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淺薄時代,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
cover
目錄

各界好評

推薦序|學習深度工作,當更好的工作人和經理人─—翟本喬

推薦序|這一年來我所期待的一本書─—鄭國威

推薦序|自我精進,為每一個今天加油─—鄭緯筌

推薦序|深度工作力,時間管理的最佳心法─—楊斯棓

推薦序|在專業生涯開始前,最好知道的事─—蔡依橙

前言│深度工作 vs. 淺薄工作

PART 1────概念

第一章 深度工作力,創造價值的關鍵能力

成為新經濟中的贏家

深度工作力協助你快速學習

深度工作力協助你達成高效生產

為什麼有些經常分心的人,表現卻很傑出?

第二章 當「深度」越稀有,就越值得你投入

擁抱分心的原因1》度量黑洞

擁抱分心的原因2》最小阻力原則

擁抱分心的原因3》以忙碌代表生產力

擁抱分心的原因4》網際網路狂熱教派

深度工作就是你的機會

第三章 深度工作力,美好生活的必要條件

支持深度的論證1》從神經學來看

支持深度的論證2》從心理學來看

支持深度的論證3》從哲學思考

深度生活就是好生活,不管你從什麼角度看

PART 2────原則

原則一 培養深度工作力

策略1》確立你的工作哲學

策略2》建立深度工作的儀式

策略3》大動作投入深度工作

策略4》別獨自工作

策略5》像經營企業般執行

策略6》要懶惰

原則二 學會擁抱無聊

策略1》別逃避分心,要逃避專注

策略2》學老羅斯福那樣工作

策略3》練習生產性冥想

策略4》練習記憶一副牌

原則三 拒絕任何好處心態

策略1》根據「重要少數法則」選擇網路工具

策略2》利用「斷線實驗」篩選社群媒體

策略3》別用網際網路來娛樂自己

原則四 排除淺薄事務

策略1》安排工作日的每一分鐘

策略2》量化每一種活動的深度

策略3》確認淺薄工作的時間比率

策略4》在五點半前結束你的工作

策略5》讓自己難以連絡

結語

附註

試閱內容

原則四:排除淺薄事務

2007年夏季,軟體公司37signals(現已改名為Bawecamp)展開一項實驗:縮短五天的工作日為四天。他們的員工似乎能在少一個工作日的情況下做同樣多的工作,所以他們決定永久實施這項改變,每年5月到10月,37signals員工只要工作週一到週四(顧客支援部門除外,仍然每週營運五日)。公司辦公人員佛列德(Jason Fried)在部落格的貼文談到這個決定:「人應該享受夏日的天氣。」

過沒多久,商界媒體開始出現抱怨的聲音。佛列德宣布公司每週工作四天的幾個月後,新聞記者韋斯(Tara Weiss)在《富比世》寫一篇批評文章,標題為〈為什麼每週工作四天行不通〉,她總結對這種策略的質疑如下:

把四十小時擠進四天未必是有效的工作方法。許多人發現,一天工作八小時已經夠辛苦了,要求員工多工作兩小時可能導致士氣和生產力下降。

佛列德迅速回應,在一篇標題為〈《富比世》誤解每週工作四天的重點〉文章中,他先同意韋斯的前提,把四十小時擠進四天對員工是沉重的負擔,但他澄清,這不是他的用意。「每週工作四天的重點是做更少的工作,」他寫道:「不是每天工作十小時,而是四天正常的工作八小時。」

乍聽之下可能讓人感到困惑,佛列德先前宣稱,他的員工四天內做完的工作抵得上五天。不過,現在他宣稱他的員工工作時數變少,兩種說法可能都對嗎?差異就在於淺薄工作的角色。佛列德解釋說:

很少人能一天工作八小時。你在開會、被打斷、瀏覽網路、勾心鬥角和私人事務這類在工作日很尋常的事情中間,能工作幾個小時就已經很幸運了。

減少正式工作時數有助於從工作週中擠出精華。一旦每個人只有較少時間把正事辦好,他們會更尊重工作時間。員工變得對他們的時間更小氣,而這是好事,他們不浪費時間在無關緊要的事。如果你的時間較少,通常你會更善加利用。

換句話說,37signals每週減少工作時間,減少的淺薄工作遠多於深度工作,由於後者大致不受影響,所以仍能完成重要事項。平時似乎緊急的淺薄工作,出乎意料的其實可有可無。

對這個實驗的自然反應之一是,如果37signals再更進一步會有什麼結果。如果減少淺薄工作的時數對達成的績效毫無影響,那麼,要是不僅減少淺薄工作,還以更多的深度工作取代省下來的時間,又會如何?所幸這家公司很快的又把這個大膽的構想付諸實現,讓我們的好奇心得到滿足。

佛列德向來對Google等科技公司的政策感興趣,Google給員工20%的時間做自己擬定的專案,雖然他喜歡這個構想,但從忙碌的一週中撥出一天仍嫌不足,因為要創造出真正的突破,需要不間斷的深度工作。「我寧可把五週的五天集中變成連續的五天。」他解釋說:「所以我們的想法是,給人們一段不被打斷的較長時間,得到的結果會更好。」

為了測試這個構想,37signals採取相當激進的做法,這家公司讓員工整個6月放假,以深入研究他們自己的專案。這整個月是一段免除淺薄工作義務的時間,沒有進度會議、沒有備忘錄,以及謝天謝地沒有PowerPoint。到了月底,公司舉行「推介日」,讓員工推介他們研究的創意。佛列德在《企業》(Inc.)雜誌的文章中總結這個實驗,宣稱大獲成功。推介日帶來兩個很快開始生產的專案:一套更好的顧客支援工具,和一套協助公司了解顧客如何使用產品的資料視覺化系統。公司預期這些專案將為37signals帶來重大價值,但如果僱主沒有提供員工不受干擾的深度工作時間,它們幾乎確定不會誕生。要發掘出這些專案的潛力,需要數十小時不中斷的努力。

「我們怎麼負擔得起讓營運停止一個月,『浪費時間』在創意上?」佛列德反過來問:「我們怎麼負擔得起不這麼做?」

╳╳╳╳

37signals的實驗凸顯一個重要的事實:越來越支配知識工作者的淺薄工作,其實很多時候,重要性都不如當下的感覺。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取消大部分的淺薄工作,營運績效很可能不受影響。而且正如佛列德的發現,如果不僅取消淺薄工作,還以更多的深度工作取代省下來的時間,企業不僅可以持續運作,而且可能更成功。

這個原則就是把這種思維應用在個人的工作生活上。以下介紹的策略是為了協助你嚴格區別你的淺薄工作,將它們降至最低程度,留下更多時間給重要的深度工作。

不過,在細談這些策略前,我們得先面對這種反淺薄的思維有它的限度。深度工作的價值遠超過淺薄的價值,但這並不表示你必須不切實際的把所有時間投資在深度。首先,大多數知識工作的職務需要不少淺薄工作才能維持,你也許可以避免每十分鐘檢查一次電子郵件,但不可能不回覆重要訊息。換句話說,我們應該把這個原則的目標訂為:減少日程表上的淺薄工作,而非消滅它。

還有一個問題是認知能力的極限,深度工作很消耗精神,因為它把你推向能力的極限。績效心理學家曾深入研究個人在一定時間能持續做多少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授艾瑞克森(Anders Ericsson)和他的同僚在刻意練習的論文中談到這些研究,他們指出,對這類練習的生手來說,每天一小時是合理的極限;對已經習慣嚴格練習的老手,極限可能拉長到約四小時,但很少能更久。

(刻意練習,與深度工作的定義有很高、但不完全的重疊。就本書的目的來說,深度工作屬於高認知需求的工作,刻意練習則是這類工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

重點在於,一旦達到一天的深度工作極限,如果嘗試再多做一些,成效就會降低。因此,只要你一天安排的淺薄工作不會排擠到最大限度的深度工作,就不至於造成損害。你可能覺得這應該很容易,一般的工作日是八小時,就算是能力最強的深度工作者,也很難在真正深度狀態超過四小時,所以你可以安全的把半個工作日用在淺薄工作。但這種分析的危險是,這段時間很容易消磨,尤其是考慮到會議、約談、電話和其他例行事務的影響。對許多職務來說,這類事務的耗費,可能讓你只剩下短得出奇的時間能夠不受打擾的工作。

例如,我的職務是教授,傳統上較少受這類雜務的影響,但即使是如此,雜事仍占據我時間的一大部分,特別是在學年期間。隨便拿我上學期日程表上的一天為例,我從十一點到十二點開會,一點到兩點半又是另一場會議,然後三點到五點教課。這個例子裡,我八小時的工作日只剩下四小時,即使我壓縮其餘的淺薄工作(電子郵件等)到半小時,仍然達不到每日深度工作四小時的目標。換句話說,儘管我們沒有能力整個工作日沉浸在幸福的深度中,但這並未解除我們應該減少淺薄工作的迫切性,因為一般知識工作者的工作日比人們想像的更支離破碎。

總結而言,我建議你以懷疑態度看待淺薄工作,因為它的危害往往被大幅低估,它的重要性則被大幅高估。淺薄工作是無法避免的,但必須限制它在不影響你從充分利用深度工作能力的範圍內,因為深度是最終決定你發揮價值的事。接下來的策略將協助你達成這個目的。

■ 策略1──安排工作日的每一分鐘

如果你介於二十五歲到三十四歲,住在英國,你看的電視可能比你想像的多。2013年英國電視監管當局調查人們看電視的習慣,這項調查估計,二十五歲到三十四歲年齡層的受調者,每週花十五到十六小時看電視。這聽起來好像很多,但實際上是嚴重低估的數字。我們知道低估是因為,談到看電視的習慣,我們有反映真正情況的資料。英國廣播電視視聽眾研究委員會(BARB;相當於美國尼爾森公司﹝Nielsen Company﹞)在代表樣本的家庭安裝計時器,客觀公正的記錄人們實際看電視的時間,發現自認每週看電視十五小時的二十五歲到三十四歲年齡層,實際看電視的時間約二十八小時。

錯估時間,不只出現在英國人看電視的習慣,在各式各樣的自我行為估計中,總是看得到類似的錯估。在一篇談論這個一主題的《華爾街日報》文章中,商業作家范德康(Laura Vanderkam)指出更多這類的例子。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SF)調查,美國人自認平均每晚睡約七小時,但實際測量美國人睡眠的「美國人時間使用調查」糾正這個數字應該是八.六小時。另一項調查發現,宣稱每週工作六十到六十四小時的人,平均每週工作可能只有四十四小時;而宣稱工作超過七十五小時的人實際上工作不到五十五小時。

這些例子凸顯一個重點,我們每天花很多時間在「自動駕駛」上──不去想我們怎麼利用自己的時間。這是一個問題。如果你不堅持保持深度與淺薄工作的平衡,養成習慣在行動前停下來自問:「現在做什麼最好?」你將很難避免無關緊要的事悄悄占據時間表的每個角落。下面介紹的策略,目的就是強迫你採取這種行為。這個概念剛開始你可能覺得很極端,但很快的,它將證明對你追求充分利用深度工作的價值是不可或缺:安排你一天的每一分鐘。

╳╳╳╳

我的建議如下:在每個工作日開始時,翻開專為這個目的而準備的橫線筆記本新的一頁,在左側由上而下每一行標示一天的一小時,涵蓋你工作日的所有時間。接著是重點,把工作日切出數個時段,指定每個時段的工作。例如,你可能切出上午九點到十一點,指定在這段時間寫一家客戶的新聞稿。你就畫一個方塊,把對應這段時間的三行框起來,在方塊上寫「新聞稿」。不是每個時段都需要指定工作,有些時段可能用於午餐或休息。

為了保持乾淨清爽,時段最少應該要有三十分鐘,占頁面上的一行。這表示,不要把當天的每一項小任務,例如回覆上司電子郵件、填退費表、問卡羅有關報告的事等,都畫一個小方塊,你應該把小任務集中成更概括性的工作方塊。這時候,你可以用一個輔助的方法,從工作方塊畫一條線到頁面右側的空白處,在那裡列出你準備在那個時段完成的所有小任務。

完成工作日的時間安排後,每一分鐘應該都屬於一個時段。事實上,你已經安排好工作日的每一分鐘,每一分鐘都有事要做。這一天就以這份時間表來指引你工作。

當然,大多數人會立刻碰上問題。從工作日一開始,你的時間表可能(通常都會)出現兩個問題:第一是你可能估計錯誤,例如,你可能計畫以兩個小時寫新聞稿,實際上卻花了兩個半小時。第二個問題是,你會被打斷,新的義務出乎意料的出現在你的工作時段中,這類事情也可能打散你的時間表。

這不是大問題,如果你的時間表被打亂,你應該一有機會就花數分鐘修改其餘時間的安排。你可以換新的一頁,也可以擦掉方塊,重畫時段,或者照我的方法做:在舊方塊上打叉,然後在右側重畫新方塊(我都畫窄窄的方塊,才有空間做修改)。有些時候,你可能需要修改五、六次。別因為這種情況而氣餒,你的目標不是不計代價堅守訂好的時間表,而是隨時都清楚知道你接下來要做什麼,即使這些決定隨著一天過去一再被修改。

如果你發現修改時間表的頻率讓你不勝負荷,有幾個技巧可以讓它穩定些。第一,你應該認清,你永遠會在一開始低估大部分事情需要花的時間。剛開始培養這種習慣的人,往往一廂情願的擬定時間表,以最佳情況設想他們的一天。但慢慢的,你應該可以更精確的(甚至略微保守的)預估工作所需時間。

第二個技巧是,利用「溢位方塊」。如果你不確定一項工作要花多少時間,就先畫上預期的時間方塊,再增添一個額外的方塊。如果需要更多的時間,就利用額外的方塊來繼續完成它。不過,如果你準時完成這項工作,就為額外的方塊分派另一個用途,例如一些不緊急的任務。這讓你得以順應一天中無法預測的事,而不需要一直修改畫在紙上的時間表。拿前面提到的寫新聞稿為例,你安排兩個小時寫新聞稿,但再增添一小時的方塊,有需要時就可以繼續寫新聞稿,不需要時則分派用來檢查和回覆電子郵件。

我建議的第三個技巧是,更自由的使用你的工作方塊。為你的工作方塊分配較長的時間,比你預期完成一項工作需要的時間還長。典型的知識工作者一天會有許多事情發生,有一些時段可以用來處理意外,會讓事情更順利。

╳╳╳╳

在你執行這個策略前,我得先解決一個常見的反對意見。根據我推薦這個方法的經驗,我發現許多人擔心這種規畫會變成綁手綁腳的負擔。例如,一位名叫喬瑟夫的讀者在我寫到這個主題的部落格貼文上評論:

我想你太低估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讀者若太認真採用這個方法,與時間表建立強迫性和不健康的關係,導致過度誇大計算時間的重要性,超過對工作的投入,而後者正是我們所談的,藝術家的方法往往是最好的方法。

我了解這種顧慮,而且喬瑟夫當然不是第一個提出的人。不過,這也很容易解決,我每天安排時間表時,除了例行安排沉思和討論的長時段外,還有一個原則是:如果我有重要發現,那就是完全正當的理由,可以忽視當天其餘的安排(當然,不能省略的工作例外)。因此,我可以繼續探索意外的發現,直到失去動力,這時候,我再退回來為一天剩下的時間重建時間表。

換句話說,我的時間表不但容許、還鼓勵即興的改變。喬瑟夫把時間表的目標,誤解為強迫你按照僵硬的計畫行事。時間表的目的不是束縛,而是深思熟慮。這是一種簡單的習慣,迫使你持續花片刻思考你的一天,自問:「其餘的時間做什麼最好?」這種習慣要求的是結果,而不是堅持固定不變的方法。

我甚至認為,這種結合安排所有時間、必要時順應或修改計畫的方法,更能讓體驗創意,勝過採用較傳統的、任由一天的時間流逝而未加管理的方法。如果未加管理,很容易讓你的時間流於淺薄,電子郵件、社群媒體、瀏覽網路……這類淺薄行為雖然可以滿足一時,但不會帶來創意。另一方面,透過組織你的時間,你可以隨時調度時段以探索一個新構想,或深入思考有挑戰性的事,或是在固定的時段從事腦力激盪,這些都是較可能激發創新的深度工作。(回想我在原則一談到,許多偉大的創新思想家都遵循固定的儀式。)因為你願意在創新構想出現時放棄你的計畫,當謬斯駕臨帶來創新靈感時,你也已經做好準備。

╳╳╳╳

總結而言,這個策略的目的在於認識深度工作的習慣需要你尊重看待你的時間。培養這種尊重看待的第一步就是:安排工作日的每一分鐘要做什麼。剛開始你會抗拒這種做法是自然的反應,因為任由內在的隨興和外在的要求來你的支配時間肯定容易得多。但如果你想發掘自己創造價值的潛力,就必須克服對這種管理方法的不信任。

商品簡介

世界越淺薄,深度工作的報酬就越可觀

人心越紛擾,專注產出的威力就越驚人

競爭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深度工作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 《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是知識經濟的殺手級應用:

只有靠高度專注,才能嫻熟一種困難的技藝,或解決一個艱深的問題。

——《經濟學人》

★ AMAZON 2016年度最佳商業/領導書

★ 權威商業書評網800-CEO-READ 2016年度最佳商業書入圍

★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衛報》、IDEAS.TED.COM一致好評!

當我們抱怨臉書占去太多時間,還在思索要與社群網站保持什麼樣的關係,

MIT電腦科學博士.談論未來職場最具啟發性的思想家

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告訴你————

真正的獎賞不會留給那些閒適的使用臉書的人!

在這個淺薄時代,人們紛紛擁抱分心,每天將大把時間浪擲於紛亂的電子郵件和社群媒體上,失去了深度思考、深度工作的能力,不知道自己其實能以更好的方式生活。

也因此,一種極有價值的技術變得越來越稀有、甚至成為當今最具價值的能力之一,正是——

DEEP WORK深度工作力!

卡爾.紐波特教授在本書中暢談連線時代的種種影響,從自身經驗告訴所有人:

專注力和生產力,是可以有系統地解決的科學問題!

擁有深度工作力,是擁有美好深度生活的必要條件!

「深度工作力」是專注於高認知需求任務而不分心的能力,它能讓你快速學習,以更少的時間創造更好的成果。本書融合理論根據與實踐技巧,協助所有想在專業領域中成功的人,學會高效工作,成為新經濟中的贏家。

別再以為忙碌代表生產力,區別深度工作與淺薄工作,聰明的規畫深度工作的時間,培養專注的習慣與能力,你將能改變習於淺薄、容易分心、無法忍受無聊的心智。培養深度工作力,才是達成生活與工作平衡,並維持高品質的最好方法。

■ 培養深度工作力,用最少時間創造最高價值的18個策略:

1 確立你的工作哲學

2 建立深度工作的儀式

3 大動作投入深度工作

4 別獨自工作

5 像經營企業般執行

6 要懶惰

7 別逃避分心,要逃避專注

8 學老羅斯福那樣工作

9 練習生產性冥想

10 練習記憶一副牌

11 根據「重要少數法則」選擇網路工具

12 利用「斷線實驗」篩選社群媒體

13 別用網際網路來娛樂自己

14 安排工作日的每一分鐘

15 量化每一種活動的深度

16 確認淺薄工作的時間比率

17 在五點半前結束你的工作

18 讓自己難以連絡

作者簡介

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

1982年出生。2004年畢業於達特茅斯學院,2009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喬治城大學電腦科學系副教授,專精於分散式演算法。

除了以教授身分研究這個數位時代的理論基礎,他也寫作有關這些技術對我們的工作世界有何影響的文章。他經營的網站「學習客:成功模式解碼」(Study Hacks: Decoding Patterns of Success),提供學習、工作與人生成功的建言,每個月吸引超過10萬名訪客。他在網站上提出「深度工作力」一詞與相關概念,立即獲得熱烈迴響與轉載。新書《Deep work深度工作力》一出版立即成為《華爾街日報》暢銷書,並獲得《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和《衛報》的好評。

另著有《好到沒有人能輕忽你》(So Good They Can't Ignore You;入選《企業》、《環球郵報》、800-CEO-Read最佳商業書),以及提供非傳統建議給學生的書:《如何成為高中的超級明星》(How to Be a High School Superstar)、《如何當全A學生》(How to Become a Straight-A Student)和《如何在大學出人頭地》(How to Win at College),他也獲邀在哈佛、普林斯頓、麻省理工學院、達特茅斯、米德爾伯里、喬治城和杜克等美國最頂尖的大學演講這些主題。

譯者簡介

吳國卿

資深新聞從業人員,從事翻譯工作十數年。譯有《父酬者:姓氏、階級與社會不流動》、《震撼主義:災難經濟的興起》等書。

作者自序

前言│深度工作 vs. 淺薄工作(摘錄)

在瑞士蘇黎世湖北畔的聖加倫區,有個叫柏林根的小鎮,心理分析學家榮格1922年選擇在這裡興建一座避靜屋。剛開始,他蓋了一棟簡單的兩層樓石屋,並稱之為「塔屋」。從一趟印度之旅回來後,他看到當地人們常在家中設置冥想室,於是決定擴建避靜屋,增添一間私人辦公室。「在這裡,我可以獨處。」榮格談到這個空間時說:「我隨時帶著那把鑰匙,除非得到我的允許,沒有人能進到那裡。」

新聞記者柯瑞(Mason Currey)在他的著作《每日儀式》(Daily Rituals)中,從各種來源整理榮格的相關記述,還原這位心理分析師在塔屋的工作習慣。據柯瑞的報導,榮格通常在早晨七點起床,吃過豐盛的早餐後,他會在私人辦公室度過兩個小時不受打擾的寫作時間。到下午,他通常會冥想,或是在附近鄉間散步到很遠的地方。塔屋沒有電力,到了晚上必須點油燈照明,以壁爐取暖。榮格會在晚上十點就寢。「只要身在塔屋,就讓我感到十分安詳和精神煥發。」榮格說。

以榮格當時職涯的忙碌想像,我們可能把塔屋想成一座度假屋,但很顯然,榮格興建這座湖畔避靜屋不是為了逃避工作。1922年榮格買下這處產業時,並沒有閒暇供他度假。一年前的1921年,他才出版《心理類型》(Psychological Types),他在這本簡明扼要的書中,明確闡述了他的理論與他的好友兼良師佛洛伊德的思想已漸行漸遠。在1920年代反對佛洛伊德的看法是很大膽的行為,為了替他的書辯護,榮格必須保持敏銳,寫出一系列有言之有物的文章和書籍,進一步支持和建立分析心理學──也就是他最後創立的新思想學派。

榮格的演說和諮詢執業讓他在蘇黎世很忙碌,這一點無庸置疑,但光是忙碌無法讓他滿足,他想改變人們對無意識的了解。這個目標需要更深刻刻、謹慎的思維才能達成,而這不是他忙碌的城市生活方式能辦到的。因此,榮格到柏林根隱居,不是為逃避他的職業生活,反而是想更上層樓。

╳╳╳╳

榮格後來成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當然,他最後的成功有許多因素促成,不過在本書中,我對以下的技巧深感興趣,這在他的成就中肯定扮演重要角色:

◤ 深度工作

在免於分心的專注狀態下進行職業活動。這種專注可以把你的認知能力推向極限,而這種努力可以創造新價值,改進你的技術,並且是他人所難以模仿。

深度工作是把你的心智能力擠出最後一滴價值所不可或缺。而從過去數十年的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研究,我們知道,伴隨著深度工作產生的心智張力,對提升你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換句話說,想在像20世紀初的精神病學這類需要高認知能力的領域出人頭地,深度工作是不可少的努力。

「深度工作」是我自創的詞,榮格當年不曾用過,但他當時的做法意味著他深諳箇中根本概念。榮格在樹林中興建石塔,以便在他的職業生活中培養深度工作的能力,這是一件需要投入時間、精力和金錢的任務。這件事也排擠他追求其他短期目標的時間。正如柯瑞寫的,榮格定期到柏林根,這消耗了他花在臨床工作的時間,「雖然有許多病患仰賴他,榮格卻堅持排出時間。」深度工作雖然是繁忙日程的負擔,卻攸關他改變世界的目標。

的確,如果你研究古代或近代歷史上其他深具影響力的人物的生活,你會發現,深度工作是他們共通的特性。例如,早在榮格之前,16世紀作家蒙田在法國別墅南面石牆的樓塔,興建一間私人圖書室用來工作;馬克.吐溫在紐約採石場農莊的一座小屋,寫作《湯姆歷險記》的大部分手稿,他的夏季就在那裡度過。馬克.吐溫的書房離主屋很遠,他的家人必須吹號來提醒他吃飯。

舉更晚近的例子,劇作家兼導演伍迪.艾倫從1969年到2013年的四十四年間,編寫並導演了四十四部電影,並獲得二十三次奧斯卡提名,他的藝術創造多產到近乎離譜。在這麼長的時期,艾倫從不用電腦,他謝絕一切電子干擾,只用一部德國奧林匹亞SM3手動打字機完成他的所有寫作。加入艾倫反電腦行列的還有理論物理學家希格斯(Peter Higgs),他工作的地方如此與世隔絕,在宣布他贏得諾貝爾獎時,新聞記者甚至還找不到他。

另一方面,JK羅琳雖然使用電腦,卻以寫作哈利波特系列小說期間從社群媒體消失而聞名(這段期間社群媒體正蔚為流行,媒體人物無不趨之若鶩)。羅琳的助理直到2009年秋季才以她的名字註冊推特帳號,當時她正專心寫作影集《臨時空缺》(The Casual Vacancy),所以在頭一年半她唯一的推文是:「這真的是我,但你們恐怕不會常看到我的推文,因為我目前最常用的是筆和紙。」

深度工作當然不是歷史人物或科技恐懼症者的專利。微軟執行長比爾.蓋茲以一年兩次的「沉思週」而聞名,在沉思週期間,他會離群索居,通常住在一棟湖濱木屋,什麼事也不做,只沉思大事情。1995年的沉思週,蓋茲寫了著名的備忘錄〈網際網路浪潮〉,把微軟的注意力轉向一家叫網景通訊的新創公司。

人稱網路叛客作家的史蒂芬森(Neal Stephenson)雖然協助塑造了世人對網際網路時代的許多觀念,卻很諷刺的幾乎沒有人能以電子方式連絡他。他的網站不提供電子郵址,而以一篇文章解釋他為什麼刻意避免使用社群媒體,以下是他的解釋:「以這種方式安排我的生活,我可以獲得許多不被打斷的連續長片段時間,讓我用來寫小說。不這麼做會有什麼結果?我的小說將無法很快的與世人見面,而我只能寫一堆電子郵件給許多個人。」

╳╳╳╳

有影響力者無不善用深度工作,這很值得強調,因為它與現代大多數知識工作者的行為恰成鮮明對比,大多數人正快速遺忘深度的價值。

現代知識工作者與深度工作漸行漸遠的原因不難理解:網路工具。這個統稱涵蓋各式各樣的通訊服務,像電子郵件和簡訊、推特和臉書等社群媒體網絡,以及形形色色的資訊娛樂網站,如BuzzFeed和Reddit。這些工具,加上隨時隨地可以透過智慧手機和聯網電腦使用它們,把大多數知識工作者的注意力切成片片斷斷。麥肯錫公司2012年做的調查發現,一般知識工作者現在花超過60%工作日的時間在電子傳訊和網路搜尋上,光是用於閱讀和回覆電子郵件就花了工作時間的近30%。

在注意力分散的狀態下無法從事深度工作,因為深度工作需要長時間不被打斷的思考。這不表示現代知識工作者心智懶散,事實上,他們宣稱自己隨時都很忙碌。這種不一致該如何解釋?另一類工作方式可以解答大部分的疑惑,而這種工作方式正好是深度工作概念的反面:

◤ 淺薄工作

非高認知需求、偏向後勤的工作,往往在注意力分散中執行。這類工作通常無法創造多少新價值,而且很容易模仿。

換句話說,在網路工具的時代,知識工作者越來越以淺薄工作取代深度工作,有如人類網路路由器,隨時在發送和接收電郵訊息,注意力頻繁被打斷,以便快速回應。較重大的工作需要深度思考,例如擬定新企業策略,或撰寫重要的經費補助申請書,如果經常被小事打斷,分心的結果將是低劣的品質。

對深度工作更不利的是,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這種轉向淺薄工作的改變並非可以輕易扭轉的選擇。如果經常處在慌亂的淺薄狀態,很可能永久減損你深度工作的能力。新聞記者卡爾(Nicholas Carr)2008年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發表一篇常被引用的文章,他在文中承認:「網路似乎削弱了我專注和沉思的能力,而我不是唯一受害者。」卡爾把他的論點擴大寫成一本書,就是入圍普立茲獎的《淺薄》(The Shallows)。不難想見的是,為了寫這本書,卡爾不得不搬進一棟小屋,強迫自己與外界隔絕。

╳╳╳╳

深度工作不是作家和20世紀初期哲學家的懷舊情感,而是一種在今日有極高價值的技術。

深度工作的價值有兩個理由,第一個理由與學習有關,今日的資訊經濟仰賴快速進步的複雜系統,例如,我們現在學習的電腦語言有些十年前還不存在,十年後可能已經過時。同樣的,1990年代跨入行銷領域的人,可能完全想不到今日他們必須精通數位分析。因此,想要在今日的經濟環境中保持價值,你必須有能力很快學會複雜事物。達成這個目的需要深度工作。如果你不培養這種能力,你可能隨著科技進步而落後。

第二個理由是,數位網路革命的影響是兩面刃。如果你能創造有用的東西,它可以通達的受眾(亦即僱主或顧客)基本上是無限的,這將使你的報酬大幅擴增。另一方面,如果你創造的東西平庸無奇,你的麻煩可大了,你的受眾很容易在線上找到更好的替代品。不管你是電腦程式設計師、作家、行銷人員、顧問或創業家,你的情況已變得類似榮格嘗試勝過佛洛伊德,要想成功,你必須使出混身解數,創造最佳績效,而這是一個非深度不可的任務。

深度工作的需要日增是一種新現象。在工業經濟中,只有一小群高技術勞工和專業階級需要深度工作,大多數勞工即使不培養心無旁騖的專注力也過得去,他們受僱來操作機具,而且工作性質在數十年職涯中也很少改變。然而,隨著我們轉向資訊經濟,越來越多人變成知識工作者,深度工作也隨之變成重要資產──即使大多數人還沒有體認到這個現實。

換句話說,深度工作不是一種已落伍的老技術,而是對任何想在全球化的資訊經濟中競爭並出類拔萃的人必備的關鍵能力。真正的獎賞不會留給那些閒適的使用臉書的人(淺薄工作,很容易被取代),而將歸於像是能創造分散式系統並提供服務的人(深度工作,難以取代)。借用商業作家巴克(Eric Barker)的說法,深度工作的重要,堪稱為「21世紀的超能力」。

╳╳╳╳

在這本書中,我嘗試探索並解釋我深受深度吸引,並捨棄淺薄的原因,並介紹協助我實踐深度工作的各種策略。我把這些概念形諸文字,部分原因是想協助你追隨我的腳步,重建你以深度工作為核心的生活。但不只是這個原因。我思索並釐清這些想法的另一個目的是,進一步激勵我自己的練習。我對深度工作假說的認識帶給我許多助益,但我相信,我的價值生產潛力還未完全發揮。在你苦苦思索並終於了解這本書介紹的概念和原則時,我也正在力行我的假說,嚴格的去除淺薄,努力培養專注的深度。

當榮格準備掀起精神醫學界的革命時,他在樹林裡打造一棟避靜屋。這棟塔屋,變成榮格維持深度思考,創造改變世界的驚人原創理論的地方。在後續章節裡,我將嘗試說服你加入我的行列,努力打造我們自己的塔屋。在越來越紛擾的世界裡,培養創造真正價值的能力,並認識過去許多世代最有生產力和最重要的人物擁抱的真理──深度生活就是好生活。

名人導讀

推薦序|學習深度工作,當更好的工作人和經理人(摘錄)

(翟本喬 和沛科技總經理)

今天,社群網站和即時通訊軟體是我們生活的中心,大家每隔幾分鐘就會檢查一次手機,或被叮咚聲打擾。然而,這樣的行為模式對我們的生產力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作者在這本書中強調「深度工作」─也就是能夠用一段不受中斷的長時間進行一件工作─的重要性。除了提出一些著名成功人士的例子之外,他也用心理學和生理學的證據來說明為何聚精會神工作能帶來的回收,遠大於投入時間的正比。一般人以為電子郵件、即時通訊,以及社群網站所帶來的便捷,事實上造成了每個人工作內容的淺薄化。不停被打斷的結果,是讓我們只能一直去完成許多不重要的小件工作,而無法產生需要長時間專心才能獲致的突破。

書中段開始為讀者提供進行深度工作的實際方法。不像很多宣教式的作者只是一味列舉他們倡導的方式,本書作者考慮到很多人在工作中必須面對的現實需求。當他們無法採用嚴格的深度工作紀律時,作者提出了許多折衷方案,不過原則都是一致的:排除一切可能的干擾,尤其是今天無遠弗屆的電子工具。

現在的工作環境往往需要我們對客戶需求做出快速的反應,使得經理人要求下屬隨時回覆電子郵件和即時訊息,以及參加每一場會議,以免有所遺漏。但一個好的經理人,應該要能了解自己團隊的能力以及最高產值的工作方式,進而為團隊排除其他一切障礙。在有需要的時候,為他們創造一個能夠深度工作的環境,就是經理人重要的貢獻之一。要達成這個目標,這本書絕對會成為一個重要的參考工具。

推薦序│這一年來我所期待的一本書(摘錄)

(鄭國威 泛科學總編輯)

認識我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從去年(2016 年)年中到現在,我已經放過四次臉書假,每季一次,每次一個月。因為放臉書假,我才發現我過去長期把大腦的許多認知資源用來處理「資訊流」,好像在生產線上負責分揀的工人般,不斷重複「盯著─發現─挑走」的流程,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讓我的大腦去應用得到的大量訊息。

5月時我收到了《Deep Work 深度工作力》這本書,並且在6月放臉書假期間開始閱讀,發現這正是我這一年來期待、希望出現的一本書。這本書提倡的深度工作模式,遠比我的臉書假嘗試更激進,但我覺得更值得實踐。

作者卡爾.紐波特從自身經歷與古今名人案例談起,引用了最新的科學研究,告訴我們為何想要彎道超車奔向成功的現代人,更需要重新檢視自己這種看似高效、高速,其實反而降低生產力的淺層工作模式。當下流行的快速切換、多線多工、破碎吸收、共同工作,以及大量與科技設備嵌合在一塊的工作型態,對於需要深度思考跟產出的工作者來說簡直是災難,認知耗竭的結果就是衝動、輕薄、焦慮,甚至以無知為傲。

正是因為太多人都已經難以自拔於流行的淺薄作業,若我們能掌握深度工作的訣竅跟價值,將可以破局而出。作者在書中提供了他建議的做法,對我非常有啟發,我也打算在接下來的一年開始實驗。我想隨著本書出版,更多人會開始嘗試深度工作,畢竟,連機器都在深度學習了,人類怎能讓自己越來越淺薄呢?

推薦序│自我精進,為每一個今天加油

(鄭緯筌 台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理事長、Fuel Up創辦人)

知道紐波特教授的這本精采著作《Deep Work 深度工作力》,其實已有一段時日,早先就在誠品書店翻閱過原文版,也對於他所提倡的「杜絕淺薄」理念深感認同。因為出版社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得以親炙中文版書稿,於是在寂靜的夜晚,花了近兩個小時專心閱讀。

看完《Deep Work 深度工作力》之後,我被書中的一段話觸動:「對於以心智創造價值的人,有一個常被忽略的事實是,他們很少隨意改變自己的工作習慣。」

這讓我想起賈伯斯和臉書執行長祖克柏都喜歡穿同樣款式的衣服上班,他們省下治裝的時間,得以把更寶貴的資源投注在工作上。德國心理學家辛格霍夫(Lorelies Singerhoff)認為,在我們社會中,有規律的重複且有象徵意義的社會活動,其實都是「儀式」。我也曾寫過一篇文章〈建立你的閱讀儀式〉,談的是建立閱讀儀式。建議大家,如果有想要長期投入的事務,或希冀快點進入神馳狀態,不妨試著建立適合自己的儀式與節奏。

書中更進一步提醒,在建立儀式時,除了指定深度工作的地點,更必須確保大腦可以獲得必要的支持,以保持高水準深度的運作。所以,如果你習慣在咖啡館寫稿,或是喜歡窩在辦公室角落工作,給自己具體的深度工作時段,也能避免不確定的阻力。

整體而言,紐波特教授在《Deep Work 深度工作力》一書中,以認知科學和心理學為基礎,為讀者朋友們介紹十八種可以用最少時間完成工作,並達到最大成效的策略。如果你也希望自我精進,我很誠摯邀請你一起加入深度工作的行列!

推薦序│時間管理的最佳心法(摘錄)

(楊斯棓 醫師、台灣菲斯特顧問)

管理學大師柯維把時間分成四個象限,呼籲人們多做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我認為這「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正是跟深度工作遙相呼應。卓然有成的人,都是特別切出一段時間來完成深度工作。深度工作的特性是:這段時間你擁有絕對主導權,沒有人能打擾你,搶你時間,搶你眼球,你可以專心鑽研「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反過來,如果已經是「緊急又重要」,代表時間是由別人主導,你是被追殺的一方,這種時候通常只能把事情做到七、八成好。想要超群拔尖,就要主動預留深度工作的時間。

書中舉精神醫學泰斗榮格的例子,榮格每天在吃完早餐後,有整整兩個小時不被打擾,專事寫作。康德也是如此,每天凌晨五點到七點、早上十一到十二點,是他深度工作的時間。村上春樹是清晨五點到十一點;富蘭克林則是早上八點到十一點、下午兩點到六點。

我的臉友ESOESOR(四本暢銷書作家)的深度工作時間是早上五點到七點,這個時候,他的家人都還在夢鄉,他可以專心書寫,琢磨網誌。

除了深度工作,這本書最重要的提醒告誡我們:莫過度連線。過度連線讓我們被迫關注太多其實一點都不重要的事情,除了消耗我們精力,毫無益處。

時間是最稀缺又公平的資源,我們如何善用時間深度工作,將決定我們人生下半場的品質。

推薦序│在專業生涯開始前最好知道的事(摘錄)

(蔡依橙 新思惟國際策略長)

為什麼同樣出社會四年,有人專業成績耀眼,有人卻好像才剛從學校畢業?為什麼同時決心發展學術,有人發表了十篇學術論文,有人卻連開胡都還沒?

為什麼專業成績差異如此大? 本書的主題「深度工作力」,就是造成這差異的其中一個重要解答。

「深度工作力」,說穿了,就是「專心」。然而,專心需要方法和練習,本書利用各種分析與建議,協助你有效創造並維持長時間的專心。

如果你要發展的專業,是像學術研究,需要大量的知識匯聚,需要從大量的訊息中找出模式或規律,需要加上一部分的創意,找出沒有人想過的切入點。你建構的成品需要考慮各式各樣的批評,迎接審閱者刁鑽的挑戰。為了完成這些,讓自己在沒有人找得到的地方,進行深度思考與寫作,會比在吵雜的辦公室,隨時可能被打擾,必須接聽電話或分心看一下電子郵件,成功的機率更高。

以上這段,說明了本書涵蓋的幾個部分:

• 深度工作可以協助你達成什麼?哪些職業內容需要深度工作?

• 深度工作為什麼好?根據的是什麼?

• 深度工作可以怎麼達成?(包括時間、空間、環境、生活習慣的規畫)

• 深度工作的敵人可能有哪些?要如何對付?

這本《Deep Work深度工作力》就是一個很好的媒介,它將帶你逐步思考並拆解自己的生活,清楚設定目標,調整環境,協助你更高效的工作,達成你想要的人生。

媒體推薦

精彩的把一連串內容豐富的策略、哲學、準則和技巧結合交融,可以磨利你的專注,引領你深入你的工作。

——800-CEO-READ

紐波特在自助類書作者中稱得上佼佼者。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這本書完成了兩個了不起的任務:一是舉出大量實作例子,而不是空口虛言;第二是紐波特抗拒了不停建立連結的企業集體思維,卻又不顯得頑固。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這是一本精闢入裡、絕不淺薄的書,能豐富你的人生。

——《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

名人推薦

各界好評/

Esor|電腦玩物站長

張國洋、姚詩豪|大人學.ProjectUP創辦人

楊斯棓|醫師、台灣菲斯特顧問

翟本喬|和沛科技創辦人

蔡依橙|新思惟國際策略長

鄭國威|泛科學總編輯

鄭緯筌|台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理事長

謝榮雅|奇想創造董事長

亞當.葛蘭特|華頓商學院教授、《給予》作者

賽斯.高汀|《有機會,拚就對了》作者

丹尼爾.品克|《動機,單純的力量》作者

班.卡斯諾查|《自創思維》共同作者

馬修.柯勞佛|《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作者

────一致推薦

把深度工作視為另一件你必須塞進時間表的事是錯的。紐波特的建議將改變你剩餘的時間,你可以快速擺脫淺薄工作,消除浪費在轉換任務的時間,更加投入你的家庭生活。簡而言之,深度與圓滿的生活並不衝突──我完全相信,深度能促進圓滿的生活。

——柏克曼(Oliver Burkeman),《衛報》(Guardian)

我們被淹沒在電子郵件、簡訊和社群媒體等分心事物中,它們竊走了我們的注意力。紐波特帶給我們一些充滿希望的消息:把專注和努力放在創造有價值的工作,仍是一種頂級技巧。他為可能迷失的人指出一條發掘這種技巧的道路。

——柏克斯(David Burkus),IDEAS.TED.COM

值得你分神一讀。

——ValueWalk

《Deep work深度工作力》為培養高度專注做了極具說服力的論證,並提供立即可行的步驟讓我們將它納入生活中。

——葛蘭特(Adam Grant)│《給予》(Give and Take)作者

紐波特是嘈雜世界中的鏗鏘之聲,引導我們同等看待科學與熱情。我們不需要更多的點擊、更多的貓和更多的表情符號。我們需要大膽的工作,需要在我們拒絕轉移目光時才會發生的工作。

——高汀(Seth Godin)│《有機會,拚就對了》(It's Your Turn)作者

在自動化和委外正重新塑造職場之際,我們需要什麼新技能?──深度工作力。紐波特令人振奮的新書,介紹並教導我們在免於分心的環境中高度專注的方法,創造快速且強力的學習成果與績效。把它視為心智的柔軟體操,今天就開始你的鍛鍊計畫。

——品克(Daniel Pink)│《動機,單純的力量》(Drive)作者

這是一本讓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在人才濟濟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的指南書。紐波特的新書證明他不愧是談論未來職場最有啟發性的思想家之一。

——卡斯諾查(Ben Casnocha)│《自創思維》(The Start-Up of You)共同作者

紐波特為重新掌控心智力量,提供了我所見過最豐富和最聰明的練習建議。

——柯勞佛(Matthew Crawford)│《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Shop Class as Soulcraft)作者

《Deep work深度工作》是我最愛的書之一,當我說這是改變我人生的書時,我並不是在開玩笑。我想它也可以改變你的人生。

——麥凱(Brett McKay)│《男子氣概的藝術》(The Art of Manliness)作者

你以為自己已經很了解這方面的事,但《Deep Work深度工作力》以獨特而有用的見解,出乎意料的給你一記當頭棒喝。光看原則三討論的「拒絕任何好處心態」,就值回你買這本書的錢。

——席佛斯(Derek Sivers)│sivers.org創辦人

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淺薄時代,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
Deep Work: Rules for Focused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
作者: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
譯者:吳國卿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7-26
ISBN:9789571370637
定價:360元
特價:360
其他版本:二手書 44 折, 160 元起