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金載勳韓國漫畫家、作家、插畫家。畢業於弘益大學美術系,並於延世大學溝通研究所研讀影像設計與文化社會學。曾於《中央日報》文化漫畫版連載約兩年時間,以漫畫形式介紹「現代信用卡設計圖書館名著」,擅長將文本形式的知識,加工成為直觀有趣的漫畫。目前在首爾女子大學與弘益大學教授插圖與寫作,著有《設計漫畫》《競爭者》《play》(合著)等書。
譯者簡介
陳聖薇旅居韓國近十年,現為自由譯者。喜歡透過文字翻譯傳遞韓國的日常、韓國的生活、韓國的各種不同能量。譯作有《K-POP音樂產業大解密!》《市售清潔劑為何總是洗不乾淨?》《流行文化操作學》《音樂家被告中》《少數意見》《網軍部隊》等書。電子信箱:yeweis9@naver.com
【審訂】鄭志鵬臺北市立龍山國中數理資優班理化教師,長期投入科學探究課程模式開發,認為科學學習不只有知識和公式,必須要有更多脈絡化、主動化的探究思考學習。曾獲得103年優良特殊教師、教育部活化教學列車教師。擔任十二年國教國中自然課綱編輯委員。
作者自序
前言現今社會中,若說凡事都可以用科學來說明,也不過分,一切都可以用「科學」或「不科學」判斷或解釋。我們人類,別說是遙遠的銀河系另一邊的宇宙了,就連同屬於太陽系較近的其他行星都無法看見,但科學家們深信所計算出來的星星運行定律,以及哈伯太空望遠鏡所傳送回來的資料照片。不論有任何爭論,只要能提出較多科學實證證據的一方,理所當然地就會是贏家。今日的科學,與支配中世紀西方世界的羅格斯(Logos)啟示相比較,科學的權威也毫不遜色。科學的理性貫穿了整個19世紀到20世紀,在深深影響世界觀並滲透人類靈魂的同時,尚有胡塞爾(Edmund Husserl)等哲學家們,警告實證主義的穿鑿附會思維是危險的。只是時代已經走到這一步了,大眾已經捨棄觀念哲學、批判哲學,轉而選擇更聰明的科學。然而在過去,哲學家們以部分思維所研究的自然哲學,卻佔據了學問的龍頭地位。在現代社會,連宗教都會被批評為不科學,顯見這個時代的科學已經比宗教更具有優先地位。然而在過去,也曾經有過宗教大於科學的時代。是人們只相信神的話語、信任神在人間的代理人的教誨,科學被視為非宗教、非合理,受到批評與責難的時代。其實那個時代並不遙遠,在那個時空中,許多思想家既是哲學家、又是科學家也是鬥士。這套《改變人類命運的科學家們》介紹了從古代自然哲學家,到20世紀的科學家們的奇聞趣事。為了告知世人自己理解這個世界原理與現象的方式,他們經歷了無數的奮戰歲月,最後成為了學問的主角,而這些終將成為他們的編年史也說不定。對於熟悉人文多過於科學的人們來說,科學性的內容確實不易親近,然而,這些看似與我們毫無關係的科學,若能從歷史或人物角度開始接觸,或許就能當成故事一般慢慢理解,進而產生自信。於是,這本書誕生了。《改變人類命運的科學家們》系列書籍,收錄了科學史50個經典場面,以及讓這些場面得以成真的52位科學家的故事。來到第三冊,有確立氣體體積與壓力關係的波以耳、開啟化學革命時代的拉瓦節、提出原子論的道爾吞、物種分類的林奈,與在物種不變論的信念下,提出演化論主張的達爾文等等,我們將與探索生命、研究更細微世界的22位科學家相遇。從想像那些看不見的存在,直到具體化、提出證明為止,這些科學家們需要承受多少壓力,這不僅是那些物質的故事而已。而演化論的提出,對於達爾文之前,那些深信物種不變論的人們來說,不也是種摧毀信仰、難以置信的主張。支撐著這些開創未知領域的科學家們的,不正是對於研究的熱情與透徹的實驗精神?《改變人類命運的科學家們【之三】:從林奈到門得列夫,揭開看不見的物質真相》一書,就是那些企圖觸及真理的科學家們努力的故事。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專業審訂:鄭志鵬│臺北市立龍山國中數理資優班理化教師/小P老師水精靈│PTT八卦板科普作家李貞慧│親職作家暨國中圖書推動教師洪啟軒│臺北市立仁愛國中資優班教師張美蘭(小熊媽)│親職/繪本作家曹盛威│LIS情境科學教材 教材設計師/科學史資深專員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者黑貓老師│人氣說書人葉明琪│臺北市立大同高中國中部教師小劉醫師 劉宗瑀Lisa Liu│醫師/作家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與共同創辦人齊聲推薦(以上推薦人依姓名筆畫排序)
【好評推薦】「這本書集合了科學史的all-star,作者以淺顯易懂、趣味橫生的對話方式來探索科學家的真實面貌,以及發現科學原理的小插曲,可說是人類聖經、業界之光、創世神作、傳記霸權!成為你朋友中第一個說這本書真讚的人。」——水精靈│PTT八卦板科普作家「簡單明瞭的畫筆蘊含深奧的科學脈絡。」——洪啟軒│臺北市立仁愛國中資優班教師「每一個還沒證實的理論,都是一篇精彩的科幻小說,跟著過去科學家的腳步,一起觀察這神秘的世界吧。」——曹盛威│LIS情境科學教材 教材設計師/科學史資深專員「劃時代的科學理論和發現從不是無中生有的,每一位在教科書中出場的科學家,都在他們各自的時空脈絡下面對不同問題而產生好奇心,讓我們一起跟著他們回到歷史現場,見證每個偉大的頓悟時刻吧!」——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者「最有趣、最幽默、最適合床邊為孩子而講的科學家大小故事!」——小劉醫師 劉宗瑀Lisa Liu│醫師/作家
章節目錄
前言01 親自解剖人體:維薩留斯02 血液循環:哈維03 氣體在真空中跳躍:波以耳04 奠定物種分類的基石:林奈 05 氣體再發現:布拉克06 相信「燃素說」的科學家們:卡文迪許與普利斯特里07 化學革命的悲劇:拉瓦節08 偉大的假說──原子論:道爾吞09 解決矛盾的天才的直覺:亞佛加厥10 解開土地秘密的人:萊爾11 想像的權利──引起爭議的起源:達爾文12 統計得出來的遺傳法則:孟德爾13 所有人的恩人:巴斯德14 首尾相接的蛇:凱庫勒15 美麗元素的管弦樂團:門得列夫16 離子鍵:貝吉里斯與阿瑞尼士17 共價鍵:路易斯18 生命的設計圖──DNA:羅莎琳‧富蘭克林作者筆記本書出場人物與主要事蹟參考文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