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齋藤孝1960年生於靜岡縣,明治大學文學部教授。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東京大學研究所教育學研究科博士學程畢業後,轉任現職。專業領域為教育學、身體論、溝通論。《找回身體感覺》勇奪新潮學藝賞,《發出聲音讀日文》系統創下兩百六十萬部的銷量佳績,引起一股日文風潮。著有《寫給日本人的世界宗教入門》、《做事游刃有餘的人所用的複式思考術》、《語彙力才是教養》、《享受年紀變大的教養力》、《了不起的會話力》、《嶄新的學力》、《邊寫邊思考的大腦整理筆記法》等,擔任NHK電視節目《大家一起玩日語》的綜合指導,以及TBS電視《一週資訊新聞主播》等其他節目的評論員。
譯者簡介
鍾嘉惠政大歷史系畢業。對日本文化深感興趣,目前專職從事日文翻譯。譯作有《TOYOTA式現場管理》、《故事行銷力》、《澪之料理帖》系列等。
名人導讀
推薦序文字有神,讓我們心想事成──許維真Metta,《利他存摺》作者能在同時間,跨領域、跨性別、跨年代,穿越跟很多人「神交」,重點是不用配合對方時間,這不是魔法幻術,現實世界只有讀書才可以抵達的境界,而且投資效益CP值很高。對於一直喜歡閱讀與分享實作的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的書名,也因為在奔三之前,人生新手村的我受惠於很多國內外書籍作者,這些書如同我的各領域戰友全方面陪伴我,包含後來環遊世界後遇到適合的伴侶,順利開了小公司,出書,二○一六年經營自媒體延伸出來的訂閱服務年年破百萬等,這是我在網路回答超過一萬個以上網友,以及大量實作書籍後持續推廣的價值觀:「每本書都可以解決某個人生階段的某個課題。」「資訊應該流到需要的人身邊。」所以我很認同作者提到的許多概念,同時我想補充的是,很多人看了很多書卻依然沒有改變自己的人生或過不好,差異點是在於是否有「實作」,也就是書中提到「輸出」的部分,懂很多學很多沒有去嘗試是很可惜的,我們來到地球就好像人生RPG角色扮演遊戲一樣,可以多使用不同的攻略玩法不是嗎?(笑)我很謝謝各領域前輩所寫的書,讓我一路破關,到現在關關難過關關過。目前可以過著看自己喜歡的書,又過得挺滋潤的我,除了感謝,自己寫書也是一種想回饋社會的初心。我身為愛看書的人,也是寫書的人 ,因為看書的人不多了,所以我在寫書時,反而不會留一手地分享,抱持著「反正只會讓有緣的人看到」的心態。同時,我也很喜歡跟我的讀者討論跨領域觀點,以書會友常常會串起很多有趣的緣分與跨界的靈感,所以如果你看完這本書覺得很棒的話,也可以跟作者或出版社交流討論!這也是我超過十年以上的習慣之一(另類的弱連結人脈建立法)。我也相信文字跟語言都是有神靈的力量,在對立紛爭不斷的現實世界,也希望我們的言語可以成為有緣相遇的禮物,能透過文字在心靈,環遊世界真的是很幸福。這也是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我相信文字有神,並且讓我們心想事成,書就是作者創造的世界,並且邀請我們進入他的樂園。
推薦序懂得讀書,才能豐富人生──劉奕酉,知識型自雇者與暢銷書作家齊藤孝出版過許多學習、讀書的著作,也一再強調讀書的樂趣與重要性。他認為,讀書可以發生改變、帶來前進的力量,但隨著內容型態的改變,我們所接觸到的資訊既多、又亂所以不只要讀書,更要懂得如何讀書 。學習如何讀書、懂得如何抓住每一本書的本質,將每一個知識點串連成線、編織成面不只能深化我們的知識、思考與人格,也能使我們對人生有更深刻的感受。讀書能增長見識,但懂得讀書才能豐富我們的人生。學習如何學習、閱讀如何閱讀,我想《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 》 正是一本這樣的書。
推薦序強化體驗、促進思考,從讀書開始──鄭緯筌Vista,《內容感動行銷》、《慢讀秒懂》作者認識我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我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書蟲。不但每個月要涉獵大量的圖書,看書的速度也很快,同時我還組織「Vista讀書會」,甚至以前還曾經開設過閱讀技巧的課程,希望可以幫助更多朋友感受閱讀的樂趣。嗯,為什麼我這麼喜歡讀書呢?道理很簡單,除了可以獲得新知之外,閱讀還是一種很簡單且平價的娛樂。開心的時候可以和一群朋友共讀,或者自己一個人靜心讀書,也是很棒的事!很多朋友雖然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但卻無法有效掌握閱讀的訣竅。想想也真的有點可惜呢!如果您也有類似的困擾,我想推薦日本百萬暢銷書作家齋藤孝的新書《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給你。他在本書中提到,網路上雖然充斥著各種資訊,但光是閱讀這些零碎的資訊,並無法讓人變得更有深度。換句話說,唯有透過讀書才能強化一個人的體驗,進而促進思考以及將知識有效轉化。在這個後疫情時代,讀書會使人心靜,更能讓人成長。嗯,讓我們一起來讀書吧!
名人推薦
【深讀推薦】Zen大|《超快速讀書法》作者、知識變現力講師艾琳|知名日韓旅遊YouTuber許維真Metta|《利他存摺》作者劉奕酉|知識型自雇者與暢銷書作家鄭緯筌Vista|《內容感動行銷》、《慢讀秒懂》作者
章節目錄
推薦序 文字有神,讓我們心想事成/許維真推薦序 懂得讀書,才能豐富人生/劉奕酉推薦序 強化體驗、促進思考,從讀書開始/鄭緯筌前言 讀書的最大目的不在吸收知識,而在體驗序章 網路上什麼都有,為什麼還要看書?01. 生而為人,才能領略的喜悅資訊化社會,有用的資訊反而很少不能變成只懂專業的白痴「不要輸給AI」的想法根本本末倒置為人類的未來著想第1章 只有讀書的人,才能抵達的「深度」02. 「深刻的人」和「膚淺的人」有什麼差別?「博學多聞」不等於「深刻」溝通能力和認知力的深淺之別不靠外表,反而更有魅力深度可藉由閱讀培養電視是很膚淺的媒體?知性是被萬人開啟的有教養和沒有教養的人生,你選哪一個?第2章 如何讀得不淺薄又深刻? 03. 掌握一流人物的「認知力」深刻的認識會在所有領域相通任何資訊都存在人格養成「影像化」的習慣試著用「作者的眼睛」觀看事物設定「作者月」,不斷換「浸泡對象」挖掘「精神文化」,讓我們變強大讀到頭腦發昏,也是深度閱讀第3章 加深思考力的閱讀04. 藉由閱讀鍛鍊思考力與自己的經驗連結投入情感閱讀「讀後感」可以看出思想的深淺深化思考的「對話」、「短評」的活用法試著為讀過的書寫推薦文選出三個自己喜歡的文句面對作者也要吐槽促進思考的「預測式閱讀」.增進思考力的十本名著第4章 深化知識的閱讀05. 理科閱讀,讓視野變開闊「驚訝」是知識探究的開端知識增長有如細胞分裂一個主題連讀五本,便是「A級」注意「連結」會更方便知識的取用 06. 靠認識新的書拓展知識要不要讀「暢銷書」?利用「遇上的瞬間」拓展知識靠圖鑑、百科事典理解「全貌」.擁有現代必備知識的十本名著第5章 培養人格的閱讀07. 觸碰偉大人物的胸襟讀懂「超越時代的普遍性」尋找屬於自己的名言佳句.觸碰到人生幽微處的四本名著第6章 使人生更深刻的閱讀08. 生命態度比勝負更重要探究人生的意義,感受活著的價值與東方的身分認同密不可分如何讓只有一次的人生變得富足?.使人生更深刻的六本名著第7章 如何閱讀艱澀的書?09. 大膽選擇經典閱讀讀書不需要才華讀難度高的書,竟能鍛鍊專注力高潮處要徹底變成劇中人在書本、電視劇、電影、漫畫間轉來轉去有「不懂」的地方沒關係讀經典賞玩佳句──「名句選讀」「沉浸式閱讀」和「批判式閱讀」.雖然艱澀依然要挑戰的十本不朽名著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