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福簡單教養練習書(三版)(中文書)

書名 華德福簡單教養練習書(三版)(中文書)
The Soul of Discipline: The Simplicity Parenting Approach to Warm, Firm, and Calm Guidance
作者 金‧約翰‧培恩
(Kim John Payne)
譯者 舒靈
出版社 小樹文化
出版日期 2022-02-23
ISBN 9789570487787
定價 380
特價 88折   334
庫存

即時庫存=1
分類 中文書>教育

商品簡介

孩子需要簡單的生活,才能有平穩的情緒
一起跟著華德福教養經典,練習簡單教養精髓


Q:孩子失控時,到底該怎麼幫助他?
Q:為什麼看了一堆書、學了一堆教養方法,還是沒有用?
Q:我們的教養方式錯了嗎?為什麼孩子會出問題?
Q:孩子前幾天還相當乖巧聽話,為什麼現在卻完全失控?

📌簡單教養關鍵1:給孩子明確、一致的的規範與界限,模稜兩可的規定只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簡單教養關鍵2:建立固定、有節奏的情境轉換模式,可以減少孩子分心、哭鬧的狀況。
📌簡單教養關鍵3:無法讓孩子做決定的狀況,就不要使用詢問的語氣,虛假的尊重只會破壞親子關係。

吵鬧、不聽話……其實是孩子的求救訊號!
在生活步調快速的時代,我們都收到過多的專家建議、不斷的追求「流行」的教養方式,卻遺棄了父母應有的自尊,讓孩子失去對我們的信任。當孩子感受到生活有太多瑣事、有太多自己無法負荷的壓力、失去了安定且安詳的步調時,就會用吵鬧、不聽話、無理取鬧的反應向我們發出求救訊號。這時候,「簡化你的家庭生活」、「規律的生活步調」才能穩定孩子的情緒、引領我們找回安定、和諧的親子關係。

簡化家庭生活、回歸教養初心,
培恩博士帶你重新建立平和的家庭核心價值
教養是一段辛苦的過程。但是當我們用心去理解孩子的身心變化,以及外在世界對孩子的壓力,就能讓我們回歸教養的初心,找到當下最適合孩子的教養方法。孩子需要我們簡化雜亂的生活、尋回自信的引導,而不是盲目遵從書中學來的處方籤。
擁有多年教育經驗,父母教養的靈魂導師──金‧約翰‧培恩博士,在你對教養迷茫時,帶你找回教養的方向,陪伴孩子走過最艱困的親子之路。

【本書重點】
1. 三大教養原則、三階段教養歷程,帶領我們度過複雜、艱困的日常教養狀況。
2. 整合華德福教養重大觀念,溫柔引導孩子找回家庭核心價值。
3. 簡化家庭生活,華德福教養靈魂導師的全方位教養守則。
4. 貼近電子世代、不必擔心孩子與現代社會脫節的新型態華德福教養觀。
5. 從孩子的內心需求,提供最安定、和諧的家庭規範。

(初版書名為《簡單教養經》;二版書名為《華德福慢養教育》)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華德福簡單教養練習書(三版)

作者簡介

金.約翰.培恩(Kim John Payne)曾出版暢銷書籍《華德福經典遊戲書》。教育碩士金.約翰.培恩是超過250所美國公私立學校的諮詢師與訓練師。做過近30年的學校諮詢導師、成人教育師、諮詢研究員與教育家。超過15年的私人家庭諮詢治療師。他常在國際性教師、父母、治療師會議擔任主講員,也在全世界辦研習營與訓練營。其角色是幫助孩子、青少年和家庭,探究孩子與兄弟姊妹、同學之間的社交困境,孩子在家中、學校中的注意力與行為問題,還有情緒問題──如反抗、侵略、上癮、自卑等。培恩是華盛頓特區童年聯盟的伙伴。曾諮詢過南非、匈牙利、以色列、蘇俄、瑞士、愛爾蘭、加拿大、澳洲、英國的教育協會。參與極多在北美與英國的華德福教育推廣,也曾在新英格蘭安提格大學的華德福共同合作諮詢專案擔任指導員。他於全球推廣「簡單父母經計畫」,並創立了「永續社會中心」。目前,他與妻子與兩個孩子居住在紐約州哈林威爾,致力於深度思考、探索社會等生命議題。

作者自序

【自序】緊密、穩定的家庭狀態,才能讓孩子擁有穩定的情緒擔任學校和家庭諮詢師超過三十年,我從未遇過「真正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知所措的孩子。當父母未提供明確的界限與規範時,他們會變得難以管教、不聽話,覺得沒有安全感、焦躁不安;父母則因此感到挫折和困惑。孩子察覺到我們的不知所措,更容易迷失方向,教養也陷入惡性循環。身為兩個青少年的父親,我並不完美,因此很清楚父母碰到棘手問題時的感受。為了防止情緒不斷墜落,父母會想抓住任何可以解決情況的事物:有些父母認為,可以從專家的建議中找到一次見效的方法;而有些專家則認為:我們必須貫徹某一種教養方式。我很懷疑這種教養方式的成效。不管哪一種方式,最後都會被「困住」。父母無法有效執行單一、僵化的管教方式,因為孩子不斷在成長,情緒也同樣頻繁地在改變。自從《簡單父母經》(琉璃光出版社)出版後,全世界都在改變。無數父母證實了「放慢速度」和「簡化家庭生活」的價值,同樣的理念也適用在管教方面,例如:當青少年對父母大叫:「別把我當孩子看!」時,總讓我們驚慌失措。我們或許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但孩子也可能高估了自己的實力。當下,我們可以適切的指引孩子,但最困難的是,父母如何知道管教方式是否正確呢?《簡單父母經》續集《華德福簡單教養練習書》將會探討這類問題。對我來說,當教養變得複雜或不明確時,管教的重點是在情緒上「抓緊」他們。除此之外,當孩子做得很好時,我們可以改用柔性的方式,取代溫和、堅定的擁抱。在孩子身旁,父母能利用直覺判斷該用哪種教養方式。本書將探討如何讓直覺成為實用又有創意的工具,並應用在親切、沉穩的方法上;當孩子遭遇困難時,充分支持並照顧他們的需要。教養三階段:根據孩子的情況,給予適當的教養《華德福簡單教養練習書》由「監督者-栽培者-引導者」構成,依序建立彼此的關係,父母可以適當調整,以便回應各種艱難的管教狀況。以下是教養三階段的簡要概述:.監督者:監管孩子早期階段。幫孩子建立安全感、控制衝動、了解誰是做主的人,以便學會服從。為下個階段打好基礎…….栽培者:應用在前青春期階段,鼓勵孩子了解他是家中的一分子。父母仍然負責監管,但需要傾聽孩子對事情的看法與計畫,並自然的導向下一個階段…….引導者:監管青少年。父母知道孩子未來的道路,傾聽並跟孩子一起計畫,是達成目標、期望和夢想的最佳途徑。「監督者-栽培者-引導者」是教養必經的三階段,但是我們也可以視為支持孩子特定需求的三個階段,非關年齡。這些階段為:.基礎(監督者原則):如何打好寬廣又深遠的基礎,就是幫助各年齡層的孩子控制衝動、遵從要求和守規矩。教導孩子控制自我意志,避免成為問題。若基礎建立好,便可引導至下一階段…….中期(栽培者原則):建立好控制衝動的基礎後,孩子會懂得團隊合作,做計畫時也會考慮到家中成員。這個階段是幫孩子發展同理心、了解他人感受,並強化人際關係。若中期建立完成,可繼續進行下一階段…….高階(引導者原則):當孩子學會接受規範,並能了解家中其他成員也有需要時,孩子會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時要鼓勵並引導方向。如果孩子的情況已經失控,該怎麼辦?如果青少年不接受監督或引導者的管教,這些紀律原則怎能給我們實質上的幫助呢?舉例來說,孩子想要自己做重大決定,但又不尊重他人、不肯接受父母好意幫忙時,該怎麼辦?答案是:「回到監督者原則。」幫助他們了解自由是選擇而不是權力。孩子需要父母轉換管教角色,否則會完全失控。孩子需要生活在較小、較緊密的「家庭狀態」,當孩子了解:誰才是掌權者、懂得照顧其他家庭成員的需求時,才能有自己做主的空間。這樣做不討喜,但父母會更快樂、理智又踏實,更重要的是,孩子會在自由和責任間處事。他們必須,也可以自行處理事情,避免父母對尚未準備好的孩子期望過高。調整管教和支持的方式,讓孩子回歸安定的狀態教養三階段也能應用在日常。有位母親寫道:「我跟13歲女兒相處得很和諧,可是她突然變得不可理喻,甚至持續好幾天。以前我只會任由情況惡化,不知所措。『堅持要孩子做出更好的選擇』看似合理,可是對當時的她來說,就是做不到。於是我收緊掌控,花一小時或一天回到基礎原則,用監督者方式處理,頂多兩天就能改善,也會考慮家人的感受。」本書的目的是要讓父母釐清,在成長各階段找到適當的管教方式。本書不會讓你覺得非得照做不可,或者:「糟了!我都做錯了。」孩子需要我們成為家庭的領導者,而不是只會遵從書中學來的處方籤,不管那些忠告多好都不該盲從。任何一本教養專家寫的書都應該附帶警語:「這個忠告可能會傷害到你的自尊,使你過度依賴專家,並虛化家庭的領導權。」如何閱讀本書?本書分成五部。第一部著重在教養藍圖,先檢視孩子為什麼會不聽話,也會闡述父母如何溫和堅定的教養孩子。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管教如何增進我們和孩子的關係,不用怕擔任監督者會與孩子疏遠。第二、三部將會深入探討之前概述過的三種父母角色。第二部描述監督者的角色,因為這是建立其他角色的基礎。這部分會解釋聽話的五大要點,如何順利轉換情境、如何從要求轉換到指示、如何避免孩子打斷成人的對話,讓他更有禮、尊重他人。第四部幾乎回答了每個父母都會問的:「我是不是搞砸了?」還有:「現在改會太遲嗎?」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這部會提供所有教養狀況適用的方式,父母也會逐漸清楚孩子在每個發展階段所需的教養方式。最後,第五部會檢視過去的教養方式為何會瓦解父母的權威、減少與孩子的交流。其中一章會討論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簡化和平衡將如何改善親子關係並減少爭吵。還會探討「3C時代的教養方式」,並分析網路媒體對父母權威、親子關係的影響。教養是一場緩慢、長久的學習在生命中,亙古定理通常既深奧又簡單,想要達到這種境界需要時間和毅力。過去三十年,在我帶領的幾百個工作坊中,如何適時調整教養方式以配合孩子的不同階段一直縈繞在腦海中。在我手中滾動的,原本是顆有稜有角的石頭,現已熟悉圓潤;這塊石頭曾讓許多父母握過,並讓它在指尖滾過。透過所有人的努力,對教養方式如何建立親情的領悟,儼然成為一顆寶石。在書中,我想為許多有愛心、努力不懈的父母說幾句公道話,他們鼓勵我分享教養心得。孩子很幸運,有願意花時間探索教養方式的父母,這便定義了家庭生活。祝你們閱讀愉快,並祝福你在教養的路上一帆風順!

名人推薦

【華德福教師溫暖推薦】徐明佑(華德福資深教師)姜佳妤(華德福教師、親職部落客)

章節目錄

【自序】找到各階段的教養方式 簡單教養第一部 規劃你的教養藍圖 壹、孩子是不聽話還是迷失自我當孩子不聽話時,其實已經迷失了方向孩子出現偏差行為,是為了向父母尋求幫助理解孩子不聽話的成因,就能讓我們冷靜面對遊戲,是孩子排解生活壓力的方式性格不同的孩子,面對壓力呈現的狀況也不同發育中的改變,也會讓孩子感到不安明確的家規也能幫孩子找到定位、恢復平靜孩子反抗父母的管教,其實是內在與外在有過大的衝突被外在世界圍攻的孩子,就會用「反抗」來保護自我憤怒與衝突,只會讓親子關係走向惡性循環過濾掉不適合的生活事物,就能讓孩子有健全的大腦當孩子被情緒淹沒時,可能會將父母的引導視為威脅貳、教養三階段:根據孩子的成長過程,提供靈活、彈性的教養原則 界線可以給孩子安,圍牆則會阻隔親子關係發展孩子的內在語言能力,學會調節情緒與衝動行為根據孩子的成長,將教養分為「監督者、栽培者、引導者」根據孩子的成長歷程,提供適切的教養模式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的教養,讓孩子學會控制衝動、發展自我簡單教養第二部 監督者階段:面對0~8歲幼兒的教養原則 叁、監督者時期:父母建立良好界限的五大原則良好界限能建立孩子自我意志、培養良好親子關係孩子學會遵從適當、溫和、堅定的規範,能避免無止盡的爭吵父母建立良好界限的五大要點正確的時間點,可以讓孩子更容易遵從父母的指示給孩子指示前,暫停一下、想像自己希望的結果從小事做起,讓孩子學會服從我們的指示讓父母給孩子的指示更有效率的四大原則不能讓孩子決定的事情,就不要敞開談判大門溫和堅定的教養立場,能建立孩子對我們的信任感如何引導,讓孩子順利轉換情境有節奏的情緒轉換,讓孩子不哭鬧就能適應不同環境肆、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告訴孩子「我們需要時間暫停」,就是展現「自制力」的時刻矯正孩子「插嘴行為」四步驟以身作則,讓孩子學會「專注力」「以家人為優先、晚一點查看手機訊息」能加強孩子的安全感父母的心思都放在3C產品,就會失去與孩子的連結如何避免3C產品干擾,建立高品質親子時光當孩子能控制衝動、具同理心、能換位思考,就能避免霸凌每天的教養,就是控制衝動、發展同理心與換位思考能力規律可以創造安全感,進而控制衝動行為信守承諾、建立孩子的期待感,比立即回應更加美好溫和堅定的健全規範,是建立孩子人際關係的基礎伍、「過度尊重」的流行教養,反而讓父母失去權威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取得親子連結、發出簡單指令給幼兒太多選擇權,反而讓孩子對父母的指示感到困惑模糊的指令會讓孩子產生不確定與矛盾感孩子的大腦尚未發育完全,無法連結行為與後果當父母對幼兒提出建議時,他們需要時間考慮與回應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聽從父母的建議?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建立連結,就能讓指示更加容易清楚的指引,可以讓孩子找回安全感,避免失控幫孩子分解複雜動作,可以讓我們的指示更容易執行簡單、明確的指令可以讓孩子更容易了解、有安全感先給孩子概念,再執行步驟,且絕不重複同一指令語言發展,互動品質比起互動次數更加重要語文能力不代表聰明重質不重量的互動溝通,才是語言發展關鍵有目的性的動作,可以加強孩子對語文的連結「先行動,再說話」讓孩子更容易執行我們的要求濫用「暫停法」,讓孩子學會「拒絕面對問題」冷靜面對孩子犯錯的四大要點簡單教養第三部 栽培者與引導者階段:面對9~19歲孩子的教養原則陸、栽培者如何引導10~13歲前青春期孩子栽培者:幼兒與青春期之間的過渡時光檢視孩子的發展階段,就能找到適合的教養方法前青春期的孩子仍想融入群體,而不是突顯自我日常生活就是培養孩子自信、倫理道德與價值觀的基礎孩子在同儕間的表現,奠基於家庭節奏與規律父母必須幫前青春期孩子過濾商業行銷訊息行銷專家會利用孩子的心理需求,引發消費行為毒品危害已經下降到前青春期的孩子前青春期孩子內心非常希望獲得大眾認可前青春期對性別認同相當敏感,需要父母敏銳覺察與前青春期男孩溝通十大守則與前青春期女孩溝通十四大守則栽培者的教養原則:聆聽、觀察、給予適當協助適時提醒孩子能保有自我,但仍需尊重他人前青春期是教孩子社會溝通潛規則的重要時機糾正前青春期的孩子前,必須先聽聽孩子的說法三明治計畫:增進溝通、應對進退能力的日常練習讓孩子知道:就算不可行,我們依然重視他們的想法運用「三明治計畫」培養孩子社會溝通力禮儀教養:孩子有禮貌,但仍然能保有自我深度觀察孩子的狀態,再採取教養方法前青春期學會應對進退,可以平衡青春期過於自私自利柒、引導者階段:面對14~19歲孩子的教養原則父母運用引導,導正孩子偏離的方向堅定的教養立場,可以讓孩子有穩健的根基面對青少年剛萌芽的自我,就如同面對新生兒就算表面上看不出來,父母對青春期孩子仍有重大影響力提醒青春期孩子:父母的責任是顧全大局不足的睡眠時間,也會影響青少年的情緒問題分享自己的交友經驗,而不是對青少年下指導棋了解不同的友誼層次,避免孩子過於專注某一個團體如何幫孩子分辨友誼的距離了解青春期三大階段,理解孩子的行為表象將愛分為不同的層次,引導青少年思考兩性關係引導者的教養原則:聆聽與觀察,搭配有技巧的引導父母的職責,是幫助青少年找到人生志向父母應該幫孩子分析利弊、了解行為後果不帶批判的聆聽,讓孩子更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利用故事,讓訊息明確、強烈的傳達給孩子遇到危險的事,父母仍要迅速、沉穩的介入簡單教養第四部 孩子失控時,如何建立你的教養急救包捌、根據孩子的身心狀況,調整我們的教養模式理解我們為何害怕幫孩子設立界限害怕妨礙孩子的個人自由,讓父母不敢設立界限根據孩子的需求調整,就不會讓孩子失去自我模糊的親子界線,會毀掉我們對孩子的影響力依照孩子表現出來的徵狀,改變我們的教養原則掌握的力道應該由重至輕、漸漸讓孩子自己選擇教養,必須時時刻刻將孩子的身心變化納入考量簡單教養第五部 教養方法的轉變,來自於上一代的童年反思玖、破壞父母權威的流行教養方式1940年代,教養緊密的結合日常生活與家務1940~1960年,嚴格的教養變得過於寬容1970年代,過於寬鬆的教養讓孩子變得失控1980年代,棍子與胡蘿蔔只會淪為利益交換為什麼獎勵與懲罰達不到我們想要的結果?1990年代,商業管理模式與家庭教養的衝突商業管理模式並不適用於教養利用有限的選擇,平衡自由與管教孩子能理解父母是否真誠的讚美他們過度讚美造成的教養問題過度讚美對孩子造成的十種阻礙用安靜的陪伴與關注,取代「過度讚美」站穩自己的立場,就是最有效的教養法則拾、簡單教養四大支柱:用簡化與規律,讓孩子減輕壓力降低外界壓力,讓孩子發展復原力給孩子平衡、簡化的家庭生活,就能解決你的教養難題拾壹、父母如何面對3C流行教養的危害3C產品大大降低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3C產品如何減弱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權力從3C產品對人際關係的影響,理解是否該讓孩子使用情緒控制、同理心,才是人際關係的重要根本3C產品讓孩子進入逃避寂寞的惡性循環網路行銷手法,將父母塑造成「愚蠢」代名詞完全不節制的網路世界,變成了孩子情緒習慣主要影響者3C產品,反而加強孩子「反擊、退縮」原始大腦模式太小讓孩子接觸3C產品,會破壞孩子正常發展軌跡孩子的心智,還無法與快速傳播、殘酷的3C產品抗衡孩子沒有能力,選擇對自身發展最有利的情況粗魯無禮的媒體訊息,不斷影響孩子自身行為引導孩子之前,必須與他們建立情感上的連結電視節目中對於父母的荒謬描述,並不適合孩子觀賞當父母的地位被破壞殆盡,只會讓孩子更加徬徨無助理解你對3C產品的擔憂,才能真正改變家庭對3C產品的規則少用或不用3C產品,反而能加強家庭價值觀減少3C產品的影響,能讓父母對自己的教養更有自信【結語】健全、靈活的教養方式,才能隨時因應孩子的不同變化【謝詞】【附錄1】寫下你的家庭核心價值,建立你的教養藍圖【附錄2】孩子失控時,檢視目前的家庭環境,理解孩子的壓力來源
oracle.sql.CLOB@69a36f1d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