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走往身體的朝聖:女性覺醒,社會創業,正向月經(中文書)

書名 女,走往身體的朝聖:女性覺醒,社會創業,正向月經(中文書)
作者 林念慈
出版社 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 2022-03-04
ISBN 9786269567911
定價 399
特價 88折   351
庫存

即時庫存=3
分類 中文書>社會科學>性別研究

商品簡介

獲選英國BBC全球百大影響力女性的林念慈真誠動人的生命之旅
所有的相遇,都是為了遇見自己

熱情讚聲
平路/作家‧唐綺陽/占星專家‧萬芳/歌手、演員

專文推薦
楊力州/金馬紀錄片導演‧黃韻如/臺大月經課主授講師‧
賴樹盛/資深國際發展工作者‧張瑋軒/女人迷創辦人‧劉崇鳳/作家

閱讀書中念慈的每一段生命的探索,她總是把自己放在土地上,充分的感受每一個細微。謝謝念慈這本書,讓我有機會學習認識自己的方法。
——楊力州/金馬紀錄片導演

當我讀到念慈的文字,月經之於人類女性的獨特意義,瞬間清晰立體了起來。念慈從她的初經經歷展開了一連串自我與月經的對話,而開啟她對於月經付諸行動的啊哈瞬間,也是一場在菩提樹下與尼泊爾村莊婦女的對話。在布衛生棉工坊的工作開展之後,「對話」也成為這一場賦權行動能在場域中被廣為理解與認同的關鍵。
——黃韻如/臺大月經課主授講師

無論是從念慈身上或閱讀此書,你皆能體會每位女性展現的自主力量,以豐饒創造力發散出來的光與熱,將看似不可能的一切化為可能,並用各種形式孕育著這個美麗動人的大地。謝謝念慈給予的祝福:「心中有愛,有安定。」
——賴樹盛/資深國際發展工作者

推薦念慈的書,簡簡單單,深深刻刻,有聲有影,有死有生。除了朝聖之路,我們自己就是座聖殿,必當頂禮以拜才對。
——張瑋軒/女人迷創辦人

遇見了這本書,在字裡行間看見她如何將身體視作一片森林,用念茲在茲的慈悲走入其間朝聖──我喜歡她,人如其名,書如其人。今生有幸,身為女人。如果可以,我們相約,一起完整自己,才可能完整所屬的這個社會。
——劉崇鳳/作家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女,走往身體的朝聖:女性覺醒,社會創業,正向月經

作者簡介

林念慈,行旅於世界之中的女人,一年有五個月在尼泊爾喜馬拉雅山腳下工作與生活,因為創立布衛生棉社會事業而翻轉了自身的身心狀態,致力於女性賦權工作與環保正向經期運動。2020年全球疫情後回歸臺灣母地,落腳於東海岸,在山海之間學習生命的歸零與創造。2013年在尼泊爾創立「棉樂悅事工坊」(Dharti Mata Sustainable Workshop)。2015年與家人整修家中老屋,以祖父之名,共同成立「本立自然良品」療癒空間。2017年入選英國廣播電台全球百大影響力女性(BBC 100 Women)。2018年在加德滿都古城,開設Ananda Tree House環保民宿與咖啡廳。

作者自序

引言從初經說起當我還是小女孩的時候,每週六都要去上肢體課,課程的內容包括︰武功、芭蕾、現代舞、即興舞蹈。大多數童年的週六午後,都在這四種主題的課程中度過,我最期待的是芭蕾舞和即興舞蹈,最不喜歡的是武功課。小學五年級的某週六,就在上武功課前,我和其他女孩們在狹小灰暗的更衣室內,又推又擠的換衣服,當我褪去內褲,瞥見一灘血,我嚇到了,趕緊換上武功課深藍色的束腰武打褲,索性不去理會我的血,盡快的讓自己逃離到武功課的蹲馬步、十三聲響、雙腳分別高舉擊打手心的精準動作,一邊動作,一邊吆喝出聲音、哈出氣來。就在這些英勇雄威的武打動作下,一群女孩們從腹部丹田吆喝發出的勇猛聲音中,我的下體也逐漸濕潤,黏答答的液體,持續摩擦著我的大腿,一股噁心又害怕的感覺,被我一股腦兒壓在強大有力的武功課之下。我赤手空拳、揮舞著雙手,深蹲馬步站穩軸心,但心中想的卻是︰我的童年即將離我遠去了,一種近乎莫名的被瞬間推入急速成長的世界。回到家中,讓媽媽看我的內褲,媽媽帶著驚訝又憐惜的表情說:「怎麼這麼快就來了啊!」彷彿我過快的成長發育以一種難以掌控的速度在前進,倒是兩個妹妹非常具好奇心,帶點羨慕的姿態,似乎期許著自己的月經快快來。母親拿出了一直藏在衣櫃深處的衛生棉,教我如何使用——從小我就一直疑惑著,在媽媽衣櫥裡、一包包比尿布還要小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呀?如今我終於把它墊在下體乘載著初經——真是難用啊!身體抗議著,心裡也抗議著。對於衛生棉,一直很討厭又不太會用——這應該可以回溯到我從小就不喜愛包尿布及穿內褲的歷史。小六時,面對突如其來的經痛,若是在學校,當經痛起來受不了時,就會打電話給媽媽想請假回家,有一次媽媽來學校接我,我一看到她就哭了起來,一種對於身體不知所措的痛,一種討厭自己急速長大的痛,當時也不知道到底從哪裡聽來的,聽說小孩的身高只會長到月經來,心裡很怕自己長不高,胸部又太小……在我經期期間,父親會特別訂購桑椹汁,用很熱的開水泡桑椹汁要我緩緩地喝下去,現在回憶起初經,就會想起不用上課的午後,人癱在馬桶上,無法分辨到底是用力大便造成的痛,還是出於子宮的痛;以及癱軟在床上,喝著熱熱的、深紫色的桑椹汁。默默的開始跟月經說話打從一開始,月經和我就好像建立起一連串厭惡的關係——經痛、外漏在學校的制服裙上、躺在高中健保室的病床上敷著熱水袋沉沉睡去,醒來又是一灘血水在床墊上,不知所措地跟保健室的阿姨說對不起、把外漏的制服裙從背面移到前面,設法不要被別人發現……這種幾乎完全跟喜悅無法沾上邊的月經關係,就這樣跟隨著我直到出社會。剛出社會那幾年,剛好我的大妹跟夏威夷人談戀愛,小妹去加州留學,她們每次返國都會帶回不同顏色的棉條,有淡紅色、黃色和紫色的包裝,我到日本旅行或出差時,也會趁機好好採購一番,我愛上了棉條那種俐落及清爽方便的感覺,彷彿讓我開始在月經來潮時佔了上風,棉條堵注了經血的四溢,看不見的紅被飽滿吸附在棉條中;面臨經痛時,我也愛上了止痛藥,子宮的各種感覺感受,靠藥物壓制它的出現。當月經來臨時,最好是不要看到、不要感覺到,快快度過這幾天就好了。我喜愛棉條的程度像是發現新大陸一般,有機會就到處向周遭的姊妹淘獻寶,也一直盤算著自己使用的量——這些海外的舶來品,可不能太快用完啊!我在二十多歲時的工作,常常需要帶領國際志工到亞洲各國從事社會服務計畫,回到臺灣往往只能休息一天甚至只有半天,隔天就必須要上班。有好幾次,當我帶完團隊計畫,準備飛回臺灣,在轉機機場或飛機升上空中時,我的身體就會開始生病,下體也開始流血了,彷彿是完成一場大任務後,身體一稍微放鬆,病痛就來了,經血也乖乖地選擇在我回臺灣的那天,或開始可以鬆懈時才會找上門。起初我覺得相當意外,以為全是巧合,後來才領悟到⋯⋯喔!原來「妳」知道我的行程,莫非「妳」是在體諒我嗎?意會到這種微妙的連結,我開始默默嘗試跟月經說話︰「妳能不能過兩天再來?妳能不能等我回到臺灣再來?」我確定,月經來潮真的是可以溝通的喔!我的第一片布衛生棉有一年我跟伴侶Y去印度旅行,趁著在新加坡轉機,順道玩上個幾天。月經來潮時,我的性慾都容易增長,某天晚上正沉浸在性愛的美好,我卻突然從床上彈跳了起來,大喊:「我的棉條在裡面啦!」接著用力推開伴侶的身體,衝進浴室,坐在馬桶上使勁的把棉條「生」出來——那又臭又滿的棉條,不知道待在身體深處多少小時了,我完全忘了這個過度吸收棉條的存在!在用力「生」出這個被男人陰莖推入陰道深處的棉條後,我驚恐地看著它,並開始疑惑起我們之間的關係?從此以後,我多了一個警惕,內心小劇場不時就會上演著︰我該不會哪一天在異地被送進醫院,勞駕醫生、護士用夾子幫我取出一個卡在陰道深處中腐臭、被遺忘的棉條吧?那趟以棉條塞住作為開場的驚恐旅程,隨後來到了南印度美麗的曙光村(Auroville),我的心情一方面在整個旅程中不斷的開闊展開中,另一方面,我的下體則像是受到驚嚇的少女,關閉了起來,生氣了,開始發炎發腫,啟動了防護大門,拒絕任何外物入侵——包括我的經期好朋友棉條。在曙光村期間,巧遇來自臺灣的女性友人,在異地的同鄉人一下子就混熟了,我敞開心懷,難為情的述說了陰道發炎的窘境,沒想到新朋友居然隨身帶著一種神奇的草藥粉,只要塗抹在下體,腫脹發炎的症狀就會減輕,我半信半疑的嘗試看看,畢竟真的很不想冒險在印度看婦科。使用後,發癢發腫的症狀果真減輕了,但時好時壞,在兩週的行程內,身體反覆的感染,每當夜晚回到旅社還是感覺不舒服時,就只好請伴侶到友人家求助,伴侶必須在人生地不熟的生態村騎打檔車穿越黑壓壓的一片森林,幫我帶回這神奇的藥粉。有一天,我們在曙光村的雜貨店亂晃,伴侶很興奮的拿起了一個特別的產品在我眼前晃。這是我初次與布衛生棉產品相遇,粉紫色的、非常的小巧可愛,外包裝採用牛皮紙,封面畫著,清洗布衛生棉的血水,可以用來澆花,還畫上可愛的小盆栽淋上經血。我看著這個產品出神,心中滿是疑問︰這真的可以用嗎?不過對於當時不能再使用棉條的我,真心覺得這真是太棒的設計了,我找到新的經期好朋友了。從此之後,這片美麗的紫色小布棉,開啟了我人生巨大的轉變,我也踏上與月經和解,重新連結的女性療癒之路。轉角遇上月亮杯我的第一個月亮杯是粉紅色的Diva Cup,Diva 意指神聖的女神,姑且稱作它是女神杯。這個女神杯陪我和伴侶一起來到了尼泊爾。在草創布衛生棉工坊的初期,我跟伴侶住在山區的有機農場,我們的小房間連床架都沒有,睡覺時地板鋪上厚重的棉床褥,再蓋上當地的手工被子加上睡袋,直接睡在地板上,在冬天很冷的夜裡,窩在停電漆黑的房間裡,僅有月光照明,晚上常有老鼠在房間地板上出沒,在天花板上跑馬拉松。有天,月經來了,我想起了女神杯,想到終於要邀請女神第一次進入我的陰道,心裏相當興奮又帶點緊張,在行李堆中翻來翻去終於找到了,不過我神聖的女神杯,居然被老鼠吃了很多口,露出許多缺角,相當震驚的我,只好拿起又放下,自始至終這個缺角的女神杯都被我保留著,為創業初期一籮筐的笑話增添起厚度。而後我還是不死心的悼念著女神杯,我跟伴侶在週末時從山村搭公車回到加德滿都,入住進Freak Street(怪人街,一九六○~七○年代嬉皮聚集的地方)的小旅社,讓身心稍微放鬆一下,放完行李後出去走走,一下樓就發現轉角有一個小巧的organic Cafe(有機咖啡廳),充滿了異國風情的壁畫及可以席草蓆而坐的小臺階。帥氣的尼泊爾老闆上前與我們攀談,尼泊爾人超級愛問︰「你來尼泊爾旅行嗎?做什麼工作啊?」當時深深覺得——創立布衛生棉工坊——這種令人疑惑的工作,而且又是對尼泊爾男性說,應該是相當難以理解,沒想到我一說出口,老闆的大眼為之一亮,他說:「我女朋友是德國人耶!她跟我正在推廣月亮杯,而且我還在咖啡店隔壁開了一間小店,取名為: organic cup,就在我的organic Cafe 隔壁!明天就要正式營業囉!」我們立馬走出咖啡店,往隔壁的店招牌一看,確實是偌大的organic cup,背景圖還是一匹瀟灑的白馬,我立刻跟這位新朋友買了一個月亮杯,當天正巧也是月經來潮的第一天,我在洗淨杯子後,試圖把它塞入陰道,「不是太舒服,不過似乎也進去了」——怎麼說起來很像是在描述第一次性愛的經驗呢?我身體帶著月亮杯,跟著伴侶去了附近的古城廣場用餐,難得享用稍微有情調的燭光晚餐,但我卻一直跑廁所設法確認月亮杯的位置,整個用餐的過程有點坐立難安,因為好像卡了一個東西在下體。終於熬到吃完晚餐,發現經血已經外漏了,連忙快走回旅社,沿途中發現月亮杯似乎被陰道推了出來,一邊往下推,還一邊撂下狠話:我不歡迎你啦!下次不要來!從棉條轉換到布衛生棉會開始認真思考改用布衛生棉,是因為在尼泊爾推廣手縫布衛生棉婦女衛教工作坊初期,來上課的婦女們都會問道: Do you like it ? How you feel about the Eco pads ?(中譯:你喜歡嗎?你覺得用布衛生棉感受如何?)我內心想著:「我還是使用棉條耶!老實說:我自己並沒有使用布衛生棉耶!」頓時間我的雙臉漲紅,一股羞愧感直衝腦門。回到臺灣後,我開始認真面對布衛生棉了。帶著挑戰的心情:我要來好好試用你了!沒想到,居然超乎意外的好用,只是穿比較厚一點內褲的感覺,清洗方面也是超乎意外的好洗,接下來就花了約三個月時間,從棉條逐步轉化為全程使用布衛生棉。決定在尼泊爾創業後,隨身帶了一包跟著我創業的布棉包,裡面有傳授我布衛生棉製作的啟蒙老師怡華,溫暖手作出的布衛生棉,還有自己及姊妹們試做的布衛生棉,各種美麗的花色摻雜在一起,陪伴著我闖入創業的世界。創業初期,若遇到經期來潮,受到荷爾蒙的影響,難免心情都會相當低落,我曾經蹲在農場的水源區,一邊手洗著布衛生棉,一邊落下眼淚,想著︰「為何把自己跟伴侶都搞得如此狼狽不堪?自己到底跑來喜馬拉雅山腳下幹嘛啊?」內心充滿無限的問號與疑惑,洗完後將布衛生棉一一展開,夾在曬衣繩上,各種花色,各種大小的布衛生棉一字排開,太陽出來了,美麗的喜馬拉雅雪山探出頭來了,我看著在風中搖曳的布衛生棉,頓時覺得太美了,取出單眼相機拍下這個畫面,一陣心曠神怡,如此美麗的,搖曳在風中雪山之下曬布衛生棉的畫面——我想要這樣的景色在尼泊爾遍地開花。自序所有的相遇,都是為了遇見自己曾經有一位靈修的朋友回應我說:「你過去有二十六世在尼泊爾生活過;當過修行人,某王朝的公主,甚至有一世還是天神!這就是為何你在這片土地上,會感到特別的熟悉與安定。」我聽了當下眼淚直流。原初的提問是:為何我跟尼泊爾的緣份如此深?為何我一直會想要回來?人生很多的時刻,心裡都有一種不知道的知道;因為只有心一直催促著上路,至於為何要做,一開始其實不知道。我在二十七歲時,在遊歷過許多國家後,終於踏上尼泊爾這片土地。有一天在村落裡,一場在菩提樹下、女人間的對話,改變了我的人生。那是我第一次聽聞,有女人因為月經的污名與陋習而受到苦難,甚至被歧視,我深受震驚,並體驗到一股憤怒與不公平之氣從內在深處發出。我告訴自己︰想為尼泊爾的這群女人做些什麼……二十九歲離開工作七年的NGO,卸下國際志工發展工作的角色,在尼泊爾創立了棉樂悅事工坊,工坊以梵文Dharti Mata(大地母親)為名,希望邀請女人重新與大地母親連結,與自己的內在循環(月經)連結。我所遇見的村落女性,無比的充滿力量,與土地深深的連結著,婦女們生養孩子,種出巨大的花椰菜、白蘿蔔、各式季節蔬菜,餵養著一家子,自創業以來,我一直在找尋女性賦權(Women Empowerment)在尼泊爾這塊土地上的實踐方式。我在加德滿都谷地外的山村,開始了小小的布衛生棉工坊,生產起布衛生棉,應邀到各地辦理月經教育工作坊,足跡甚至到了三、四千公尺海拔的喜馬拉雅山上的女尼寺院。因為創業,也開始了月經教育,第一個實驗者就是自己︰我跟自己的月經關係如何?何謂女性力量?何謂陰性力量?為了找答案,我去希臘小島參加女人營;到日本屋久島的海邊,參與了月全蝕的滿月音樂季;無數次前往印度生態村Auroville 向布衛生棉姊妹組織Eco Femme 請益;最後在不丹的山上與上師不期而遇。深深感受到一切的遠行,也只是帶領自己,走往內心的朝聖之路,所有的相遇,都是為了遇見自己。這一路上峰迴路轉,二○一五年遇見了尼泊爾大地震,大難不死,災後蓋起了竹子屋,提供村民中繼之家,儘管如此,布衛生棉工坊在震後十天便復工;在二○二○年遇見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被困在尼泊爾封城長達半年多。似乎是宇宙的安排,在這全球性的困局之中,所有的工作停擺,工坊的縫紉機也無限期地停歇下來。在練習無所事事的空檔,因緣際會與西藏瑜伽行者相遇,開始了每日的佛法課,以及藏文的學習。通常,我不做長遠的規劃,因為知道世事難料,沒有想到宇宙全都幫我精心安排好了,因緣聚合,一個接著一個的發生,事後回想,處處是奇蹟的安排。順應生命的河流,我走在由心帶領的路上,一切都是面對自己的過程。找回自己後,就可以慢慢發出溫度,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在地球上發光。

名人導讀

推薦序一讓自己成為了自己的樣子 / 楊力州(金馬紀錄片導演)謝謝念慈這本書,讓我有機會學習認識自己的方法。 一直在紀錄片的路上,我總是拿起攝影機去觀察及紀錄著他人,在紀錄的過程中,明白那些吸引我的人們,好似有些線條連結到自己的部分,但我總是撥除這樣的探知,把全部的心念都放在被攝者的身上。 這段期間,閱讀書中念慈的每一段生命的探索,她總是把自己放在土地上,充分的感受每一個細微。愚昧的我,此刻才真實的將心緒漂移到自己此刻或過往的作品,其實每一刻的自己都順應心流,讓自己成為了自己的樣子。 無關男女,我們都需要深刻的感受及體悟,這本書的文字對我而言是個開始,相信對讀者們也是。推薦序二與月經對話 / 黃韻如(臺大醫學系教授,D-School 社會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月經課主授講師)「在動物界只有靈長類有月經。」我在防疫旅館看著連線螢幕裏,台大獸醫系蔡沛學老師正在博雅教學館為這一學期的月經通識課開啟序幕。「與人類女性不同的是,非人的靈長類並非一進入青春期可以排卵之後就會來月經。」「母猩猩的月經是在大約三十五歲的時候才開始,而月經一直會持續來到個體死亡之前。」沛學老師繼續講著在野外與人工圈養的靈長類動物在月經的差異,我則是開始想著,雖說母猩猩的平均壽命也比人類女性來得短,月經在牠們的生命所佔的時間也沒有人類女性來得長,但如果人類女性能像母猩猩一樣,到生命結束之前都能保有月經而不需要經歷更年期,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呢?有許多理論試圖解釋月經在演化上的意義,而這些理論終究無法推展出月經之於人類女性獨特的意義。而當我讀到念慈的文字,月經之於人類女性的獨特意義,瞬間清晰立體了起來。念慈從她的初經經歷展開了一連串自我與月經的對話,而開啟她對於月經付諸行動的啊哈瞬間,也是一場在菩提樹下與尼泊爾村莊婦女的對話。在布衛生棉工坊的工作開展之後,「對話」也成為這一場賦權行動能在場域中被廣為理解與認同的關鍵。或許,月經之於人類的獨特意義,就是在於開啟對話?「透過正向的對話,這些禁忌的話題被打開了,唯有在教育與理解後才會有改變的開始。」念慈書中的這句話對我而言有著深深的共鳴。二○二一年九月,正當世界還在與疫情拉扯時,我在臺灣大學開了一堂月經通識課。正式的課名其實叫「月經:理論、思潮與行動」,只不過大家都用「月經課」來代稱。這堂月經通識課的設計,是建立在跨領域的對話上,課程從月經的科學與醫學理論出發,進一步談月經這個議題在社會、文化、宗教、法律各個脈絡下的會面臨到的問題,也帶出這個世界面對月經可以產生什麼行動。我在課堂上告訴大家,月經課希望帶來的,是人們能開始談論月經、學習月經、聆聽月經、支持月經。讓學習者能夠對月經產生對話,是月經課最大的核心目標。一個學期下來,有些人回家跟媽媽開始聊月經,有些人開始去思考如何建構對月經更友善的環境,有些人終於能對自己的月經困擾釋懷,有些人決定加入倡議團體的月經行動。而這一切,都是從開啟月經的對話開始的。「與月經對話」這個概念,在念慈的書中展現出最鮮明生動的,就是她與身體的對話,與土地的對話,也與形形色色的女性之間的對話。讀著念慈在尼泊爾、希臘、義大利對於身體療癒與覺醒的經歷,我既是驚艷又生羨慕,不知道自己在更年期來到之前能不能有那樣程度的覺知。而同樣令我感動不已的,是念慈在大殿上的月經教育,「修行中的女性」計畫,布衛生棉貼近這個群體需求的呼應是如此地真實。臺大博雅教學館那頭的線上月經課告一段落,我關上電腦螢幕準備迎接晚餐的同時,月經來了。古時的女人,「在滿月時排卵,在新月時流血」,念慈書中的專欄文「在子宮內的四季,依循自然萬物的頻率」談到女人的月經週期與月亮的盈虧是連動的。這一個月經與月相連動的概念,專研生理時鐘的中央研究院黃雯華老師在她的「月經亂了」的課堂中也提到過。的確,現代社會無所不在的「光害」,不僅打亂生理時鐘,也打斷了女性與月光的連結。元宵節剛過,按照念慈書中的規律,現在的我應該在排卵期而不是流血,我的月經週期果然跟月相脫鉤。我躺在防疫旅館的木地板上,嘗試著要跟念慈一樣來「曬子宮」,但窗外熙攘的車流與閃亮的燈光,怎樣就不是個能進入「與月經對話」的背景設定。我從地板上爬起來,放棄了這個讓身體覺醒的實驗,有點小洩氣。轉頭看到月經課的工作夥伴傳來的訊息,她們竟然也不約而同地都來了月經!這真是宇宙給人最大的安慰,我們的月經竟然跟著月經課連動,或許這就是我所需要的「曬子宮」與月經對話的方式吧!畢竟,宇宙終究會安排那最純全的豐盛,不是嗎?

章節目錄

【推薦序一】讓自己成為了自己的樣子 / 楊力州【推薦序二】與月經對話 / 黃韻如【推薦序三】順應生命河流皆為與自身相遇 / 賴樹盛【推薦序四】自己是座聖殿 — 必當頂禮膜拜 / 張瑋軒【推薦序五】女子如花,立定成佛 / 劉崇鳳【自序】所有的相遇,都是為了遇見自己【引言】從初經說起創,順應心流,自創工作1.七年NGO 工作帶來的身心巨變2.菩提樹下的一場對話—國際發展工作的轉捩點3.Govinda及Mithu 夫婦—我的尼泊爾貴人,朋友,家人4.從兩台腳踏縫紉機起步—梅子樹下的婦女工坊5.一片布衛生棉的革命,高山上的新月亮運動6.我心中的公平貿易—棉樂悅事夢工坊的實踐7.一起轉化成長的女人工坊專欄文 棉樂悅事工坊的一天8.生命的種子,發芽在尼泊爾9.創業帶來的禮物,我的力量三角之地行,走往世界的朝聖1.行旅江湖,國際發展工作的啟蒙2.西方取經之旅,波士頓世界月經大會3.希臘,女人僻靜營(Yogini Retreat)4.屋久島,銀河的祭典,相遇女上師Ema5.在半月與滿月之間—尼泊爾,希臘,義大利的月亮旅程6.走山,喜馬拉雅Gokyo 聖湖之旅7.愛在擴散,德蘭薩拉8.義大利,西西里島的樸門共享經濟「新」生活女,走往身體的朝聖1.修行中的女性,大殿上的月經教育2.紅袈裟下的女女相繫3.在生態村,走入女人聖殿(Women Temple)4.從女性主義到女性意識的覺醒5.陰道的力量,「性」生命之源6.蛻去僵硬的外殼,為生命而舞7.在新月流血,在滿月排卵專欄文 在子宮內的四季,依循自然萬物的頻率8.蔬菜之神,餵養此生的聖殿,敬我的身體流,生命的河流1.日月星辰,尼泊爾的日常安定2.森林跟我說的話3.業力,生命的牽引4.來自大地母親的撼動,尼泊爾重生記5.恐懼與釋放,來自綠度母的光6.解開生命的結7.斷捨離,物質與心靈8.我居然開了一間民宿—Ananda Tree House 的誕生根,回溯母地1.我的父親,我的天空2.我的母親,我的土地3.三姊妹,在南印度生態村重拾兒時笑容4.祖父的傳承,家族的和解與共創在,生命的大僻靜1.「尼泊爾封城記」被上師找到—西藏瑜珈行者2.「尼泊爾封城記」在光中的佛法課專欄文 正念與覺知3.「尼泊爾封城記」被上師找到—— 流不盡的眼淚,心與心的相續4.「尼泊爾封城記」聽見穀雨時分的龍吼專欄文 簡樸又美麗的人們,下課後天空的雙彩虹5.「尼泊爾封城記」八十二天之後,雙手與意念的療癒共舞專欄文 最後一堂佛法課6.留學夢「後記」山海合一,來自太平洋的洗禮
客服 02-2570-1233 | 會員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PC版 TAAZE | Mobile版 TAAZE
Power By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