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中國史4:從無為到有為,帝國昂揚的時代──西漢
cover
目錄

序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前言「重新認識」中國歷史

第一講由秦到漢的變與不變

01對於歷史不同立場的警覺性

02從潛意識、私領域看歷史真相

03微型的、底層的、日常的歷史眼光

04孔府檔案、筆記小說,歷史的大寶庫

05諸侯列國推舉出來的皇帝

06收拾諸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07翦除異姓:皇帝無情,皇后更狠心

08削減王權:鞏固一家一姓獨享的帝國

09與民休息:集體心理期待的投射

10無為:保留秦制,減法式作為

11「秦之所以亡」的小心反思

第二講西漢前期的統治動向

01既鬆也緊,漢初社會的兩面性

02「漢興七十年」的帝國秩序

03黃老退潮,新舊世代的思想衝突

04從「無為」到「有為」的轉向

05封禪、符瑞,雜糅方士陰陽思想的儒家

06律令科比,披著儒家羊皮的法家

07丞相難當,中朝凌駕於外朝之上

08皇帝的好惡成為終極的權衡

09淮南「厲」王,冤案一樁

10兩代淮南王下場,郡國並行制變調

11從「禽獸行」到「酎金案」

12刺史、酷吏,強勢管束失序的地方勢力

第三講武帝的作為與匈奴的崛起

01博士制:從五經博士到博士弟子員

02察舉、徵召,向中央集中的人才選拔

03集體歇斯底里的兩次巫蠱案

04巫蠱案的思想背景:「感應」世界觀

05淮南王被整肅,也緣於「天人感應」

06孤獨的皇帝,絕對權力的矛盾

07游牧民族的連環遷徙與騎射戰力

08匈奴:中亞草原僅見的龐然怪物

09和親:重幣酬賄的背後誘因

10冒頓單于大吃呂后豆腐

11匈奴變本加厲的文攻武嚇

第四講悲劇飛將軍李廣

01得以封萬戶侯的武勇多能

02敵前下馬解鞍的大膽戰術

03散漫又靈活的治軍風格

04馬邑之誘和武帝朝的首次遠征

05漢之飛將軍的真性情

06為自己而戰,不做皇帝的附屬品

07李廣難封,直率人才出不了頭

08老將軍的最後一役,憾於迷途

09「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

10〈李將軍列傳〉的特殊意義

第五講太史公和他的史學理想

01何來「太史公」?

02第一位太史公的六家立論

03司馬談的遺憾,病榻前的子承父志

04歷史與文化角色的「太史公」

05為什麼要「繼《春秋》」?

06不得已的隱晦表志

07太史公的信念:建立歷史的目的性

08太史公的心跡:〈報任安書〉

09接受比死更痛苦的屈辱苟活

10超越現實、超越當下時代的夢想

第六講《史記》、漢賦的昂揚文字精神

01究天人之際:彰顯「人」的行為法則

02發明紀傳體,實踐「成一家之言」

03〈封禪書〉:漢武酷似秦皇的迷信荒唐

04《史記》精神:超越現實好惡的更高標準

05賦:誇耀的時代氣氛,漢代的文學主流

06荀子〈禮賦〉:從詩歌手法到獨立文體

07賈誼〈鵩鳥賦〉:鵩鳥為幌,論道為實

08枚乘〈七發〉:感官奇觀創造文字奇觀

09漫天罩地的誘惑,華麗鋪張的詞藻

10誇張示範語言文辭的神祕力量

第七講虛矯的漢賦,後悔的漢武

01司馬相如的想像吹牛本事

02為「新世界命名」的精神需求

03景物、想像、文字描述的三重極限

04躍動不安狀態下的炫耀文本

05辭與賦的差異,在於基本情調

06總結在道德教訓上的虛偽與矛盾

07輪臺之詔:武帝晚年的懺悔

08霍光輔政,「輪臺之詔」的守護者

09六十位賢良文學圍剿桑弘羊

10《鹽鐵論》:政治鬥爭的現場傳真

11霍光路線的兩次政變危機

第八講今古文經之爭與董仲舒

01《鹽鐵論》之爭背後的儒、法角力

02從養士到博士,國家的人才智庫

03向博士學習「小學」和律令

04博士弟子員,重要的仕途管道

05今文經學:開放的文本,現實的精神

06古文經學:還原經書產生時代的原意

07王莽篡漢,食古不化對古為今用的反動

08傳承公羊派,以《春秋》斷獄的董仲舒

09「西狩獲麟」,孔子承受天命的解讀

10災異推五行,將儒家巧妙地陰陽家化

11自然的陽上陰下,施政的德上刑下

12天人感應說,另一種相對主義的亂源

第九講讖緯文化與貨幣經濟

01從真理語言的詮釋者到控制者

02緯:解經之人的自由創造、胡說八道

03讖緯中被誇大神性、不像人的孔子

04天人感應:利用「天」給皇帝壓力

05方士→讖緯→道教的一脈相承

06貨幣的神奇功能:價值的中介和儲存

07統一的貨幣,帝國的樞紐與利器

08農人賣地、商人買地的貨幣肇因

09土地兼併→佃奴日增→豪強坐大

10不重視農民的重農政策

第十講帝國的宿命,王莽的新途

01親親不親,血統生殖權的空前重視

02皇帝身邊一群精神扭曲的「非人」

03「亂我漢家者,太子也。」

04中央集權的因果連動,帝國政治的宿命結構

05小心看待「僭越者」王莽

06身分是外戚,行事風格是儒者

07分霑經學與孔子權威的形象之路

08古文經學為王莽指引的政權之路

09拒受賜田,得到人民近乎瘋狂的支持

10從「再受命說」到「新受命說」

11全面的復古改革,荒唐的二十八種貨幣

12活在原理的幻想中而不顧現實做法

13成也復古,敗也復古

試閱內容

景物、想像、文字描述的三重極限

我們今天要閱讀漢賦,會遇到一個根本困難,就是文章中出現了許多不認識的字。看看〈上林賦〉中的這一段:

左蒼梧,右西極。丹水更其南,紫淵徑其北。終始灞滻,出入涇渭。酆鎬潦潏,紆餘委蛇,經營乎其內。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東西南北,馳騖往來。出乎椒丘之闕,行乎洲淤之浦。經乎桂林之中,過乎泱漭之壄。汩乎混流,順阿而下,赴隘陿之口。觸穹石,激堆埼,沸乎暴怒,洶涌彭湃。滭弗宓汩,偪側泌瀄。橫流逆折,轉騰潎洌。滂濞沆溉,穹隆雲橈,宛潬膠盭。踰波趨浥,蒞蒞下瀨。批巖衝擁,奔揚滯沛。臨坻注壑,瀺灂霣墜。沉沉隱隱,砰磅訇磕。潏潏淈淈,湁潗鼎沸。

不妨試著將不認識的字圈畫出來,兩百多字的文章中,應該被圈得密密麻麻,至少有二、三十個不認識的字吧?

不用怪自己中文程度太差,也不要怪這文章太古遠。那不是你的問題,也不是單純時代久遠所造成的。文章裡出現大量奇字僻字,是漢賦作者故意而為的。即使和他們同時代的讀者,遇到這樣的文字,同樣無法一眼就看透、看懂每個字。

司馬相如是知名的漢賦作者,他另外著有《凡將篇》,那是一本字書。揚雄是知名的漢賦作者,他另外著有《方言》、《訓纂》兩本字書。班固也是知名的漢賦作者,而他也有一本《續訓》,是揚雄《訓纂》的續篇,那當然也是一本字書。

這些寫賦的人同時身兼編字書的角色,絕非偶然。他們是那個時代的文字專家,專門蒐集文字,有時甚至還創造發明文字,他們當然就將自己能掌握的龐大字彙運用在漢賦作品裡。再退一步問,他們為什麼會對蒐集、創造文字,對編字書有那麼大的興趣與熱情?因為他們自覺活在一個充斥著稀奇古怪新鮮事物的環境裡,需要有比一般通行的更多、更豐富的字詞,才有可能趨近並描繪這些事物。另一方面,他們也受到擴張的時代氣氛的深刻感染,自然會想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裡進行類似的擴張發展,把語言文字的範圍予以大幅拓增。

我們在西方大航海時代看見類似的歷史現象。從海上冒險回來的人,帶回各式各樣的經驗之外,還有歐洲人之前從未見過的動物、植物、礦物等,活的死的都有。這些經驗與物品,等待被命名、被訴說。既有的語言文字顯然不足以應付這股爆發的要求,於是新的字彙產生了,新的語法出現了,新的表達方式也快速地冒湧、流行。原先歐洲通用的拉丁文缺乏足夠的彈性,無法容納快速增加的新字、新詞、新表達,反而是各地未受教會控管因而有較大變化自由的方言,比拉丁文更能應對這樣的新時代變化。於是方言崛起,拉丁文相對沒落,連帶地使得教會權威也開始式微。

漢帝國擴張的過程中,看到了戈壁沙漠的景觀,看到了南蠻區域的動植物異象,這些新經驗刺激了人們的想像力,而且必須有新的文字才能記錄。〈上林賦〉形容上林的地理,一開頭就說「左蒼梧,右西極」,蒼梧在今天廣西一帶,和西邊極遠之地一樣,都是到武帝時代才開始進入漢人意識中的偏荒之處。司馬相如刻意將上林與極遠的南方、西方相對比,就是為了利用遼闊的距離來打開誇張想像的空間。

和西方大航海探險所得同步發展的,是強大的博物學系統,想辦法將這些沒見過的東西安排出一種可以理解、可以掌握的秩序。漢代沒有類似的博物學,當然也沒有建立博物學所需要的如製作標本、保存運送遠方物件的技術,於是他們能帶回來的,就是種種傳奇的描述與訴說,那當然需要大量的新字詞和新語法,來命名新事物、傳達新經驗。

在這樣的語言文字裡,真實和想像交雜,很難分得開來。〈子虛賦〉、〈上林賦〉中有部分來自遠方的經驗基礎,但更多的是憑藉語言文字打造出的誇張想像。就因為有遠方真實、新鮮事物的刺激,人們也會傾向於部分相信想像,而不會以「不是真的」為理由,便將想像置諸一旁。

〈上林賦〉一開頭專注地講河川,形容八條河的河水如何動盪、如何變化。這是想像力的特技表演,呈現出景物、想像、文字描述的三重極限。突破極限是關鍵,沒有這份野心,少了突破極限的能力,就沒有資格寫賦。

賦是如此特殊的文類,華美而誇耀。其華美正來自誇耀的需要。賦同時在炫耀兩樣東西:一是對於這個新鮮世界近乎無邊無際的想像;二是因應這個近乎無邊無際的想像世界,炫耀自我竟然有同等近乎無邊無際的文字能力可以傳述。

會產生這樣的文類,背後有著一股強大的價值精神,那就是相信文字,毫不懷疑文字有辦法對應任何新鮮古怪的經驗與想像,甚至文字可以超越新鮮的事實,創造出更豐富、更稀奇古怪的世界來。

賦因而是一個文字上的巨大奇觀。這些作者以其天分和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擴大了漢字的字彙範圍與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召喚、重建了文字的神祕力量。中國傳統本來就很重視文字,商人將文字用在與超越世界的溝通上,周人則崇敬文字可以抵抗時間,將事物恆久保留下來的特質。漢賦的作者則將文字的神祕力量再向前推進一步,示範了文字游移在真實與想像之間,近乎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功用。

* * *

緯:解經之人的自由創造、胡說八道

董仲舒對於「西狩獲麟」的解釋,實質上將孔子轉化為一位預言家。「天命」藉由孔子從周天子手中交給漢朝的皇帝,於是孔子的所作所為都成了替「新王」做準備,他也成了一位有預示與預言能力的神人。

這是對孔子人格與歷史角色的巨大扭曲。經過這樣的改造,孔子失去了活生生的人的情感與思想,被改寫成一個不斷製造真理預言的神。經書和孔子之言,不再是記錄、反映過去有過的經驗,而是成為不可被挑戰、地位甚至高於現實的真理。孔子是真理的製造者、代言人,而負責解釋經書內容、解釋孔子之言的人,如董仲舒,又是孔子的代言人。

在董仲舒創造出來的這種知識系統中,「讖緯」有了很大的發展空間。「讖」是明明白白的預言,也是藏在曖昧文字中的預言。「緯」則是比「傳」更高階的經書解釋,宣稱在地位上可以和經書平起平坐。

「經」是有明確來歷的,而且「經」有固定的範圍。那「緯」呢?「緯」是從哪裡來的,憑什麼能和久遠傳留下來的「經」平分真理版圖?「緯」是解釋經書之人的自由創造,他們憑藉的,不過就是董仲舒開啟的那樣一種解釋經書的流行風氣。

這正是為什麼一旦「古文經學」崛起,「讖緯」乃至整個「今文經學」便快速沒落的原因。古文經學建立在堅實的文獻根據上,挑戰並質疑今文經學,尤其是緯書天馬行空的自由想像。「緯」的背後除了一時流行的風潮,別無其他知識或歷史基礎,無從應對古文經學的挑戰。

今文經學有一部分文本、一部分解釋,到東漢時藉由鄭玄等人「融會古今」的努力才流傳下來。但讖緯在東漢之後就徹底沒落、無人問津,長久以來從中國的傳統知識體系中消失了。一直到清代考據學興起,才跨越一千多年的空白,試著以「集逸」的方式還原部分的讖緯內容。

如果以原始儒家思想和歷史上的孔子為標準,這些漢代讖緯簡直是一堆胡說八道,絕對不能以讖緯來理解儒家及孔子。不過換個角度,從漢代思想的角度看,讖緯是重要的史料,清楚呈現出那個時代的特性,可以從中看出他們如何建構自己獨特的世界觀。那樣的世界觀就是因為太獨特了,後來的人都覺得難以接受,以致被封存、遺忘了千餘年。

透過讖緯,我們得以補上對西漢的認識,尤其是認識董仲舒在武帝時創建出的龐大思想體系,加上和朝廷的密切關係,產生了多大的影響衝擊。

從殘留的讖緯內容,很容易看出它們和董仲舒的聯繫。董仲舒寫了一本《春秋繁露》,共有十七卷八十二篇,其中有幾篇篇名和中文傳統用法不一樣,我們今天乍看是看不懂的,例如〈離合根〉、〈立元神〉、〈保位權〉、〈天道施〉等等。但類似這樣的標題在緯書中很常見,例如《易緯》有《乾鑿度》、《是類謀》,《書緯》有《帝命驗》、《考靈曜》,《孝經緯》有《援神契》、《鉤命決》等等。我們也無法從這些標題看穿究竟在講什麼,但一看就知道和董仲舒的那些篇名是同一類的。

而且緯書中有不少明確引用董仲舒文句的。例如,解釋《詩經》的《詩緯.氾曆樞》中說:「王者受命,必先祭天,乃行王事。《詩》曰:『濟濟辟王,左右奉璋。』此文王之郊也。」就是依照《春秋繁露.郊祭》中的說法,並予以簡化。

我們甚至可以用《春秋繁露》的文句去校對殘留緯書的錯誤。例如,《樂緯.稽耀嘉》中有「凡求雨,男子欲和而樂,開神山神淵」的字句。但對照《春秋繁露.求雨》,我們發現這中間少了幾個字,將這幾個字補回去,文句才通。《春秋繁露》裡的句子是:「凡求雨之大體,丈夫欲藏匿,女子欲和而樂。」意思是男人不要出現,得靠女人來討好山神才能求得降雨。

很明顯,緯書的作者至少是熟讀董仲舒著作的。過去將董仲舒的思想系統放入儒家的系譜中,從儒家儒術的脈絡察看其影響與繼承,其實是走錯路了。真正繼承董仲舒的是「讖緯」。

董仲舒主張孔子受了天命,為新王「創制」;到了讖緯中,就跟著誇大孔子的神性。殘留下來的緯書共有七類,稱為「七緯」,傳統的六經都有相應的緯書之外,還多了解釋《孝經》的。《孝經》在這個時代特別被標舉出來,就是因為在今文經學中宣稱:孔子受命之後,寫了《春秋》和《孝經》,這兩部書是孔子特別留給後世新王依隨的指導。

《孝經右契》中發明了這樣一段孔子寫《孝經》的神話:「孔子作《春秋》,制《孝經》,既成,使七十二弟子向北辰星罄折而立,使曾子抱《河》、《洛》事北向。孔子齋戒,簪縹筆,衣絳,單衣向北辰而拜,吿於天曰:『《孝經》四卷,《春秋》、《河》、《洛》凡八十一卷,謹已備。』天乃洪鬱,起白霧摩地,赤虹自上而下化為黃玉,長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受而讀之,曰:『寶文出,劉季握。卯金刀,在軫北。字禾子,天下服。』」

這真是一段奇文啊!說孔子寫完《春秋》、《孝經》之後,率領七十二名弟子進行祭拜。這個作者顯然不知道,孔子的「七十二弟子」是後人整理統計的,這些弟子分散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後來的入門時,有些之前的已經死了或散了,絕對不可能有七十二人同聚在一起的事。

因為曾子以「孝」聞名,《孝經》很可能是在曾子這個系統中出現的,所以描述中就讓曾子帶頭,捧著神祕的《河圖》、《洛書》,而孔子打扮得像個後來的道士般,對天祭拜。然後天立即有了反應,生起白霧、赤虹,送下一塊長三尺、上面寫了字的黃玉。黃玉上寫的,就是「讖」,是對孔子彰示的預言。說什麼呢?很簡單:這些「寶文」是要交給劉季(即劉邦)的。這裡都明白說出劉季的名字了,卻還要故弄玄虛,像謎語般將「劉」字拆成「卯金刀」,「季」字拆成「禾子」,然後說如此天下就會服從。

商品簡介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本冊簡介】

漢初的朝政主流是「無為」,擺脫封建糾纏,對治過度動員,同時嚴苛的秦律仍在。直到武帝朝,漢代才變身為嚴密運作、權力束攏的大帝國。設中朝、養酷吏、迷封禪、頒輪臺詔……,盡顯武帝的豪邁與哀愁。

西漢盛世的特點,就是昂揚、誇耀的時代氣氛,一種挑戰極限、對外擴張的浪漫精神。漢賦的華美誇張堪為代表,那是文字上的巨大奇觀,同時透露什麼樣的帝國矛盾?漢朝與匈奴的對峙征伐中,司馬遷為何將李廣視為最重要的「人物」?《史記》裡,司馬遷通書以「太史公」自稱,又是何其動魄的、以歷史來彰顯深刻人間道理的使命!

回到思想現場,西漢最特殊之處就是對經書的強烈信仰。今文經的開放現實、古文經的返本主義,讖的曖昧預言、緯的自由荒謬;儒家也變成被百家滲透的複合體,董仲舒援引陰陽五行,創造「天人感應」新意識形態,利用「天」約束皇帝,也讓孔子變成活生生的怪物?

什麼是帝國的宿命?當皇帝愈來愈孤獨,身邊注定圍繞著精神扭曲的人,加上朝廷的聚斂機制、民間的土地兼併,中央集權產生的因果連動,終讓西漢成為第一個被這種宿命結構搞垮的王朝。

【突破看點】

◆重新認識《史記》,尋索「太史公」三字深意

◆重新認識「漢賦」,想像力的特技表演

◆重新認識《鹽鐵論》,政治鬥爭的現場傳真

◆重新認識王莽,偽詐下的真實復古決心

【系列特色】(共13冊,陸續出版中)

◆這是為臺灣讀者而寫的中國通史──只看臺灣,不可能真正認識臺灣。從臺灣主體性出發,中國史是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既是「一家之言」,又超越「一家之見」──楊照自比為「二手研究整合者」,站在前輩同輩學者的龐大學術基礎上,為讀者進行有意義的選擇,建立有意義的觀點。

◆全「新」的讀史方法──考古挖掘、敦煌文獻、大內檔案……,王國維、陳寅恪等開啟的新史學革命,以及中、臺、日和歐美學界的新研究成果,充分運用近百年新史料、新觀點,取代傳統舊說法。

◆用問題邀請讀者──探討歷史運作的深層邏輯,不只學What(歷史上發生了什麼),更要探究How and Why(這些事如何發生,為什麼會發生)。

◆點燃思考的靈光──從社會型態、民生經濟、食衣住行、文化思想的角度切入,關注歷史變化脈絡,自然而然引導獨立思辨的能力。

◆學習「活」的歷史──打破傳統帝王將相的「王朝史觀」,去除「中國同質性文化」的假設,改用「求異」的眼光,凸顯長久以來被忽視或誤讀的現象。

◆清奇的「說史」方式──既有平易酣暢的故事感,亦有歷史的現場感,更有啟迪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小野(作家).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余遠炫(歷史專欄作家).

果子離(作家).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張大春(作家).張鐵志(作家).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鄭俊德(「閱讀人」創辦人).

陳一隆(臺中一中歷史教師).陳婉麗(明道中學歷史教師).曾冠喆(薇閣中學教師).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教師).蘇美月(高雄女中歷史教師).黑貓老師(網路說書人).

文化界、教育界磅礡推薦

臺灣是臺灣,但唯有認識中國,臺灣才顯現更自在的位置。──蔡詩萍

這一系列的書,對於臺灣人了解自己「為什麼是現在的自己」非常重要。──小野

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是世界的一部分。了解臺灣,認識中國,才能立足世界。──楊斯棓

歷史是思辨的題材,楊照老師以臺灣為本,提供嶄新的視角。──黃益中

學院中的歷史過於艱深,普及的又著重帝王將相,無法給予知識上的啟發。幸好我們等到了楊照。──胡川安

這是一套非常適合高中師生共同閱讀的好書。──曾冠喆(薇閣中學教師)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

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份子的形象與標竿。

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臺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藝集講堂」開設長期課程。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文學文化評論集、現代經典細讀等著作數十冊。

作者自序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歷史知識建立在兩項基本信念上,第一是相信人類的事物都是有來歷的,沒有什麼是天上掉下來或奇蹟所創造的;第二則是相信弄清楚事物的來歷很重要,大有助於我們分析理解現實,看清楚現實的種種糾結,進而對於未來變化能夠有所掌握,做出智慧、準確的決定。

歷史教育要有意義、有效果,必須回歸到這兩種信念來予以檢驗,看看是否能讓孩子體會、掌握歷史知識的作用。

不管當下現實的政治態度是什麼,站在歷史知識的立場上,沒有人能否認臺灣是有來歷的,不可能是開天闢地就存在,也不可能是什麼神力所創造的。因而歷史教育最根本該教的,就是「臺灣怎麼來的」。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必定預設了臺灣有其特殊性,和其他地方、其他國家不一樣,所以才需要從時間上溯源去找出之所以不一樣的理由。臺灣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文化?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社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政治制度與政治狀態?為什麼會和其他國家產生不同的關係?……

所謂以臺灣為本位的歷史教育,就是認真地、好好地回答這幾個彼此交錯纏結的大問題。那麼歷史教育的內容好不好,也就可以明確地用是否能引導孩子思考、解答這些問題來評斷了。

過去將臺灣歷史放在中國歷史裡,作為中國歷史一部分的結構,從這個標準上看,有著明白而嚴重的缺失,那就是忽略了臺灣複雜的形成過程,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臺灣從十七世紀就在東亞海域衝突爭奪中有了角色,中國之外的各種力量長期影響了臺灣。只從中國的角度,不看來自荷蘭、日本、美國等政治與文化作用,絕對不可能弄清楚臺灣的來歷。

但是,過去的錯誤不能用相反的方式來矯正。臺灣歷史不應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然而中國歷史卻仍然是臺灣歷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關鍵重點在調整如此的全體與部分關係,確認不該將臺灣史視為中國史的一部分,而該翻轉過來將中國史視為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一部分。這樣調整之後,再來衡量中國史在如此新架構中該有的地位與分量。

不只是臺灣的社會與文化,從語言文字到親族組織原則到基本價值信念,和中國歷史有著太深、太緊密的連結;就連現實的政治與國際關係,去除了中國歷史變化因素,就無法理解了。硬是要降低中國歷史所占的比例分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歷史就失去了解釋來歷和分析現實的基本作用了。

從歷史上必須被正視的事實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歷史,保存歷史、重視歷史、訴諸歷史是中國最明顯、最特殊的文化性格。因而中國文化對臺灣產生過的影響作用,非得回到中國歷史上才能看得明白。

不理解中國史,拿掉了這部分,就不是完整的臺灣史。東亞史的多元結構無法提供關於臺灣來歷的根本說明,諸如:臺灣人所使用的語言文字、所信奉的宗教與遵行的儀式、內在的價值判斷優先順序、對於自我身分角色選擇認定的方式、意識深層模仿學習的角色模式……

歷史教育需要的是更符合臺灣特殊性的多元知識,但這多元仍需依照歷史事實分配比例,一味相信降低中國史比例就是對的,違背了歷史事實,也違背了歷史知識的根本標準。

「重新認識」中國歷史

錢穆(賓四)先生自學出身,沒有學歷,沒有師承,很長一段時間在小學教書,然而他認真閱讀並整理了古書中幾乎所有春秋、戰國的相關史料,寫成了《先秦諸子繫年》一書。之所以寫這樣一本考據大書,很重要的刺激來自於名譟一時的《古史辨》,錢穆認為以顧頡剛為首的這群學者,「疑古太過」,帶著先入為主的有色眼光看中國古代史料,處處尋覓偽造作假的痕跡,沒有平心靜氣、盡量客觀地做好查考比對文獻的基本工夫。工夫中的工夫,基本中的基本,是弄清楚這些被他們拿來「疑古辨偽」的材料究竟形成於什麼時代。他們不願做、不能做,以至於許多推論必定流於意氣、草率,於是錢穆便以一己之力從根做起,竟然將大部分史料精確排比到可以「編年」的程度。

很明顯地,《先秦諸子繫年》的成就直接打擊《古史辨》的可信度。當時任職燕京大學,在中國學術界意氣風發、引領風騷的顧頡剛讀了《先秦諸子繫年》,立刻理解體會了錢穆的用意。他的反應是什麼?他立刻推薦錢穆到廣州中山大學教書,也邀請錢穆為《燕京學報》寫稿。中山大學錢穆沒有去,倒是替《燕京學報》寫了〈劉向歆父子年譜〉,錢穆自己說:「此文不啻特與頡剛諍議,頡剛不介意,既刊余文,又特推薦余在燕京任教。」

這是個「民國傳奇」。裡面牽涉到那個時代學者對於知識學問的熱情執著,也牽涉到那個時代學者的真誠風範,還牽涉到那個時代學院重視學識高於重視學歷的開放氣氛。沒有學歷的錢穆在那樣的環境中,單純靠學問折服了潛在的論敵,因而得以進入當時的最高學府任教。

這傳奇還有後續。錢穆後來從燕京大學轉往北京大學,「中國通史」是當時政府規定的大學歷史系必修課,北大歷史系慣常的做法,是讓系裡每個老師輪流排課,將自己所擅長的時代或領域,濃縮在幾堂課中教授,用這種方式來構成「中國通史」課程。換句話說,大家理所當然認為「中國通史」就是由古至今不同斷代的中國歷史接續起來,頂多再加上一些跨時代的專史。

可是被派去「中國通史」課堂負責秦漢一段歷史的錢穆,不同意這項做法。他公開地對學生表達了質疑:不知道前面的老師說了什麼,也不知道後面的老師要說什麼,每個老師來給學生片片斷斷的知識,怎麼可能讓學生獲得貫通的中國史理解?學生被錢穆的質疑說服了,也是那個時代的精神,學生認為既然不合理就該要求改,系裡也同意既然批評反對得有道理就該改。

怎麼改?那就將「中國通史」整合起來,上學期由錢穆教,下學期則由系裡的中古史大學者陳寅恪教。這樣很好吧?問了錢穆,錢穆卻說不好,而且明白表示,他希望自己一個人教,而且有把握可以自己一個人教!

這是何等狂傲的態度?本來只是個小學教員,靠顧頡剛提拔才破格進到北大歷史系任職的錢穆,竟然敢排擠數不清精通多少種語言、已是中古史權威的大學者陳寅恪,自己一人獨攬教「中國通史」的工作。他憑什麼?他有資格嗎?

至少那個年代的北大歷史系覺得錢穆有資格,就依從他的意思,讓他自己一個人教「中國通史」。錢穆累積了在北大教「中國通史」的經驗,後來抗戰中隨「西南聯大」避居昆明時,埋首寫出了經典史著《國史大綱》。

由《國史大綱》的內容及寫法回推,我們可以明白錢穆堅持一個人教「中國通史」,以及北大歷史系接受讓他教的理由。那不是他的狂傲,毋寧是他對於什麼是「通史」,提出了當時系裡其他人沒想到的深刻認識。

用原來的方式教的,是「簡化版中國史」,不是「中國通史」。「中國通史」的關鍵,當然是在「通」字,而這個「通」字顯然來自太史公司馬遷的「通古今之變」。司馬遷的《史記》包納了上下兩千年的時代,如此漫長的時間中發生過那麼多的事,對於一個史家最大的挑戰,不在如何蒐集兩千年留下來的種種資料,而在如何從龐大的資料中進行有意義的選擇,從中間選擇什麼,又放棄什麼。

關鍵在於「有意義」。只是將所有材料排比出來,呈現的勢必是偶然的混亂。許多發生過的事,不巧沒有留下記錄資料;留下記錄資料可供後世考索了解的,往往瑣碎零散。更重要的,這些偶然記錄下來的人與事,彼此間有什麼關聯呢?如果記錄是偶然的,人與人、事與事之間也沒有什麼關聯,那麼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事要做什麼?

史家的根本職責就在有意識地進行選擇,並且排比、串聯所選擇的史料。最簡單、最基本的串聯是因果解釋,從過去發生的事情中去挖掘、去探索「因為/所以」:前面有了這樣的現象,以至於後來有了那樣的發展;前面做了這樣的決定,導致後來有了那樣的結果。排出「因為/所以」來,歷史就不再是一堆混亂的現象與事件,人們閱讀歷史也就能夠藉此理解時間變化的法則,學習自然或人事因果的規律。

「通古今之變」,也就是要從規模上將歷史的因果解釋放到最大。之所以需要像《史記》那樣從文明初始寫到當今現實,正因為這是人類經驗的最大值,也就提供了從過往經驗中尋索出意義與智慧的最大可能性。我們能從古往今來的漫長時間中,找出什麼樣的貫通原則或普遍主題呢?還是從消化漫長時間中的種種記錄,我們得以回答什麼只有放進歷史裡才能回答的關鍵大問題呢?

這是司馬遷最早提出的「通古今之變」理想,這應該也是錢穆先生堅持一個人從頭到尾教「中國通史」的根本精神價值來源。「通史」之「通」,在於建立起一個有意義的觀點,幫助學生、讀者從中國歷史中看出一些特殊的貫通變化。這是眾多可能觀點的其中一個,藉由歷史的敘述與分析能夠盡量表達清楚,因而也必然是「一家之言」。不一樣的人研究歷史會看到、凸顯不同的重點,提出不同的解釋。如果是因不同時代、不同主題就換不同人從不同觀點來講,那麼追求一貫「通古今之變」的理想與精神就無處著落了。

這也是我明顯自不量力一個人講述、寫作一部中國歷史的勇氣來源。我要說的,是我所見到的中國歷史,從接近無窮多的歷史材料中,有意識、有原則地選擇出其中的一部分,講述如何認識中國歷史的一個故事。我說的,只是眾多中國歷史可能說法中的一個,有我如此訴說、如此建立「通古今之變」因果模式的道理。

這道理一言以蔽之,是「重新認識」。意思是我自覺針對已經有過中國歷史一定認識的讀者,透過學校教育、普遍閱讀甚至大眾傳媒,有了對中國歷史的一些基本常識、一些刻板印象。我試圖要做的,是邀請這樣的讀者來「重新認識」中國歷史,來檢驗一下你以為的中國歷史,和事實史料及史學研究所呈現的,中間有多大的差距。

也就是在選擇中國史敘述重點時,我會優先考慮那些史料或史學研究上相當扎實可信,卻和一般常識、刻板印象不相合甚至相違背的部分。這個立場所根據的,是過去百年來,「新史學」、西方史學諸方法被引進運用在研究中國歷史所累積的豐富成果。但很奇怪的,也很不幸的,這些精采、有趣、突破性的歷史知識與看法,卻遲遲沒有進入教育體系,沒有進入一般人的歷史常識中,以至於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大部分人對中國歷史的認識,竟然都還依循著一百多年前流通的傳統說法。「重新認識」的一個目的,就是用這些新發現、新研究成果,來修正、挑戰、取代傳統舊說法。

「重新認識」的另一個目的,是回到「為什麼學歷史」的態度問題上,提供不同的思考。學歷史到底在學什麼?是學一大堆人名、地名、年代,背誦下來在考試時答題用?這樣的歷史知識,一來根本隨時在網路上都能查得到,二來和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什麼關聯?不然,是學用現代想法改編的古裝歷史故事、歷史戲劇嗎?這樣的歷史,固然有現實連結,方便我們投射感情入戲,然而對於我們了解過去、體會不同時代的特殊性,有什麼幫助呢?

在這套書中,我的一貫信念是,學歷史最重要的不是學What──歷史上發生了什麼,而是更要探究How and Why──去了解這些事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會發生。沒有What當然無從解釋How and Why,歷史不可能離開事實敘述只存在理論;然而歷史也不可以、不應該只停留在事實敘述上。只敘述事實,不解釋如何與為什麼,無論將事實說得再怎麼生動,畢竟無助於我們從歷史而認識人的行為多樣性,以及個體或集體的行為邏輯。

藉由訴說漫長的中國歷史,藉由同時探究歷史中的如何與為什麼,我希望一方面能幫助讀者梳理、思考今日當下這個文明、這個社會是如何形成的;另一方面能讓讀者確切感受到中國文明內在的多元樣貌。在時間之流裡,中國絕對不是單一不變的一塊,中國人、中國社會、中國文明曾經有過太多不一樣的變化。這些歷史上曾經存在的種種變貌,總和加起來才是中國。在沒有如實認識中國歷史的豐富變化之前,讓我們先別將任何關於中國的看法或說法視為理所當然。

這是一套一邊說中國歷史,一邊解釋歷史知識如何可能的書。我的用心是希望讀者不要只是被動地接受這些訊息,當作是斬釘截鐵的事實;而是能夠在閱讀中主動地參與,去好奇、去思考:我們怎麼能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又如何去評斷該相信什麼、懷疑什麼?歷史知識的來歷常常和歷史本身同樣曲折複雜,甚至更加曲折複雜。

這套書一共分成十三冊,能夠成書最主要是有「敏隆講堂」和「趨勢講堂」,讓我能夠兩度完整地講授中國通史課程,每一次的課程都前後橫跨五個年頭。換句話說,從二○○七年第一講開講算起,花了超過十年時間。十年備課、授課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用於消化各式各樣的論文、專書,也就是關於中國歷史的研究,並努力吸收這些研究的發現與論點,盡量有機地編組進我的歷史敘述與討論中。明白地說,我將自己的角色設定為一個勤勞、忠實、不輕信、不妥協的二手研究整合者,而不是進入原始一手材料提出獨特成果的人。也只有放棄自己的原創研究衝動,虛心地站在前輩及同輩學者的龐大學術基礎上,才有可能處理中國通史題材,也才能找出一點點「通」的心得。

將近兩百萬字的篇幅,涵蓋從新石器時代到辛亥革命的時間範圍,這樣一套書,一定不可避免地含夾了許多錯誤。我只能期望能夠將單純知識事實上的「硬傷」降到最低,至於論理與解釋帶有疑義的部分就當作是「拋磚引玉」,請專家讀者不吝提出指正意見,得以將中國歷史的認識推到更廣且更深的境界。

名人推薦

我的朋友楊照,以十年時光,透過漫長的「民間講堂」,爬梳中國史的層層迷霧,最終要推出一套十三冊《不一樣的中國史》!我衷心期待,也誠心推薦。

楊照是臺灣典型「公共知識份子」,博雅多聞,見識恢宏,能見人所不及見,敢言人所不敢言。在「去中國化」的臺灣史論述風潮中,他標舉多角度、多面向,客觀理解中國史,才可撥雲見日,凸顯臺灣史的獨特性。這就是師承胡適之,不被人家牽著鼻子走的獨立思考,自由主義學風!

臺灣是臺灣,但唯有認識中國,臺灣才顯現更自在的位置。──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閲讀這一系列的書,也認為在此時此刻出版這一系列的書,對於臺灣人了解自己「為什麼是現在的自己」非常重要。記得三十年前陪伴兒子讀國中歷史時我非常焦慮,因為歷史課本中完全是刻板的,甚至帶有政治立場的中國史,臺灣幾乎是故事裡的路人甲,是不存在的。於是我決定矯正這樣的觀點,為兒子完成了一個「有臺灣」存在的歷史大表格。我本身也是在這樣的歷史敎育中長大,所以我的能力很有限,只能靠大量閲讀可以找到的臺灣史料。多年以後,我陸續讀過楊照寫的關於臺灣歷史的觀點,有很多的啓發,也更加相信,要了解臺灣的歷史,中國歷史絶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拋開所有的政治論述和目的,中國史是臺灣史的一部分,這樣的說法是我最能接受的論點。想要了解臺灣,我們得先了解中國,這並不違背臺灣的主體性和尊嚴。

期待這一系列書籍的出版。──小野(作家)

過去臺灣人所受的教育,總被教導「臺灣史是中國史的一部分」,近年則以「去中國化」一詞挑動眾人的敏感神經。其實「去中國化」並不是指揚棄漢字(揚棄漢字的是共產黨政權)或和中國有關的一切,「去中國化」去的是「奉中國為正朔,視臺灣為邊陲」的史觀。

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則是我們無法選擇的鄰居,我們不能閃避,甚至要深入了解,如此,才能用最高明的態度尋求相處之道。

了解臺灣,認識中國,才能立足世界。──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歷史是一條延續的長河,知道從哪裡來,才能找到方向往哪裡去。問題在於,歷史的詮釋權往往落在政治權力擁有者手上,由此建構的史觀,不僅單一而且偏狹,淪為政治服務的工具。偏偏執政者樂此不疲,古今中外比比皆是,生長在臺灣的我們,過去教科書裡所描述的中國史,自然也不例外。

歷史應該是思辨的題材,是啟迪人心的寶庫。楊照老師以臺灣為本,放眼中國千古歷史,提供嶄新的視角,給讀者重新省思,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如果我們看鄰近的日本,長期以來對於中華文化的理解是相當深刻的,不管在學院或一般知識界都是如此。然而,長期以來,臺灣缺乏引路人帶我們走進中國歷史。

臺灣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寶庫,中華文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管對於中國是何種態度,我們都要理解這個鄰居給我們的影響,透過歷史理解中華文化是一把很好的鑰匙。

然而,學院中的歷史過於艱深難懂,普及的又著重帝王將相的稗官野史,無法給予我們知識上的啟發。幸好我們等到楊照的這部通史,幫大家補了一堂不一樣的中國歷史課。──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在戰後幾代人的體制教育中,我們從未好好地認識中國史,而過去三十年來,當我們(正確地)典範轉移到臺灣史視角,更不重視中國歷史了。但誠如楊照所寫,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若能認識那漫長文明所留下的遺緒,如何作為一個外在力量與內在因素,影響或形塑了當下在臺灣的文化內涵與自我認同,我們才更能建立起新的主體身分。這個工作或許沒有人比楊照更適合,一位受過專業中國史學訓練又懂得跟大眾說故事的作家與民間學者。──張鐵志(作家)

中國歷史淵遠流長、浩瀚紛繁,想要從中梳理,有時望而興嘆,不知從何讀起。楊照先生這一系列《不一樣的中國史》,則巧妙地找到了詮釋的角度與觀點,不僅思辨歷史的意義,也讓過去的歷史鮮明地活在當代。

讀歷史學智慧,歷史不是教科書上的教條文字,更需要理解與善解,挖掘它的價值。《不一樣的中國史》就是這樣的好書,值得探閱。──余遠炫(歷史專欄作家)

有句話說:「歷史給人類最大的教訓,就是人類永遠無法從歷史當中獲得教訓。」

楊照老師以十年時間「說史」,匯集出百萬字篇幅的大作,訴說曾經輝煌帝王將相、熱鬧尋常百姓人家,儘管早已化為塵土,留下的典故依舊震耳欲聾。──鄭俊德(「閱讀人」創辦人)

無論從文化傳承、地緣關係或全球視野來看,中國歷史的重要性一直存在,可惜因為過往糾葛及現勢衝突,中國歷史的價值逐漸在臺灣遭到忽略或誤解。

楊照新著《不一樣的中國史》系列逆勢而起,意義何在呢?

一、從臺灣主體性出發,展現對中國歷史的重新理解及詮釋。

二、重視意義脈絡的「通」,扭轉目前簡化、割裂中國歷史的學習方式。

三、統整海峽兩岸、日本及西方學術界跨學科研究成果,非一地、一家之見。

要真正認識臺灣,至少得連結中國史及東亞史脈絡來理解,楊照新著做了連結中國史的部分,但還沒結束,後勢值得期待。──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授課與學習方式的變革,這些年來在臺灣如火如荼地展開,然而有限的中學歷史課堂數,加上升學仍然是重要目標,歷史課的進行多半還是偏重於「歷史知識」的傳授與學習。至於課本上的「歷史知識」是如何產出的,通常也只是一句「歷史知識是史家研究的成果」簡略帶過,於是綜合各家研究成果的歷史課本內容就只是一堆看似有系統的知識堆疊。

讀《不一樣的中國史》,欣然看到史家梳理史料、比較推論的過程,在楊照老師的筆下生動展開,「歷史知識」有了活脫脫的生命歷程,而「製作歷史」的曲折和迷人,也讓史家們的經驗成了一部動人的精采人生。這真是一套好書!──陳婉麗(明道中學歷史教師)

這是一套非常適合高中師生共同閱讀的好書。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將高中歷史課程從過往的編年史編排,改為主題式的探究學習,雖然能啟發學生思考歷史事件的各個面向,但也可能讓學生忽略客觀事件的細節與結果。因此在課堂學習過後,若能選擇閱讀楊照先生這套《不一樣的中國史》,必能深化學生自身的文史素養,也能對臺灣、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更有時間縱深的理解,進而形成一套自我價值判斷的標準與主體性思考。

誠摯推薦給大家。──曾冠喆(私立薇閣中學教師)

不一樣的中國史4:從無為到有為,帝國昂揚的時代──西漢
作者:楊照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5-27
ISBN:9789573287889
定價:380元
特價:9折  342
其他版本:二手書 5 折, 190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