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林明燦臺大醫院副院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日本國立東京大學醫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國際企業學系暨研究所碩士。曾任日本杏林大學非常勤講師、臺大醫院醫療事務室主任、臺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臺大醫院醫學工程部主任。專長:一般外科、外科營養、胃腸外科、分子營養醫學、腹腔鏡減肥手術、胃癌手術、高階微創手術。 楊博仁臺大醫院體重管理暨代謝手術中心副執行長、臺大醫院金山分院手術室主任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曾任日本癌研有明病院消化系外科研修醫師,並曾獲日本消化器外科學會2010年年輕研究學者獎。專長:腹腔鏡減重手術、消化外科、肥胖生理病理學。 李佩玲臺大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臺大醫學院內科臨床助理教授、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曾任英國愛丁堡大學Royal Infirmary Hospital 研究員、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秘書長。專長:睡眠醫學、分子生物學、重症醫學、胸腔醫學。 林明澤臺大醫院內科部兼任主治醫師、新北市板橋蕭中正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慈濟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曾任臺大醫院內科住院醫師、臺大醫院內科部胸腔內科受訓醫師、亞東醫學中心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擁有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睡眠專科醫師認證。專長:睡眠呼吸障礙、胸腔暨重症醫學、流行病學。 戴浩志臺大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專任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臺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曾任台大醫院整形外科總醫師、署立桃園醫院外科主治醫師。專長:整形外科、手外科、顯微重建手術。 鄭金寶臺大醫院營養室主任 輔仁大學食品營養研究所碩士、臺灣大學管理學院財金在職專班碩士。曾任台北營養師公會理事、國立海洋大學兼任講師、中華民國營養學會理事。專長:膳食療養、體重控制、骨質疏鬆症、老年營養、肝癌營養研究。 賴聖如臺大醫院營養室營養師 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研究所碩士。曾任馬偕醫院營養師、糖尿病衛教學會副秘書長,目前是萬能技術學院兼任講師、news 98電台名醫on call 8點檔主持群。專長:膳食療養、重症營養。
名人導讀
【推薦序】擊退肥胖楊泮池(臺灣大學校長)近年十大死因約有六成與肥胖有關,如部分惡性腫瘤(如:大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性疾病、糖尿病、中風等,都與「肥」脫離不了關係,也就是說,死亡率風險會隨著身體質量指數(BMI)增加而顯著增加。台灣成人體重過重與肥胖的比例,隨著年齡增加,在50~60歲達到高峰,坊間減肥方法很多,無奇不有,研究也顯示,減肥經驗越是豐富者,越容易復胖。「適量飲食、多運動」是減重不二法門,減重手術即減少胃、腸道的容積及進食量,可提供胃口超好、食量較大的朋友們一個思考方向,但這需要良好的醫療團隊量身訂作,專屬個人醫療。林明燦教授及其醫療團隊針對病態性肥胖提供各種的診治與營養照護的資訊,包括各種減重手術的術前評估、各種手術的優缺點比較、術後恢復常見的各種問題,更有可以幫助維持體態的食譜介紹。本書提供減肥領域另一種不同的思維,可供病友在決定採用減肥手術前進行了解,並可與醫護團隊有更進一步的溝通語言。【推薦序】減重「夯」選擇──減重手術黃冠棠(臺大醫院院長)台灣地區十大死亡原因,其中超過60%和飲食有關,超過50%與肥胖有關,肥胖顯然是最熱門的國病之一,舉凡心血管相關疾病、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部分癌病都和肥胖息息相關,而坊間關於減重的書籍、減肥的方法琳琅滿目,令人無所適從。近年來,減重有了另一更夯的選擇──減重手術。對於手術介入後的明顯減重及血糖控制成效,常常令人蠢蠢欲動、躍躍欲試的原因,但手術畢竟屬於侵入性的治療方式,難免令有需要的人猶豫再三。減重手術的手術方式有胃袖狀切除、胃繞道、可調式胃束帶、胃內水球、胃隔間、膽胰繞道、胃摺疊、胃束帶摺疊、十二指腸空腸繞道加胃袖狀切除及機器手臂輔助手術等,其中有的被新的手術方式取代,有的因為減重效果不如預期而被淘汰……,您適合哪一種呢?光依靠網路資訊,總有種霧裡看花,霧煞煞的感覺!想嘗試減重手術的朋友有福了,感謝由林明燦副院長領導的楊博仁減重手術專業團隊,藉由手術前身體評估,告訴您為什麼會胖、肥胖對健康的威脅、各種不同手術方法優缺點比較、術後容易發生的併發症、手術後會遇到的營養問題、未來不復胖的好方法等精闢的分析,讓您可以先一窺究竟,揭開減肥手術的神秘面紗。本書除了台大醫院減肥手術主刀楊博仁醫師以外,特別邀請內科睡眠中止症專家李佩玲醫師對肥胖影響睡眠及呼吸障礙分析,並告訴您如何處置。許多人很難啓齒的問題,術後要如何美美的變苗條,避免鬆弛的「皮」及紋路產生?整型外科翹楚戴浩志醫師,在書中也都有完整的說明。此外,減重過程要兼顧健康,營養師是不可缺少的角色,本書的飲食部分由國內減肥最專業的營養師鄭金寶主任告訴您不復胖的祕密,以及通往苗條身材的通關密語,至於這個密語是什麼,就像藏寶圖,等您親自到書中挖寶喔!本書後半部更有精美食譜及營養師提供的營養小技巧,提供您選擇不致胖食物的方法。專業的食譜照片絶對是本書畫龍點睛最精彩的一部分,低熱量餐點竟然可以如此誘人、如此吸睛!完全顛覆您的想法,這本書絶對值得您收藏,更值得我推薦。【自序】打敗新國病,喚回健康新人生林明燦(臺大醫院副院長)肥胖是現代的文明病,根據統計,現在台灣有超過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都有體重過重或肥胖的問題,可說是台灣的新「國病」,而伴隨肥胖而來的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中風及心血管病變等疾病,更是健康的一大殺手,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體重,是當今醫界的一大挑戰。肥胖的治療,一般開始是以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的調整為主,再視情況以藥物或行為治療加以輔助。但遺憾的是,隨著中重度肥胖人口的快速增加,上述方法通常很難持久,而且很容易復胖,更可怕的是會有所謂的「溜溜球效應」,也就是復胖後的體重通常會比減肥前來的更重,因此病患很容易灰心挫折而自暴自棄,針對這一類中重度肥胖的病友,目前醫界證實只有減重手術才能長期有效控制體重,並改善因肥胖所造成的健康問題。糖尿病的人口在近年來急遽增加,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目前世界上約有1億9千萬人患有糖尿病,而據估計,到2025年全球會有3億3千名病患有血糖問題,其中絕大多數為第二型糖尿病。糖尿病會引發許多神經血管的病變,造成失明、洗腎、神經感覺異常及心肌梗塞、傷口癒合不良、截肢等嚴重危害。傳統的糖尿病治療只能以飲食、運動、口服降血糖藥或施打胰島素等方式來控制血糖,延緩併發症發生的時間。幸運的是,隨著醫學的進步,近年來醫界已經證實胃腸道手術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可以讓大多數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手術後不再需要吃藥或打針,就可以維持良好的血糖濃度。但不是所有的中重度肥胖或糖尿病病友都適合接受手術治療,目前有許多減重及糖尿病手術治療方式,每一種都各有優缺點及可能的併發症,因此需要良好的手術前評估及了解,才能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此外,手術後伴隨而來的飲食、體型及生活型態的劇烈改變,更是需要病患及親友的良好配合及長期追蹤,才能重獲新生,健康久久。本書針對各種減重及糖尿病手術可能遇到的問題,從肥胖的介紹、術前評估、各種手術優缺點、住院手術細節,到術後的長期追蹤及重塑美好身型等,做一深入淺出的整體介紹,同時更針對手術後病友最常遇到的飲食問題,提供許多實用的建議及範例,而書裡提供的六則實際案例,更可讓讀者身歷其境地了解手術的好處及各種可能遇到的問題,是目前市面上對減重及糖尿病手術介紹最完整的書籍。本書特別感謝楊博仁醫師及賴聖如營養師的奔走及努力,他們兩位無疑是本書誕生的最大功臣,同時也要感謝李佩玲主任、林明澤醫師、戴浩志主任及鄭金寶主任的賜稿,以及台大醫院代謝暨體重控制中心所有成員的幫忙。最後,更要謝謝原水文化的支持,讓本書得以付梓出版。希望藉由本書的問世,讓所有中重度肥胖及嚴重糖尿病的病友都能健康甩油減糖不復胖。本人自從東京大學留學以來,一直致力於專研營養減重與胃腸外科微創手術,並且教育及組織優秀的團隊,相信這本書對國人肥胖病患肯定有很大的助益。
章節目錄
第1章 揭開肥胖的病態真相「肥胖」的定義測量肥胖的方法◎腰圍量測法◎體脂肪比率法肥胖正嚴重威脅我們的健康◎病態性肥胖的人口比例大幅度成長◎肥胖會引發諸多疾病肥胖是一種病!改善體質有助身心靈健康肥胖治療必須從飲食、運動著手◎避免攝取高卡路里飲食◎每週要做150 分鐘以上的中度運動◎設定目標,自我監測減重行為◎透過減重藥物來輔助病態性肥胖只有透過手術才能有效解決第2章 胖對健康的殺手級威脅─睡眠呼吸障礙什麼是睡眠呼吸障礙?◎睡眠呼吸中止◎換氣不足症候群肥胖是引發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的高危險因子◎五成以上的肥胖者都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手術風險較正常人高出 1.6 倍如何確認是否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問題?如何避免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手術併發症的發生?◎盡量選擇局部麻醉◎術後避免平躺,頭部抬高 30 度為宜◎術後須謹慎使用嗎啡藥物連續陽壓呼吸輔助器有助於避免手術併發症減重手術作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輔助治療◎可減輕睡眠中呼吸中止的次數,但無法完全改善◎術前須先經過睡眠相關評估與檢查◎手術風險較正常人高出 1.6 倍第3章 減重及代謝性手術的術前評估減重手術的歷史與發展台灣減重手術的發展與現況醫生評估患者是否該做減重手術的7 個決定性問題◎從什麼時候開始發胖?怎麼變胖的?◎家族中有肥胖相關的疾病嗎?◎日常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如何?◎曾經有過什麼病或手術?有服用什麼藥嗎?◎有抽菸、喝酒的習慣嗎?◎對減重手術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嗎?◎家人與朋友是否支持做手術?做減重手術前要先進行詳細的身體檢查◎抽血檢驗◎胃鏡檢查什麼是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s syndrome)?◎其他檢查第4章 各種減重及代謝性手術的比較減重手術是如何達到減重目的?減重手術的健保給付規定減重手術的對象◎減重手術可有效改善第二型糖尿病常見減重手術的種類◎胃袖狀切除手術◎胃繞道手術◎可調式胃束帶手術◎胃內水球其他減重手術種類◎胃隔間手術◎膽胰繞道手術◎胃摺疊手術◎胃束帶摺疊手術◎十二指腸空腸繞道加胃袖狀切除手術◎機器手臂輔助手術第5章 減重及代謝性手術前/中/後診查及飲食照顧手術前的準備◎使用雙下肢抗血栓彈性襪及間歇性按摩加壓器◎放置鼻胃管手術中的監測◎放置腹腔內引流管手術後的照護◎回到病房後的護理◎開始進食後的注意事項什麼是臨床試驗?發生手術併發症時,怎麼辦?第6章 院後的生活須知術後,生理上會有什麼變化?◎進食後嘔吐◎長期進食後嘔吐◎身體出現脫水狀況◎排便習慣改變什麼是低渣飲食?◎出現掉髮問題◎味覺發生改變◎發生胃食道逆流◎引發傾食症候群術後常見的營養缺乏問題◎女性多於男性的貧血問題◎經過時間累積後引起的骨質疏鬆◎營養不足會引起神經病變術後的門診追蹤◎加入常規營養門診,有助維持減重計畫◎回診檢查包括常規生理檢驗、抽血與營養素檢查◎視實際需要,安排胃鏡、超音波、骨密等檢查◎調整常規用藥術後的減重效果不好怎麼辦?第二型糖尿病病人的術後長期追蹤術後為何會復胖?◎錯誤的飲食習慣◎不良的生活型態◎個人的體質因素◎手術相關併發症的影響第7章 大量減重後如何重塑美好身型?進行塑身手術之前必須先經審慎評估◎病人要充分了解手術的相關訊◎確定病人的體重已達到穩定狀態塑身手術的種類◎腹部整形手術◎軀體下部提拉◎腰部脂肪切除手術◎大腿內側提拉手術◎上臂整形手術◎軀體上部提拉◎乳房塑形手術塑身手術的併發症進行塑身手術前要了解的安全課題第8章 接受減重及代謝性手術的個案分享個人檔案❶ 李小姐/腹腔鏡胃袖狀切除手術→減重27公斤個人檔案❷ 陳董事長/腹腔鏡胃繞道手術→減重38公斤個人檔案❸ 陳先生/腹腔鏡胃繞道手術→減重50公斤個人檔案❹ 梅嫂/腹腔鏡胃袖狀切除手術→減重15~20公斤個人檔案❺ 小惠/腹腔鏡胃袖狀切除手術→減重22公斤個人檔案❻ 阿振/腹腔鏡胃繞道手術→減重45公斤第9章 手術後的營養指導手術後的飲食計畫◎術後第1 天~第3 天→清流質飲食米湯/蔬菜清湯/大骨湯/鮮魚湯/麥茶/菊花枸杞茶◎術後第4 天~ 1 週(至第2 週)→全流質飲食香菇雞粥(打汁)/南瓜濃湯/磨菇濃湯/蛋花湯/蒸蛋◎術後第3 週→半流質及軟質飲食麥片粥/蚵仔麵線/皮蛋瘦肉粥/乾拌粄條/粿仔湯/烏龍麵/蒸魚/蕃茄肉末/餛飩湯/大黃瓜鑲肉/紅蘿蔔蛋餅/玉米濃湯◎術後1 個月→低熱量均衡飲食滑蛋牛肉粥/繽紛三明治/水餃/鹹豆花(鹹豆漿)/瓜子肉/馬鈴薯沙拉/醬滷蘿蔔/紅燒冬瓜/清燙茄子/燙青花術後常見的營養併發症及其處理方法不同手術方式會產生不同的營養問題◎飲食進展大致相同◎首重蛋白質比例◎營養素的補充◎營養師長期介入第10章 手術後的飲食原則致胖的飲食因素這麼吃,讓你不復胖控制熱量又營養均衡的飲食模式藉助營養師的專業力量避免復胖三餐飲食(3 日示範)DAY 1/755卡/天【早餐】茶葉蛋+芝麻燕麥奶【午餐】白酒蛤蜊義大利麵+蔬果冷沙拉【晚餐】南瓜五穀飯+涼拌彩椒+鹽烤鯖魚+蒜香地瓜葉DAY 2/828卡/天【早餐】蔬食三明治+低脂牛奶【午餐】野菜拉麵+綜合果汁【晚餐】絲瓜燉黃豆飯+烤肉片+奇異果DAY 3/824卡/天【早餐】小魚飯+豆漿【午餐】蕎麥涼麵+味噌湯+芭樂【晚餐】火鍋冬粉+火鍋沾醬+蕃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