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李豪起初是穿搭部落客,後來憤世嫉俗成為廢鬱青,曾任流行媒體主編、生活類雜誌主企劃。讀過幾年書,塵世中一個迷途小書僮。2010 大誌 The Big Shoot主題攝影獎。2018 詩集《自討苦吃的人》。2019 詩集《瘦骨嶙峋的愛》。2020 散文集《剩下的盛夏只剩下了盛夏》。Facebook:李豪,說故事的人。Instagram:@lh_storyteller
作者自序
給 獨者你好嗎?妳好嗎?我,很好。現在是二○二○年二月三日,我的生日,一如既往沒有慶祝活動,正一個人在咖啡廳內寫下這些文字給你。你還會害怕孤獨嗎?或者是你還會害怕別人認為你很孤獨嗎?記得我第一次有所體認,是小時候母親告訴我,老師覺得我是個孤僻的人,但我不知道為什麼,以為當時的自己擁有不少朋友,只是不想麻煩別人,時常一個人行動,裝水、如廁、到福利社買東西⋯⋯後來就此不太敢一個人隨心所欲地做這些事情,只因為深怕被認為不合群,自己都覺得虛與委蛇。少年的我,初次體會到維特的煩惱,同時也陷在人際關係的難題,這將我推向了自我孤立的邊境,宛如隔著一扇窗看見房間裡的世界如此繽紛熱鬧,但我就是被拒於門外,然則最怕不是我進不去,而是發現其實是我出不來,原來困在房間裡的一直是我。後來無論遇見多少人,換過多少地方,度過多少個相似的日子,我總會想起《挪威的森林》裡的那句:「沒有什麼人喜歡孤獨的, 只是不勉強交朋友而已, 因為就算那樣做, 也只有失望而已。」正因為更討厭失望,對於自己若隱若現的孤獨感也就釋懷許多,直到我讀蔣勳的《孤獨六講》,終於拆解了我這份愛恨交織的矛盾,正因為一直背負著孤獨是錯誤的罪惡感,處心積慮想要討好他人,才更加墜入巨大荒涼的虛無裡。如果無法擁抱自身,學會和自己相處,一切努力終究毫無意義,美好終成泡影。我終於發現了,原來唯一可以拯救我的就是文學。當我在人生的各個階段,讀到卡繆的《異鄉人》、讀到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讀到白先勇的《寂寞的十七歲》,這些小說裡的角色都多麼地不被世人了解,但他們的孤獨卻各異其趣,像在漆黑岩洞挖掘寶石,要走入深邃更深之處,才能鑿出一點粗糙的表象,然而卻能令我們想像那打磨後閃爍出多面的光澤。聽完我這麼說,不知道你是否還會將孤獨想得很糟糕、想得很狹隘?一個人倘若必須依附著另一個人而活,那麼他也只是在利用他人作為對抗寂寞的工具,懷著隨時可能會被拋棄、被蒙在鼓裡的不安全感。細細回推,寫作亦是我的孤獨,是一場只有當時的我和自己、和回憶的對話,我從塵封的空間裡找出了許多十年前、甚至更久以前所寫下的隻字片語,再經過一番雕琢修正,擴寫成數篇文章。這個過程中,彷彿回應了記憶中的那個少年當初對生命的種種困惑,現在的我跟過去的自己和解,而過去的自己修復的是更過去的時間,這才深刻地體會到《少年Pi的奇幻漂流》所說的:「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但令人最傷感的,總是沒能夠好好地說再見。」孤島是我,群島寫的是你,是不被諒解的愛、遍體鱗傷的身體,也有開創先河的革命者、絕處逢生的平凡人,我們總要先經過那些消極的落寞,才能描繪出孤獨所展示的力量。每一座群島都是孤島組成的,是我從每一天的觀察、每一次的談話拼湊出關於你的樣貌,正因為有真實的情感,才有虛構的情節,說故事的人也許都是騙子,但是故事本身並不是騙子。可能我的書寫力有未逮,又可能由於這些故事太過個人並不容易理解,但倘若,你也能如同從前的我在別人的故事投射自我,獲得共鳴,那麼此刻的你比起過去,一定再也不那麼孤單,彷彿遠方有人懂你,荒蕪風景開出花朵。在人類歷史的汪洋裡,我們都是一個人來一個人走,誰也沒有辦法活過雙倍的生命,只能透過觀看這些經驗,進而同理每一個孤獨者幽微的處境,等到我們都練習得很好了,這個世界就能夠裝得下所有的特別。願你不再害怕孤獨,亦不畏懼別人視你的孤獨如此輕薄。
名人推薦
【作家】Kaoru 阿嚕、【作家】台北人、【詩人】洪丹、【作家】渺渺、【作家】溫如生、【作家】郭書書、【演員/作家】鄧九雲、【作家】蘇乙笙 盛情推薦!這座孤島的盛夏,指認每個人心中那段晦暗遙遠的時光。年少時還未能分清楚對愛渴求與被寂寞制約的差別,卻在聽見Theodore唸讀:「I just wanted you to know there will be a piece of you in me always.」時泣不成聲。當年的感動、遺憾或不知所措攀上文字的浮木,夏日的海上,一切都誠實了起來。心中鬼魅般的隱隱作痛牽引著哪一個姓名,誰也不得不睜大眼睛看。──【作家】渺渺李豪將過往潮濕的遺憾,用書寫細細曬乾,當這些遺憾都染上向光的氣息,他的剩下也美得像盛夏。從孤島到群島,最後成了孤鳥,彷彿在練習合群的路上,學會不再為了誰收起欲揚起的翅膀,終於可以決定自己的去處、終於在孤獨裡找到自己。而找到自己的路,便是歸宿。──【作家】郭書書「李豪大概也會常夢見不想再見的人吧。」我腦中一直重複這個想法。醒來後的他,或許就會開始寫字,或是散步,然後拍下一張他無法佔為己有的風景。如果他的詩,是紛揚在空中的雪。那他的散文,就是掉在皮膚上慢慢被融化的雪片。──【演員/作家】鄧九雲有多少的靈魂尚未裝進一個合適的軀殼呢。在陰鬱的孤島中,每一天都是支離破碎的過,每一天的信仰也逐漸消瘦,甚至以為被世界遺棄之後再也拾不起半分感動。但當你感到孤獨的同時,你其實並不是絕對孤單的。孤島上的花都曾有灌溉的痕跡、受傷的人目光仍是海的遠方。我們不逃跑,我們都將成為盛夏裡的一場綻放。──【作家】蘇乙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