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潘榮禮,1938年生於彰化鄉下。早在戎嚴時期,幾乎所有黨外雜誌,都有作者幽默風趣的文章。其時,潘家大門口有巡邏箱,警方每三小時有一組人馬,來簽名致意,讓繳稅不多的這位農民,感到很「窩心」。潘榮禮一方面養豬、種水果,一方面寫文章,由於行文流暢,又極富幽默感,令人激賞。個人經歷: 中央選舉委員會巡迴監察人中華民國幼教聯合會第一、第二屆理事長彰化縣幼教事業學會第一、第二屆理事長《新生文藝》主編、《野馬雜誌》發行人報紙、雜誌專欄作家「1080為幼兒教育而走」,爭取「教育券」成功政論雜誌專欄作家著作:《潘榮禮彈笑系列》13冊《台灣童玩教做教玩》上下冊《台語新囡仔歌教學教唱》1一4冊《放風吹》、《花眉鳥》囡仔歌CD《飆歌勁舞》VCD上下輯《1080為幼兒教育而走》《國會嬰靈尋親記》《台灣名人妙古精選集》《台灣限制級俚諺語》《國父孫中山辭職記》
作者自序
自序寓意深長的台灣俚諺語這一本《台灣俚諺語新解》,與之前出版的《台灣孽恝仔話》,是姊妹之作,對於要研讀、瞭解、台灣文化語言者,能發揮相輔相成的效果。所以在《台灣孽恝仔話》田野調查與寫作期間,我就蠢蠢欲動,計劃再編寫《台灣俚諺語新解》,沒有想到有那麼多人,喜歡台灣文化、歷史。不僅《台灣孽恝仔話》,很快就再版,也有很多讀者女士、先生,一再鼓勵我,進行「台灣俚諺語」田野調查、編寫。他們說書局有關台灣文化、歷史、民情、風俗、藝術……的書很多,尤其俚語、諺語、乃至孽恝仔話,幾乎汗牛充棟,到處可以「撿屍」。而且每一本都引經據典,頭頭是道,看起來都很有學問的樣子,只是艱深難懂的不勝枚舉,而看你潘榮禮相關的著作,淺顯明白,輕鬆有趣。這樣的給我很大的鼓舞,害我心花怒放。老牛拖車不自量力,提早完成「最後一里路」, 也就是《台灣俚諺語新解》的出版。《台灣俚諺語新解》,是台灣祖先留給子孫的語言遺產,因為民情風俗與生活語言,有其環境與地域的特殊性,才孕育出各有其趣的語言遺產,豐富精緻的生活語言,由於歷史一脈相傳,歷經世代傳承,時空孕育,《台灣孽恝仔話》自然產生了許多精緻,有趣而且耐人尋味的新孽恝仔話,如:1.「高速公路──無人道」 2.「路燈──照公道」 3.「違章建築──『無照起工』或『亂蓋』」 4.「幼稚園招生──老不羞」 5.「黑人吃火炭──黑吃黑」 6.「老伙仔留嘴鬚──老不羞」7.「墓仔埔放炮──驚死人」 8.「新婦不孝──公投」9.「大箍吃肥豬肉──加油!加油!!」 10.「七元對分──不三不四」 《台灣俚諺語新解》,雖然沒有像台灣孽恝仔話的句子,那樣有新世代價值觀,新生活經驗,而於無形中孕育出來的充滿歇趣、幽默突梯的新孽恝仔話。但是每一則俚諺語,無論天命思想、神佛鬼怪、社會百態、立身處世、生活世俗、教育文化、修身養性、老幼人倫、婚姻感情、醫療保健、節氣農諺、警世勵志、政府庶民、富貴貧窮、工商財閥、長輩晚輩、男人女人……都是自古一脈相傳,價值不變的人生哲理,每一句俚諺語,都不是那一個族群獨有的語言,而是台灣庶民共同的資產。所以句句都是那麼簡單、明白,易學好記。也成為放之四海皆準的人生指針,軌範言行舉止,古今通用的至理名言,例如: 1.「手抱孩兒,才想著父母時」 2.「有錢使鬼會挨磨」3.「人生無常,世事難料」 4.「人在人情在,人亡人情亡」5.「一千賒,呣值八百現」 6.「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7.「台灣錢淹腳目」 8.「食魚食肉愛菜佮」9.「食飯配菜脯,儉錢開查某」 10.「起茨驚掠漏,醫師驚治嗽」 11.「有山便有水,有神便有鬼」 12.「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 這本《台灣俚諺語新解》,在進行台灣田野調查時,我才發現《台灣俚諺語新解》之能完成田野調查,出版成書,要感謝「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田野調查經費,「財團法人迪斯奈幼稚園」園長張純靜、蔡麗珍老師,在資料搜集、篩選打字方面,諸多協助;好友葉東舜、蕭木通的關心;作家許長仁、黃勁連、楊青矗,畫家施並錫的鼓勵與指正,在此一併致謝;也要向總校訂蕭燕老師,深深一鞠躬。潘榮禮2015/08/01於彰化縣社頭鄉
章節目錄
目次作者簡介 自序 編輯說明 台語正確用字略表 台語音標說明 參考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