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自古以來,不是日本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琉球王國的前世今生
cover
目錄

起點:琉球(沖繩)

第一章 建國神話的開端:舜天和英祖王朝

「琉球」的起源

正史中的琉球

埋沒的紀念碑

源自日本的王?

優柔寡斷的義本王

義本王行蹤之謎

「太陽之子」英祖

走向群雄割據

第二章 戰國與英雄傳說:動亂的三山時代

琉球戰國時代

琉球版羽衣傳說

察度的黃金宮

開啟對明朝貢

察度王朝的最後

戰國風雲兒登場

北山征伐

紛亂的南山

昏庸的南山王

第三章 有如朝露般即逝:短暫的第一尚氏

定都首里

動亂的王朝

中城城與琉球第一武將

護佐丸之死

阿麻和利叛亂

肝高的阿麻和利

尚泰久王黑幕說

萬國津梁

大航海時代

王朝的末路

第四章 第二尚氏的光輝:盛世與離島征伐

伊是名島的青年

金丸和尚德王

第一尚氏王朝落幕

政變的黑幕

鬼大城的反抗

半年的國王

宇喜也嘉陰謀論

確立中央集權

聞得大君制度

一年一貢

葬在玉陵的人

尚真王的其他建設

「赤犬子」的傳說

宮古島統一

征伐八重山群島

女豪傑伊索巴

八重山之役起因

尚真王與傳說

黃金時代落幕

第五章 海外襲來的狂風:薩摩軍入侵琉球

紛亂的東亞

薩摩的野心

謝名親方崛起

江戶幕府與薩摩

慶長琉球之役

「邪名」獲得平反

智者毛偉親方

朝貢貿易觸礁

沖繩產業之父

朝鮮的陶工匠

太鼓與唸佛

第六章 戰後的重建步伐:羽地朝秀的改革

中國改朝換代

北谷‧惠祖事件

慧眼獨具的聖者

攝政羽地朝秀

羽地仕置

日琉同祖論

被罷黜的樂聖

羽地朝秀之死

康熙皇帝與琉球

琉球麻醉手術

第七章 再一次輝煌盛世:琉球的文藝復興

重陽大宴

劇聖與組踊

雪堂儒生

《六諭衍義》與暴坊將軍

冊封使團的動亂

蔡溫的手腕

大器晚成的名門之子

三司官「第四人」

平敷屋友寄事件

北山巡幸

沈復的〈中山記歷〉?

琉球文藝復興

第八章 終結時代的巨輪:列強和琉球處分

列強東進

法國來訪

波之上的眼鏡與牛痘

黑船來琉

牧志恩河事件

少年仁君

削去國號

牡丹社事件

琉球處分

脫清人的抵抗

開往台灣的軍艦

餘聲:落幕之後

化為泡影的「南洋道」

牡丹社事件的後續調查

尚泰與尚家之後

琉球獨立運動與國民黨

後記

大事年表

參考書目

試閱內容

起點:琉球(沖繩)

「琉球(沖繩)」。桃園機場登機門前是這麼寫的。

沖繩,一個位於日本西南,臺灣東北交界之地。「沖繩縣」由沖繩本島與許多離島組成。離島彼此間的距離不一,有的像伊江島,自本島乘快艇半小時便能抵達。有的則像是與那國島,比起沖繩本島,距離臺灣還更近,甚至在視線清晰的時候,就能夠眺望臺灣東部。二○一九年還有台日學術單位合作,以古法技術,成功從台東縣長濱鄉划船抵達與那國島,反而沖繩本島到與那國島,還需要坐船坐飛機才行。

臺灣人知道的沖繩,與「觀光」密不可分。說起臺灣旅客最愛造訪的國家,日本若是第二,那還真猜不出第一是哪裡。就劃分,沖繩當然是日本,而且是離臺灣最近的一個日本。這裡同時還有著與臺灣相仿的南方海島風情,即使是在農曆春節期間,仍常有二十度以上的溫暖天氣,有如到了臺灣中南部一般。夏天更是能盡情享受陽光沙灘,欣賞清澈見底的美麗海洋。

網路上曾經掀起一股論戰,將沖繩與墾丁做比較,探討哪方才是更適合的旅遊去處。其實也稱不上「戰」,網友對墾丁仗恃坑殺觀光客積怨已深,致使意見一面倒地向沖繩傾斜。如今(疫情前),造訪沖繩的臺灣觀光客,數量高居所有國家中排名第一,比起中港還是韓國歐美,都沒有像臺灣這麼著迷沖繩。無論在牧志市場採買、美麗Sun海灘休憩、或是到水族館欣賞海洋生物,聽到中文而且是臺灣口音,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正在大廳等候,準備搭機的客人們,確實一個個都做觀光客裝扮,準備到這座既是日本,但又跟日本其他地方不同的小島,來度過他們的假期。

班機的電子看板上寫得清清楚楚:是「琉球(沖繩)」,不是只有「沖繩」而已。「琉球」二字是此地過去的名諱。不過,其他登機門可不會標示「江戶(東京)」、「那古野(名古屋)」、「蝦夷(北海道)」這種麻煩的名稱,卻只有沖繩特別是如此。

說到底,這個地方在過去,確實不是日本的一部份。

關於琉球(沖繩),早期的文獻紀錄不多,僅能從考古挖掘略知當時的社會概況。到了明朝時期,琉球總算建立了統一政權,並且因為和周邊往來的關係,開始留下較為完整的紀錄。此政權通稱「琉球王國」,雖建立初期仍飽受內亂和政變困擾,但靠著海上貿易的發達,成為東北亞的一顆明珠。

然而進入十七世紀,日本薩摩進攻琉球,琉球軍不敵戰敗。雖然政權未被廢除,但一定程度遭到限制。不過,此時琉球又繼續在夾縫中求發展,打造了獨樹一格的文化。直到十九世紀後段,日本明治政府決心完全併吞琉球,於是在台發生「牡丹社事件」成為了導火線,最終使得「琉球王國」離開歷史舞台,沖繩縣粉墨登場,和後來割讓的臺灣一度同屬日本轄下。可是在二戰期間,美軍在逼近日本本土的作戰中,選擇沖繩而放棄臺灣進行登陸,造成死傷慘重的「沖繩戰」。戰後美軍也因此繼續管理著沖繩,直到一九七二年才還給日本政府。直至今日,沖繩本島至今仍有許多美軍基地。

才被日本統治一百多年的沖繩,在日本的地位也一直處得微妙。沖繩至今保有著許多承襲自琉球的文化、習俗和語言等等。如果問:在日本四十七個都道府縣中,哪個地方「最不像日本」,沖繩絕對高居榜首。

而就我一個臺灣人來說,則有另一個看法:如果要選一個世界上最像臺灣的地方,那麼這個答案就非沖繩莫屬。我在沖繩待過一段時日,包括留學、實習和工作,深深體會到在地深入骨髓地與臺灣相似。不只亞熱帶的溫暖天氣像,和善不拘謹的人們像,去了在地餐館,點上一份沖繩麵搭配炊飯套餐,都覺得把菜名改為「焢肉湯麵與油飯套餐」,好像也沒什麼不可以。連在地的文化雜誌,都曾稱呼兩地為「兄弟之島」。

其中最像的地方,就是兩國同樣不斷夾雜在列強大國之間的命運,甚至還同樣都有先中國,再日本,接著美國的次序。而在翻騰之中,這兩地也都誕生了屬於自我的本土意識。稍有不同之處在於,沖繩過去確實就是一獨立國家「琉球王國」,因此在打出「琉球」這個旗號時,幾乎不需要任何解釋就能證明獨立性。相較起來,臺灣獨立本土意識的建立,一路走來可說是相當顛簸,現在雖然比過往好上不少,但仍有許多未竟之功。

如今登機門上這麼標示,或許和臺灣目前的執政勢力有關──我說的是中華民國,一個曾經自詡中國正統政權,並以此打過琉球(沖繩)主意的國家。這只是我個人的一個猜測,不過倒也是一種沖繩的特殊性。然而這樣的關係,在臺灣其實已被淡忘已久,多數人對琉球王國的認知,僅止於觀光時看過首里城,聽過一些簡略的介紹等等而已。明明是「兄弟之島」,其實對彼此卻不甚熟悉。

一個因為牽扯到臺灣,而走上滅亡之途的國家,且今生又與臺灣如此的相似。作為一個臺灣人,實在忍不住對它有更多好奇。好多疑惑都還等著解答,但可惜的是臺灣研究琉球的資料實在不多,坊間書籍更是少之又少。既然在臺灣沒辦法,那就只好自己來了,那些古蹟城跡,還有散落四處的紀念碑,也有親自見證的必要。還有「沖繩歷史試驗」,這是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提醒自己雖然是興趣使然的研究,但總要有個東西督促自己。

上了飛機。是工作,是過日子,是沒有時程表的琉球王國探索之旅,就這麼開始了。

第一章 建國神話的開端:舜天和英祖王朝

那霸機場,當今沖繩的入口。無論是從日本內地外國前來的觀光客,抑或是沖繩其他離島的人,幾乎是得從這裡進入沖繩本島。許多人的旅途或許從此刻就已經開始,好比座落於機場一角,販售「豬肉蛋飯糰(ポークたまごおにぎり)」的店家,顯然就是眾多遊客一下飛機直奔的目標。該飯糰樣式和日式海苔飯糰差異不大,但特色是中間夾了一塊「午餐肉」,這塊來自美國的醃肉在港點及韓國料理等等都能見到,而沖繩也是。單吃的味道不怎麼樣,然而和日式飯糰卻非常搭,與包豆腐或炸苦瓜等等創意吃法的搭配更是一絕。

既然有這麼多人聚集,那霸機場就和旭橋、縣廳前兩處一樣,是那霸市大眾交通的樞紐。由於島上的美軍基地佔據大片面積,使得沖繩島上的大眾交通始終難以施展。雖然有一條的單軌列車,但路線全長才十七公里。相對於臺北捷運最短的「松山新店線」,全長都有二十一多公里,因此沖繩單軌列車能去的地方自然受限。電車一邊底站為那霸機場,線上的車站則分布於那霸市和一小路段的浦添市。

除了單軌電車之外,再來就剩公車、巴士了。不過每當有人問我來沖繩玩如何時,我一律建議對方租車自駕,沒辦法才搭公車。沖繩的公車是不少,應付熱門景點還算有餘,就是搭起來時間漫長,而且不準時也是家常便飯。沖繩對時間的輕忽態度,還讓他們有了「沖繩時間(ウチナータイム)」這個別號。守時雖然也是臺灣人的痛處,不過難得出來玩一趟,當然不希望時間被花在等車坐車上。

不過,若是不管時間、班次等等問題,搭巴士確實能抵達沖繩的各個角落。在辭掉工作的某天清晨,我搭上了「山原急行巴士」。山原(やんばる)泛指沖繩本島北部地區,這裡的地形破碎,開發程度一直都不高。其實這輛巴士雖然如此取名,但也沒真的深入到山原地區。它所抵達最北的底站,是北部的港口「運天港」。

運天港位於今歸仁村,今歸仁在琉球王國時代,是治理北部的中心據點。以心型石、蝦仁飯聞名的古宇利島,雖然現今在有跨海大橋與本島相連,但在更早之前時,都必須由運天港搭船才能過去。

如今比起這個港,觀光客幾乎都選在前幾站的海洋博公園或美麗海水族館下車。那兩處可說是來沖繩玩的標配行程,事實上它們也確實是相當早就建立起的觀光據點。沖繩在一九七二年結束美軍託管,當時接收的日本政府立刻計畫在沖繩發展觀光,於是在一九七五年,沖繩舉辦了「海洋博覽會」。現在難以想像的是,這場投入大量資源,本來預期可成為經濟「起爆劑」的盛大活動,最後卻成為災難級的失敗。由於沒有帶來如期的效益,讓許多沖繩民眾痛罵博覽會根本就是「自爆劑」。不過,海洋博覽會本身雖然慘烈收場,不過相關設施如今轉型成園區,後來又在一旁蓋了這座美麗海水族館,算是有繼續替沖繩招來遊客。

我從機場搭車,起站加上天還沒亮,毫無疑問是第一個客人。司機看我帶著大包小包,問我是不是要去水族館。我說不是,我要去運天港。

「運天港?」

只有一種人會去運天港:要在運天港搭船的人。我的確要去那裡搭船前往伊是名島,但還有另一個目標在。

司機看了看外頭天氣,提醒我:「船可能不開喔。」

真的不開,那就改去水族館吧。但無論如何,想起動探索琉球王國的旅程,我是非得去運天港跟伊是名島的。

當天司機的預料不幸成真,使得我必須折返至名護駐留,晚了幾天才如願。再次抵達運天港那時,港口大廳人不多,穿著打扮一看就知道本地人,是怎麼看出來的我也說不上,反正待夠久就能感受。

趁著開船前的空檔,我先去找尋第一個目標,也就是琉球官史第一頁就有記載的那回事:源為朝公上陸之碑。

「琉球」的起源

「琉球王國」──現在都是這麼稱呼這個沖繩前世,直到一八七九年仍存在的政權。可是這個國家的誕生,其實有著相當多的謎團與傳說。就連「琉球」兩字,本身都打上了一堆問號。

明朝以前,中國的史料已經出現若干次「流求」、「留求」等與「琉球」相似的名稱,例如隨書就曾提及「流求國」,說隋朝派軍擊敗了流求軍,燒了他們的宮殿,俘虜男女千人。元朝也有發兵進攻的記載,稱元世祖和元成宗兩代時都曾對「瑠求」動武過。三國時代,東吳孫權曾出兵「夷州」,也有是不是到了琉球島的猜測。

隋朝、元朝時代的事情,雖然也有記入琉球官史之中,但琉球官史的建成年代,都已經是滿清入關後的事了,時間上明顯偏晚,因此這個紀錄並不可能是第一手,還不排除是編篡人員看了中國的史料,沒經過多加查證就直接抄過去的可能,難以作為上頭寫的琉球,與後來相同的證據。

直到明朝,琉球的中山國王察度和明朝建交,保持往來關係之下,才比較可以確定這時記載中「琉球」指涉的,就是現在的沖繩。

至於「沖繩」這個稱呼,起源說則有別於「琉球」的中國系統,是來自日本方面。據說是當時沖繩方言中的自稱,讓日本人聽成了「おきなわ」。而「おきなわ」這個名字,最早在《平家物語》便已出現。另外,《鑑真和尚東征傳》也記錄過「阿兒奈波(あこなは)島」。到了十七世紀,薩摩藩挾持琉球王國政權,將其視為轄下領區。於是製作以國為單位的「正保國繪圖」時,便以漢字「惡鬼納(おきなわ)島」標註琉球。除了發音類似之外,還暗指此島本來住著作亂的惡鬼,但被江戶幕府和薩摩藩的正義之師所馴服的意思在。

不過當時的日本,在正式場合主要也還是使用「琉球」的方式稱呼。直到一八七九年併吞琉球後,或許是因為要淡化與中國間的關係,因此才停用這個名稱,改用「沖繩」代替。到了二戰後的美軍統治時代,美軍政府又有意思做區隔,變成鼓勵使用「琉球」之名,除了政府機關名為「琉球民政府」外,琉球銀行、琉球大學等也是出現於此時。如今「沖繩」是正式名稱,不過「琉球」仍常常作為匿名登場,特別是在想強調地緣特殊性的時候。

正史中的琉球

知道「琉球」之名從何而來,再翻開琉球史冊,看看對琉球起源是怎麼說的:在《中山世鑑》這本琉球王國最早編竄的官方史集,寫著琉球最早由天神「阿摩美久」創築,接著由天孫氏進行統治,教導人民農業及倫理,並將之比喻為中國的三皇五帝。

到了日本平安時代,有一位名為源為朝的將軍突然來到琉球。當時日本天皇間產生政治鬥爭,引發成為大規模的戰亂,史稱「保元之亂」。源為朝是其中一位將軍,弓術過人,但在保元之亂中戰敗且下落不明。相傳浪跡四處的他,就曾經來到過琉球。當船開往琉球途中時遭遇暴風雨,隨時都有沈船危機,源為朝便祈求「運氣全憑上天決定」。爾後源為朝挺過風災,成功上陸,這就是「運天」之名的起源。

來到琉球的源為朝,與大里按司(「大里」是地名,「按司」則為地方貴族、首領之類的稱呼)妹妹相戀,並生下一子,名為尊敦。不久後,源為朝打算帶著妻小回到日本,但數次出航都遇到風浪受阻。船長告訴源為朝「因為船上有女人,所以觸怒了龍王」。源為朝只好將妻小留在港口,並相約未來再度重逢。妻子日後經常抱著孩子,在浦添盼望著丈夫歸來,但始終沒能再見到面。她等待源為朝的地方,被稱為「待港(マチミナト,今浦添市牧港)」。

兩人生下的男孩尊敦(舜天),少年時就器量不凡、才德兼備,因此年僅十五歲就當上了浦添按司,治理能力頗受認可。在天孫氏王朝傳到第二十五代時,國王遭到大臣利勇殺害,王位被利勇奪走。當時的浦添按司尊敦看不下去利勇的行為,起兵反抗利勇。

尊敦起義此時,不過才二十二歲。但因為尊敦高尚的人品,各地紛紛響應他的義兵之舉。利勇辯護說是先王無德,他才取而代之的,尊敦一介孤窮匹夫豈敢起兵反抗他。尊敦則回罵利勇你既然深受國恩,理應效忠國家,但卻做出弒君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因此他是「倡義誅賊,以謝天人之怨」。後來尊敦軍成功攻破城門,利勇眼看大勢已去,只得殺妻之後自刎。

尊敦認為自己只是討伐逆賊,無意取代義勇成為國王,但在眾人的推舉下,辭退多次後總算是答應下來,被稱做「舜天王」。舜天王治國賞罰分明,百姓安和樂業,成為一代賢君。

相傳舜天頭上右邊有顆像角一般的瘤,為了蓋住瘤,他總是將頭髮結髻於右側。結果因為當上國王,眾人們便效法舜天的髮型,稱為「欹髻(かたかしら)」。直到琉球滅亡之後的明治三十年代左右,依然有不少人留著這種髮型。

埋沒的紀念碑

因此,琉球正史的第一章,可說是由源為朝這位日本將軍開啟的。在那之前雖記述有天孫氏時代,說他們在首里建都,劃分行政區域為「間切」,並由「按司」管理各地。但儘管號稱傳了二十五位國王,可講得出名字的居然沒半個,相當令人存疑。

對此,史書的解釋為「但世代之初,書契未興,治亂盛衰。姓名事功之屬,靡從詳考。其無如之何而已」,意思是以前沒白紙黑字寫下來,又因為動亂的關係,已經難以詳細考證了。雖然在想像中,官方的資料應當更具嚴謹性才對,可其實琉球許多史料並不盡然。既然指出「天孫」、「二十五位國王」這些明確情報,想必有一定的把握。可是,官方自己又同時承認,這東西要證據沒有。如此瑕疵幾乎伴隨著整部琉球史,許多地方還明顯出現極為超現實、或者兩種以上說法,令史家頭痛不已。不過對我這種看熱鬧的人來說,倒別有一番趣味。

「源為朝公上陸之碑」就在運天港的附近。至少以GOOGLE地圖來看,它應該在走路二十分鐘以內能到達的地方,但實際要找此碑的難度卻高得多。它本身被埋在某個山凹小徑內,在荒涼無比的走道中,會發現某處轉角有一小塊不起眼,以致於我來回數趟才發現的告示牌指引。而往那塊牌子指向的地方望去,會看到路途連像樣的步道都沒有了,只有及腰的雜草堆,以及更高的雜草堆。

我一路走來戰戰兢兢,沖繩蚊蟲不在話下,毒蛇流竄也是有名的,沖繩知名的「波布蛇」據說只有水就能存活數個星期,毒牙咬傷人會出現出血等症狀,嚴重可能致死。不過雖疏於管理,指標到底還是可信。朝著那個方向走一小段路,還真能見到有個涼亭,以及這位日本將軍的碑。即使也是幾十年沒人整理過的樣貌,但涼亭水泥台至少不生雜草,可以小鬆口氣。而那「源為朝上陸之碑」則深深埋在草叢堆中,旁邊有一小盆香爐,說是要給人參拜嘛,一旁可是連給人好好站著的空間都沒有。

沖繩許多一線以下的古蹟都有類似狀況。除非少數如首里城、識名園一般,藉由觀光找到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重生的機會以外,其他像這個碑一樣,留存著但是只有雜草陪伴的古蹟,還真不少。因此讓人困擾的是,這究竟該視為純粹的人力保養疏忽,還是一度因政治考量而浮上檯面的「為朝來琉之說」,也在失去它的政治企圖之後,慢慢被捨棄了呢?

商品簡介

台灣第一本完整介紹沖繩歷史的專書

◎琉球為什麼叫「琉球」?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風獅爺?

◎有過哪些知名的歷史人物?

◎萬人太鼓跟大拔河活動的起源?

◎琉球王國竟然是因為台灣而亡?

從神話時代到納入日本,

圖文並茂、實地踏尋,

帶你一覽琉球群島的前世今生。

沖繩──距離台灣最近的日本國土,但它並非自古以來就是日本的一部分。琉球群島原本是一個獨立王國,有自己的歷史,自己獨特的文化、民俗與起源傳說。

從上古傳說中的天孫氏,到日本將軍源為朝登陸,後來有在位四十年的一代明主英祖王,再到豪傑鵲起的三山時代,琉球王國歷史的精彩程度一點也不比日本或中國遜色。

因此,群島上的古蹟屬實不少,首里城、中城城、今歸仁城、圓覺寺、園比屋武御嶽石門等等……更是至今保存良好的世界級歷史文化遺產。下次造訪沖繩時,除了逛街購物、享用美食之外,更別錯過了這些珍貴的歷史遺跡。

作者簡介

朱宥任

1990生,國北教大臺文所畢業。曾參加沖繩縣費留學計畫、工作,出於興趣研究當地文史,通過沖繩歷史試驗。著有小說《好球帶》、《地下全壘打王》,散文《沖繩不一樣:那些旅行沒教你的沖繩事》。

沖繩自古以來,不是日本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琉球王國的前世今生
作者:朱宥任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7-26
ISBN:9786263356931
定價:420元
特價:66折  277
特價期間:2024-04-01 ~ 202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