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馬可斯.奧理略.安東尼努斯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羅馬帝國五賢帝之一,斯多噶學派的代表人物,人稱哲學家皇帝。西元121年生於羅馬,後由皇帝皮烏斯收養,立為儲君。在位期間,羅馬面臨內憂外患,先後經歷帕提亞戰爭、日耳曼民族侵犯,境內又爆發瘟疫、叛亂,然而他仍盡力維繫羅馬帝國的和平繁榮,執政及為人皆以寬仁正直著稱。西元180年逝世,留下他在位期間所撰寫的個人日記,後人命名為《沉思錄》,共計十二卷。
譯者簡介
柯宗佑師大翻譯研究所碩士,現為全職譯者。認為語言和文字最能帶人走進內心深處,也是拓寬心靈界限的最佳媒介。譯有《豪門幽魂》、《知識份子與社會》、《中共攻台大解密》、《回到自己的內心,每天讀點斯多噶》。聯絡方式:jameske21@gmail.com
名人導讀
▌《厭世講堂》作者 厭世哲學家當我大學即將畢業的時候,我在圖書館架上找到羅馬皇帝奧理略的《沉思錄》,此書的副標題是「我與自己的對話」;當時的我正在思索許多人生難題,看到這個標題就立刻被吸引,沒想到讀完後卻覺得有些失望。當時的我是個無神論者,堅定信奉自己的理性思考,故對於此書中屢次出現的「眾神」、「宇宙」、「宿命」、「自然」等詞語,有些不以為然;而且此書並非以系統化的理論語言來呈現,比較像是散漫的隨筆。我覺得這不能算是一本哲學書,應該是類似「勸世良言」之類的心靈雞湯而已吧。當時的我完全沒想到,我往後人生中的所有遭遇,幾乎都能回頭印證這本書中所說的道理。時隔多年,當我再次捧讀《沉思錄》,竟然對此書中的每字每句都能心領神會,突然覺得奧理略就像是久別重逢的老朋友一樣,我們相視而笑,莫逆於心,共同訴說著彼此對宇宙、對生命的種種體悟。此書雖看似散漫,宛如隨筆,但若能深入體會,自會發現隱藏的組織脈絡。以我的觀察,本書始於「感謝」,終於「離場」:甫開篇,作者便逐一感謝他身邊的良師益友,並進而感謝宇宙賜給他的一切。他發現只要順任宇宙的安排,全部都會很好,也必然會學到人生所需的所有智慧。正是由於作者懂得向宇宙臣服,以如此謙遜的態度接受宇宙的贈禮,所以才領悟了以下各篇所陳述的道理。從第二卷以下,作者討論了生死、身心、悲喜、是非、善惡及人際關係等議題,觸及了宇宙與人生的方方面面,並藉由這些議題的探索,回歸到對於「自我」的覺察。說到底,我們之所以要「沉思」,最終目的不過都是要認識自我而已。於本書終卷,作者揭示了他的沉思結果:與偉大的宇宙相比,我們的「自我」真是無比渺小。如果能放下我們心中對於生死、是非等等根深蒂固的執著,就能將宇宙與人生視為一場大戲;我們的一生就是開開心心地來演戲,戲演完了也開開心心地離場,如此而已,毫無遺憾。人生,真的就是如此簡單,但只有偉大而成熟的靈魂,才能放下自己的猜疑與不安全感,領會如此簡單的智慧,真正向宇宙臣服,並依照宇宙的指引來過生活。也許,我們的靈魂一生都難以企及奧理略的高度,無法完全體會此書中的精髓;儘管如此,書中處處閃現智慧的光芒,宛如一把慧劍,亦足以斬斷我們平素的煩惱與執念了。舉個例子來說,當我又不小心沉溺在人群之中,因為他人的喜怒與批評而感到痛苦的時候,只要看到書中的一句:「每個人明明愛自己甚於愛別人,卻總是把別人的想法看得比自己的想法重。」我的腦袋就會立刻被打醒,從迷失的狀態中找回自己。真是太奇妙了,奧理略雖然是古代的羅馬皇帝,我們的時空有如此大的隔閡,但他的語言卻這麼有力量,總能給迷失的現代人一記當頭棒喝;我想,除了奧理略所「沉思」的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之外,應該也要歸功於翻譯的功力吧!這一個版本的《沉思錄》,應該是想要接觸這一本古代經典的讀者最佳的選擇。▌大鼻子哲人 熊仁謙我熟悉的是南方哲學、或者說「印度哲學」,因此要對一門自己不熟悉的學問或書籍寫專業的推薦序,是不負責的。然而,畢竟同樣作為「哲學」,不論是東西南北,大家關注的問題八九不離十;特別是印度哲學一向被認為與西方哲學,在思考特定問題上有其同質性。因此,若能從一個「同學」的角度,將我學習相關學科的經驗,來談談本書能夠對讀者帶來的啟發,或許會有些有趣的火花。本書承繼的思想學派:斯多噶主義,其所推崇的一元論、自然論,讓我想到了印度哲學中的一部鉅作──《薄伽梵歌》,後者描述人類作為大自然的一份子,並無特異獨行於大自然以外的「我」可言;一切問題的根本,來自於我們並沒有這樣的意識,反而扭曲了自與我自然的一體,才產生了各種對立與問題。如前所說,各方哲學雖然出生的土壤不同、論證的模式不同,但是關注的問題大同小異;換句話說,如果將這個「一元論」的哲學思路,與我們現代人所面臨到的生活問題結合,並將整個討論模式上升到人類的演化過程來看,或許會是個有趣的方法。數千年來,人類的思想演化有許多途徑,其中一系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就是「宗教──科學」的發展系統,在這個演化系統中,我們幾乎可以說,人類的角色呈現了一個明確開始爬坡、最後又下跌到毫無價值的過程:在原始社會的萬靈崇拜與多神教時代,人類是宇宙中的一個角色、既非主角也非唯一;但隨著一神教的出現與擴張,人類與一神二者,成為世界上舞台上的主角,也是世界的中心。但,近代演化論等理論的發展,使人類的地位開始下跌:從神之驕子變成猿類的後代,社會一切圍繞人類的核心道德觀分崩離析,大家變得越來越「悶」;舊有社會中知識份子們所追求的「理想」、「道德」等,在這股潮流中變得不堪一擊。想想也對,我們不過是猿類的親戚,何必裝模作樣呢?現代,更多的假說甚至認為,「人類」所扮演的角色不但只是猿類的後代,甚至是最脆弱、完全是為了消耗宇宙熱量而演化出的一種生命體,這使得人類的地位更加下跌:我們的生存能力,連細菌都不如。概言之,原本被視為「崇高的人性」被剝奪後,下一個問題便是:那我作為一個人類,我的生命到底有何意義呢?諷刺的是,當人類的「理性人性」被剝奪,我們就開始用本能、情緒這種其他動物都有的「獸性」來生活,因此我們追求各種高大上的物質生活、各種享受與快時尚,我們讓自己用「本能」來反應,反應於害怕被淘汰、反應於希望得到更多,而不是理性地思考:「這是我要的嗎?」人性的跌落,使得我們只剩下本能一途。此時,不論是印度或是西方的一元論哲學思想,或許是對我們很大的啟發:儘管我們人類也不過是這個宇宙、這個「真理」中的一顆塵埃,但我們有能力選擇;我們可以不用用本能、用情緒來生活,我們仍然可以保有我們的理性,並用理性去貼近宇宙的真相。其目的並非去提高自己的「人性」,而是讓自己擺脫扭曲的本能與情緒的勒索,透過理性思辨的訓練,稍稍回到更貼近自然、平靜的狀態。真正回歸自然的自由,永遠不是「自然」發生,而是透過刻意的練習,方得成就。
名人推薦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林靜君/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副理事長徐建國/建國中學校長黃炳彰/國立苑裡高中教師黃健綸/臺北市立南湖高中國文教師楊世瑞/北一女中校長厭世哲學家/《厭世講堂》作者熊仁謙/大鼻子哲人劉麗卿/新竹女中國文教師──好評推薦奧理略(本書作者)從來不叫我失望。──J.K.羅琳這是影響我最大的一本書,也是我一讀再讀的好書。──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每個人都該一讀《沉思錄》。──前美國國防部長詹姆士.馬提斯奧理略的文字平易務實,總是能夠令我感到平靜。──知名女演員安娜.坎卓克以一世英主而身兼苦修哲學家者則除了馬可斯.奧理略恐怕沒有第二人。這位一千八百年前的曠世奇才於無意中給我們留下了這一部《沉思錄》,我們藉此可以想見其為人,窺察其內心,從而對於為人處世律己待人之道有所領悟,這部書不能不說是人間至寶。──梁實秋這不是一本時髦的書,而是一本經久的書,買來不一定馬上讀,但一定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近兩千年前有一個人寫下了它,再過兩千年一定也還會有人去讀它。──北大教授何懷宏《沉思錄》其實是奧理略的修行筆記。今天的讀者也可以反覆在書裡尋得一種心靈的退隱與安慰、自我的意思訓練,使我們願意坦然地接受世界上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香港文化人梁文道《沉思錄》是中學生必讀的經典,也是個人生命道路的方箴。──黃炳彰/國立苑裡高中教師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沉思錄》總能告訴我,該往哪裡走。──黃健綸/臺北市立南湖高中國文教師本書平實又真誠的智慧分享,值得再三咀嚼。──劉麗卿/新竹女中國文教師
章節目錄
推薦序第一卷──感謝生命賜予的一切我從他人的身上,學到一個人能既堅決又身段柔軟,且不淪於頤指氣使;心口如一,所做所為從無惡念;從不慌張,從不拖延,從不茫然無措或意志消沉,從不用笑臉遮掩怒氣,也從不激動或多疑……第二卷──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我們都可能在此時此刻離開人世,那就抱著這樣的心態,處理每一個行動和思緒吧。把人生當中的每一件事當成最後一件事來做,自珍自重,勿把幸福寄託於他人的靈魂……第三卷──培養內在的智慧只要潛心培養高貴的精神,磨練內在的智慧,即使命運突然召我們離世,人生也不會徒留缺憾。第四卷──真正的平靜,源於我們的心宇宙即變化,人生即念頭。同樣發生在壞人及好人身上的任何事,並沒有所謂好壞可言;人會惶惑不安,純粹是受到內心想法左右。第五卷──命運不會給你無法承受的東西我們應安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若是我們的本性無法承擔的事,就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第六卷──人事物沒有好壞之分如果我們以好壞區分他人,便會心存怨恨、妒忌。很多事都像是體育場上的惡意,我們可以選擇敬而遠之,同時不加猜忌或憤怒。第七卷──別受情緒擺布不要替未來的事擔心,該來的事總是會來;不要和他人共悲,情緒不要隨之震盪;每當你遭遇痛苦時,請記住一點:痛苦並不可恥,也不會磨損你的主宰智慧。第八卷──保有理性的自我當你因為外在事物而痛苦,折磨你的並非事物本身,而是你對事物的評價。其實,你是有能力立刻拋開這些評價的。第九卷──坦然接納死亡就經驗來看,萬物凡常無奇;就時間來看,萬物轉瞬即逝,就形體來看,萬物毫無價值。現在的一切,和被我們埋葬的人當年同一個樣。第十卷──勇往直前最穩妥的做事、說話方式是什麼?無論最後該怎麼做、怎麼說,都是你自己能決定的,不要推三阻四,說自己受到了外力阻撓。第十一卷──唯有心是自由的心越平靜,人就越自由、越強大。痛苦是一種脆弱,憤怒亦然。一旦屈服於痛苦及憤怒,人會因此受傷且逆來順受。第十二卷──時時自我觀察,反躬內省不對的事,請你不要做;不真的事,請你不要說。附錄馬可斯.奧理略.安東尼努斯小傳馬可斯.奧理略.安東尼努斯的哲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