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 | 心理界限:尊重自己的意願,3個練習設立「心理界限」,重拾完整自我(中文書) |
作者 | : | 楊嘉玲 |
出版社 | : | 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17-11-30 |
ISBN | : | 9789869547338 |
定價 | : | 300元 |
特價 | : |
79折
237元
特價期間:2024-10-01~2024-12-31
|
庫存 | : | |
分類 | : | 中文書>心理勵志>心靈雞湯 |
商品簡介
※建立「自我意識」、終結「情緒勒索」的基礎常識
不設任何防線的親情、愛情、友情、職場忠誠
是身心傷害的根源
一道真實存在、卻無形的人際分野
一旦失守,它將徹底踩越你的人生
一個平衡健全的生活,明確的界限是最重要的事。
界限,不僅只是你個人態度和行為的分界線,也是你與他人的分際拿捏的行動指南。
這樣優秀的你,特別需要留意:
.家人當中最值得信賴的依靠
.朋友、同事眼中最優秀的救火隊
.情人眼中最體貼的另一半
你是否常常為他人熱心、無條件的付出,卻換回的是,別人的理所當然
而這樣的回應,是否讓你的心痛痛的?
※4個人際相處的智慧提點,點亮你沒被看見的力量
※3道戒傷害練習,擺脫忍讓,與你一起重新畫出人生高度
●什麼是「心理界限」?
所謂的「心理界限」(boundary),顧名思義就是每個人在心理上能夠接受的極限。超過某個特定的範圍,就會有一種被勉強、逼迫的感覺。「界限」一詞,最先是由家族治療中的結構學派大師薩爾瓦多.米鈕慶(Salvador Minuchin)提出。本來是用以規定在家庭這個大系統中,不同的個體該扮演什麼角色,以及如何參與不同次系統(比如:夫妻、手足、親子)的互動。
心理界限之所以這麼重要,正是因為,真正讓我們感覺受傷的,並非肉體的疼痛,而是情緒的衝擊。而心理界限存在的意義,正是為了幫助人們控制情緒進入的量,不至於太過冷漠或太過投入,保持在一個適合的距離與外界互動,讓我們成為一個有態度、又不失溫暖的人。
界限,就是「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
心理界限是一道無形的人際分野,沒有說出自己的界限,只會讓彼此的關係崩壞。
我們一再地退讓,只是出於我們的慷慨和不計較,而不是因為信任與愛。
以下這些話,是否也曾打擊過你的心?
‧媽媽:「你的老大,你就要扛起家計,照顧弟弟妹妹呀!」
‧路人:「日行一善呀,你不怕別人覺得你很冷漠,沒愛心嗎?」
‧女友:「看你加班我好心疼,身體會累壞吧?若你不回來吃飯我也不吃。」
‧同事:「你的能力那麼好,不過花你一點點時間而已,你不幫忙做,難道要讓案子流標嗎?」
沒錯,心理界限是看不見的,但並非不存在。當你的界限被侵犯時,你會有一種被人在胸口重重掄一拳的感覺。如果這時候,對方又是你很在乎的人,你知道他的出發點是好意,可是卻無法認同對方的做法時,便經常會有一種「會痛,但不能叫」的憋屈感。
我們可以不計較,他人不能理所當然
心理界限被踏線最常發生在伴侶、親子、職場、甚至各種人際關係之間,特別容易出現在「以和為貴」的華人社會裡。我們從小就被教導「退讓」是一種美德,做人要善良不計較,但是一旦這些付出的關係失去平衡,讓我們一直處於討好別人,自己卻變得不好的狀況裡,反而讓我們失去自我的價值感,活得很累。
楊嘉玲諮商心理師透過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心理界限」故事,帶領我們審視這個存在已久的問題,並以精準、層次分明的角度,剖析心理界限的各種情境,帶領我們戒掉不必要的人際傷害,找回自信!
建立自己的心理界限,並不會讓你黑了,更不會讓你失去重要的人
本書依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害的程度,由提煉你的內在優點開始,點亮你忽略的力量。
從4個人際相處的智慧提點切入,進行3道戒傷害練習,由內而外,帶著你劃出「心理界限」,找回你應得的快樂生活。因為,這是你的人生,你不該為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活。
【本書特色】
1台灣第一本由專業諮商心理師探討「心理界限」的專書,透過日常實例找出無形的人際分野、有形的越界傷害,每一則皆讓人心有所感。
2 提供心理受傷的背後,沒有被點亮的力量,助你在人際往來之間,更有力量,更有立場。
3獨家三個戒傷害練習,由內而外,逐步強化你我心中的人際保護網,讓你勇敢表達自己,又保有個人光彩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