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語言
cover
目錄

作者註

橫渡彼岸

字典

一見鍾情

流亡

對話

一刀兩斷

字典伴讀

蒐字集詞

日記

故事

換衣記

脆弱的避難所

永不可及

威尼斯

未完成式

毛頭小子

二度流亡

三角形

變形記

探入深幽

鷹架

微光

後記

致謝

試閱內容

……我需要一個不同的語言:一個作為有情天地、省思天地的語言。

──安東尼奧.塔布其(Antonio Tabucchi)

橫渡彼岸

我想橫渡一座小湖。湖真的不大,彼岸卻看似遙不可及。我知道湖心深不見底,即使會游泳,我還是害怕獨自一人在水中浮沉,無依無靠。

那座湖位於一處與世隔絕的僻靜之地,得穿過靜謐的森林,走上小一段路才到得了。湖的彼岸有間小屋,是岸上唯一的房舍。數千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期結束後,這座湖才形成,湖水清澈但幽暗,比海水還重,湖面靜如止水。一旦入湖,只要游離岸邊幾碼,就再也看不見湖底。

早上我會觀察跟我一樣造訪湖畔的人,看著他們自信滿滿、從容不迫地游到彼岸,在小屋前歇個幾分鐘再游回來。數著他們划水的次數,我好羨慕。

我繞著湖游泳游了一個月,從未游離湖岸太遠。繞湖一周比橫渡到彼岸的距離遠多了,游一圈要花逾半小時。但我仍總是緊靠湖岸游,才好停下歇息,累了也可站起。這麼個游法以運動來說是不錯,但不怎麼刺激。

夏天接近尾聲時,某日早晨,我和兩名友人在湖畔會合。我決定與他們一起橫渡那座湖,去彼岸的小屋那裡。我厭倦了老是沿著岸邊泅泳。

我數著自己划水的次數。我知道泳伴和我同在水中,但我也知道,我們只能單靠自己游。划了約一百五十下水後,我來到湖心最深處。我繼續游,又多划了一百下水,湖底再度映入眼簾。

我抵達彼岸,不費吹灰之力就成功了。我看到了小屋,昔日遙遠的小屋如今就近在咫尺。我見到遠處丈夫和孩子小小的身影,恍若遙不可及,但我很清楚其實不然。渡湖之後,原本熟悉的此岸成了彼岸:這裡成了那裡。歇了一會後,我渾身精力充沛,再次渡湖,游得樂不可支。

二十年來,我就像沿著那湖畔游泳般學習義大利文,總是參照我的優勢語言英文,總是緊挨著那岸邊不放。這麼個學法是不錯,可鍛鍊肌肉和大腦,但不怎麼刺激。以這種方式學習外語不會溺水,因為你老是有另一個語言當靠山,隨時可拉你一把。可是在水上漂浮就有可能溺水,也有可能沉沒。要通曉一個新語言,要浸淫其中,你就必須遠離那岸邊。沒有救生衣,也沒有堅實的地面可踩踏。

橫渡那座僻靜小湖後,過了幾週,我又橫渡了一次,這次距離遠多了,但一點也不費勁。這是我人生頭一回真正啟程。這次我搭船橫渡大西洋,遠赴義大利生活。

字典

我買的第一本義大利文書,是本袖珍字典,字義是用英文寫成。當時是一九九四年,我正準備和妹妹首度前往佛羅倫斯。我去了波士頓一間書店,店名是義大利文:瑞卓利(Rizzoli)。書店時髦雅緻,現已不在舊址。

我不買導覽書的,即使我從未去過義大利,對佛羅倫斯也一無所知。多虧友人協助,我手上已有一間旅館的地址。我還是學生,手頭不寬裕。我認為字典比較重要。

我選的那本字典有著綠色塑膠封面,堅不可摧,水也滲不透。字典很輕,比我的手還小,形狀跟一塊肥皂差不多。封底寫著裏頭收錄了約四萬個義大利文單字。

正當我們徜徉在烏菲茲美術館(Uffizi)幾近空蕩無人的藝廊間時,妹妹發現她的帽子不見了。我翻開字典,翻到英義的部分,想查「帽子」的義大利文怎麼說。我告訴警衛我們弄丟了一頂帽子,想必是亂說一通,但歪打正著,他竟聽得懂我在說什麼,過沒多久,帽子就物歸原主。

此後,多年來每次去義大利,我都會帶上這本字典。我總是把字典放在皮包內,逛街、出遊後回到旅館、想讀報紙上的文章時,我都會查閱單字。這本字典指引我、保護我,解釋了一切。

它成了地圖兼指南針,沒有了它,我知道我會徬徨失措。它像是化身為高高在上的父母,沒它跟著我出不了門。我奉它為聖書,書中滿是秘密和啓示。

有一次,我在第一頁寫下:「provare a = cercare di」(試圖=設法)。

這則隻字片語、詞彙等式,也許暗喻了我對義大利文的愛意。到頭來,我還真是想方設法死纏爛打,苦戀不休。

買下第一本字典後,過了快二十年,我決定搬到羅馬長住。出發前,我問住羅馬多年的友人,像手機應用程式那類的義大利文電子字典,能不能讓我隨時查單字。

他笑了笑說:「不久你就會住在義大利文字典中了。」

他說得沒錯。在羅馬待上幾個月後,我發覺自己不再那麼常翻字典。外出時,字典通常都收在皮包內,緊緊闔上。因此我開始不帶字典出門。我發覺這是個轉捩點。我感到自由,同時也感到失落。我覺得自己成長了,起碼稍微成長了一點。

現在我書桌上擺了許多其他字典,體積更龐大、內容更可觀。其中兩本沒有英文解說,只有義大利文。如今小字典的封面似乎有些褪色,也有點髒,紙頁泛黃,還有幾頁脫線鬆落。

小字典通常放在床頭櫃上,閱讀時好隨手查單字。有了這本書,我就能讀其他書,也打開了一扇新語言門扉。即使到了今日,無論去度假、去旅遊,它仍伴我浪跡天涯。它成了必需品。要是出門忘了帶上它,我就會感到些許不安,像忘了帶牙刷或換洗襪似的。

如今,這本小字典倒較像是兄弟,而非父母。不過它依然有用,依然替我指點著迷津,書中依然充滿秘密。這本小書,將永遠比我巨大。

變形記

下筆寫這些省思文前不久,我收到了在羅馬的友人、作家多明尼哥.斯塔諾恩(Domenico Starnone)寄來的電子郵件。對於我想將義大利文佔為己有的渴望,他寫道:「新語言簡直有如新生命,文法和語法重塑你這個人,你套上另一種邏輯,另一種感情。」這些文字大大撫慰了我,也似乎和我來到羅馬後,開始書寫義語的心境不謀而合。一語道盡我的渴盼、我的徬徨。讀了這句話,我才更明白這股想用新語言表達自己的衝動:想讓身為作家的自己,變形。

約莫收到這封信的同時,我在一場訪談中被問到最喜歡哪本書。當時我人在倫敦,和其他五位作家在台上。我向來覺得這個問題很煩;我說不上最愛哪本書,所以從不知該如何回答。不過這次,我想也沒想,就脫口說我最愛的書是奧維德的《變形記》(Metamorphosis)。這是一本傑作,是涉及一切、映照一切的詩作。二十五年前,在美國讀大學時,我初次讀到這首拉丁文長詩。這場邂逅令人難以忘懷,或許是我這輩子最痛快的閱讀經驗。為了讀懂這首詩,我必須不屈不撓地翻譯每個字。我必須全心投入這個古老又艱澀的外語。即便如此,奧維德的詩文仍是擄獲了我的心:我為之迷醉。我發現了一本優美的作品、一個仍存於世間的迷人語言。就像我說的,我相信閱讀外語作品,是最切身的閱讀。

仙女達芙妮(Daphne)化為月桂樹的那一刻,我始終記憶猶新。她正拔腿逃離阿波羅,那個被愛沖昏頭而死命追求她的神祇。她只想獨處、守貞,致力於守護森林與狩獵,如處子女神黛安娜。筋疲力盡的仙女跑不過太陽神,遂向她父親河神帕紐斯(Peneus)求救。奧維德寫道:「才剛祈禱完,沉重感便蔓延她的四肢,她柔軟的雙乳被薄樹皮裹覆,秀髮化為樹葉,手臂化為樹枝;前一刻還健步如飛的玉足成了樹根,深扎入土,動彈不得,臉龐消失,化作樹梢。」當阿波羅把手放上樹幹時,「他感到她的雙乳仍在新生樹皮底下微顫。」

變形,是一段既殘暴又如再生的過程,是死,也是生。何為仙女終,何為樹始,不甚清楚;這一幕之所以優美,是因為它描繪了兩個元素、兩種生命的融合。形容達芙妮和樹木的詞毗鄰並列(在拉丁文本中,frondem/crines,ramos/bracchia,cortice/pectus;樹葉/秀髮,樹枝/手臂,樹皮/雙乳)。這些詞語相鄰相似,文學意涵並置,更是強化了衝突、交纏的意境,給了我們雙重印象,令人撲朔迷離。以神秘、原始的意象,描寫同時身為兩物的意涵。身為不明、矛盾之物的意涵,具雙重身分的意涵。

尚未變形前,達芙妮都在拼命逃生。如今她停了下來,再也動不了。阿波羅碰得了她,卻無法佔有她。雖然殘酷,但變形是她的救贖。一方面,她失去了獨立性。另一方面,化為樹木的她,得以永遠在森林、在她的家生活。在這裡,她得到了另一種自由。

如先前所說,我認為我書寫義大利文,是在逃逸。我剖析我的語言變形記,發覺我是在試圖逃離什麼,試圖解放我自己。用義大利文寫作快兩年了,我覺得我已脫胎換骨,幾近重生。但這個改變、這個新的開始,代價高昂;就像達芙妮,我也發現自己受著裹縛。我無法像從前一樣行動自如,像用英文時那樣游刃有餘。如今義大利文這個新語言,有點像樹皮似的包覆我身。我仍在裡頭:重生、受困、安心、忸怩。

我為什麼要逃?有什麼在追我?誰想限制我?

最明顯的答案,是英文這個語言。但與其說是英文本身,不如說是英文對我來說所象徵的一切。英文在我這輩子代表了激烈的掙扎、磨人的衝突,讓我一直感到失敗,幾乎是我所有焦慮的根源。它象徵了一個我非得去精通、去理解的文化。我怕它讓我和父母撕破臉。英語是我過去沉重、累贅的一面。我厭倦了它。

然而,我卻與它墜入愛河。我成了英語作家,然後一夕成名。我獲了獎,但我有自知之明,自覺不配得這個獎,獎似乎頒錯人了。雖然與有榮焉,我仍是有所懷疑。我覺得自己配不上這個獎,然而,它還是改變了我的人生。從此以後,我被視為成功的作家,我也不再覺得自己是個沒人知曉、幾近無名的學徒。我的作品全來自一個我覺得看不見、到不了的地方。第一本書出版後過了一年,我卻不再默默無名。

我想,我是藉著書寫義大利文,來逃避我和英語交手的失敗,還有自身的成功。義大利文給了我一條截然不同的文學路。身為作家,我可以砍掉重練。我大可組合文字、鍛詞鍊句,也沒人會把我當專家看。用義大利文寫作,我注定要失敗,昔日的挫敗感折磨我,令我傷透了心,這次我卻不為所動。

要是提到這些日子我都在用新語言寫作,不少人會不以為然。在美國,有些人甚至建議我收手。他們説,不想讀我從外語轉譯的作品。他們不想要我改變。在義大利,雖然有許多人鼓勵我放手一試,也有許多人支持我,還是有人問我為何要用遠比英文小眾的語言來寫作。有些人說,我就這麼和英文一刀兩斷,搞不好會一敗塗地,這樣逃避,或許會弄巧成拙。他們不了解我為何要冒這個險。

這些反應我並不意外。改頭換面常被視為是種背叛、威脅,尤其是刻意求變。我是個守舊不變的母親的女兒。在美國,母親的衣食行仍盡量照舊,思考及生活方式也是,彷彿她未曾離開過印度加爾各答。她靠拒絕改變樣子、習慣、態度,來抗拒美國文化,來維持她的自我。成為美國人,或甚至像美國人,就代表輸得一塌糊塗。母親回到加爾各答時,即使離開印度將近五十年,看起來仍像個從未離鄉的當地女性,她也引以為傲。

我則和她相反。母親的反骨是拒絕改變,我的反骨則是堅持要改變自己。「有名女子⋯⋯想變成另一個人」:我以義大利文寫的第一篇故事「換衣記」,開頭就是這麼一句,其實並非偶然。我這輩子都在拼命逃離自身根源的虛無。令我受盡煎熬、我想逃離的,就是那片虛無。所以我永遠都對自己不滿意。改變,似乎是唯一的解決之道。藉由寫作,我發現了藏身在故事人物中、逃離我自己的方法。找到了一再變異的方法。

生命中唯一不變的元素,可謂變形的機制。每個人、每個國家、每段歷史時代的旅程,都是由千變萬化組成的,整座宇宙及宇宙涵蓋的一切也是。變化時而細微,時而深刻,若非萬變無窮,我們就會停滯不前。轉化的瞬間,有什麼改變了,那一瞬,便是我們所有人的支柱。無論是救贖,還是落失,這些都是我們常會銘記於心的時刻。它們讓我們的存在有條理。其餘種種,幾乎全遭遺忘。

我認為藝術的力量,是喚醒我們、使我們刻骨銘心、改頭換面的力量。讀小說、看電影、聽音樂時,我們在找尋什麼?經由藝術作品,我們在找尋某種改變我們的東西,過去未察覺到的東西。我們想變形,如同奧維德的傑作使我變了形。

在動物界,變形是可期、自然的。是一段生物歷程,期間歷經各種特定階段,最後才大功告成。毛蟲變身為蝴蝶後,就再也不是毛蟲,而是隻蝴蝶。變形的影響劇烈、恆久。生物褪下舊軀殼,換上幾乎認不得的新形體。具備新的身體特徵、新的美、新的能力。

就我而言,完全變形是不可能的。我可用義大利文寫作,卻無法成為義語作家。即便我現在正用義大利文寫這句話,我身上生來書寫英語的那部分,卻持久不墜。我想起費爾南多.佩索亞(Fernando Pessoa),這位作家創造了四個版本的自己:四名截然不同的作家,正因如此,他才能突破自身侷限。

說不定,我以義語書寫的作法,就像他使的招數。成為另一個作家是不可能的,但成為兩個作家,說不定有可能。

怪的是,用義大利文寫作時,我覺得更受保護,即使也更無遮掩。新語言的確包覆著我,但有別於達芙妮,我可是永遠被覆蓋住,我幾乎沒有皮膚。雖然我沒有厚實的樹皮,但在義大利文中,我是個更強韌、更自由的作家,再度生了根,只是以不同方式生長。

商品簡介

普立茲文學獎得主,久未推出新作的鍾芭.拉希莉優美散文新書《另一種語言》,

從學習義大利文為起點,帶領讀者橫渡語言之海。

★ 《另一種語言》收錄兩篇鍾芭.拉希莉以義大利文創作的短篇小說。

★ 《另一種語言》獲維亞雷吉歐–維西利亞國際獎(Premio Internazionale Viareggio-Versilia)。

★ 拉希莉的新作品展現了她極高的天賦。——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孩子》作者

★ 張亦絢(作家)、阿潑(文字工作者)、陳思宏(作家)、陳榮彬(臺大翻譯碩士學程助理教授)感動推薦

以另一種語言寫作,象徵著動手拆毀一切,象徵著從零開始。

它來自虛無,每個句子都看似無中生有。

「這是一本旅遊之書,不算是地景遊記,反倒像是心路遊記。講述離鄉背井的歷程、迷失的狀態、探索的心路。講述一段時而刺激、時而累人的旅程。這是段荒謬的旅程,畢竟,旅人從未抵達她的目的地。

這是一本回憶之書,充滿了隱喻。講述尋覓、成功、不斷吃敗仗的點滴。講述童年與成年,講述一段演化、或應説是革命的進程。這是一本關於愛與痛苦的書。講述新的獨立,還有同時出現的新依賴。講述協力合作,也講述孤獨境界。

我認為這本書既優柔,同時也很大膽。是既私密又公開的文本。一方面,它是萌生自我其他著作。主題終究沒變過:身分認同、疏離、歸屬。但包裝與內容、身體與靈魂,全變了樣。」

作者簡介

鍾芭.拉希莉(Jhumpa Lahiri)

印裔美國作家,出生於倫敦,成長於美國羅德島,畢業於美國波士頓大學,目前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二○○○年以短篇小說集《醫生的翻譯員》獲普立茲文學獎;第一部長篇小說《同名之人》曾改編電視劇,《陌生的土地》則獲得弗蘭克.歐康納國際短篇小說獎,第二部長篇小說《低地的風信子》入圍美國國家書卷獎決選、英國曼布克獎決選。新作《另一種語言》則獲維亞雷吉歐–維西利亞國際獎(Premio Internazionale Viareggio-Versilia)。此外她亦曾獲海明威筆會文學獎、馬拉末筆會獎、歐亨利小說獎。拉希莉也曾於二○一四年美國國家人文獎章(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義大利語界翻譯小說獎(Premio Gregor von Rezzori)、DSC南亞文學獎,她亦獲古根漢研究基金,並於二○一二年受邀擔任美國藝術文學學會會員。

譯者簡介

李之年

成大外文系畢,英國愛丁堡大學心理語言學碩士,新堡大學言語科學博士肄。專事翻譯,譯作類別廣泛,包括各類文學小說、科普、藝術、人文史地、心理勵志等,並定期替《科學人》、《知識大圖解》等科普雜誌翻譯文章。近作有《This is 安迪.沃荷》(天培)、《我的孩子是兇手:一個母親的自白》(商周)等。

Email: ncleetrans@gmail.com

作者自序

後記

一九三九年,亨利.馬諦斯(Henri Matisse)在過世前十五年, 開始偏離傳統畫風,研發起新的藝術技法。馬諦斯將上了五顏六色的膠彩紙剪碎,然後再加以排列組合成圖像。他先用大頭針固定紙片,再用漿糊黏起,通常直接貼在牆上。他不再使用畫架和畫布。剪刀成了他的主要工具,而非畫筆。

這手法有點像拼貼及馬賽克的結合,這麼做是有苦衷的。年屆七十的畫家視力大幅衰退,也是原因之一。況且,一九四一年大病一場後,他便以輪椅代步,時常下不了床。一日,他靈機一動,想在屋內打造一座「花園」,在工作室的牆貼上果葉茂密的森林。完工靠的是眾人齊力合作:馬諦斯請助理替紙張上色。他再也無法親手創作。

成品調性獨特,風格混雜,顯然比他的畫作還要抽象。他繼續把玩筆下一貫的相同元素:大自然、人體。只是,突然間躍生了另一種活力,躍生了截然不同的語言。

相較於畫布上的圖像,紙上的圖像更簡單、更粗糙,但需費煞苦心、花上複雜的工夫才能完成。認得出是出自大師之手,但風格丕變。循新技法和昔日畫作間的沿革,會發現這是個轉捩點,是激進的舉動。

對馬諦斯而言,剪紙不只是新技法,還可藉此思考形狀、顏色、構圖的可能性,加以擴張。是對藝術策略的再思。畫家說:「這趟旅程的條件,百分百不同。」他稱此技法為「以剪刀作畫」,並比擬作飛翔的經驗。

馬諦斯的新技法起初飽受眾人質疑。一名藝評家認為,它充其量只算是「愉快的消遣」。藝術家自己也不太確定。對馬諦斯來說,剪紙一開始是種練習,是種實驗。他循著一條未知的小路走,探索範圍愈來愈廣,意義何在自己也不清楚。儘管困難重重,這段期間他馬不停蹄地創作,碩果累累。他漸漸全然接納這個技法,貫徹始終,直到過世。

去年,《另一種語言》快告一段落時,我在倫敦看了一場展覽,內容是關於馬諦斯最後的創作階段。我與一系列抒情、大膽、多元的圖像相遇。我看見圖像與留白之間驚人的對話,也了解到留白,如沉默,也可有其意義。

紙上圖像相當精鍊,讓我震撼不已。沒有任何多餘的東西。接縫、裂紋表露無遺。圖像就這樣被剪碎,傳達出一種解構的意味,簡直有如暴力拆毀。但看起來卻和諧、安定,訴說著新的開始。先被剪開,再被重建,每個圖像都像是短暫、懸宕、脆弱之物,喚起其他組合、其他可能性。

逛展覽時,我看出這是一名某刻覺得需要轉換跑道,換個不同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藝術家。他有股瘋狂的衝動,想拋下一種視域,甚至是特定的創作身份,以求得另一種視域、另一種身份。我想到自身的義大利文書寫:過程同樣棘手,成果跟我的英文作品相比,也只是雛形。

以另一種語言寫作,象徵著動手拆毀一切,象徵著新的開始。

***

《另一種語言》是我第一本直接用義大利文寫成的書。它在二○一二年秋成形,是我私下心血來潮、斷斷續續寫下的。當時,在美國住了大半輩子的我,剛搬到羅馬。我會說義大利文,但只略懂皮毛。我想精通這個語言。我有本筆記本,專門拿來用義語做關於義語的筆記。我寫下生字,寫下要學的文法規則,寫下令我怦然心動的句子。我按一貫的方式寫,從筆記本首頁寫起,填滿一頁又一頁。

同時,我也從最後一頁往前寫起,著手做另一種筆記,記下探究義語深幽的經歷,而非專記語言學的種種。這些筆記是匆匆寫下的,一連串塞在筆記本末頁的感想,簡直像是刻意不讓自己看到。

筆記逐漸化為句子,句子化為段落。有點像是日記,沒多想就寫下。我另外還寫了一本義大利文日記,在上頭記述我的日常生活及我對羅馬的印象。可是在這本,我僅描寫有感語言力量而發的情思。

到了春天,這本筆記本已被我寫滿。頭尾相遇。我買了新的筆記本,將第一本收入抽屜。我持續研讀義大利文,但不再從尾到頭記錄我的想法。翌年秋天,我拿出第一本筆記本,看到的是思緒大雜燴,是六十頁雜亂無章的文字。當時我已用義語寫了一點東西,也拿給幾位朋友看過。但筆記本的內容我不想跟任何人分享。

以下是摘自最後一頁、也是第一頁的筆記。

「語言如潮水,時漲時退,深奧難懂」

「字典伴讀」

「失敗」

「永遠在我身外之物」

重讀筆記時,我幾乎立刻就瞥見一條思路、一條邏輯,或許甚至還看見一條敘事弧。一日,為了釐清它們的意思,我在之前做的筆記上,寫下筆記。我發現待琢磨、待分析的點子。篇章、標題浮現心頭。我感覺到一種節奏、一種架構。沒多久,我就知道第一本筆記本的內容,將化成這本書。

我需要更多空間。我買了一本練習本。從十一月到五月,我差不多每週都在推敲新點子,直到搞定最後一個為止。我從未如此下筆神速、料事如神過,前方每一步早被我摸得一清二楚,這條路將帶我去何方,我心裡已有底。儘管費工,書寫時可是行雲流水,一揮而就。一切都異常清晰,除了最核心的元素,除了主題本身:語言。

***

要如何定義這本書?這是我寫的第五本書,也是初試啼聲之作。是目的地,也是起點。它以失缺為根基。從書名開始便隱含拒斥的意味。這次,我將本應用來書寫的已知詞語拒於門外,另覓他詞。

我認為這本書既優柔,同時也很大膽。是既私密又公開的文本。一方面,它是萌生自我其他著作。主題終究沒變過:身份認同、疏離、歸屬。但包裝與內容、身體與靈魂,全變了樣。

這是一本旅遊之書,不算是地景遊記,反倒像是心路遊記。講述離鄉背井的歷程、迷失的狀態、探索的心路。講述一段時而刺激、時而累人的旅程。這是段荒謬的旅程,畢竟,旅人從未抵達她的目的地。

這是一本回憶之書,充滿了隱喻。講述尋覓、成功、不斷吃敗仗的點滴。講述童年與成年,講述一段演化、或應説是革命的進程。這是一本關於愛與痛苦的書。講述新的獨立,還有同時出現的新依賴。講述協力合作,也講述孤獨境界。

不像我其他作品,這本書是源自我真實的親身體驗,而非虛構之作,除了兩篇故事外。我視它為一種語言自傳、一幅自畫像。娜塔莉亞.金斯堡在《Lessico famigliare》(《家訓》)的前言中寫道:「我什麼都沒編造。」此時引用這句話似乎正好。

話雖如此,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切都是我編造的。用不同的語言寫作,代表了從零開始。它來自虛無,所以每個句子都看似無中生有。我費盡苦心將這個語言佔為己有、掌控它,過程跟創作很像──捉摸不定、毫無邏輯可言。但這並不算是真正擁有:它也算是虛構的一種。語言是真的,但我學它、用它的方式是假的。硬求來、硬習得的語彙,永遠會是異物,有如膺品,即使它並不是。

學義大利文時,我也再度學習寫作。我必須採用不同的手法。每走一步,義語便堵在我面前,限制我,同時也任我叛逆,任我僭越。這裡,又要舉一段娜塔莉亞.金斯堡在《家訓》寫過的話:

「我不知道這是否是我最優秀的作品,但它的確是唯一一本我在絕對自由狀態下寫出的作品。」

我認為我那更侷限、更稚拙的新語言,給了我更廣闊、更成熟的視角。這也是為何目前我仍持續以義語寫作。在這本書中,我談了不少自由與限制之間的矛盾關係。這裡我不想老調重彈。我寧可更近一步探討真實與虛構間的相互關聯,釐清自傳的問題。這問題,已困擾我多年。

***

起初,我是為了隱藏自己而寫。我想遠離我的文字,沒入背景裡。我寧可躲在字裡行間,偽裝起來,若隱若現。

我在美國成了作家,卻將第一個故事的背景設在加爾各答,一座我從未住過的城市,離我土生土長、更為了解的國家十萬八千里。為什麼?因為我和創作空間之間,需要距離。

剛開始寫作時,我以為著墨他人事較為清高。我怕自傳式的題材較沒創作價值,甚至好像是我偷懶似的。我怕講述自身經歷,會顯得自我中心。

在這本書中,我是頭一回當主人公。連個別人的影子也沒有。我以第一人稱躍然紙上,坦率地談論私事。我覺得在這本書中,自己赤身裸體,貼在新的語言上,歪七扭八,有點像是馬諦斯的「藍色裸女」系列畫作,那群剪下再拼貼起的女體。

我已好幾年沒讀過別人對我的評論。不過,我知道在某些讀者眼中,我是自傳作家。若我澄清自己不是,他們也不信,反倒堅持己見。他們說,既然我和我筆下大部分的角色一樣,都是印度人,我的作品顯然寫的就是自己。或者,他們以為任何以第一人稱寫成的故事,就一定是真實故事。

對我而言,自傳式文本是由作家親身經歷形塑而來,作家的生活和書中大小事相差不遠。每個作家都傾向描述自己所知的世界、自己認識的人,但自傳作品更絕。阿爾貝托.莫拉維亞來自羅馬,所以筆下許多故事的背景才會設在羅馬。他是羅馬人,如同他書中的人物。難道這就代表他筆下每個故事、每本小說中的人物,都在寫自己?我不這麼認為。

我花了一年多宣傳我的新小說《低地的風信子》(The Lowland)。小說中的人物的際遇,我未曾經歷過。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從未發生在我身上。我知道書中主要的地方,情節也是依據真實事件改編,但事件本身我不記得,也沒印象。現實播下種子,其餘全由我想像。

記者或評論家不只一次當著我的面,堅稱我寫的是自傳小說。我憑空杜撰的情節與角色,竟然被視為在寫我自己,每次都令我咋舌,也令我惱火。

我寫的書,輪不到我來評。我只想區分創自作家知識與好奇的寫實小說,和自傳小説的不同。

《另一種語言》不一樣。書中一切幾乎都發生在我身上。我已解釋過,它的前身算是日記,算是一種私密的文本。它是我最貼身、也是最公開的作品。

就連我初次用義大利文寫的小說「換衣記」,寫的也是我自己。這我無法否認。故事以第三人稱寫成,雖稍作了修改,但主人公就是我。那個下著雨的午後,我來到那棟公寓。故事中描述的一切,都是我所見、所觀察。和主人公一樣,我弄丟了一件黑色毛衣,出盡洋相。我一頭霧水、焦躁不安,就跟她一樣。幾個月後,我將此真實經歷寫成一個故事。過了快兩年後所寫的「微光」,則是一則虛構的故事,但也是基於自身經歷:故事開頭主人公的夢,是我做過的夢。

我一直以為,比起直接取材現實,虛構可有更多創作自主權。我偏好操弄真相,卻也想原汁原味地如實呈現。身為作家,逼真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寫了這本書之後,我的想法卻變了。

虛構也可是個陷阱。憑空杜撰的人物,必須像是真實人物──難就難在這兒。描寫一個我從未住過的真實地方,營造出我不知曉的歷史時代,是個挑戰,尤其是在《低地的風信子》中。為了擬真那個世界、那個時代,我研讀了不少資料。從第一本書開始,我就營造了父母生長的城市加爾各答。對他們而言,那裡是個幾乎已消失的遙遠之地,因此我才想辦法透過書寫,來消弭距離,讓故土現形。

如今,我不再覺得非得將失落的國家歸還給父母。我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接受我的書寫不必如此任重道遠。這麼看來,《另一種語言》可說是我以成年人的身份所寫的第一本書,從語言的角度來看,也是我以孩童的身份寫的第一本書。

身為作家,我仍鍥而不捨地追尋真相,但我沒那麼追究事實性的真理。在義大利文中,我逐漸往抽象靠攏。地處何方未明,到目前為止,角色都沒有名字,沒有特定文化身份。我想,如此一來,書寫便算得上是不被真實世界侷限。現在,我設定的背景較不明確。馬諦斯將他的新技法比擬作飛翔,這也是為何我明白他所言。書寫義大利文時,我覺得雙腳騰空,不再落地。

是什麼驅使我換新方向,朝較偏自傳、較抽象的書寫靠攏?我發覺,這說法自相矛盾。較私人的觀點及較迷離的筆調,是源自何方?肯定是源自語言。在這本書中,語言不只是工具,還是主題。義大利文一直是面具,是濾器,是宣洩管道,是手段。沒有疏離,我什麼都創造不了。正是靠著這個新疏離,我才得以真面目示人。

***

這本書令我又愛又恨,或許一直會如此。一方面我引以為榮。我跋涉好久,才走到這一步。字字都是我掙來的:一切都不是白白得來的。一切均來自我的決心。一路走來險阻重重。我能構思、起草、出版這本書,簡直有如奇蹟。這本書出自肺腑、表裡如一,我認為它是真品。

另一方面,我怕它是本膺品。我對它沒安全感,有點難為情。雖然現在它有了書封,也經裝訂,有形有體。我仍怕它是來亂的,甚至不知好歹。我不曉得究竟該不該繼續書寫義大利文。我的義語仍待精進,我也仍是個外國人。我來到義大利,是為了更瞭解我筆下的人物和我父母。我沒想到自己也成了外國作家。

既然書即將問世,不妨聽一下別人的反應,也挺有趣的。當我說我的新書是以義語寫成時,其他作家常以狐疑、幾近反對的眼光注視我。或許我錯了;我不知道人家會不會覺得這是條死路,或充其量是個「愉快的消遣」。有些人告訴我,作家永遠不該拋棄其主要語言,對僅略知皮毛的語言投懷送抱。他們說,如此劣勢,對作家、對讀者都不好。聽了這些意見,我好羞愧,不禁想趕快刪除每個字。

***

我是在寫了這本書之後,才知道雅歌塔.克里斯多夫(Ágota Kristóf)這個書寫法文的匈牙利裔作家。或許,先前不識她的文風和作品是最好的──不知道有她這個前例,就放手一搏。我先是讀《文盲》(The Illiterate)這本簡短的自傳式文本,她在書中暢談所受的文學教育及二十一歲時避難至瑞士的經歷。她學起法文,過程艱辛磨人。她寫道:

我從這裡起步,下苦功征服這個語言,過程漫長、艱苦,當然,也持續了一輩子。我已說法文說了逾三十年,寫了二十年,但我仍對它一無所知。說法文時總會犯錯,書寫時,還得不時查閱字典。

讀到這一段,我是既震驚又欣慰。這段也可是我的感慨、我的文字。

接著,我讀了她名聞遐邇的三部曲,從《惡童日記》(The Notebook)讀起,讀到愛不釋手。作者認為這本書是她的自傳,我則認為這實在是本傑作。她的文字精辟,文筆洗練、銳利,更是令我醉心不已。讀來震撼人心,力道之大,有如肚子挨了一拳。雖然我讀的是義大利文譯本,但隱含字裡行間的心血,就連在譯本中我也感受得到。我憑直覺感受到她跟我一樣,戴上語言面具後,覺得受束縛,同時也覺得自由。了解她的作品後,我感到安心,較不那麼孤獨了。我認為在這條路上,我遇上了一位嚮導,或許甚至是旅伴。

然而,我和她之間仍有著根本上的差異。雅歌塔.克里斯多夫是逼不得已才拋棄匈牙利語。她想被人閱讀,所以才用法文書寫。「我是身不由己,」作家解釋。她很後悔不能以母語寫作,因此老是將法文視為「敵語」。而我,卻是自願用義大利文書寫。我不想念英文,就算書寫英文游刃有餘,我也不眷戀。

由克里斯多夫的作品可知,自傳小說不見得寫實,想像與現實間的界線,是模糊不清的。三部曲的第三集《第三謊言》(The Third Lie)的主人翁說:「我試圖寫下真實故事,但正因故事真切,我才難以忍受,所以我不得不修改。」

即使是取材現實、貼切現實的小說,也並非真相,正如鏡中的影像並非血肉之軀。無論多寫實、多貼近事實,它仍是抽象的。套另一名跟克里斯多夫一樣,總愛在筆下把弄真實事件的作家拉爾拉.羅曼諾(Lalla Romano)的話來說,「在書中,什麼都是真的,什麼都不是真的。」

一切都必須重思、重塑。就算自傳小說是受真實事件、受記憶啟發,也必須精挑細選,毫不留情地剪裁。作家用筆書寫,但到頭來,要創出到位的風格,就必須像馬諦斯一樣,用把好剪刀來裁才行。

***

我的旅程即將告一段落。今年我必須離開羅馬,回到美國。我不想走。我希望能待在這國家,待在這語言中。

我已害怕和義大利文分離。同時,我也察覺到我和英文間,有著形式上的距離,我已未接觸英風三年之久。我決定只閱讀義語,也因而走上了這條新的創作之路。書寫來自閱讀。如今,儘管侷促,我還是偏好用義大利文寫作。即使我仍是半盲,有些東西倒是看得更清楚了。即使漂泊不定,我也覺得更有依歸。即使彆扭,我也覺得更自在。

這本書引我來到岔路,逼我抉擇,讓我明白一切都是顛倒、翻轉的。它問我:要怎麼前進?

我該繼續走下去嗎?我會為了義大利文而徹底放棄英文嗎?抑或,一回到美國,我就會重回英文的懷抱?

我要如何重回英文的懷抱?借鏡父母,我才明白一旦離開,就是永遠離開了。若我停筆,不再書寫義大利文,若我走回頭路,繼續書寫英文,恐怕會有另一種失落感。

我無法預知未來。我寧可享受這一刻,享受才剛告成的作品。儘管心有疑慮,我還是很高興能用義大利文寫書,並付梓出版。文本告一段落,審義語校樣時,我覺得好感動。也可説這是本道地的書,在義大利土生土長,即使作者不是義大利人

《另一種語言》現將獨立於我,有了自己的身份。第一批讀者將是義大利人;首先將在義大利書店上架。它遲早會轉譯、變形。翌年,它會在美國出版,以雙語版本問世。但它扎根當地,有特定的根,雖然它一直是混雜的、有點出格,跟我一樣。

多虧這個書寫計畫,我希望有一小部分的我,能留在義大利,這撫慰了我,儘管我希望世上每本書都是屬於每個人的,或不屬於任何人、任何地方。

──羅馬,二○一四年十二月

名人推薦

各方讚譽:

拉希莉的新作品展現了她極高的天賦。

——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孩子》作者

對任何一位學習並且嘗試運用陌生語言的人來說,《另一種語言》彷彿是知己,寫出那些泅泳的感受;對那些已無法順暢使用母語、迷失在某種主流/霸權語言裡的族群而言,《另一種語言》也道出了他們的迷失與掙扎。至少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學習各種外國語言,總是充滿各種碎唸,同時深怕母語(台語)從自己身上流失。

世人習慣以語言畫出國族邊界,卻不知人類既是被動受語言框定,也能主動在某種語言中找到居所。認同、流離與文化語言的關係,一向是社會人文科學研究的核心,語言與存有更是哲學的命題。這本由南亞裔美國作家以義大利語書寫而成的散文,以文學的方式實踐並拆解那些複雜的理論,而這或許就是「語言」的魅力。

——阿潑(文字工作者)

《另一種語言》讓我熱淚盈眶到時時擦眼鏡:太美了!真摯永遠是文學最困難的領域,不只需要有感情,更要有素材與技巧,《另一種語言》是三者兼備的鑽石之書。拉希莉有卡夫卡般的冷眼,表現起來不無徐四金般的小劇風。這既是對癡情最不狂亂的剖析,也是對苦痛絕不走音的歌唱──義大利語、孟加拉語與英語──她似周旋的戀人,如何追求這一位?為何拋棄這一位?懸疑、迷人、充滿愛的哲理;不可思議的日常生活政治細緻,感人肺腑。

——張亦絢(作家)

知名美國小說家鍾芭.拉希莉這本書是記錄她學習義大利文的自傳,也是一本探討跨文化現象的絕妙散文,她的際遇印證了『語言是存在的居所』這句名言:無論學習母語或外語,語言學習都不只是一種學習,也是我們每個人生命的一部分。她用充滿豐沛情感的語言,還有種種精妙的比喻來描繪自己與義大利文的情緣,把這種多情的語言當成情人,學習過程彷彿談戀愛一樣充滿挫折、迷惘、眷戀,時喜時悲,讀來令人手不釋卷。

——陳榮彬(台大翻譯碩士學程助理教授)

媒體讚譽:

賞心悅目……最為獨特的自傳。義大利這個國家長達好幾世紀沒有統一的語言,難怪像鍾芭.拉希莉這樣極具聲望的作家會受它啟發,以流亡的概念鋪陳她的散文……《另一種語言》以不同的文風呈現同一位的作家──以一種新的筆調。

──《紐約時報書評》

精彩動人……在這部書名取得十分貼切的回憶錄中,這名普立茲獎得主小說家記述了她努力學習義語、書寫義語的經歷……對拉希莉來說,義大利文是她的第三語──她母親説孟加拉語──她講述了為何自己受義語吸引、習語時遇到的種種困難、為了寫作移居羅馬的經歷……雖然書中也提及單字、文法、發音,拉希莉卻對和義語打交道如何影響她的寫作和身分認同更有興趣。她的回憶錄也充滿了對寫作和語言的評論,句句令人難忘。「我為何而寫?」她問道。「為了探究存在的奧祕。為了親近我身外的一切。」作者坦率自謙地記述了在文字間找尋自我的歷程,十分感人。

──《柯克斯評論》

在這部初試啼聲的袖珍抒情散文集中,普立茲獎得主拉希莉描述她對義大利語的迷戀與進展。有別於也以外語書寫的山謬.貝克特和拉迪米.納博科夫,拉希莉並未直接投身小說。雖然書中亦有短篇故事,但作者的要旨首在訴說自身的故事,她細膩地描述學習語言的經歷……她出乎意料的變形記引人入勝,極富洞察力,讓人見識到語言使人脫胎換骨的力量。

──《出版者週刊》

堅定而強烈。

──《O,歐普拉雜誌》

優雅......極為真誠、抒情、純粹的感性......是我曾讀過的生命寫作中,最使人浮想聯翩、不矯揉做作、敏銳的作品。

──《華盛頓郵報》

在鍾芭.拉希莉筆下的散文與故事,不僅有寫作者難以衡量的洞見,更是自我存在的不證自明。

──《舊金山紀事報》

成熟之作……拉希莉不負語言大師之名。

──《泰晤士報》

讀來心曠神怡。《另一種語言》洋溢著變形的狂喜;開卷便有沉浸無涯學海的美麗心靈陪伴。

──《洛杉磯時報》

《另一種語言》異常直率,抒情卻不多愁善感,平淡自若地記述了與一個語言的愛戀,如同奧維德談情說愛的《愛經》……拉希莉毫不害臊地丟出惱人的大哉問,並逐一解答……她的回憶錄細膩描繪換語遊記,堪媲美安東尼.杜爾的《羅馬四季》……」

──霍華.諾曼,《華盛頓郵報》

私密、引人入勝……《另一種語言》文風直白、不做作,讀來宛如作者直接和讀者對話……作者記述了成年人學習語言的歷程,嚴謹、鉅細彌遺,簡直有如走火入魔,這也是本書的核心,正因如此,它才不僅僅是作家的回憶錄而已。拉希莉高明地刻畫了語言習得的歷程,比大多數人更賣力,也將自己推得更遠。

──克莉絲汀娜.湯普森,《波士頓環球報》

拉希莉是精通語言的大師。《另一種語言》是她和義語墜入愛河的故事,字裡行間洋溢著熱情。她對新語言忠誠到拒絕親手將作品譯成英文……作家默默成長──是擺脫完美主義束縛的解放,也是對一段新開始的沉思。

──莎拉.貝格利,《時代雜誌》

像拉希莉這樣成功的作家,以後天習得的語言出版新作,是需要勇氣的……她藉此變身成另一個作家──在她眼中自己行文生澀、不為人知,也才得以自由恣意……然而她明白,作家不可能真正怡然自得地徜徉語言中……書寫總是姍姍來遲,總是在後頭追趕,總是落後,打亂才剛理清的頭緒。書寫瞬息萬變、多采多姿,也揭露了語言本身的躁動。

──克莉絲丁.斯莫伍德,《哈潑雜誌》

另一種語言
In Other Words
作者:鍾芭.拉希莉(Jhumpa Lahiri)
譯者:李之年
出版社:天培
出版日期:2018-08-30
ISBN:9789869583565
定價:280元
特價:280
其他版本:二手書 16 折, 45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