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上司挺你、朋友懂你,跟誰都能聊不停的「回話技術」:談判、責罵、提案、請託,40個讓人欲罷不能、拍手叫好的「臨場說話術」(中文書)

書名 讓上司挺你、朋友懂你,跟誰都能聊不停的「回話技術」:談判、責罵、提案、請託,40個讓人欲罷不能、拍手叫好的「臨場說話術」(中文書)
作者 福田健
譯者 鍾嘉惠
出版社 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4-10-23
ISBN 9789865683177
定價 260
特價 79折   205
特價期間:2024-12-11~2025-02-09
庫存

即時庫存>5
分類 中文書>商業>職場成功法

商品簡介

不想做的工作,如何婉拒?被打槍時,如何還擊?
眼神.語氣.姿勢,決定溝通成敗!
偷學說話高手的表達技巧,讓你一開口就
打動人心、說服各種人、博得好感、說出影響力!


★圖解各式真實情境,方便讀者應用。
★步驟清楚,任何人都能輕鬆上手。
★工作、家庭、人際,所有棘手的溝通問題,本書通通有解答。
★附錄多則「溝通檢測表」,隨時檢視溝通是否出現問題。


說話能力或許很重要,「回話」卻是一門大學問,好不容易面對面溝通,如果因為自己的一句話毀了一切,努力的過程將付諸流水,豈不讓人飲恨。這些情況,相信你我都不陌生:

.部屬做事少根筋,想找機會好好說他一頓
.上億的大案子,只要今天提案成功就能到手
.下週臨時要請假,想拜託同事幫忙處理手上的工作
.約了女友見面,想和平地談分手
.聽到朋友偷說自己的壞話,很想大聲反擊

責罵、談判、簡報、反擊等,遇到這些情況時,難道只有「會說話的人」,才能順利解決嗎?若不想每次在關鍵時刻都只能被動接受,說「好」或「我知道了」,從現在起,請開始練習「回話技術」吧!

◆回話是一門藝術,有時候,「聰明答案」比正確答案更能打動人心

就算網路再普及,臉書和Line再好用,人際關係(溝通)的基礎仍是建立在「聽」及「說」上,打字再快,無法看到對方表情時,就有可能回錯話;或是自顧自地說,講到對方都變臉了,自己卻還滔滔不絕。像是:

主管問:「專案洽談的如何?順利嗎?」
你回答:「很多間公司同時競爭,感覺希望不大。」

客戶問:「你們這次的費用也漲太多了吧!不能便宜點嗎?」
你回答:「真是抱歉,因為其他公司都漲價了,我們也沒辦法。」

這樣回話,就糟了!因為主管想知道是否能談到專案,而不是競爭人數;客戶想知道能否降價,而非漲價的原因。一旦回錯話,就可能讓場面尷尬,甚至影響結果。本書作者福田健強調,彼此「不需言語,也能心靈相通」的時代已過去了,現在的社會,無論是學校、職場或其他團體中,共同合作的機會非常多,面對面溝通已是趨勢,無可避免。

◆關鍵時刻,如何聰明回話,漂亮收尾?

下列這些關鍵的回話時刻,這樣回答就對了,像是:

.【對方滔滔不絕,想掛斷電話時】

與其說:「不好意思,我還有點事,可能沒辦法再講了。」
倒不如說:「哎呀,對不起!因為我話太多,不小心講了這麼久,那就先這樣囉!」

→先放低身段說抱歉,幫對方找台階下,巧妙的化解中斷談話的尷尬。

.【銀行經理接到客訴電話,想責罵部屬時】

與其說:「在服務業,微笑是基本,連這個都做不到嗎?」
倒不如幽默的說:「我知道大家下午都比較忙,難免表情嚴肅,別忘了還是要展現笑容,讓客人感到溫暖。」

→過度責罵只會讓部屬更鬱悶,巧妙的責備,也能強化人際關係。

.【在電梯裡巧遇主管,被詢問進度時】

與其回答:「呃,其實還蠻難說明的欸……有點複雜。」
倒不如爽快地說:「最近手上還蠻多案子的,進度都不同,您想知道哪一個呢?」

→不知該如何回答時,不妨直接巧妙反問主管,把問題丟給他。

.【還是沒經驗的菜鳥,想拜託前輩幫忙】

與其客氣地說:「不好意思,想拜託您幫忙。當然,如果不方便也沒關係」
倒不如說:「不好意思,我還資淺,前輩您經驗豐富,只好前來拜託您了。」

→表達出「我就指望您了」的想法,滿足前輩的期待感,他自然會欣然答應。

本書羅列了40種常見的溝通狀況,不管是開場、拒絕、提案,或是反擊、責罵等,皆有清楚的圖解搭配淺顯文字,清楚易懂。如果你是:

.講話死板無趣,是公認的句點王
.老是猜不出對方真意,只能憑空猜測
.對人際關係感到棘手,很怕說錯話
.在團體中總是很沉默,不擅於表達意見
.害怕在人前說話,希望永遠不用上台演說

讀完本書,你將不再詞窮,而是能聰明回話,學會溝通,跟任何人都能聊得來。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讓上司挺你、朋友懂你,跟誰都能聊不停的「回話技術」:談判、責罵、提案、請託,40個讓人欲罷不能、拍手叫好的「臨場說話術」

作者簡介

福田健(fukuda takeshi)現任「株式會社說話方式研究所」會長。一九六一年中央大學法學部畢業後,進入大和運輸(YAMATO)工作。一九六七年進入語言科學研究所,曾任指導部長、理事;一九八三年成立「株式會社說話方式研究所」,擔任該研究所所長,二○○四年擔任會長。以「溝通」為主題,舉辦演講、講座;此外,也於該研究主辦的研究班授課。主要著作有《【新版】高明的傾聽、說話技巧》、《說動人的溝通原則》、《簡報取決於表達力!》,另著有突破一百萬冊的系列叢書:《人因說話方式改變9成》、《女人因「說話方式」改變9成》、《小孩因「說話方式」改變9成》、《職場因「說話方式」改變9成》、《30代因「說話方式」改變9成》等書。

譯者簡介

【鍾嘉惠】政大歷史系畢業。對日本文化深感興趣,目前專職從事日文翻譯。譯作有「小學五年級生」、「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哲學的教室」等。

作者自序

溝通,是生存的基本能力日本經濟團體連合會(經團連),每年都會發表「企業新鮮人錄用選材重點」的排行榜。其中,排名第一的「溝通能力」(二○一二年七月發表),已經連續九年蟬聯第一名。正如前文所言,「溝通能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與職場上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你對溝通有自信嗎?你擅長與人輕鬆閒聊,很快就和對方變成好朋友嗎?現今社會上,無論在學校、職場或其他團體中,我們常需與人合作、共同推動事物。換言之,只要活在世上,就無法避免「溝通」。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曾與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們對談過,無論任何時代,人際關係的煩惱從來不曾消失。對於人際關係和與人交往感到害怕,想在職場與主管和同事建立更好的關係、想與朋友或情人感情更加融洽,但是現實中始終不順利,這樣的人其實不在少數。◎溝通不能只靠「默契」這是因為過去東方人不曾有機會好好學習溝通,人們常說「心有靈犀」,許多人在學生時代便長期依賴「自己人」之間的「非正式溝通」,即使說話的人說得不完整,對方也能憑感覺猜到意思,不會覺得困擾。然而,這在學生時代或許沒問題,一旦進入社會工作便行不通。更何況,在全球化時代,與優秀的外國人在同一職場工作的機會也比以前更多。長期都和「自己人」溝通的東方人,必須重新學習新時代的溝通方式,提升「聽」及「說」的能力。◎學會「傾聽」,才能掌握如何回話就算自覺「不擅長溝通」也不能放棄,否則將一無所獲。沒有人是天生的溝通高手。憑藉意志力和努力,任何人都能增進「溝通能力」。本書針對害怕溝通及渴望建立更良好人際關係的讀者,介紹提升溝通能力兩大支柱的「傾聽」、「說話」技巧。談到溝通,一般人腦中最先浮現的總是「能言善道」。然而,溝通是「聽」與「說」雙向的語言交換。光顧著自己說,而忽略對方的發言,「聽、說」便熱絡不起來。實際上,溝通不順暢的案例中,問題多半出在聽眾身上,例如:(1)自己的意思沒有明確傳達給對方。(2)與同事談話時,不明白對方的意思。(3)已經惹惱客人,還搞不清楚原因何在。以上情況多是因為自己單方面一直說,未能好好傾聽對方說話所致。因此,若想進行良好的溝通,建議先從提升「傾聽能力」開始做起。只顧自己或被動的態度,無法傾聽他人說話。有此自覺,努力改進自我,才能提升「傾聽」和「說話」的能力──但願本書能幫助更多需要的人。福田健

章節目錄

【前言】你說我答,是最好的溝通Part1 溝通的基本在「傾聽」01「聽」的態度,決定你的人脈、錢脈02沉默不一定是金,「搭腔附合」很重要03仔細聽,第一時間就回應04微笑,打開對方話匣子的關鍵05想得到多少情報,由「姿勢」決定06在對的時間點附和,換取信任感07溝通總是不順暢?「搶話」是主因08挑重點講,溝通最忌離題09對方說話很無趣,怎麼辦?10學會傾聽,輕鬆說服各種人【Column1】別一直猛說,注意對方的感受Part2 讓對方產生好印象的「傾聽力」,該怎麼做?11抓對「聽」的時間點,談話更熱絡12先示弱,突破他的心防13三個線索,判斷是否「話中有話」14強調感同身受,是最有力的說服術15先道歉,緩和現場的氣氛16有想「聽」的企圖心,溝通更無礙17發問像拆禮物,要有耐心18去蕪存菁,只聽「重點」【Column2】言多必失,分寸拿捏很重要Part3「說」之前要留意的事19搭配「肢體語言」,說服效果加倍20伸手不打笑臉人,「微笑」是最好的溝通21看著他的眼睛說話,是一種禮貌22場所、環境、距離,決定溝通的成敗23第一印象,決定別人對你的評價24釋出善意,意見才能被理解25高姿態,溝通一定會失敗【Column3】缺乏溝通力,只能等著被淘汰Part4 能幹的職場人靠「表達力」建立領先優勢26主動打招呼,建立好感的第一步27自我介紹要簡短,姓名不能忘28冷場時,該如何接話?29初次見面,開場白怎麼說?30表達反對意見時,請先說「不好意思」31反擊的智慧是,先冷靜再回話32如何說明?按順序、有條理是關鍵33說明時穿插「成功畫面」,有效說服各種人34請人幫忙,切忌太客氣、說場面話35拒絕之前,先說「對不起」36「責備」時要愉悅、簡短,效果最佳37「讚美」的技巧:快、狠、準38臨時上台演講,怎麼說最好?39簡報要淺顯、有特色,讓所有人都聽懂40適時加入笑點,對話更輕鬆
oracle.sql.CLOB@ffd0a6c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