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一點點也可以,不執著的活法:你放下的,終將以更好的樣子回到你身邊(中文書)

書名 放下一點點也可以,不執著的活法:你放下的,終將以更好的樣子回到你身邊(中文書)
達観するヒント
作者 名取芳彥
譯者 邱顯惠
出版社 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出版日期 2025-04-16
ISBN 9786264022033
定價 360
特價 79折   284
特價期間:2025-04-16~2025-05-31
庫存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心靈雞湯

商品簡介

★作者在日累計銷量突破1,000,000冊!
★熱銷450,000冊《有些事不必在意》作者──名取芳彥,
以明快之語揭示人生真諦,讓人豁然開朗的「無常法則」。

◤焦慮與不安,並非來自外界,
而是因為看不透、放不下。
當你不再執意追求,允許執念鬆動,承認生命有其流動性,
那些原來長久執著卻求而不得的事物,
反而會在某個時刻意想不到地獲得。◢

人生是由一連串的「痛苦」所組成的。
無論是工作、人際關係、未來,還是健康……
這些都會讓我們感到焦慮、沮喪,甚至煩躁。
世上有許多事情無法如我們所願,越是執著,反而會離目標越來越遠。

在知曉「沒有任何事物是永恆不變的」的「無常法則」後,
就能盡力而為, 將精神集中於當下,
即便面臨迷惘, 也能從容等待「足以做出決定的時刻」。
一旦自己改變, 也將牽動他人及身邊一切,

隨之誕生新的可能。
當你懂得關係終有盡頭, 就能快速切斷不好的關係,
並用一期一會的心態珍惜好的相遇;
當你接受人生本來就充滿突發狀況, 就能不再執著特定做法或經驗,
並在意外來臨時靈活應對。

【當人生迷惘時的達觀心態】
◎若是在釐清事實或情況後選擇放棄,反而是合理的選擇
◎如果毫不懷疑地將計較得失的心態融入人生,最終只會讓自己孤立無援
◎因為還沒做出決定而無法行動,那麼,「等到能夠做出決定為止」也是一種策略

【當人際關係受挫時的達觀心態】
◎先想好自己可能會被批評幾個缺點,實際聽到時就不會真的大受打擊
◎把每一次見面都當作最後一次,珍視對方的優點,包容對方的缺陷
◎信任固然重要,但做好「被背叛的覺悟」是保護自己的重要手段
◎不必強迫自己成為一個重情重義的「好人」,因為人能付出的心意是有限度的

【當工作上遇到困難時的達觀心態】
◎有時努力不一定馬上就會變成收穫,在播下的種子收成前,需要精心照護與耐心靜待
◎船到橋頭自然直不是擺爛,而是盡己所能後讓自己不再焦慮的應對之道
◎比起完美主義,八十分就很優秀的心態能讓工作更加順利
◎抱持「隨他去吧」心態,反而會帶來意外的好結果

【當對生活感到不安時的達觀心態】
◎金錢只是暫時寄放的身外之物,流動是理所當然的
◎比起死後的墓地,找到心靈的棲身之所更為重要
◎幸福與否,是「由自己」認為且決定的,他人說的都不算數

【當你感受到衰老時的達觀心態】
◎對一切負面消息都能淡然處之,是健康衰老的證明
◎正因為與孤獨做伴,我們才能察覺到一些事物的存在
◎僅以長命百歲為目標,便會顯得空虛
◎為了能在最後說出「這一生過得很好」,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放下一點點也可以,不執著的活法:你放下的,終將以更好的樣子回到你身邊

作者簡介

名取芳彥一九五八年出生於東京都江戶川區小岩。現為密藏院住持、真言宗豐山派弘法研究所所長,以及豐山流大師講(詠歌)的詠匠。積極舉辦密藏院描佛講座、詠歌指導等弘法活動。主要著作包括《有些事不必在意:不安、憤怒、煩惱都能放下,讓心平靜的106個練習》、《人生緣分法則:清晰易懂的人生指南》(暫譯,人生がすっきりわかるご縁の法則)、《不堆積的練習》(暫譯,ためない練習)、《般若心經:心靈「大掃除」》(暫譯,般若心経、心の「大そうじ」)(以上均為三笠書房「知性人生文庫」)等眾多暢銷書。

譯者簡介

邱顯惠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業。曾任職出版社編輯,現為自由譯者。譯有《無痛離世:2000人臨終照護醫師,獻給所有害怕疼痛的人》、《懶人圖解經濟學:一張圖秒懂世界經濟脈絡》、《吃出來的義大利史:推動義大利千年歷史的義大利麵》、《從著色繪本學習:色鉛筆畫的基礎—使用12色繪製逼真的花卉與點心》、《逝去的身體:漸凍人的日常生活紀事》等書籍。

作者自序

人生是由一連串的「痛苦」所組成的。無論是工作、人際關係、未來,還是健康……這些都會讓我們感到焦慮、沮喪,甚至煩躁。世上有許多事情無法如我們所願。當你遇到這種情況時,請記住這一點:「人生無常。」這個簡單的觀念能讓一切變得順遂。這正是佛教所說的「無常法則」。當以僧侶身分傾聽各種人的煩惱後,我驚訝地發現,許多人其實並不了解這個道理。我會在正文中進一步說明,但「無常」這個觀念,其實揭示了這個世界的真理,即「沒有任何事物是永恆不變的」。當我們深刻理解這個道理時,就不會再被多餘的不安或擔憂所困擾,反而能夠以更加輕鬆、平和且智慧的心態面對生活,真正達到「達觀」的境界。以人際關係為例,懂得「無常法則」的人知道所有關係「終有結束的一天」,因此他們不會對糟糕的關係感到煩惱,而對於美好的關係,則會抱持「一期一會」的心態,珍惜眼前的每一個人。從好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人便能以一種「乾脆」而舒適的方式,建立人際關係。此外,在工作上遇到瓶頸時,當意識到「無常」後,事情也可能突然好轉。這是因為不再執著於某種做法或成功經驗,而是在突發情況下也能靈活應對。除此之外,在這個被稱為「變革」和「無法預測」的時代,理解「無常法則」的好處是無法估算的。例如,能做到不被「金錢」所困擾,不受「常識」束縛,並且從容地接受「衰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接納「無常」,並將「變化」視為正面的事物。這種「達觀」的人生態度,正是現代人所需要的。本書以佛教智慧「無常」為基礎,記錄了一些祕訣,期望幫助大家能夠比現在更輕鬆、心境更加平和,更有智慧地生活下去。如果你能夠對其中一兩點產生「原來如此」或「聽起來確實如此」的共鳴,那將是作者的莫大榮幸。合掌。元結不動 密藏院住持  名取芳彥

章節目錄

前言第1章 當你在人生中感到迷惘時1 沒有任何事物是永恆不變的2 將「矛盾」視為理所當然地活著3 幸福與不幸,皆是理所當然的事4 當你選擇「放棄」,人生會出乎意料地好轉5 抱持「世事就是如此」的心態,讓心靈更輕鬆6 你是否經常有「事情應該如此」的想法?7 人生中充滿了「怎樣都無所謂」的事情8 「計較得失」是行不通的9 被過去束縛的人將失去未來(邱吉爾)10 無論好壞,明天自有明天的風11 活著,最後只不過是死去,人生本無意義 12 理解「無常」後,思考會變得更簡單 13 迷惘時,「什麼都不做」也是正確的選擇 14 不必執著於「曾經做出的決定」 15 不要被「一時的情緒」左右 16 根本沒有「真實的自我」17 根本沒有「特別的人生」18 死亡時,大家都是「赤裸裸的」第2章 當你因人際關係煩惱時19 會者定離——首先要深入理解這個道理20 壞的人際關係「終究會結束」21 良好的人際關係也「終究會結束」22 人的評價瞬息萬變 23 「那個人變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24 不要「輕易下定論」25 大家都是自私的,這一點毫無疑問26 「一期一會」的無常法則27 「擅自期待,結果自覺遭到背叛」的人28 「去者不追,來者不拒」才是理想態度29 有緣再見 30 那個人早已把你忘了31 你是否想要讓所有人都喜歡你? 32 立場不同,想法也會截然不同33 與人交往時,應抱持「乾脆」、「爽快」的態度34 如果對方無法改變,那就改變自己吧35 些許的「不盡人情」是無可避免的36 即使是家人,也是「不同的人」 37 當你選擇「原諒」對方,自己也會變得輕鬆第3章 當你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時38 順境也好,逆境也好39 正因為工作具有「無常」特性,當下的努力才有價值40 「盡力而為,其他交給命運」才是明智的做法 41 把過去的成功視為碰巧 42 即使失敗,也要成為毫不在意的人43 成為寬容的人 44 工作總是充滿「意料之外」 45 如果想被他人認可,就不要期待他人的評價46 變化是機會之母47 沒有「不能改變的工作規則」48 公司的常識往往是社會的非常識 49 以「這也是一種修行」的心態來看待 50 勝利後驕傲自滿的人,往往會在下一次失敗51 失敗後自暴自棄的人將再次面臨失敗 52 「完美主義」並無好處 53 不要忘記感謝「無名英雄」 54 抱持「隨它去吧」心態,反而會帶來意外的好結果 55 不要以「做不到」為前提56 機會有時會「突然」降臨57 總是有比你更優秀的人,也有比你更差的人58 「生活艱辛」,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如此59 基本上要按照自己的能力範圍過生活 60 不要四處尋找自己沒有的東西61 關注於「現有的事物」 第4章 當你對生活感到不安時62 金錢皆為「代管之物」 63 房子也只是「臨時住所」64 生命,其實也是「借來的東西」 65 擺脫充滿物質的生活66 不如停止「虛張聲勢」 67 不要忘記「惜物精神」 68 不必過於在意「社會常識」 69 根本就沒有「平均的生活方式」 70 幸福與否是「由自己」決定的71 試著專注於「眼前的事物」72 只要做好「理所當然的事」73 停止對這個世界的哀嘆74 去寺廟感受無常第5章 當你感受到衰老時75 無法抗拒自然法則76 基本上要活得「與年齡相符」77 「保持年輕」非常重要 78 理解「無常」後,就不會再勉強自己 79 不必為每件事感到擔憂 80 抱持「生小病保健康」的心態81 堂堂正正地面對衰老82 專注於「讓今天過得開心」83 追求「長命百歲」的人生目標是空虛的84 人終究會「獨自一人」85 做好與孤獨共處的準備86 放下「渴望被認可」的掙扎87 不依賴子女的人生規畫88 飲食、金錢、運動……只要「適度」就足夠了89 墓地應該怎麼處理?90 抱持「等到適當時機再處理」的態度91 不要過度「擔心死後的事」92 面對死亡時應該坦然接受
oracle.sql.CLOB@68e8cdef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