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胡志偉/臺大心理系特聘教授退休徐永豐/臺大心理系教授葉俊毅/臺大心理系助理教授葉素玲/臺大心理系特聘教授陳一平/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教授郭柏呈/臺大心理系副教授梁庚辰/臺大心理系名譽教授葉怡玉/臺大心理系教授退休周泰立/臺大心理系特聘教授兼主任曹峰銘/臺大心理系教授連韻文/臺大心理系副教授朱玉正/臺大心理系實驗認知組博士張郁雯/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系特聘教授陳學志/師大心輔系研究講座教授兼社會情緒教育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卓淑玲/輔大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葉光輝/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臺大心理系合聘教授蘇珍頤/美國聖勞倫斯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陳永儀/中大認知所與企管系副教授陳淑惠/臺大心理系特聘教授
名人導讀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卷頭語梁庚辰(臺大心理系名譽教授)一本涵蓋華人研究資料的中文普通心理學教科書,是心理知識在國內生根茁壯的指標。1971 年當我還是臺大心理系新生時,普通心理學課程的老師李本華先生便一再強調,心理學教育需植基在本土研究上。雖然我們使用西爾格德(Ernest Hilgard)所寫的英文教本,但李老師不時會在課堂上介紹本系與國內老師的研究,甚至請來本尊現身說法,以補只用英文教材的缺憾。撰寫中文教科書並融入國內學者的理論觀點與研究結晶,可說是臺大心理系推動心理學教育念茲在茲的目標,多年來曾作過種種的努力。記得1983 年前後,臺大心理系企圖編撰一本普心教科書,邀請系上不同老師撰寫心理學各領域的篇章並加以彙整;後因幾章稿件無法收齊而未能完成。說來慚愧,我就是少數沒有如期完工交稿的一員。當時身為心理學系新進教師,我受命撰寫「行為的生物及演化基礎」。雖然在國外學到許多行為神經科學知識,但在極端缺乏教學經驗的情況下,不知道如何將所學深入淺出地以中文呈現,讓學生既能理解菁華又不覺負擔沉重,草稿一改再改,都無法使自己滿意,至今仍躺在書篋中,成為內心的一項愧疚,深覺有負當年主持該書編撰的系主任楊國樞先生以及啟蒙老師李本華先生的期待。幾年後,鄭昭明先生讓我接替他擔任心理系普通心理學的教學,透過二十餘年的教學相長,我才慢慢領悟到,面對剛入門的大一學生,應該如何傳授最基本的心理學知識。在這漫長的學習過程中,我如同心理系其他多數老師,依賴外國學者撰寫的英文教本。然而心理學基礎教學應納入本土研究的理念,卻始終縈繞於心。這個理念促使我大膽地變革普通心理學課程,在每學年下學期固定勻出一段時間,以大一研討課(freshmen seminaron Psychology) 的形式,邀請系上老師與系友向同學們講授自身在心理學研究成果或工作經歷,補充本土資料之不足。此舉雖深受學生歡迎,但依然有所欠缺。由於講授人選與內容難以固定,學生獲得的資訊也就年年有異甚或難以完整。因此一本訴諸文字的中文普通心理學教科書絕對有其必要。當胡志偉先生擔任系主任時,在他的建議與支持之下,臺大心理系再度著手規劃這一本由老師與系友合作撰寫的中文普通心理學教科書。首先說明本書為何訂名為「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心理學探討人類知情意的運作,發展出不同於其他學術領域的研究方法與知識內涵。然而熟悉心理學歷史的人都知道,早在現代心理學萌芽前,有關人類心靈的想法與探究,是寄身於哲學與生理學之中,後者對於心理學發展成科學尤為重要。從希臘羅馬時代起,歷經中世紀到近代心理學的開拓者,如馮特(Wilhelm M. Wundt)、巴甫洛夫(Ivan P. Pavlov)與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等人,都曾經臆測過心靈與肉體的關係。近半世紀以來,神經科學的發展以及生理偵測與操弄技術的成熟,一步步釐清認知、情感與意圖等心理活動與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等身體系統的關係。尤其是近二十年來認知與情緒神經科學的蓬勃發展,更使得心理學研究邁入一個嶄新境界,「寓心於身」(an embodied mind)的觀點,無論在理論與實徵兩方面都受到廣泛的注意。外顯行為或內心運作和生理活動(尤其是人腦)間的關係,幾乎滲入心理學的每一主題,而非僅限於一般普心教本中「行為的生物基礎」章節所涵蓋的範圍。其中特別值得強調的是,身體與心靈在本質上似無主從之分,而是互為因果的。身體運作不但支援心靈活動,也受它的影響;神經可塑性(neural plasticity)與表觀基因學(epigenetics)的研究,在在顯示行為活動與心理感受,可衝擊神經結構的生長甚至遺傳基因的表現。這些生命科學上的進展勢必會為心理學帶來新的風貌,為有志於探究心靈現象的學子所不可不知,自然成為本書強調的重點,是以本書各章都納入有關身體或腦的相關知識。早在馮特創建科學心理學之初,便意識到人類心靈受其生活情境與社會規範的影響而表現各異,他因而提出「文化心理學」的概念,並曾就語言、藝術、神話、宗教、社會、法律、文化與歷史等議題寫過十卷的著作,也曾出版過社會文化演進過程與其研究方法的論述。隨後行為主義與認知心理學相繼興起,這些學者的研究成功地歸納出一些行為與心智運作的規律,並以其放諸四海而皆準,因而使得馮特重視文化的觀點,除了在智力測驗等少數領域外,逐漸被主流心理學界所淡忘。然而強調文化概念很早便是臺大心理系研究的重要導引,並據此發展成學術傳統。早歲劉英茂先生與莊仲仁先生率領學生從計算中文字詞的頻率展開對漢語認知歷程的研究;1980年代楊國樞先生提倡「本土心理學」運動,更是強調華人心理學研究應以本土文化為依歸。約莫在同一時期,西方心理學者也意識到不同文化下心理歷程有所異同。近年來對文化影響心智的覺醒更從人格與社會領域擴展至知覺認知領域,一個跨出身體而包容環境的「延展心智」(an extended mind)概念已在認知科學中成形。因此本書許多章節都會嘗試探討相關心理歷程在華人文化氛圍下的表現。心理學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在研究中強調文化差異已蔚然成風,一如其對身體機制的強烈關注。這兩種學術思潮若任其自由揮灑,多元性的心理學有可能發展為背道而馳的雙頭馬車,並被撕裂成單重生理或單重文化兩個次領域,終至分道揚鑣而不相聞問。但若心理學者能兼容並蓄,協調這兩股動力使之並駕齊驅,則心理學的進展就可能「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這是我們這群志同道合的作者撰寫本書的立場。我們期待教育下一代的心理學家,勿將自身的觀點囿於本土主義或神經主義的單一取向,而能思考如何將身體運作與文化風貌透過對心靈的探索整合起來,使得心理學的知識能下立於生理機制,上達於文化思維。這呼應了當初馮特建立科學心理學時,對這新興領域的範疇構想,不僅是臺灣心理學界在普世潮流中發展獨立特色的一條出路,同時也會對探討人類心理通則的國際學術社群,做出植基於中華文化的關鍵貢獻。我們透過本書揭櫫心理學應整合身體、心靈與文化的目標,容或這一版在撰述上還未臻完善,但我們確有逐步更上層樓的自我期許。本書在副題中使用了「心靈」一詞,這在普心教科書中相當罕見,有必要加以說明。心理學在我求學的年代被定義為「研究行為的科學」,在我教書的年代被定義為「研究心智的科學」。在這些時期,「心靈」一詞在心理學中即使不是絕對的禁忌也是盡量避免使用,原因是它在字面上容易引發對「靈魂」的聯想,此一概念於科學心理學至少是存而不論或無從探討的。本書標題大膽地使用「心靈」一詞,是希望提醒讀者有關心理運作的靈活性(flexibility),人類行為與思想的靈動性當初曾以不同的風貌,出現在馮特從文化觀點出發、拓爾門(Edward C. Tolman)從行為觀點出發、以及海伯(Donald O. Hebb)從神經觀點出發的思考與著作中,並被這些學者認為是心理學家最需處理的主題之一。此一當時無法以固定法則全然掌握的靈活心智,或許正反映出在這些學者各自觀點之外,尚有其他的因素產生了關鍵作用。果爾如此,則全面地思考身體、心靈與文化的互動,或許是尋找解決端倪的可能出路。本書章節的安排,與一般的普心教科書大致相同,但仍有一些特異之處。許多教科書將語言、思考與智力併為一章,但本書則將其各自獨立。原因是語言涉及漢語認知歷程的研究,是臺灣心理學界長期耕耘且最有特色的一個主題,累積了許多有意義的成果,可與拼音文字的研究相互對照,比較異同。智力的研究則著眼於智慧展現與量測理論,是當今心理學中最能展現社會文化影響的一個主題,臺灣心理學界在修訂測驗與建立常模上著力甚深,智力測驗更是臺灣被應用得最廣的一項心理學工具;所以將兩者各自闢為一章處理。這也使得思考一章能有充分的篇幅討論重要的發現,並且加入創造力的重要議題。至於編排前後順序則是以心理學的發展歷史、方法邏輯與生物基礎作為全書基石(groundstone);然後依循訊息輸入經中樞表徵到應用輸出和由單一處理到複雜整合的經緯,以及由共通現象到個人特質的變異梯度,介紹種種心理歷程的內涵;最後藉由心智的正常發展、其對生活壓力的因應,以及因應失敗後的異常作為綜觀心靈整體運作的總結。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將發展心理學放在性格與社會心理學之後,就是基於發展涉及個體心靈活動所有面向,在教學上它可扮演整合各項正常運作的頂蓋石(capstone)角色,此亦為當年曾與我共事,一起教授普心的發展心理學者張欣戊先生的主張。受邀撰寫本書的諸位老師在沉重的教學與研究負擔下,仍然全力以赴而終抵於成,書中的插圖更是臺大心理系學生精心繪製的成果。身為編者的我,對所有老師與學生無私的貢獻精神致上由衷的敬意與謝意。我更感激那些四十餘年前教導我們的師長以及二、三十餘年來受教於我們的學生;前者引領我們進入探究心靈的學術殿堂,一窺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後者則迫使我們在登堂入室之際,務必認清通幽曲徑以免引人誤入歧途。這本書可以說是臺大心理系集歷屆師生心血的結晶,承蒙鄭伯壎主任同意,由臺大心理系出版本書,就是期待它能扮演薪火相傳的角色。最後謝謝臺大出版中心耐心等待與編輯紀淑玲全力配合編製這一本教科書,以及兩位匿名審查者對本書提出種種指正;沒有他們的法眼與辛勞,本書可能會有更多的疏漏。本書初稿曾在106學年度心理系大一班上試教,並依學生回饋修正,使其較英文課本更易吸收。本書初版於2018年發行,迄今已歷五年。我們這次針對不易明瞭的部分做了修訂,並且納入使用本書的老師與同學們過往所反映之意見,印行這第二版,希望它較初版更臻完善。我們依然虛心的期盼學界先進與莘莘學子,能繼續對這新版不吝賜教。編寫教科書,目前在臺灣似乎不被正視或認可為學術成績。面對此一見仁見智的時代觀點,我謹藉蘇軾一首自況身心際遇而烘托出文化價值的詩,與諸位付出心力撰寫本書的老師相互砥礪,作為開卷的結語: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蘇軾〈自題金山畫像詩〉
章節目錄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卷頭語╱梁庚辰作者群介紹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胡志偉1.1 心理研究1.2 心理學的科學取向1.3 心理學簡史1.4 心理學的次領域1.5 心理學本土化1.6 摘要與結論1.7 參考文獻第二章 心理學方法:心理變項量化與科學探討╱徐永豐2.1 引言2.2 科學研究2.3 量測心理變項2.4 心理學實驗2.5 摘要與結論2.6 參考文獻第三章 行為的生物基礎╱葉俊毅3.1 引言3.2 神經系統3.3 腦的結構與功能3.4 神經元與神經訊號3.5 內分泌系統3.6 基因、環境與行為3.7 摘要與結論3.8 參考文獻第四章 感覺與知覺╱葉素玲、陳一平4.1 引言:日常生活中感覺與知覺的例子4.2 感覺與知覺的區分4.3 感覺系統的運作通則4.4 感覺系統4.5 跨感官處理4.6 知覺4.7 摘要與結論4.8 參考文獻第五章 注意與意識╱郭柏呈5.1 引言5.2 注意的本質與運作5.3 外在注意的選擇5.4 外在注意的向度5.5 內在注意的選擇5.6 意識的內涵與功能5.7 意識內容的研究5.8 意識狀態的變化5.9 摘要與結論5.10 參考文獻第六章 學習╱梁庚辰6.1 引言6.2 學習的定義與種類6.3 古典條件學習6.4 操作條件學習6.5 認知與模仿學習6.6 學習的生物基礎6.7 摘要與結論6.8 參考文獻第七章 記憶╱葉怡玉7.1 引言7.2 不同時程的記憶7.3 長期記憶的內容7.4 記憶的三個歷程7.5 記憶的日常運作與失誤7.6 記憶的喪失與補救7.7 摘要與結論7.8 參考文獻第八章 語言與心智表徵╱周泰立、曹峰銘8.1 引言8.2 語言的特性8.3 語言的層次性8.4 語言的發展8.5 語言的腦側化8.6 心智表徵8.7 摘要與結論8.8 參考文獻第九章 思考與創造力╱連韻文、朱玉正9.1 引言9.2 思考的元素:概念9.3 推理9.4 判斷9.5 決策9.6 人是理性的嗎9.7 問題解決與創造力9.8 思考與創造力的神經機制9.9 思考的文化差異9.10 摘要與結論9.11 參考文獻第十章 智力╱張郁雯10.1 引言10.2 智力的理論10.3 智力測驗測什麼10.4 智力差異的來源10.5 智力與族群差異10.6 摘要與結論10.7 參考文獻第十一章 動機與情緒╱陳學志、卓淑玲11.1 引言11.2 動機的定義與理論11.3 基本動機11.4 高層次動機11.5 情緒的成分11.6 情緒的類別及理論11.7 常見的負向情緒11.8 最受歡迎的正向情緒:幽默11.9 情緒對認知的影響11.10 摘要與結論11.11 參考文獻第十二章 性格╱葉光輝12.1 引言12.2 影響性格形成的因素12.3 心理動力論的觀點12.4 現象學派的觀點12.5 特質論的觀點12.6 社會認知論的觀點12.7 生命全程的性格發展觀點12.8 摘要與結論12.9 參考文獻第十三章 社會心理學╱蘇珍頤13.1 引言13.2 社會認知13.3 社會影響13.4 社會關係13.5 摘要與結論13.6 參考文獻第十四章 發展心理學╱曹峰銘14.1 引言14.2 基本議題14.3 新生兒的能力14.4 兒童期的認知發展:皮雅傑的階段理論及其他14.5 性格與社會發展14.6 青少年發展14.7 摘要與結論14.8參考文獻第十五章 壓力、適應與健康╱陳永儀15.1 引言15.2 什麼是壓力?15.3 壓力反應 15.4 影響壓力反應的其他因素15.5 摘要與結論15.6 參考文獻第十六章 心智異常:心理衡鑑、病理與治療╱陳淑惠16.1 前言16.2 心理衡鑑16.3 心理疾病的類別與病理基礎16.4 心理治療16.5 摘要與結論16.6 參考文獻圖片來源詞彙中英文對照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