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溫度舒適圈:從狐獴、原始人、蛋炒飯的小故事,教你少開冷氣也能活的21個消暑「涼」方
cover
目錄

推薦序 溫度,影響我的睡眠品質與生活/氣象達人.天氣風險管理公司創辦人 彭啟明博士

推薦序 從生活經驗出發的幽默譬喻,讓溫度好懂又有趣/台中市爽文國中理化老師、全國SUPER教師首獎 曾明騰

推薦序 就算氣溫回不去了,習慣還是可以改變/暢銷科普作家 潘昌志(阿樹老師)

推薦序 當暖化已成現實,升旗仍然必須?/國位中山大學附中地科老師 謝隆欽

推薦序 輕鬆地交流,嚴謹地面對,氣候正在變化的事實/德國氣象局人體生物氣候研究中心主任 Prof. Dr. Andreas Matzarakis

前言 溫度,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

第一章 溫度的起源

1-1 什麼是溫度:失控的幼兒園

1-2 地球的溫度:頂棚下的彈力球

1-3 追尋溫度:遠渡重洋的青斑蝶

1-4 你覺得熱嗎?:你如何評價一盤蛋炒飯

1-5 生理調適:狐獴的黑肚子及黑眼圈

1-6 行為調適:西奧多的方格襯衫

第二章 溫度與住居空間

2-1 預約熱舒適:提早購票享折扣

2-2 外牆:幫住宅挑一件四季皆宜的衣服

2-3 玻璃:被屋主控告的現代主義大師

2-4 遮陽:陽光來自國境之南

2-5 通風:教室內滿地的落葉

2-6 空調:美術館內珍貴的藝術品

第三章 溫度與活動

3-1 戶外活動:你愛日光浴還是拿陽傘?

3-2 都市步行:管樂小雞與大塞車

3-3 運動競技:首屆冬天舉辦的世足賽

3-4 觀光旅遊:日月潭的氣候魅力

3-5 購物消費:粉圓冰與糖番薯

第四章 幫地球降溫

4-1 發電方式:山上又脆又甜的高麗菜

4-2 土地利用:煎餅和晚餐的取捨

4-3 建築節能:從埃及草紙到平板電腦

4-4 夠用就好:回想那個節約的年代

後記

引用文獻

試閱內容

前言 溫度,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

這天一早出門,豔陽高照,你小心翼翼地遵循地面陰影的指引前進,深怕一旦誤入高溫日照處,就會在一秒內人間蒸發。途經一些寬闊的道路或綠地時,偶有涼風,但是當你走進建築物密集的市區,大樓棟距窄到連小鳥都得側身才能飛得過去,能突破重重阻礙吹到你身上的涼風,大概就像日本製的壓縮機一樣稀少。

進到辦公室,大面積的密閉玻璃讓窗邊座位宛如人間煉獄,你拿起搖控器調低了一度,風速也加倍。但這嗶嗶兩聲彷彿手機傳來的細胞簡訊般,幾個坐在遠離窗邊的人驚恐地看著你。看著他們身上穿的禦寒薄外套, 幾分鐘後你還是把空調設定還原了,以免惹人嫌惡。

回家之後,房內的熱氣朝你直撲而來,畢竟家裡的電費是自己付的,也沒有吃到飽方案,那還是晚一點再開吧。你打開了臥室、陽台、廚房、浴室的所有窗戶,試圖讓傍晚的涼風吹一點進來。

睡前,你終究還是敵不過高溫,空調吹出的徐徐冷風讓你瞬間來到天堂,有電風扇的加持應該可以省點荷包。天氣預報顯示明天高溫晴朗依舊,看來得趁著清晨就出門慢跑比較涼爽。

每一天,溫度都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和決定。

生命的出現,也是源自於地球剛好的溫度。宇宙間無數的巧合,讓幸運的地球擁有適合萬物棲息的平均溫度─14℃。有些地方比較冷,人的體型厚實能防止熱量散失,房子也設計成保溫且隔熱;而在炎熱的地方則相反,細瘦的身材能促進散熱,遮陽及通風則是房子設計的關鍵。

這樣談溫度才有趣

明明是要談溫度,這本書的書名和目錄大概會讓你摸不著頭緒吧。幼兒園、青斑蝶、蛋炒飯、狐、日月潭、世足賽等字眼,個別看起來是稀鬆平常,但湊在一起卻十分獵奇。

這些真的都和溫度有關?讓我先說個故事給你聽吧,它和溫度剛好有那麼一點關係,但我想強調的重點還不只是溫度。

1986年,一個氣溫攝氏零下3℃的上午,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起飛73秒後發生意外爆炸,七名太空人全部罹難。當時的總統雷根找上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費曼(Richard P. Feynman)加入事故調查委員會。調查結束後,在電視轉播的太空梭事故聽證會中,費曼當場展示了一個實驗。他氣定神閒地在鏡頭前,把一個O型橡皮環放入一杯冰水內,並將它加壓扭曲後再鬆開,原本有彈性的橡皮環不但變得僵硬,也無法立刻恢復原狀。這說明了太空梭的零件在發射當天接近0℃的氣溫下,因為寒冷及受壓變形而無法將推進器密封,因而使得推進器內的高溫氣體外洩造成爆炸。

這一幕就像是精心策劃的一場表演,讓觀眾看得入迷。「啊,你這樣說明我就懂了!」這應該是當時電視機前的觀眾內心想說的話,也是我期待閱讀本書的你可以產生的共鳴。

書中每篇文章的一開始,都有一段看似與溫度無關的敘事情境。別懷疑,這就是我精心準備的專屬道具─就像費曼那杯冰水與橡皮環,用來上演一場關於溫度的故事,讓你身歷其境。

不過,故事中的引喻,還會更加迂迴一些。因為我沒辦法在你面前做實驗或是比手畫腳,所以必須找出那些你我的生活中都有過的經驗,讓你容易想像,秒懂這些稍嫌抽象的溫度理論知識。

這些例子,都是來自於我親身經歷的研究、實測、事件、報導、對話,只稍作時序的調整及文句潤飾,故事內容近乎真實。它們隱含了與溫度主題有關的線索,讓你在親自解謎的過程中,了解溫度神奇且有趣的一面。

在每篇的故事之後,會挑選出適當的知識,並歸納成三個亮點─不是兩個也不是四個,讓你能剛剛好記得。它可能是關鍵理論、歷史事件、有趣發現、當前進展、未來挑戰等,它未必是最重要的,但一定是與你最相關的。

我會以精簡的文字、幽默的插圖,來吸引你探索溫度的好奇心,畢竟當前要和演算法帶給你的資訊、短片、廣告比拚, 能吸引到你的注意力實在不容易。每頁下方的註解有些我想補充的資訊或純粹想置入的惡趣味,它不影響你對全文的理解,但可以增加知識的廣度及樂趣。

文章的最後一段是行動的關鍵,提醒你如何想、怎麼做。我會提供一些思考方向,或許你也有類似或者不同的想法;我也樂於提供幾種簡單的行動方案,方便認同這些價值觀的人起身去做。即使你還沒打算改變既有的行為模式,光是能讓你先想一下,某些程度也達成了我寫這本書的目的。

從四大面向,談溫度教我們的七件事

溫度議題是當今社會的熱門話題,它既是理論也有現象,要從哪些面向,哪些主題談才好呢?

如果從地球科學、熱力學、人體生理學的理論來闡述溫度影響,內容將艱澀難懂;只以氣候變遷及產業碳排的觀點來檢視溫度上升,與我們的生活又過於遙遠。因此,我打算從起源、住居、活動、地球這四個主題, 探索以下幾個關鍵議題:

溫度從何而來,地球為什麼有剛好的溫度?我會從第一章「溫度的起源」啟程,先讓你對溫度有基礎的認識,以及分析地球原有的宜居溫度,和當前升溫的原因與挑戰。

動物如何適應溫度,人類又什麼不同?第一章後半段會說明動物如何利用身體調節或移動遷徙,來順應自然界多變的溫度以延續生命,人類則以滿足舒適性為目的,遺忘了本身領先萬物的皮膚調節能力,嘗試控制與改變溫度。

住宅室內如何維持舒適?第二章「溫度與住居空間」會帶你進入我們每天長時間停留的場所,如何透過外牆的玻璃、遮陽、通風的規劃設計,來提早預約熱舒適。我會提供你一些簡單的訣竅,讓你能夠從建築的外觀一眼看清它是涼爽舒適,還是耗能怪獸。

重新看待空調,拒絕低溫勒索。以台灣的住宅為例,空調就占了夏季用電量的47%。第二章的最後一節會從空調當時發明的機緣巧合說起,告訴你它如何從生活的奢侈品成為了必需品,我會從空調的耗電與排熱問題,以及人體的調適溫度能力,嘗試翻轉你對空調的想法。

溫度對於各類活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影響?第三章「溫度與活動」要帶你走出室內,從戶外活動、都市步行、運動競技、觀光旅遊、購物消費五個面向,來分享你甚少聽聞的有趣現象。你將驚覺溫度悄悄地影響你的一舉一動,以及你該如何提早因應。

想要讓我們的生活舒適,得先幫地球退燒。第四章「幫地球降溫」,會從發電方式、土地利用、建築節能三個方面,解析地球高燒不退的原因,以及幫地球降溫的可行方案。其中關於生活品質對環境變遷的影響、再生能源及環境保育的權衡、節約能源與碳排放補償的衝突,也會分享我的想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回到單純,現在就行動。聯合國最新的氣候報告中,告訴人們最重要的行動方案,就是「夠用就好」的簡單方法,也是人們對能源及資源的珍惜。在第四章的最後一篇中,會從地球的體檢報告剖析地球病因,以及降低能源及資源需求的行動處方。並附上一個我親身經歷的人體試驗報告,細說我如何踏上這段高溫挑戰,設法打破慣性、跳脫舒適圈的奇幻之旅。

刺激與反應之間,存在自由

這本書探索的,不只是溫度的變化對於人類生存與生活的影響,更想要延伸討論人類該用什麼姿態,來面對氣候、環境、社會的變化。

在人類發展的時間軸上,對比過去順應環境、愛惜資源、夠用就好的年代,當前溫度則以強勢的物理、心理、社會的「刺激」來襲,讓我們常常在未經思考下被迫做出「反應」。

「刺激與反應之間存在著一個空間,在那裡,我們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力。」在集中營被監禁三年,最終獲救的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Viktor Frankl)曾這麼說過。

室內溫度提高,按下冷氣開關。這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溫度「刺激 v.s 反應」模式。然而,在兩者之間,人類有自由選擇的權力,在深思後做出負責任的作為,才是人類的成長及自由。

寫這本書要傳達的三個觀念是:地球剛好的溫度難能可貴,你的身體正是適應溫度的高手,我們不需要太多的溫度控制介入。只要充分理解、提早規劃,就可以讓住宅涼爽、活動舒適,最重要的是,還能幫地球降溫。

這是一本關於溫度的故事,也希望我訴說的故事有溫度, 讓你產生動能,做出改變。

1-1 什麼是溫度:失控的幼兒園

廚房爐子上正滾著一鍋沸騰的紅豆湯,熱氣冉冉上升,濃郁的香氣瞬間將我拉回童年。

小時候就讀的幼兒園距家不到一百公尺,每天早上我都會在半途的小路口向母親行禮道別,然後快步走進幼兒園,以免錯過我最愛的點心時間。夏天廚房阿姨會盛來一小碗冰涼的紅豆湯,冬天則是熱的。「讀幼兒園就是為了吃點心啊!」讀中班的我心裡這麼想,家裡的早餐一向只有吃飽的食物,沒什麼甜食點心,「早知道讀幼兒園這麼好,我小班就來了!」

點心時間結束後,就是全校集合的時間,小朋友們整齊劃一地列隊站在戶外遊戲場上,彼此維持一個手臂的距離。印象中,園長總是滔滔不絕訓著話,就像伸縮喇叭一樣發出叭啦叭啦嘈雜的聲音,而小朋友們雖然勉強站在原位,卻很難忍著不動,一會兒摸摸別在圍兜上的小手帕,一會兒伸進口袋裡看玩具還在不在,身體搖來晃去動個不停。

盛夏強烈的陽光直射遊戲場,草地旁的小水池反射著耀眼的陽光,總算忍耐到園長講完話,小朋友們像箭一樣爭相衝向遊戲場邊的遊具,人人都想搶到最好玩的溜滑梯!還記得有一回我的玩伴小蔡一馬當先衝上溜滑梯一躍滑下,「啊,好燙!」原來是金屬溜滑梯被太陽晒得能燙人屁股。

小朋友笑成一團,一群人爭先恐後推擠著要上去試一下到底有多燙,大家在遊戲場上追趕跑跳的樣子,是紅豆湯之外,留在我心中最鮮活的幼兒園印象。

溫度,是粒子晃動的速度

當我開始研究溫度,發現空氣粒子與空間的關係, 像極了活潑的幼兒園生和他們的遊戲場。如果我們把幼兒園的戶外遊戲場想成一個密閉的空間,小朋友視為空間內氣體的粒子,那他們不規則的移動或搖晃的速度,就是空氣溫度。當氣體粒子緩慢晃動,就像小朋友們站在原地東摸西摸地聽講,氣溫就比較低;當氣體粒子如小朋友失控地跑動及四處碰撞,空氣溫度就會變得比較高了。

那靜止的液體中的水分子也是會晃動的嗎?美國知名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被稱為科學頑童的理查.費曼是這麼描述的:如果把一顆水滴放大200萬倍變成24公里寬,仔細觀察它,水滴表面並非那麼平滑,「看來倒像是從遠處看著足球場內萬頭鑽動的觀眾。」放大到10億倍時,就會看到每顆水分子都是不斷地搖晃、碰撞、旋轉,同時扭來扭去。

水分子和空氣粒子的活躍表現很類似,水分子彼此貼近且晃動較小時,代表液體溫度較低,水分子距離很遠且晃動很大,代表液體溫度較高。沸騰則是晃動的極致,每個水分子在劇烈的晃動下掙脫束縛,以水蒸氣的形式離開。即使是常溫, 液體表面的水分子也會因自己的晃動及同伴的碰撞,從液態變成氣體脫逃水面,這就是蒸發,在風速愈大,空氣愈乾燥的條件下愈明顯。

最後,像是金屬溜滑梯、建築物的牆壁、柏油路面這類的固體,則常用表面溫度來描述它的分子晃動的速度。但固體是個不動如山的傢伙,分子之間緊密相連,溫度再高,分子也只能在原處振動無法逃脫。

溫度如何量測及正確解讀

你手上這本書的封面寬度是幾公分長?這個問題並不難,拿一把尺就可以直接量測,因為這本書是真實具象的物體,你手上這把尺也有公訂的標準刻度,所以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量測這本書的寬度,都會得到相同的結果。然而,溫度是粒子的動能,是沒辦法直接量測的, 只能間接量測某一種性質來進行溫度的推估。

要量測空氣溫度,最直覺的就是國小自然課使用的棒狀玻璃溫度計,利用玻璃管裡的水銀或染色酒精,藉由熱脹冷縮產生升降,再配合安德斯.攝爾修斯(Anders Celsius)以水的冰點為0℃、沸點100℃定義的攝氏刻度,來間接反應出環境的氣溫。

若你拿一個溫度計站在炎熱的太陽下,量到的可就不是空氣溫度。傳統玻璃溫度計量到的是外層覆蓋的玻璃溫度,而電子式溫度計量到的則是密閉塑膠殼內的空氣溫度,不論哪一種溫度計,都會因為受到太陽強烈的照射,而使測得的氣溫異常升高。

所以,正確量測空氣溫度的方式,應該是將溫度計移到一個有陰影且通風好的地方,放在氣象站觀測坪上那間有百葉窗看似養鴿子的小木屋,也就是史蒂文生式(Stevenson)百葉箱裡,這是量測空氣溫度的最佳場所。

而表面溫度的量測又與空氣溫度大不相同,你可以將溫度計緊貼在物體表面,或是利用物質會依照表面溫度釋放出輻射量的特性,拍攝紅外線影像來推估表面溫度。COVID-19疫情期間大家對於這種影像應不陌生,紅色或紫色就代表你身體的溫度較高,不管是發燒或是提了一碗熱湯,應該都逃不過它的法眼。

雖然大家都知道空氣溫度和表面溫度的差異,但是我們常不自覺會進行錯誤的量測或解讀。新聞報導中誇張地打了一顆生蛋在柏油路面煎到吱吱作響,只能說明柏油的表面溫度高且熱傳導好,無法代表上方的空氣溫度一定很高,兩者不見得有密切的關聯。

就像幼兒園那座金屬溜滑梯,即使表面溫度高到燙手,但上方的空氣溫度也許仍維持常溫,

廚房內即使有好幾鍋煮沸中的紅豆湯,室內空氣溫度也上升不了多少。這是因為表面溫度對空氣溫度的加熱效果有限,同時空氣也因持續流動而讓氣溫維持穩定。

溫度教會我們什麼事?

如同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在《時間簡史》中闡明的: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靜止不動的。

萬物會依照內部分子失序的程度來呈現它的溫度,不論是微幅晃動或劇烈碰撞,這本為自然界再正常不過的狀態。萬物也正是透過振動,以溫度來證明它真實存在的事實。所以應該把溫度看作是失控無序的現象,還是被人們享受並珍惜的自然界恩賜呢?

人們有沒有可能將溫度的變化視為一個自然循環變化的狀態,在夏天享受皮膚發熱流汗,在冬季體驗身體毛孔收縮,不過度控制也不無端干擾,與環境建立長久永續的互動關係呢?

分子的振動,牽引著地球上溫度的起伏變化。接著我們要來探索,什麼樣的振動,讓地球有剛剛好的溫度─能讓人類及所有生活在此的生物孕育生命。

消暑涼方01:四季的溫度變化本是自然循環。我們要充分感受、體驗溫度的變化,維持身體適應的本能,而非一味與自然對抗。

商品簡介

★★★榮獲四重肯定★★★

入選第47屆金鼎獎優良出版品兒童及少年圖書類

入圍2023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兒童及青少年獎】

入選文策院2023 Books From Taiwan亞洲專刊

入選第45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自然科普類

生活化舉例 X 超好懂知識 X 超有哏插圖

教你聰明對抗高溫,為自己與地球降溫!

是什麼原因,讓一隻小小青斑蝶從日本富山飛越三千公里到澎湖?

為什麼太陽系只有地球上有剛剛好的溫度,能讓人類及萬物生存?

什麼!開利先生當初發明冷氣機,竟然不是為了給人類降溫用的?

在這個高溫飆破紀錄的夏天,讓國際知名熱舒適與都市熱島專家告訴你,溫度如何影響動物行為,和人們的生活與決策。

Andreas Matzarakis 德國氣象局人體生物氣候研究中心主任

本條毅 日本千葉大學園藝系教授

林憲德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講座教授

許晃雄 中研院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執行長

彭啟明 氣象達人.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創辦人

曾明騰 台中市爽文國中理化老師、2013年SUPER教師全國首獎

劉光瑩 天下雜誌主編

潘昌志 暢銷科普作家

鄭朝陽 聯合報採訪中心副主任

謝隆欽 國立中山大學附中地科老師

――消暑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好熱!我想開冷氣!

狐獴覺得熱的時候,會趴在地上,讓比較涼的地面幫牠散熱;

原始人因為原本生活的非洲太冷,而大遷徙到相對溫暖的歐亞洲;

而現代人覺得熱,卻是伸手拿起桌上的遙控器,打開冷氣!

抵擋熱浪對生命的威脅,是生物的本能,

但,你是不是有點煩惱,這個月的電費帳單又要爆表?

你是不是偶爾也會擔心,開冷氣涼爽有代價,會讓地球變成一顆更熱的火球?

找出造成高溫的原因,見招拆招才是理想對策!

大家都知道旅行的時候,愈早預約,愈能選到好的機位、價格合理的旅館;但你知道嗎?舒適的居家環境也是可以預約的!選對建築坐向、空間格局,做好遮陽通風,你就能擁有涼適的居家空間。

歐洲人喜歡曬太陽,台灣人喜歡躲在陰影裡,但是台灣有一個旅遊景點是歐洲人和台灣人都喜歡的,你知道是哪裡嗎?能猜到原因嗎?

氣候影響人們的觀光意願,但人們的觀光模式同樣也牽動了能源的耗損、氣候的變化,在享受旅行自由和節約能源、愛護地球之間,其實有機會找到平衡!

21個淺顯易懂的小故事,告訴你溫度從何而來?為什麼會覺得熱?如何透過提早規劃,預約涼適的居家空間?溫度如何影響人們的戶外活動模式?如何在高溫下保護自己的安全?最後,想要保護太陽系中獨一無二存有生命的地球,我們應該怎麼做?

只要用對方法,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消暑,為地球降溫!

各界推薦:

作者掌握了多年環境、建築、氣候等不同領域的背景知識,投入對於關鍵議題的熱情,展示了絕佳的技巧來傳遞知識及解決方案,讓這些複雜的問題得以輕鬆交流。

――德國氣象局人體生物氣候研究中心主任 Andreas Matzarakis

溫度是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物理量,天氣預報對我們來說也很熟悉,但它也有你不知道的深層物理含義。在這本書中,林子平教授從各個方向輕鬆地解釋了溫度的奧祕,將大大加深你對溫度及其作用的認識。

――日本千葉大學園藝系教授 本條毅

欣見林子平教授又一巨作,更高興它是一本老少咸宜的科普之作,不得不佩服子平能寫出連小學生都看懂且被喜歡的著作。不沉迷於自我陶醉的象牙之塔,善用建築物理學的善知識,引導人類居住環境邁向永續之路,是我為此書所下的註解。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講座教授 林憲德

以清新雋永的文字,耐人尋味的親身故事,娓娓道來溫度、人、生態與環境的相依。在炙熱的夏季午後,伴著涼水與涼風,輕輕閱讀《跳出溫度舒適圈》,長智慧又心涼脾土開,毋寧是最好的享受。一起來認識關係你我與地球未來的溫度故事!

――中研院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執行長 許晃雄

這本書讓我們對溫度的體會有更深層次的思考,有了立論基礎,只要我們有共識,能產生應對溫度攀升的文化,轉型的力道就會出來。

――氣象達人.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創辦人 彭啟明

子平教授對溫度、熱量的詮釋與生活譬喻對比真的是令人拍案叫絕,用失控幼兒園孩子們的互動行為來說明空氣粒子與空間的關係,進一步詮釋了溫度與動能;用頂棚下來回反彈的彈力球來詮釋溫室氣體對地球溫度的影響,進一步探索生命適合的溫度;用一盤蛋炒飯來詮釋人體個別體感溫度的差異,帶出熱舒適指標;更不用說,如何透過狐獴的黑肚子與黑眼圈來說明生理調適溫度,引導出內溫動物與外溫動物對溫控行為的差異……相信看到這裡,你跟我一樣對子平教授的溫度情境詮釋模式產生愛不釋手之感,誠摯推薦這本含金量爆棚又幽默滿點的好書,你一定會喜歡!

――台中市爽文國中理化老師、全國SUPER教師首獎 曾明騰

酷熱夏天的解方,真的只有冷氣嗎?林子平老師本書革命性的意義,是點出了小至衣物材質,大至建築設計甚至城市規劃,都能達到降溫效果。關鍵在於看到這樣的可能性,並改變行為。在許多歐洲國家,這觀念已有數十年;在台灣,每個人看過這本書後,都應該能找到自己可以做的事,幫台灣降溫。

――天下雜誌主編 劉光瑩

比起情緒勒索式的倡議(比如你要為子孫留下什麼樣的地球),或許本書的作者林子平教授用的敘事方式更有效――我就跟你說怎樣做更涼爽!

――暢銷科普作家 潘昌志

子平老師沒把自己關在學術象牙塔,努力把人體舒適、建築節能、都市降溫的專業和解方,化為淺白的科普文字和幽默比喻,讓更多人搞懂問題的嚴重性,一起趨吉避凶、力行改變,盼能為下一代守住宜居的城市。

――聯合報採訪中心副主任 鄭朝陽

清晨7:00,高雄。就算只是從捷運站走7分鐘進到教室,就已汗如雨下……

更遑論烈陽下的升旗典禮,高溫+潮溼+弱風=體感溫度超高,看著年輕的生命流淌著豆大的汗滴……我擔心的已不是中暑,而是同學會不會融化……

人類活動推升了氣溫,融化掉的除了冰河,還有人們的日常。感謝林子平教授著書論述「跳出溫度舒適圈」,闡明了諸多卓見,提供了調適涼方,推薦大家閱讀,察覺溫度早已默默對人類及環境造成鉅變;更盼在中小學行之多年的升旗典禮,能因應當前的高溫現實,以及同步教學的雲端科技,早日融化。

――國立中山大學附中地科老師 謝隆欽

作者簡介

林子平

國際知名的熱舒適與都市熱島專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特聘教授,兼任成大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

台灣人喜歡將機車停在燈桿陰影下的有趣行為,驅動林子平教授建立了全球第一個專屬於亞熱帶的人體熱舒適基準;他領導的團隊建築與氣候研究室(BCLab)在六都的市區燈桿上架設的兩百多個遮罩,儘管是螞蟻、蜜蜂喜愛築巢的絕佳地點,裡面放置的溫溼度計得以讓民眾一窺都市中哪裡最熱,是全球最精采的都市熱島實境教材;公園第一排建築阻擋涼風,人行道上卻苦無遮蔭,促使他開創了國內第一套完整的水綠降溫、都市風廊、行人遮蔭的熱島退燒評估公式與改善策略,並已逐步實踐於我國綠建築法令及縣市政府的都市與建築政策。

常常問自己「有什麼日常生活中的簡單經驗,可以用來解釋這個複雜的科學理論?」他深信「引發興趣」比「傳遞知識」更為重要,以幽默生動的筆法投入科普寫作,前作《都市的夏天為什麼愈來愈熱?:圖解都市熱島現象與退燒策略》曾獲2021年度好書大家讀最佳少年兒童讀物,他也曾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臺灣建築學會「優秀青年建築獎」、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教學優良獎」,在研究、實務、教學上均獲高度肯定。

相關著作:《都市的夏天為什麼愈來愈熱?:圖解都市熱島現象與退燒策略》

名人導讀

推薦序 溫度,影響我的睡眠品質與生活

――氣象達人.天氣風險管理公司創辦人 彭啟明

每到夏天,大家關心的議題就是高溫頻頻創新高,每年不斷破歷史紀錄。

但很有趣的,就是同樣的天氣因素「太平洋高壓籠罩」,或是同樣也是「全球暖化」墊高了平均溫度,為何有些地方會特別熱,有些卻只是比較熱?例如台灣的南北各縣市溫度在夏天不大相同,這就關乎於我們所在地的地理特性,是否通風或綠化足夠,大家適應熱的方式,是否習慣直接用空調來降溫,反製造更多熱,簡稱「熱島效應」。

這個議題每年都重複出現,很可惜的是當大家有感覺想做些事情的時候,秋天已經來了,大家想要改變的力道就又弱了下來,導致每年都還是必須承受一次,或許就在數十年後,如國際的科學預測報告所示,我們終將邁向一年有半年都是這麼熱的夏天。

這個問題到底多嚴重,記得我小學時的地理課本還是秋海棠的地圖教學時代,特別喜歡考中國的四大火爐是哪裡,大約十年前遇見中國的首席氣象主播,他特別提出了隨著都市發展,中國有新四大火爐,他的標準是用中午高溫超過35度的天數來算,最多的天數是一年超過60天。聽他這麼說,我也好奇台灣城市的現況,於是我依照他的算法做統計,發現台北和板橋兩個盆地測站中午高溫超過35度的天數都超過60天,甚至某一年還超過70天。這樣的極端數值,在亞洲只有某些印度都市超過我們,其實極端熱浪已經嚴重影響我們。

以我為例,儘管在夏天,我也不是很喜歡開冷氣睡覺,頂多開一下培養心情,讓室內舒服一點,但有時候別人家冷氣主機排出的熱氣,會順著風向時吹進我的窗戶把我熱醒,睡眠品質因此大打折扣,和冬天比較起來差很多!

高溫這個問題,正如同氣候變遷要面對的淨零目標一樣,有相當高的難度,尤其是轉型的工作,要靠大家有一定的共識與決心。例如我們政府的淨零目標是希望在2050新建建築物及超過85%的既有建築物能達到近零碳建築的目標,我就想到現在台灣的新建案,幾乎都沒有把近零碳或是節能當成賣點,許多老舊建築物要都更也有很大難題,這真的有辦法達到嗎?

我曾當面和子平兄討教這項目標的設定,達成率可能有多高?需要多少法規政策或獎勵制度才可以達成?也謝謝子平老師的專業,告訴我裡面的核心關鍵就是決心與文化的改變,這裡面所衍生帶動的商業創新模式與住宅舒適機會比我們想像的都大,只要我們多理解,未來空調就不需要開那麼多,可以省下電費,也會更舒適。

很認同子平兄所提,對於溫度的適應該是一種責任!但這個看不到卻又讓人感受強烈的溫度,和二氧化碳連動,都將是影響我們一輩子,甚至影響到下一世代的問題,很感佩這本書讓我們對溫度的體會有更深層次的思考,有了立論基礎,只要我們有共識,能產生應對溫度攀升的文化,轉型的力道就會出來。

推薦序 就算氣溫回不去了,習慣還是可以改變

――暢銷科普作家 潘昌志(阿樹老師)

氣候變遷、節能減碳、調適共存,這幾年來大家應該都聽到耳朵要爛了吧!但我們到底做了什麼改變?又達到了什麼效果?一直是環保倡儀者很難確切回答的問題。因為這不像covid-19疫情一般,至少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方式直接(容易執行)又即時(減少傳播鏈)。反而就算每個月都少用幾度電,也不會覺得氣候因為我的小小作為而產生改變。而比起情緒勒索式的倡議(比如你要為子孫留下什麼樣的地球),或許本書的作者林子平教授用的敘事方式更有效――我就跟你說怎樣做更涼爽!

仔細想想,追求舒適確實是本能,想想都會區的豔陽天,常可見機車騎士嘗試尋找些陰影空間停紅綠燈。書中也提到適應溫度不止是人類,而是「動物本能」,而人類和動物的差異,只是人們多利用自身的智慧與能力,發明了各種調適氣溫的方法。而且還不用一下子談到空調,光是衣著,就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了。

林教授的專業是綠建築,但他並沒有一下子說「所謂綠建築是……」這種了無新意的八股文,而是用最簡單直覺的方式作為誘因:想住得舒服又想省冷氣費,有沒有什麼更好的方式?而後才從建築設計與地區氣候等因素來提供大家選擇住宅的建議。試想一下,假如在預算內挑到了不錯的綠色住宅,又省錢又舒適不是很好嗎?而在每個子項目中,還有一些說明或比喻,讓我們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就更容易舉一反三運用在生活中。比如玻璃隔熱的重要性,至少我也會套用在汽車之上,或者是利用風扇搭配環境通風,以減少冷氣的使用,另外還可以知道未來選擇住處時,要怎麼評估房屋在溫度上的適居性。

然而,畢竟全球氣候逐年升溫的狀況看起來是真的「回不去的」,除了住居與日常的建議,還是難免會需要提醒人們要減少碳排、簡單生活的重要性。但我也真心感受到教授在努力的避免使用有說教感的文字,比如談到旅遊時,他並不會特別說「不要遠距離旅遊」,而是嘗試在各種細節上減少碳排,像是盡可能深度旅遊,也是個不錯的方式,既可以深入理解風土民情,也可以減少過度的資源浪費,我倒是頗贊同這種「各種層面都追求CP值」的做法。

我自己會喜歡這樣比喻,將因應氣候變化的減碳調適,想成是與另一半的相處:盡可能理解、調整,尋找舒適共存的相處之道。但這個比喻有一點不精準的地方是,畢竟目前你還無法跟地球「分手」,想要長長久久,你可能要多幫地球想一點啊!

(本文作者為「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阿樹的地球故事書」粉絲頁版主,著有:《海洋100問》、《地震100問》)

推薦序 輕鬆地交流,嚴謹地面對,氣候正在變化的事實

――德國氣象局人體生物氣候研究中心主任 Andreas Matzarakis

氣候變遷不僅是政府及決策者所重視的議題,更是所有人都必須要關心的。當極端天氣情況,例如高溫,以不尋常的方式,更明顯、更頻繁地出現並造成影響時,我們需要容易理解,而且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

在制定並推行相關政策時,一定要謹記,我們需要了解自然和環境對人類的影響,並投入環境保護及參與氣候變化議題。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了解到,未來將產生的種種損害和危險。但關鍵的問題是,我們如何將這樣的資訊做更好的傳遞並進行溝通?而不是僅限於科學事實的知識交流。我認為,唯有透過簡單且易懂的範例來呈現,並結合幽默詼諧的敘事方式,才能讓知識與資訊更易於被接收。

作者是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學者、受人尊敬的同事,更是我的好友。他掌握了多年環境、建築、氣候等不同領域的背景,投入對於關鍵議題的熱情,展示了絕佳的技巧來傳遞知識及解決方案,讓這些複雜的問題得以輕鬆交流。

Climate change is not only a concern for decision-makers and governments, but for everyone. 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dealing with extremes (like heat) and extraordinary new and more intensive situations, we need solutions that are easy to understand and easy to be implement in decision-making.

Knowledge about the impact of n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on humans, with a focus on our behavior and our engagemen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ackling climate change issues, is essential. By now, we know a lot about the impacts and dangers that will increase and produce damages and implications in future.

The question that arises is how do we communicate them, and not just from a scientific perspective. This can only be done if simple and generally, understandable examples with a pinch of humor.

The author, an esteemed colleague with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and a good friend, has made it possible in terms of communication of complicated issues in this specific book. He has shown a good recipe, based on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great passion for the subject, which covers several aspects in environment, architecture, climate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planning.

跳出溫度舒適圈:從狐獴、原始人、蛋炒飯的小故事,教你少開冷氣也能活的21個消暑「涼」方
作者:林子平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2-09-08
ISBN:9786263183803
定價:350元
特價:88折  308
其他版本:二手書 71 折, 248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