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逃離的帝國:從毛澤東到習近平,橫亙兩代人的覺醒之路(中文書)

書名 我逃離的帝國:從毛澤東到習近平,橫亙兩代人的覺醒之路(中文書)
At the Edge of Empire: A Family’s Reckoning with China
作者 黃安偉
(我逃離的帝國:從毛澤東到習近平,橫亙兩代人的覺醒之路)
譯者 薄文承、王琳茱、黃瑜安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5-01-22
ISBN 9789865083311
定價 720
特價 79折   568
特價期間:2025-01-07~2025-04-10
庫存

預購商品,出版後立刻為您供貨
分類 中文書>歷史地理>中國歷史

商品簡介

歐逸文、芭芭拉‧德米克、法蘭西斯‧福山等
國內外知名記者、作家、學者同聲讚譽
駐華記者加速離境後,理解當代中國的必讀之作!


《紐約時報》前北京分社社長、華裔資深外交記者
追尋父親的足跡,一路從香港、新疆到美國
細膩描繪個人命運與大歷史的交織
更揭示出當代中國最深沉而隱密的故事

這是一部美國華裔移民家庭的回憶錄,從一位逃亡的華裔老父親與挖掘家族記憶之子的角度,講述一段橫跨兩代人的現代中國史詩故事。

黃安偉是中國移民的後代,他的父親黄沃强在美國的中餐館工作,看似平凡,但曾經加入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黃沃強成長於二戰的日本占領時期,歷經國共內戰與韓戰,當時毛澤東帶著復興強大中國的承諾,讓他義無反顧地加入人民解放軍,跟著部隊從偏遠的東北滿州出發,沿著中亞邊境前往新疆……直到 1962 年,黃沃強因為對共產黨統治失望,逃往香港,進而前往美國。

時序飛轉,時任《紐約時報》外交記者的黃安偉來到北京工作,剛開始他對中國的經濟繁榮、地緣政治擴張抱有希望,更對自毛澤東以降,「最強大」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領導的中國,抱有濃烈的民族主義的情感。帶著這種對「習式新中國復興」的憧憬,他積極地展開在中國的報導工作,同時也調查父親神祕的過往。

然而,命運總是驚人的相似,黃安偉跟隨著父親的腳步,目睹了新疆的民族衝突,也見證了香港的民主運動,在面對中美冷戰的十字路口,他逐漸萌生出屬於自己的看法……

本書不僅是一份動人的家族記憶,更是一部全景式的國家與時代編年史。黃安偉以個人生命為切口,為讀者揭開了從毛澤東到習近平這段影響深遠的歷史進程。對於任何想要理解當代中國與新威權時代的人來說,都是不可不讀的重量級巨作。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我逃離的帝國:從毛澤東到習近平,橫亙兩代人的覺醒之路

作者簡介

黃安偉 Edward Wong《紐約時報》資深外交記者。在《紐約時報》工作 25 年間,曾報導數十個國家的新聞,並擔任駐伊拉克戰地記者及北京分社社長。其優秀的國際報導曾榮獲利文斯頓獎(Livingston Award),亦入圍過普立茲獎決選。除了記者身份,黃安偉也曾為哈佛大學尼曼研究員,並於普林斯頓大學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擔任客座教授。此外,他還參與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及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貝爾弗中心(Belfer Center)的研究員計畫,為學術研究做出貢獻。他經常在國際媒體上發表對全球議題的見解,包括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公共廣播公司(PBS)、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 和英國廣播公司(BBC) 等媒體平台。現與家人居住在華盛頓特區。

譯者簡介

薄文承畢業於政治大學英文系、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程筆譯組。現為全職自由譯者。喜歡以各種媒介述說的好故事,也期許能透過翻譯更認識這個世界,並且在時間、金錢和心靈上,都擁有充裕的自由。已出版譯作有《疼痛帝國:薩克勒家族製藥王朝秘史》(第十一章至第二十章)、《阿嘉莎.克莉絲蒂:謀殺天后與她的未解之謎》(序章至第二十一章)和《真我布蘭妮》(序章至第二十三章)。譯作賜教或合作邀約請洽:vincent104501050@gmail.com。(負責本書作者註解、前言及第1至7章)王琳茱中英口筆譯自由譯者,畢業於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口譯組。譯有《強人時代》(堡壘文化)、《美利堅國度》(八旗文化)。譯作賜教請洽:ljw.mainusun@gmail.com。(負責本書地圖、圖片說明及第8至16章)黃瑜安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筆譯組畢,從事影視字幕、書籍等各類型的翻譯工作,譯有《疫苗商戰》、《香港日記》、《隱形天賦》與《中國任務》等。工作邀約請洽:werty7743@gmail.com。(負責本書第17至24章)

名人推薦

「黃安偉這本非凡的家族回憶錄登峰造極,唯有美國最頂尖的中國議題記者才能寫出如此人性的刻畫。黃安偉追尋父親足跡,從香港、新疆一路到美國,道盡了現代中國深沉的故事。曾因《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而感動的讀者,將會同樣陶醉於這本回憶錄當中的記憶、歷史與歸屬。」——歐逸文,《野心時代》《野心時代》作者、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我逃離的帝國》是一段輝煌的旅程,透過一名九十多歲的華裔美國人及其兒子(前《紐約時報》北京分社社長)視角,探索中國過往八十年的歷史。黃安偉對中國了解之深,絕對能滿足讀者對中國的好奇。此外,他將自己極其個人的故事融入其中,在紙上生動地呈現中國,而我未曾於其他中國相關書籍中獲得相同體驗。」——芭芭拉‧德米克,《吃佛》、《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作者「《我逃離的帝國》縱覽中國邊境與中國,包括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與藏族,以精彩個人記述娓娓道來中國的故事,讓讀者一同踏上一對父子的旅程;其中兒子曾任《紐約時報》北京分社社長,父親則在數十年前駐軍中國邊疆地區。本書洞察深刻且流露出惻隱之心。」——法蘭西斯‧福山,著有《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這是一個令人驚奇且引人入勝的中國當代故事,透過一對父子之間的關係鋪展開來。黃安偉從一位年輕人參加毛澤東統治下的革命軍講起,延伸到中國和香港在當代的發展與示威行動,成功地在中國崛起的宏大背景下,講述了一個充滿人情味、感人肺腑的故事。」——芮納.米德,《正義之戰:中日戰爭激發中國新民族主義》作者「《我逃離的帝國》是一部輝煌史詩,同時也是不同凡響的報導作品。黃安偉身為兩個帝國之子,卻能以透澈的觀點將個人故事與歷史大事紀交織書寫,令人折服。」——陳德平,《強國》作者、《華爾街日報》記者「中國在習近平統治下日漸走向專制,黃安偉對此在本書中寫出洞悉中國的報導,並融入了恢宏的家族記憶。本書對中國的了解之深入,其他中國相關書籍難以望其項背。在這個人人是專家的年代,黃安偉證明了自己真的有底子。」——愛德華‧盧斯,《西方自由主義之沒落》(The Retreat of Western Liberalism) (暫譯)作者、《金融時報》 專欄作家「黃安偉將父親在香港、中國和美國的生活巧妙地融入他擔任駐華記者時期的所見所聞。書中天衣無縫且引人入勝的混合敘事,提醒了世人,歷史是由人來書寫。」——夏偉,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著有眾多中國相關著作,包含《迪斯可與民主》(Discos and Democracy )(暫譯)、《天命》( Mandate of Heaven)(暫譯)「本書扣人心弦且別出心裁,將家族故事與當代中國衝突四起的邊境報導合而為一,呈現了中國近代歷史與現況,讀來銘心刻骨。」——藍詩玲,《毛主義》、《鴉片戰爭:毒品,夢想與中國建構》作者「本書精彩卓絕,以個人故事娓娓道來中國的崛起之路。黃安偉與其父都是中國帝國的局外人,書中從他們的觀點出發,生動呈現他們迥異的人生志向與歷程,他們的個人故事一同勾勒出中國政治與社會在當代的演變,讀來饒富興味。」——白曉紅,《散落的沙:中國農村移民故事》(Scattered Sand: The Story of China’s Rural Migrants)(暫譯) 作者「曾擔任駐華記者的黃安偉以撰寫報導時的客觀正直口吻,書寫父親所面對的道德兩難。黃安偉在父親薰陶下,對中國、中國文化和中國人民懷抱著不渝的愛。同時他也洞徹中國的缺陷,並將這難能可貴的觀察記錄在本書中。」——《華爾街日報》「本書闡述了家族記憶、流亡與回鄉等個人故事,同時也記載了中國在二十世紀的大幅演變。」——《華盛頓郵報》「本書強大之處在於黃安偉對中國歷史脈絡的深刻理解,透過一對父子的兩代人生故事呈現,同時黃安偉也利用他的書寫專長,在宏大敘事與個人情感之間切換自如。」——蓋爾.貝克曼,《大西洋》雜誌「引人入勝的全新回憶錄……黃安偉透過歷史、地理與家族淵源的三重視角探索中國……書中故事感人肺腑,同時揭露現代中國的種種矛盾。書名中的帝國如影隨形,而副標題『一個家族對中國的省思(A Family's Reckoning with China)』也袒露於書中。」——《經濟學人》「一位記者將家族歷史與個人在北京的經驗相結合,提出對中國生活與政治的精彩見解……黃安偉以精湛的書寫,巧妙將自己在中國的經歷融入父親與伯父的故事,讀來令人歎為觀止。《我逃離的帝國》中的政治層面與個人視角都彌足珍貴,揭開了中國政治與生活的複雜面紗,大眾讀者必定將為之深深著迷。」——《衛報》「黃安偉寫出一則宏大複雜的故事,卻保有個人視角,也保留生活在近代中國下的迷人細節。」——《外交政策》「精彩絕倫、充滿抱負且細膩的敘事……黃安偉純熟地將家中故事與宏觀真相合而為一。本書出眾的書寫以及層層疊疊的敘事,帶出了動人心弦的家庭回憶與個人省思。」——《柯克斯書評》星級推薦「一部真摯感人且引發共鳴的出道作……本書宛如一篇動人輓歌,哀悼著在移民與世界急遽變遷中分崩離析的傳統與家族團結,揭示了中國上個世紀革命所付出的人性代價。」——《出版者周刊》「鮮少有書能如此成功地結合過去與現在、國家與個人、公與私,以及中國民族與少數民族的多元面向。作者父親黃沃強出人意料且不平凡的一生,再加上作者身為移民後代的強烈好奇心,以及一流記者所具備的百折不撓決心,方能達到本書成就。」——本諾‧韋納,《洛杉磯書評》「很少書籍能夠以如此深思熟慮且優雅瀟灑的筆觸,融合過去與現在,並將個人故事交織於一個大國的歷史之中。我向來知道黃安偉的報導能力無出其右,但本書中他透過個人與家族故事,讓他的知識、智慧與經驗又更上一層樓。」——蓋瑞‧施泰因加特,《紐約時報》暢銷書《鄉村友人》(Our Country Friends)作者「黃安偉的報導成就無可匹敵,記述了二十一世紀的種種轉捩點。在這本意趣盎然的書中,他集結跨世代家族成員之力,帶來大中華區的故事,不僅具有高度個人情感,同時也放眼全球。這趟旅程帶有深深的創傷、懷舊,甚至詩意氣息,只有黃安偉出眾的報導天賦得以臻至。」——伊沙安‧塔魯爾,《華盛頓郵報》國際事務專欄記者「黃安偉的書實屬大師之作,但凡讀者對中國、美中關係,乃至於當代的帝國議題抱有一丁點興趣,都萬萬不可錯過。」——魯樂漢,《顛覆特務:約翰‧唐尼的命運與中情局在中國的祕密戰爭》(Agents of Subversion: The Fate of John T. Downey and the CIA’s Covert War in China)(暫譯)作者

章節目錄

作者說明中國地圖 前言 第一部 南 第一章 殖民地     ‧香港‧一九四一年 第二章 移交     ‧香港‧一九九七年 第三章 帝國的中心     ‧北京‧二〇〇八──二〇〇九年 第四章 祖籍村莊     ‧廣東省台山縣‧一九四二──一九四五年 第五章 返鄉之旅     ‧廣東省台山縣‧二〇〇九年與二〇一四年 77第六章 國共內戰     ‧廣州‧一九四六──一九五〇年 第七章 重聚     ‧廣州‧二〇一二年 第二部 北 第八章 紅色首都     ‧北京‧一九五〇年 第九章 領袖     ‧陝西省、北京、四川省與華盛頓‧二〇一〇──二〇一五年第十章 四面受敵     ‧滿洲‧一九五一年 第十一章 當代民族主義     ‧北京與北韓‧一九九九──二〇一一年 第十二章 紫禁城     ‧北京‧一九五一年 第三部 西 第十三章 玉門關     ‧陝西省、甘肅省與新疆‧一九五一──一九五二年 第十四章 新疆兵團     ‧新疆‧一九五二──一九五七年 第十五章 歸途     ‧新疆和甘肅省‧一九五七年 第十六章 大漠夢     ‧新疆‧一九九九年 第十七章 血染邊疆     ‧新疆‧二〇〇八──二〇一四年 第十八章 父親的邊城     ‧新疆‧二〇一四──二〇一六年 第十九章 雪獅怒吼     ‧西藏‧二〇〇九──二〇一六年 第四部 東 第二十章 大饑荒     ‧西安與廣州‧一九五七──一九六一年 第二十一章 越洋重生     ‧廣州、澳門、香港以及華盛頓‧一九六一──一九七一年 第二十二章 各奔東西     ‧北京、甘肅省以及四川省‧二〇一六年 第二十三章 最後一戰     ‧香港‧二〇一九年 第二十四章 大國博弈     ‧北京與華盛頓‧二〇二三年 結語 致謝 注解
oracle.sql.CLOB@6f887fe2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