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我看見真心:讓家成為修行的空間(中文書)

書名 回到家,我看見真心:讓家成為修行的空間(中文書)
Making Space: Creating a Home Meditation Practice
作者 一行禪師
(Thich Nhat Hanh)
譯者 雷叔雲
出版社 橡樹林
出版日期 2014-01-19
ISBN 9789866409691
定價 220
特價 88折   194
庫存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分類 中文書>哲學宗教>佛教

商品簡介

我們整天忙碌,習慣圍著事情團團轉,回到家卻還定不下來,家失去了提供休養生息的氛圍。
一行禪師鼓勵我們,可以在空間中融入修行,用修行來轉化空間。
不論家大或小,裝潢美觀與否,只要用心,就可以為自己的生活空間做規畫,創造多處放鬆和舒適的空間,你就可以自在地回到自己。
在家裡設立一處禪坐的角落,在那裡,以覺知呼吸釋放情緒;在廚房的壁櫃貼上正念的詩句,提醒自己停下紛亂的思緒,把心放在手上的料理;在床頭櫃上置放清新的語句,願你一起床就能活出朝氣的一天;在客廳放一個罄,爭吵或意見紛雜時,用它來收心……
有了禪師一貫溫柔及實用的指引,家的每個地方,都成為心覺醒的神聖之處。

【如何創造忙碌止步的空間】
  我們太習慣忙得團團轉,在家也一樣,甚難培養停下來的習慣。要是在房子裡到處放些視覺提示,便可溫和地提醒我們:最好的停下時機就是現在,要覺知當下。我們可以寫一些小詩,放在你一定會看見的地方,以下是一些偈句,以及建議張貼的地方。

床頭櫃:
早晨起床,我微笑。
二十四個全新的鐘頭在我面前。
我願充分活出每個時刻
用慈悲之眼
觀照一切眾生。

浴室鏡子:
刷牙漱口
我願說淨語和愛語。
只要我的口因正語而芬芳
心中的花園便盛開出一朵花。

花瓶附近:
清水保持花朵新鮮。
花與我是一體。
花朵呼吸,我也呼吸。
花朵微笑,我也微笑。

花園邊:
水和陽光
綠了植物。
慈悲之雨落下
連沙漠都成了廣大無量的
綠海。

垃圾桶邊:
垃圾中,我看見玫瑰。
玫瑰中,我看見垃圾。
萬事萬物都在轉化。
每一常態皆是無常。

清潔用品附近:
我清理時
這鮮潔、平靜的房間,
生起無量的喜悅
和能量。

掃帚旁:
我仔細掃覺醒之地時,
從大地
冒出智慧之樹。

水槽附近:
水自高山流下。
水在地底流動。
奇蹟似地,水流到我們這兒,
而且維持著一切生命。

電氣開關邊:
健忘是黑暗;
正念是光亮。
我讓覺知
照耀一切生命。

坐處附近:
感受來了又去了
如雲朵在刮著風的天空
自覺地呼吸
是我的錨。

電腦附近:
心如電腦
有成千上百的頁面。
我選擇平靜的世界,
這樣,喜悅便一直新鮮。

呼吸房的門上:
進了房,
我看見真心。
我誓願一上座,
便停下一切擾動。

前門上:
我到了。
我在家了。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回到家,我看見真心:讓家成為修行的空間

作者簡介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1926年生於越南中部,十六歲時在慈孝寺當見習憎,後來赴美研究並教學。  越戰期間返國從事和平運動,對於越南的年輕僧眾起了重大啟發,戰爭結束代表參加巴黎和談。越南赤化後,一行禪師被放逐海外,在2005年第一次回返越南,2007年2月至5月也再次回到越南。  1967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1982年他在法國南部建立了「梅村」禪修道場。  1995年曾到台灣弘法並主持禪七法會。  一行禪師是當今國際社會中最具宗教影響力的僧人之一,以禪師、詩人、人道主義者聞名於世。著作超過一百本,都是教導人們在生活中實踐佛法,已在台灣出版的有:《生生基督世世佛》《步步安樂行》《橘子禪》《與生命相約》《你可以不生氣》《你可以不怕死》《正念的奇蹟》《觀照的奇蹟》《見佛殺佛》《你可以,愛》《祈禱的力量》《一心走路》《生命真正的力量》《接觸大地》《建設淨土》等。 相關著作 《建設淨土:《阿彌陀經》禪解》 《愛對了:用正念滋養的親密關係,最長久》 《接觸大地--與佛陀的親密對話》 《生命真正的力量》 《觀照的奇蹟》

譯者簡介

雷叔雲  國立台灣大學畢業,赴美取得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碩士,曾任職圖書館界與教育界,現旅居加州,為自由撰稿人。譯有十餘種心理、宗教、禪法領域的著作,在台灣、中國大陸和馬來西亞等地出版。其中《生命不再等待》(No Time to Lose)一書榮獲台灣第33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

作者自序

譯者序居住的家‧心靈的家  「我到家了。」  「我在家了。」  這是一行禪師的著作中常見的句子,是終抵安穩之處,是跋涉生命險途的疲憊旅人最感欣慰的事。  佛法中說名(心)色(身)交相影響,心理的訊息會透過生理傳達出來,反之亦然。又說身土不二,也就是生命體(正報)和居住的環境(依報)密不可分,兩者也會產生互動。  從這樣的出發點,我們便了解這本小書何以請我們重新審視居家空間,把修行用心之處,融入物質空間,營造了適合的環境之後,又回過頭來有利於修行。於是,觀照自我的鏡子、交相轉化的垃圾與玫瑰、開啟正念光照的電氣開關、冰箱裡吃不完的和平蛋糕、讓人恢復清明的呼吸室、觸動內在喜悅與平靜的磬、廚房裡小而聖潔的佛壇,都會流露出非凡的意義。這樣經營外在空間來協助修行,即是把居住的家賦予精神的意義,把心靈的家用居室彰顯出來。  「我到家了」、「我在家了」同時也是巨大的隱喻,只要懷有覺知,秉持正念,當下即是安穩之處,於是處處是家,無處不可以為家,大可不必遙問鄉關何處是。心在,身就在;身在,家就在。此時此地就是我家,此人就是我的家人,我安穩了。

章節目錄

前言譯者序一、簡介二、呼吸三、禪坐四、呼吸室五、請磬六、冰箱裡的蛋糕七、擺設佛壇八、慈心禪九、烹調和進食十、睡眠
oracle.sql.CLOB@74c51e25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