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鄒醫師,女性必知的24個婦女泌尿問題 【圖解】泌尿道感染、頻尿、膀胱發炎、尿失禁、骨盆底器官脫垂等診斷與治療
cover
目錄

〔專文推薦〕

每位女性都應知道的泌尿常識 w/ 郭漢崇

一書在手, 如同醫師隨時在身旁 / 周守訓

易讀、易懂又具有教學價值的婦女泌尿主題書 w/ 童敏哲

婦女好朋友,閱讀本書私密問題不再難啟齒 w/ 梁惠雯

〔作者序〕

用最輕鬆的方式,解答女性朋友的泌尿問題 w/ 鄒頡龍

Part 1〔圖解〕泌尿道感染

Q1.為何女性較易泌尿道發炎?

Q2.為什麼我性行為之後常會泌尿道發炎?是不是要「停機」?

Q3.膀胱發炎該看哪一科?可以去西藥房買藥吃嗎?

Q4.我年紀大了,已經沒有性生活,為什麼還是泌尿道感染?

Q5.有什麼飲食有助於預防泌尿道感染?

Q6.我經常憋尿,解尿時習慣腹部用力想趕快上完,這樣不好嗎?

Part 2〔圖解〕尿失禁

Q7.自從我生產完後,每次咳嗽或打噴嚏就會漏尿,怎麼會這樣?

Q8.我常感到尿急、頻尿,是不是就是人家說的「膀胱過動症」?

Q9.我因為經常跑廁所去看醫師,他請我記錄排尿日記。排尿日記是什麼?

Q10.醫師建議我接受手術治療我的漏尿情形,可是我不想開刀,有其他方法嗎?

Q11.我做了「凱格爾運動」,但漏尿的問題沒有改善,最近考慮手術。請問手術效果好嗎?

Q12.我有膀胱過動症,需要服藥治療,但服用藥物後會有口乾舌燥及便秘的副作用,怎麼辦?

Q13.聽說過度的運動或某些姿勢,會加重尿失禁情形,是真的嗎?

Q14.母親有膀胱無力症、滿溢性尿失禁,醫師說要間歇性導尿。那是什麼?

Part 3〔圖解〕女性骨盆底器官脫垂

Q15.最近感覺有東西從陰道掉出來,影響走路,我怎麼了?

Q16.骨盆底器官脫垂一定要開刀嗎?保守治療有幫助嗎?

Q17.骨盆底器官脫垂有哪些手術方式?有併發症嗎?

Part 4〔圖解〕其他令人困擾的泌尿症狀

Q18.最近我頻尿的症狀越來越嚴重了,漲尿的時候下腹部還會痛,這是怎麼回事?

Q19.醫師說我有間質性膀胱炎,建議我接受膀胱內視鏡以及膀胱水擴張。真的有效嗎?

Q21.聽說肉毒桿菌素注射在膀胱可以治療膀胱過動症,是真的嗎?

Q21.我半夜經常要起床上廁所,有時一個晚上起來五次,我都睡不好,怎麼辦?

Q22.我的小孩到了國高中還尿床,怎麼辦?

Q23.我現在懷孕33週,一直頻尿。是不是因為胎兒壓迫到膀胱造成?吃藥能改善嗎?

Q24.我懷孕時,好幾次有尿道灼熱的症狀,但因為懷孕,所以我盡量避免吃藥,有沒有關係?

附錄 ■排尿日記

試閱內容

Q.為什麼我性行為之後,膀胱會有下墜感,很頻尿,還有血尿?醫生說我泌尿道感染了!是不是性行為引起的?是不是要「停機」,才可以不再感染?

A.「行房?我都已經『停機』好幾個月了!」一名30多歲的女性因為尿道灼熱、血尿,在先生的陪同下來就診。從幫她開門、提包包等小動作,看得出是位體貼的先生,兩人的感情很好。

談到泌尿感染的可能原因,她情緒有些激動地說:

「之前一直反覆泌尿道感染,發作的時候好困擾,下腹疼痛,尿道像火燒一樣,每隔幾分鐘就跑廁所,偏偏又尿不出來,只有幾滴,還會有血尿,好痛苦!去診所、拿抗生素吃了會好,但是隔一段時間就發作。」

說到一半,她斜眼看了身旁的先生,然後說:

「我自己上網查,懷疑是行房造成感染,乾脆就『停機』,我還罵他『都是你害的啦』……」先生表情有點尷尬,還有更多無奈。

我看了檢驗報告後,對她說:

「小姐,您的驗尿檢查顯示,確實有泌尿道感染。」

「又是泌尿道感染,我已經這麼小心了呀!」

◆ 避免膀胱發炎的6個原則

女性的尿道較短,約2至4公分,且位於會陰部,較容易聚集細菌,尤其在性行為之後,細菌可能進入尿道與膀胱,容易引發泌尿道感染,因此有「蜜月膀胱炎」這個名詞。

有些女性為了避免反覆泌尿道感染,實行「無性生活」,不過,夫妻間的性生活有助身心健康,若是因為擔心泌尿道感染而「停機」,並非好辦法。要避免惱人的膀胱炎,可以參考以下6個原則:

1.多喝水

適當喝水是保護膀胱的重要法則。喝水的公式為體重(公斤)x30,例如60公斤的女性,一天至少需要1800C.C.的水分。如果在夏天高溫、運動後,流失很多汗水,就要喝更多的水,原則是讓尿液保持清澈。

2.如廁後,由前往後方擦拭

引發女性膀胱炎最常見的細菌是大腸桿菌,聚集在肛門附近,因此上廁所之後採用正確的擦拭方向,可以減少大腸桿菌進入尿道的機會。

3.行房前清洗

行房前用肥皂、清水清洗會陰部,可以減少尿道附近的細菌。性伴侶也應該做適當的清洗,雙管齊下更好。

4.行房後立即小便

行房後解尿,有助排出膀胱內的細菌。

5.行房前後多喝水

許多患者表示行房前有清洗,行房後也有解尿,但是仍然發生泌尿道感染,這可能與喝水量不足、無法產生足夠的尿液有關,因此可以在行房前後都喝水,才能沖洗出細菌。

6.諮詢泌尿科醫師

如果反覆泌尿道感染,可能與性行為有關,須向醫師諮詢,判斷是否要在行房後服用一次劑量的抗生素。

#鄒醫師小叮嚀:

因為女性生理結構的特性,行房之後的泌尿道感染是非常常見的。記得行房前後多喝水,事後立即解尿,如果泌尿道感染真的反覆發生,須請泌尿科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必要的時候可以在行房之後服用預防性抗生素。不需要因為擔心感染而停止性生活,這樣做就像「因噎廢食」,如果影響夫妻正常的互動,可就得不償失了。

--------

Q.我因為經常跑廁所去看醫師,他請我記錄排尿日記。排尿日記是什麼?對我的排尿有幫助嗎?

A.您了解自己的膀胱嗎?妳是否經常跑廁所,很頻尿,甚至會漏尿?妳的膀胱真的「生病」了嗎?需要治療嗎?或者只是自己太過於焦慮和緊張導致這些症狀出現?妳平時善待它了嗎?如果膀胱總是帶給妳困擾,在尋求醫師治療前,必須先了解自己的膀胱。

想要了解膀胱,排尿日記就是非常好的工具。

◆ 什麼是排尿日記?

排尿日記就是將一天當中排出的尿量以及攝取的水分忠實的記錄下來。既然是「日記」,所以可以將和排尿相關的事件加以記錄,例如急尿感,甚至尿失禁。一些可能影響排尿相關的事件,例如:運動後喝了一大瓶水,或是和朋友聚會聊天喝了好幾杯咖啡或是酒,都可以寫下來。

這些資訊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可以讓泌尿科醫師了解妳的膀胱,容量多少?是否攝取過多水分?如果有夜尿的問題,更可以判斷是否因為水分攝取過多而造成。

◆ 排尿日記要怎麼做?

「什麼!要將排出來的尿量都記錄下來!?」

談到要做排尿日記,病人最常出現的反應,是擔心怎麼做?想到要將覺得「不潔」的尿留下來做紀錄,往往覺得心裡有疙瘩、不舒服。其實在沒有感染的狀況下,我們的尿是無菌的,可以說是非常「乾淨」,不需要因先入為主的觀念,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做排尿日記最重要的就是要準備一個有刻度的量杯,最好500C.C.左右。這種量杯在醫療器材行都有販售,若不想額外購買,也可就近取材,例如有一些手搖飲料杯就附有刻度,可以直接拿來利用。接下來就是記得將一天當中,每一次排出的尿置入量杯,測量之後,將數值寫在排尿日記。傳統的排尿日記是寫在紙上,現在也有電子化的格式,可方便地記錄在手機裡。

◆ 每天做記錄實在好煩,要做幾天比較合適?

排尿日記應該做幾天?並沒有標準答案。可以做1天、3天,以及7天。記錄的天數越長,越能夠得到客觀精準的資訊,但是對生活的影響也更大。如果只記錄1天,雖然方便,但是如果那一天的狀況不具有代表性,反而容易造成誤判。目前醫學界通常建議做「3天排尿日記」。

◆ 如何利用排尿日記改善症狀?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正常的膀胱」。正常的膀胱容量大約400至500C.C.,約2至4小時解尿一次。正常狀態下,人在入睡之後不需要為了解尿而起床,如果因此而起床,稱之為夜尿。夜尿最好一次以下,睡眠才不會被中斷。排尿日記提供膀胱功能重要資訊。不但自己可以參考,也可以據此和與泌尿科醫師一起討論,了解目前的排尿、困擾是否與喝水的習慣有關。不用急著吃藥,許多排尿症狀都可以用生活形態改變與行為治療來改善,例如:

1.喝水太多

一般人正常排尿量大約1500到1800C.C.,如果喝水太多了,增加膀胱負擔,就會造成頻尿的症狀。怎麼知道自己的水喝太多了?別擔心,有公式可以計算:如果一天尿量超過40C.C./kg(例如:體重為70公斤,小便量超過2800C.C.),代表水分攝取太多,建議減少水分攝取。

「我明明沒有喝這麼多水呀!」在門診,有一位病人的排尿日記顯示每天尿量超過3000C.C.,她大呼冤枉,因為明明覺得並沒有喝太多水!其實水分的攝取不只是開水,食物當中的湯,富含水分的水果(例如:西瓜、木瓜)都是水分的來源。剛剛提到的那位患者,的確沒有喝太多開水的習慣,但是他喜歡吃麵,也會將麵湯喝完,累積的水量就相當多了。

2.喝水的時間不正確

白天因為活動量大,可多補充水分。至於晚上,為了避免夜間頻頻上廁所,最好減少水分攝取。如果喝水的時間不正確,就會造成夜尿的困擾。許多人因為入睡前喝水過多,自然夜間排出的尿液增加。

有一位患者,因為夜尿困擾多年,看了許多醫師,也吃了很多藥都不見效果,我讓他做排尿日記,才發現他因為白天工作忙碌,很少喝水,又有晚飯後運動的習慣,入睡前喝了大量的飲料和開水,自然夜間需要起床排尿2至3次。我請他改變生活習慣,白天補充水分,將運動的時間改為傍晚,入睡前4小時嚴格限制水分攝取。最後他的夜尿在不需任何藥物的協助下大幅改善。

了解自己的膀胱容量,逐漸增加至正常範圍

「天啊!醫師,你不是說膀胱容量要400至500C.C.?為什麼我才100多C.C.就想尿了?」這位患者之前就有頻尿的症狀,因為聽朋友說憋尿對身體不好,所以一有尿意就趕緊上廁所。漸漸地膀胱容量越來越小,也越來越不能憋尿。做了排尿日記,發現膀胱容量只有100多C.C.。我建議她:膀胱容量是可以訓練的,如果介於300至500C.C.之間,對日常生活影響會比較小。藉由排尿日記,嘗試延長解尿時間,盡量2至3個小時解尿一次,必要時配合藥物逐漸增加膀胱容量,就能進步到合理容量。

#鄒醫師小叮嚀:

做排尿日記雖然有一點麻煩,但可以藉此更了解妳自己的膀胱以及生活習慣,包括:是不是喝水喝太多了?是不是喝水的時間不對?還有調整膀胱功能及訓練膀胱的好處。所以現在就拿起量杯,準備紙筆,做個排尿日記吧。

------

Q.我今年65歲,生過4個小孩,年輕的時候生活很辛苦,為了家計需要四處打零工、幫人家洗衣服……10年前因為子宮頸癌將子宮切除,近半年發現好像有一坨東西從陰道掉出來,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真的好困擾,因為連走路都不方便了。

A.上述案例就是所謂的女性「骨盆底器官脫垂」。骨盆底器官脫垂是婦女常見的疾病,根據《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統計,在婦產科常規的檢查當中,發現30%至76%的受檢婦女有某種程度的脫垂。婦女一生中發生骨盆底器官脫垂而需要手術的機率大約是12%至19%。

「骨盆底」由肌肉群所組成,就像吊床一樣將骨盆底器官支撐起來,包括膀胱、子宮、陰道、小腸,以及直腸。牽涉到這麼多重要的器官,就了解骨盆底的重要!因為人類站立行走,要抵抗地心引力,當婦女經歷過生產、年紀增長、老化,骨盆底的肌肉逐漸鬆弛的時候,這些器官就可能離開原來的位置,甚至整個突出在陰道之外,產生所謂的「脫垂」。

◆ 哪些人容易發生女性骨盆底器官脫垂?

任何增加腹壓的狀況都可能導致骨盆底器官脫垂,常見的有:

--懷孕。

--生產(經過陰道生產):生產的過程中,陰道組織經過拉扯,尤其是多次生產的婦女,發生應力性尿失禁與器官脫垂的機會增加。不過骨盆底器官脫垂也可能發生在從未生產過或是剖腹生產的婦女。

--年齡:隨著年齡增加,骨盆底肌肉也會老化及鬆弛。根據統計,60至79歲大約37%,超過80歲,大約50%的婦女會有某種程度的骨盆底器官脫垂。

-- 停經:停經後的婦女缺乏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增加骨盆底器官脫垂的風險。

-- 肥胖。

-- 呼吸系統疾病:例如慢性肺氣腫導致長期的咳嗽。

-- 便秘:需要腹部用力解大便,負壓增加會提高骨盆底器官脫垂的機會。

-- 骨盆器官癌症。

-- 子宮切除。

此外,基因遺傳也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在幫婦女手術的時候也注意到有些年輕女性已發生嚴重的脫垂,且發現她們的結締組織確實比較脆弱,這也可能是造成脫垂的主要原因之一。

◆ 需要就醫的情況

-- 症狀:是否要接受積極治療,主要取決於脫垂所帶來的骨盆腔不舒服是否會影響到日常生活。

-- 生活形態:是否因為工作而需要久站?或經常需要肢體勞動(搬重物)?活動量越大的婦女越需要考慮積極治療。

-- 性生活:如果對性生活造成影響,需考慮治療。

-- 年齡:年輕的婦女比較建議積極治療。

-- 身體健康狀況,是否有慢性病: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壓,甚至心臟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接受手術的風險較高,可優先考慮保守治療。

#鄒醫師小叮嚀:

許多婦女發現「有東西」從陰道掉出來時,內心都會很恐慌。其實骨盆底器官脫垂相當普遍,而且是可以治療的。最常發生脫垂的器官是膀胱,其次是子宮、直腸。有些婦女接受過子宮切除手術,發生脫垂的大多是膀胱或是直腸。如果脫垂的器官造成身體的不適,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行動,不要覺得不好意思,應該盡快請婦女泌尿專家診治。

商品簡介

婦女泌尿健康,攸關妳的一生!

頻尿、泌尿道感染、尿失禁、骨盆底器官脫垂等症狀,是許多女性都會有的問題,

然而卻常因為不好意思,而不敢去求醫,

因而延誤了治療時機,影響生活品質,甚至產生更嚴重的併發症。

鄒頡龍醫師羅列了在門診最常被問到的婦女泌尿問題,提供解答及實用的小叮嚀。

本書特別以情境插畫方式呈現女性常見的困擾,讓讀者知道「原來我不孤單」,並輔以大量的圖解說明,避免艱深的醫學論述,人人讀後皆能充分理解,並找到最佳的治療。

作者簡介

鄒頡龍

現為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教育部部定教授。任職中國醫藥大學泌尿部主治醫師,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外科部副部長及泌尿功能中心主任。

畢業於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在長庚紀念醫院完成實習訓練後,至台北榮民總醫院擔任外科及泌尿外科專科醫師。

鄒醫師曾赴紐約康乃爾大學醫學中心(Cornell Medical Center)擔任研究員,與世界知名婦女泌尿學大師Jerry Blaivas學習。接著轉往紐約Albany醫學中心,從事基礎研究。

鄒醫師在學術領域也相當活躍,現任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副理事長及常務理事,曾任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婦女泌尿委員會主任委員。

鄒醫師除了醫學,也熱愛文學,電影和音樂。在求學時期,擔任台北醫學大學北極星詩社社長,並獲全國學生文學獎散文組第三名。

目前是聯合報元氣週報的專欄作家。五年前開始撰寫「從電影看醫學」文章,自電影及音樂視角,結合醫學知識,深入淺出,獨樹一格,獲得讀者共鳴與喜愛。

於2017年出版《泌尿科醫師的電影處方箋》一書。同年,以警察廣播電臺《健康也上影》節目,與主持人唐陶團隊,榮獲第52屆廣播金鐘奬「最佳單元節目獎」。

▌繪者簡介

草原

熱愛動漫的業餘插畫家,五專時擔任過漫畫社社長,擅長可愛塗鴉式的Q版畫風,偶爾會在同人場次或網路上販賣自製周邊。2017年與鄒頡龍醫師合作,擔任《泌尿科醫師的電影處方箋》一書的插畫作者。

請教鄒醫師,女性必知的24個婦女泌尿問題 【圖解】泌尿道感染、頻尿、膀胱發炎、尿失禁、骨盆底器官脫垂等診斷與治療
作者:鄒頡龍
繪者:草原
出版社:原水
出版日期:2019-09-28
ISBN:9789869773560
定價:380元
特價:88折  334
其他版本:二手書 28 折, 105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