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勢溝通:一句話說到心坎裡!不消耗情緒,掌握優勢的39個對話練習(中文書)

書名 順勢溝通:一句話說到心坎裡!不消耗情緒,掌握優勢的39個對話練習(中文書)
作者 張忘形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2-02-24
ISBN 9789573294573
定價 380
特價 79折   300
特價期間:2025-01-01~2025-03-31
庫存

即時庫存=1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說話術

商品簡介

如果表達像丟球,
那麼溝通就是接球,
如何完美接招,再做個好球給對方,
你需要「順勢溝通」的思考!


我們常常誤解溝通,以為「只要我主動說了怎樣的話,對方就應該照我說的這樣做」,但如果沒有看懂自己與對方的關係,或是未察當下的情緒、心境,往往會陷入被拒絕、被無視、對方大聲就不知道要怎麼回應、講沒兩句就火大翻臉等溝通不良的惡循環裡。
高人氣社群KOL、溝通表達培訓師張忘形從自身經驗出發,他曾經歷第一線的學生團導遊、校園職涯中心老師,再到後來的講師人生,一路走過衝動發言、當夾心餅乾、在社群上「仗義執言」、與網友筆戰等各種消耗情緒心力的情境。這些都使他更深刻體會「溝通」的重要性,進而鑽研與人對話的本質,並且發現──

●把溝通想成戰鬥,當然沒人想與你溝通。
●討好人和當好人是不一樣的,好人必須要有清楚的界線。
●除了接收內容,「接住情緒」更重要。
●面對「頻率不對」的人也能溝通?其實,理解人格特質能帶來更多對話!
●只要三寶技巧(請、謝謝、抱歉/好、不好、好嗎),就能完美應對最常見的溝通情境!

如何把過去的阻力轉變為工作、生活上的助力?如何用一句「適當的話」說進別人心坎裡?「溝通的力量是來自於我們的理解和選擇,而不是說話技巧。」成為忘形的順勢溝通之道。
這本書深入解析個人信念、人際界線、各類情緒、人格特質等四大面向,提出相應的心法、工具、可能性以及「換句話說」的方式,也讓你知道溝通原來比想像中更不費力──只要一句話,就能精準擊中對方需求;一個眼神,別人就知道你要說什麼!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順勢溝通:一句話說到心坎裡!不消耗情緒,掌握優勢的39個對話練習

作者簡介

張忘形溝通表達培訓師,相信溝通是為了建立有意義的關係,表達是為了傳遞有價值的訊息。自稱「忘形」,因為忘形的前面,是得意。得意的意,是音與心的結合。期許自己能夠「忘記所有的形式,得到對方心中的聲音」。具有Everything DiSC顧問、NLP執行師、ATD培訓大師等認證,授課時數超過一千五百小時,講演受眾超過一萬人次。自創的「忘形流微簡報」在社群上引發大量關注,以化繁為簡、黑白圖文的敘述方式呈現多元的議題,創造了高流量、高分享、高互動的溝通效果。著有《忘形流簡報思考術》一書。

作者自序

自序 溝通的力量在開始談溝通前,我想分享自己在溝通上遇到的痛點。對,這是我也很難與別人溝通的地方。三十年不在乎溝通,卻希望三小時搞定溝通常有辦課單位對我說:「老師,我們希望學溝通,但我們沒有什麼時間,能不能請你來講個三小時,讓我們能懂怎麼溝通。」其實我一直覺得「學溝通」這件事情,不是和學數學一樣,套公式就能學會。學溝通反而更像是泡茶,當沉浸在其中夠久,味道自然就會出來。我也認為,溝通中更重要的不是聽老師怎麼說,而是實際地去感受、應用,多去與人對話。所以,在這本書中,我更希望大家可以運用這些想法,也許用了之後,你會有自己的見解。 不學技巧被說沒用,學了技巧,卻拿出去亂用溝通,當然還是有很多技巧,但背後的原理都是「如何看待當下的人事物」。許多人總認為溝通是「只要我說了怎麼樣的話,對方就應該要怎麼樣做」。我覺得這很像網路上常見的撩妹語錄,這些語錄當然有效果,但如果看不懂對方與自己的關係,甚至是自身條件的差異(好比我說了很可能會被當性騷擾),這時,這個技巧就不是助力,反而是更大的阻力。所以除了技巧,我更想談的其實是如何看待溝通的過程,期望透過思考,讓溝通有更多可能。 學會溝通,就能夠解決所有事情?也有很多人覺得說服、談判、銷售等等都是溝通。似乎只要學會溝通,人生的一切都無往不利。如果真是這樣,我就不用這麼認真的教學了,我應該可以當個成功的業務,或成為談判大師。甚至連看似概念相近的「溝通」與「表達」,在很多時刻也是不一樣的。我認為溝通更重視如何理解對方,而表達更重視如何讓對方理解自己。釐清這件事後,是不是很想放下本書,畢竟如果學溝通沒什麼用,為什麼要看呢?其實,溝通很多時候不是增加好處,而是降低成本。 溝通,是降低成本的思維我們來想像一下,如果兩個溝通不良的人,針對一個事件討論時,可能會造成什麼後果?也許兩個人要花很多精神力氣一來一往,也浪費許多時間,可能最後沒有結論,一件事都無法完成;或是兩個人都講到生氣,彼此產生很多情緒,甚至最後雙方撕破臉,連關係都沒辦法維持。也因此,我認為溝通能夠降低的成本有四種。 時間成本當溝通順利時,能省下許多時間。而有趣的是,很多人常覺得溝通很浪費時間,但其實不溝通可能更浪費時間。以工作為例,我之前常常會「以為」對方知道我與他的分工,但其實對方不知道。最後我們分頭做了一模一樣的事,等於做了白工。如果事先說明清楚,也許只花不到百分之一的時間,就能阻止這種誤會。 價值成本「價值」可能比較難懂,我想說的是,如果溝通順暢,那麼彼此的共識或許能創造出更多價值。舉例來說,很多老闆總覺得某件事情很重要,打算叫員工去做,但在交辦的過程中,並沒有告訴對方這件事為什麼重要,導致員工最後做出來的成果與老闆的預期相差很遠。如果老闆能多說幾個他在意的重點,或是給出幾個範例、概念,或許最終產出就能更有價值。 情緒成本我認為一次順利的溝通,沒有太大的情緒反應,能夠讓彼此維持好心情。而這個「好心情」是大多數人忽略的成本。思考一下,即便我們都是成熟的人,但在心情不好的情況下,是不是也會失去效率,甚至做出錯誤的判斷?舉個極端的例子:你有沒有遇過一個人失戀,就茶不思,飯不想,完全失去生活?這就是情緒成本的可怕之處! 關係成本「關係」比較容易理解,如果溝通不良,很可能會讓彼此的關係會變得不好。所以很多的溝通術,其實都不斷強調關係中的溝通,例如親子、伴侶、職場內外等等。套一句我的好友小虎老師說過的話:「學說話不一定能解決問題,但不學說話就很容易出問題。」學溝通也是差不多的道理。很多時候,溝通不一定能馬上解決問題,卻能讓自己看懂關係,也看懂問題。我以前不能理解的事情,都是在學習溝通的過程中,忽然明白在那個狀況下,原來我們的關係是這樣。 我很喜歡看武俠小說,總是想像把裡面的各種招式和劍法搬到真實生活上。後來才發現,所有厲害的主角,很多時候不是修練了技巧,而是因為有了強大心法的支撐。所以,在這本書裡,我整理了自己在學習溝通的過程中,從內而外的不同感受。包含心中的信念與價值觀、彼此的界線、理解自我的情緒。搞定內在之後,才開始思考為什麼對方會這樣說話,以及扮演不同角色時可能有什麼不同的應對方式,或不同的情境下可以怎麼發揮溝通的效果……透過這些分享,我想讓你明白溝通並非依靠直覺,相信你一定能發現溝通的力量是來自於我們的理解與選擇,而不是說話技巧。也希望你能和我一樣,從溝通的旅程中得到一些「啊哈」。

名人導讀

推薦文 用善感的心,寫深刻的溝通之道周震宇/聲音訓練專家認識忘形老師五年多了,我看著他從入行,到對於溝通表達相關議題的摸索、撞牆、取經、練功,終於,他所經歷、發現、體悟的,都聚攏在這本書裡,成就了一個美好的里程碑。心思細膩又敏感的人,往往要比「鈍感力」強的人,承受更多關係上的苦。忘形老師就是這樣的人,所幸他在受苦之後,會啟動他那酷愛分析的大腦,思考問題的核心,釐清背後的原因,找出有效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經營關係。這讓他得道多助,各方面都漸入佳境。不知道你有沒有吃過「功夫菜」?就是那種看似簡單,實際上卻需要經驗豐富的廚師親自花時間、花功夫下去料理的好菜。這本書就是「溝通」這門學科的功夫菜。忘形老師的用字遣詞非常淺白,閱讀起來流暢度極高,很容易理解與吸收。而這些精彩案例、實用技巧的背後,蘊藏了心理學、行為學等深刻的原理原則,讓人欲罷不能地一頁一頁往下翻,不知不覺就把整本看完了。我教聲音表達,其中有個技巧叫「殘韻」,這個技巧能讓話語更有餘韻,在聽者心裡留下迴響。忘形老師在每個單元後面都留有「溝通思考題」,看完了書,這些需要細細反思的問題,像是繞梁餘音一般在內心敲叩,後勁十足。「溝通,是為了建立有意義的關係。」這是我的恩師陳怡安教授教我的,感謝忘形老師的傳承。不是每一段關係都有意義,但只要我們願意學習溝通,便有很大的機會贏得豐盛富足的有情人生。

名人推薦

優勢推薦瓦基|「閱讀前哨站」站長周震宇|聲音訓練專家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張國洋|大人學共同創辦人許皓宜|諮商心理師莊舒涵(卡姊)|出色溝通力教練張瀞仁|美國非營利組織Give2Asia亞太經理楊士範(Mario)|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共同創辦人愛瑞克|《內在原力》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歐陽立中|暢銷作家、爆文教練 這本書就是「溝通」這門學科的功夫菜……精彩案例、實用技巧的背後,蘊藏了心理學、行為學等深刻的原理原則,讓人欲罷不能地一頁一頁往下翻。──周震宇/聲音訓練專家比起強調那些具有說服力或煽動力的美麗話術,我們得回到自己的內在,覺察自己對於溝通的信念……保持彈性而非套用公式,才是溝通的精髓所在。──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用對的鑰匙開鎖,才能真的讓話語走入對方心中……讓這本書成為改善關係,建立更強大信賴與羈絆的一個起點吧!──張國洋/大人學共同創辦人在忘形的書中,我特別喜歡的是他直接點破這個盲點:「溝通的力量是來自於我們的理解和選擇,而不是說話技巧。」……相信大家讀了他筆下的溝通奧妙與心法後,更能懂得人與人相處的珍貴與美好。──許皓宜/諮商心理師溝通技巧提升是對自我最好,也最值得的投資,只要願意依照著《順勢溝通》中的方法應用在職場、生活當中,溝通必能有效果又有效率。──莊舒涵(卡姊)/出色溝通力教練以自我覺察為基礎的溝通,不只在職場上,在網友、家人、朋友、伴侶、親密關係之間,其實都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操作。我甚至覺得,對像我這樣的內向者來說,這是更有效率的方法。──張瀞仁/美國非營利組織Give2Asia亞太經理這本《順勢溝通》提綱挈領地提供一套系統,能快速讓讀者明白,溝通可以如何學習、思考和精進。──楊士範(Mario)/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共同創辦人身為一個高敏感人,我非常在意他人與我互動的過程……善用溝通,可以連接起更多人與我們一起成就更多事情,也讓我們可以活出更好的人生版本。──愛瑞克/《內在原力》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我們總以為對方難溝通,結果最難溝通的可能是自己……但有了忘形的《順勢溝通》,從此,溝通成為我們最強的優勢!──歐陽立中/暢銷作家、爆文教練

章節目錄

自序溝通的力量Part1 溝通的信念第1課 溝通的各種情境第2課 溝通,是為了建立隊友,而不是建立對手第3課 溝通,是為了找到共識,而不是彼此控制第4課 溝通,是為了好好說話,而不是好說話第5課 溝通,是為了找到方法,而不是找到罪人第6課 放下自動導航Part2 溝通的界線第7課 溝通的修練:理解界線第8課 控制型語法第9課 調整控制心態第10課 討好型語法第11課 調整討好心態第12課 帶著討好的控制第13課 為自己而活Part3 溝通與情緒第14課 情緒與情緒背後第15課 表達情緒,而不是壓抑與攻擊第16課 鍛鍊防彈玻璃心第17課 回應快樂與悲傷第18課 回應憤怒與焦慮第19課 愛與恐懼Part4 根據人格特質來溝通第20課 DiSC人格特質第21課 D特質的特徵與修練第22課 與D特質互動第23課 i特質的特徵與修練第24課 與i特質互動第25課 S特質的特徵與修練第26課 與S特質互動第27課 C特質的特徵與修練第28課 與C特質互動第29課 學習彈性,而非限制及分析Part5 互動關鍵詞第30課 「請」──邀約的參考步驟第31課 「謝謝」──感謝該怎麼說?第32課 道歉,是讓對方感受到心意第33課 拒絕,是不委屈也不打壞關係第34課 讚美,是誇到對方心中Part6 高情商溝通第35課 我不會說話,怎麼辦?第36課 不熟悉的社交場合,該怎麼辦?第37課 利用即時訊息溝通,要注意什麼?第38課 對方不想溝通,怎麼辦?第39課 溝通為什麼這麼累?後記 活得自在的人,就是會溝通的人
oracle.sql.CLOB@f96a209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