,開始有人懷疑他的身世與來歷,研究者對他的科技來源也感到可疑,一位大學教授就說:「這東西沒有用到一百年來我們所知的任何技術,任何科學期刊也都沒有發表過任何文章,這到底是哪裡來的?」外星人大概日子也不好過,他的身體在地球上很容易受傷生病,卻不能去看醫生,他在人群當中,知道自己與別人是不同的,卻也無人可訴,讀者也許可以想像他的極度孤獨。他在地球學會了用酗酒麻醉自己的思鄉之情,酒醉的時候他會吐露真言,對身邊接近的研究科學家哀傷地說:「你們的世界將在三十年內變成一堆原子瓦礫……」這才是小說的題旨所在。我最前面說《掉到地球上的人》這部小說有一個顛覆性的手法,大部分的科幻小說虛構了一個奇型怪狀的未來時間和遙遠星空,裡面的帝國興衰與宮廷鬥爭卻常常是人類歷史的變體(想想《沙丘》的例子);但這部小說卻倒過來,用了美國尋常社會與日常生活,寫出了一個孤獨外星人的故事,小說甚至有很多部分的敘事,是通過外星人的觀點來構造的,就像上面那句「原子瓦礫」,正是透過外星人的口中說出才顯得遙遠而清醒,人類的愚昧和恐怖也才被襯托得如此清楚,讀者在閱讀過程也可能會認同外星人,替他在面對人類的凶險時感到心懸一線……(完整導讀內容請見新書內頁)
名人推薦
【作家】詹宏志 專文導讀 【小說家】神小風、【作家】馬欣、【作家】陳栢青、【影評人】黃以曦、【作家.編輯】趙又萱Abby Ch. 震撼力讚!好評推薦:這是關於地球上一個外星人故事,卻完全真實……而且現實到足以成為我們所有人心中某種東西的隱喻,某種內心的孤獨感。――美國科幻小說家 /諾曼.斯賓拉德精采絕倫!《掉到地球上的人》是時髦的太空時代最激昂的小說——這是一個救世主的故事,他來到地球卻不是為了拯救人類,而是為了拯救自己的人民,但最終卻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永遠埋葬。――影評人/文森.坎比只看過電影而沒讀過原作的人,必會錯過一些重要的東西,因為這本書是那個時代最棒的科幻小說之一!――《滿潮之夜》作者/J.R. 鄧恩一本美麗的科幻小說……用一個外星訪客的故事,來講述地球上的生命。――紐約時報特維斯之作……充滿了力量、詩意與張力!――華盛頓郵報(書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