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畫的人:我在黃土高原,革自己的命(中文書)

書名 種畫的人:我在黃土高原,革自己的命(中文書)
作者 廖哲琳
出版社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8-02-05
ISBN 9789573333647
定價 380
特價 88折   334
庫存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分類 中文書>旅遊>中國

商品簡介

別人是土法煉鋼,她是土法流浪!
一個台灣女孩走出舒適圈,
隻身勇闖黃土高原,找回真正的自己!

「一条」網站專題紀錄片介紹!《蘋果日報》特別報導!


畫畫其實是畫心。
這些山人牛驢,就像一面鏡子,
如實折射出我內心最自在的相貌。


生命是什麼?
人活著又是為了什麼?

頂著台大哲學、美國伊利諾香檳大學哲學碩士的亮眼學歷,哲琳卻在都市生活裡感到窒息,於是毅然放棄別人眼中的似錦前程,一個人遠赴陝北黃土高原的魏塔寫生基地作畫,只為了尋找生命的答案。

在這裡,健保卡和提款卡失效,手機通訊不良,甚至常常停電。她睡的不再是軟綿綿的彈簧床,而是硬梆梆的炕,就連習以為常的「上廁所」,也變成「蹲茅坑」。然而這裡的粗野厚實,卻將哲琳無病呻吟的文青性格鍛鍊得有血有肉。

每一天,房東老蔣陪她爬遍村裡的山頭,騎摩托車載她探訪窮鄉僻壤。每一年,她跟著村民踏實地生活,參與他們的婚喪喜慶,也見證了生命的誕生和逝去。哲琳從蒼白的學術象牙塔出走,把小村子當作大畫室,樸實的農民是她的模特兒,而人心的真誠就是溫熱的顏料。

直到一個夏天清晨,一個奇怪的人從黑龍江開了兩千多公里路的車來到這裡。兩人從起初為了不同的藝術觀點爭執,到後來成為寫生的最佳拍檔,哲琳沒有想到,這份奇遇將變成「奇蹟」,而這片黃土地帶給她的,遠比想像中更多……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種畫的人:我在黃土高原,革自己的命

作者簡介

廖哲琳1983年生,台灣台中人。台灣大學哲學、外文雙修學士,美國伊利諾香檳大學哲學碩士。入選第7屆「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並以此為契機前往中國陝北,旅居黃土高原寫生繪畫,體驗生活。曾多次舉辦個人畫展,包括「慢步中的速寫──廖哲琳創作個展」、「理想還埋在土裡──廖哲琳水墨創作個展」等。

作者自序

於是,我也被自己給感動了十二點了,我拉上了村莊裡的最後一盞燈。狗在窯頂上咆哮,吠著遠處的敵人。黃土高原上的千溝萬壑,頓時拖長了層層疊疊的尾音。我打開了木門,走到窯洞外面的院子,在漆黑的角落,蹲著撒了一泡尿。抬頭一看,夜空中灑滿的星星也在一閃一閃地看我。我全身瑟縮衝回窯洞裡,縮了一下屁股,打了個冷顫。「滿天星星一顆明,天底下我就挑下了妹妹妳一人。」不自覺地,我哼出了這首陝北民歌。灰沓沓的陝北人,感情卻是火辣辣的愛恨分明。而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不知不覺竟也走過了四年。陝北民歌,通稱為「信天遊」。信,不是信仰,而是隨興,隨心所欲。黃土地的農民,在一塊山套著山望不著邊的土地,為了宣洩心中的苦悶,信口吼出他們與天同遊的渴望。回想起當年哲學研究所一畢業,我就像是個讀書機器,學了滿腹空洞的理論,生活卻是一片空白。因為怕被冠上不食人間煙火的惡名,畢業後我也試著「混入社會」,在補習班、記者、業務與各類兼差工作上日夜奔波,昏天暗地,卻意外發現社會不過是另一所「大哲學院」。不論走到哪裡,總是兜售著一套套的價值觀、成功學、人情世故和人生哲理,總是有一個個「你應該怎樣怎樣」的聲音要試圖綁架你。而我自己的生命又是什麼?工作、焦慮、休閒、麻痺。明明已是「面對現實」,卻始終沒有一種切身的真實感。世界像是一個二手的世界,你身在其中,卻覺得離你非常遙遠。看著別人的生活路子總結得再美再好,就像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不是你的,一走進去只會滑倒。我是一個不怕髒不怕苦的人,寧願赤腳把地踩好,也不願穿高跟鞋走在光鮮亮麗的大道。這種想法盤旋了很久,偶然間我翻閱到一本石魯的畫冊,發現了他筆下的陝北,這塊寸草不生的遠古蠻荒之地,卻也誕生了翻天覆地的紅色革命。荒蕪裡開墾奇蹟。於是我想著到那裡,鬧革命。革命,這回不是革階級的命,而是革自己的命,革虛假不實的命。就是這樣幼稚可笑的想法,讓我帶著一本地圖,幾本能塞在口袋裡的小學生畫畫本,和一股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勁,獨自一人闖進了這片黃土地,並且在還不太明白「延安革命聖地」是什麼的情況下,就被畫家介紹到一個叫「魏塔寫生基地」的偏遠農村。全新的我,全新的地方。蹲茅坑,不能洗澡,這還算是小事。更要命的是,來到這裡就是要與五湖四海的大陸專業畫家一起畫畫,與勞動人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畫家把你當畫家呢,而村裡的老婆老漢都當你是當年的北京小知青呢,總得拿出本領吧。於是,根本來不及「適應」,事情就這樣一直來一直來,睡炕,吃大鍋飯,幹農活,扛畫箱外出寫生,步步都是臨場上陣,真槍實彈。就這樣,才剛出發「流浪」,連放風的時間也沒有,就開始了一天數十張速寫,牛馬般的勞動。都說人是被逼出來的,身為「零基礎畫畫菜鳥」的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搞起了「土法寫生」,用自己老實的笨方法,走到哪畫到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像這樣天天手不閒著在畫畫,該算能撐得起畫家的名號吧。只是吃苦歸吃苦,私底下,我又為自己能有這樣的鍛鍊大感榮幸。記得過去在城市裡練畫畫時,不論在公園、捷運、大街上,我總要偷偷摸摸掏出口袋裡的本子,偷窺著來去匆匆的人群。但是在這裡,畫畫是這樣光明正大啊。這無疑就像發現了一片新大陸。試想,大太陽底下明亮燦爛的黃土高原,就是我的大畫室;而地上行走的老婆老漢和牛驢羊,無非都是我的模特兒!這是一群自在的農民,在樹下如牛驢般坐臥。他們曾自嘲自己就像牲口,「就比牲口會多說一些話」。他們和城裡人不一樣,彎腰駝背揪成一團,土裡土氣,兩眼乾巴巴瞅著你看,並且壓根不管你怎麼畫他。看著這群渾圓如土豆的老婆老漢坐在樹下拉話、摳腳、挖鼻屎,那下翻的厚嘴唇,那直面撲來黃滋滋的一排大門牙,憨傻粗野,生猛帶勁,總是讓我看傻了,畫筆按捺不住激動,只管嚓嚓嚓地一畫再畫。這樣忘情不是為了什麼土地情結,只因他們是第一批啟蒙我畫畫的模特兒,而我笨拙的手用來捕捉他們樸實的身形,竟是如此地投緣。黃土在臉上刮,畫筆在布上畫。農民在地裡揮舞鐮刀,我也在一筆一畫收割我的畫。「飯又吃不窮,炕又睡不爛,妳就踏踏實實待在我們家。」我的房東老蔣是個憨厚的陝北老漢,總是咧著一口牙,樂呵呵地說。而我確實也就這樣待著,一心想用陝北的粗野厚實,把我那無病呻吟的文青性格,鍛鍊成一個有血有肉有擔當的知青。颳大山風時,我學會了拔野草自製繩索,綁石頭固定住畫架;下雪天,我學會了帶饅頭與打火機出門,就地拔黃蒿草生火,烤饅頭墊肚子。這也是青年人創業啊。寒來暑往過了四年,一天又一天,把自己曬乾在高崗上與小草為伴,把畫筆扎進混亂不堪的調色板裡,這一切有什麼意義?無數的夜晚,我也曾自問過。只是回頭看著滿屋裡的畫,留下的是生活一道道高濃度的印記。每個當下,就像赤條條來到這世上,認真純粹地要生活,如飢似渴地要把生活搬到畫布上。我是這樣一個執拗的傻子,喜歡一件事,總要把它「吃夠吃透」。既然上天在我青春之時給我出了一道題,不甘交白卷的我,只能像農民一樣,把畫畫當種田,一張一張把它種滿種好。想一想,人生裡頭能有多少個第一次,對自己曾有的摸索,全然不抱一絲的懷疑?在外人看來,天地之大,而我居然揮霍四年寶貴的青春,把自己鎖在一個世界的死角。但青春無悔,我只遺憾自己沒把陝北那山那人的樂天與堅忍刻劃得更加徹底。身處於聯合國評定為世界上最難以居住的惡地之一,頑強的他們卻像一頭倔驢,迸發出頑強的生命力。剪紙、民歌、腰鼓,他們用大紅大火的藝術,把一粒粒貧瘠的黃沙冶煉成一顆顆耀眼的金子。原來,生活不是用問的,生命意義是需要開墾的。面對一張生活的畫布,你可以選擇用什麼方式,去畫它、銘刻它、印證它、致敬它。仰望夜空,天空像個大頭蓋,滿天的繁星,像是一片片花白的頭皮屑。我們畫家曾經組成了隊伍,在山裡夜遊。大概下了山坡沿河岸走到某棵大柳樹邊,手機會開始有移動數據的信號。微信聲、短信聲,噼哩啪啦響。一路上,沒有車,只有狗在叫。畫家們都說,拋家棄子來這裡畫畫,真好。於是我們霸氣地決定要倒著走回去。一時間,天地顛倒,腦袋裡那套平衡感都不管用了,只能把腳慢慢地踩好。一個畫家想起了《立春》這部電影,一心一意想當歌劇家的女主角,資質平庸卻又不甘平庸地咧著大齙牙說:「我被自己給感動了。」是啊,被自己感動。亮麗的城市,學術的象牙塔,難道不比黃土高原上的空氣還要稀薄?蹲茅坑,不能洗澡,蔣嫂對我說:「小廖啊,我們農村條件不好。」但是我卻覺得這裡具備一切條件。避開瑣碎的人情世故,別人無謂的眼光,心不累。一天生活費四十元1 ,愛咋畫就咋畫。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嗎?既然喜歡,就要當仁不讓,以自己的方式,開天闢地。我不酷,我不知道其他更炫的方法,我只會蠻幹。既然如此,那就用自己的土方法,向生活致敬。是革命,而非旅行,早在一開始我就給自己選了這麼一條難的路。我知道我寫得不好,畫得幼稚可笑,而我去的地方有太多沉重的歷史包袱,說不好也畫不好,但是,我是這樣努力地在嚮往崇高。走出第一步是難的,但更難的是走好接下來的每步路。記得村裡一個老婆婆納悶地問:「你們畫家,為什麼要千里迢迢來我們這破地方,畫這些山呀、人呀、驢呀、媽呀?」而別說村裡的老頭不能理解了,身為文明人,又有誰真正能理解這樣虛無縹緲的「藝術夢」?說的人只敢小聲說,只因它聽起來總不如貢獻社會服務人群的夢那樣冠冕堂皇。唯獨作夢的人覺得它是這樣地真實,比現實還真實,甘心為它做牛做馬,為的是在裡頭妳才能光明正大當個瘋婆子,毫無保留坦露自己的心跡。偶然黃土大風一颳,那些費心雕琢的寫生油畫扣倒在地上,沾滿了濕淋淋的雞屎。去你的,誰說英雄不能灰頭土臉?在這標新立異的時代,學會把屎把尿,接受生活的樸素,難道不算革命嗎?從窯洞窗格望出去,細數這些走過的日子,真正讓我感動的,無非就是這些「山呀、人呀、驢呀、媽呀」。在這平凡的一晚,它們正靜靜地窩在星夜的臂膀裡。滿天星,我知道這代表明天天氣晴。瞇起眼睛,我也被這樣感動的自己給感動了。

名人推薦

【雲門舞集創辦人/藝術總監】林懷民、【繪本作家】幾米、【旅行藝術家】蕭青陽、【作家】鍾文音、【作家】韓良憶 感動推薦!●按姓名筆畫序排列
oracle.sql.CLOB@4ce69f99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