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霸權的光和影:「近代」的形成與舊秩序的終結
cover
目錄

序言_反差的歐洲

從極西之地湧來的巨浪/歐洲之旅的魅力/貧富差距與移民問題/問題所在

第一章_全球化的先驅

◎ 「大航海時代」與歐洲海外擴張的開始

葡萄牙參與亞洲貿易/西班牙開始控制美洲/「夢幻東洋」的吸引力

◎ 「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史評價

美洲產的白銀與全球化的發端/殖民地經營與奴隸勞動/奴隸買賣所包含的兩個三角貿易/歐洲對外擴張的不幸出航

◎ 沒有仁義的貿易戰爭時代

新興國家荷蘭急起直追/英國、法國向大西洋世界發展/英國與法國的霸權對抗

第二章_近世歐洲的政治與文化

◎ 主權國家與君主制

「近代」一詞所指涉的時代畫分/歐洲的「漫長的十九世紀」/主權國家體制的成立/義大利戰爭與普世皇權的萎縮

◎ 兩種宗教改革

神學者馬丁.路德面臨的挑戰/宗教與政治/黎胥留與「國家理性」/天主教的宗教改革與傳教競爭/耶穌會的設立與傳教競爭

◎ 宮廷文化與布爾喬亞文化

凡爾賽宮成為歐洲宮廷楷模/宮殿成為宮廷文化的舞台/知識的變化與近世社會/印刷和識字教育、書籍的普及/民眾文化與布爾喬亞文化

第三章_開明專制君主與思想家們

◎ 由上而下的近代化摸索

十八世紀歐洲的國際戰爭/英國君主立憲的確立與紳士階層/開明專制──近代化的摸索/法國君主制度與新興國家普魯士/成為東、西歐分水嶺的十八世紀

◎ 相信理性的十八世紀知識分子

啟蒙是什麼?/從《百科全書》觀察到的事情/在沙龍裡交換意見和輿論的形成/文字文化的普及/十七世紀與十八世紀的對照/啟蒙的先驅者約翰.洛克與自然權利/啟蒙思想的基本理念/追求「經濟」/目標「最大多數的最大幸福」

第四章_革命的震盪與國民的誕生

◎ 展開連鎖式的革命

波及大西洋兩岸的革命浪潮/美洲走向獨立革命的途徑/《獨立宣言》的精神/從獨立到頒布合眾國憲法/美國獨立的衝擊

◎ 法國大革命與近代政治

爆發意料之外的革命/複雜革命中的貴族與人民/都市民眾與農民的參與/法國大革命與歐洲/產生了擁有國家主權的國民/追求社會重生的政治

◎ 十九世紀初期的大西洋世界

拿破崙的興起與挫敗/拉丁美洲諸殖民地的獨立

第五章_經濟、社會變革的起飛

◎ 西北歐經濟成長的開端

糧食供應情況的好轉/脫離人口學上的舊模型/出現新的經濟狀況/滿足工業化兩項條件的英國

◎ 生產與流通的激烈改變

發生產業革命了嗎?/人口增加與都市化的發展/輸送與流通的革命/來自歐洲的移民世紀

◎ 新階級秩序與勞工大眾的苦難

統治階級的轉換/初期的工業化與勞工大眾的世界/社會變革的夢想與挫折/接連爆發的一八四八年革命/導致獨裁的前衛理論

第六章_令人讚嘆的十九世紀與產業文明的成立

◎ 邁向產業文明的成立

工業化的進展與經濟結構的轉換/邁向工業化的多元途徑/世界大蕭條與經濟霸權的多極化/尚未崩壞的英國優勢/金融資本的興起與投資活動的擴張

◎ 農村世界的維持與轉變

東、西歐的差距/農村衰退了嗎?/轉變為民俗學的農村習俗

◎ 眩目的十九世紀

走出實驗室的科學技術及產業文明的成立/科學技術的挑戰與逐漸變化的生活情景/十九世紀末的典範轉換與科學信仰/公開展演的普及/運動文化的誕生

第七章_民族國家與帝國主義

◎ 建構民族國家的課題

確立國家內部的統一/公共教育的整備及領導者的養成/初等公共教育與讀寫能力的提升/國家的三重意義/新興統一國家與民族的形成

◎ 民族主義的各種型態

近代民族主義的創造/當作國民主義的民族主義/主張自決權的民族主義/賦予歷史、文化上的價值/民族主義的大眾化與霸權抗爭/民族主義與排外主義

◎ 各式各樣的帝國主義

與亞洲政治勢力的武裝衝突/英法形成殖民地帝國/東南亞的殖民地化與非洲瓜分/博愛的帝國主義與責任感/文明化的理論及殖民地/利害擺第一的經濟帝國主義/將焦點從國內對立轉移的社會帝國主義

第八章_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崩壞的霸權

◎ 邁向悲慘大戰的過程

美好年代的繁榮與潛伏的不安/過往戰爭印象的存續/同盟關係的探求與兩極化的陣營

◎ 陷入長期化的戰爭與總體戰體制

戰爭的爆發與連續的誤算/長期戰中擴大的損害與前線士兵的集體意識/總體戰體制的建構

◎ 歐洲霸權崩壞

凋零的歐洲與抬頭的美國/從大崩盤到大恐慌/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社會與國家變化/納粹得以橫行的歷史背景

終章_歷史文化的傳承與歐洲聯盟的未來

近代歐洲多元的樣貌/十九世紀是「歷史的世紀」/戰後復興與歐盟形成/堆積如山的課題與不確定的未來

學術文庫版後記

持續擴大的社會經濟差距/移民、難民的湧入與歐洲聯盟/該如何跨越民族國家的界限

參考文獻

年表

主要人物略傳

試閱內容

終章 歷史文化的傳承與歐洲聯盟的未來

近代歐洲多元的樣貌

關於近代歐洲霸權的成立及崩毀,本書採取從十六世紀起到二十世紀前半為止的長期跨距來理解。最終而言,把焦點集中於產業文明的成立與推動其發展的單位──民族國家的建構,這樣的歷史演進可以說是此段漫長時間的主流。這個主流伴隨著一種非常樂觀的信念,那就是邁向設定好的目標,採取重視理性的戰略態勢,並且認為所謂的歷史是體現人類進步之物,而站在這個進步最前端的就是歐洲。

確實這段期間的歐洲,內部不斷擴張政治自由的幅度,亦即民主主義的成長;經濟方面也在科學技術的基礎上取得長足的進步與發展,同時在軍事上也壓倒全球。當前我們所使用的許多思想與學術,以及多樣化的科學技術,要說幾乎全部的出發點都可以在這個時期的歐洲中找到,也不算過分。現實中的這種情況,肯定是支撐近代歐洲的自信與樂觀世界觀的原因。

與歐洲的這種現實相對,世界上歐洲以外的區域便受到極具侵略性、攻擊性的負面影響,這點也不能裝作沒看到。即便在歐洲內部,面對被視為「非歐洲」的人事物,也同樣會出現這樣的傾向。

然而,從二十世紀末邁入二十一世紀時,歐洲內也出現了一些動作,進行歷史性的反省。歐盟成立的本身,肯定也帶著歷史反省的面向。此外,例如在政治界,一九七〇年西德總理布蘭德(Willy Brandt)前往華沙的猶太人殉難紀念碑獻花時,向猶太人謝罪,或者法國總統席哈克(Jacques René Chirac)於二〇〇六年公開表示對過往的奴隸交易進行反省並設定了紀念日等,這幾個例子馬上就會在腦海中浮現。

不過只舉出長期主流,認為僅藉此便可理解近代歐洲文明,這種想法還是存有問題。本書也數度提及了歐洲內部存在的差異與多樣性。都市與農村的差異、男女的差異、國家間變化速度的差異、同一國家之內擁有的多樣差異,這種進入細節的觀點,無論何者都必須加以重視。

近代以追求理性為要,近代被認為從古典主義中找出均衡模範,這樣的理解雖然正確,但貫穿整體十九世紀的感覺中,我們也不能忽略浪漫主義的感性。它們有時互相扞格,有時相互共鳴而並存。然而浪漫主義本身又該如何定義,文學、造形藝術、音樂等根據不同領域而有不同,依據不同社會的情況也有不同,甚至與包括歷史學在內的學問領域,或者政治態度的抉擇等也有關聯。

浪漫主義,重視多樣性的情感流露,重視個人自由行動與自我犧牲這種乍看相反的行為,仇視壓迫與扶持弱者,並對稱揚執行這些信念的英雄主義,這樣的態度也順應著民族主義的擴大。浪漫主義除此之外,還有禮讚自然的面向,以及講究各自地方的傳承與歷史記憶的面向。講究自然與歷史這點,與邁向產業文明的主流有所背離,但表現在讚揚民族性或領土的場合,則完全搭上了這個時代的潮流。

十九世紀是「歷史的世紀」

歐洲朝向產業文明邁進的十九世紀,其實也是被命名為「歷史的世紀」的時代。此處打算先整理三個重點。第一,是歷史學與考古學作為近代學問的命題。

從十九世紀前半浪漫主義感性的歷史鑽研之中,以具有近代性的史料批判為基礎的歷史學開始確立。歷史學家們不論站在什麼政治立場,都以史料為依據,闡明國民、民族的過往,確立歐洲的過去以及自己的出身,並根據這些考察確認當下自身存在的根據,具有如此現實的課題。透過這樣的觀點,去評價古典時期(Classical antiquity)、關注中世紀,對文藝復興(Renaissance)的稱呼也逐漸普及與固定。在這樣的過程中,與歐洲各國的國別史齊頭並進的,就是產生對歐洲文明發展的共通認知。

第二,與這種學問確立並行的,是整理保存史料、調查保存及修復歷史遺產,並逐漸增加專為此目的而設立的專門組織與機構。十九世紀歐洲也是各地開始以國民為前提成立檔案館、史料館的時代。這與明確以資料作為政策與目標的判斷根據這種態度有關,和同時代發展的政治自由擴大方向一致,另一方面同時具有扮演社會教育事業的任務,將大眾關於過往的記憶進行共享、固定,也帶有傳播給大眾的意圖。此時也接連成立博物館及美術館,這種舉措也可以在上述的脈絡中來理解。

第三,這種維持設立檔案館與博物館的態度,傳承直至今日,透過更為日常的方式展示歷史,也培養出人們面對從過往祖先處承繼的事物一種不可輕忽的態度。雖然工業化下的經濟發展確實帶有不斷帶來各種新事物,以及追求變化的面向,但同時對於祖先們傳下的各種事物,即便多少有所不便或不合時宜,人們也毫無疑問、毫不抵抗的接受繼續使用與傳承這些事物。這不僅是在個別的家族或家庭中可見,甚至在小鎮或村莊的生活樣式的景色中,也可窺見同樣的特色。

一言以蔽之,這就是歷史文化的傳承。也就是並非完全由嶄新事物席捲一切的社會。即便在經歷大量消費時代的現代二十一世紀,這樣的情形與行動模式不僅未曾消逝,反而形成得以持續保存的社會,並重新加強其重要性。然而,在人、物、資訊的動態不斷以極高速度與密度開展的二十一世紀,各地繼承歷史文化的態度是否能在自己國家內,或者歐洲之內保持下去,恐怕面臨著相當的困難。或者早已不斷遭遇困頓,進入一個重新尋找新方法的時代。

商品簡介

從大航海時代到歐盟的成立──

以長期跨距,全面俯瞰歐洲霸權勃興與衰退的四百年,

歐洲稱霸世界的主因──民族國家/產業文明

以這兩條線索為主軸,探索歐洲如何席捲近代世界!

令亞洲望塵莫及的歐亞大陸最西部的國家們,如何席捲世界,在現代擴散其影響?最終,近代歐洲霸權又是如何崩壞?一戰結束前的近代歐洲史,是一部歐洲稱霸世界的故事。然而,人類無論哪個時代的歷史都有光明與黑暗的一面。

十九世紀的歐洲不只確立了科學技術、經濟繁榮、國民政治權力的提升,同時潛藏著殖民地統治、移民差別待遇、勞工階級問題等不安。傳統的近代史只強調歐洲的進步與理性,卻未能公平對待歐洲殖民侵略的歷史真相。因此,本書指出歐洲霸權的成因及其影響,剖析民族國家的形成、產業文明的發展,乃是霸權興衰的雙面刃──它促成歐洲影響力擴及全球,最終卻也導致世界局勢重新洗牌,領導地位由美國取代。

■ 採用「年鑑學派」的史學觀,打破傳統歷史認知,

「產業革命」與「民族國家」非十九世界突然出現的潮流!

本書作者福井憲彥為日本研究年「鑑學派史學」的第一人。為了究明長期、隱而不顯的歷史線索,將歐洲稱霸世界的時代視為「漫長的十九世紀」,並將論述的時間軸從十五世紀的大航海時代開始談起,到二十世紀初的一戰結束為止,分析讓亞洲望塵莫及的歐洲四百多年來從強大到衰弱、解體、再重組的變化因由。

十八世紀的歐洲,由開明專制的君主與信仰理性的知識分子們,率先開始了由上而下的「近代化」。進入十九世紀後,相繼發生美國獨立與法國大革命,掀起了大西洋周邊的連鎖革命浪潮,「民族國家」的雛形逐漸浮現。「產業文明」與「民族國家」並非十九世紀專屬的發展,而是貫穿歐洲四百年歷史的主線。

■ 重新質問近代史上關鍵的概念──

何謂「民族主義」、「近代」、「產業革命」、「帝國主義」?

現今習以為常的「民族國家」(Nation State),究竟有什麼涵義?「Nation」一詞到底該如何解釋?「Nation」是包含國家、國民、民族三種意義的詞彙,至十八世紀末才產生,並且在經過一世紀之後,「民族主義」的樣貌已和初期大不相同。

「近代」(Modern)並不是一個有明確定義的概念,對歐洲各個國家的發展進程來說,意義也不盡相同,因此本書對「近代歐洲」採用「漫長的十九世紀」的觀念,將十八世紀後半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止設定為「近代歐洲」的時間範圍。另外,作者認為,「Industrial revolution」也應該稱為「產業」而非「工業」革命,因為不只包含工業的生產現場發生革命,連消費、流通、勞動與生活的各種層面都發生了變化。因此這樣的變化,絕不只是工業短期進步的現象。

■ 產業革命與民族國家產生的戰爭模式──「總體戰」,

使歐洲結束了「美好年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喪失了霸權。

從十九世紀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這段時間,在歐洲往往被稱為「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然而,這其實是在經歷過彷彿惡夢般的一戰後,後人回顧那段時光,所賦予的感想。

經過產業革命後工業化程度大幅提高的歐洲,在戰爭時可以最大程度地動員所有生產技術,並研發出新的戰術(壕溝戰)與武器(機關槍),使戰爭進入長期化,進而必須投注全國之力與人員。因此,使戰爭深入到日常生活的「總體戰」體制就此誕生。

產業文明與民族主義經由戰爭成為一把雙面刃,在經歷過喪失超過一千萬生命、使歐陸化為焦土的一戰後,歐洲的霸權逐漸凋零,取而代之的是美國的崛起。

■ 經歷兩次大戰後的歐洲,世界霸權的地位由美國所取代,

今日的歐盟該如何超越過去民族國家的界限、共同解決來自世界的難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各國間的秩序面臨崩解與重整,歐洲為了經濟上的合作,從歐洲經濟共同體(EEC)開始、經歐洲共同體(EC)後形成歐盟(EU),如今堪稱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實體。

然而,歐洲目前待處理的課題仍堆積如山,隨著英國脫歐、持續擴大的貧富差距、難民潮的湧入、恐怖攻擊、全球的環境議題,歐洲現今需要解決的問題已不是民族國家所能應付,而需要超越國家組織之間的合作,才能記取歷史的教訓,擺脫民族國家舊秩序的束縛,共同面對來自內部與世界的挑戰。

■ 歐洲成為世界霸主之路的光彩與背後伴隨的陰影。

在產業革命、科學發展、國民權力提升的理性、進步一面的背後,也交織著對勞動者的榨取、奴隸的苛使及殖民地侵略等等文明的陰影。看似富裕的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美好年代」,內部其實已潛藏著讓霸權衰落的種子。

◎政治與文化

經過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帝國的統治之後,布爾喬亞成為歐洲新崛起的統治階級,他們憑藉自己的經濟實力而取代貴族,變成政治的支配者。

◎都市與農村

近代歐洲的特徵之一,便是工業化過程造成的都市發展,大量人口朝向都市集中。以往農村人口占多數的社會結構面臨崩解。

◎金融資本與大企業的興起

相較於產業革命初期,十九世紀後半隨著經濟規模增加,銀行與企業開始具有龐大影響力,出現了大型「財團」。

◎富裕階層與勞動階層

在產業革命蓬勃發展的十九世紀,以歐洲各地的都市為舞台,各式社會運動也隨之興起,要求政治上的平等權。資本主義的發展必然同時伴隨著社會主義。

◎科學的進步與「科學信仰」

從十九世紀開始,人類的科學以驚人的速度進步,不斷重複著「典範轉移」的過程,然而,也出現了將自己的主張以科學之名加以包裝的「科學信仰」。

====================

■ 《歐洲霸權的光和影》能夠帶給台灣讀者什麼啟示?

近代歐洲民族主義的光,成就了歐洲霸權;影,則把歐洲拖入總體戰的深淵。

『民族主義』是雙面刃,它對主體身分逐漸覺醒並高漲的台灣,又有哪些啟發呢?

本書的啟示是:

東亞大陸,包括台灣在內,本身就置身於工業革命、民族主義這兩大「近現代」框架內。兩岸在「民族主義」上的認知出現裂痕並開始角力,故歐洲霸權故事的光與影,實在值得當下的東亞加以借鑑。

====================

■來自日本講談社的全球史鉅獻

《歐洲霸權的光和影──「近代」的形成與舊秩序的終結》屬於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週年,所出版的「興亡的世界史」套書第14卷。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思考世界史的興衰。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著台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

◆本書系由21卷構成,陸續出版中――

01《人類文明的黎明與黃昏》

克服多次的滅絕後,「人類」興起、擴散出去的「文明」是?

作者:青柳正規(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02《亞歷山大的征服與神話》

偉大皇帝的帝國為何一代就破滅?重新探討希臘中心的希臘化時代觀。

作者:森古公俊(帝京大學教授)

03《斯基泰和匈奴.遊牧的文明》

在駿馬奔馳的草原上──探索希羅多德和司馬遷筆下騎馬遊牧民族的世界。

作者:林 俊雄(創價大學教授)

04《通商國家迦太基》

腓尼基人建立,卻在布匿戰爭被羅馬埋葬的海上帝國。

作者:栗田伸子(東京學藝大學教授)、佐藤育子(日本女子大學學術研究員)

05《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

從都市國家發展成大帝國,後因一神教的誕生而轉變的古代社會大劇。

作者:本村凌二(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06《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

「唐」是漢民族的王朝嗎?粟特人的足跡和歐亞大陸中央的躍動。

作者:森安孝夫(大阪大學名譽教授)

07《伊斯蘭帝國的聖戰》

一瞬之間創造出大帝國,全新的世界真理。從穆罕默德到現代。

作者:小杉 泰(京都大學教授)

08《塞爾特的水脈》

在被羅馬和基督教襲捲之前。「夢幻之民」的文化遺跡。

作者:原 聖(女子美術大學教授)

09《義大利海洋都市的精神》

漫步在威尼斯和阿瑪菲,在街上感受相融的「時間重疊」。

作者:陣內秀信(法政大學教授)

10《蒙古帝國及其漫長後續》

為人類史帶來開創性的大帝國解體後,中亞發生了甚麼事?

作者:杉山正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11《奧斯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

繼承拜占庭帝國首都‧伊斯坦堡的「長壽巨象」的多樣性。

作者:林 佳世子(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12《亦近亦遠的東南亞》

從吳哥窟開始,託付給巨大遺跡的民族精神和世界觀。

作者:石澤良昭(上智大學特任教授)

13《印加和西班牙.帝國的交錯》

在西班牙支配下維持命脈的「印加」。原住民和征服者的共生和反叛。

作者:網野徹哉(東京大學教授)

14《歐洲霸權的光和影》

從國民國家誕生到歐盟。製造世界秩序的「歐洲」之全貌。

作者:福井憲彥(學習院大學名譽教授)

15《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

在歐洲和亞洲間搖擺,廣大無邊的帝國和皇帝一族之光與闇。

作者:土肥恆之(一橋大學名譽教授)

16《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史上最初的股份公司,從誕生到消滅的兩百年。亞洲海域是世界中心。

作者:羽田 正(東京大學教授)

17《大英帝國的經驗》

空前的繁榮,是放手殖民地美國而帶來的。從物品和女性看世界帝國的盛衰。

作者:井野瀨久美惠(甲南大學教授)

18《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滿洲人的光輝帝國。中國民族主義和西藏問題的起源。

作者:平野 聰(東京大學教授)

19《大日本.滿洲帝國的遺產》

透過日韓戰後形成的滿洲人脈,朴正熙和岸信介。質問東北亞的現在。

作者:姜尚中(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玄武岩(北海道大學副教授)

20《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

從萊特兄弟到九一一。在「戰爭世紀」勝出之超級大國的一百年。

作者:生井英考(立教大學教授)

21《人類該何去何從?》

環境與人口、海洋與人類、宗教與社會,以及非洲的現狀。多面向的論述。

作者:大塚柳太郎(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應地利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森本公誠(東大寺長老)、松田素二(京都大學教授)、朝尾直弘(京都大學名譽教授)、Ronald Toby(伊利諾大學教授)、福井憲彥、杉山正明、青柳正規、陣內秀信

作者簡介

福井憲彥

學習院大學名譽教授,第十一任學習院大學校長。専長歐洲近代史、法國史、歐洲現代歷史學。年鑑學派著名學者,本套書的編輯委員之一。著有《何謂「新歷史學」?──從年鑑學派學到的事情》(講談社,1995)、《時間與習俗的社會史──邁向復甦的法國近代》(筑摩文庫,1996)、《世紀末與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的文化》(山川,1999)、《歐洲近代的社會史──工業化與國民形成》(岩波,2005)、《歷史學入門》(岩波,2006)、《近代歐洲史──改變世界的十九世紀》(筑摩書房,2010)等書。

審定、導讀者簡介

周惠民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同大學人文中心主任。德國佛萊堡大學博士,專長世界近代史、文化史。著有《德國史》、《愛爾蘭史》、《德國對華關係史》、《飲膳佳會:餐桌上的文化史》等書。

譯者簡介

黃耀進

日本一橋大學大學院言語社會研究科博士候選人、內容力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譯有《亂世的犧牲者》、《歧視:統合與排他的日本近現代史》、《活著回來的男人》、《我住在日語》等,合譯有《東京審判》、《滿洲國的實相與幻象》、《半路上》、《「他們」的日本語》等。

名人導讀

導讀/

霸權的移轉,及如何選擇觀察歷史的角度?

──周惠民(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

近代以來,歐洲一直以霸權的姿態活躍於國際舞台,二十世紀以後,雖然西歐逐漸沒落,但美國繼之而起,指導世界各個角落的民主與自由體制,儼然是仲裁者或「世界警察」。許多國家也願意伏低做小,換取保護或一些經濟利益,無疑承認歐美白種人高人一等。但歷史發展的軌跡卻是:十五世紀以前,歐洲文化相對落後於亞洲或拉丁美洲。

十一世紀時,中國為大宋朝,南美洲是印加王朝一枝獨秀,印度各地則由不同王朝統治,都發展出高度文明。阿拉伯的法提瑪王朝控制地中海各地,不斷挑戰以東地中海為基地的羅馬帝國。十一世紀起,歐洲人逐漸接觸東方文化時,驚喜莫名,就如孫猴兒在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遇到須菩提祖師一般。此後,歐洲不斷從東方學習知識,增長見聞。

◎歐洲後發先至

西歐原本是塞爾特人活動地區,羅馬帝國興起,塞爾特部落遷徙,讓出活動空間。四世紀以後,羅馬帝國重心東移,來自東邊的日耳曼部落移入,散居各地,義大利北方的倫巴底人,法蘭西的法蘭克人,伊比利半島的哥德人,德意志區的德意志人,乃至英倫三島的薩克森、盎格魯人都是日耳曼人。日耳曼人原本以遊牧為生,只有語言,不立文字,接觸羅馬文化以後,才借用其文字與制度。但日耳曼各部林立,缺乏組織,沒有集權政府,只能從部落組織發展出「封建制度」。但這種封建組織沒有一定章法,各地不同。八世紀以後,法蘭克部落勢力漸強,其共主卡爾(Karl, 747?-814)併吞歐洲中部許多地方,幾乎要建立統一政權,但他身後,歐洲又歸於封建常態。倒是基督教傳播漸廣,反而成了社會主導力量。至十一世紀之際,諾曼人剛剛抵達英格蘭;法國的卡佩王室(House of Capets)必須面對維京人的騷擾;羅馬教宗則要推動十字軍,號召群眾前往耶路撒冷,但因武器落後、補給線過長,又缺乏統一指揮,軍事效果微乎其微。

西歐人民抵達東方後,眼見東方文化發達,物資充足,從此向東方學習,並藉阿拉伯學者的著作重新認識古希臘羅馬文化,思想逐漸解放。占有地利之便的義大利半島,成了與東方連結的中心,許多在亞洲不足為奇的工藝品,到了西歐都成了稀世珍寶,就連歐洲人的味覺都開始發生變化。

◎從甘蔗說起

歐洲不產蔗糖,甜味主要來源是蜂蜜,高溫時不易感覺甜味,沒有蔗糖可口,產量有限,價格又高,卻無其他選擇。十一世紀以後,歐洲人從東方進口各種香料,蔗糖也進入歐洲,此後,歐洲貴族才知道甜美的滋味。蔗糖經過長途運輸,價錢可比黃金,王公貴族和富商才能享受,甜食可算是一種身分象徵。英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 1491-1547)、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五世(Karl V, 1500-1558)都極喜蔗糖,卡爾連喝雞湯都可以攙糖。

當義大利商人緊控貨源時,其他地區希望另謀通路,伊比利半島地區與阿拉伯接觸較多,學習許多海洋知識,計畫從海上另覓商路,並成功抵達美洲與亞洲。這些歐洲航海者的行徑相當強橫,掂量自身實力,可以占領、掠奪,並不手軟,否則也願意花錢購買,反正利潤豐厚。當然,豐厚的利潤之後,藏有許多風險,疾病、風暴隨時可能讓人葬身異鄉。拉丁美洲最先遭到自稱「征服者」(Conquistadores)的西班牙軍人與探險家荼毒。他們帶來的病菌,造成人口極大消耗。後來為了種植甘蔗,又擄掠大量非洲青年,移入美洲,改變了拉丁美洲地區的人種樣貌。

西班牙商人發財的故事讓其他地區也躍躍欲試,尼德蘭、英格蘭人前仆後繼,與西班牙競爭航線、基地與利益。加上十六世紀歐洲發生的宗教衝突也滲透到其海外活動中。羅馬公教傳教士隨著西、葡兩國船隻前往世界各地,在拉丁美洲的傳教工作在「征服者」(Conquistador)的高壓之下,成果異常顯著。

不過歐洲海外活動仍是以商業利益為主要著眼。工業化以前,農業還是最重要的生產方式。歐洲人發現,蒐購不如自行種植,就發展出「屯墾殖民」的辦法:找到適當地點,引進勞工、種子與工具,種植各種歐洲需要的經濟作物,送回歐洲。西印度群島、南亞,甚至台灣一度都是歐洲帝國主義者種植甘蔗的「屯墾殖民地」。除了甘蔗之外,咖啡、胡椒、豆蔻都是歐洲人喜歡的「經濟作物」。此外,西班牙的征服者還將馬鈴薯、玉米、番茄與辣椒等作物四處傳播,改變各地飲食習慣。現代的學者稱之為「哥倫布交換」(Columbian Exchange),認為帝國主義者有功於文明。

◎帝國主義升級

十九世紀以前,武器進步的速度緩慢,使用「冷兵器」時,歐洲人的優勢有限。十九世紀以後,這種情況有了顯著改變,槍砲彈藥的製造技術隨著鋼鐵工業的發展而提升,歐洲海外擴張的行動因而升級,從拉丁美洲到大洋洲,無處沒有帝國主義者的足跡。

原本西歐海外擴張行動由大型控股公司主導,十九世紀起,政府逐漸介入,開始有了「列強」(Powers)的概念。尼德蘭東印度公司於一七九九年底解散,巴達維亞共和國(Bataafse Republiek , 一八一五年改組為尼德蘭聯合王國(Verenigd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將東印度公司的業務轉為政府經營;大英帝國於一八三三年通過「印度政府法」(Government of India Act 1833),結束東印度公司特權,直接管理印度。十九世紀中期,美國打完內戰之後,也加入殖民行動。此後,海外擴張多由政府與財團合作,運用一切方法,追求政治與經濟利益。英國學者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 1917-2012)稱十九世紀為《資本的年代》、《帝國的年代》,頗能精準傳達當時的情景。二十世紀初,英國經濟學社會學者霍布森(John A. Hobson, 1858-1940)不斷指責資本家利用金錢,影響政府決策,也運用立法權,獲取更大利益。列寧(Vladimir Lenin, 1870-1924)在這個基礎上出版《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Imperialism, the Highest Stage of Capitalism, 1917),繼續批評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的勾連。

許多人討論十九世紀的局勢時,多將眼光放在西歐霸權,很少注意到日本崛起與美國擴張。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者間的碰撞,造成歐洲的沒落,日、美兩個強權則悄悄崛起,也投身於殖民與擴張的競爭。日本原本是一個隱身東亞一角的小國,千百年來,日本四島上有各種征戰與妥協,逐漸發展出一套封建秩序及與中國相當類似的天下觀。東北亞世界中很難容得下兩個天下,不過十七世紀以前的日本無法與中國抗衡,十七世紀以後的兩百年,日本又不願與中國抗衡,局勢尚稱平和。但當英美等國商人攪動中國世界時,也順路到了日本,強迫日本締結通商條約。此時日本還有尊王攘夷的主張,生麥村事件發生之後,幾個重要的藩主決定放棄攘夷的想法,積極引進歐美新知與技術,開始徹底西化,順便還接受了殖民思想。當日本打敗中、俄兩國後,與美國合作,接收原本歐洲列強在亞洲的特權,成為東亞強權。

◎民族主義與帝國主義的衝撞

世界歷史的發展往往出人意表,移民海外的歐洲人,在殖民地上過著稱心如意的生活,日久他鄉變故鄉以後,開始反對「母國」的干預,起來反對故鄉的「暴政」,尋求獨立建國。但建國之後,又不許其他人反對自己。英格蘭在北美洲建立殖民地之後,各殖民地人民開始反對倫敦政府,於是尋求獨立建國,一七七六年成立的美利堅合眾國就是一個明顯例證,而獨立的領導人無一不是來自英倫三島。十九世紀中,拉丁美洲的「土生白人」(Criollo)也選擇同樣的道路:脫離西、葡兩國控制,建立新國家。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門羅(James Monroe, 1758-1831)還表示支持,反對歐洲列強插手干預美洲事務,於是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等國紛紛獨立建國,主其事者也全都是土生白人。這種脫離母國而獨立建國的事件,說明了政治認同與國家認同的重大課題。

當門羅宣示歐洲列強不應插手美洲事務時,留下一個極大的空白。歐洲人介入美洲事務,算是帝國主義,而美洲人對美洲的盤剝,豈非帝國主義?當歐洲帝國主義者相繼退出美洲之後,美國的資本家很快填補這個空隙,而且比歐洲更有效。「香蕉共和國」(Banana Republic)正可以說明十九世紀以後美國資本主義運作的模式。

香蕉原是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水果,北美洲居民並不懂得欣賞。南北戰爭結束以後,北美地區人民開始「發現」中南美洲的許多好處。一八七○年之後,美國開始推廣香蕉等熱帶水果,引起極大迴響,許多資本家因此積極進入拉丁美洲,經營熱帶栽培業,尤其以香蕉及甘蔗為主。此時,美國開始積極興建鐵路,運輸量突然擴大,路線也延伸到美洲各個角落。美國的跨國公司在拉丁美洲種植香蕉的面積愈來愈廣,並利用火車將香蕉迅速運到美國各地。一八九九年時,美國資本成立的聯合水果公司(United Fruit Company)和標準水果公司(Standard Fruit Company)已經完全壟斷中南美洲地區的香蕉產業。美國人也愈來愈關切拉丁美洲各國的內政,他們主張美國政府必須協助商人掌控該地,才能確保香蕉供應。但是中南美洲政局並不安定,美國「被迫」不斷出兵干預。一九一二年,美國出兵宏都拉斯,確保聯合水果公司能順利興建運輸用的鐵路;一九一八年,又出兵巴拿馬、哥倫比亞和瓜地馬拉等地,鎮壓當地香蕉工人罷工事件。

一九二八年,哥倫比亞發生香蕉工人罷工事件,美國官員及聯合水果公司認為共黨勢力在背後操縱,美國政府乃威脅:如果哥倫比亞政府不能排除事件,將派武力解決。即便哥倫比亞政府開始處理,美國仍派遣武力鎮壓抗議群眾,造成上千人死亡,婦孺也不得倖免,「香蕉大屠殺」(Banana Massacre)震驚世界,學者提出「香蕉共和國」的概念不就是呼應霍布森及列寧對資本與帝國主義的譴責?

◎如何選擇觀察角度?

《歐洲霸權的光和影──「近代」的形成與舊秩序的終結》一書以近代歷史為中心,討論歐洲霸權的起伏,十九世紀是一個重要的轉換關鍵。當各地民族主義興起之後,歐洲的霸權勢必受到影響,甚至走向終結。不過,歐洲霸權結束,並不表示世界再也沒有霸權,美國興起之後,不就是重複歐洲歷史的足跡?因此許多歷史哲學家主張:歷史是大事件的重演。

法裔美籍學者巴森(Jacque Barzun, 1907-2012)的鉅著《從黎明到衰頹》(From Dawn to Decadence)敘述十五世紀以來西歐從興起走向沒落的過程,他闡述史觀時,不免受到法國年鑑學派史家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 1902-1985)的影響,從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段探討歷史發展的脈絡。的確,布勞岱爾寫作《菲利浦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Méditerranée et le monde méditerranéen à l'époque de Philippe II)時,將歷史發展區分成不同的時段,從地理環境出發,探討社會與經濟變遷,再說明政治與軍事等重大事件。而各種軍事或政治衝突只是任何文明長期發展時的小波瀾。包括巴森在內的許多學者受其影響,多從較長的時間區段討論「大歷史」(Macrohistory),甚至比較不同文明間的差異,這與許多現代學者僅注意短時段的區域研究顯然不同。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是歐洲霸權結束的關鍵時刻,但歐洲霸權結束,世界並不因此免於霸權。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日兩國合作,成了新霸權。西歐的「文化優越」心態也轉移到新霸權身上。近年來,亞洲世界雖然也加速發展,卻始終抱持西歐至上的基本觀點。尤其是許多東方學者是透過西方學者的著作去認識歐洲,不免受到其史觀影響,無法站在自身的角度上觀察、理解。從日本學者的著作看歐洲歷史,也許是另一扇窗。

只是,日本學者對自己的世界觀也未必能清楚掌握,日本民族主義的發展反映在「華夷變態」的說法上。日本自唐代接受中華文化以後,將自己與中華文明緊密結合,不免造成自信危機。明末鼎革之際,許多日本知識分子順勢提出「華夷變態」理論,說:「崇禎登天,弘光陷虜,唐魯才保南隅,韃虜橫行中原,是華變於夷之態也。」幸好有日本繼承中華文化傳統,好似俄羅斯認為他們是「第三羅馬」,繼承羅馬的歷史。日後,日本向朝鮮與中國擴張時,還有一種重建天朝秩序的想像在內。因此,當吉田松陰於一八五○年代主張「墾蝦夷,收琉球,取朝鮮,拉滿洲,壓支那,臨印度」,建立「帝國生命線」後,數十年間影響甚大,如北一輝、大川周明等都是。大川甚至主張日本帝國是上天所派,富有領導新世界的責任;福澤諭吉於一八八一年提出「東洋盟主論」主張:日本應以東洋盟主自居,不僅要阻止中國干涉朝鮮,還應該指導中國文明進化。這些思想反映在近衛文麿於一九四○年時主張的「大東亞共榮圈」,並且付諸行動。

從吉田松陰到近衛文麿的一百多年間,日本帝國主義信念未曾動搖。現代日本學者如何描述歐洲霸權,就值得讀者關心。我們不妨先認知作者基本的立論為何?要傳達那些信息?站在怎樣的立場敘事?是羨慕歐洲的發展?還是小心帝國主義的影響?還是該如何學習歐洲強大的經驗?或者是預示下一個霸權在何時何地興起?◆

歐洲霸權的光和影:「近代」的形成與舊秩序的終結
近代ヨーロッパの覇権
作者:福井憲彥(作者外名 ふくい のりひこ)
譯者:黃耀進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8-08-01
ISBN:9789578654259
定價:550元
特價:88折  484
其他版本:二手書 38 折, 210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