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21世紀公民的思辨課】:無論「性別」為何,每個人都有免於被歧視的自由!揭開「女權」的偏見與迷思,迎接真正的「平權」時代!(中文書)

書名 女性主義【21世紀公民的思辨課】:無論「性別」為何,每個人都有免於被歧視的自由!揭開「女權」的偏見與迷思,迎接真正的「平權」時代!(中文書)
Feminismus
作者 朱莉安娜.弗里澤
譯者 趙崇任
出版社 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0-10-26
ISBN 9789579314756
定價 299
特價 79折   236
特價期間:2025-04-01~2025-06-30
庫存

即時庫存=2
分類 中文書>社會科學>社會

商品簡介

無論「性別」為何,
每個人都有免於被歧視的自由!

德國國家廣播電台票選「給青年讀者的7本最佳好書」!
揭開「女權」的偏見與迷思,迎接真正的「平權」時代!


女性主義?現在還有人需要它嗎?不是早已經人人平等了嗎?事情當然沒有這麼簡單。打開電視,女性的身材仍是被品頭論足的焦點;職場上,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現象司空見慣;家庭裡,家務和育兒仍被視為女性的「天職」……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女性的地位卻依然停滯在昨日。
「女性主義」作為一個概念,試圖透過釐清性別規範,實現性別平等與消彌性別歧視。隨著#MeToo風潮席捲全球,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重新思考性別議題的重要性,但我們真的了解「女性主義」是什麼嗎?女性主義又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響?
本書由德國知名新聞主編執筆,從女性主義運動的發展歷史開始,深入淺出地探討當代社會的女性形象、審美標準、兩性關係、性暴力問題以及工作和家庭中的女性角色,乃至偽裝成女性主義的歧視和反女性主義,並提出具體的建議,教我們如何向典型的偏見反擊。
女性主義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信念;它不只關乎女性,而是與我們所有人息息相關。「性別」可以影響我們如何做為一個「人」,想要打破「性別歧視」的不公不義,只有靠我們自己為平等挺身而出,現在就是採取行動的時候!

名人推薦:
【台北市議員】苗博雅 專文推薦!【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助理教授】何撒娜、【女性主義者】周芷萱、【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陳宜倩、【吾思傳媒創辦人暨執行長】張瑋軒、【前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顧燕翎 女力好評!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女性主義【21世紀公民的思辨課】:無論「性別」為何,每個人都有免於被歧視的自由!揭開「女權」的偏見與迷思,迎接真正的「平權」時代!

作者簡介

朱莉安娜.弗里澤 Juliane Frisse在柏林學習社會學與政治學,並於慕尼黑的德意志新聞學院接受培訓。曾任職於巴伐利亞廣播電臺、《此刻》網路雜誌(jetzt.de)與Dummy出版社,並曾於《泛光燈》雜誌網路版(fluter.de)擔任主編,2017年起擔任《時代週報》網路編輯。她並以探討電影中女性形象的廣播節目獲頒「朱利安.巴特爾媒體獎」。

譯者簡介

趙崇任德國特里爾大學德語文學博士生、輔仁大學德語文學碩士,學術研究之餘從事翻譯與寫作。個人網站:andrechao.wordpress.com

名人導讀

推薦序──女性主義的敲門磚 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女性主義」是近年名列前茅的網路引戰關鍵字。除了女性主義本身帶有的基進性(在反對者看來就是爭議性)必然引發正反意見,更因為女性主義的多義性、多元性(在反對者看來是定義不明),經常讓參與討論的各方在進入議題實質討論前,就因為對女性主義的定義和詮釋不同而吵得不可開交。經歷一輪發散而令人疲憊的辯論後,女性主義的擁護者經常列出長串書單供對方參考,希望能夠弭平資訊落差,讓討論往更聚焦的方向進行。只可惜,常被提及的女性主義著作,不論學術或通俗,多數都是經典長篇之作,需要投資大量時間精力加以閱讀理解,並不適合多數大眾。開書單的做法,往往沒有實質效益,反而只能得到「傲慢、掉書袋」之譏評。女性主義的討論容易引戰,某程度上代表女性主義的研究與探討有其市場。然而,這個市場目前最欠缺的,不是精湛宏大的磚頭書,而是基本、通俗、易懂的基礎概念介紹。華語出版界引進《21世紀公民的思辨課:女性主義》是恰如其分地回應了「對女性主義有興趣但不了解」的讀者之需求。「簡潔易讀」是本書最大的優點。以女性主義簡史開頭,接著分論諸多生活化的性別議題,最後以女性主義的實踐結尾。短短篇幅就完成起承轉合,連「反對女性主義」的聲音也有呈現。行文簡潔、用詞簡單,只要具備中學程度的閱讀能力,就能利用生活中各種閒暇時間享受本書。對「有興趣、沒時間」的讀者而言,是非常優質的入門讀物。或許是作者出身於新聞界,對社會脈動有清晰的嗅覺,因而本書對女性主義的論述,是相當有「時代感」。經典著作雖然深刻雋永,但對初學入門者而言往往有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感受。本書運用大量的當代生活議題,例如超模選秀、時尚產業、網際網路等,讓讀者得以從日常生活學習女性主義觀點,彰顯了女性主義的實用與歷久彌新,相信可以提升讀者對女性主義的興趣。而使本書別具特色的是,即使篇幅非常短,作者也有意識地對一些常見的疑惑作出回應,深入淺出地解說各種常見對女性主義的誤解。從前言就開宗明義提問「我們今天還需要女性主義嗎?」回應了「性別已經很平等,不需要再強調女性主義」的說法。繼而挑戰#MeToo運動、同工同酬、人工流產、性行為知情同意、性別保障名額、育兒責任等所謂「高爭議性」的議題。且在行文之間簡潔扼要地提出論證,雖然受限篇幅無法面面俱到,已足以使讀者認識作者的基本立場,作為後續思辨的基礎。基於上述特色,本書非常適合所有想開始了解女性主義的讀者。中學教師也可以採用本書為教學參考,搭配具體案例為學生做導讀。就實用性而言,也非常適合致力於推廣女性主義理念的朋友們,作為與初學者溝通的指南。例如第十四章的「女性主義小抄」文字精簡扼要,相信曾經在網路上與人筆戰性別議題的朋友,肯定會心一笑。從行文架構可以看出作者有意識地定位本書為入門讀物。但作者並沒有因此放棄女性主義的批判性。例如,對於近年捲起一陣《Lean In》炫風的職涯女性主義,作者明確地表達了質疑。雖然不見得人人都贊同她的看法,但這樣的風格,充分展現女性主義甘冒大不韙的本色。定位為入門讀物卻也不怕引起爭議,在基礎與基進之間取得某種程度的平衡,是女性主義讀物中難得的類型。本書當然不是完美無瑕。最顯而易見的缺點,就是為了提升易讀性,犧牲了理論的純粹性。從第一波女性主義至今,女性主義的流派已經發展得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流派的女性主義之間,唯一的共通點似乎只有「承認性別不平等問題存在,並且致力於提出解方」,歧異點甚至多過共通點。基進女性主義批判自由主義女性主義沒有正視父權的根本問題;自由主義女性主義指責基進女性主義嚇跑了所有潛在的支持者……各流派之間的論辯,甚至構成女性主義最引人入勝的理論精髓。而在本書的各章節之間,作者採用的觀點雖然都可稱為女性主義,但實際上經常跳動在不同流派的理論之間。時而自由主義、時而基進、時而帶有社會主義的色彩。這樣的寫法,好處是避免了各流派的弱點,可以針對個別議題展現女性主義最具說服力的答案。但壞處就是在理論與理論之間,深層的、隱而未顯的矛盾,就躲藏在字裡行間,未能呈現給讀者。理論純度不夠純粹,這也是本書最容易被批判的弱點。然而,本書的弱點,必須是女性主義的進階讀者才能辨識。若沒有對女性主義有更深的了解,本書足堪擔當基本的認識女性主義讀物。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深度廣度難以兼具。本書的角色定位非常清楚,就是女性主義的敲門磚,讓更多人用較低的時間成本,接觸到女性主義的基礎觀點。被引起興趣的讀者,自然可以再按部就班從大師之作追尋更深刻的思辨。未曾接觸女性主義之前,見山是山。希望本書可以發揮讓普羅大眾對日常生活議題「見山不是山」的功能,看出每個細節背後的性別眉角,並且起心動念投入實踐。更期待閱讀本書的讀者,可以進一步了解女性主義觀點的多元性,最後「見山又是山」,享受女性主義對人類智性的貢獻。

章節目錄

推薦序/女性主義的敲門磚        苗博雅 前 言/我們今天還需要女性主義嗎? 第1章/爭取平等:什麼是女性主義? 父權制 性別歧視 多樣化的女性主義 第2章/女權運動簡史 第一波女性主義 一七九一:奧蘭普.德古熱發表第一份廣泛適用的人權宣言 一八四九:路易絲.奧托–彼得斯《女報》與兩場女權運動 一九一三:女性身體力行參與政治 第二波女性主義 一九六八:丟番茄事件 第三波女性主義 一九八五:猩猩與白人男性的統治之爭 第四波女性主義 二○一一:蕩婦遊行 第3章/性別:男性與女性的分類 性別是社會現象 兩性標準 性別角色的力量 生物論點對平等的反駁 性別的異與同 第4章/女性形象:以客體取代主體 德國超模選秀:誰是全國最美的女性? 影視劇集中的性別形象:年輕的女性與幹練的男性 貝克德爾測驗:女人有話說 廣告中的性別角色:性別歧視銷售術 第5章/身體戰場 審美標準與身體羞辱 佔空間的女性 社群網路的影響:完美的常人與大腿間隙挑戰 身體自愛運動:任何身材都沒有問題 美的標準與性別平等 美麗的代價:飢餓與不滿 服裝規範:穿上你的衣服! 看不見的「下體」 月經是禁忌:藍色的經血 身體自主權 第6章/性別中立語言:從星號到大寫的I 所有人都是指涉對象 受語言影響的世界觀 性別中立語言的變體 反性別化 第7章/愛不只是愛:親暱關係、愛情與性事 處女與狐狸精 別那麼保守,當個性感女人吧! 迎合對方的喜好 誰愛誰? 婚姻與繼承 合意:發生性行為無異於喝茶 第8章/#MeToo:女性所遭受的暴力 性暴力 哈維.溫斯坦案及其後續 #MeToo面臨的批評聲浪 你穿了什麼? 伴侶是加害者 第9章/工作:薪資與比例 寫程式是女性的工作! 同工同酬? 連女性都低估了女性 比例這件事 一點點的家務 第10章/私生活裡的政治:成為母親 人工流產:不懲罰,卻也不合法 生孩子:進退兩難的決定 對母親的迷思 家庭與事業的平衡 第11章/虛有其表的女性主義 將爭取平權作為銷售策略 誰需要職涯女性主義? 偽裝成女性主義的歧視 反擊策略:多元交織女性主義 第12章/女性主義與男性有關? 給男性的十四個問題 第13章/相反的聲音:反女性主義 反女權的女性 反「性別」 第14章/為女性主義身體力行 女性主義小抄:如何向典型的偏見反擊 詞彙說明
oracle.sql.CLOB@516538fa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