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梅可望民國七年出生,湖南省臨湘縣人。在驚濤駭浪的大時代赴美留學,獲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自民國二十六年擔任小學教師開始,投身教育界六十多年,不但是卓越的教育家,更是警政界的超級前輩。雖然已近百歲高齡,但他的身體仍然十分硬朗,不僅走路穩健,宏亮的笑聲更極具親和力和感染力。目前他仍持續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並擁有「十樂老人」的稱號。他認為最快樂的事,就是事情能夠照著自己的計畫順利完成,他也希望大家都能將「快樂」擺在第一位,並遵守「定時定量」的生活原則,就能像他一樣永遠保持青春不老!曾任:行政院青年輔導會秘書長國防部法規司司長韓國漢城亞太文社中心執行長中央警官學校校長東海大學校長世界梅氏宗親會理事長中央警察大學全國校友總會會長現任:台灣發展研究院創辦人兼董事長中華民國幸福家庭促進協會創會理事長中國現代化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東海大學榮譽教授實踐大學榮譽教授中南大學榮譽教授朝陽科技大學榮譽教授中央警察大學世界校友會會長中央警察大學校友總會名譽會長國際CEO書院院長
作者自序
跟我一起健康不老 近幾年來,我經常受邀到各處演講,通常主持人介紹我的開場白,十個有九個都是:「請大家猜猜看,今天的演講貴賓今年幾歲?」然後台下就開始交頭接耳,有人猜六十幾歲、七十幾歲,當我公布自己的真實年齡時,台下立刻響起了如雷的掌聲,為我的高齡喝采。此外,人們最常問我的一個問題是:「梅校長,你是怎麼保持健康的?是否有維持不老的秘訣?」我今年已經九十五歲了,說真的,到今天為止,「老」字仍然沒有真正進入到我的人生字典裡,我每天都覺得很有活力、很快樂,期待新的一天到來。走過近百歲的人生,我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健康,健康是人生的基石,沒有健康,遑論其他。我很幸運地,到了九十五歲,身體還是相當健康,能吃、能動、能玩、能思考、能工作,生活作息正常運作,這真是要感謝上天的厚愛!幾十年來,我一直把健康放在生活第一位,我認為,人要過得快樂,最基本的就是維持身心健康,否則,無論你在工作上有多麼高的成就,擁有多麼崇高的社會地位,人生也不會幸福美滿。我可以活到如此高齡,或許有一部分是長壽的基因所致,但更重要的是,我在飲食、運動方面,以及生活規律上的自我要求很高,努力將自己的身心維持在最佳狀態。年輕的時候,因為身體狀況還可以,我並不覺得健康特別重要,但是等到中年之後,大約四十歲的時候,我感覺到有很多在二、三十歲能做的事,做起來就很吃力了!比如說做一些比較激烈的運動。我在年輕的時候非常喜歡運動,等到四十歲以後,運動量就減少了很多,也開始意識到:「不重視健康不行了!」遺傳、先天條件或許會左右一個人後天的健康,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才是影響健康的最大關鍵。我太太呂素琳女士,今年九十歲,她的身體可說比我還要健康,病痛也比我少。我們兩個人的健保卡除了年度健康檢查外,平常幾乎用不到。這是因為她和我一樣,都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平日都過著規律的生活。一個人之所以會生病,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因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十分重要。國民黨的黨國元老張群先生活到一百零三歲的高壽,他寫過一首〈不老歌〉:「日行三千步,夜眠七小時;飲食不逾量,作息要均衡,口頭無怨言。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飽;常跑跑,多笑笑,莫煩惱。天天忙,永不老!」這首歌和我的健康理念很像,人人也都做得到。我在八十歲時也做了一首勉勵親友的詩:高齡不老是神仙,知足心寬享大年。健康十訣須掌握,搞好四老樂無邊!「健康十訣」指的是:立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營養豐、運動充、精神蓬、情緒鬆;菸酒空、大便通。「四老」指的是:老伴、老友、老身、老本。我很高興自己到現在九十五歲了,依舊能夠實踐「健康十訣」的原則,及擁有「四老」,相信大家只要培養正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態度,一定可以讓身體更健康。
名人推薦
【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中國醫藥大學教授兼國際長】李信達、【台中市長】胡志強、【終身義工】孫越、【中華民國幸福家庭促進協會理事長】彭懷真、【總統府資政】趙守博、【陽明大學醫學院教授】潘懷宗博士、【實踐大學董事長】謝孟雄◎真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