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義重建是否必要?如何可能?
cover
目錄

抉心自食、發掘希望:境況化的知識是否必要?如何可能?宋少鵬

「我是想那潭清水……」序《理想主義重建是否必要?如何可能? 》,紀念陳映真先生/李娜

上編

編按:關於上編的幾句贅語/莫艾

當革命遭遇危機……——陳映真八〇年代初思想湧流析論之一/賀照田

「理想主義重構」的思想內涵與當下啟示︰以賀照田文為討論中心》/余暘

「向每一個生命都積極開放的研究」與人文理解力的養成/程凱

《一種新的理想主義如何可能?》/冷霜

現場討論:薛毅、余暘、程凱、姜濤、賀照田

下編

編按一:作為鏡像也作為出路︰圍繞賀照田「陳映真理想主義」研究的再討論/ 宋少鵬

編按二:主體在歷史中生成/付國鋒

從「革命理想主義」到後革命時代的「理想主義重構」/程凱

理想主義的重建與當代詩歌的再出發/冷霜

「理想主義」重造的精神土壤/姜濤

「看見」

「懸置知識—觀念、以對象為方法」的陳映真研究的啟發/李娜

打開生機的方式︰讀<當革命遭遇危機……——陳映真八〇年代初思想湧流析論之一>/黃琪椿

探尋深入社會的認識之路圍繞理想主義重建和社會改造議題的點滴思考/莫艾

鄉村建設青年與大陸當代青年理想主義/張藝英

一種「下降」的自我理解/張振

當代青年理想主義與我的陳映真研究/賀照田

後 記

生命艱難時代的思想見證/莫艾

試閱內容

是介绍,也是建议、召唤与期待

——《理想主义重建是否必要?如何可能?》简介

李娜(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一、

本书以中国大陆一些关切民众生存、精神问题改善或直接投身社会实践、乡

村建设的人文知识分子,在2021 年这一年中围绕“理想主义的挫折与重建”的

系列讨论、活动为依托,编著而成,与台社论坛丛书30《人文知识思想再出发》、

31《人文知识思想再出发是否必要?如何可能?》的关切和思考有着延续性。可

以说,“理想主义重建”是“人文知识思想再出发”的一个讨论环节,也是一个

具有迫切思想-实践指向的问题聚焦。

有意味的是,这一有着很深中国大陆当代史和当代生活语境的“理想主义重

建”讨论,是由贺照田写台湾作家陈映真的文章——《当革命遭遇危机……——

陈映真八十年代初思想涌流析论之一》(2010)(后简称“陈映真文”)点燃,且

绵长、有力地打开的。

为什么是陈映真?为什么是“理想主义”?在一次讨论中,陈光兴提出疑问:

陈映真似乎并不以“理想主义”自我指称;而在光兴自己和台湾友人、青年参与

社会运动或相关知识工作的经验中,也不曾将“理想主义”当成一个问题,乃至

思想命题。

确实,“理想主义”、“理想主义重建”的提出,首先和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

“创伤记忆”、中国大陆过去几十年特定的历史、观念脉络状态有关。贺照田就

此追溯:

……毛泽东时代的理想主义确实是一个有待认真整理,能带给我们很多认

识、思考启发的重要知识、思想资源所在,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发展到毛时

代后来,强调人的精神、理想于人的重要性,越来越变成——无视具体工作、生

活中的人实际碰到的问题,过度要求人们在召唤者规划的轨道上全身心投入的—

—方便工具,也就是,这时的理想主义已经极大程度演变为无视人、压迫人的工

具。

是故,文革后强调“人啊,人”,强调人道主义,强调回到五四“人的发现”,

在当时都激发了时代众多人们的极大热情。不过也正如我在潘晓讨论文章中所分

析的,当时强调“人”、关怀“人”的知识分子们,确实有对人、对社会关怀的

真诚愿望,但由于对时代“人”的问题缺少足够清楚的认识,从而使得黄晓菊这

种最能接受知识分子思想帮助、内涵对时代接下来展开有很大意义的、具有强烈

理想主义需求的人们,不仅未能得到知识分子有关思考的正面帮助,反因其时知

识分子们的介入,使自己尚存相当强张力的有关思考,被导向自己的问题不能被

建设性回应的认识方向。

这样的八十年代起源,加上演进至八十年代中叶所产生的现代化理解、现

代化乐观主义,以为只要抓住了市场、民主、人几个关键词,中国社会就可以踏

上坦途,共同使得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是不可能对历史、社会中的人,特别是

知识分子之外的社会广大人群的“人”的问题有耐心、准确理解的……

他进而提出九十年代在中国大陆先后崛起、有着重要影响的自由主义和新

左派思潮,为各自回应时代问题的方式、视野所限,也并未有效改善这一对人、

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不足问题,由此——

也正是这样一种当代中国大陆脉络,使得我对今天中国大陆的理想主义重

建问题的认识、思考,一方面思绪缤纷,另一方面在最核心的意义上,最聚焦的

其实是如何把我们对人、对社会的关心真正落实下来的问题。当然,今天是最“百

无一用是书生”的时期,但如果我们把对人、对社会的关怀关心真的在思考上想

的比较清楚,在认识上有一些积累,至少对自我培力,对和身边的人互动,以及

在一些看起来微小、具体的生活、社会空间里,我们还是能做的更好,并且等到

知识思想有可能发挥较大作用的时候,知识思想才能更起到保卫人、保卫社会,

滋养、培力人,滋养、培力社会的作用,而不会再度陷入自以为自己在关怀人、

关怀社会,其实漏掉了人与社会,甚至沦为偏离自己初衷,实际成为伤害人、伤

害社会的帮凶……

也就是,如上所述的努力一旦有机会在更大范围发挥作用,当然有助于更

多历史中人、历史中的社会更能相互培力、更形成彼此间密切相互连带;而这些

进展当然就有助于社会更好地自组织,社会更能自组织当然也就使社会更可能承

担更多公共性责任,而这样,不仅有助于社会变得更加充实,实际也有助于抑制

国家官僚机器的扩展,并推动国家真的成为更以社会为本位的国家。(贺照田《必

须保卫人 必须保卫社会——在“理想主义重建:应有的内涵与路径”会议结束

时的几句话》)

贺照田提出如上思考的“理想主义重建:应有的内涵与路径”会议时刻(2022

年3 月19-20 日),乌克兰-俄罗斯战争正酣,两岸以之投射台海问题的言论与情

绪高扬,与此同时,国内“丰县铁链女”等令人窒息的事件接连曝露——更由此

引发从知识界到普通人相当面积人群卷入的认识分歧、社会撕裂,与会的一些师

友因面对这些现实的愤懑与无力感而跌入情绪低谷,乃至在会议发言中哽咽失语。

“别处在炮火连天,有人被对待如斯,而我们在谈理想主义,自己的行动也

与现实太辽远、太像用一个看似有意义的事情在回避现实了吧?”但会议的行进

证明了,打开这本书的读者也会看到,这在里,这些人谈的理想主义问题,恰恰

关涉的是“和世界、特别是在世界上越来越重要的中国大陆真实有关的问题”,

是推动人们超克无力感、撕裂感的深入认识社会之路。也就是,“理想主义重建

是否必要?如何可能”的讨论:

首先可视为一部分中国大陆人文知识分子,在当代史有关经验与时代有关问

题脉络中,重新审视自己所处身的当代人文学、当代人文观念、人文思想时,认

为——追索当代中国几十年的“理想主义”演变轨迹;推究它所以高昂与顿挫;

细察它之高昂、顿挫与历史展开,特别是历史展开中具体生命存在与状态、生活

存在与状态之关系;并慎思今天是否需要“理想主义重建”?如果认为需要重建,

重建后的理想主义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认识与实践形态?等等——是由之

可以把一些时代关键面打开,使时代一些隐秘却重要的问题得到正面审视,有极

重要思想和实践价值的讨论方向。(贺照田《“世界上本来没有路……”——“理

想主义重建:应有的内涵与路径”会议开场的几句话》)

也就是说,毛泽东时代后期“理想主义”一度成为无视人、压迫人的工具—

—这一“历史创伤”及其长期得不到人文知识思想的正面、有力回应,使得迄今

在中国大陆提起“理想主义”,许多人都下意识地感到不安和犹疑。但这不安和

犹疑也正是我们“理想主义重建”的出发点:一方面,直面历史创伤的构造及其

绵延至今的后果,一方面,体察、凝聚这时代中实则仍广藏人心的“理想主义”

需求与冲动,共同探索“重建”的内涵与路径。特别在世界局势动荡、国家利益

话语过于膨胀的当下,我们认为更凸显了“理想主义重建”的重要性。也即,我

们“理想主义重建”讨论重建所追求的:如何把对人、对社会的关心真正落实下

来,以培力人、滋养人、培力社会、滋养社会,“推动国家成为以社会为本位的

国家”,其实也更有助于国家、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连接,更有助于民间自身

生出力量来推动(而不是只能企望)和平。

二、

本书上编,收录了贺照田初发表于2010 年的“陈映真文”,和来自2021 年

1 月底举办的“历史巨变中的人文学探索”讨论,一组复现了鲜活的现场气息的

稿子。来自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的余旸,近年来以贺照田一系列有关文革后中国

的研究为媒介,持续展开着他对当代中国大陆人的生活、精神问题与知识分子的

承受、职责问题的思考、追问。这次讨论中,他通过贺照田对陈映真在文革后的

思想危机中如何重构“理想主义”的辨析,犀利而专注地提出了“返身而行”的

知识课题:当下知识分子如何重建理想主义。这引动同为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的友

人冷霜、程凯认真、谨慎而不无“不安”地回应,探讨其设想可行性、思考未及

处,提出了“理想主义”的当代史与当下感觉的错位,“普通人的理想主义”与

知识分子的“人文理解力”问题;在这些之间,则是主持人薛毅饶有深意的组织

对话(挑起争论),和自由讨论中姜涛有关“理想主义”可以依托于什么样的小

群体生长的未完插话……

这个留下了许多待展开、待切实引入历史思辨与现实土壤来映照的讨论,引

出了4 月18 日在北京中间美术馆举办的“理想主义的挫折与重建”工作坊,多

了姜涛、莫艾、宋少鹏、李娜以及台湾的黄琪椿加入,进一步在对80、90 年代

有关知识状况与思潮的反思、当下理想主义重建所需要的认知意识认知能力、如

何借此建立两岸的“联通感”等维度上拓展着理想主义重建的讨论;7 月份透过

孟登迎组织的“90 年代以来大陆青年理想主义实践分享会”,有着投入乡建等实

践经验的青年学者张艺英、张振也卷入进来,提出对当代青年实践者的状态及其

遇到的问题极为敏锐而动人的观察和反省……至此,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

年轻人越来越多),“理想主义重建”问题也越来越深切地翻卷进历史、投射进现

实。本书的下编便形成自4 月份的工作坊和7 月份的分享会。也就是,“陈映真

文”之外的文章,都来自这在2021 年持续展开、仍待展开的理想主义旅程。在

这些绵延持续的讨论、写作和发表中,可以看到不同领域、不同积累、不同世代,

但共有一种对现实问题和知识责任的关切以及“关切能力”的朋友们,怎么走入

“陈映真文”打开的历史和现实维度,怎么读解、反应,怎么在一次、两次发言,

一次、两次写作中不断推进、深化各自的思考。

进入这些面貌鲜明、风格各异,但如宋少鹏的序中所说,共同地拥有一种极

为耐心的认知与书写方式的知识者的世界,或许你会感觉到:这些写作,是对充

分尊重社会与人的“境况性的知识”、对“理想主义重建”、对“人文知识思想再

出发”的吁求,也是这样的“知识”、“重建”、“再出发”本身。

三、

最后,再次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为什么是陈映真?为什么是贺照田对陈映

真八十年代初思想涌流的耐心追索,点燃了这一翻卷起中国大陆近几十年历史与

现实的“理想主义重建”讨论?请让我尝试从台湾这几十年的人文历史脉络来回

答。

在台湾,许多人熟悉、喜爱陈映真的作品和他1985 年创办的《人间》杂志,

以之为重要的人文与思想遗产。这人文与思想遗产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而这具

有世界性意义的人文与思想遗产的得以形成,实与陈映真内在对中国近代史、特

别是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关切,是分不开的:并且,不只是

在吸收、转化革命经验与思想资源的意义上,也在努力承担社会主义实践的挫败

和信仰危机、重建能够有力介入台湾社会变革的民族、民主理解和精神支撑的意

义上。贺照田“陈映真文”不但敏感于这一理想主义重建的“思想潜流”的重要,

且以一种极其精微、耐心抵达陈映真精神、思想、身心深处的方式,把捉着这一

理想主义重建的条件、资源与历程、力量。由此,在一些契机下,这样的“陈映

真文”激发在思考、意识上有积累有准备的中国大陆知识分子提出“返身而行”

的理想主义重建课题,当是迟早的事。

而中国大陆这些知识分子这一以陈映真与贺照田的陈映真研究为媒介的“理

想主义重建”讨论,对台湾的人文知识分子,是不是也可形成一种参照呢?

对很多台湾师友来说,他们是活在1970 年代以来——包括陈映真和他的朋

友们在内的知识者的人文探索培育养成的,一种有很强生命观照、孕育活力的种

子的——社会生活土壤中的,但对于这样的土壤的形成,和它所以形成的情感、

思想、实践机制的理解,还是一个未完成的工作。贺照田通过1980 年代初的陈

映真,对这一土壤的成分、深层的社会—心理—认识机制的剖析,提供了一个精

微而又可与四面八方对话的文本。他以一种与变动的现实保持着坚实张力的方式,

在把两岸近几十年的社会历史和知识状况连接起来、互相映照的创造性语境中所

呈现的台湾1980 年代,应该对台湾师友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道路,不无益处。

在本书开动的“理想主义重建”旅程中,台湾的黄琪椿已经参与进来,期待

随着本书的出版,会有更多对两岸人民的历史、现实与未来有着同样关切的台湾

师友参与进理想主义重建讨论。

在本书面世的此刻,2022 年4 月中旬,在中国大陆,围绕俄乌战争的认识、

情绪纷争,已经更多转移到上海新冠疫情的爆发与管控的争议现实中。在有两岸

人士同在的微信群里,不时听到有台湾人热切焦虑地“指手画脚”,有大陆人委

婉又生硬地回应——“建议你到大陆来住一段……”。生活在现实中,就能获得

对这一现实中的社会、社会中人的真切理解和认识吗?疫情以来大陆知识界的分

化加剧,已经做出了回答。

为此,让我们再次注目本书对“理想主义重建”应有的内涵与路径的强调:

如何把我们对人、对社会的关心真切落实下来?期待这本书能为两岸看起来表层

相当不同,实则深层有着非常相通烦恼与关切的朋友们,通过在今天传递台湾七

八O 年代历史中生成的思想、精神资源,更深探进彼此的内心,来建立可相互扶

助、相互共振的思想与精神空间,并使之成为不断生成能让自己向前,也有助于

时代向前的力量空间。

期待!

商品簡介

本書以中國大陸一些關切民眾生存、精神問題改善或直接投身社會實踐、鄉村建設的人文知識分子,在2021年這一年中圍繞「理想主義的挫折與重建」的系列討論、活動為依托,編著而成,與台社論壇叢書30《人文知識思想再出發》、31《人文知識思想再出發是否必要?如何可能?》的關切和思考有著延續性。可以說,「理想主義重建」是“「文知識思想再出發」的一個討論環節,也是一個具有迫切思想-實踐指向的問題聚焦。

有意味的是,這一有著很深中國大陸當代史和當代生活語境的「理想主義重建」討論,是由賀照田寫台灣作家陳映真的文章〈當革命遭遇危機......——陳映真八十年代初思想湧流析論之一〉(2010)點燃,且綿長、有力地打開的。通過在今天傳遞台灣七、八O年代歷史中生成的思想、精神資源,這本書期待能為兩岸看起來表層相當不同,實則深層有著非常相通煩惱與關切的朋友們,能藉此深探進彼此的內心,建立可相互扶助、相互共振的思想與精神空間,並使之成為不斷生成能讓自己向前,也有助於時代向前的力量空間。為此,讓我們再次注目本書對「理想主義重建」應有的內涵與路徑的強調︰如何把我們對人、對社會的關心真切落實下來?

作者簡介

宋少鵬

政治學博士。現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近政治思想史(女權思想史)、馬克思主義女權理論、集體化時期婦女史。曾到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人類學系、密西根大學婦女研究系與中國研究中心駐訪研修。代表作有《「西洋鏡」裡的中國與婦女:文明的性別標準和晚清女權論述》(專著);《性的政治經濟學與資本主義的性別奧秘─從2014年「東莞掃黃」引發的論爭說起》;《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婦女:為什麼中國需要重建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價值、制度、事件:男女同工同酬與勞動婦女主體的生成》;《媒體中的慰安婦話語─符號化的慰安婦和慰安婦敘事中的記憶/忘卻機制》等。

李娜

復旦大學文學博士,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台灣文學著有《林班歌部落志 (2013)、《舞鶴創作與臺灣現代性的曲折》(2016); 整理編輯《無梅:陳明忠回憶錄》(2016)。 近期發表論文《試析1950-60年代臺灣青年的「虛無」,重新理解「現代主義與左翼」:以陳央真和王尚義為線索》、《歷史中的「小」與「大」:如何回應青年思想改造問題》等。

莫艾

1974年生,現任教於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北京)。 研究領域為中國現代藝術史,近年關注1950年代社會主義美術、文藝的歷史展開。專著《抵抗與自覺─中國現代美術早期發展脈絡的歷史考察》(2015);發表論文《讀羅工柳》(2017)、《「要生活在時代里」―從追溯馮雪峰的人民理解》(2018)、《對自己的話》(收入論文集《人文知識思想再出發》,2018)、《「要敢於從正面畫過去」―追尋董希文新中國初期藝術表達的精神─歷史機制》(2019)、《在作品中看到人─試析李準早期兩篇小說創作》(2020)、《如何抵達歷史巨變中人的生命、身心─以照田「人文」視角精神史研究的思想和實踐能量為聚焦討論中心》(收入論文集《人文知識思想再出發:紮根與遠望》,即出)等。

賀照田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當代中國史讀書會成員,中國美術學院當代藝術與社會思想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特邀研究員,並先後在臺灣東海大學(2007)、清華大學(2008)、成功大學(2009)、日本東京大學(2013)、臺灣交通大學(2018)等校客座任教。主要研究中國十八世紀中葉以降政治史、思想史和中國現當代文學。著有論文集《當代中國的知識感覺與觀念感覺》(上海、臺北,2006)、《當中國開始深入世界》(東京,2013)、《當社會主義遭遇危機》(臺北,2016)、《人文知識思想再出發》(臺北,2018,與朋友合著)、《當代中國的思想無意識》(首爾,2018)、《人文知識思想再出發是否必要?如何可能? 》(臺北,2019,與朋友合著)、《革命─後革命》(新竹,2020);主編的論文集有西方現代性的曲折與展開》、東亞現代性的曲折與展開》、《後發展國家的現代性問題》、《作為人間事件的1949》、《作為人間事件的新民主主義》、《新人 土地 國家》、《新與舊 理與時 情與勢》、《作為人間事件的社會主義改造》、《作為方法的五十年代》、《作為思想資源的五十年代》等二十餘種。

薛毅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現當代文學研究、文化理論研究、魯迅研究等。著有論文集《無詞的言語》、《當代文化現象與歷史精神傳統》,主編有《魯迅與竹內好》、《鄉土中國與文化研究》、《陳映真文選》、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讀本》等。

余暘

出生於河南信陽。1999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2003-2010年就讀於北京大學現當代文學專業;現為西南大學新詩研究所副教授,主要致力於社會思想史視野中的現當代詩歌研究並以相當精力關注文革后中國大陸學術思想文化變遷。 出版詩集《還鄉》(2015),著有《「九十年代詩歌」的內在分歧―以功能建構為視角》(2016),並與賀照田等合著《人文知識思想再出發》(2018)。

程凱

1974年生,北京人。曾就讀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專業博士,現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文學史。曾出版專著《革命的張力―「大革命」前後新文學知識份子、新青年的歷史處境與思想探求(1924-1930)(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近年研究集中於1940、50年代的 革命文藝、社會主義文藝經驗。發表論文包括:《「群眾創造」的經驗與問題―以「方向」為案例》、《「理想人物」的歷史生成與文學生成―「梁生寶」形象的再審視》、《「深入生活」的難題―以為中心的考察》、《「再使風俗淳」―從李雙雙們出發的「集體化」再認識》等。

冷霜

1973年生於新疆,1990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2006年獲得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詩歌的研究與批評,目前的研究興趣是當代詩歌與中國社會、思想、文化之間的連帶性相關的問題,尤關切當代詩歌創作與批評在當代中國文化建設中可起和應起的作用。著有論文集《分叉的想像》(2016),編有《百年新詩選》(合編, 2015等多種。亦從事詩歌寫作與翻譯,詩作結集於《蜃景》 (2008)。

姜濤

1970年生,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研究領域為現代文學、中國新詩等,出版學術及批評專著《從催眠的世界中不斷醒來》、《公寓里的塔》、《巴枯寧的手》、《新詩集與中國新詩的發生》等。

付國鋒

文學博士,河南大學文學院從事文藝學教學工作,兼職《漢語言文學研究》編輯部執行主任。

黃琪椿

臺灣清華大學文學所碩士,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博士。曾任臺灣清華大學中文系講師,高雄義守大學大傳系博士後研究員,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研究員,現任華僑大學文學院講師。論文為《龍宗接受史與台灣文學研究問題》,研究方向為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台灣文學史。

理想主義重建是否必要?如何可能?
作者:賀照田、李娜、莫艾、余暘、程凱、宋少鵬、張振、張藝英、冷霜、江濤、黃琪椿、薛毅、付國鋒
出版社: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出版日期:2022-03-01
ISBN:9789860600124
定價:520元
特價:88折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