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之有物:穿越古今!中研院的25堂人文公開課
cover
目錄

序|說到大家懂,也是我們該做的事 ◎廖俊智(中央研究院院長)

PART 1|秒懂古人

.北朝古人心裡苦怎麼辦?造像!

.晚明古人瘋旅遊,竟還有炫耀文、套裝行程?

.清朝詔書大發現!皇帝原來這樣想

.翻開瘴病史書,陪蘇東坡一起吃檳榔!

.「媒」他不行!熱帶病媒蟲的奇幻發現之旅

.和歷史文獻談戀愛!挑戰你對臺灣史的認知

.當活不下去成為事實,抗爭就是義務

.日記boy、總督府職員錄,帶你穿越日治時期的臺灣

.穿越!回到清末、日治時期吃飯局

.南洋呆?在臺日人效率與道德流失的惡夢

.城市哈哈鏡!老上海的新式百貨文化

.風馳電掣!跑狗將夜上海推向巔峰

PART 2|現代講堂

.為什麼家內性侵開不了口?

.卡關時,安慰「自己好棒」竟沒用?

.面對霸凌,我們都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民主社會的價值衝突,怎解?

.活在當代的原住民族巫師,究竟做些什麼?

.人們為何在神明面前發誓?

.燒護照堪比紙錢?借地養命的泰北聚落

.世上不存在「最難」的語言!

.陪我們長大的《格理弗遊記》,真相竟然是……

.貧富差距下的社會脆弱性:災難社會學

.如何避免小病往大醫院跑?

.經濟成長,為什麼你的薪資卻停滯?

.今天法院是什麼顏色──是刻板印象,還是真相?

研之有物團隊

試閱內容

人們為何在神明面前發誓?

⊙從宗教看臺灣社會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康豹特聘研究員,當年來臺灣學中文,到臺南和鹿港看了一些廟會,覺得很有意思,便想了解這些宗教儀式究竟是怎麼進行、有哪些歷史淵源,一投入就超過二十年。

在康豹眼中,宗教並非迷信,而是「人們如何過日子」。無論是神判儀式、受難儀式,還是王爺信仰,宗教的存在不僅化解了人們的悲情,在地方社會上甚至發揮了調解糾紛的功能。

在廟裡的日子

在還沒有社區活動中心之前,漢人社會最主要的公共空間就是「廟」,因為廟前有廣場,有戲臺表演,有大樹讓大家納涼聊天;附近還會出現傳統市場和夜市,像是臺北的霞海城隍廟旁有迪化街,臺中豐原慈濟宮周邊則有廟東夜市。比較大的廟也有經濟的力量,例如新莊的慈祐宮前就有個石碑,記載著乾隆年間,廟方向渡船的人和店家收了多少渡稅、店租。

而現今,若要認識地方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物,到各地廟宇的管理委員會或董事會,看那些捐錢給廟宇的紀錄,就能在上面的照片找到他們「頭」和「臉」。

廟是信仰和權力的核心,也是充滿文化的場域,除了可以欣賞書法、繪畫、雕刻、建築等,神明誕辰時,還有戲劇演出和陣頭表演能觀賞,是電視機尚未出現前,欣賞表演的管道。

此外,廟也常跟政治有關係。例如選舉時,有些候選人發表政見都沒人關注,但一說要到廟裡「咒詛」、「斬雞頭」以證明賄選清白,就會有好多人跟去看熱鬧。隨著科技發展,現在還出現「線上求籤」,乩童也可以透過Line為信徒服務。比起其他宗教,這些都是臺灣廟宇的特別之處。

神明的功能:審判善惡

無論是清朝、日治時期或現在,有時嫌犯不認罪,警察會將嫌犯帶到城隍爺、東嶽大帝、地藏王菩薩、大眾爺這類「地獄司法廟」,讓嫌犯坐在那裡,自己好好想一想。晚上廟裡黑漆漆,又有可怕的七爺、八爺盯著看,嫌犯往往會在倍感精神壓力之下主動認錯。

很多宗教都有宗教審判,像是好人到「天庭去彈豎琴,壞人到地獄被火燒」,也有很多宗教叫人要懺悔。但城隍爺、東嶽大帝、地藏王菩薩、大眾爺這些主宰地獄司法神明的廟,最特別之處,在於其具有「神判儀式」的文化和功能。

所謂神判儀式,就是把地獄當成「衙門」,藉由神明來審判善惡是非,讓做錯事的人自我懺悔。除了做虧心事的人會被抓到廟裡,也有人會到神明面前「斬雞頭」證明自己的清白,例如政治人物有賄選爭議時,就在民眾面前發誓:「若我有錯,就像這隻雞一樣遭到天譴,身首異處。」不過因為太血腥,現在許多廟都已經禁止民眾到廟裡斬雞頭。

此外,廟裡神明的容顏也是值得注意的細節。像是城隍爺、大眾爺這種地獄司法的神明很凶、是非分明,人們若在這類神明面前說謊,會有受處罰的心理壓力。相反地,若是有人說要去媽祖面前詛咒自己不得好死,就是自知理虧、沒有膽量,因為媽祖是很慈悲、包容的神明。

神明的功能:調解糾紛

在臺灣,人和人之間若發生糾紛,通常有三種解決途徑:第一種是請里長、村長、社區主委調解,例如誰家漏水到誰家了,就「私下聊聊」解決。第二種是到法院按鈴控告。很有錢的人可以請個律師跟你告到底,但小老百姓沒辦法這麼做,寧願到廟裡去跟神明「告陰狀」,這就是第三種解決方式,也可視為一種廣義的法律文化。

許多有冤屈的民眾,會主動到主宰地獄司法的廟裡告陰狀,大部分是為了法院較難定奪的民事案件,例如複雜的夫妻外遇、家庭糾紛、沒有收據的倒會等情況。廟裡的「筆生」為了確保民眾所言屬實,避免助紂為虐,通常會要求民眾先去法院按鈴控告,或是拿出財務糾紛的收據,抑或先擲筊杯取得神明認可的正當性。

「筆生」是何許人也?在新莊地藏庵,就有懂得六法全書的「筆生」,負責幫有需求的民眾寫「牒文」給神明告陰狀,粗估一年就要寫三千多份。十年前新莊地藏庵只有一位筆生幫忙寫牒文,現今增至五位,民眾甚至需要抽號碼牌,可見神明也是很忙的。至於牒文內容,就像官方文件,以白話文結合文言文,並記有一些法律用語和神明的名字,由筆生記載著:「某某人幾月幾號來跟我說……,請神明(地藏王、大眾爺等)幫忙來查這個案件……」

這些前來跟神明告陰狀的人,通常一開始都表情生氣、痛苦,但也不能在筆生面前謾罵,要講清楚冤屈的來龍去脈。講述過程中,口語轉化成了文字,情緒化的字眼也變成規範性的語言。這時,和神明告狀完的信徒會感到自己的冤屈被神明聽見了,同時也向神明證明了自己的清白,情緒也就變得比較緩和。

信徒跟神明告完狀,會不會去跟有糾紛的對方放話?一定會。因為當事人的情緒緩和了,對方也知道神明介入了,就有機會重啟談判。因此,等待神明受理案件的緩衝期間,也是當事人重新調解糾紛的機會。例如原本要不回來的一百萬,可能重新談判,先從三十萬開始還;或是原本老公有外遇不承認,現在知道有神明在看,就有可能乖乖回家。

神明的功能:化解瘟疫與悲情

生、老、病、死,人生在世有各種困難,除了前述善惡的對立、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紛,人們還得面對瘟疫的考驗。而在醫療不發達的時代,傳染病也帶來了一些宗教活動。

以前臺灣移墾社會,建設還沒那麼完善,夏天一到,瘟疫就會更加嚴重,這時就靠祭祀五瘟神來驅除瘟疫。例如,臺南市在清代就有瘟神廟,裡面供奉來自福州的五福大帝,即五瘟神。五瘟神的誕辰是農曆五月五號,即是因為天氣從端午節開始變熱,蜈蚣、蛇、蚊子、蟑螂、螞蟻都跟著跑出來,傳染病也在這時開始出現。

除了氣候因素,瘟神也是世界性的現象,而且跟「港口」和「船」非常有關係——以前黑白電影中的吸血鬼,就是帶著「老鼠」手下坐船去感染人類,就像黑死病的感染途徑一樣。而十九世紀末的臺灣,在依據條約開港通商後,雖透過淡水、安平、雞籠、打狗等港口將銀子帶進來,卻也同時把細菌和老鼠給引了進來。

從歷史來看,許多傳染病都是從港口由船帶進來的。在此歷史與社會脈絡下,就發展出了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的「燒王船」儀式:王船在地方繞道,由道士替大家懺悔,並請瘟神離開,最後再把所有髒東西跟著船一起燒掉,達到淨化功能。

到了二十一世紀,許多瘟疫已能藉由醫療控制,不再透過這些宗教儀式來驅除。因此,現今東港迎王祭典遶境時,改在曾發生過車禍、自殺、意外等事件的地區,讓畫著臉譜的「魔鬼特攻隊」──八家將、五毒大帝等陣頭,趕走地方上的厲鬼和災禍。有些家庭還會準備紙人替身,讓它替家人承受髒東西或壞運,再和王船一起燒掉。

不止於迷信的宗教信仰與受難儀式

以人類學家特納(Victor Turner)提出的「社會劇場」和「受難儀式」概念來理解,這類儀式其實是在回顧當地的悲情、驅逐不平安。同時,還有另一層意義是,讓民眾面對自己的痛苦。

現今有些人會到東港東隆宮改運,讓「班頭」拿著溫王爺令旗打自己的手心,或用板子打屁股,還有人會戴上紙枷當「犯人」。這些都是屬於王爺信仰的受難儀式,透過宗教儀式來解決自己的罪惡感。康豹在田野調查時就曾看過,令旗連信徒的手心都還沒碰到,那個人就開始哭了,因為他正在坦然面對自己的內心。

宗教有時會被看成是一種「迷信」,但透過這樣實地走訪臺灣各地廟宇的研究,讓我們對宗教有了不同的理解:無論是化解悲情的受難儀式、明辨是非的神判儀式,或是重啟調解機制的告陰狀,表面上是宗教活動,其實都是在處理人們的心理問題或是社會問題。

晚明古人瘋旅遊,竟還有炫耀文、套裝行程?

⊙從歷史看旅遊發展

當今人們出遊前,往往會靠閱讀朋友的心得文安排景點,或看看部落客推薦哪裡有美食;出遊後會在熱門景點拍照、打卡,分享到社群網路,再期待別人來按讚留言。這些旅遊行為,其實跟晚明的古人有異曲同工之妙,本文藉由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巫仁恕研究員當導遊,一探晚明有趣的旅遊風氣。

江南──晚明的熱門「打卡」景點

若穿越回明代,除了看到幽雅的園林、風流的江南才子,你還會發現許多熱衷旅遊的古人。巫仁恕在蒐集史料時發現,晚明時期旅遊書的數量達到巔峰,旅遊活動從上層階級普及到庶民,甚至發展出商業化的住宿、遊船、套裝行程。而回顧歷史,「交通發展」是促進旅遊的關鍵要素。

中國古代的詩詞中,常可見大量關於山水的描述,在晚明遊記中亦然。例如明代楊爾曾的旅遊書《新鐫海內奇觀》,不只透過文字描繪遊覽心得,也畫出具象的風景,筆法有別於強調意象的文人山水畫,更加引人嚮往。

晚明文人們的遊歷地點,大多按照過去文人所推薦的景點來決定。只要某位文人曾寫下關於某地的山水,那地方便像歷史文化遺產般,成為後代文人拜訪的景點。

大多數文人會選擇方便抵達,或是受到多數人歌詠的景點旅遊。若交通不便,就算是名山大澤,因為有所費不貲與風險高的問題,能夠前往旅遊的人自然就少。例如明代文人費元祿,曾解釋他的家鄉鉛山縣雖有美景,卻沒人知道:「要以地僻,故未經驗雅之士品題耳,不當以目論也。」因此,容易到達的地點自然會成為眾人遊歷的地方,像是江南一帶。

晚明作家李日華的旅遊路線中,即顯示身為嘉興人的他,經常到附近景點遊歷。旅遊行程若跨越他省,當時便稱之為「壯遊」;在近處可一日來回的地點,則稱為「淺遊」。

晚明時期雖有某些山水景點是大家所一致推崇的,例如五嶽,但當時的文人仍多只在江南遊歷。例如明代的江南文人黃省曾,喜好遊歷的他,曾經在應京赴考途中因為聽聞西湖之美,便激動著裝前往,遊玩數日而不應考。黃省曾還自號為「五嶽山人」,然而他卻未曾到過五嶽,其遊歷大多仍侷限於江南地區的景點。不過,這並不表示明代就沒有真正會到各地遊歷的文人,像徐霞客就頗具冒險犯難精神,遊歷的地方也相當多,但像他這樣的例子畢竟是少數。

漸漸地,「江南山水之美」成為描繪各地風景的比較基準、美好景緻的代名詞。例如,清代才子紀曉嵐被流放到烏魯木齊時,曾說烏魯木齊當地風景就跟江南風景一般美好,顯示出文人無論是去山東、北京,還是烏魯木齊,都會以江南的視角來套入這些地方。

關於江南山水美感的塑造,還有另一個例子可以佐證。清初《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曾說,人生中必遊的五個地方,分別是北京、揚州、蘇州、杭州與南京。除了政治中心北京之外,其他四個地方都是位在廣義的江南地區,象徵文化重鎮非江南莫屬。

旅遊在晚明雖蔚為風潮,但地大物博,仍有許多地點未曾被拜訪過。而那些初次被書寫的山水,就成為新開發的景點,被文人書寫後,便成為其他文人爭相拜訪的地點——愈多關於該地的記載與題詠,那個地方便會愈出名。

所以,有許多熱門景點是被文人塑造出來的,透過文人的題詠歌頌,美感隨之建構而成。但這些地方是不是真的很美,就見仁見智了。舉例來說,飛來峰是杭州著名的景點,關於飛來峰的歌詠,不僅明代文學家,好幾個朝代的文人都曾為它撰寫文章。但巫仁恕親自到訪飛來峰後,卻發現實際看到的,和閱讀而來的感受存在很大的差異。

晚明文人為何寫遊記炫耀?

就像西元二○○○年前後,臺灣樂壇市場成熟,有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的歌手來臺發片。江南是晚明的文化中心,文人也會到這裡遊歷、社交、撰文,以爭取更多曝光與認可。因此,書寫遊記就是文人展現文化資本的手段,除了炫耀,還有社會、經濟上的考量。

不過,有些當時的筆記小說提到,部分文人不會親自去旅遊,而是派「僮僕」去該景點察看,回來後報告景點長什麼樣子,文人再去杜撰這些遊記,並以寫了多少遊記來彰顯自己的身分地位。例如,清代徐揚所繪的〈姑蘇繁華圖〉,即有僮僕拿著提盒跟隨文人遊歷山水的景象。由此可見,當時因為寫遊記的風潮,衍生了不少奇異之事。

晚明旅遊的舒適性與娛樂性,亦成為有別於當時他國旅遊的最大特點。各種精緻化的工具應運而生,例如美觀、具不同功能性的畫舫,放置食物的提盒、烹茶煮酒的提爐等遊具。另外還有跟隨文人出遊的僮僕與歌妓,或是因旅遊而生的游道論述、雅俗之辨等,都反映了士大夫想塑造的身分與品味。

不輸文人!庶人的必玩行程

晚明文人寫了許多遊記,但,庶民會參考這些遊記嗎?

關於傳統中國人的識字率,美國學者羅友枝(Evelyn Rawski)曾做過估計:在一八八○年代,男子識字率約百分之三十至四十,女子則只有百分之二到十;城市裡的男性又比城外的較高一些(但此數據僅供參考,學界尚無法完全證實)。如果再往前二百年推測,晚明的庶民識字率應該更低。因此,巫仁恕認為,晚明的庶民看不懂,也不會去看文人所寫的遊記,反而是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旅遊文化。只不過流行在庶民間的景點,與文人遊歷之處多有重複。

庶民的主要旅遊形式有兩種,分別是節慶廟會與進香團。節慶廟會多是慶祝神明的誕辰,但神明的誕辰日子是「人」訂出的,所以這些時間,其實就是配合農閒休息之時,提供庶民休閒活動的空間。而都市裡節慶廟會所拜的神明亦然。無論是手工業或商業所拜的神祇誕辰,都是配合該行業的休息時間來制定的。

至於進香團的發展,在晚明最為明顯。進香團與節慶廟會不同,路程較遠,且不是配合某些階層的時間。除了庶民,士大夫與士女閨秀也會參與進香團;儘管有許多士大夫不願意家中婦女參與路途遙遠的進香活動,但只要女子們以「還願、求子」等理由說服家中男性,多半會成功。

現代進香團與晚明時期相比,除了交通工具不同,其他內容幾乎都很像,如同套裝行程。晚明的進香團在搭乘船隻時,會在船上掛著寫有「朝山進香」的旗幟;也有專門接待進香旅客的旅行社,叫做「牙家」,負責協助旅客旅行中的吃喝玩樂所需。

在史料中,可以看到當時的進香活動也兼具娛樂性質。例如費元祿在其著作《鼂采館清課》中,提到士女禮朱元君神的活動「笑語喧騰,樂聲間作」,顯示進香活動還是帶有濃厚娛樂色彩。甚至在佛家七月的盂蘭齋會中,宗教活動「長者布金,士女施金錢以千計,冀繳福田利益」,或是「余從九陽江望河燈,下龍門關數里不絕,無慮萬點,若星漢錯落,珠連璧合,波文蕩漾,足當水嬉」,都顯示了香客與遊客難以區分。

晚明古人這麼愛玩,不拚經濟?

晚明有些地方官員或士大夫認為旅遊會造成奢侈浪費,甚至因為重農輕商的傳統觀念,而認為旅遊會影響民生或國家稅收,因而主張禁止旅遊活動。不過,從當時的文獻資料來看,並沒有人因旅遊而破產,反而是賭博與打官司容易使人傾家蕩產。

其實上述禁止旅遊的理由,是許多先入為主的傳統觀念所致,例如奢侈浪費這樣的批評,本來就是來自因人而異的消費習慣。

巫仁恕以「社會經濟史」為基石深入探究,看到晚明旅遊風氣盛行的表象之下,更深一層的文化史。旅遊在晚明帶來的正面影響是促進經濟發展、象徵社會繁榮,甚至也反映了當時的太平景象。下面就以「轎子」、「路程書」、「社會結構」為例,說明當時旅遊風氣的盛況。

第一,轎子。南宋已有轎子,但當時純粹做為日常交通工具,到了晚明卻開始做為「旅遊」用途,這背後原因與人口有關。晚明處於人口爆炸成長期,有一億多人口,勞動力十分充足,卻也使得每人可耕種的土地愈來愈少。而這時旅遊業的發展,恰好創造出轎夫、舁夫、牙家等大量的人力需求。換句話說,旅遊活動的興盛,其實代表著國富,同時也製造了許多就業機會。

第二,「路程書」的使用。路程書是古代商人的交通參考書籍,可以指引商人到外地貿易時,該選擇陸路或水路。例如,文林閣唐錦池刻印刊行的《士商類要》就介紹了各路程中的各種旅遊景點;晚明黃汴所編撰的《天下水陸路程》,也同樣在路程後面附有旅遊介紹。原本路程書只用來做為交通參考,但因商人在旅途中會順便觀光,所以路程書也兼具旅遊指南的功能。

最後,從社會結構面來看,晚明商人群體崛起、社會地位提高,引起士大夫內心的焦慮。士大夫想與商人做出區隔,因此需要展現自己獨特的旅遊品味。

逆轉勝!工業革命下的英國旅遊業

從全球史的脈絡來看,現代旅遊業的發展是從英國開始而逐漸流傳開來的。然而,十八世紀以前,英國能旅遊的人非常少,大概只有貴族才能進行旅遊活動。相對地,十六世紀的晚明,旅遊業已發展出商品化與精緻化,甚至庶民間也流行旅遊。

從十八世紀以前,西班牙及葡萄牙傳教士到中國遊歷的記載中,可以發現,他們對晚明之後的旅遊發展感到非常驚訝。遊記中描述了轎子的舒適、鋪得十分平整便利的道路、非常舒服精緻的畫舫,同時也讚揚旅館的普及。這些設施的體驗,遠遠超過當時歐洲所及。

從近代史來看,晚明旅遊業超前世界一百年。但到了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英國旅遊業有了革命性的發展。

英國先是在道路的修葺、馬車避震的科技改良、鄉村旅館的精緻化方面,逐漸超越中國;加上中產階級興起、消費力提升,更加帶動英國旅遊業蓬勃發展。隨後的工業革命,也促使英國旅遊業有了革命性進展。因此,十八世紀後,親歷中國的歐洲人開始對於中國旅遊經驗給予負面評價。到了十九世紀,歐洲鐵路普及,中國旅遊業與英國相比,落差更大。

從近代史來看,旅遊業對於文化和經濟發展,都是有所助益的。若問及當今臺灣是否應多發展旅遊業,或許我們應先改善交通的便利性。許多人喜歡到日本旅遊,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日本有很便利的交通網絡。從轎子、馬車到鐵路,旅遊業的現代化,與「交通工具」的進步有極大關聯。

商品簡介

蘇東坡瘋檳榔?明朝人愛寫炫耀文?鼓吹自己好棒,竟沒用?

中研院,在做什麼?!

跌破你眼鏡的史料趣事、學者口袋裡的故事,

用鄉民說書般的白話文,翻譯給你聽!

北朝寶寶心裡苦怎麼辦?街頭造佛像,求慰藉。

部落客鼻祖在這裡!明代古人也瘋打卡式遊記、炫耀文。

為消瘴癘之氣,蘇東坡竟成紅唇族?!

斬雞頭、告陰狀……人們為何在神明面前發誓?

面對霸凌,我們都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迫害vs情感依附,家內性侵開不了口的原因。

活在當代的巫師,究竟做些什麼?

秒懂古人的史料祕辛 ╳ 知識量爆表的現代講堂

史上第一本!來自中央研究院,讓你無痛修學分的人文公開課。

一趟由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團隊領頭的人文之旅,用最親民的語言,帶你潛入最高學術殿堂,挖掘論文裡的高質量知識。

你從不知道的古代庶民生活、皇帝心聲,和現代人息息相關的災難社會學、心理、政治、語言研究⋯⋯篇篇都像坐在巷仔口那位深藏不露的神人在講古,推翻你對人文社會科學的認知與想像。

【專文作序】

廖俊智(中央研究院院長)

【他們都推薦】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歷史學家)

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鄭麗君(文化部長)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者兼總編輯)

謝金魚(「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共同創辦人)

謝佩霓(藝評人、策展人)

── 一致好評!(依姓氏筆畫序排列)

★本書收錄文章改寫自以下中央研究院學者團隊之研究成果(依文章序排列)

顏娟英|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巫仁恕|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陳熙遠|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韻如|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李尚仁|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翁佳音|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康 豹|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曾品滄|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巫毓荃|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連玲玲|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張 寧|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彭仁郁|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張仁和|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吳齊殷|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洪子偉|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

胡台麗|民族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劉璧榛|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黃樹民|院士、民族學研究所通信研究員

林若望|語言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單德興|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林宗弘|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楊子霆|經濟研究所助研究員

吳重禮|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

★本書特色

1. 中央研究院最新推出的科普品牌「研之有物」,用最接地氣的文字,帶你一窺學者們的研究心血。

2. 「研之有物」榮獲2018年【傑出公關獎–政府傳播類】優異獎。

3. 一本為科普宅、歷史狂、知識控們打造的親民科普書。想搞懂古人的心,本書是值得你一再咀嚼的翻譯年糕。

作者簡介

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編輯群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盼以具體的研究案例、真實的研究員生活,揭開中央研究院神祕的面紗,讓人們了解研究成果如何應用生活中,繼而體會研究的價值與重要性。

中央研究院以理論結合實作、專業結合想像力,探索生活中各種問題的答案。每個研究成果,都不只是一篇論文,而是推進生活邁向永續的動力。惟鑒於論文的專業嚴肅性,難以令社會大眾親近、了解研究的意義與樂趣,進而運用各種理論與發現,因此中央研究院於2017年推出《研之有物》科普網站,期待成為中央研究院與社會大眾的橋梁,將論文轉化為親民簡易的報導,一起永保好奇心,探索這世界!

Facebook|研之有物

網站|http://research.sinica.edu.tw/

作者自序

說到大家懂,也是我們該做的事 ◎廖俊智(中央研究院院長)

二○一八年,對中央研究院而言是別具意義的一年,我們九十歲了。從草創之初僅十個研究所,到現在擁有三十一個研究所、研究中心,橫跨了數理科學、生命科學與人文及社會科學三大領域;放眼世界,少有研究機構含括如此多面向的研究領域。中研院長期扮演國家基礎研究重鎮的要角,包含執行各項研究計畫或發表專業建言,數十年來盡心盡力埋首前行。與此同時,我們也深知傳遞知識的社會責任,許多院內同事平日雖專注於研究工作,但也不吝於利用空檔到院內外演講、上課,或接受採訪;透過多種媒體的傳播,啟發年輕學子對真理的追尋,對好奇心的滿足。

儘管如此,在數位時代,傳播知識的管道早已從紙本延伸至線上,從單向擴展到互動,從錄影進化到直播,各類新媒體或社群軟體已成為公部門與時俱進的傳播平臺。中研院自然不可置身於數位浪潮之外。

院內各學組的研究人員,藏龍臥虎,每位學者除擁有豐沛的專業知識外,每間研究室門後,更藏著許多壓箱寶的小故事,例如求知過程中的靈光乍現、決定性的一場對話,或是陰錯陽差的實驗結果,都少有機會訴諸於文字,與他人分享。蓄積九十年研究能量的學術殿堂,艱澀的期刊論文及實驗數據,專業、嚴肅又難以親近。如何鼓勵更多年輕人投入基礎科學,了解研究的意義與樂趣?於是,打造專業又容易親近的科普品牌,讓更多人知道「中研院在做什麼」,成為我們跨出改變的全新嘗試。

二○一七年四月,中研院創建的「研之有物」科普網站正式上線,三座各自代表「數理科學」、「生命科學」以及「人文與社會科學」三學組的橋樑主視覺設計,輕鬆串接起專業、嚴肅的學問以及求知若渴的閱讀者。具體的研究案例、真實的研究人員生活,透過淺顯、活潑的筆法,以及生動的數據圖表、插圖呈現,帶領讀者前往各研究現場;揭開研究室及實驗室的神祕面紗,看見成功背後的各種挫折與努力,了解研究成果如何應用在生活中,繼而體會研究的價值與重要性。為了讓更多人能加入如此引人入勝、妙趣橫生的學術研究世界,「研之有物」編輯同仁們盼能將網站內容以實體書籍形式出版,擴展讀者群眾,讓知識更具感染力,搭起另一座更寬廣的橋樑。

中研院人文領域的研究在亞洲國家中長期居於領先地位,例如:除了中國上古史和考古研究是本院傳統的強項領域外,我們在明清研究和近代思想史方面也有陣容堅強的研究團隊,累積卓著的學術聲譽;在社會科學領域,則著重探討政治、經濟、法律、社會福利、人口規劃、家庭教育等國家發展的重要課題。於是我們決定從橫跨文史、社會、經濟、哲學、法政等面向的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著手,未來會持續將更多專業又不失趣味性的線上文章以學組分類成冊,介紹給讀者。

本書特別精選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相關文章二十五篇,涉及歷史、文化、社會、語言及政治等各種研究。書中文章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觀察北朝、明清及民初時的社會文化;從醫療史的角度探討人們的生老病死,靠近千百年前的古人;分析歷史文獻資料,知道臺灣這塊土地承載的許多故事;透過田野調查,解密原住民族神祕的巫師文化,以及「泰北金三角」地區不為人知的現代風貌;跟著語言學家尋找語言的文法邏輯,了解學好外文的關鍵;翻譯工作絕不僅止於熟悉兩種語言,更不能忽略深藏在作品之中的文化脈絡;向讀者介紹如何透過學術研究,點出臺灣目前面臨的經濟、社會、司法、醫療等問題癥結,並進一步探究解方。文章內容豐富多元,見解精闢獨到,值得延伸討論,細細品味。

九十年風華,應運而生的科普新品牌,代表中研院親近群眾、分享研究成果的創新嘗試,希望《研之有物》更加豐富你我的生活,讓我們一起言之有物!

研之有物:穿越古今!中研院的25堂人文公開課
作者:中央研究院 研之有物編輯群
出版社: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7-11
ISBN:9789864061242
定價:360元
特價:88折  317
其他版本:二手書 53 折, 190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