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使用手冊-目標管理養生法:20年慢性病調理經驗總結!重新定義疾病,簡單有效達成自癒養生目標
cover
目錄

自序:建構人人都能理解操作的自癒養生系統

PART1 方法篇____養生治未病

預防醫學和治未病仍然存在著差距。「治未病」做為醫療技術不易打開市場,卻可以做為養生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養生技術追求的最終目標。

【第1章】醫療和養生的差異

【第2章】以自癒為基礎的養生方法

【第3章】目標管理養生法

PART2 操作篇____人體的自癒機制

對於自癒體系的理解愈多,會逐漸增強對人體的信心,養生的方向也愈來愈清楚——就是如何透過養生手段,不斷提升人體的自癒能力。

【第4章】什麼是人體的自癒

【第5章】自癒是中醫的核心概念

【第6章】自癒機制和免疫系統的差異

【第7章】人體自癒系統就像電腦的防毒軟體

【第8章】終止自癒徵狀的兩個方法

【第9章】人體「全修復」狀態的實例

【第10章】人體「全修復」狀態實例追蹤

PART3 定義篇____疾病的因和果

現代醫學是以眼見的身體異常和不適來定義疾病。但從中醫的觀點,這些異常是結果,不是原因。如果找不到原因,是無法開處方的。

【第11章】探究真正原因才能根治疾病

【第12章】健康的人容易生病?

【第13章】慢性病醫學存在的假設

【第14章】幾個重新定義克服慢性病的實例

PART4 檢測篇____利用中醫儀器輔助人體自癒

透過經絡檢測結果,可判斷出受測者的致病行為、自癒活動及其可能產生的好轉反應和骨骼異常等資訊,並且找出當天最需要調理的臟腑。

【第15章】經絡儀的檢測及解讀

【第16章】經絡檢測判讀重點及養生實例觀察

【第17章】經絡檢測和節氣的影響

【第18章】氣血檢測是下一步需要開發的儀器

PART5 反饋篇____養生心得分享

「你有多久沒有真正的開心?」學習中醫養生,至今已二十多年了,每隔一段時間總能得到一些心得,很多人追求完美,生命呈現卻是最不完美的狀態……

【第19章】失智症的案例解析

【第20章】「追求完美」的性格傷害

【第21章】對於「脾主思」的全新理解

【第22章】追求完美性格調整的實例

【第23章】家是休息和放鬆的地方

【第24章】老年人的養生心得分享

【第25章】營養補充品的使用

【第26章】牙齒健康與養生

附錄____養生需要認識的中醫概念

多年來我的研究一直圍繞在自癒的範疇,而自癒是中醫的本質,所以最後這個部分,我想再跟大家多分享一些重要的中醫養生概念。

。網路結構的人體系統

。經絡是身體修復的通道

。人體器官分類是中醫精華

。人體的氣血能量是中醫專有概念

。中醫的人體水循環

。東西方對運動健身的理解

。斷食不是人人可以做的

試閱內容

Chapter 1. 醫療和養生的差異

醫療系統治療疾病,主角是醫生,倚靠「外力」,治療手段以藥物和手術為主。這種治病方法並不考慮自癒機制的存在與否,完全由醫生主導。

而以養生方法祛病,主角則是人體內部的自癒系統,靠的是「內在的自癒力」,祛病方法在於不斷提升人體自癒系統的能力,讓自癒系統發揮它應有的功能,將各種器官的損傷修復。

▍醫療對別人負責,養生對自己負責

醫療系統由於需要對他人的生命承擔責任,因此,必須依循法律的規範行事,用來治病的方法也必須經過實證檢驗;養生主要對自己負責,只要自己認為對的觀念和方法都可以使用。這本書是分享我自己的養生經驗,當然也分享我的養生觀念、對疾病的理解以及調養方法,僅供有興趣養生的朋友參考。

慢性病是現代人最大的夢魘,許多人會上網查找可能的病因和解決之道,但幾乎所有的慢性病都是「原因不明」,也都沒有真正的解決方案。這時,可能就需要學習重新定義疾病的方法,找出自己能掌握的養生之道。

▍醫療研究疾病,養生研究健康

最近有個醫院的研究人員用我開發的氣束能和頻率治療工具,對肺癌細胞進行實驗。實驗的結果,對抗肺癌的頻率,可以直接殺死細胞;氣束能不能立即殺死細胞,但會使細胞內粒腺體的能量快速下降,然後死亡。兩者都能殺死癌細胞。

這一類研究起源於最早的傳染病研究。傳染病主要由細菌形成,當顯微鏡出現之後,細菌被看見了,研究人員利用眾多的培養皿讓細菌在其中繁殖,將各種不同化學物質注入不同的培養皿,找出能夠殺菌的物質,最早的抗生素就這麼找出來了。之後,這個方法廣泛運用在各種疾病的研究,包括慢性病。

這種研究方向目的只有一個:消除徵狀,也就是消除疾病的結果。由於成功克服傳染病的影響,確立了眼見為真的疾病邏輯,因此長期以來慢性病的研究也遵循著與傳染病相同的概念在進行。

我比較有興趣的研究是氣束能對於健康細胞有沒有提升能量的作用。但醫院沒有預算做這項研究,因而作罷。顯然醫生們研究的目標是如何殺死癌細胞,我更感興趣的是找到使正常細胞更健康的方法。我深信正常細胞更健康後,身體的自癒機制自然會消除癌細胞。這是養生和醫療發展方向的根本不同。

▍醫療改變的是身體和器官,養生改變的是觀念和習慣

我有很多機會和讀者接觸,發現我的讀者有個共同特點,就是生活習慣比大多數人正常,許多人看過書後,積極的改變睡眠習慣,不再晚睡熬夜。

近幾年,研究經絡儀的判讀,發現經絡儀能清楚顯示睡眠的影響,只要一兩天晚睡,肝火就居高不下。長期晚睡,不但肝火高,心火也高,幾乎沒有例外。經常量測經絡的人,幾乎不敢晚睡。我最常告誡受測者的一句話起了作用——「當經絡狀況能反應晚睡,說明晚睡真的會影響經絡,也就是會影響健康」。

這些受測者在接受晚睡會影響健康的觀念之後,一旦晚睡,就會有自己正在傷害健康的罪惡感,慢慢的就愈睡愈早。觀念改變了,習慣跟著改變,健康就往上升的趨勢發展了。養生的目的,就在創造一個不斷上升的健康趨勢,而睡眠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醫療「治已病」,養生「治未病」

「治未病」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史記‧鶡冠子》所記載扁鵲的故事:

魏文王問扁鵲:「你有兄弟三人,都是醫生,誰的醫術最好呢?」

扁鵲說:「大哥最好,二哥其次,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說:「我大哥治病,是治於病情發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剷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則是治於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於本鄉里。而我扁鵲,是治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看到的是我用針來放血、動大手術,好像我能治一切疑難雜症,起死回生,以為我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魏文王聽後,感觸很深,得到許多啟示。

從前面這段故事,我們知道扁鵲三兄弟中,老大「治未病」,老二「治初病」,老三扁鵲「治已病」。

「治未病」需要在病因出現,病情未發作時,只有對「治已病」很熟悉的醫生,才能知道什麼原因會造成什麼樣的病,在「病因初現」就將之去除。但這時沒有疾病的徵狀,旁人根本沒發現任何問題,病人自己也不知怎麼回事,除了更高明的醫生,沒有人知道他治了「未病」,難怪只有扁鵲家人知道他的醫術最高。

常常聽到人們談論「治未病」,好像「治未病」是人人都能做到的簡單技術。其實如果不會「治已病」,根本不知道疾病的原因是什麼。不知病因,如何在「未病」之前就看到創造「病因」的行為或事件,然後加以防止?又怎麼「治未病」?

舉例來說,現代醫生總是說運動能健身,許多人也深信不已,但卻有個朋友因運動而生了大病。他很喜歡晚上打籃球,我曾勸他改變這個習慣,因為已經忙了一整天,到夜間氣血能量早耗光了,這時用的必定是透支來的肝火。進行打籃球這樣激烈的運動,會讓身體變得很亢奮,運動後雖然累,卻不一定能睡,再加上肝火盛,就算睡了也不容易睡好。

從中醫觀點來看,運動能疏通全身經絡,也能提升心肺功能,這是運動的優點。然而運動的缺點是能量消耗大,特別如籃球般的激烈運動消耗更大,因此運動後必須有好的飲食,加上良好的睡眠,「吃好」和「睡好」,才能將消耗的能量補回來還有剩。其中的「睡好」,必須在夜間十點前入睡,而這也是運動員在訓練期間多半要在八九點前入睡的原因。

夜間打完籃球大約九點或十點,再吃個宵夜就很晚了,加上身體過於亢奮,早則一點,晚則兩三點才睡,當天消耗的氣血能量無從補回,次數一多,時間長了,健康一點一點消耗,沒多久就成了重病,也是必然的結果。這個朋友就在我告誡他的兩年後,在四十七歲那年得了心肌梗塞。

這麼分析下來,這種錯誤的運動方式,是他生病的原因之一。在朋友發病前兩年,如果他當時能聽勸,可能就不會生病了。也就是說,他曾有一次「治未病」的機會,只是錯過了。

這種失敗的「治未病」,往往只有事後回顧,才在悔悟中被發現和證實。如果他那時候聽勸,改變在夜間打籃球的習慣,結果沒生病,就沒人知道他經歷了一次「治未病」的經驗。

成功的「治未病」,不易證實其發生過,甚至當事人都沒發現自己逃過了一劫。這就是扁鵲的大哥擅長「治未病」卻不為人知的原因。

現代醫學有預防醫學的學科,它對已經知道病因的傳染病是很有用的,但是對於多數完全不知道病因的慢性病,效果可能就有限了。特別是一些被歸類為遺傳性原因的慢性病,就很難有作用。

預防醫學和「治未病」仍然存在著差距。只有已經確知病因的疾病,預防醫學可以稱得上具備「治未病」的能力;對於原因不明的慢性病,現有的預防醫學要做到「治未病」就很困難了。

如果有一個具有「治未病」能力的醫生,雖然醫術高超,其行動卻平淡無奇,甚至沒幾個人理解他真的治了尚未發生的疾病,在這種情形下,他若開設一家以「治未病」為主的醫院,將一如扁鵲所說,像他大哥般醫術高超,卻除了他們家人之外無人理解。可以預見,這樣的醫院必定門可羅雀,最終經營不下去。

也就是說,一家真正以「治未病」為主的醫院,在現實市場上只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不過,「治未病」做為醫療技術不易打開市場,卻可以做為養生知識的基礎。養生是作用在自己身上的醫療技術,透過重新定義慢性病,定義過程利用推理找出病因,就能針對原因,調整生活習慣和脾氣性格,避開那些可能創造疾病的原因,進而達到「治未病」的目標。可以說,「治未病」是養生技術追求的最終目標。

— ◆ —

在本書的開頭有一段話:

目標:一天比一天好

只要今天能吃好、睡好、拉好、不生氣,今天就能比昨天好。

每天都能比前一天好,時間長了,大多數的病都能改善。

這段話充分說明了「治未病」的根本方法。

吃、睡、拉和情緒,是每一個人每天行為的總結,其實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吃、喝、拉、撒、睡,簡化了就只有吃、睡、拉,再加一個情緒。這四件事做好了,身體就有機會一天比一天好。大多數慢性病的形成,都是這四件事沒處理好,身體一天比一天差,長期積累下來的結果。

中國人常說的「氣血」,其實和西醫的「老化」意義非常接近。所以,氣血下降趨勢也和老化趨勢很接近。老化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生命軌跡,但是老化速度卻是可以自己掌控的。長期做到吃好、睡好、拉好和不生氣的人,老化速度就會慢些;相對的,沒做好的人就會老得比較快。

大多數慢性病都發生在中老年階段,中老年人和年輕人的差異,即是老化的程度較高,也就是氣血較低。因此,如果能做到減緩老化,就有機會避免各種好發於中老年人的慢性病。

「如何做到吃好、睡好、拉好和不生氣?」

常會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很簡單,我們小時候是如何吃、睡、拉和處理情緒的?可以說想吃就吃,吃東西時總是很開心;想睡就睡,想拉就拉;不開心就哭,開心就笑,就算剛哭過,眼淚還掛在臉上也能笑。

這就是吃好、睡好、拉好,加上把情緒處理好。其實這是每個人天生都具備的能力,只是長大後,多了許多知識和顧慮,慢慢喪失了這些基本的能力。學習「治未病」的能力,就在恢復這些基本的能力。

---------------------------------------------------

Chapter 3. 目標管理養生法

「目標管理」是管理學上很重要的概念。

.訂定一個目標,在工作上追求的方向確定了,於一定的時間內達到目標。

.透過一個一個訂定的目標,逐步達到企業永續經營的終極目標。

.訂定一個可以達到的目標,不能訂定一個不切實際,根本無法達到的目標。

養生可以視為對自己健康的管理,自然也可以引用目標管理的概念:先訂定一個可以做到的目標,然後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朝向目標邁進。

人們在醫院裡檢查出慢性病,總想找到能夠立即去除疾病的方法。然而在現有醫學知識下,這是非常困難的,即便是專科醫師也沒有好的方法可以使慢性病痊癒。

因此,養生的終極目標可以訂定為追求「不受慢性病困擾」或「慢性病痊癒」,但這是一個無法操作的長期目標,必須要在這個長期目標下,再訂定一些短期可以達到的目標。

▍認知病灶形成原因再訂定目標

研究慢性病形成的過程及原因,可以發現多數慢性病都是病人在生活形態或性格習慣上有某個不當的行為,經過長期累積才逐漸形成疾病。用中醫的術語來說明,生活形態和性格習慣會使氣血能量逐漸下降,也會逐漸強化性格特徵,當氣血能量下降到某一個低水平,或性格特徵強化到非常頑固的狀態,就有機會形成某種慢性病。

如果調養的目標是「去除慢性病」,例如,腫瘤患者以去除腫瘤為目標。一方面沒有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夠確保腫瘤的去除,無法訂定出調養的方法和方向;另一方面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如此一來就失去訂定目標的意義。

也就是說,多數慢性病都不是突然出現,而是由於不良的生活習慣或情緒,使身體一天比一天變差,形成一個長期下降的趨勢,最終形成慢性病。因此,調養目標應該創造總體健康不斷上升的趨勢。那麼調養目標的訂定,就是「讓身體的總體健康一天比一天好」。這個目標比去除慢性病簡單許多,而且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操作成功的。

▍建立短期化目標,明確任務與對策

要讓今天的狀況比昨天好,只要今天能吃好、拉好、睡好,加上不生氣,今天就會比昨天好。昨天沒死,今天就不會死。明天再做到吃好、拉好、睡好和不生氣,今天沒死,明天也不會死。生命就得以不斷地延續,有機會讓總體健康一天比一天升高,總有一天達到身體自癒機制具備處理病灶能力的總體健康水平,進而使我們的身體回到康復的狀態。

如何做到吃好、拉好、睡好?

首先要定義什麼是「好」?回想每個人兒時的吃、拉、睡,餓了就吃,想拉就拉,想睡倒頭就睡;不開心就哭,開心了就算眼淚還在臉上也能笑。這樣的生活形態就是好的。當然成年人有太多的顧慮和想法,很難做到和兒時一模一樣。但那是理想目標,只要接近那樣的狀態就很好了。兒時的行為是每個人原來的本能,理論上應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

每個人應該檢討的是,我們的吃、睡、拉和情緒,和兒時到底有多大的差異。再想想要如何調整,才能接近幼年狀態。我自己的經驗,在吃和拉方面比較容易做到,但在睡和情緒控制兩個方面就非常困難。

兒時累了倒頭就睡,成人累了可能正在開會或做其他事,不能睡,而一旦錯過那個累出現的時機,再想睡就睡不著了。我的對策是在出現累的感覺,一時不能睡的時候,會盡可能的閉目深呼吸,用類似打坐調息的方法,讓身體在深呼吸後,打幾個呵欠,恢復能量。而不是用硬撐來打開肝火,這是許多人用的方法,強忍幾分鐘,精神就來了,這時來的能量就是肝火。

情緒的控制方面,在沒學習中醫以前,面對讓人憤怒的事情,總以為忍一忍,或心裡念句「算了」就沒事了;學了中醫之後,才知道忍下來的怒氣會傷胃,「算了」只是忽略了怒氣,會讓人便秘。因此在明白這些影響後,我處理怒氣的方法,是更清楚的分析自己發怒的原因是什麼。結果發現我之所以會發怒,常是因為自己對追求完美的要求太高,或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很少是源於事情的本質。多分析一些事件後,愈來愈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質,就不容易生氣了。

另外,更多的憤怒是發生在家人之間的互動,像這種情況就要和家人坐下來討論對怒氣的處理方式,彼此先取得諒解及建立共識——家人之間,有怒就發,不要忍;有事就吵,不積累怒氣——就不會有積累後的大怒。小怒和小吵不傷身也不傷感情,但每個人的情緒都能有適當的疏泄,是比較健康的方式。

每一個人經常發出憤怒的對象都是少數幾個人,而且多半是家人。因此,適當的管理,建立家庭內情緒疏泄的發怒規則,是情緒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環。

病因解析:情緒壓力堆積出的生理病灶

有個朋友的肝裡面檢查出血管瘤,問我如何處理。他人看起來很明理而且溫和,因此我問他是否很少和太太吵架?果然如我所料,這就是問題所在。

朋友說他們夫妻很少吵架,但兩個人生活在一起,一定多少會有摩擦。他和太太很年輕,都太在意對方,不會隨意說對方的不是,事事都隱忍下來,怒氣也就逐漸積累,等到有一天忍無可忍時,一點小事就引爆了衝突。這時爆開的不是當天的小事,而是把整年積累下來的怒氣一次爆發,那就成了大怒。雖然沒有「氣到吐血」,卻「氣到肝出血」,就留下了一個血管瘤。

面對這樣的年輕夫妻,我的建議是對於吵架要有新的認識,小吵不過是一種較激烈的溝通方式,不完全是負面的,夫妻之間可以發展出健康的吵架模式:先對吵架有正確的態度,在吵架中口不出惡言,不詛咒對方;吵完要互相道歉,把事情說清楚;吵後的冷戰時間不能太長,最好不要過夜,今天吵架明天道歉。如果夫妻對健康的吵架能有共識,了解「小吵怡情不傷身,大吵傷身也傷情」,就可以平時多小吵,釋放兩人之間互動的壓力,這樣比整年不吵架,一吵架就翻盤好得多。

只要長期都能做到一天比一天好的短期目標,保持氣血能量不斷上升的趨勢,氣血上升到一定水平後,自然能啟動自癒機制,進行各項損傷的修復和垃圾的清除,就算腫瘤也有機會由自癒機制清除。

商品簡介

著作全球熱銷逾250萬冊的肯定

數百萬人實踐驗證的養生健康觀念總彙整

「所有的病,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治病治因,你改變了生活習慣,就有機會不藥而癒!」

【目標】一天比一天好

只要今天能吃好、睡好、拉好、不生氣,今天就能比昨天好。

每天都能比前一天好,時間長了,大多數的病都能改善。

***

把身體當成專案來管理,設定氣血上升趨勢的目標

這種「一天比一天好」的養生概念,適用於各種慢性病調理

繼《人體使用手冊》【實踐版】與【漫畫版】之後,吳清忠老師第五本全新著作,分享長期以來利用養生克服幾種不同慢性病,以及四年來使用儀器輔助養生的經驗總結。

✔醫療和養生的差異

「醫療」是醫生要對病人負責,所有論點都要有憑有據。

「養生」是對自己負責,自己想清楚最重要。

現代醫學講求證據,只能從表象治症或治結果,大多數病因不明;

但養生依循中醫之理,治因不治果。因此,要自己推理找到因,才能定養生的方向。

✔目標管理養生的概念

只要過好每一天,創造一個氣血上升的趨勢,

等氣血上升到一定高度,身體的自癒能力自會去除疾病。

這是一個很簡單,人人能懂,真能生效的概念,最重要的是很容易操作。

再重的病,只要能創造出氣血上升的趨勢,就有機會延長生命的時間,

有了時間,持續上升,就有機會從重病中逃出生天。

✔推理定因,重新定義慢性病,擬定調養策略和目標

以管理學概念管理自己的健康,吃不好治吃,睡不好治睡,拉不順治拉。

調理養生變得簡單很多,不需要用奇怪的方法和藥物。

✔能量輔助,可能是人體自癒的極致手段

充分利用人體的自癒能力,修復心臟損傷,是研究觀察中全新的經驗和收穫。

原來輔助能量不只是用來修復心臟,也可以清除身體其他臟腑的垃圾,……

同樣的方式也許可以用來對付各種不易修復的臟腑損傷。

更多的觀察與發現,以及全新的經驗和收穫,書中都有完整的記錄分享。

人體自癒養生實踐之道~科學化養生成效,追蹤數據清楚可見,

升級全民養生健康觀念~一本最值得推薦給家人朋友的禮物書。

作者簡介

吳清忠

早期於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從事機器人研究,並在台灣生產力中心推動工業自動化發展;後將工作重心轉移至財經領域,從事直接投資基金管理工作,先後擔任美國波士頓顧問公司世界銀行中國工業貸款顧問、香港晨興集團中國區首席代表、台灣榮成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區總經理。

由於健康關係,對中醫發生興趣,逐漸淡出職場,專心研究中醫養生及相關儀器開發。著有《人體使用手冊》、《人體使用手冊2:人體復原工程》、《人體使用手冊【實踐版】》、《人體使用手冊【漫畫版】(附親子手冊)》。其中《人體使用手冊》總銷量超過250萬本,並有日、俄、韓、泰、越等多國譯本,為2006年中國年度最暢銷圖書,並於2009年榮登中國大陸新華書局建國六十周年最具影響力的600本圖書中,三本養生書之一。

■吳清忠的科學化中醫FB:https://goo.gl/iFrd1i

■吳清忠養生網:www.rentibook.com/

■經絡科技網站:http://www.meri-tech.com/

相關著作:《人體使用手冊【實踐版】──啟動自癒,排除垃圾,終結難纏的慢性病》《人體使用手冊【漫畫版】(附親子手冊)》

作者自序

建構人人都能理解操作的自癒養生系統

文 / 吳清忠

自從一九九五年開始學習中醫養生至今,已經超過了二十年。包括一本漫畫在內,這是我寫的第五本書,是對於過去四年運用儀器輔助養生,以及長期以來利用養生克服幾種不同慢性病的經驗總結。中醫向來有「異病同治」的理論,在克服慢性病的過程中,也發現了這些現代人慢性病的共通性。

我不是醫生,研究中醫基礎的養生,並且開發相應的輔助工具,是這些年來我努力的目標。做為一個工程師,希望把自己理解的養生方法,建立成為一套人人都能很容易理解和操作的系統。

養生和醫療的差異,在於養生主要依賴人體的自癒機制,因此我的研究一直圍繞在「自癒」的範疇,在過程中嘗試將經絡儀朝向解讀「人體自癒活動」的工具發展。經過四年來兩萬多例實際檢測的結果,總算建立了一套利用經絡儀來觀察人體自癒活動的養生輔助工具。

利用這個新的工具,讓我們有機會更精準的觀察人體的自癒活動,以及其所引發各種表面癥狀之間的關係,可說明許多養生者在調養過程中的好轉反應或瞑眩反應,也可以用儀器預測可能會出現的這些反應。

— ◆ —

「自癒」是養生最重要的一環,長期以來一直缺乏較深入的研究,也沒有相應設備能觀察其過程。希望我們的研究能幫助眾多養生者,在養生的過程能夠更清楚身體的進展,確定養生的方法是否真對健康有益。

由於觀察自癒活動有許多不同的面向,這本書分別在不同章節陳述這些概念,並且為了讓讀者能更清楚的理解,書中引用的慢性病不多,在不同的章節用相同病例,從不同角度說明不同的概念。

除了利用儀器觀察人體自癒之外,同時也發展出幾種不同的干預設備。這些干預手段,目的都在提升人體的自癒能力。和經絡儀配合的研究,可以從觀察干預手段對於人體的影響,而對經絡檢測數據有更深入的理解。

這些設備都沒有侵入性,如依循經絡中體液流動設計的按摩椅,是將傳統疏緩肌肉的機能改為疏通經絡;氣束能調理則在體外三公分作用,沒有觸及人體,也沒有已知或可以檢知人體能量的變化。使用這些干預設備的目的,在於能較快地改變經絡的狀態,進而從變化中更能理解經絡檢測產生數據的真正意義。

— ◆ —

在學習中醫養生之前,我從事了十多年管理顧問的工作。目標管理是管理學中非常普遍的方法,大多數的企業都用在日常的管理中。學了中醫養生之後,我發現這個方法同樣適用於管理自己的健康。

「老化」是人體健康變差的主要原因,一天比一天逐漸變差的過程,也就是身體總體健康不斷下降的趨勢;而「抗老化」則是創造一個和老化相反的趨勢,也就是創造一個讓身體一天比一天好,總體健康上升的趨勢。因此,目標管理養生法的目標訂定就變得很簡單,只要每天能做到「吃好、睡好、拉好和不生氣」這個目標,健康自然能一天比一天好。

謹將此目標開宗明義放在書頁翻開的第一頁,與讀者共勉之。希望大家都能天天達標,朝向健康之路邁進。

人體使用手冊-目標管理養生法:20年慢性病調理經驗總結!重新定義疾病,簡單有效達成自癒養生目標
作者:吳清忠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9-06-06
ISBN:9789864776696
定價:380元
特價:75折  285
特價期間:2024-04-01 ~ 2024-06-30其他版本:二手書 61 折, 230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