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賴瑞卿台灣嘉義人,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東亞研究所畢業。生於無所不禁的戒嚴時代,以一個無足輕重的觀眾,經歷眾聲喧譁的解嚴,見證社會結構的重組、國際秩序的分合震盪。從目睹牛車悠悠前進,來到人人黏著臉書、直奔元宇宙的前夕。在跌宕起伏的時代裡,人生做過許多嘗試,教過書、做過貿易、跑過新聞、當過編輯,從電視台退休,在卑微的生涯裡,在柴米油鹽的恓惶間,在冷暖世情的浮沉裡,對生活有悲憫的體會。作品散見台灣的《聯合報》《中國時報》《台灣日報》等副刊以及香港《信報》《九十年代》等報刊。《轉眼分離乍》是他的第一本著作。賴瑞卿:laijweichin@gmail.com
名人導讀
【推薦序】悠遠迷人的老時光──序《轉眼分離乍》◎宇文正(作家、《聯合報》副刊主任)敘事散文,可視為歷史的一環,並且因為細節豐富,往往比史家撰述更翔實可徵。我讀賴先生的散文集《轉眼分離乍》,不僅讀到深厚的情感,也有讀地方史、現代史的知性收獲。我稱這本書作者賴瑞卿「賴先生」,這樣喊他三十多年了。大學畢業不久,我進入一家號稱「國內第一本男性時尚雜誌」《風尚》工作,賴先生是總編輯,也是創辦人。那是解嚴前夕,一個雜誌大爆炸的年代,也是人們說「你如果想要害一個人,就勸他去辦雜誌」的年代。我在《風尚》學習到所有關於記者、編輯的專業能力,也得到賴先生的照顧和提拔。可惜雜誌經營不易,後來《風尚》轉手財團,賴先生離開後,我也去職另覓出路了。多年後回首,我覺得賴先生心中想辦的,或許根本不是人們想當然耳的那種「男性雜誌」,而是一本人文雜誌吧。比如一九八七年解嚴後,《風尚》雜誌是第一個登上綠島採訪、做專輯的媒體。比如杜月笙百歲冥誕(一九八八)前,賴先生囑我去採訪章君穀先生。為應付那採訪,我火速買來章君穀《杜月笙傳》拜讀,還跟攝影編輯去汐止大尖山下尋訪杜月笙墓。這怎會是滿紙流行、美食、品酒的時尚雜誌會做的主題?賴先生的人文、歷史關懷,讓他沒辦法「專心」辦一份時尚雜誌,那麼就自己書寫吧!這些年來,他的一篇篇散文,總帶引我們進入迷人悠遠的老時光。本書開篇〈興中戲院〉,幽暗詭異如「毒氣室」一般的興中戲院裡,風情萬種的舞台上,來去的是流浪的歌舞團,這篇像是寫早年歌舞團年代的劇院興衰史,但篇末筆鋒一轉,賴先生當年喜吹小喇叭的初中同學,迷上了歌舞團的一位女子,竟然就離家跟著歌舞團走了,不知所蹤,這像是看歐洲老電影了。而〈異味諜影1958〉、〈孤寂諸羅山〉裡,則從孩童的眼睛,看白色恐怖時期的社會氛圍,以及本省、外省族群初交會的種種激盪。筆觸的情感溫柔敦厚,毫不尖刻。〈新生食堂〉說的是賴先生自己的故事,家的故事,也可說是這部書的靈魂。勞苦一生的父親,一身手藝卻大起大落,最後開了新生食堂,一年只休大年初一一天,「武士在沙場戰死,廚師在廚房累死」,「新生食堂」終在父親歿後轉手,兒女不再有人從事餐飲。動人的親情散文,鋪陳的卻又是一章跨越台灣光復時期的庶民餐飲業變遷史。圍繞著新生食堂,〈母親的哭聲〉裡刻畫了一位性烈如火,卻一生勞碌憤怨的女性;〈素琴大姊大〉則描繪了堅毅刻苦的女子典型。賴先生善寫人物,輯二「陽春麵的味道」裡,靠一個小麵攤養活一大群親戚的胖子(〈陽春麵的味道〉)令人印象深刻,〈原罪〉述說五金行貴姐崎嶇的人生,喋喋不休卻又勇往直前的〈安娜〉教人莞爾,天兵型的幫派份子〈i幫的東尼小子〉、詼諧諷世的〈大師走了〉皆是一幅幅生動的浮世繪。而緬懷為西貢做最後報導的時報特派員何燕生,以及同代哥們毛鑄倫、秦正華、陳立元、張叔明……等等篇章,不但人物躍然紙上,更是一則則時代的傳奇。輯三「雪中送別」是優美的旅行文學,淡筆書寫行旅見聞,更照見作者的歷史情懷與文化涵養。輯四則回到生活中的細碎體悟。在〈轉眼分離乍〉這一篇裡,一名病人唱著〈魯智深拜別山門〉:「沒緣法 轉眼分離乍/赤條條 來去無牽掛……」這一曲調,彷彿全書的基調,所有的回憶啊,盡付笑談中……。【推薦序】一座充滿感動的城市◎黃敏惠(嘉義市市長)文學從感動的開始,藉由文字的穿透力,分享生活中最美好的故事與情感。嘉義市位處於嘉南平原中心城市,在面積六十平方公里、人口數二十六萬餘人中,西部縱貫鐵公路匯集與阿里山鐵路的起點,百業興盛,人文底蘊深厚,有台灣民主聖地、畫都、木都、管樂之都等美稱。從一九三一年KANO年代、二戰,到農工轉型各重要階段,嘉義人勤勉踏實、樂觀開朗,人文與浪漫的生活態度,形塑出自由奔放的城市性格,二○二一年台灣設計展在嘉義市,年度主題「家意·以城為家」,充分表達這是一座剛剛好的城市。賴瑞卿君,生長於嘉義市,學校畢業後從事教書、貿易,最後投入喜愛的媒體工作,經年來以第一手新聞採訪視野,細膩的筆觸,不斷地發掘、描述生活中的感動。期間更不斷地投稿、撰書,紀錄豐富的人生閱歷。本書用四分之一篇幅書寫對嘉義回憶,如〈興中戲院〉、〈新生食堂〉、〈異味諜影1958〉、〈孤寂諸羅山〉、〈素琴大姊大〉及〈陽春麵的味道〉等,句句傳神,篇篇都是在地情感,具體呈現了嘉義城市發展的風華。今年是嘉義市升格四十周年,又逢賴君出書之際能提早拜讀,身為嘉義人,敏惠受邀寫序備感溫馨與榮耀,也期望此書讓更多人分享精采的嘉義人文之美,親自造訪這座精采的城市。【自序】靈魂內裡的陳設 你知道雪有各種姿態,不一定是潔白、明亮,有時是蒼白、荒涼的。你發現夏天是狂野的季節、冒險的季節,也是送別的季節。你知道去市場買菜,至少有大買、中買、小買、閒買、亂買五種買法。你發覺到傳統市場採買,必須先忘掉三件事。你知道「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在北海道是什麼景象?你見過狸媽的帳簿,去過新潟的居酒屋,路過驛前的夜店,聽到桃子、貴子、結子嬌聲嗲氣的送客聲。你去過作並溫泉,體驗寒冬之際,溫泉鄉的荒涼。你曾坐上破舊的麵包車,一路巔簸搖晃,以為會遭遇不測,最後到達頂級的觀光飯店。你曾造訪即墨古戰場,看田單用火牛陣攻破燕軍的孤城,如今是什麼樣貌。你發現有一種理想:單騎走天涯,哪裡有不平,就把群眾聚起來,把傳單印出來,把旗子升上來,把革命搞起來。你原以為人生這場戲,你是主角,到頭來,才知是配角,等候上場的時候多,真正登場的機會少。你終於發現,人生這筆帳並不難算,你虧欠人家一點,別人也欠你一點,加加減減,一生就過完了。欠別人多的是壞人,別人欠你多的是好人。如果大家都欠你,你就是聖人。你發現寫散文是一種幸福,閱讀也是。寫作的幸福是將心裡的話說出來,說來容易,卻常有客觀的困難,有時是喜悅溢於言表,有時是傷痛太過悲慘,有時是挫折過於巨大,有時是事情艱難複雜,它的本質尚未浮現,這些都讓心思無法表達。直至那麼一天,突然靈光一閃,了悟其中環節,可以準確地抒懷,朦朧的事物變得清晣,喜悅可以一再回味,哀傷可以舒解,傷痛得以撫慰,其中的酸甜苦辣,在個人看來是一種幸福。閱讀也是一種幸福,作者敞開心窗,靈魂內裡的陳設一覽無遺,有幸引起共鳴,讀者就像看中一套漂亮的沙發,忍不住驚叫:啊,這就是我喜歡的樣式。或許未必中意,可能嘀咕一聲:床罩怎會有這種顏色?無論鍾情與否,都是一種交流,彼此的靈魂在暗地裡配對。它沒有繪畫複雜,沒有音樂婉轉,直接觸及心弦;它始於作者的想像,終於讀者的想像,雙方都得到樂趣。永遠忘不了,二○○一年一個暮春的夜晚,半夜經過鄰宅,發現原先璀燦怒放、直達天際的花海,居然消失得無影無踪,青嫩的綠芽掛滿樹梢,原來櫻花謝了。奼紫嫣紅開遍的惆悵剎時襲來,花謝花飛花滿天的場景自動流轉,憶起兒時這時節,總有遠客捎來櫻花,擺放在寒酸的家裡,飽受呵護的情景,又想到造訪京都時,偶遇花期,層層繽紛蓋天遮雲的奇景,內心澎湃不已,發表第一篇散文〈暮春櫻語〉。一轉眼,二十個寒暑過了。在這段不算短的日子裡,個人渡過波濤洶湧的壯年,到了世故滄桑的年紀,在案牘勞形的空檔中,在柴米油鹽的恓惶間,在人情冷暖的浮沉裡,點點滴滴地記錄了生活的感觸,一個小人物二十年的心情告白,如今與朋友們分享。
章節目錄
推薦序 悠遠迷人的老時光 ◎宇文正推薦序 一座充滿感動的城市 ◎黃敏惠自序 靈魂內裡的陳設輯一 孤寂諸羅山興中戲院新生食堂母親的哭聲異味諜影1958孤寂諸羅山輯二 陽春麵的味道素琴大姊大陽春麵的味道原罪安娜i幫的東尼小子大師走了異鄉的身影逝水年華青春夢致我同代的哥們秦正華繁花似錦憶阿元古典漢子張叔明輯三 雪中送別函館的三個世界北海道的咖哩飯雪中送別雁塔下的回眸在半坡的路上六朝現代丰采即墨河畔輯四 轉眼分離乍倫巴之都小買家市場經冬水道物語水讚水懺暮春櫻語深夜的邂逅失蹤四帖解脫轉眼分離乍手術臺上靈魂知己不離不棄的朋友人生萬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