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山下英子 やましたひでこ雜物管理諮詢師,一般財團法人「斷捨離®」代表。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大學時期透過瑜珈認識行法哲學「斷行.捨行.離行」,其後將「斷捨離」的概念落實為日常生活的「整理術」,建構出每個人都能夠實踐的自我探索法,也是一套能夠刺激思維新陳代謝的思路轉化法。2000年起在日本各地舉行「斷捨離」講座,造成話題。NHK、TBS、東京電視台,以及《每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週刊女性》、《anan》等各大媒體爭相採訪,引起熱烈回響,並入選「流行語大賞」,在日本掀起一股心靈改造運動,影響無數讀者。目前「斷捨離」系列書籍已被翻譯成15種語言,累計銷量超過650萬冊。山下英子斷捨離塾:www.yamashitahideko.com/sp/CP_YDJR山下英子官方網站「斷捨離」:yamashitahideko.com山下英子官方部落格「斷捨離」:ameblo.jp/danshariblog斷捨離日文官方臉書:www.facebook.com/dansharist
譯者簡介
王華懋專職譯者,譯作包括推理、文學及實用等各種類型。近期譯作有《世界第一美味的料理法100道》、《陽光只在那裡燦爛》、《西巷說百物語》、《關於死亡,我現在所想的是……》、《壽司物語》、《dele刪除》、《一個人大丈夫:微型出版的工作之道》、《便利店人間》、《軌道之雲》、《今晚,敬所有的酒吧》等。
名人推薦
【專業整理師】于之琳、【臺灣斷捨離私塾】王艾岳、【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吳若權、【斜槓大叔】崴爺、【諮商心理師、啟點文化創辦人】楊嘉玲、【收納教主】廖心筠 一致推薦! 在我到府協助過的家庭中,發現其實並不是每個家庭都必須丟東西,物品是否需要減量,其實和「居家空間」、「物品數量」與「居住期待」三者密不可分,有些家庭確實有本錢可以多買一點、多囤一些。但是每個家庭甚至每個人,絕對都需要「斷捨離」!大家都聽過「斷捨離」,卻以為「斷捨離」只是在丟東西!其實斷捨離的精髓在於「認識自己」,藉由整理過程中了解自己所想、所需、所求,能夠有意識地將物品帶回家,才有機會讓家裡從此煥然一新。──專業整理師/于之琳2012年拜讀了山下英子老師的著作《斷捨離》,讓當時生活忙碌混沌的自己,有腦洞大開的感覺;之後,我開始實行「斷捨離」的生活態度,它帶給我很正面的改變。這本《新.斷捨離》把斷捨離哲學應用在生活實踐上,非常受用;我非常樂意也很榮幸,把山下英子老師斷捨離的人生態度推薦給大家。我斷捨離,我驕傲!──斜槓大叔/崴爺
章節目錄
前言 斷捨離不只是單純的丟東西第1章 所以你沒辦法丟東西陷在泥沼裡動彈不得的鯰魚我們活在「東西會自己上門的社會」「無法收拾」的根源…我們「煩躁」過頭,陷入了「憂鬱」斷捨離重視的是空間,而不是物品住家內外的自我落差造成痛苦「捨不得丟的人」有三種「捨」和「棄」不一樣有「得的自由」,也有「捨的自由」 經驗談1 由於自身的覺察,打開了「清理開關」 經驗談2 擺脫髒亂住處後,邂逅了真命天子第2章 這就是斷捨離的機制斷捨離就是丟東西思考的斷捨離1 認清現狀思考的斷捨離2 停止自我否定思考的斷捨離3 描繪出明確的住家願景物品的斷捨離1 取出全部的物品俯瞰物品的斷捨離2 「怎麼看都是垃圾、雜物」的東西就丟掉物品的斷捨離3 意識到重要軸、時間軸和關係性並放手物品的斷捨離4 依「需要、合適、舒服」來去蕪存菁物品的斷捨離5 物品完成最佳化後再進行收納收納指南1 「三分法則」收納指南2 「七、五、一法則」收納指南3 「一出一進法則」收納指南4 「一個動作法則」收納指南5 「自立、自由、自在法則」從可以確實得到成果的小地方開始做起提不起勁時,從「出口」著手對住處全體進行斷捨離時的重點‧衣櫃的斷捨離‧壁櫥的斷捨離‧廚房的斷捨離‧餐櫥櫃的斷捨離‧冰箱的斷捨離‧書架的斷捨離‧廁所的斷捨離‧玄關的斷捨離‧客廳、飯廳的斷捨離‧回收品的斷捨離 經驗談3 找回自我軸,成功丟掉大量碗盤 經驗談4 依「需要、合適、舒服」來斷捨離,帶動良性循環 經驗談5 實行「一出」,有了意外的「一進」 經驗談6 一雙筷子給了我面對命運的勇氣第3章 斷捨離能改變人生難以言喻的爽快感湧上心頭放掉多餘的執著心,心靈變得輕盈獲得深厚的知性提升選擇、決定的精確度和行動速度讓淤塞的人生重新來過做出最適合現在的自己的選擇和決定恢復「身體、心靈、生命」的功能溝通能力大幅提升超乎想像的快樂人生在等著你 經驗談7 丟掉前夫的家具,相隔七年感到如釋重負 經驗談8 丟掉開運小物,人際關係好轉了第4章 斷捨離的愉悅生活提案限制「清出」,就無法愉快過著自覺、自主的生活捨去與家人相關的煩惱讓人生愉悅的三大原則斷捨離讓各個領域都變得愉悅‧讓「資訊」變得愉悅‧讓「時間」變得愉悅‧讓「煩惱」變得愉悅‧讓「節省」變得愉悅‧讓「婚姻」變得愉悅‧讓「家事」變得愉悅‧讓「終活」變得愉悅「以不遷居的搬家」遇到全新的自己需要的物品,一定能在需要的時候得到找回「呼吸空間」,就能開開心心徹底珍惜現在擁有的人、事、物持續追求「出」的美學 經驗談9 釋放自己的感情,就不會受到他人的觀念左右 經驗談10 捨去「一廂情願的期待」,對方也有了改變 經驗談11 斷捨離之後,實現了買房的心願 經驗談12 不斷地清出,體會到「快樂生活」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