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小野義直(Ono Yoshinao)AND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大學畢業任職於廣告公司,6年後因公司倒閉而自立門戶。擅長驗證假設及快速完成實踐循環,提昇階段性任務的達成率。至今已協助超過1,000家零售業、服務業公司完成從架構設計到制定溝通策略的工作。在協助過無數專案後,體認培育專案領導人與組織發展的重要性,現在亦協助個人或組織進行改造。宮田匠(Miyata Takumi)AND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負責公關、網路行銷業務。在其公司經營的網站「HIRAMEKI EX」上,負責撰寫關於企畫書製作、商業框架應用之專欄。現在對言語與思考之間的關係深感興趣,正在持續探究中。
譯者簡介
周若珍若珍.Narumi。日文教師、日文譯者,現就讀淡江大學日文研究所。深愛動物,支持以領養代替購買,以結紮代替撲殺。
名人導讀
推薦序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從培養思考開始——邱彥錡,SparkLabs Taipei 共同創辦人暨管理合夥人商業環境愈來愈多元,從原本實體見面交涉到因為數位軟體發展迅速而產生的虛擬實境等科技讓會議更有效率,而問題也從單一演變成複雜多變因。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未來十大技能在2015年與2020年第一項都是複雜問題解決能力(Complex Problem Solving),許多人面對到未知的複雜問題,是沒有能力與導師能快速請教學習,但若無法及時回應處理,企業將失去競爭力。企業經營者將更珍惜也更重視核心成員對複雜問題的解決能力。閱讀這本書讓我回想到先前在知名外商擔任企管顧問的時光,企業主在面對到問題時,會尋求管理顧問公司的協助,而管顧公司扮演的角色正是將業主面臨的問題透過「定義問題」、「解構問題」、「排序並設立假設」、「分析議題」、「彙整可能解決方案」等,管理顧問能夠協助處理專案,但長期而言企業經營者若能具備這些能力,在管理與執行上都將獲得絕對的成效,這也能說明為何許多大集團都樂意聘僱具管理顧問背景的人才擔任專業經理人。而我目前所管理的 SparkLabs Taipei 創投加速器主要協助台灣新創進入國際市場,我們這幾年來觀察,表現傑出的創業家全都具備「高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業家鎖定的新市場因為許多無跡可尋,需要透過使用者訪談、最小可行性商品建立(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建立產品與市場的完美契合(PMF, Product-Market Fit),因為問題未知,問題都需要在時限內被解決,在管理顧問公司較無法協助的情況下,考驗著創業家本身過去工作經驗與相關投資人的輔導。《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架構圖鑑》所提供的正是為了企業高階經營者與創業家所設計的一本寶典,是工具書更是實力培養練習的養成書。例如書中第2章所提到的「腦力激盪法」與第5章的「KJ法」正是我們最常使用來做問題根因分析甚至是年度目標制定的慣用手法。而第3章的商業思考力對高階主管或業務負責人來說,是思考制訂商業策略與商務模式的最佳工具。我推薦給初入社會的新鮮人,儘早培養批判性思考、培養複雜問題解決能力,必能在事業上嶄露頭角,拔得頭籌。
推薦序用對思考,幫你度過景氣寒冬——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小野義直和宮田匠的著作《解決問題的商業框架圖鑑》在日本大賣10萬冊,新作《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架構圖鑑》同樣讓人引頸企盼。此書出版一大緣由是:「明明是處理一樣的工作、面對一樣的課題,為什麼有些人想法與眾不同?關鍵就在提高思考的品質,就能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益。」遇到問題時,很多人把力氣花在抱怨,而非面對解決。過年前家人住院,我因此觀察到很多醫院排班計程車駕駛的行為。醫院門口設有計程車招呼站,旁邊的綠園道無論你隸屬車隊與否都可以排班。病患或家屬通常第一個選擇就是走到招呼站,搭上依序而來的計程車,另一個選擇是叫55688或Uber。很多司機在無客可載時總會在路邊抽菸、抱怨甚至打牌,不自覺把自己貼上「艱苦人」的標籤,總是在怪油價、怪政府、怪乘客,就是不思考自己可以做出什麼改變,把自己打造成一位「乘客下次想要指定你」的司機。本書第三章〈提升商業思考力〉中的「價值提供思維」段落,請人思考:你的顧客、你提供的事物、你給顧客的價值為何?一般駕駛如果作答,可能覺得顧客不就是剛好上車那個人,有什麼差別?我不就提供一台車還有什麼?我的價值就是從這裡載到那裡,不就這樣?我們先探討顧客。試問:在醫院門口搭車的乘客跟在高鐵搭車的乘客需求一樣嗎?在醫院很有機會載到出院病人,行李大包小包,坐輪椅的病人也不在少數,另外一大族群就是動作緩慢的老年重聽病人,司機有沒有調適好自己的心態來面對這些乘客,服務品質就差很多。譬如遇到重聽的老人家,因應方式應該是趨前,而非放大自己的聲量,讓不知情的旁人以為在吵架。再講事物,以駕駛來說就是車子本身。後車廂有沒有塞滿個人物品,導致讓乘客的出院行李或輪椅放不下,就是一個很簡單但很多人不重視的問題。一位司機把自己的後車廂保持零雜物、放上保護墊,甚至是一些固定架(得以安置行李、輪椅)才是展現專業。閒置愈多個人物品,其實表示自己愈不看重自己的駕駛專業。再談價值。書上說:「思考價值,可說是思考能助人、令人開心、或是替人減低痛苦的方法。」也就是說,駕駛的角色遠遠不是從A地載到B地而已,最理想的狀態是:他把自己定位為乘客可以信任的家人。讓其他家人想到他時的形象是:「幫我們把家中生病的人,從醫院安心的載回家。」如果上述幾句話是某一個車隊的slogan,他們的服務品質也的確如此,你說他們在計程車業界會不會異軍突起?如果您是餐廳經營者,一樣可以思考您的顧客、您端出的菜色、您提供的價值,究竟跟其他餐廳差別在哪?如果您是補習班業者或診所經營者亦然。許多人跟風喊著:「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其實,景氣確實會循環,大環境總有不景氣的時候。但當我們經常拆解問題,思考問題的核心,予以因應,我們就是各行各業能含水過冬的倖存者。
推薦序方向錯了,方法再正確也到不了終點——劉奕酉,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專家「如果我有1小時拯救世界,我會花55分鐘去確認問題為何,只以5分鐘尋找解決方案。」愛因斯坦的這一句名言,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雖然我們不用拯救世界,但在解決生活與工作中的問題時,要有同樣的思維;先把問題搞清楚了,往往解決問題就簡單多了。越急著想解決問題,有時反而製造出更大的問題。但是,困難之處就在於思考問題不是件簡單的事。解決問題尚有方法或案例可以套用或參考,但是思考問題必須從問題本身出發,往往沒有標準流程可以依循。所以在商業場景中,我們常藉助一些思考架構來幫助我們思考問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提升思考到產出的速度與品質,讓我們更有餘力去面對問題解決過程中的不確定性。特別是書中提及的提升邏輯、創意與商業思考力的多種思維,大多都是我在企業進行「邏輯思考的技術」培訓時常使用到的工具,作者將這些工具以一頁式內容深入淺出的說明,更顯得其專業與用心。如果說前作《解決問題的商業框架圖鑑》是告訴我們如何「把事做對」,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那麼這本《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架構圖鑑》就是讓我們思考如何「做對的事」,提升解決問題的效能。在「做對的事」這個前提下,再「把事做對」才有價值。書中收錄了多達60種思考架構,絕對值得職場工作者收藏一本作為思考的輔助工具書,提升職涯躍升的競爭力。
推薦序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思考問題的核心——鋼鐵V,個人品牌經營家到底為什麼要看這麼多思考架構?有用嗎?簡報實驗室創辦人孫治華老師曾分享:「鍛鍊對於未知解決能力和想像力。透過將每個步驟寫出來後,進一步找出搜尋關鍵字。有時候與競爭者差別就在於有沒有做事情的條理,以及排列先後順序是否正確。」幾句話點出了建立思考架構重要性。本書主要是幫助大家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思考能力等。有了框架之後如何使用才是重點,因此本書在每個思維後又提出了思考方式,讓大家有更多反思跟練習的機會。有框架的人勝於有模糊的慨念,而有順序的人又更勝於只有框架的人。很多時候我們遇到問題都是未知,那就會卡關很久,但如果有清楚的步驟、建立清楚處理「未知」問題框架,就能針對問「對的問題」且「清晰思考」,將幫助大家大幅增加有質量的資料,成功達到最後的目標。當然,這樣的書容易被大家當作「工具書」來使用,讀完之後沒有創造,反而得不出其價值所在,所以建議大家開始閱讀這本書前,不妨先列出自己工作、職場所遇到的挑戰,或者設想一個具體的情境,如:會議中、行銷提案發想、簡報自己的新產品給老闆和開發新市場,將事情問題化,才有機會透過架構一一拆解,才更理解本書的使用方法。舉書中一小篇章為例,很多人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常常不得其門而入,到底如何訓練這項能力呢?其實真正通往「解決問題」的通道並不是只有糾結眼中看到的問題,而是要思考這問題背後要探討什麼議題,所謂「真正的問題」和「重要的議題」。其中最應該放在心中的基本問題,就是「為什麼」和「怎麼做」。假設問題:1. 如果透過個人品牌來創造商業模式,則會選擇哪種商品?2. 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病情嚴重,對於哪些產業產生正、反效應?3. 如果要提高網路上產品的業績?相信很多人一看到這些問題就矇了,到底從哪個地方著手呢?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或商業方面構想,反覆問問看自己「為什麼」和「怎麼做」,再來把自己所想到的要點都列點在便利貼上面,再來刪除不需要的訊息,重新排列順序,將能有效率的明朗問題,產生具體行動。解決問題框架:定調問題所在的領域—> 整理議題,並解將之結構化 —> 蒐集所需的資料 —> 提出假設—> 思考策略--> 提出可行方案 最後總結,書中思考架構的應用的3層次:1:掌握自己的思維型態:倘若無法切確掌握自己想法時,變不知道如何從中改變再進化。2:擴展自己的思維:利用不同方式解題,可以利用不同架構,改變順序,或者提升效率等。3:將自己的思維化為理論 :將自己想法轉換成一種理論或者自創架構,將能把這些學習的架構內化,再創造成自己能使用的工具。不管哪種情況發生,都必須要根據事實採取應對策略。換句話說,最重要的是:對於未知的狀況和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學習如何「綜合各項事實與資料,透過架構輔助。找出自己的答案(解法)」,幫助大家學會用系統化且正確的邏輯思維,找出核心問題,讓解決問題的效率事半功倍!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Ada|筆記女王Allan|「簡報‧初學者」創辦人、AbleSlide內容總監Evonne Tsai|資深產品經理林稚蓉|簡報培訓師浦孟涵|盛思整合傳播顧問集團總經理、暢銷書作家周偉航|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專文推薦】邱彥錡|SparkLabs Taipei共同創辦人暨管理合夥人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劉奕酉|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專家鋼鐵V|個人品牌經營家「這本書很棒,是大腦思考的過程及產出圖解筆記的方法。」——Ada,筆記女王「如果說現在的世界,是圍繞著『挑戰』來組織的,那這本書就是你面對『挑戰』的最佳寶典。它涵蓋了5大主題、共60種思維模型,讓你遇到的所有困難,都能迎刃而解。」——Allan,「簡報‧初學者」創辦人、AbleSlide內容總監「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我認為產品經理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提升這個能力,可以先嘗試使用其他人發展已久的框架,逐漸長出自己的一套方法,這是這本書能帶給你的價值。」——Evonne Tsai,資深產品經理「在職場簡報時,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往往不是絢麗的技巧,而是講者對於複雜問題的釐清與關鍵洞察。培養這個能力現在無須土法煉鋼,這本書就像多功能的瑞士小刀,讓您可以快速地將專家思維模式套用在不同情境並組合運用。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會是您提升專業價值最好的投資!」——林稚蓉,簡報培訓師
章節目錄
好評推薦推薦序 用對思考,幫你度過景氣寒冬/楊斯棓推薦序 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從培養思考開始/邱彥錡推薦序 鍛鍊對未知的解決能力和想像力,解決問題可以事半功倍/鋼鐵V推薦序 方向錯了,方法再正確也到不了終點/劉奕酉前言 解決問題之前,要先想對方向本書的使用方法序章 如何活用思考法第1章 提升思考基礎能力01 邏輯性思維02 批判性思維03 演繹性思維04 歸納性思維05 溯因推理法06 要素分解法07 MECE分析法08 PAC思維09 後設認知10 辯論思考第1章重點練習:專欄:思考的微觀與宏觀第2章 提升創意發想力11 腦力激盪法12 類推思維13 水平思維14 逆向思維15 IF思維16 白紙思維17 Tread-on思維18 正和思維19 辯證法20 故事思維21 二軸思維22 圖解思維第2章重點練習專欄:「開放式問題」與「封閉式問題」第3章 提升商業思考力23 價值提案思維24 種子思維25 需求思維26 設計思維27 商業模式思維28 行銷思維29 策略思維30 機率思維31 逆推思維32 選項思維33 前瞻思維34 概念性思維第3章重點練習:專欄:把小點子擴充為大創意第4章 提升企畫推進力35 Why思維(確認目的)36 改善思維37 經驗學習模組38 雙環圈學習39 流程思維40 跨界思維41 GTD理論42 責己思維43 正向思維44 ABC理論45 內觀法46 相對思維47 抽象化思維第4章重點練習專欄:用「Yes, And」來思考第5章 提升分析力48 假設思維49 核心問題思維50 框架思維51 瓶頸分析52 漏斗分析53 相關分析54 迴歸分析55 時間序列分析56 Why思維(原因分析)57 因果關係分析58 因果循環59 系統思維60 KJ法第5章重點練習專欄:定量・定性數據與假說驗證加速思考的商業框架一覽參考文獻.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